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杂传是中国古代史部书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兴起于西汉末年,经东汉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传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展现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杂传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对杂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杂传是正史列传之外的,无一定体例和名称的单独成书的类传。然后参照古代史志书目对杂传的纂述,将魏晋南北朝杂传分为七类: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并对每一类杂传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对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杂传之所以兴盛,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杂传体裁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早在先秦时代,传记文学既已萌芽并有所发展。两汉时,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无论是在写作体例还是在传人手法上都对后世的史传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杂传体既有对《史记》写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汉时期,杂传创作有所增加,写作技法也日趋成熟,这为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环境有利于杂传创作的繁荣。此一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纸的推广使用、门阀政治的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相对自由以及社会对史学的重视都为杂传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二、三、四章分别对魏晋南北朝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七类杂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各类杂传的作者、存佚、创作时间、流传版本等问题进行考证;对一些没有辑本的杂传进行辑校;对各类杂传的内容和文学特征进行说明。大致来说,魏晋南北朝杂传以两晋时代数量最多;杂传作者主要是史学家,当然也有小部分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杂传散佚严重,尽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做过辑佚工作,但尚不充分;魏晋南北朝杂传内容丰富,实录与虚构并举,独具艺术魅力,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诸多表现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第五章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倾向。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儒、玄、佛、名、法等诸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相当复杂。但从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杂传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的天命史观、道德史观、贤人史观、英雄史观等仍是魏晋南北朝杂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此外,玄学推崇隐逸、崇尚自然、重视人的才性器度等思想以及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等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杂传中也多有反映。
     第六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价值。魏晋南北朝杂传兼具文史特征,因此具有多重价值。在史学方面,它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为正史撰写提供资料,查校典籍的讹误,极大地丰富了史学题材,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在文学方面,它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其独特的传人艺术手法也对后世传记文学及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魏晋南北朝杂传还广泛反映了汉魏六朝的信仰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等多种民风民俗现象,从而为研究古代民俗提供了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y type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ancient title catalogue. Originating from XiHan Dynasty and developing in Donghan Dynasty, it was prosperous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not only has a large number, but also coveres a lot of grounds, which displays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This dissertation is intended to research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Introduction. This part defines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firstly.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s an independent book which includes of similar people without a certain style or name and it is unofficial history. Second, consulting the descrip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the catalogue of history books,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into seven categorie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type.
     Chapter 1.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was prosperous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On the one hand, it is due to the style's development. Early in the Pre-Qin era,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was already germinating and developing. Sima Qian's Shi Ji and Ban Gu's Han Book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both history style and literature devices to the latter biography and fiction. At the end of XiHan Dynasty, LiuXiang created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which inherited Shi Ji and also had unique artistic style. In DongHan Dynasty, the number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was increasing, and the writing techniques we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mature which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e prosperity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political system, social etho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scellaneous biography's prosperity.
     Chapter 2-4. These three chapters researches seven categories of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namely state biography, family biography, filial son biography, loyal courtier biography, woman biography, famous gentleman biography, hermit biography. The dissertation does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ituation of their authors, existence, wringting time and different editions, compiles the scattered biographies and analyzes the contents and literary features of each category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Generally speaking, Jin Dynas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in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of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The authors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are mainly historians, and a small part of them are literators.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was seriously scattered and lost. It is still deficient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some compilation work.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enjoys rich contents which are authentic and fictitious simultaneously. It has unique artistic charm which creates all sorts of characters, using the language description, action description, detail description, comparison contrast, and many other techniques of expressions.
     Chapter 5.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tendency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It was relatively freedom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fields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and various kinds of thoughts developed in this period, which made the idea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quite complex. Nonetheless, Confucianism still held the dominant position which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reflected. The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reflectd Confucianism widely, such as ancestor woship, sage politics, moral supremacy, telepathy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and so on. Besides,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also reflected metapsychical climate which respected hermit and nature, emphasized individuality and Buddhist thoughts on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karma, karma reincarnation.
