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协约自治到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是我国劳动关系调整的新重心。工资集体协商,则是我国调整集体劳动关系,防治集体劳动争议的策略选择。在工资集体协商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却出现了令人深思的矛盾现象:立法规定难以落实,而制度实践中的实际规则往往与立法规则不一致。一方面,工资集体协商形式化现象严重,很多集体合同是地方官员应对上级政绩考核的形式化手段,而没有依照立法中协商双方意见交换的具体规定。另一方面,2010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温岭羊毛衫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等成功案例,并未遵循制度的法定步骤,却有效化解了劳动争议,增加了收入分配的合理性。那么,工资集体协商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存在哪些差异,其说明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与立法策略有怎样的区别?研究这一问题,可以弥补目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为立法完善提供参考。
     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所遵循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为“协约自治”,即由职工方与企业方自主决定劳动条件,并予以实施。实践中,启动协商程序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而非立法追求的企业工会倡导;协商商谈过程,表现为政府主导或企业统合两种情况,而非立法追求的职工方与企业方平等商谈;协议审查中,政府超负荷的工作量由地方总工会巧妙分担,而非立法规定的政府单独负责协议的效力确保工作;协议履行阶段,政府、地方总工会分别开展的灵活多样的评比、巡视活动,激励和督促了集体协议的履行,而非立法规定由劳资相互监督和劳动监察作为履行监督机制。所以,工资集体协商实践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为“统合协作”,即政府统筹治理,职工方、企业方、地方总工会三方协同合作的“一方统合,三方协作”的模式。这种新型调整模式的出现,是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国家统合”向“协约自治”过渡的劳动法制模式转换,而引起的正常现象。
     第一章“协约自治: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通过分析工资集体协商立法,研究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为后续章节的研究提供逻辑基础。“协约自治”是工资集体协商立法,所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立法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制度旨在实现协调劳资关系、形成和完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劳资合作与劳资共赢三大功能;制度以产业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派相结合的思想作为理论依据;立法对职工、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企业、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地方总工会各角色之间的法律关系都进行了明确定位;工资集体协商的法定程序分为筹备启动、协商商谈、协议审查、协议履行四个阶段。
     第二章“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工资集体协商的启动”,围绕筹备启动阶段,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的异同展开研究。在启动模式上,立法以合作主义下的工会启动为追求,而实践中却呈现合作主义与多元主义并存的现象;在筹备启动步骤的顺序、职工方协商代表的产生过程、协商合意的达成过程中实践规则与立法规定都存在差异。立法倡导工会启动协商,实践中启动协商的真实诱因是政府推行与职工诉求。这些差异是由于“治理策略的单一化无法对接劳动关系的多样化”造成的。
     第三章“政府主导与企业统合:工资的集体协商”,围绕协商商谈阶段,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的异同展开研究。立法追求在商谈中采用协约自治之制衡模式,但实践却呈现帮扶下的协约自治、协同模式、企业统合模式三种形式;在协商会议的规则、协商双方权利义务、协商内容、协议草案的审议中,实践与立法都存在偏差。立法追求的商谈过程劳资自治,实践中商谈过程由政府主导,或者企业单方控制。而这些偏差可以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因素的不足与诱导性制度变迁因素的欠缺”进行解释。
     第四章“政府超负与工会替补:工资集体协议的审查”,围绕协议审查阶段,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的异同展开研究。立法遵照“合法性为基础的认可制”,依靠政府部门的审查权确保工资集体协议的效力;实践中,政府的审查工作繁重,工作量超负荷,工作质量堪忧,而地方总工会的预审制度则巧妙分担了政府的工作。实践与立法的偏差,可以通过法律“所倡导的变迁应该参照那些与其有相似的人口特征并且法律在变迁中已经起到作用的地区或国家”,和“法律执行者自身必须投入到法律所欲谋求的变革之中”这两项法律成功推动社会变迁的条件的欠缺,予以解释。
     第五章“政府激励与工会督促:工资集体协议的履行”,围绕协议履行阶段,实际规则与立法规定的异同展开研究。协议履行阶段立法,旨在确保工资集体协议的规范性效力,以劳资双方相互监督和政府的劳动监察实施协议履行的监督,并规定了集体协议的违约责任。而实践表明,工资集体协议除了规范性效力之外,还具有债权性内容;政府、地方总工会开展的评比、巡视等灵活多样的激励活动,是督促协议履行的主要方式;法定违约责任运用极少。实践与立法的偏差可以解释为:“协议履行主要体现为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第六章“统合协作: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践模式”,总结工资集体协商实践所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基于以上章节的研究,并通过制度功能、理论依据、法律关系的宏观构架、法定程序划分的实践与立法对比,可以得出:“统合协作”是工资集体协商实践,所反映的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模式。政府对劳动关系统筹治理,政府态度既追求“回避”又延续“干预”;职工方、企业方、地方总工会三方协同合作,劳资双方既追求“自治”又依赖“强制”,地方总工会成为集体劳动关系调整的重要角色。即“一方统合,三方协作”。这一新型调整模式的出现,是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国家统合”向“协约自治”过渡的劳动法制模式转换,而引起的正常现象。
     本文创新点如下: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以我国立法为参照进行实际规则的研究,突破了目前研究以国外理论和国外制度为参照,研究结果难以借鉴于立法完善的不足。第二,提出了集体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新概念“统合协作”。弥补了理论研究的不足,并为立法完善提出了框架性的建议。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achieved the transition from adjusting individual labor relations to adjusting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is a strategy selection in our country for preventing and resolving collective labor disput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the remuneration of labor. At the same time that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is launching in full swing, there appears a contradictory phenomenon that makes one ponder, namely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s hard to be implemented while the actual rules in institutional practice are always disaccord with the legislative rules. On one hand,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has a serious phenomenon of going through the formality. A great many of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s are the formalized means for local officials to deal with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xamination from high above and are not in line with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in the legislation about the exchange of view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a bargaining. On the other hand, some successful cases, such as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of Nan Hai Honda in2010,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of the knitted sweater industry of Wen Ling, do not adhere to the statutory procedure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but they has effectively resolved these labor disputes and has raised the rationalit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o, what are the actual rules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The current studies do not take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as a frame of reference, so the author cannot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legislative improvement.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has narrowed down the research problem as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What differences it indicates in legal and actual adjustment in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On the premise of a general analysis about the orientation of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the theory sources, the framework of leg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rule of legal procedures for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with a logical foundation of dividing the legal procedures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into four stages as preparing for a start-up, consultation and bargaining, certification of the agreement, performance of the agreement, makes a summary about the actual rules in each stage while referring to the legislative rules in each stag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gislative rules and the actual rules with i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t last, it summarizes the actual adjustment of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with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finds that:Co-determination, which endows rights of wage determination to employees and employers, is the leg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by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In practice,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setting up consultation is the promotion by governments and requirement by employees; governments or employers control the stage of consultation; the work for governments to certificate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s is actually shares by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he supervision for performance of collective agreements is rating and awarding activities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herefore,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the actu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a system in which governments regulates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and employees, employers, and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rk together to make it true. That is "one party governs, and three parties coordinate". The appearance of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leg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is from Corporatism to Co-determinatio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specific contents below:
     Chapter one,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s, makes an analysis for the orientation of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theory source of legislation, the macro framework of legal relationships, the division of legal procedures, to find out the legal adjustment of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 The study of this chapter holds a view that:Co-determination is the leg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shaped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greement autonomous mode, industrial relation mode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ode, the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system aims to achieve three functions as the coordination of labor relation, the form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deciding and increasing mechanism for wages, th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of labor-capital. The legislation of this system stipulates the specific orientations for legal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parts like staff and workers, trade union, worker's congress or all-staff meetings, enterprises,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for labor security,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The legal procedures of collective wage bargaining ar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as preparing for a start-up, consultation and bargaining, certification of the agreement, performance of the agreement.
     Chapter two gives an answer to the specific question that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n the stage of preparing for a start-up?" The study of this chapter finds that:For the start-up mode, the legislation pursues a start-up from the trade union under the corporatism, while in practice there appears a phenomenon about the coexistence of the corporatism and the pluralism.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n aspects like the sequence of steps in preparing for a start-up, the forming process of consultation representatives in the staff side, the achieving process of the consensus in a consultation. These differences are caused by that "the simplification of management strategy cannot make a butt joint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abour relationship".
     Chapter thre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specific question that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n the stage of consultation and bargaining?" The study of this chapter finds that:The legislation pursues the mode of check and balance for agreement autonomy, while in practice it presents various forms like agreement autonomy by assistance, synergism mode, and integration mode by enterprises.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actice and the legislation in aspects like rules of bargaining conferenc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for both sides in bargaining, bargaining contents, and deliberation of the bargaining drafts.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insufficiency of transition factors for compulsory system and the deficiency of transition factors for inductive system".
     Chapter four gives an answer to the specific question that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n the stage of certification of the agreement?" The study of this chapter finds that:The legislation conforms to "the accreditatio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legitimacy" and it emphasizes the right of examination for government department. In practice, the goal for the examination of legitimacy has not been achieved, while the examination relies on a close cooperation from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lack of two considerations for successful social change by law.
