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宗教书写分析与探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红楼梦》的宗教书写是非常复杂的,它承继了多种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文学传统,构成其超现实世界描写。这几种文学传统在旨趣上关系复杂,小说整体的张力多义色彩即与此有关。而文本的现实世界描写在人物形象和创作特点方面也与宗教思想有曲折复杂的联系。本论文即致力于这部古典小说颠峰之作与宗教的关系的研究。
     序论部分分析《红楼梦》宗教书写的复杂性、研究现状和拓展空间。到目前为止,关于《红楼梦》宗教书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小说的主题与色空观的关系上,产生了多种看法。而《红楼梦》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在现实世界的故事主体之外,并存三重宗教色彩很重的“他界”框架:石头入世----回归的循环框架,由于与佛道教度脱剧关系密切,从宗教研究的角度,我们称之为“僧道框架”;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三世情缘框架,由于以道教谪凡形式出现,我们称之为谪凡框架;关于太虚幻境的描写从更大的范围内笼罩全篇内容,我们称之为太虚幻境框架。这三重他界框架的描写牵涉到不同的文学传统,富含不同的宗教色彩,对整个文本的解读分别产生不同的导向,增加了文本的哲理内涵。这是小说与宗教比较明显的联系。而小说塑造的第一主人公贾宝玉及整部书都富于性灵色彩,与禅宗思想有曲折的联系。按照这个大致的思路,论文主体部分展开如下:
     第一章讨论僧道框架,涉及到僧道合一现象与佛道教超凡脱俗的共同追求等相同点的关系,及小说通过对佛道教度脱文学传统因素的继承而构建的度脱文学框架,预示着主人公贾宝玉出家的结局。其要点归结到佛家“情生性迷”的见解,彻底否定人世之情,当作为情圣的贾宝玉在僧人的指点下明了这一切时,他必将跟随僧人出家而去。最后分析石头入世一回归故事在这一框架中的寓意及独特的内涵。
     第二章谪凡框架,主要探讨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的三世情缘与因果报应思想的关联,分析它对劝惩与教化思想的突破,认为其特点在于突出“情”的缠绵悱恻,此不灭之情与佛家“十二因缘”思想中“爱"之所生有关。
     第三章主要探讨太虚幻境框架的内涵,分析太虚幻境综纳了道教天界、海外仙山与洞天福地的特点,探索警幻仙姑形象的由来与独特意义,认为这一形象最突出的地方是对晚明清初主情文学作品中超现实情使形象的升华。本章还分析了“薄命司”的历史文化渊源----明清才女的崛起与才女薄命的共同感受,以及此框架作为一个梦的描写对历代梦文学的集大成。
     第四章对《红楼梦》宗教书写进行整体观照,指出三重他界框架之间存在的矛盾、互补、呼应等复杂关系,小说的宗教书写中包含的谶验色彩及其渊源,全书宗教书写的整体立场与特点:对超现实世界描写的荒唐感与对涉足佛门的青年女性的人文关怀色彩。
     第五章论述《红楼梦》整体上的性灵文学色彩与宗教思想的关系。《红楼梦》深受晚明以来“童心说”、“性灵说''和汤显祖的“至情说”等性灵派文艺理论的关系。它们都强调对真性情的抒发,强调真实自然,重视独立、创新,摒弃了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思想。本章并进而探索这些文艺理论与禅宗色空不二思.想的关联。
     第六章专门探讨贾宝玉形象与宗教思维的关系。简单的“反封建”说不能概括贾宝玉这一形象的特点,他不无嗜欲(“几种千奇百怪说不出口的毛病”)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遵守礼节、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并葆有仁爱的天性和无处不体贴的慈悲情感,体现出一种“不离情而合礼”、“不舍情欲而证天理”的特点,并有明显的仁慈色彩,其根源可追溯到晚明“儒禅合一”思想及禅宗的“色空不二”思想。本章还专门探讨王畿的思想对贾宝玉形象的影响,认为贾宝玉具有王畿强调的“(人人本有的)良知”、即“天然灵气”的特点,其表现就是既自然天成又合乎规范。因其以天然真情贯穿儒佛仁爱思想以及其神仙思想也是对女性的审美情感的升华,我们称之为“以情统三教”。这样的思想在清代是受到官方的批判的,贾宝玉因此必将悲剧结局。
     第七章就后四十回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先看后四十回从整体上有没有偏离三大框架的范围。后四十回紧扣通灵宝玉意象,完成了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通灵宝玉回归青埂峰的描写,尤其对于贾宝玉出家前后的经过写得比较成功。后四十回有回归到以因果报应来劝善惩恶的模式的特点,特别是对赵姨娘、王熙凤的描写,这与前文并不完全矛盾,因为前八十回也利用过因果报应框架。惜春、紫鹃的出家描写与贾宝玉的结局一样,包含着对于人世之情的价值的否定,是小说一种无可奈何的结局,也许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不足之处在于,与其他描写一样缺乏自然灵气,整体艺术水平比不上前八十回。
The content regarding of religion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is extremely complexed. It inherits several literature traditions which are all close to religion and form its surrealist world. The relation on the tenet of these literature traditions is also complexed, which concerns the conflicting and multimodal flavor of the novel. This dissertation ten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ost excellent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and religion.
