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性远宾语的双宾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双宾句是在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的一种较有特色的句式,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远宾语是名词性成分的双宾句上,对远宾语是谓词性成分的情况却少有涉及,本文便着眼于该类双宾句,分别从结构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作深入分析,以期有新的发掘。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以往学者对带谓词性远宾语双宾句的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是带谓词性远宾语双宾动词的确定以及类别的划分。首先,从与易混句的辨析入手,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确定可带谓词性远宾语的双宾动词范围;然后结合动词的语义特征和该类句式的意义,对其进行划分,从而得出两个大类,六个小类的研究结果。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从结构内部入手对其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句式的句法语义属性进行的考察。首先对句式中各论元的语义角色选择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与带名词性远宾语双宾句的对比,对其句法特征进行了描写;接下来,从VP的类型、语义指向等方面入手,对各小类的语义和句法特征做了一定的描写和比较。
     第四章是对句式中V和VP的性质进行的考察。各小类句式的主动词和谓词性宾语间存在着联系强度的差异,因此,可以根据距离象似原则,建立各类之间的连续统,并且可根据主动词的控制力表现、谓词性远宾语的“事件化”程度得出谓宾的独立性等级。
     第五章是从结构外部入手进行分析的,尝试对句式的引申机制进行探讨。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该类句式的产生作了初步构拟,认为远宾语是名词性的“给予”类是双宾句式的原型,通过隐喻和转喻,带谓词性远宾的“给予”类句式引申分为两步,带谓词性远宾语的“获取”类在前者的基础上多出一步。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对论文探讨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说明论文的研究价值和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一些不足,为以后的研究留下探讨空间。
As a distinguishing structure in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double-object structure highly attracts linguists’attention.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pay little attention on the distant object who is composed of predicate composition. This article makes a thorough analysis separately from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angle of this kind of structure in order to have further research.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 I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also conclud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hich is related to this thesis.
     Chapter two analyzes the double-object structure whose distant object is predicate composition and related verbs.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verbs and construction grammar theory, we designate verbs which can enter the structure and divide them into two types, six classes.
     Chapter three and Chapter four analyze from the interior of the structure. The third chapter emphasizes on the semantic and syntax types of the structure. Analyze the semantic and syntax role of every argument, then describe the different syntax and semantic behaviors of the six classes.
     Chapter four we mak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ure of“V”and“VP”. As there is a link of intensity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in verb and the predicate object, we can build a system among these classes and find a degree of independence of the predicate distant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principle of iconicity.
     Chapter five analyzes from the exterior of the structure, try to find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structure. We use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form the generation of acquisition type of double-object structure. Then by using the theorie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we separate the different generate steps of every classes.
     Chapter six is the conclusion. We summarize our view points, explain the value and the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We hope we can go deeper with this research later.
引文
①参见张斌《新编现代汉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375页。
    ①参见徐杰《语义上的同指关系与句法上的双宾语句式-兼复刘乃仲先生》,《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第312页。
    ①参见张国宪《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2001年第6期,第508页。
    ①参见袁毓林《词类问题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②参见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99页。
    ①参见李芳杰《主谓宾语句》,《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宾语有体词宾语、谓词宾语、主谓宾语,一般说来,述语与体词宾语结合紧密,与谓词宾语次之,与主谓宾语的关系则倍显松散。这是由于作为述语谓语的一部分,体词宾语粘附与述语,谓词宾语出现了游离性,谓词前面加上体词成为主谓词组再做宾语,游离性增强。
    ②参见李芳杰《主谓宾语句》,《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第89页。
    ①主要有冯雅(2007)《现代汉语双宾动词研究》,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亢世勇(1997)《双宾动词语法特点分析》,《延安大学学报》第3期。
    ②《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标明<口>、<方>、<书>、<古>的词条不予收录。
    ①“自立性”(independent),即其所指的事物先于动词所表示的事件独立存在。参见袁毓林《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第14页。
    ①参见沈家煊《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1期,第2页。
    ①参见王冬梅《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2003年第4期,第326页。
    ①参见Langacker,R.W. 1987?1991.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第三章1.3节。
    ①参见胡壮麟《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22页。
    ①参见Lakoff,George & Mark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36-39.