     Chapter fiv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specific question that "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ual rules and the law-making stipulation in the stage of performance of the agreement?" The study of this chapter finds that:The legislation conforms to the effect of standardization of collective agreements, supervision systems with the both supervision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and supervision from governments, and liabilities for breach collective agreements.In practice, there is effect of obligation other than effect of standardization; the most useful supervision is rating and awarding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and rare cases for liabilities for breach collective agreements. However, these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by "performance of the collective agreements acts for a method of administration".
     Chapter six summarizes the actu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actual rules and legal legislation in institutional functions, theory sources, the macro framework of legal relationships, the division of legal procedures of collective wage consultation, this chapter finds that: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the actu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a system in which governments regulates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and employees, employers, and the local 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 work together to make it true. That is "one party governs, and three parties coordinate". The appearance of Corporatism-Coordination is for the reason that: The legal adjustment for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in China is from Corporatism to Co-determination.
引文
1 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2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12年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http://stats.acftu.org/upload/files/1370483520528.pdf,2013-03-15。
    1 《南海本田工资集体协商典型经验》,http://www.gdftu.org.cn/zghd/ghxx/dxjy/201302/t20130228_362539.htm,2013-02-28;任宝宣:《本田罢工门事件:关注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http://www.clssn.com/html/Home/report/34778-l,htm, 2010-12-31.
    2 《温岭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9/07/17/015678663.shtml,2009-07-17;《浙江温岭羊毛衫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记事》,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041015/12041082543.shtml,2004-10-15.
    3 可参考如下文献:R.兰斯伯里、G.普里多、肖俊明:《关于工业民主》,《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7期;刘继臣:《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学杂志》1985年第3期;常凯:《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底5期;王全兴:《试论集体合同的若干问题》,《中国劳动科学》1995年第10期;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4 可参考如下文献:关怀:《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王全兴:《试论集体合同的若干问题》,《中国劳动科学》1995年第10期;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 《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5月;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吴亚平、郑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工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时代风采》2008年第7期;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冯同庆:《工资协商的源流、适用、条件诸问题——劳资对立而实现协调的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年第5期;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周欣:《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年第5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王全兴:《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
    1 可参考如下文献: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发时代》2010年第5期;徐家良、于爱国:《现代企业劳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以温岭羊毛衫行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赵德余:《工会组织在职工工资决定中的影响与作用:来自上海的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赵炜:《集体谈判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家合资企业集体谈判历史变迁的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年第2期;谢玉华、陈佳、陈培培、肖巧玲:《中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武汉餐饮行业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期;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杨正喜、杨敏:《论转型期自下而上式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基于深圳先端的个案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2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1 谢玉华、陈佳、陈培培、肖巧玲:《中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武汉餐饮行业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期。
    2 谢建社等:《中国当代劳动关系研究——以广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与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为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
    3 冯同庆:《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取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4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5 赵德余:《工会组织在职工工资决定中的影响与作用:来自上海的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6 信卫平:《构建“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基础——基于一线劳动者的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7 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8 石晓天:《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与实现路径——从南海本田等个案比较的角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9 徐小洪:《浙江模式劳动关系——自行协调、走向两利》,《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0 冯同庆:《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取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11 李琪:《启动集体谈判的“潜机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2期。
    12 王阳:《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5期。
    13 玉华,郭永星:《中国式工资集体协商模式探索——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调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14 刘晓倩:《集体合同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中国 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 王如华,蔡金明:《“小纪模式”走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新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 杨正喜,李敏:《不同劳资关系模式下工资集体协商类型选择——基于广东的个案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10期。
    3 钟冬生、李力东:《基于新合作主义视角的非公企业职工参与探析——以浙江慈溪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为个案》,《学术论坛》2012年第8期。
    4 刘驰:《当前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难题及对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5 王慧民:《工会在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中的维权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 赵德余:《工会组织在职工工资决定中的影响与作用:来自上海的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7 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 黄任民,刘文军,张燕,巨文辉,吕茵,王祎:《后危机时代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工会策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黄任民:《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9 石晓天:《工人集体行动、工会主席直选与工资集体协商——以广东省为例》,《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5期。
    10 沈琴琴:《“入世”后工会维护职工就业权益的战略对策》,《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2期。
    11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1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3 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4 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杨正喜、杨敏:《论转型期自下而上式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基于深圳先端的个案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1 Shen, Jie and John Benson.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Clarke, Simon &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2 Lu, Yi, Zhigang Tao and Yijiang Wang. "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1.1(2010):202-210.
    3 黄胜民:《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 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吴亚平:《沃尔玛等跨国公司拒建工会风波中的法律和实践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5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6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7 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8 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9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10 郑尚元:《“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词义辩》,《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1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12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3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2 谢建社等著:《中国当代劳动关系研究——以广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与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为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3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4 常凯:《劳权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148页。
    5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6Shen, Jie and John Benson."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7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8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乔健、钱俊月:《对民营企业工会建设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10期。
    10 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张冬梅:《集体合同制度与工会的变革和维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1期:谢天长:《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赵红梅:《从“富士康事件”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法学》2010年第8期;杨鹏飞:《新合作主义能否整合中国的劳资关系?——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周欣:《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时代风采》2008年第7期;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
    1 杨成湘、刘蕾:《行业集体协商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及其实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杨成湘、陈治亚:《中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践困境与策略安排》,《求索》2013年第4期;左群、段胜辉:《工资集体协商主体的经济分析:问题与建议》,《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2期;任巍、周维:《基于社会伙伴关系的集体协商建设》,《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王全兴、谢天长:《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刘焱白:《集体谈判模式的选择与谈判主体制度的构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1期;蓝寿荣:《劳资和谐与政府职责》,《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刘金祥:《多元化路径: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模式的反思和重构》,《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乔健:《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谢文波、李金龙、谢玉华:《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政府角色比较及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冯同庆:《工资协商的源流、适用、条件诸问题——劳资对立而实现协调的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年第5期;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 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程延园:《“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刘诚:《发达国家工会代表权立法及其借鉴》,《学术界》2006年第5期;高瑾:《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之路径选择——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带来的法律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3 赵德淳:《关于我国罢工现象的立法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问清泓:《关于罢工权的反思》,《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孙国平:《中国劳动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河北法学》2010年第8期;侯玲玲:《比较法视野下的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之法律规制》,《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王全兴:《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4 潘峰:《海峡两岸集体协商制度比较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沈建峰:《论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效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江永众、苗淼、江河:《我国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机制的构建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
    5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宋湛:《劳动同质性与竞争性及制度耦合——决定集体谈判结构集散度因素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13期;王阳:《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5期。
    1 葛少英:《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法商研究》1996年第3期;谢天长:《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2 赵德淳:《关于我国罢工现象的立法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3 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高瑾:《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之路径选择——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带来的法律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4 陈必胜:《集体劳动争议为何产生》,《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
    5 白洁:《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制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6 陈必胜:《集体劳动争议为何产生》,《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
    7 吴清军、许晓军:《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潘泰萍:《关于非公企业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3期。
    8 冀延卿:《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现状与对策》,《探索与对策》1995年第5期;宗晓虹:《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
    9 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1期。
    1 曹燕:《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困境与突破》,《河北法学》2012年第5期。
    2 欧阳琼:《试论劳动争议的分类处理》,《中国劳动》2004第7期。
    3 刘湘琛、曾嵘:《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调整问题——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求索》2007年第2期。
    4 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1期。
    5 王甫希:《集体劳动争议的发展特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 陈必胜:《集体劳动争议为何产生》,《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白洁:《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制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孟文红、赵正明:《劳动争议的动态变化及对策》,《中国劳动》,2002年第7期。
    7 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1期。
    8 白洁;《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制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孟文红、赵正明:《劳动争议的动态变化及对策》,《中国劳动》2002第7期。
    9 方江宁、石美遐:《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刍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3期。
    1 Webb, S.&B. Webb, "Industrial Democracy". New York:Longmans(1914):150-276,转引自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 Danielle Venn (2009), "Legislatio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enforcement:Updating the OECD employment protection indicators", www.oecd.org/els/workingpapers.
    1 关于劳资法制模式的阐述,参见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3-80页。
    2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 理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特点、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财经论坛》1996年第4期;叶毅:《略论工资集体协商----考察江苏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所引发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4 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5 张建国:《开展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中工网,http://acftu.workercn.cn/c/2010/09/20/100920025514987629703.html,2010-09-20.
    6 张建国:《高度重视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3期。
    1 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 数据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2》。
    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2013年报告》,《比较》总第68辑,中信出版社。
    1 李德宏:《股份制经济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1998第4期。
    2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3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4 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发时代》2010年第5期。
    5 黄爱华、郑柏礼:《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6 参见John W.Budd 著,于桂兰等译:《劳动关系:寻求平衡(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版,第28-38页。
    1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2003):3-30.
    2 Bruce E. Kaufman, "Paradigm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Original, Modem and Versions In-betwee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6.2(June 2008):314-339.
    3 Bruce E. Kaufman, "the impossibility of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1.5(2007), pp.775-787.
    4 David Lewin, "IR and HR Perspectives on Workplace Conflict:What Can Each Learn from the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Winter 2001), pp.453-485.
    1 Charles L. Hughes, Making Unions Unnecessary (Dallas, TX:Center for Values Research,2000).
    2 Daphne G. Taras & Bruce E. Kaufman, "Nonunion Employee Representation in North America:Diversity, Controversy, and Uncertain Future",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7.5(2006),513-542.