     Chapter 6.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value of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n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Because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has not only history features, but also literary features, so it has multiple values. From the aspect of history,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i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to compile and proofread history books. It also enriches historical theme.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ture,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provides material for the later literary works and its unique writing skill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later creation of biography and novel. In addition, miscellaneous biography widely reflects the folk customs of Han and Wei-Jin and Southern-Northern Dynasties which could provide some history records for researching ancient folk customs, so it has the value of folklore.
引文
①[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77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页。
    ①[清]赵翼:《陔余从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85-86页。
    ②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③[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辩体序说》;[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章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5-46页。
    ①逯耀东:《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页。
    ②张新科:《唐前史传文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③俞樟华、许菁频等著:《古代杂传研究》前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①李少雍:《司马迁传记文学论稿》,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38页。
    ③[明]焦竑:《国史经籍志》,《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2页。
    ⑤陈兰村:《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⑥谢楚发:《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①[宋]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整理:《文史通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店]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4-275页。
    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13页。
    ①[唐]陆淳《春秋集传纂例》卷1《三传得失议》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武丽霞:《论古代家传之演变》,载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2-133页。
    ①[清]恽敬:《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卷三,《四部从刊》本。
    ②[清]章学诚:《史考释例》,《章氏遗书》,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82年版,第615页。
    ③张舜徽:《史学三书评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7页。
    ④[宋]王应麟:《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清]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5页。
    ①唐长孺: 《社会文化史论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①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19-720页。
    ②[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54页。
    ③[战国]韩非撰:《韩非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页。
    ④[三国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年版,第10页。
    ①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99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9-323页。
    ③吕洪彪,吕红梅:《两汉忠君观念之比较》,载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清]储大文:《存研楼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周娥:《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特征》,载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①[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文史通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①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7-88页。
    ②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404页、第428页。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版,第312页。
    ①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84页。
    ①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②高敏:《隐士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①《后汉书》卷83,《逸民列传》。
    ①[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图文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85页。
    ②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①中华书局点校本《南史》出版说明,1975年版,第3页。
    ①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8页。
    ②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载于《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③[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1页。
    ①张岂之主编;王子今,方光华本卷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
    ②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95页。
    ①葛兆光:《晋代史学浅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②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黄山书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③[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90页。
    ①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74、132页。
    ②[清]张澍:《二酉堂从书》,《中国西北文献从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从书文献》据道光元年本影印,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版。
    ③[明]陶宗仪等:《说郛三种》,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版。以下同。
    ④《魏晋百家短篇小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据《五朝小说大观》本影印),1998年版。 以下同。
    ①[清]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钟肇鹏《古籍从残汇编》(七),据道光十四年本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同。
    ②[清]黄爽:《黄氏逸书考》,《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同。
    ③[清]杜文澜:《曼陀罗华阁从书》,清咸丰同治间秀水杜氏刊、光绪十八年.上海扫叶山房修补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以下同。
    ④[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同。
    ⑤《三国志》卷21,《刘肋传》裴注。
    ①[清]黄爽:《汉学堂知足斋从书》,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1992年版。以下同。
    ②[清]王仁俊:《经籍佚文》,《续修四库全书》本。
    ③[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④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以下同。
