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方向探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科,是本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与其前身《思想品德》科相比,该学科极其强调“生活化”理念。这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探索《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的方向,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本文运用课例研究和访谈的方法,分析上海市一堂获奖的《品德与社会》科公开课。通过对比其教学计划与教学过程,发掘其成功的教学经验,进而根据分析结果识别出《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的三个方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开放性教学,降低教学密度和放慢课堂节奏。本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些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间取得平衡。
Setting up the course of Morality and Society in primary schools is an attempt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of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Compared to the course of Ideology and Morality in the past, Morality and Society is extremely stressed on the concept of life, which puts on classroom teaching high demand. Exploring the direction of teaching reform of Morality and Society has become an extremely urgent task.
     This paper is about an analysis of a lesson which is awarded in Shanghai by lesson studying and interviewing. By comparing teaching plan with teaching process, I have explored its successful teaching experience from which three teaching-reform directions of Morality and Society have been identified. The first one is to focus on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second one is to open teaching; and the last one is to lower density and speed of teaching. The further analysis in the three directions of reform shows that teachers should keep balance of scheduling and generating in their teaching.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3]郭雯霞:《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落实:兼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建设》,《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4期。
    [4]有关于道德教育“生活化”的论述很多,例如:檀传宝:《高低与远近:对于“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戚万学;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1期;戚万学:《品德课程应直面生活》,《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11期.
    [5]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6]丁道勇:《正式课程分析:对教科书与国家课程标准间一致性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向阳,第1页。
    [1]Merseth,K.K.(1991).The case for cases in teacher education.Washinton:AACTE Publications.pp.15-19.
    [2]Schwandt,T.A.(1997).Qualitative inquiry:a dictionary of term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pp.12-14.
    [3]Shulman,J.H.,M.Sato.(2006).Mentoring teachers toward excellence:supporting and developing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Wilson,S.M.,Gudmundsdottir,S.(1987).What is this a case of?.Exploring some conceptual issues in case study research.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20(1),42-45.
    [1]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黄向阳:《发展性的和真诚的生命教育:对一堂课的两点反思》,《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7年第7-8期。
    [1]Shavelson,R.J.,Webb,N.M.,Burstein,L.(1986).Measurement of teaching.In M.C.Wittrock(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 ed.,pp.50-91).New York:Macmillan.
    [1]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江苏教育》1981年第10期。
    [2]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3]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何克抗、李克东:《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1]蔡宪:《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2]敖国儒:《教研员课堂教学评价探讨》,《教育探索》2005年第3期。
    [1]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7页。
    [3]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153页。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
    [5]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6]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2期。
    [7]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主体》,《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张忠诚:《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人民教育》2004年第6期。
    1.敖国儒:《教研员课堂教学评价探讨》,《教育探索》2005年第3期。
    2.蔡宪:《建构新型教学模式是教育技术的首要任务》,《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3.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丁道勇:《正式课程分析:对教科书与国家课程标准间一致性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向阳。
    5.高德胜:《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11期。
    6.郭雯霞:《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落实:兼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建设》,《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4期。
    7.顾明远:《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江苏教育》1981年第10期。
    8.何克抗、李克东:《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9.和学新:《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教育研究》1997年第11期。
    10.黄向阳:《发展性的和真诚的生命教育:对一堂课的两点反思》,《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7年第7-8期。
    11.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12期。
    12.刘惊铎:《体验:道德教育的主体》,《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13.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14.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教育研究》1996年第2期。
    15.裴娣娜:《发展性教学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戚万学:《品德课程应直面生活》,《基础教育课程》2006年第11期。
    17.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18.檀传宝:《高低与远近:对于“德育回归生活”的思考》,《人民教育》2005年第11期。
    19.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戚万学。
    20.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1期。
    21.张忠诚:《生成性只是教学应该追求的境界》,《人民教育》2004年第6期。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钟启泉:《寻求课程范式的转型:中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与问题》,《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4.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5.Merseth,K.K.(1991).The case for cases in teacher education.Washinton:AACTE Publications.pp.15-19.
    26.Schwandt,T.A.(1997).Qualitative inquiry:a dictionary of term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pp.12-14.
    27.Shavelson,R.J.,Webb,N.M.,Burstein,L.(1986).Measurement of teaching.In M.C.Wittrock(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3 ed.,pp.50-91).New York:Macmillan.
    28.Shulman,J.H.,M.Sato.(2006).Mentoring teachers toward excellence:supporting and developing highly qualified teachers.San Francisco:Jossey-Bass.
    29.Wilson,S.M.,Gudmundsdottir,S.(1987).What is this a case of?.Exploring some conceptual issues in case study research.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20(1),42-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