    3 Myers, C.,& Pigors, P. (1965).Personnel administration:a point of view and method. New York:
    McGraw-Hill. See Bruce E. Kaufman,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1 (2001):339-374.
    4 Wright, P., Dyer, L.,& Takla, M. (1999). What's next? Key findings from the 1999 state-of-the-art and practice survey. Human Resource Planning,4,12-20.
    1 常凯:《劳动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26页。
    2 陈步雷:《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3 常凯:《劳动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29页。
    4 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 [美]阿兰·博耶:《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6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1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 黄胜民:《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Shen, Jie and John Benson."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2 H.J. Wiarda.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York:ME Sharpe,1997, p15,转引自刘泰洪、杨焕城,转型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及其治理机制,《改革》2009年第2期。
    3 [英]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4 张静:《法团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0页。
    5 P.C. Schmitter. 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F. B. Pike and T. Stritch (eds.) The New Corporatism: Social-Political Structures in the Iberian World, Notre Dam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74, p93-94,转引自刘泰洪、杨焕城:《转型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及其治理机制》,《改革》2009年第2期。
    6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 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174页。
    1 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93-94页。
    2 刘燕斌:《国外集体谈判机制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8-10页。
    3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4 [美]John W.Budd:《劳动关系:寻求平衡(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4页。
    5 [美]哈里.C.卡茨等:《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6 John W. Budd, Rafeal Gomez, and Noah M. Meltz, "Why a Balance Is Best:The Pluralist Industrial Relations Paradigm of Balancing Competing Interest," in Bruce E. Kaufman (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k 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Champaign, IL: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ociation,2004), pp.195-227.
    1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2003), pp:3-30.
    2 Jack Beatty, Age of Betrayal:The Triumph of Money in America,1865-1900 (New York:Knopf,2007), p.234.
    3 Barry T. Hirsh, "Reconsidering Union Wage Effects:Surveying New Evidence on an Old Topic,"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5(2004), pp.233-266.
    4 Rafael Gomez and Konstantinos Tzioumis, "What Do Unions Do to CEO Compensation?", LSE Research Online(2006), http://eprints.lse.ac.uk/19865/1/What_Do_Unions_Do_to_CEO_Compensation.pdf.
    1 [美]哈里.C.卡茨、托马斯.A.科钱、亚历山大.J.S.科尔文:《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2 [美]哈里.C.卡茨、托马斯.A.科钱、亚历山大.J.S.科尔文:《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3 宁光杰:《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背景下德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
    4 李亮山、石美遐:《中德产业民主比较》,《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0期。
    5 Anke Hassel, "The Erosion of the German System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37.3 (1999),pp.483-505.
    6 黄燕东、杨宜勇:《美德日集体谈判制度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 [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202页。
    2 [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193页。
    3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4 [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1 李友德:《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建立的有序化进程》,《求索》2009年第7期;刘驰:《当前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难题及对策》,《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 白羽:《澳大利亚劳动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1 《非公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8%》,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68494, 2008-01-09.
    2 《重庆首次签订家具行业性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1042, 2008-03-10.
    3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探索职工工资的双赢之道(零距离)》,《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5版;《工资集体协商的武汉“拉锯战”》,《人民日报》2011年5月4日第13版。
    4 苍云:《做实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
    5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_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6 陈美儿:《荔湾区建筑工地工联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探索》,《中国工人》2012年第1期。
    7 盛大林:《工资集体协商应由谁来主导?》,《中国工人》2010年第9期,转自《检察日报》2010年08越11日
    8 《探索职工工资的双赢之道(零距离)》,《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5版;《工资集体协商呼唤长效机制》,《人民日报》2012年7月30日第9版;《12轮“拉锯战”达成双赢(热点解读·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7月27日第9版;《首份工资集体合同诞生》,《人民日报》2012年7月6日第14版。
    9 《一个全员创先争优的快乐团队》,《人民日报》2012年6月15日第8版。
    10 《“煤海阳光”照亮矿工生活》,《人民日报》2012年6月11日第19版。
    11 企业愿意谈职工敢于谈——江苏扬州小纪镇富民村文体器材行业工资协商会侧记》,《人民日报》2012年4月17日第13版。
    12 《500多家软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人民日报》2012年4月13日第13版。
    13 《四方集体协商工价上涨一成》,《人民日报》2012年4月11日第14版。
    14 《和老板协商工资,靠谱吗》,《人民日报》2012年3月26日第2版。
    15 《以“群众参与”赢“群众满意”》,《人民日报》2012年2月8日第18版。
    16 《江苏邳州市板材行业:工资协商劳资双赢》,《人民日报》2011年6月3日第16版。
    17 《上海家乐福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人民日报》2011年3月25日第13版。
    18 《全国首份护工工资集体协议书签订》,《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0日第23版。
    19 《营口: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职工双赢(关注)》,《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7日第18版。
    20 《山西: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人民日报》2010年11月2日第11版。
    21 《给员工一个家(劳动者之歌)》,《人民日报》2010年8月14日第2版。
    22 《青岛城阳集体合同为农民工撑腰》,《人民日报》2010年7月15日第15版。
    1 《在平等协商中工会发出的声音》,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1561, 2008-03-24.
    2 《武汉新洲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实现全覆盖》,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4442,2008-05-12.
    3 《北海诞生首份渔业行业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8432, 2008-07-24.
    4 《泉州沃尔玛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8431,2008-07-24.
    5 《沈阳沃尔玛公司签订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7997, 2008-07-15.
    6 《探索行业集体合同运作模式》,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0830,2008-11-05,摘自:《工人日报》。
    7 《马鞍山刃模具行业签订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8331,2013-09-19,摘自:《工人日报》。
    8 《长春市总与驻地世界500强谈工资4000职工签订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7194,2013-02-21.
    9 《石家庄汽车4S店签订行业工资集体协议》,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5923,2012-08-15,摘自:《工人日报》。
    10 《西冷厂向职工亮家底福利写进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5669,2012-07-12,摘自:中工网。
    11 《阜新煤炭行业首签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5632,2012-07-11,摘自:《工人日报》。
    12 《8家企业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刘家店职工工资年增长不低于5%》,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915,2011-11-24.
    13 《商丘建筑企业签订首个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914,2011-11-24.
    14 《深圳市总工会主动介入引导员工与企业进行多轮协商 一起劳动争议实现“双赢”》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1933,2009-05-15,摘自:《工人日报》。
    15 《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刘秋红:工资集体协商收入连年增长》,《人民日报》2012年8月1日第6版
    16 陈伟光:《工人群体性事件与工会角色(上)》,《中国工人》2013年第8期。
    17 施志刚:《底层设计的可行性与路径——对一家跨国集团大陆工厂劳资冲突博弈的考量》,《中国工人》2013年第7期。
    18 《中国工人》编辑部:《紧紧抓住工资集体协商的“牛鼻子”——专访大连金州新区总工会主席田青叶》,《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9 陈伟光:《工会组建与工会作用的发挥(下)》,《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20 《中国工人》编辑部:《国企工会的沉思——洛阳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冀昌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4期。
    1 《走近基层代表》,《人民日报》2012年8月17日第8版
    2 《共识,在协商中达成——上海青浦区香花桥街道纺织服装行业集体协商纪实》,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2102,2009-06-12,摘自:《工人日报》。
    3 陈伟光:《工人群体性事件与工会角色(上)》,《中国工人》2013年第8期;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中国工人》编辑部:《打造为工人说话的工会——专访广东省总工会巡视员、党组成员孔祥鸿》,《中国工人》2012年第8期;补牢:《南海本田集体谈判始末》,《中国工人》2010年第9期。
    4 《中国工人》编辑部:《把权力交给工人——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专访》,《中国工人》2013年第5期。
    5 陈伟光:《集体协商制度与行业工会体制(上)》,《中国工人》2013年第4期。
    6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7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8 徐道稳;《集体协商的协同模式》,《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9 《乐清民企积极续签》,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68215,2008-01-02;《分蛋糕:百姓多些,再多些(我们的“十二五”)》,《人民日报》2011年3月10日第6版。
    10 《乐清民企积极续签》,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68215,2008-01-02.
    11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2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东风拂面暖人心》,《人民日报》2011年5月30日第16版。
    13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14 《做活“融”字文章实现共进共赢》,《人民日报》2013年7月23日第18版。
    15 《做负责任的幸福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民日报》2011年3月15日第16版。
    16 《大连11家企业登门工会求助开展工资协商》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425,2011-05-30.