     The introduction analyz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tent which is regarding of religion of the lonely, present researches into the issue and the space about the issue. So far, the researches into the issue focused on relation between the topic and the Concept of form and emptiness, generating several kinds of conclusion. But the most obvious character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level is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frame regarding religion besides its body story: the frame about the stone entering the world and then going back ,which we call the frame regarding monk and Daoist because it has nearly relationship with Buddhism or Daoism drama; the frame about the passion between Shen-ying waiter and Jiang-zhu fairy bounding three periods what we call Come-down-to-earth; the frame about the Very Unreal Place .The portrait about the three frame concerns different literature traditions and contains different religious meaning, what guid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novel on different direction and increase the philosophical colo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rich spirit color on Jia-baoyu, the hero of the novel, and the whole story, which has tortuous contact with Zen.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ideas, the main part of thesis expands the following direction: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studies the frame regarding monk and Daoist priest , concerning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the convergence of the monk and the Daoist priest that they step likely beyond the ordinary .Then, the novel inherits many kinds of factors of Enlightment literature which predict the ending that Jia-baoyu will leave the world. The key point lies in that on the one hand, Jia-baoyu is the most sentimental person; on the other hand, Buddhism doctrine announces that when one person's passion comes, his birthright intelligence will lose, so Buddhism completely negative human's passion. So Jia-baoyu will face a kind of tragic ending. When he understands all this attributed the monk's pointing, he will leave the world following the monk.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studies the frame of Come-down-to-earth. The passion between Shen-ying waiter and Jiang-zhu fairy bounding three periods ha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ause and effect theory of Buddhism, but when Cao-xueqin depicted this story,he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that encourages people to pursue righteousness and abandon evil. The writer focuses on the exceedingly sentimental passion which is eternal .In fact, it is the "love" what is one of the 12 conditioned and conditioning factor that spread forever in Buddhism think.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frame of the Very Unreal Place. The conception of the Very Unreal Place come from Taoism's heaven、overseas holy hill and the heaven in cave which is happily place, but when the author describe this place ,he often hint women's tragedy. As the supreme godness, Jing-huan fairy is in charge of love. This figure come from Xi-wangmu、Wu-shan fairy、Luo river fairy, etc, But she is still more a sublimate of gods who are in charge of love emerging in literary works of the later M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Very Unreal Place come in Jia-baoyu's dream. The portrait about this dream is an agglomeration of dream literary works of all the past periods: love dream、prediction dream、philosophy dream.
     In the forth chapter we have a whole outlook into the content regarding religion of the novel,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frame regarding religion, including contradiction、echo, complementary.Then we analyzes the prophecy in the content regarding religion, trace back to their religious origin.Final, we summarize the whole feature of the content regarding religion: the absurd sense in the portraite about unreal world and the esteem sense about young lady that come into or out of Buddhism.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of the spiritual style of the whole novel with religion thought. The creating of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later Ming Dynasty literature theory, such as, "theory of Innocence", "Spirit Of Nature", "theory of Admire Sentiment", and so on. They all stress on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s, emphasize the sincerity and nature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independence and innovation and abandon the traditional utilitarianism thinking. They all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Buddhism, esp: Zen.
     The sixth chapter study specially in the relation of Jia-baoyu and religion thought. The viewpoint that Jia-baoyu is anti-feudal couldn't justify itself. Jia-baoyu has indulgence and aspirations (he has several kinds of queer trouble that couldn't be named.);but he could keep to ceremony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don't Go back on justice. What's more, he also have natural instincts of benevolence and considerateness. These prove that Jia-baoyu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integrate feeling into ceremony and Neo--Confucianism ,whose source lies in the later Ming Dynasty trend of thought that integrate Zen into Confucianist. All things Jia-baoyu did are based on his real passion, but is not disobeying manners. In this chapter, we als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thought of Wang-ji on Jia-baoyu. We considered that Jia-baoyu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science which is everyone has on himself and also be called of natural spirit. Its performance is that all thing Jia-baoyu have done is narural but is conforming with standard . Jia-baoyu solid the idea about benevolence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Buddhism with real passion.His thought of celestial is also sublimation of real passion.So we say that he integrate three religions with real passion. This thought is faced with official critique, so Jia-baoyu will certainly entry a tragedy result.
     The seventh chapter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later forty sections .First of all, we discusses if later forty sections have deviate the range of three frames. Closely combining the portrait about the magic stone, the later forty sections finish the love and marriage tragedy of three persons, Jia-baoyu and Lin-daiyu、Xue-baochai.Then it finish the return of the magic stone to "Qing-geng peak". These are successful. Especially, the novel successful depict the process about Jia-baoyu's enter into religion . The later forty sections have the character of returning to the thought of Karma that encourages people to pursue righteousness and abandon evil, especially the depict about the end of Aunt Zhao and Wang-xifeng. But this isn't completely violate the front's content, because the front's content also make use of the frame of karma. Similar to the end of Jia-baoyu, the entering into religion of Xi-chun and Zi-juan means negation of passion. Perhaps it is a kind of helpless end and consistent with Cao-xueqin's original intention.