    白瑞雪2001《双宾语结构中的论元增容现象》,《山东外语教学》第1期。
    贝罗贝1986《双宾语结构从汉代至唐代的历史发展》,《中国语文》第3期。
    蔡俊杰2008《现代汉语言说类动词考察》,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昌来2002《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学林出版社。
    ———2007《“给予”类三价动词构成的句式及其论元缺省的认知解释》,《汉语学习》第3期。
    陈淑梅2001《汉语方言里一种带虚词的特殊双宾句式》,《中国语文》第5期。
    丁全1998《谈谈对传统双宾语范围的突破》,《南都学坛》第1期。
    杜克华2003《三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型》,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范晓1991《动词的“价”分类》,《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范玲玲2006《双宾句的语义、认知基础》,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方梅2005《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中国语文》第6期。
    冯雅2007《现代汉语双宾动词研究》,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古川裕1997《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汉语学习》第1期。
    顾阳1994《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第1期。
    ———1999《双宾语结构》,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0《试论汉语双宾语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郭初建2007《谓词性宾语句的结构分析及疑问语气探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第7卷第4期。
    郭锐2002《语法的动态性和动态语法观》,“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发布会暨青年
    语言学者论坛———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2002.1.17-18,北京)会上发表。
    何晓炜2003《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的关系分析》,《外国语》第2期。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裕树范晓1995《动词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蒋叶红2008《现代汉语述宾式“V+VP”结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兰美2005《双宾动词对配价成分的语义选择》,《汉语学习》第2期。
    亢世勇1997《双宾动词语法特点分析》,《延安大学学报》第3期。
    黎锦熙1924《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
    李芳杰1992《主谓宾语句》,《武汉大学学报》第4期。
    李临定1984《双宾句类型分析》,《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1990《现代汉语动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敏2003《试论二价动词构成的双宾句》,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敏2007《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再认识》,《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
    李宇明1996《领属关系与双宾句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廖秋忠1984《现代汉语中动词的支配成分的省略》,《中国语文》第4期。
    刘丹青2001《汉语给予类双及物结构的类型学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卢建2003《影响予夺不明双宾句语义理解的因素》,《中国语文》第5期。
    鲁川林杏光1989《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汉语学习》第5期。
    陆丙甫2004《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陆俭明1997《关于语义指向分析》,黄正德主编《中国语言学论丛》(一),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2《再谈“吃了他三个苹果”一类结构的性质》,《中国语文》第4期。
    吕叔湘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83《现代汉语的双宾语构造》,《语言学论丛》第十辑,商务印书馆。
    ———2004《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满在江2003《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双宾语结构》,《现代外语》(季刊),7月第3期。
    ———2004《与双宾语结构形同质异的两类结构》,《语言科学》第3期。
    孟琮等1999《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
    彭可君1990《谓词性宾语补议》,《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齐沪扬1998《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齐沪扬等2004《与名词动词相关的短语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周芍2005《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沈家煊1993《句法的象似性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1999a《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b《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
    ———1999c《“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2000《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2004《再谈“有界”与“无界”》,《语言学论丛》第三十辑,商务印书馆。
    ———2005《现代汉语语法的功能、语用、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
    ———2006《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阳199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5《领属范畴及领属性名词短语的句法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石毓智2001《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增订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7《结构与意义的匹配类型》,《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
    宋玉柱1980《论“准双宾语句”》,《语言研究论丛》,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冬梅2003《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
    王健2006《现代汉语双宾句研究综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第3期。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文炼袁杰1990《谈谈动词的“向”》,《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竞存侯学超1982《现代汉语句法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
    吴为章1981《与非名词性宾语有关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
    徐德宽1999《现代汉语双宾构造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
    徐峰2004《汉语配价分析与实践——现代汉语三价动词探索》,学林出版社。
    徐杰2001《“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语言研究》第3期。
    ———2004《语义上的同指关系与句法上的双宾语句式-兼复刘乃仲先生》,《中国语文》第4期。
    延俊荣2002《双宾句研究述评》,《语文研究》第4期。
    杨成凯1991《词类的划分原则和谓词的“名物化”》,《语法研究和探索(五)》,语文出版社。
    ———1992《广义谓词性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
    杨宁1986《三价动词及其句型》,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因1981《论“我喜欢他老实”的句型归属》,《兰州大学学报》第4期。
    游汝杰2002《现代汉语兼语句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汉语学习》第6期。
    袁毓林1995《词类问题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004《论元结构和句式结构互动的动因、机制和条件——表达精细化对动词配价和句式构造的影响》,《语言研究》第4期。
    曾莉2002《汉英双宾语句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斌陈昌来2000《现代汉语句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伯江1994《领属结构的语义构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伯江1999《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中国语文》第3期。
    ———2006《关于“索取类双宾语”》,《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三辑,商务印书馆。
    张伯江方梅1996《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张国宪1994《有关汉语配价的几个理论问题》,《汉语学习》第4期。
    ———2001《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中国语文》第6期。
    ———2002《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2005《双宾语结构式的语法化渠道与“元”句式语义》,徐杰《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张建2007《现代汉语双宾句的典型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静1977《“连动式”和“兼语式”应该取消》,《郑州大学学报》第4期。
    张宁2000《汉语双宾语句结构分析》,陆俭明主编《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张小萌1998《谓词性成分充当远宾语的双宾构造》,《天津师大学报》第6期。
    周国光1996《现代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周国光张国宪1994《汉语的配价语法理论研究》,《语文建设》第9期。
    朱德熙1979《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方言》第2期。
    ———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7《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
    Adele E.Goldberg著,吴海波译2007《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Langacker,Ronald W 1991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语言研究中的认知观》,沈家煊译),《国外语言学》,第4期。
    Bowers,John 1993 The Syntax of Predication,Linguistic Inquiry, 17
    Chafe,Wallace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the flow and displacement of conscious
    experience in speaking and writ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omsky,Noam 1975 Reflections on language. New York: Pantheon
    Croft,W 1990 Typology and Univers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llmore,Charles J 1977 Topics in Lexical Semantics,In R. Cole, ed., Current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Fujita,Koji 1996 Double Objects,Causative,and Derivational Economy,Linguistic Inquiry, 27
    Jackendoff,Ray 1990 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George 1987 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Cal.: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rson,Richard 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Linguistic Inquiry
    Larson,Richard 1990 Double objects revisited: A reply to Jackendoff,Linguistic Inquiry,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