    17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8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19 徐东兴:《非零和博弈——工资集体协商能够成立的原因和指导思想》,《中国工人》2013年第8期。
    1 丁哲元:《探寻上海出租车业》,《中国工人》2009年第11期。
    2 《朝阳企业是这样炼成的——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9691,2008-08-26。
    3 《走近基层代表》,《人民日报》2012年8月17日第8版。
    4 《朝阳企业是这样炼成的——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9691,2008-08-26。
    1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2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3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 卢丽涛;《集体谈判样本:西铁城代工厂劳资博弈15天》,《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6日。
    2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 《西铁城深圳代工厂罢工始末》,http://china.caixin.com/2011-11-24/100331010.html,2011-11-24。
    2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 刘功武、韩海龙:《西铁城加工厂罢工持续10天员工称有肢体冲突》,http://business.sohu.com/20111027/n323631436.shtml,来源央视网,2011-10-27。
    2 王志灵:《停工事件:西铁城妥协》,《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0月26日。
    3 《西铁城深圳代工厂罢工始末》,http://china.caixin.com/20-11-11-24/100331010.html,2011-11-24。
    4 王志灵:《停工事件:西铁城妥协》,《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0月26日。
    5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6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7 刘功武、韩海龙:《西铁城加工厂罢工持续10天员工称有肢体冲突》,http://business.sohu.com/20111027/n323631436.shtml,来源央视网,2011-10-27。
    1 《西铁城深圳代工厂罢工始末》,http://china.caixin.com/2011-11-24/100331010.html,2011-11-24。
    2 刘功武、韩海龙:《西铁城深圳加工厂停工10天 最终解决方案仍未出炉》,《每日经济新闻》2011年10月27日。
    3 《西铁城深圳代工厂罢工始末》,http://china.caixin.com/2011-11-24/100331010.html,2011-11-24。
    4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5 卢丽涛:《集体谈判样本:西铁城代工厂劳资博弈15天》,《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6日。
    1 卢丽涛:《集体谈判样本:西铁城代工厂劳资博弈15天》,《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12月6日。
    2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 王志灵:《停工事件:西铁城妥协》,《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0月26日。
    1 《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2 Clarke, Simon, "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China and Russia".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6.1 (2005), pp:2-18.
    1 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2 冯同庆:《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趋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年第2期。
    3 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 谢玉华:《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5 王天玉:《臆断与实情: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6 Clarke, Simon and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 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1 Clarke, Simon and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2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3 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 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
    2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3 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5月;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 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 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5月;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 王全兴:《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3 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周欣:《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时代风采》2008年第7期;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
    4 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冯同庆:《工资协商的源流、适用、条件诸问题——劳资对立而实现协调的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年第5期;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5 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尤雪云:《关于集体合同制度的几个问题》,《法学杂志》1995年第6期。
    6 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7 黄爱华、郑柏礼:《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9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10 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1 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2 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4 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发时代》2010年第5期;李德宏:《股份制经济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1998第4期;常凯:《劳权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148页。
    5 Warner, M.& Ng Sek-Hong 1999,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 Clarke, S., Chang-Hee Lee & Qi Li 2004,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
    6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7 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8 Clarke, S., Chang-Hee Lee & Qi Li 2004,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
    1 丁建安:《劳工集体维权机制探析》,《当代法学》2011年第4期。
    1 Warner, M.& Ng Sek-Hong 1999,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
    2 Clarke, S., Chang-Hee Lee & Qi Li 2004,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
    3 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发时代》2010年第5期。
    4 宋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4页。
    5 刘燕斌,《国外集体谈判机制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3页。
    1 Daphne G. Taras & Bruce E. Kaufman, "Nonunion Employee Representation in North America:Diversity, Controversy, and Uncertain Future",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7.5(2006), pp:513-542.
    2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2003):3-30.
    1 1985年建立的“集体谈判论坛”和1993年建立的“劳资关系的未来委员会”,都是非正式政府力量的代表。参见李丽林、袁青川:《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 王丽明:《关于美国工会及集体谈判工作的考察与思考》,《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 于安义:《德国企业的集体谈判制度》,《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4期。
    4 比如社民党和自民党联合执政期间,评论工资政策的“协同行动”,对集体谈判影响较大。参见于安义,德国企业的集体谈判制度,《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4期。
    5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6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1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1 冯同庆:《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趋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年第2期;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1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13条。
    2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15条,《集体合同规定》第26条。
    3 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4 Salamon, Michael,2000. Industrial Relations:Theory and Practice (four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al Limited,转引自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5 宋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6 [美]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1 王黎黎:《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的分析与借鉴》,《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2 [日]判例時報社,团体交涉判例,判例畴報1327号,1989,转引自李立新:《从日本劳动立法看我国集体谈判权的保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3 是否可以通过诉讼,寻求强制雇主诚实谈判的判决,还存在争议。参见李立新:《从日本劳动立法看我国集体谈判权的保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4 NLRB v. Katz,369U.S.736(1962).
    1 Harris-Teeter Super Markets,310NLRB216(1993).
    2 NLRB v. Truitt Mfg. Co.,351 U.S.149(1956).
    3 NLRB v. Insurance Agent's International Union,361U.S.477,487(1960').
    4 See NLRB v. Insurance Agent's International Union,361U.S.477,487(1960).
    1 《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
    2 《集体合同规定》第36条。
    1 《本田罢工门事件:关注中国劳动关系的新变化》,http://www.clssn.com/html/Home/report/34778-1.htm, 2010-12-31.
    2 《给员工一个家(劳动者之歌)》,《人民日报》2010年8月14日第2版。
    3 《朝阳企业是这样炼成的——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9691,2008-08-26。
    1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探索职工工资的双赢之道(零距离)》,《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5版;《12轮“拉锯战”达成双赢(热点解读·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7月27日第9版:《工资协商,劳资能双赢》,《人民日报》2012年3月27日第3版。
    2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 黄越钦著:《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7、78页。
    1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2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3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1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中国工人》编辑部:《打造为工人说话的工会——专访广东省总工会巡视员、党组成员孔祥鸿》,《中国工人》2012年第8期;补牢:《南海本田集体谈判始末》,《中国工人》2010年第9期。
    2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3 陈伟光:《工会组建与工会作用的发挥(下)》,《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4 徐道稳:《集体协商的协同模式》,《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
    5 徐道稳:《集体协商的协同模式》,《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6 丁哲元:《探寻上海出租车业》,《中国工人》2009年第11期。
    7 《黄石职工维权律师全程参与工资协商》,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aid=88033&keyword=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2013-07-15,摘自:《工人日报》。
    8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探索职工工资的双赢之道(零距离)》,《人民日报》2013年6月30日第5版;《12轮“拉锯战”达成双赢(热点解读·调查)》,《人民日报》2012年7月27日第9版;《工资协商,劳资能双赢》,《人民日报》2012年3月27日第3版。
    9 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工资集体协商的武汉“拉锯战”》,《人民日报》2011年5月4日第13版;《探寻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模式(上)》,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350,2011-05-19。
    10 《中国工人》编辑部:《紧紧抓住工资集体协商的“牛鼻子”——专访大连金州新区总工会主席田青叶》,《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1 苍云:《做实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
    12 县域发展要打好“四张牌”(干部说干事)》,《人民日报》2013年2月19日第7版。
    13 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刘秋红:工资集体协商收入连年增长》,《人民日报》2012年8月1日第6版。
    14 《企业愿意谈职工敢于谈——江苏扬州小纪镇富民村文体器材行业工资协商会侧记》,《人民日报》2012年4月17日第13版。
    15 《500多家软件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人民日报》2012年4月13日第13版。
    16 《和老板协商工资,靠谱吗》,《人民日报》2012年3月26日第2版;《集体合同约定工资平均涨8.1%》,《人民日报》2012年2月7日第2版;《沈阳沃尔玛公司签订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7997,2008-07-15。
    1 《以“群众参与”赢“群众满意”》,《人民日报》2012年2月8日第18版。
    2 《宁波安居乐业更和谐》,《人民日报》2011年10月07日第2版。
    3 《青岛开发区:和谐劳动关系如何炼成》,2011年9月28日第6版。
    4 《江苏邳州市板材行业:工资协商 劳资双赢》,《人民日报》2011年6月3日第16版。
    5 《工会当教练 政府做后盾》,《人民日报》2011年5月4日第13版。
    6 《上海家乐福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人民日报》2011年3月25日第13版。
    7 《全国首份护工工资集体协议书签订》,《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0日第23版。
    8 《营口: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职工双赢(关注)》,《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7日第18版。
    9 《山西:企业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人民日报》2010年11月2日第11版。
    10 《青岛城阳集体合同为农民工撑腰》,《人民日报》2010年7月15日第15版。
    11 《在平等协商中工会发出的声音》,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1561, 2008-03-24.
    12 《武汉新洲区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实现全覆盖》,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4442,2008-05-12.
    13 《北海诞生首份渔业行业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8432,2008-07-24.
    14 《泉州沃尔玛工会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8431,2008-07-24.
    15 《沈阳沃尔玛公司签订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7997
    16 《探索行业集体合同运作模式》,http://www.acftu.0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0830,2008-07-15.
    17 《马鞍山刃模具行业签订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8331,2013-09-19.
    18 《长春市总与驻地世界500强谈工资 4000职工签订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7194,2013-02-21.
    19 《阜新煤炭行业首签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5632,2012-07-11,摘自:《工人日报》。
    20 《8家企业签订区域性工资集体协议 刘家店职工工资年增长不低于5%》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915,2011-11-24.
    21 《海南签订首个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4550, 2011-07-16.
    22 案例来源:《C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指南(二)》(内部资料);《工资集体协商 期待破局》,《成都商报》2013年3月22日。
    23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 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2 《四方集体协商工价上涨一成》,《人民日报》2012年4月11日第14版。
    3 《开门谈判,让各方利益诉求充分表达——探寻武汉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模式(下)》,《工人日报》2011年5月20日第2版。
    1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2 《朝阳企业是这样炼成的——鹤壁天淇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工资集体协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9691,2008-08-26.