    ⑤[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同。
    ②《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③[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吴曾祺:《旧小说·甲集·汉魏六朝》,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铅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以下同。
    ①曹书杰:《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载于《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
    ①[晋]陈寿:《益部耆旧传》,民国四年四川存古书局刊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①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丛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243页。
    ②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载于《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③[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②鲁迅:《鲁迅辑录古籍从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③[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②[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以下同。
    ①[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晋书》卷82,《习凿齿传》。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王应麟:《玉海》,《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④[清]任兆麟:心斋十种本《襄阳耆旧记》序,乾降五十三年刊本。转引自《校补襄阳耆旧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①[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70页。
    ①[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②[清]陈运溶:《麓山精舍从书》,岳麓书社影印本,2008年版。以下同。
    ①[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明]顾起元《说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三国志》卷4,《三少帝纪》。
    ①见《后汉书·申屠蟠传》注、《后汉书·钟皓传》注、《后汉书·袁绍传》注。
    ②《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卷三八五、卷四○四、卷四○九、卷四—四、卷四一六、卷四九九、卷五一二、卷五一六、卷六三二、卷六五二、卷七○七。
    ③[清]侯康:《补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页。
    ②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5页。
    ①[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28,《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李贵军:《荀伯子(荀氏家传辑校)》,《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①[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唐]李翰:《蒙求集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③[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4页。
    ①[清]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钟肇鹏《古籍从残汇编》(七),据清道光十四年梅瑞轩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同。
    ②[清]黄爽:《黄氏逸书考》,《续修四库全书》本,据清道光黄氏刻民国二十三年江都朱长圻补刊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黄爽《汉学堂从书》,清道光间黄氏自刊光绪十九年印本。以下同。
    ③[清]陶方琦撰,姚振宗编:《汉孳室遗著》,清光绪中会稽徐氏铸学斋抄本。
    ④[宋]王若钦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第7267页。
    ①[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4页。
    ②《晋书》卷94,《陶潜传》。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316页。
    ①[清]永熔等撰:《四库全书总日》,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74页。
    ②[清]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71页。
    ③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98页。
    ①[清]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续修四库全书》本,据上海图书馆藏本影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南史》卷73,《解叔谦传》。
    ①[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魏书》卷60,《韩麒麟传》。
    ①[清]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钟肇鹏《古籍从残汇编》(七),据清道光十四年梅瑞轩刻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引自茆泮林《十种古逸书》,钟肇鹏《古籍从残汇编》(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同。
    ①《三国志》卷45,《杨戏传》。
    ①[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50页。
    ①[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孙启治、陈建华:《古佚书辑本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68页。
    ①[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24页。
    ①[清]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②[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清]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②《晋书》卷92,《顾恺之传》。
    ③《南史》卷23,《王藻传》。
    ①《说郛·读说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③引自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以下同。
    ④《梁书》卷26,《傅昭传》。
    ①《梁书》卷50,《庾仲容传》。
    ②徐崇:《补南北史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①《浙江通志》卷一百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③[清]吴士鉴《补晋书艺文志》:“盖以袁宏为卫宏。”[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盖误以袁宏为卫宏。”《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④[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史部杂传类,《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见《二十五史补编》诸家《补晋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
    ②[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熊明《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
    ①[北魏]杨街之撰,周祖谟校释:《洛阳伽蓝记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①[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明]王应麟:《玉海》卷五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四库全书考证》,卷六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1页。
    ④见[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清]秦荣光《补晋书艺文志》、[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清]吴士鉴《补晋书艺文志》、[清]黄逢元《补晋书艺文志》、[清]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二十五史补编》本。
    ⑤[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史部杂传类,《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唐]魏征:《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②朱迎平:《第一部文人传记<文士传>辑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载于1994年第6期。
    ③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从》,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4—95页。
    ④[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赵蕾:《(文士传)》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①[清]丁国均:《补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庄万寿:《嵇康年谱》,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转引自山东大学张瑜硕士论文《广陵已绝响,犹存高士魂——嵇康<圣贤高士传)研究》。