引文
1 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9页
    2 丁锡良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1166页
    3 二知道人.《红楼梦说梦》,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3页
    1 张锦池.《红楼梦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3页
    2 吴光正.《西游记的宗教叙事与孙悟空的三种身份》,《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
    1 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27页
    2 朱一玄主编.《红楼梦资料汇编·评论篇》,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12页
    3 朱一玄主编.《红楼梦资料汇编·评论篇》,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44页
    4 参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5 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89-124页
    6 李华生.《红楼梦梦幻意旨与曹雪芹梦幻心态》,《红楼梦研究》1991年3月,第31页
    7 白小易.《佛教思想: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基座-兼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命意》,《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1辑
    8 梁归智.《禅在红楼第几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版
    1 一粟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册第81页
    2 一粟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83年,第二册第347页
    3 周汝昌.《红楼梦与“情文化”》,《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一辑
    4 李子虔.《如何分析警幻仙姑这个形象?--与张之同志商榷》,《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四辑
    1 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辑
    2 陈洪.《沧海蠡得--陈洪自选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4-115页
    3 见《文艺争鸣》1990年第1期
    4 梅新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
    5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出版
    1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2 除以上提及的关于《红楼梦》主题矛盾的论文外,还有孙伟科博士论文《红楼梦美学阐释》第一章《叙事张力与对话主题》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1 吴光正.《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 见冯其庸篡校.《重校八家批评红楼梦》中洪秋藩的有关批评,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一粟编.《红楼梦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册第113页
    4 见丁维忠.《红楼探佚》,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年9月,第38-44、108、114等页
    5 陈维昭.《徘徊于‘色'与‘空'之间--论红楼梦的存在体验》,《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一辑
    6 王婷婷.《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鬼神观》,《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四辑
    1 参见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梁归智.《禅在红楼第几层》之《清初禅悦且共参》一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6页
    2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卷一,见《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533页下
    3 《大正藏》第四十五卷,第827页
    4 《大正藏》第四十六卷,第666页
    1 《高僧传》卷一,《大正藏》第五十卷,第323页
    2 以上慧远言论事迹见《高僧传》卷六,《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357-361页
    3 王明校《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1 王明校《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15页
    2 王明校《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3 《正统道藏》,第38册第30475页。
    4 《正统道藏》,第38册第30477页。
    1 白如详辑校.(金)王重阳《王重阳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2219页
    2 参见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89页
    3 《高僧传》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3383页
    1 《高僧传》卷第九,《大正藏》第三十九卷,第385-386页
    2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大正藏》第五十卷,第820页
    3 《宋高僧传》卷第十八,《大正藏》第五十卷,第820页
    1 《高僧传》卷第四,《大正藏》第五十卷,第348页
    2 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92页
    3(南朝宋)谢镇之.《重书与顾道士》,《弘明集广弘明集》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43页
    1 《辅教编·广原教》,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78页
    2 《辅教编下·孝论·戒孝章第七》,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282页
    3(北宋)智圆.《闲居编》卷一九《中庸子传》上,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25页
    1 智圆。《闲居编》卷一九《中庸子传》上,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125页
    2 转引自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3 《重阳全真集》,《道藏》第25册,第703页。
    4 《重阳全真集》,《道藏》第25册,第807页
    5 《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3页。
    1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2 《重阳立教十五论》,《道藏》第32册,第154页。
    3 真垣编篡《道家金石略》,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464页
    4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29页
    5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30页
    6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34页
    1 《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35页
    2 参见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8-49页
    3 参见本章第二节:《红楼梦》对度脱剧的承袭
    1 陈洪.《论癫僧跋道的文化意蕴》,《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四辑
    1《大正藏》第九卷,第5页
    2《大正藏》第九卷,第192页
    1《大正藏》第二卷,第678页
    2《大正藏》第五卷,第297页
    3《大正藏》第八卷,第466页
    4《大正藏》第八卷,第772页
    5《大正藏》第九卷,第42页
    6《大正藏》第九卷,第450页
    7即《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七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三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四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内义五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三卷》、《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解三卷》、《太上洞玄灵宝无量度人上品经法五卷》,皆见于《道藏》第二册。
    1以上引文皆见于《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道藏》第二册。
    2参见黄勇博士论文《道教笔记小说宗教思想研究》第54页,四川大学,2005年
    3《洞玄金玉集》卷一,《道藏》第二十五册,第559页。
    4《四言颂》,《仙乐集》卷三,《道藏》第二十五册,第435页。
    5《云光集》卷一,《道藏》第二十五册,第649、650页。
    1无名氏.《渔樵记》,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三册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198页
    2史九敬先.《庄周梦》,《元曲选外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380页
    1沈敏.《元明“度脱剧”异同辨》,《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1月
    1(明)李贤《明一统志》,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25页
    2(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 参见冯傲雪.《北邙与岘山:唐人个体生命意识的消解与张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12月
    4(元)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元曲选校注》,王学奇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5 《盛明杂剧》
    1 《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下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654页
    2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第974页
    1 《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二册上卷,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4页
    1 《有情痴》,盛明杂剧二集
    2 吴秀华.《汤显祖邯郸梦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 《赠京权兆先生》,《渐悟集》卷下,《道藏》第25册,第469页
    4 《渐悟集》卷下,《道藏》第25册,第476页
    1 《示众》,《溪集》卷四,《道藏》第25册,第826页
    2 汤显祖.《南柯梦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71页
    1 《汤显祖全集》卷四,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570页
    2 《汤显祖全集》卷四,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年,第2308页
    1 参见徐宏.《曲肱禅呓--汤显祖<南柯记>禅宗思想杂谈》,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2月
    2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四册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338页
    3 谷子敬《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三册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022页