    3 《上海家乐福建立职代会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人民网,http://acftu.people.com.cn/GB/14224113.html,2011-03-24。
    4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 《CX路区域性企业工资集体协议》,《C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指南(内部资料)》第110页。
    2 《工资集体协商 期待破局》,《成都商报》2013年3月22日。
    1 《拒绝工资集体协商家乐福12年不涨工资为何那么横》,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wenjufenpei/20110130/3352569.shtml,2011-01-30.
    2 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3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1 谢玉华:《别将工资集体协商做成政府与工会的自娱自乐》,《中国工人》2012年第1期。
    1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 《资集体协商:政府如何当好“媒婆”》,http://cppcc.people.com.cn/n/2012/0730/c34948-18627918.html, 2012-07-31.
    3 王贤森:《西方国家工会集体谈判经验研究——兼论对我国工会的启示》,《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6期。
    4 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赵炜:《基于西方文献对集体协商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1 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 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3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4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5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 Carter, Lief H., and Thomas F. Burke.2005. Reason in Law.7th ed. New York:Longman.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2 Evan, William M.1965.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Pp.285-293 in Alvin W. Gouldner and S. M. Miller(eds.), Applied Sociology: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1 参见《集体合同约定工资平均涨8.1%》,《人民日报》2012年2月7日第2版。
    1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王霞:《论政府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Shen, Jie and John Benson.'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2 季庆:《试论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谢玉华:《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3 Shen, Jie and John Benson."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1 William M. Leiserson,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n American Indus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2.1(1922), pp.56-79,中文翻译引用自[美]John W. Budd:《劳动关系:寻求平衡(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283页。
    1 Barry T. Hirsh, "Reconsidering Union Wage Effects:Surveying New Evidence on an Old Topic,"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5(2004), pp.233-266.
    2 [美]哈里·C.卡茨、托马斯·A.科钱、亚历山大·J.S.科尔文:《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3 Rafael Gomez and Konstantinos Tzioumis, "What Do Unions Do to CEO Compensation?", LSE Research Online(2006), http://eprints.lse.ac.uk/19865/1/What_Do_Unions_Do to_CEO_Compensation.pdf.
    4 Thomas C. Buchmueller, John DiNardo, and Robert G. Valletta, "Union Effects on Health Insurance Provision and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5 (July 2002), pp. 610-627.
    5 [美]John W. Budd:《劳动关系:寻求平衡(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23页。
    6 铁路业、航空业的相关集体合同由国家调解委员会(The National Mediation Board)负责收集。
    7 Ministry of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 New Zealand government, http://www.dol.govt.nz/er/starting/unions/bargaining/agreements.asp.
    1 白羽:《澳大利亚劳动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2 参见王黎黎:《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的分析与借鉴》,《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1 杨通轩:《对于团体协约法修正草案之我见》,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0/SS-R-090-037.htm.转引自潘峰,《海峡两岸集体协商制度比较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
    2 Anthony Forsyth, "An American Transplant on Australian Soil:Comparing Purposes and Concepts in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n Collective Bargaining Law", Breen Creighton and Anthony Forsyth (eds), Rediscovering Collective Bargaining:Australia's Fair Work Act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Studies in Employment and Work Relations in Context, Routledge, New York (2012).
    1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i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3 关怀:《劳动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第109页。
    4 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4-75页。
    5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6 董保华:《劳动法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7页;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郭捷:《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7 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8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1 李昌麒:《经济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2 张守文:《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3 张守文:《经济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4 何怀宏:《公平的正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5 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5页。
    6 常凯:《论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7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2003), pp.3-30.
    8 Bruce E. Kaufman, "the impossibility of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1.5(2007), pp.775-787.
    1 W. E. Moore,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The Social Order. Macmillan,1946, pp.445,转引自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
    2 沈同仙:《中外合同制度的比较与评析》,《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3 根据《劳动法》第34条,《劳动合同法》第54条第1款,《集体合同规定》第42、44条,《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第21、22条,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的对象为工资集体协议的文本,以及工
    资集体协商双方代表的资格、工资集体协议的条款内容、工资集体协议的签订程序,等等。
    4 参见《集体合同规定》第44条。
    5 参见《劳动合同法》第55条。
    1 《天津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第27条第2款规定,报送时间为协议签订后10日内,而《四川省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办法》第22条、《成都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标准(试行)》第5.1条规定的时间为7日内。
    1 根据2012年1月1日当地最低工资上调前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2 此协议有效期为2011年3月15日至2012年3月14日,2012年1月1日以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2012年1月1日后上涨为1050元。
    3 根据2012年1月1日当地最低工资上调前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4 此协议有效期为2011年3月15日至2012年3月14日,2012年1月1日以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2012年1月1日后上涨为1050元。
    5 根据2010年8月1日当地最低工资上调前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6 此协议期限为2010年3月2日至2011年3月1日,2010年8月1日以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650元,2010年8月1日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上涨为850元。
    7 根据2012年1月1日当地最低工资上调前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8 此协议有效期为2011年3月15日至2012年3月14日,2012年1月1日以前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2012年1月1日后上涨为1050元。
    1 《劳动合同法》第55条规定,“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2 《我市工会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三篇经验材料在“全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会”上交流(信息[2010]第5期)》,http://www.cdzgh.com/html/detail.asp?id=17814,2010-09-26.
    1 比如双方代表资格审查表(包括姓名、性别、职务、本企业工作年限、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以及职工方协商代表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复印件。
    2 比如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工资集体协议草案的决议,以及协商中使用过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企业对要约书的复函、工资集体协商领导小组名单、协商会议记录,等等。
    3 参见《扬中市率先建立集体合同草案预审指导制度》,http://zgh.zhenjiang.gov.cn/mzgl/mgkx/201107/t20110715_542209.htm,2011-07-15.
    1 《集体合同约定工资平均涨8.1%》,《人民日报》2012年2月7日第2版。
    2 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08年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 http://stats.acftu.org/template/10002/file.jsp?aid=153,2009-05-01;中华全国总工会研究室:《2012年工会组织与工会工作发展状况统计公报》,http://stats.acftu.org/upload/files/1370483520528.pdf,2013-03-15.
    1 TRENDS IN FEDERAL ENTERPRISE BARGAINING MARCH QUARTER 2013,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 Australia Government, http://deewr.gov.au/trends-federal-enterprise-bargaining.
    1 Evan, William M.1965.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Pp.285-293 in Alvin W. Gouldner and S. M. Miller(eds.), Applied Sociology: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2 Cooper, R. and Ellem, B., "The Neoliberal State, Trade Un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6.3(2008):532-54.
    1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 http://deewr.gov.au/trends-federal-enterprise-bargaining.
    2 Ellem, B., "Peak Union Campaigning:Fighting for Rights at Work i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51.2(2013):264-287.
    3 关于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演变的内容,参见王黎黎:《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的分析与借鉴》,《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4 Evan, William M.1965.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Pp.285-293 in Alvin W. Gouldner and S. M. Miller(eds.), Applied Sociology: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1 Evan, William M.1965.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Pp.285-293 in Alvin W. Gouldner and S. M. Miller(eds.), Applied Sociology: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2 Evan, William M.1965. "Law as an Instrument of Social Change." Pp.285-293 in Alvin W. Gouldner and S. M. Miller(eds.), Applied Sociology:Opportunities and Problems. New York:Free Press.1990. Social Structure and Law.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Newbury Park, CA:Sage Publications.转引自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1 鲁叔媛:《合同相对性规则·集体合同·单个劳动合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2 王新雨:《集体合同履行难原因浅析》,《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 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4 刘晓倩:《集体合同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5 杨冬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 宗言:《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促进集体合同履行——对邮电企业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邮政》1997年第11期。
    7 王新雨:《集体合同履行难原因浅析》,《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8 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1 Kirchhof, Private Rechtesetzung,1987, S.138 ff,转引自[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193页。
    2 李仁玉等:《合同效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9-70页。
    3 张莹:《论合同效力的含义》,《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4 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1 刘晓倩:《集体合同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 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3 鲁叔媛:《合同相对性规则·集体合同·单个劳动合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4 鲁叔媛:《合同相对性规则·集体合同·单个劳动合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 [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192页。
    6 Labor Union Act, http://www.jil.go.jp/english/laborinfo/library/documents/llj_law2.pdf.
    1 [日]荒木尚志:《日本劳动法(增补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33页。
    2 [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第193页。
    3 吴文芳:《德国集体合同“法规性效力”与“债权性效力”之研究》,《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
    1 吴文芳:《德国集体合同“法规性效力”与“债权性效力”之研究》,《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
    2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6条,在用人单位违反工资集体协议时,工会可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责任。根据《集体合同规定》第55条,集体合同履行中发生的争议,首先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3 《劳动法》第84条第2款,工资集体协议履行中发生的争议,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的,可以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的15日内提起诉讼。《工会法》第20条第4款进一步明确了可以提起诉讼的情形,对企业违反工资集体协议引发的争议,无法协商解决的,工会可依法申请仲裁;仲裁机构不予受理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工会可提起诉讼。
    1 《劳动合同法》第79条。
    2 [美]哈里.C.卡茨等:《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7页。
    3 [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0页。
    1 [美]哈里.C.卡茨等:《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48页。
    2 Textile Workers Union v. Lincoln Mill 353 U.S.448 (1957).
    3 United Steelworkers v. American Manufacturing Co.363 U.S.564 (1960); United Steelworkers v. Warrior and Gulf Navigation Co.363 U.S.574 (1960); United Steelworkers v. Enterprise Wheel and Car Corp.363 U.S.593(1960).