    ②樊荣:《嵇康死因真相考辨》,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③张瑜:《广陵已绝响,犹存高士魂——嵇康<圣贤高士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2年版。
    ②唐鸿学:《怡兰堂从书》,民国十一年大关唐氏成都刻本。
    ①《晋书》卷51,《皇甫谧传》。
    ①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69页。
    ②魏明安:《魏晋思潮与皇甫谧》,载于《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①[晋]皇甫谧:《高士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永熔等:《四库全书总日》,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18页。
    ①[晋]皇甫谧:《高士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清]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54页。
    ③[清]钱熙祚:《指海》二十集,第八函上,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④[清]王仁俊:《经籍佚文》、《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①罗振玉:《雪堂从刻》,民国四年上虞罗氏铅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②《元晏遗书》,北京图书馆古籍馆藏本。
    ③熊明:《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辽海出版社,2004年版,第279281页。
    ④[明]陈士元:《名疑》,《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聂崇岐:《补宋书艺文志》,《二十五史补编》本。
    ①《水经注·颍水》、《太平御览》卷五一○。
    ②《太平御览》卷五三二、《北堂书钞》卷八七礼仪部宗庙一六。
    ③《太平御览》卷四一四、《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第四。
    ①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②徐公持:《阮籍与嵇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①刘晓东点校:《高士传》,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①刘晓东点校:《高士传》,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5页。
    ①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4贝。
    ②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从》,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5年版,第329页。
    ①[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辩体序说》;[明]徐师曾著,罗根洋校点:《文章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页。
    ②[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文史通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1页。
    ③王仲镛:《陈寿(益部耆旧传)探微》,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78-179页。
    ②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4页。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①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9页。
    ①葛兆光:《晋代史学浅论》,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①梁满仓译注:《人物志》,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11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6页。
    ②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从》,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③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22页。
    ①[南朝梁]僧佑:《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②[南朝梁]僧佑:《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南朝梁]僧佑:《弘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①[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辩体序说》;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章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9页,第153页。
    ①李祥年:《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
    ②[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7页。
    ③[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7页。
    ①仓修良:《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①梁启超撰,汤志军导读:《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210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4-535页。
    ①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31页。
    ①[南朝梁]宗懔撰,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①[北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第521页。
    ①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①钟敬文主编,郭必恒等著:《中国民俗史(汉魏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0页。
    ②同上。
    ①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春秋左传正义》,[战国]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呙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呙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孝经注疏》,[唐]李隆基注,[宋]邢呙疏,《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大戴礼记解诂》,王聘珍撰,中华书局,1983。
    《史记》,[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82。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82。
    《后汉书》,[宋]范哗撰,[唐]李贤注,中华书局,1965。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
    《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中华书局,1976。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中华书局,1974。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
    《金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5。
    《辽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4。
    《元史》,[明]宋濂撰,中华书局,1976。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中华书局,1974。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76。
    《春秋集传纂例》,[唐]陆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书艺文志考证》,[宋]王应麟,《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遂初堂书目》,[宋]尤袤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献通考·经籍考》,[元]马端临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国史经籍志》,[明]焦竑撰,《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玉海》,[明]王应麟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说略》,[明]顾启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浙江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佩文斋广群芳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金楼子》,[南朝梁]萧绎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滹南遗老集》,[金]王若虚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存研楼文集》,[清]储大文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清]恽敬撰,《四部丛刊》本。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
    《蒙求集注》,[唐]李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书艺文志拾补》,[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95。