    4 贾仲明《铁拐李度金童玉女》,《全元曲》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65页
    1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四册下,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222页
    2 《月明和尚度柳翠》,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第四册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377页
    1 转引自陈兵.《原始佛教及部派佛学的心性论》,《法音》2002年第9期,又,此处关于佛家心性本净说亦参见此文
    2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258页
    3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268页
    4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545页
    5 见《紫柏老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月,第217、279页
    1 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608页
    2 《舍利弗阿昆昙论》,《大正藏》第二十八卷,第56页
    1 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18-121页
    2 李舜华.冷眼觑处:《红楼梦》叙述视角的寓意化,《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五年第三辑
    1 何大堪.《虽近荒唐但细谙却深有趣味-漫议神话在(红楼梦)里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一九八九年第六期
    1 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红楼梦学刊》一九九四年第二辑
    2 《吕启祥论红楼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1 《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7-588页
    1(唐)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序》,《道藏》第22册第198页
    1 《道藏》第22册,第199页
    2 《道藏》第22册,第199页
    3 《道藏》第22册,第201页
    4 收于《道藏》第11册
    5 收于《道藏》第23册
    6 见《云笈七签》《道藏》第22册,第205页
    7 李丰懋.《六朝隋唐仙道类小说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7年,第155-156页
    1 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52页
    2 参见刘敏.《道教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有关章节
    1 参见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第四章之六《会与厨--与群神共食》,中华书局1993年
    2 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卷50,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09-312页
    1 参见四川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生刘敏博士论文《道教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第100页。
    1 杜光庭.《墉城集仙录》卷一《金母元君》,《道藏》第18册,第168页
    2 《道藏》第5册
    1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第34页
    2 此节关于道教的女性观参考了四川大学2006届博士毕业生刘敏博士论文《道教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研究》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3 张亦平.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
    1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61-362页
    2 梅新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3-25页
    1 《汉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4页
    2 《汉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33页
    3 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第一章《西王母与七夕文化传承》,中华书局1993年
    4 三书均见《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1 见《金母元君》,《道藏》第18册,第166
    2 收于《道藏》第5册,第452-456页
    3 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寸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4页
    1 《道藏》第五册
    2 参见张锦池.《红楼梦考论》第374、501等页相关论述,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 《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第14页
    2 陈元龙编辑.《历代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第615页
    3 陈元龙编辑.《历代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第616页
    4 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359-362页
    5 洪树华.《先秦至唐五代文学中的超现实之婚恋遇合及其意蕴》,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7届,第54-60页
    6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7页
    7 梅新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5-26页
    1 洪树华.《先秦至唐五代文学中的超现实之婚恋遇合及其意蕴》,博士论文:南开大学2007届,第54-61页
    2 参见叶舒宪.《高唐女神与维纳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 朱越利.《金瓶梅求助鬼神观刍议》,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清)吴人(撰).《三妇评牡丹亭杂记》,上海书店《丛书集成续编》第164册
    1 参见黄南珊.《洪升《长生殿》的情感美学思想》,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2期
    2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3 《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4 《盛明杂剧》初集
    1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2 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第2399页
    3(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3页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5年,第1294页
    2 吴树平.《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84页
    3(唐)张鷟.《朝野佥载》第二卷,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4 《佛本行集经》,《大正藏》第3卷,第859页
    5 《最胜佛项陀罗尼浮除业障咒经》,《大正藏》第19卷,第361页
    6 参见贾艳红.《略论古代民间的司命神信仰》,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3月
    1 李炳海.《古代的泰山神与<九歌>的司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2 周绍良.《明代皇帝、贵妃、公主印施的几本佛经》,《文物》1987年第8期,第8-11页
    3 参见彭慕兰.《泰山女神信仰中的权力、信仰与多元文化》,见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1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 《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00页
    3 王蕴章.《然脂余韵》,卷四,第9页
    4 参见段继红.《清代闺阁文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8-74页
    1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2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1 见《乔复生、王再来二姬合传》,《李渔全集》第一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2 以上引文见《影梅庵忆语》,《香艳丛书》第三集,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第588-589页
    1 参见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02期
    2(清)盛枫辑《嘉禾征献录》卷五十,第十五页b面
    3 转引自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3页
    1 钟惺编《名媛诗归》第20册,明刊本
    2 见《十美词纪》,《香艳丛书》第一集,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第63页
    3 《香艳丛书》第十三集,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
    4 参见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02期
    1 参见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从其目录所收录的明清有著作的妇女名单可见此时女性作家之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
    3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55页
    4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01页
    5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02页
    1 沈宜修,《季女琼章传》,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201-204页
    2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02页
    3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02页
    4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330页
    5 见《香艳丛书》第一集,上海书店1991年影印本,第101页
    6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第515页
    1 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519-520页
    2 参见陈洪.《金圣叹传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页相关论述和陆林《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
    3(清)盛枫辑录《嘉禾征献录》卷五十,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第15页b面
    4(清)袁枚.《随园诗话》上,昆仑出版社2001年,第354-355页
    1(清)汪启淑.《撷芳集》,卷三十七,第8页
    2(清)王蕴章.《然脂余韵》,卷二,第7页
    3 吕启祥.《红楼梦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P92\234
    1 参见刘文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上编之一《占梦的起源于发展》之(一)初民的梦魂观念和梦兆迷信、(二)殷人的占梦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沽》.李解民校点,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2页.
