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必要分支而对其进行的尝试性研究,从文艺学、语言学等理论出发,回溯了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文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借鉴了国外文学教育的研究成果,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当代的文学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文学的本质属性和功能决定了它进入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文学进入学校教育的方式是文学教育,其关键问题是如何认识和解决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重新认识文学和语言的关系。语言和文学之间有重要而复杂的关系,它们不仅是物质材料和艺术的关系,更是“文化背景”和“文化领域”的关系。因此在基础教育中,语言经验和文学教育的任务和使命也有所不同。根据国内文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并参考国外文学教育的成果,提出要落实文学教育,强调文学教育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必须把它和语言教育分开独立教授。最后,从课程论的角度对文学教育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和教材形式等课程设计具体问题作了粗略的勾勒。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ly school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theory, linguistics and reception aesthetics, through retrospect of curriculum practices in modern Chinese instruction ,referred to the studies and research repor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practices, this dissertation trys to investigates the literature teaching in Chinese Subject.
    The points of view i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 :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results in its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Litera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Chinese Subject. One important problem of Literature Education is how to sett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Teach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roblem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he relation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is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 and art, but "culture background" and "culture fields" as well. Thus their tasks are different in fundament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in native literature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education, Literature Education should be taught separately and independently.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outlook on the literature curriculum designs, such as the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literature textbook.
引文
[1]、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2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9,150
    [3]、冯春,文学论文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7
    [4]、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
    [5]、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78
    [6]、罗曼.罗兰,柏辽兹[M],陈原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98,79
    [7]、李泽厚,华夏美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229
    [8]、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52
    [9]、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40
    [10]、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
    [11]、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陈红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1987,78
    [1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山版社,1983,30
    [13]、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83-188
    [14]、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9
    [15]、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读[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542
    [16]、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23
    [17]、胡尹强,把文学作品上成丈学课[J],语文学习,2003,(9),4-8
    [18]、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40-44
    [19]、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M],鲁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杜,2000,46-48
    [20]、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89-90
    [21]、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译,北京,生活·新知·读书三联书店,1988,197
    [2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78
    [23]、庄子,庄子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48
    [24]、王尚文,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
    
    
    [25]、C.J. Brumfit &R.A. Carter,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C],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2.
    [26]、赵静,儿童文学——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D],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2002,
    [27]、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J],读书,2001,(6),17
    [2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59
    [29]、范冬梅,内涵与本质——文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建构[J],语文教学之友,2003,(10),4-6
    [30]、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8-59
    [31]、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
    [32]、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199
    [33]、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201
    [34]、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523
    [35]、王富仁,触摸语言——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赏析[J],语文学习,2003,(3),33-34
    [3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5
    [37]、巴赫金,哲学美学[M],晓河、贾泽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6
    [38]、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202-204
    [39]、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09
    [40]、朱光潜,论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70
    [41]、朱光潜,论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74-75
    [42]、朱光潜,论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62
    [43]、巴赫金,晓河、贾泽林等译,石家庄,哲学美学[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9
    [44]、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142
    [45]、C.J.Brumfit & R.A.Carter,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caching,[C],Oxrord University Pt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6
    [46]、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73-274
    [47]、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200
    [48]、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8-139
    [49]、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76
    [50]、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142-143
    [51]、童庆炳,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J],《语文学习》,2003,(8),4-7
    [52]、苏童,《读纳博科夫》[Z],http://www.mypcera.com/book/2003new/da/s/shutong/zsdm/039/htm
    [53]、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白春仁、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03
    [54]、巴赫金,哲学美学[M],晓河、贾泽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46
    [55]、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1994,62
    [56]、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谢维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2
    [57]、本杰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08
    [58]、周大鸣、乔晓勒,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15
    [59]、同上,211
    [60]、加达默尔,语言在多大程度上规范思想[Z],http://philo.ruc.edu.cn/research/shownews.asp/newid=204
    [61]、余光中,余光中幽默散文赏析[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134
    [62]、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29
    [63]、同上,45
    [64]、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四十自述[G],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106-107
    [65]、胡适,《尝试集》自序,载《胡适文集》2卷《胡适文存》[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82
    [66]、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理论,《胡适文集》2卷《胡适文存》[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45-47
    [67]、盛兆熊、胡适,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胡适全集》第1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5
    [68]、胡适,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文集》2卷《胡适文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2-163
    
    
    [69]、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80-81
    [7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138
    [71]、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杜,1986,192
    [72]、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N],文汇报,1961,12月3日
    [73]、刘真福,建国以来中学文学教育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2001,(6),35-39
    [74]、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孝感,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2-33
    [75]、王尚文,呼吁“语文”一分为二[J],语文教研,2004,(1),3-4
    [76]、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3
    [77]、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丛书”序,外语文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8]、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40
    [79]、汪凌,法国九十年代中小学课程改革[J],外国教育资料,2001,36-40
    [80]、程顺之,略说中俄语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99,(6),59-61
    [81]、刘淼等,继往开来的俄罗斯语文教育[J],中学语文教学,2003,(6),56-58
    [82]、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外语文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55-263
    [83]、石翔,美国中学生必读书[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4]、朱绍禹,本国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50
    [85]、朱绍禹,日本国语教育界的文学教育观[J],中学语文教学,1995,(8),39-41
    [86]、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77-284
    [87]、上笙一郎,儿童文学引论[M],郎樱、徐效民译,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168-170
    [88]、赵静,儿童文学: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89]、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映批评[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75
    [90]、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杜,2003,331
    [91]、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80
    
    
    [92]、张华,语文教材中范文编选策略初探[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4,(2),15-21
    [93]、赵静,儿童文学: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1、道彬、于,《文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3、赵志军,《文学文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陆贵山,《人论与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5、盛海耕,《品味文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6、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冯春,《文学论文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8、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方珊,《形式主义丈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巴赫金,《文本 对话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巴赫金,《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13、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14、李泽厚,《美学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5、苏珊·朗格,《艺术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
    16、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17、李,《文学是人学新论》、花城出版社,1987
    19、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丈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映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20、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21、王晓明,《太阳消失之后——王晓明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22、罗岗,《记忆的声音》,学林出版杜,1998年
    2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
    24、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
    
    
    25、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26、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7、刘润青,《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
    28、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0、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31、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32、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
    33、鲁枢元,《超越语言——文学言语学刍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4、韩宝育,《语言与人的意义世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2年
    35、江山野主编,《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36、王长纯主编,《学科教育学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8、饶杰腾主编,《语文学科教育探索》,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9、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杜,2002年
    40、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
    41、王丽主编,《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4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3、王尚文,《语文教改的第三浪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44、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湖北教育出版杜,1994年
    45、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杜,2000年
    46、王尚文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47、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杜,2000年
    48、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9、王德春、陈端瑞,《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50、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1、石中英,《知识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52、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53、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外语文教材评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组编,《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
    55、朱绍禹主编,《本国语文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56、罗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57、赵静,《儿童文学: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
    58、杜卫,《审美的生存》,作家出版社,1999年
    59、杜卫,《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0、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
    61、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漓江出版社,1997年
    62、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63、倪梁康,《自识与反思——尽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年
    64、石翔主编,《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导读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65、余光中,《余光中幽默散文赏析》,漓江出版社,1992年
    66、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7、余华,《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
    68、王尚文等主编,《新语文读本》,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2002年
    69、王泽钊主编,《新语文》,作家出版社,2002年
    70、严凌君主编,《青春读书课系列》,商务印书馆,2003年
    71、C·J·Brumfit & R·A·Carter, Literature and Education,Literature and Language Teac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