    4 周剑云:《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9页。
    5 Hines v. Anchor Motor Freight, Inc.424 U.S.554 (1976); PLC-Steele v. Louisville & Nashville RR 323 U.S.192 (1944); Vaca v. Sipes 386 U.S.171 (1967).
    6 NLRB v. Jones & Laughlin Steel Corp.301 U.S.1 (1937).
    1 Julius G. Getman, "Labor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he Yale Law Journal 88.5(1979), pp.916-949.
    2 潘峰:《海峡两岸集体协商制度比较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
    3 孙德强:《论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中国劳动》2007年第10期。
    4 刘湘琛、曾嵘:《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调整问题——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求索》2007年第2期。
    1 《北京“谈薪”企业工资增幅超GDP增速》,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7133,2013-02-04,摘自:《工人日报》。
    2 《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重在实效沈阳工会推进“两个普遍”典型经验报道之三。,http://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5748,2012-07-19,摘自:《工人日报》。
    3 《四川工资集体协商进入法制化时期》,《工人日报》2013年2月4日第1版。
    4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5 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6 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1 《某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集体合同(示范文本)》,《C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工作指南(一)(内部资料)》,C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编2011年1月,第80页。
    1 《上海威立雅“双承诺”保证集体合同的落实》,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74164,2008-05-07.
    2 《某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集体合同(示范文本)》,《C市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工作指南(一)(内部资料)》,C市总工会民主管理部编2011年1月,第83、84页。
    3 《企业不履行集体合同遭遇仲裁案》,《鞍山日报》2010年7月19日第A2版。
    1 苍云:《做实工资集体协商全覆盖》,《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
    2 《内江工资集体协商引入等级评价考核》,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8193,2013-08-26.
    3 《湖北钟祥市给工资协商设立硬指标》,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8066,2013-07-22,摘自:《工人日报》。
    4 《在有了工资集体合同的日子里》,http://www.acftu.org/template/10001/file.jsp?cid=104&aid=88163,2013-08-08,摘自:《工人日报》。
    5 《工资集体协商有评价》,《人民日报》2013年5月31日第14版。
    1 《工会当教练 政府做后盾》,《人民日报》2011年5月4日第13版。
    1 Daphne G. Taras & Bruce E. Kaufman, "Nonunion Employee Representation in North America:Diversity, Controversy, and Uncertain Future",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7.5(2006), pp.513-542.
    2 Wright, P. M., Dyer, L.& Takla, M. G (1999). Execution:The critical "what's next?"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AHRS Working Paper#99-11).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Center for Advanced Human Resource Studies. http://digitalcommons.ilr.cornell.edu/cahrswp/110.
    3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2003), pp3-30.
    4 Bruce E. Kaufman, "Paradigm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Original, Modern and Versions In-betwee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6.2(June 2008), pp.314-339.
    5 Bruce E. Kaufman, "the impossibility of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1.5(2007), pp.775-787.
    1 Meyer, The Five Dollar Day; and Harry Braverman,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4)转引自[英]Richard Hyman:《劳资关系: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 本表说明:《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简称《规定》、《工会》、《劳动》、《合同》、《工资》.7-1表示法条第7条第1款,依此类推。
    2 图片来源:人民网http://acftu.people.com.cn/GB/67580/83524/
    1 Lu, Yi, Zhigang Tao and Yijiang Wang. "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1.1(2010):202-210.
    2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4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5 李友德:《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建立的有序化进程》,《求索》2009年第7期。
    6 Shen, Jie and John Benson.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Clarke, Simon &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7 郭保刚:《中国大陆和台湾劳工政策之比较》,《当代中国研究》1999年第1期。
    8 Clarke, Simon &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1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 本表说明:《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企业民主管理规定》,简称《规定》、《工会》、《劳动》、《合同》、《工资》、《民主》。7-1表示法条第7条第1款,依此类推。
    3 黄胜民:《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1 本表说明:《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简称《规定》、《工会》、《劳动》、《合同》、《工资》。7-1表示法条第7条第1款,依此类推。
    2 徐伟、王仲孝:《论私营企业特征和劳动关系的和谐》,《求索》2006年第2期。
    3 谢德成、王天玉:《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当代法学》2010年第2期。
    4 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吴亚平:《沃尔玛等跨国公司拒建工会风波中的法律和实践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 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王阳:《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5期。
    1 李友德:《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建立的有序化进程》,《求索》2009年第7期。
    2 本表说明:《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简称《规定》、《工会》、《劳动》、《合同》、《工资》.7-1表示法条第7条第1款,依此类推。
    1 本表说明:《集体合同规定》、《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简称《规定》、《工会》、《劳动》、《合同》、《工资》。7-1表示法条第7条第1款,依此类推。
    1 William R. Simpson, "The ILO and Tripartism:Some reflection", Monthly Labour Reviewl 17.9(1994): 40-45.
    2 乔建:《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 乔建:《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1 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2 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235-254.
    3 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4 谢玉华:《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5 王天玉:《臆断与实情: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 张建国:《集体协商制度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0月23日。
    2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3 季庆:试论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 黄爱华、郑柏礼:《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金祥:《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是消除“资本强权”的根本之道——从“华为辞职门”事件想到的》,《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3 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57.1 (2003), pp.3-30.
    4 张建国:《实现职工收入的正常增长必须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工人日报》2010年3月23日。
    5 季庆:《试论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 张五常:《工资集体协商祸害工业发展》,http://www.caijing.com.cn/2010-06-07/110454430.html, 2010-06-07.
    2 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刘继臣:《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学杂志》1985年第3期。
    3 王全兴:《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4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 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 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1 Jack Beatty, Age of Betrayal:The Triumph of Money in America,1865-1900 (New York:Knopf,2007), p.234.
    2 沈同仙:《中外合同制度的比较与评析》,《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1 张五常:《工资集体协商祸害工业发展》,http://www.caijing.com.cn/2010-06-07/110454430.html, 2010-06-07.
    1 Morley Gunderson:Union-Management Relations in Canada,3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 Limited.1995.8,转引自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 Q11.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if you strongly favour, somewhat favour, somewhat oppose or strongly oppose each of the following laws?
    2 ITUC CSIIGB, "ITUC Global Poll 2013", http://www.ituc-csi.org/IMG/pdf/ituc_13_g201abour_financeministers_july2013_12072013.pdf, pp.24.
    1 图表来源:ITUC CSI IGB, "ITUC Global Poll 2013", http://www.ituc-csi.org/IMG/pdf/ituc_13_g201abour_financeministers_july2013_12072013.pdf, pp.24.
    2 冯同庆:《劳资关系理论考察——从对立到协调》,《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 [美]哈里.C.卡茨:《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4 Perter Ackers and A Wilinson, "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 Paradigm:A Critical Outline History and Prognosis",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7.4(2005):443-456.
    1 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2 European Commission(2013)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2012, 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3 Da Costa, I. (2005).'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field in France:complex past and challenging prospects'. In D. Lewin and B. Kaufman (ed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ur Relations, Vol.14. New York:Elsevier, pp. 211-38.; Lee, Y. and Lee, M. (2005).'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field in Korea'. In D. Lewin and B. Kaufman (ed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ur Relations, Vol.14. New York:Elsevier, pp. 279-300.
    4 刘燕斌:《国外集体谈判机制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版,第28-30页。
    5 European Commission(2006)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2006, 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6 [美]哈里.C.卡茨等:《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7 [美]哈里.C.卡茨等:《集体谈判和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118页。
    1 崔钰雪:《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若干关键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 石晓天:《工人集体行动、工会主席直选与工资集体协商——以广东省为例》,《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5期。
    1 Shen, Jie and John Benson.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1 孙立文、黄志雄:《全球化、WTO、劳工权益与国际法——2002年“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北欧‘国际劳工标准与工人权利’和‘商业与人权’学术会议”综述》,《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 [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353页。
    2 [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416页。
    3 See NLRB v. Reed & Prince Mfg. Co.,205 F.3d 131,134 (1st Cir.1953),转引自[美]罗伯特.A·高尔曼:《劳动法基本教程——劳工联合与集体谈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417页。