    3(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沽》.李解民校点,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35页
    1 以上关于庄子的梦文学的研究参见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154-164页
    1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9页
    2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0页
    3 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卷282,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248-2250页
    1 参见陈晓芸.《元明清戏曲小说的梦创作分析》,《明清小说研究》1992年第1期
    1 《红楼梦回评·第五回》,《红楼梦资料汇编》,第549页。
    1 一粟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册29页
    2[美]余珍珠.《红楼梦》的多元意旨与情,红楼梦学刊·一九九四年第二辑
    3 陈洪.《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7-158页
    1 见《张衡列传第四十九》,《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1912页
    2 见《后汉书》卷一上,中华书局1965年,第3页
    1 刘勰著、王利器校正.《文心雕龙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22页
    1 参见祁文洁.从《文心雕龙·正纬》看刘勰对谶纬的态度,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2 刘勰著、王利器校正.《文心雕龙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87页
    3 《康僧会传》,《出三藏记集》卷13,中华书局1995年,第514页
    4 《高僧传》卷第九《神异上·竺佛图澄一》,中华书局1992年,第353页
    1 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94页
    2 见《景德传灯录》卷第三,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第30页
    3 《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第38-39页
    4 《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第45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566页
    2 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
    3 参见安居香山.《道教的形成和谶纬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4 《处士·陶弘景传》,《梁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41页
    5 《旧唐书》卷54,中华书局1975年,第2231页
    6 《唐高祖创业与道教图谶》,《道教研究》1998年第3期
    1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2 野鹤.《读红楼梦札记》,一粟编,《红楼梦卷》,第291页
    1 涂瀛《红楼梦赞》,一粟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83年,第127页
    2 李庆信.《红楼梦》前五回中的亚神话建构及其艺术表现功能,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二年第三辑
    3 何大堪.虽近荒唐但细谙却深有趣味--漫议神话在《红楼梦》里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一九八九年第六期
    1 张庆民.论《红楼梦》中的尼姑观,《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一辑
    2 解峰.《妙玉即黛玉之潜影说》,唐都学刊1995年第5期
    1 见《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87-588页
    2 见《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第394-395页
    1 吴光正.《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 见第六章第三节之6.3.1.贾宝玉的神仙思想是审美情感的升华
    3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260-264页
    1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301页
    2 何大堪.虽近荒唐但细谙却深有趣味-漫议神话在《红楼梦》里的作用,《贵州社会科学》一九八九年第六期
    1 参见李涛、刘锋杰:《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晚明“性灵”文学思想新探》,,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6月;王英志.《袁枚评传》第十一章第二节《袁枚“性灵说”内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参见孙爱玲.《论“性灵说”之人文意义》,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9月;吴兆路《性灵派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24页
    2 袁枚.《答蕺园论诗书》,《小仓山房文集》卷三十,见王英志主编《袁枚全集》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1 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1986年,第478页
    2 姚燮《读红楼梦纲领》,一粟《古典文学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第169页
    3 张其信,《红楼梦偶评》,一粟《古典文学资料汇编·红楼梦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64年,第217页
    1 李新灿.《乡原薛宝钗:兼评钗黛优论》,《中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 丁锡根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773页
    2 丁锡根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1078页
    3 丁锡根主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中),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第946页
    1 《叙小修诗》,《袁宏道集笺校》卷四,第188页
    1 《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二《答李元善》,第786页
    2 《袁宏道集笺校》卷三十五《陶孝若枕中呓引》,第1114页
    1 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辑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4页
    2 参见王进驹.《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0-66页
    1 参见李涛、刘锋杰.《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晚明“性灵”文学思想新探》,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6月
    2 左东岭.《从本色论到童心说--明代性灵文学思想的流变》,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6期
    1 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2 转引自何尚之.《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弘明集 广弘明集》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第70页下
    3 刘勰著、王利器校正.《文心雕龙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1页
    4 刘勰著、王利器校正.《文心雕龙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05页
    1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41页
    2 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第15页
    3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昆仑出版社2001年,第283页
    4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昆仑出版社2001年.第283页
    5 参见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第六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公安县志·袁宏道传》
    1 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706页
    2 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三首·失言三首》,《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页
    3 《识张幼于箴铭后》,《袁宏道集笺校》卷四第193页
    1 《广庄·养生主》,《袁宏道集笺校》卷二十三,第801页
    2 参见李涛,刘锋杰.《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晚明“性灵”文学思想新探》,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6月
    3 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8-239页
    4 袁枚著,王英志校.《随园诗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第55、163页
    1 以上关于汤显祖的论述参见黄卓越.《晚明情感论:与佛学关系之研究》,《文艺研究》1997年5期
    2 见《合奇序》,《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78页
    3 见《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27页
    1 韩经太.《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擅变势态》,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1 《大正藏》卷十四,第551页
    2 《大正藏》卷三十,第33页
    1 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2 僧肇.《不真空论》,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第145页
    3 参见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会问题之研究》,台湾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42-346页
    1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51-154页
    2 《大正藏》卷48,第460页
    3 见孙昌武等点校.《祖堂集》卷十五《盘山和尚》,中华书局2007年,第664页
    4 宗密.《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卍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33页
    1 见《怀让禅师第二世马祖法嗣》之《越州大珠慧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六,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第96页
    2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第595页
    3 参见皮朝纲,马祖道一一一洪州宗禅学及其在禅宗美学思想史上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4月
    4 胡适《论禅宗史的纲领》,《胡适说禅》第13页、15页,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 见《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页
    2 见《江西马祖道一禅师》,《五灯会元》卷三,中华书局1984年,第129页
    3(日)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页
    1 李贽.《心经提纲》,《焚书·续焚书》卷3,中华书局1975年,第100页
    2 《心经提纲》,《焚书·续焚书》卷3,中华书局1975年,第100页
    3 《心经提纲》,《焚书·续焚书》卷3,中华书局1975年,第100页
    4 《心经提纲》,《焚书·续焚书》卷3,中华书局1975年,第100页
    5 参见许建平.《佛经与李贽思想之启蒙》,《河北学刊》2007年7月
    1 《解经文》,《焚书·续焚书》卷4,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137页
    2 《观音问·答明因》,《焚书·续焚书》卷4,中华书局1975年,第175页
    3 王均江.《冲突与和谐--李贽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4 《答邓石阳》,《焚书·续焚书》卷1,中华书局1975年,第5页
    5 《解经文》,《焚书·续焚书》卷4,中华书局1975年,第136页
    6 《豫约·感慨平生》,《焚书·续焚书》卷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页
    7 《答周西岩》,《焚书·续焚书》卷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2页
    8 刘兴邦,论李赞亦佛亦儒非佛非儒的双重价值取向,湘潭大学学报1989年
    1 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第56页
    2 《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页
    3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4 《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31页
    5 《徐汉明》,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7页
    6 《与仙人论性书》,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88页
    7 易闻晓,《公安派的文化阐释》,齐鲁书社2003年5月
    8 《管东溟》,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92页
    1 《毛太初》,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9页
    2 易闻晓.《公安派的文化阐释》,齐鲁书社2003年5月
    3 袁济喜.《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77页
    4 苏涵.《“淡漠”的文化使命感与充盈的文化蕴涵量--对《红楼梦》与中国小说文化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第1期
    5 石玲.《袁枚诗论》,齐鲁书社2003年,第161页
    1 一粟编.《红楼梦卷》第一册,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2 参见石玲.《袁枚诗论》第八章之3《入禅境,亦能出禅境》,齐鲁书社2003年
    1周汝昌.《红楼别样红》,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2周五纯.《贾宝玉“叛逆”说再思考》,烟台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周五纯.《关于《红楼梦》人物研究的思考》,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参见薛海燕.《红楼梦--一个诗性的文本》第五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刘敬圻.《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一辑
    1张志,《“衔玉而诞”之内涵--论贾宝玉之“玉德”》,南都学坛2006年1月
    2谢传荣《论贾宝玉的情》,南都学坛2004年5月
    3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红楼梦卷》,北京:中华书局,第100页
    1《论语·阳货》云:“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见《论语》中华书局2006年,第145页
    2张锦池.《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67页
    1刘再复.《红楼梦悟》,三联书店2006年10月,第203页
    2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76页
    1(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8页
    2(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页
    3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55-356页
    4(明)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三《童心说》,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页
    5纪昀,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第1941页
    6(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55页
    1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84页
    2(明)焦竑.《焦氏澹园集》,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第2034页、第2049页
    3转引自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8页
    4以上袁宗道所论见《笔乘·续笔乘》,《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129册,第617、622页
    1周汝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学与《红楼梦》,红楼梦学刊一九九○年第一辑
    2(明)王栋.《一庵王先生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10册,第56页
    3颜钧.《颜钧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73页。
    4《答耿师》,《澹园集》卷十二,中华书局1999年,第82页。
    1转引自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4页
    2沈芝盈点校、黄宗羲著.《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第760-761页
    3《德山麈谭》,《袁宏道集笺校》卷四十四,第1290页
    4贺贻孙《诗筏》,见《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51页
    5《陈确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468页
    6《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孟子》,中华书局1975年,第519页
    7《周易外传》,中华书局1977年,卷一“屯”,第15页
    8颜元.《存人编》卷一《第一唤》,《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齐鲁书社1995年,第20册影印康熙刻本,第384页
    9戴震著、何文光整理.《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理》,戴震《戴震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第159、152页
    1关于祖师禅之受晚明人重视,亦可参看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第五章第五节《罗汝芳与祖师禅》、第六节《祖师禅的特征》,巴蜀书社2007年
    2李贽.《焚书·续焚书》卷三《童心说》,中华书局1975年,第133页
    3见《叙陈正甫会心集》,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63页
    1王达敏.《何处是归程--从红楼梦看曹雪芹对生命家园的探寻》,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62页
    1汪道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学与<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一辑
    2以上龚鹏程的分析参见《晚明思潮》第一章《克己复礼的路向--{哓明思潮的再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
    1张锦池.《红楼梦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11页
    1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85年,第791页
    2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三十四,中华书局1985年,第800页
    3《澹园集》卷十三,中华书局1999年,第118页。
    4《澹园集》卷十四,中华书局1999年,第131页。
    5《白苏斋类集》,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93页。
    6《读律肤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页。
    7关于由仁义行思想参见参见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第九章《狂禅思潮的“由仁义行”思想与唯情文学》,巴蜀书社2007年
    1参见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第九章《狂禅思潮的“由仁义行”思想与唯情文学》,巴蜀书社2007年
    2王均江.《冲突与和谐--李贽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页
    1王冉冉.《“最真者,莫若伦常;最假者,莫若财色”--<红楼梦>中表现人生价值观的“真假''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l期
    2白盾.平心静气说程、高--论《红楼梦》后四十回,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2月
    1吴雁南.《唐代禅宗与近古思想解放潮流》,《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12月
    2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
    3参见方祖道《王畿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友人问佛氏》,《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261页
    2《抚州拟岘山台会语》,《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263页
    3《宛陵会语》,《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284页
    4《白鹿洞续讲义》,《龙溪先生全集》卷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286页
    5《丰城管问》,《龙溪先生全集》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10页
    6《赠宪伯太谷朱使君平寇序》,《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521页
    7《华阳明伦堂会语》,《龙溪先生全集》卷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78页