    1 Clarke, 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2.2(2004):235-254.
    1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一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2 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一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1、[美]John W. Budd著,于桂兰等译:《劳动关系:寻求平衡(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版。
    2、[美]哈里·C.卡茨、托马斯·A.科钱、亚历山大·J.S.科尔文:《集体谈判与产业关系概论(第4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谢建社等:《中国当代劳动关系研究——以广州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与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为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年版。
    5、常凯:《劳权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6、[美]阿兰·博耶:《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7、[英]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8、张静:《法团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冯同庆:《劳动关系理论研究》,中国工人出版社2012年版。
    10、刘燕斌:《国外集体谈判机制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年6月版。
    11、常凯:《劳动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2、[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
    13、[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羽:《澳大利亚劳动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5、宋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16、[美]约翰·P.温德姆勒等:《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年版。
    17、[美]史蒂文·瓦戈著:《法律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8、[德]杜茨:《劳动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5版。
    19、[日]荒木尚志:《日本劳动法(增补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版。
    20、[英]Richard Hyman:《劳资关系:一种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框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21、何怀宏:《公平的正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李仁玉等:《合同效力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崔建远:《合同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4、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6、周剑云:《美国劳资法律制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27、郑尚元:《劳动合同法的制度与理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吴红列:《工资集体协商:理论、制度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9、[荷兰]Maarten Keune、[匈牙利]Bela Galgoczi:《欧洲:工资和工资集体协商》,中国工人出版社2013年版。
    30、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1、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2、杨鹏飞:《劳动关系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3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美]康芒斯:《集体行动的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版。
    35、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常凯:《WTO、劳工标准与劳工权益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常凯:《论不当劳动行为立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4、常凯:《现代企业制度与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改革》1994年底5期。
    5、王全兴:《试论集体合同的若干问题》,《中国劳动科学》1995年第10期。
    6、关怀:《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制与社会发展》1996年第2期。
    7、关怀:《积极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工会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1期。
    8、冯同庆:《工会怎样破解农民工讨薪难》,《工会理论研究》2010年第5期。
    9、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
    10、程延园:《集体谈判制度在我国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1、王全兴:《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现代法学》2012年第4期。
    12、郑尚元:《“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词义辩》,《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3、吴亚平、郑桥:《从国际比较的视野看中国工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4、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时代风采》2008年第7期。
    15、方江宁、石美遐:《企业劳动争议预防刍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3期。
    16、王全兴、谢天长:《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整体推进论纲》,《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
    17、冯同庆:《工资协商的源流、适用、条件诸问题——劳资对立而实现协调的制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10年第5期。
    18、王天林:《社会转型与工会使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工会的艰难困局及其瓶颈突破》,《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9、周欣:《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20、沈琴琴:《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工资集体协商——构架与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1、王晶:《集体协商谈判制度需以劳工三权为基础》,《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
    22、胡信华:《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法学杂志》2004年第5期。
    23、许晓军:《论当前我国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24、关明鑫:《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5、郑广怀:《劳工权益与安抚型国家——以珠江三角洲农民工为例》,《开发时代》2010年第5期。
    26、徐家良、于爱国:《现代企业劳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以温岭羊毛衫行业为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27、赵德余:《工会组织在职工工资决定中的影响与作用:来自上海的经验》,《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3期。
    28、赵炜:《集体谈判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一家合资企业集体谈判历史变迁的实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年第2期。
    29、谢玉华、陈佳、陈培培、肖巧玲:《中国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效果的实证分析——以武汉餐饮行业为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5期。
    30、吴清军:《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1、杨正喜、杨敏:《论转型期自下而上式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基于深圳先端的个案分析》,《广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32、冯同庆:《近年来工资集体协商取向的正误分析——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
    33、信卫平:《构建“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基础——基于一线劳动者的视角》,《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5期。
    34、石晓天:《工资集体协商的条件与实现路径——从南海本田等个案比较的角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35、徐小洪:《浙江模式劳动关系——自行协调、走向两利》,《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36、李琪:《启动集体谈判的“潜机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年第2期。
    37、王阳:《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5期。
    38、谢玉华,郭永星:《中国式工资集体协商模式探索——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调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39、刘晓倩:《集体合同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40、王如华,蔡金明:《“小纪模式”走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新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1、钟冬生、李力东:《基于新合作主义视角的非公企业职工参与探析——以浙江慈溪非公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为个案》,《学术论坛》2012年第8期。
    42、刘驰:《当前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难题及对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43、王慧民:《工会在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分配中的维权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4、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 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5、黄任民,刘文军,张燕,巨文辉,吕茵,王祎:《后危机时代工资集体协商中的工会策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46、黄任民:《中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特点及工会的作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47、石晓天:《工人集体行动、工会主席直选与工资集体协商——以广东省为例》,《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5期。
    48、常凯:《论政府在劳动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49、孙慧敏:《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条件及政府的适度介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50、吴亚平:《沃尔玛等跨国公司拒建工会风波中的法律和实践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1、赵晓华:《工资集体协商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角色定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52、王高社、赵志平:《集体谈判制度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2期。
    53、康智:《对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4、吴毅:《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
    55、陈淑妮,程英,孙娟:《基于劳动者认知角度的工会维权职能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企业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56、乔健、钱俊月:《对民营企业工会建设问题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10期。
    57、张冬梅:《集体合同制度与工会的变革和维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1期。
    58、谢天长:《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
    59、赵红梅:《从“富士康事件”看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缺陷》,《法学》2010年第8期。
    60、杨鹏飞:《新合作主义能否整合中国的劳资关系?——以上海市的实践为例》,《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61、周欣:《从《劳动合同法》角度看工会及其新作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62、郑桥:《没有工会,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作》,《时代风采》2008年第7期。
    63、周长征:《跨国公司生产行为守则与中国劳动标准》,《武大国际法评论》2003年第1期。
    64、杨成湘、刘蕾:《行业集体协商对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及其实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年第2期。
    65、杨成湘、陈治亚:《中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实践困境与策略安排》,《求索》2013年第4期。
    66、左群、段胜辉:《工资集体协商主体的经济分析:问题与建议》,《生产力研究》2013年第2期。
    67、任巍、周维:《基于社会伙伴关系的集体协商建设》,《理论探讨》2012年第1期。
    68、R.兰斯伯里、G.普里多、肖俊明:《关于工业民主》,《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7期。
    69、刘焱白:《集体谈判模式的选择与谈判主体制度的构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1期。
    70、蓝寿荣:《劳资和谐与政府职责》,《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7期。
    71、刘金祥:《多元化路径:我国劳资关系调整模式的反思和重构》,《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
    72、乔健:《中国特色的三方协调机制:走向三方协商与社会对话的第一步》,《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3、谢文波、李金龙、谢玉华:《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中政府角色比较及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74、刘继臣:《略论集体合同制度》,《法学杂志》1985年第3期。
    75、程延园:《”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6、刘诚:《发达国家工会代表权立法及其借鉴》,《学术界》2006年第5期。
    77、高瑾:《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之路径选择——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带来的法律思考》, 《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78、赵德淳:《关于我国罢工现象的立法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79、问清泓:《关于罢工权的反思》,《江汉论坛》2004年第7期。
    80、刘超捷:《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1、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82、孙国平:《中国劳动权保护的现状与未来》,《河北法学》2010年第8期。
    83、侯玲玲:《比较法视野下的劳动者集体争议行动之法律规制》,《法律科学》2013年第4期。
    84、潘峰:《海峡两岸集体协商制度比较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
    85、沈建峰:《论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效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
    86、江永众、苗淼、江河:《我国企业劳动争议申诉处理机制的构建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7期。
    87、宋湛:《劳动同质性与竞争性及制度耦合——决定集体谈判结构集散度因素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年第13期。
    88、王阳:《积极推进区域及行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由温岭市推行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引发的思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5期。
    89、理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特点、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财经论坛》1996年第4期。
    90、叶毅:《略论工资集体协商-----考察江苏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所引发的思考》,《工会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
    9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2013年报告》,《比较》总第68辑,中信出版社。
    92、李德宏:《股份制经济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中国劳动》1998第4期。
    93、孙立文、黄志雄:《全球化、WTO、劳工权益与国际法——2002年“全球化与国际法律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北欧‘国际劳工标准与工人权利’和‘商业与人权’学术会议”综述》,《法学评论》2003年第1期。
    94、黄爱华、郑柏礼:《美、日、中工会与劳资谈判机制对比分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5、陈步雷:《劳动权利体系及其分析工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6、陈家刚:《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97、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98、刘泰洪、杨焕城:《转型条件下的劳资关系及其治理机制》,《改革》2009年第2期。