    8《东游会语》,《龙溪先生全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14页
    1《赠宪伯太谷朱使君平寇序》,《龙溪先生全集》卷十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521页
    2 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元明篇)》,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第474页
    3 罗光.《中国哲学思想史(元明篇)》,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第477页
    4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5 《周潭汪子晤言》,《龙溪先生全集》卷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294页
    6 《东游会语》,《龙溪先生全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15页
    7 《冲元会纪》,《明儒学案》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40页
    1《明儒学案》卷十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0页
    2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3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4王国良.《论王畿的真性流行之学》,《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12月
    5蒙培元《从王畿看良知说的演变》,《哲学研究》1986年第10期
    1刘再复.《红楼哲学笔记三十则》,《万象》2008年6月,第151页
    2见《越州大珠慧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六,成都古籍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3《五灯会元》卷18《九顶惠泉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第1178页
    4《五灯会元》卷19《白云守端禅师》,中华书局1984年,第1235页
    5《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础新纂续藏经》第63册,第24页
    6《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大正藏第48卷,第213页
    7参见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第十章之四,中华书局2001年
    1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78页
    1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218页
    2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第360页
    3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第116页
    1《答楚侗耿子问》,《龙溪先生全集》卷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8册,第329页
    1石昌渝,论《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情节的逻辑背离,《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九辑
    1吕启祥.《红楼梦寻》,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55页、第27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三《鬼神》,中华书局1986年,第32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三《鬼神》,中华书局1986年,第34、36页
    1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第231页
    2参见刘敬圻.《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一辑;王童:《儒释道三教亲操的末世愚顽-贾宝玉新论》,《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等文中关于论述贾宝玉与原始儒学关系的地方。
    3余珍珠.《(红楼梦)的多元意旨与情感》,《红楼梦学刊》一九九四年第二辑
    [1]《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
    [2]《卍新纂续藏经》
    [3]《道藏》
    [4]《古尊宿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五灯会元》,中华书局1984年版
    [6]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7]《古本戏曲丛刊》初集、二集、三集
    [8]《盛明杂剧》初集
    [9](明)钟惺编《名嫒诗归》,明刊本
    [10](清)盛枫《嘉禾征献录》,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1]《香艳丛书》,199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
    [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1991年版
    [2]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朱一玄《红楼梦脂评校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
    [4]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
    [5]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冯其庸篡校《重校八家批评红楼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梦阮、沈瓶庵《红楼梦索隐》,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一粟编《红楼梦卷》,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刘勰著、王利器校正《文心雕龙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1]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修订重排本),中华书局2001版
    [12]林东海、吕启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清)陈其泰《桐花凤阁评红楼梦辑录》,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4]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5]丁锡良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石峻、楼宇烈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8]《憨山老人梦游全集》卷4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19]《紫柏老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0]王学奇编《元曲选校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1]《景德传灯录》,成都古籍书店2000年版
    [22]《庄子今译今注》陈鼓应译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23]王英志校对.袁枚《随园诗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年版
    [24]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第七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 5年版
    [25](明)叶绍袁原编、冀勤辑校,《午梦堂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26](清)陈元龙编辑,《历代赋汇》,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年版
    [27](明)李贽《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8]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版
    [29]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30]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卷282,中华书局1961年版
    [31]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2]《李渔全集》第五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3]《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4]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5](清)李绿园《歧路灯》,中州书画社1980年版
    [36](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37](明)王栋《一庵王先生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38](明)王畿《龙溪先生前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版
    [2]陈洪《沧海蠡得一陈洪自选集》,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陈洪《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版
    [5]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张培锋等编《文学与宗教--孙昌武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7]《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7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
    [8]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9]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11]罗伟国、洪丕谟《谈佛说道解红楼》,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2]李哲良《红楼禅话》,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苏鸿昌《曹雪芹的美学思想》,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14]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杨曾文、方广铝编《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6]孙爱玲《红楼梦本真人文思想》,齐鲁书社2007年版
    [17]陈霞《道教劝善书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
    [18]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张洪泽《道教斋醮科仪研究》,巴蜀书社1999年版
    [20]沈治钧《红楼梦成书研究》,中国书局2004年版
    [21]王齐洲等著名《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2]张毕来《漫说红楼》,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3]吕启祥《红楼梦寻一吕启祥论红楼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4]胡文彬、周雷编《台湾红学论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5]邓云乡《红楼风俗谭》,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6]李鹏非《唐代非现实小说之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刘梦英《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尹恭弘《(金瓶梅)与晚明文化》,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29]段江丽《<醒世姻缘传>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版
    [30]张培锋编著《佛家礼仪》,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吴国富《全真教与元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2]宋珂君《明代宗教小说中的佛教“修行”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梅新林《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35]小南一郎著,孙昌武译《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1993年版
    [36]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寸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12月
    [37]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8]钟肇鹏《谶纬论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11月
    [39]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张锦池《红楼梦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1]余国藩《<红楼梦>、<西游记>与其他》,三联书店2006年版
    [42]梁归智《禅在红楼第几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杜福华《封建末世破天的武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4]应必诚《红学何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5]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中国青年版出版社1999年版
    [46]王蒙《红楼启示录》,三联书店1991年版
    [47]石玲《袁枚诗论》,齐鲁书社2003年版
    [49]王均江《冲突与和谐一李贽思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0]罗因《“空”、“有”与“有”、“无”-玄学与般若学交会问题之研究》,台湾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1][日]山口益《般若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2]黄卓越明中后期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东方文学思潮1997年版
    [54]敏泽《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55]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赵伟《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巴蜀书社2007年版12月
    [57]刘再复《红楼梦悟》,三联书店2006年版
    [58]王达敏《何处是归程一从红楼梦看曹雪芹对生命家园的探寻》,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59]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
    [60]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段继红《清代闺阁文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2]严昌迪《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3]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4]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吴根友《中国现代价值观的初生历程--从李贽到戴震》,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66]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年
    [1]王婷婷《曹著<红楼梦>的佛门思想和后四十回》,[硕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
    [2]洪树华《先秦至唐五代文学中的超现实之婚恋遇合及其意蕴》,[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7届
    [3]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4]黄怀萱《红楼梦佛家思想的运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研究所2003
    [1]吴光正《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文艺研究》2007年第12期
    [2]吴光正《西游记的宗教叙事与孙悟空的三种身份》,《学术交流》2007年第1l期
    [3]朱越利《(金瓶梅求助鬼神观刍议)》,《江西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4]林冠夫《毁僧谤道与悬崖撒手一从贾宝玉出家看曹雪芹的思想矛盾》,《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3辑
    [5]张之《试谈曹雪芹对宗教的态度》,《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
    [6]丁淦《太虚幻境”的现实意蕴一红楼梦>第五回简析》,《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4辑
    [7]王基《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评价问题》,《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4辑
    [8]刘润芳《从袭人性格的前后变化看高鹗续书的得失》,《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4辑
    [9]丁淦《《<红楼梦>的三线结构和三重旨意》,《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l辑
    [10]陆林(午梦堂集)中“泐大师”其人--金圣叹与晚明吴江叶氏交游考,西北师范大学 学报2004年7月
    [11]汪道伦,《以虚出实以幻出真-谈<红楼梦>中的虚幻手法》,《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2辑
    [12]徐子余《曹雪芹哲学思想论辩》,《红楼梦学刊》,1983第3辑
    [13]林同华《论曹雪芹的哲学思想》《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辑
    [14]郝烁《<石头记>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
    [15]何宁《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
    [16]刘良生《简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
    [17]吴伯樵《再谈“谁解其中味”一从空空道人谈起》,《红楼梦学刊》1985年第2辑
    [18]何宁《再论曹雪芹的哲学思想》,《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2辑
    [19]钱澹籍《用小说画成的鬼趣图一一简论<红楼梦>第十六回关于鬼的描写》,《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1辑
    [20]麻天祥《<红楼梦>兼收并蓄的文化思想-儒道融合,以道释佛》,《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2辑
    [21]许并生《对曹雪芹哲学思想的再认识》,《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4辑
    [22]朱学群《<红楼梦>整体结构中的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4辑
    [23]杜景华《<红楼梦>与禅宗》,《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3辑
    [24]文克平《道无道,释莫释一兼谈<红楼梦>中的道士僧人》,《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辑
    [25]俞平伯《评“好了歌”》,《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1辑
    [26]罗立群《禅宗意识与<红楼梦>创作》,《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3辑
    [27]孙逊《关于<红楼梦>的“色”“情”“空”观念》,《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辑
    [28]薛瑞生《封建末世的多余人一-论贾宝玉“白色悟空”的文化思想心理依据》,《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2辑
    [29]黄南珊《论曹雪芹的情禅思想》,《红楼梦学刊》992年第4辑
    [30]陈维昭《仿徨于“色”与“空”之间--论《红楼梦》的存在体验》《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1辑
    [31]严云受《<红楼梦》与因果报应模式》,《红楼梦学刊》1994年第2辑
    [32]王平《<红楼梦><金瓶梅>色空观念比较》,《红楼梦学刊》1997年2辑
    [33]姜志军、陈世橙《浓郁:<红楼梦>诗词的佛道色彩》,《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3辑
    [34]白小易《佛教思想:隐藏于梦幻中的”红楼大厦”基座一兼论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主观命意》,《红楼梦学刊》1997年版第1辑
    [35]俞润生《试论<红楼梦>中一僧一道的哲理蕴含》,《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3辑
    [36]杜景华《<红楼梦>与“道”,《红楼梦学刊》,1998年版第4辑
    [37]沈永《<红楼梦>佛教观念的民俗化及其艺术表现功能》,《红楼梦学刊》1999/3
    [38]张庆民《论<红楼梦>中的尼姑观》,《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l辑
    [39]易名《论<红楼梦>的哲理意蕴》,《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2辑
    [40]俞润生《再论<红楼梦>中的庙庵与僧道及其社会意义》,《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辑
    [41]何旺生、王海洋《万种豪华原是幻--红楼梦>梦境之原型解析》,《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1辑
    [42][韩国]崔炳圭《红楼作者”性”观及宝玉”意淫”之我见》,《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1辑
    [43]韩进廉《略谈<红楼梦>的民主思想与佛学观念的关系》,《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三辑
    [44]石昌渝《论<红楼梦>人物形象在后四十回的变异》,《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五辑
    [45]石昌渝《论(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情节的逻辑背离》,《红楼梦研究集刊》第九辑
    [46](美)余珍珠《(红楼梦)的多元意旨与情感》,《红楼梦学刊》一九九四年第四编
    [47]刘敬圻《贾宝玉生存价值的还原批评》,《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一辑
    [48]王童《儒释道三教亲操的末世愚顽一贾宝玉新论》,《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