    99、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00、宁光杰:《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背景下德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0期。
    101、李亮山、石美遐:《中德产业民主比较》,《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0期。
    102、黄燕东、杨宜勇:《美德日集体谈判制度的比较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03、路军:《集体谈判制度的国际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探索》,《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04、冯同庆、王侃、闻效仪:《事后协商”与“事先协商”——一种始于自发而被推广还可创新的模式和经验》,《中国工人》2012年第9期。
    105、陈伟光:《工人群体性事件与工会角色(上)》,《中国工人》2013年第8期。
    106、何远程、刘剑:《深圳沃尔玛工人集体行动事件调查》,《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07、徐道稳;《集体协商的协同模式》,《中国工人》2012年第12期。
    108、《中国工人》编辑部:《从冠星厂事件看工资集体谈判——段毅律师专访》,《中国工人》2012年第5期。
    109、徐东兴:《非零和博弈——工资集体协商能够成立的原因和指导思想》,《中国工人》2013年第8期。
    110、谢玉华:《工资集体协商:能否走出协调劳动关系的“第三条道路”?》,《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3期。
    111、王天玉:《臆断与实情: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运行的实证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2、吕景春:《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因素”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合作主义”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113、尤雪云:《关于集体合同制度的几个问题》,《法学杂志》1995年第6期。
    114、丁建安:《劳工集体维权机制探析》,《当代法学》2011年第4期。
    115、李丽林、袁青川:《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现状与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116、王丽明:《关于美国工会及集体谈判工作的考察与思考》,《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7、于安义:《德国企业的集体谈判制度》,《生产力研究》1997年第4期。
    118、李立新:《从日本劳动立法看我国集体谈判权的保障》,《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19、陈伟光:《工会组建与工会作用的发挥(下)》,《中国工人》2013年第3期。
    120、谢玉华:《别将工资集体协商做成政府与工会的自娱自乐》,《中国工人》2012年第1期。
    121、季庆:《试论集体谈判制度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2、沈同仙:《中外合同制度的比较与评析》,《中国法学》1996年第4期。
    123、鲁叔媛:《合同相对性规则·集体合同·单个劳动合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24、王新雨:《集体合同履行难原因浅析》,《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25、谭志哲:《论集体合同的效力》,《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2期。
    126、刘晓倩:《集体合同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以<武汉市餐饮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为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27、杨冬梅:《关于集体合同履行若干问题的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8、宗言:《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促进集体合同履行——对邮电企业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国邮政》1997年第11期。
    129、张莹:《论合同效力的含义》,《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130、吴文芳:《德国集体合同“法规性效力”与“债权性效力”之研究》,《法商研究》2010年第2期。
    131、孙德强:《论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中国劳动》2007年第10期。
    132、刘湘琛、曾嵘:《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调整问题——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求索》2007年第2期。
    133、郭保刚:《中国大陆和台湾劳工政策之比较》,《当代中国研究》1999年第1期。
    134、徐伟、王仲孝:《论私营企业特征和劳动关系的和谐》,《求索》2006年第2期。
    135、谢德成、王天玉:《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当代法学》2010年第2期。
    136、刘金祥:《构筑劳资关系制衡机制是消除“资本强权”的根本之道——从“华为辞职门”事件想到的》,《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4期。
    137、崔钰雪:《工会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若干关键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36、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一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37、葛少英:《我国罢工立法问题初探》,《法商研究》1996年第3期。
    138、谢天长:《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东南学术》2012年第6期。
    139、熊新发:《比较视野下中国罢工治理的反思与展望——常态与非常态:积极解决与消极应对》,《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40、赵德淳:《关于我国罢工现象的立法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期。
    141、史探径:《中国劳动争议情况分析和罢工立法问题探讨》,《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44、高瑾: 《集体劳动争议调整机制之路径选择——劳资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带来的法律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45、陈必胜:《集体劳动争议为何产生》,《中国劳动科学》1994年第4期。
    146、白洁:《完善我国的劳动争议制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47、吴清军、许晓军:《中国劳资群体性事件的性质与特征研究》,《学术研究》2010年第8期。
    148、潘泰萍:《关于非公企业集体劳动争议行为的研究》,《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3期。
    149、冀延卿:《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现状与对策》,《探索与对策》1995年第5期。
    150、宗晓虹:《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关系协商机制》,《工会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期。
    151、乔健:《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创新——从近期出租车司机罢工潮说起》,《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1期。
    152、曹燕:《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困境与突破》,《河北法学》2012年第5期。
    153、欧阳琼:《试论劳动争议的分类处理》,《中国劳动》2004第7期。
    154、刘湘琛、曾嵘:《集体劳动争议的法律调整问题——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求索》2007年第2期。
    155、王甫希:《集体劳动争议的发展特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56、孟文红、赵正明:《劳动争议的动态变化及对策》,《中国劳动》,2002年第7期。
    157、王黎黎:《澳大利亚集体谈判制度的分析与借鉴》,《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158、王黎黎:《浅析集体合同形式化现象》,《中国劳动》2014年第2期。
    1、Warner, Malcolm, and Ng Sek-Hong. "Collective Contracts in Chinese Enterprises:A New Brand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under 'Market Socialism'?"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37.2(1999):295-314.
    2、Ashwin, S. and S. Clarke,2002. Russian Trade Union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Basingstoke and New York, Palgrave.
    3、Clarke,Simon, Chang-Hee Lee and Qi Li. "Collective Consultation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Chin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2.2(2004): 235-254.
    4、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5、Shen, Jie and John Benson. "Tripartite Consultation in China:A First Step towards Collective Bargaining? "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 147(2008):231-248.
    6、Clarke, Simon & Tim Pringle, "Labour Activism and the Reform of Trade Unions in Russia, China and Vietnam", NGPA Labour Workshop,10 December 2007.
    7、Lu, Yi, Zhigang Tao and Yijiang Wang. "Union effects on performance and employment relations:Evidence from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1.1(2010):202-210.
    8、Brown, Ronald C. "China Collective Contract Provisions" Can Collective Negotiations Embody Collective Bargaining?" Duk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Law 16(2006):35-77.
    9、Danielle Venn (2009), "Legislation, collective bargaining and enforcement: Updating the OECD employment protection indicators", www.oecd.org/els/workingpapers.
    10、Bruce E. Kaufman, "John R. Commons and the Wisconsin School on Industrial Relations Strategy and Policy",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7.1(2003), pp:3-30.
    11、Bruce E. Kaufman, "Paradigms in Industrial Relations:Original, Modern and Versions In-between",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6.2 (2008):pp. 314-339.
    12、Bruce E. Kaufman, "the impossibility of a perfectly competitive labour market",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31.5(2007), pp.775-787.
    13、David Lewin, "IR and HR Perspectives on Workplace Conflict:What Can Each Learn from the Othe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Winter 2001), pp.453-485.
    14、Da Costa, I. (2005).'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field in France:complex past and challenging prospects'. In D. Lewin and B. Kaufman (ed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ur Relations, Vol.14. New York:Elsevier, pp.211-38.; Lee, Y. and Lee, M. (2005).'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field in Korea'. In D. Lewin and B. Kaufman (eds.), Advances in Industrial and Labour Relations, Vol.14. New York:Elsevier, pp.279-300.
    15、Daphne G. Taras & Bruce E. Kaufman, "Nonunion Employee Representation in North America:Diversity, Controversy, and Uncertain Future",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7.5(2006):513-542.
    16、Myers, C.,& Pigors, P. (1965).Personnel administration:a point of view and method. New York:McGraw-Hill. See Bruce E. Kaufman, "Human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11 (2001):339-374.
    17、Wright, P. M., Dyer, L.& Takla, M. G. (1999). Execution:The critical "what's next?"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AHRS Working Paper #99-11).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Center for Advanced Human Resource Studies. http://digitalcommons.ilr.cornell.edu/cahrswp/110.
    18、John W. Budd, Rafeal Gomez, and Noah M. Meltz, "Why a Balance Is Best:The Pluralist Industrial Relations Paradigm of Balancing Competing Interest," in Bruce E. Kaufman (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k and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Champaign, IL:Industrial Relations Research Association,2004), pp.195-227.
    19、Perter Ackers and A Wilinson, "British Industrial Relations Paradigm:A Critical Outline History and Prognosis", 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7.4(2005):443-456.
    20、Barry T. Hirsh, "Reconsidering Union Wage Effects:Surveying New Evidence on an Old Topic," Journal of Labor Research 25(2004), pp.233-266.
    21、Rafael Gomez and Konstantinos Tzioumis, "What Do Unions Do to CEO Compensation?", LSE Research Online(2006), http://eprints.lse.ac.uk/19865/1/What_Do_Unions_Do_to_CEO_C ompensation.pdf.
    22、Anke Hassel, "The Erosion of the German System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37.3 (1999),pp.483-505.
    23、Clarke, Simon, "Post-socialist Trade Unions:China and Russia".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6.1 (2005), pp:2-18.
    24、Thomas C. Buchmueller, John DiNardo, and Robert G. Valletta, "Union Effects on Health Insurance Provision and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55 (July 2002), pp.610-627.
    25、Anthony Forsyth, "An American Transplant on Australian Soil: Comparing Purposes and Concepts in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n Collective Bargaining Law", Breen Creighton and Anthony Forsyth (eds), Rediscovering Collective Bargaining:Australia's Fair Work Act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Studies in Employment and Work Relations in Context, Routledge, New York (2012).
    26、TRENDS IN FEDERAL ENTERPRISE BARGAINING MARCH QUARTER 2013,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 Australia Government, http://deewr. gov. au/trends-federal-enterprise-bargaining
    27、Cooper, R. and Ellem, B., "The Neoliberal State, Trade Unions and Collective Bargaining i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46.3(2008):532-54.
    28、Ellem, B., "Peak Union Campaigning:Fighting for Rights at Work in Australia",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51.2(2013):264-287.
    29、Julius G. Getman, "Labor Arbitration and Dispute Resolution", The Yale Law Journal 88.5(1979), pp.916-949.
    30、William R. Simpson, "The ILO and Tripartism:Some reflection", Monthly Labour Review117.9(1994):40-45.
    31、Jack Beatty, Age of Betrayal:The Triumph of Money in America, 1865-1900 (New York:Knopf,2007).
    32、Charles L. Hughes, Making Unions Unnecessary (Dallas, TX:Center for Values Research,2000).
    33、ITUC CSIIGB, "ITUC Global Poll 2013", http://www.ituc-csi.org/IMG/pdf/ituc_1 3_g201abour_financeministers_july2013_1 2072013.pdf
    34、European Commission(2013)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2012, Luxembourg: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35、European Commission(2006)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2006, 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