    《三国艺文志》,[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三国艺文志》,[清]侯康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艺文志》,[清]丁国均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艺文志》,[清]文廷式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艺文志》,[清]秦荣光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经籍志》,[清]吴士鉴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晋书艺文志》,[清]黄逢元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宋书艺文志》,聂崇岐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补南齐书艺文志》,陈述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隋书经籍志补》,张鹏一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章宗源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隋书经籍志考证》,[清]姚振宗撰,《二十五史补编》本。
    《陔余丛考》,[清]赵翼撰,商务印书馆,1957。
    《三国志集解》,[清]卢弼撰,中华书局影印本,1982。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
    《老子道德经》,[魏]王弼注,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中华书局,1961。
    《墨子校注》,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6。
    《韩非子》,韩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
    《吕氏春秋注疏》,王利器,巴蜀书社,2002。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92。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高步瀛义疏,曹道衡、沈玉成点校,中华书局,1985。
    《弘明集》,[梁]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初学记》,[唐]徐坚编,中华书局,1980。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编,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编,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81。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85。
    《册府元龟》,[宋]王若钦等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说郛三种》,[明]陶宗仪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魏晋百家短篇小说》,据明人所辑《五朝小说大观》本影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旧小说·甲集·汉魏六朝》,吴曾祺编,商务印书馆,民国四年铅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汉学堂知足斋丛书》,[清]黄爽编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黄氏逸书考》,[清]黄爽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2002。
    《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清]王仁俊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清]王仁俊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经籍佚文》,[清]王仁俊辑,《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十种古逸书》,[清]茆泮林,钟肇鹏《古籍丛残汇编》(七)据道光十四年本影印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二酉堂丛书》,[清]张澍辑,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二辑,西北稀见丛书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
    《曼陀罗华阁丛书》,[清]杜文澜,清咸丰同治间秀水杜氏刊、光绪十八年上海扫叶山房修补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汉孳室遗著》,[清]陶方琦撰、[清]姚振宗编,清光绪中会稽徐氏铸学斋抄本。
    《麓山精舍丛书》,[清]陈运溶辑,岳麓书社影印本,2008。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
    《雪堂丛刻》,罗振玉,民国四年上虞罗氏铅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指海》,[清]钱熙祚,民国二十四年上海大东书局影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元晏遗书》,北京图书馆古籍馆藏本。
    《名疑》,[明]陈士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清]瞿镛撰,中华书局,1990。
    《高士传》,[晋]皇甫谧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益部耆旧传》,[晋]陈寿,民国四年四川存古书局刊印本,北京图书馆藏本。
    《汉唐方志辑佚》,刘纬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郑堂读书记》,周中孚,商务印书馆,1959。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撰,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洛阳伽蓝记校释》,[魏]杨衔之撰,周祖谟校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荆楚岁时记译注》,[南朝梁]宗懔撰,谭麟译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齐民要术校释》,[北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82。
    《史通通释》,[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文章辨体序说》,[明]吴纳撰,于北山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文体明辨序说》,[明]徐师曾撰,罗根泽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文史通义》,[清]章学诚撰,吕思勉评,李永圻、张耕华导读整理,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章氏遗书》,[清]章学诚撰,文物出版社影印本,1982。
    《史学三书评议》,张舜徽,中华书局,1983。
    《中国史学史》,金毓黼,商务印书馆,2007。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中华书局,2007。
    《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张岂之主编、王子今、方光华本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吴怀祺主编、庞天佑著,黄山书社,2003。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逯耀东,中华书局,2006。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古佚书辑本目录》,孙启治、陈建华,中华书局,1997。
    《鲁迅全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鲁迅辑录古籍丛编》,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校补襄阳耆旧记》,[晋]习凿齿撰,黄惠贤校补,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楚国先贤传校注》,朱阻延主编,舒焚校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高士传》,[晋]皇甫谧撰,刘晓东点校,辽海出版社,1998。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社会文化史论丛》,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史林杂识初编》,顾颉刚,中华书局,1963。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胡宝国,商务印书馆,2003。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中华书局,1985。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太平经合校》,王明,中华书局,1960。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中华书局,1982。
    《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李祥年,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传记文学概论》,李祥年,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陈兰村主编,语文出版社,1999。
    《散文》,谢楚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世说新语译注》,[南朝宋]刘义庆撰,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2003。
    《人物志》,梁满仓译注,中华书局,2009。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张新科,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古代杂传研究》,俞樟华、许菁频等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杂传与小说:汉魏六朝杂传研究》,熊明,辽海出版社,2004。
    《中国古代史学史》,仓修良,人民出版社,2009。
    《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周勋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六朝民俗》,张承宗,南京出版社,2002。
    《中国民俗史(汉魏卷)》,钟敬文主编、郭必恒等著,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国谶谣文化研究》,谢贵安,海南出版社,1998。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钱存训著、郑如斯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艺术哲学(图文本)》,[法]丹纳著、傅雷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隐士传》,高敏,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蒋星煜,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管锥编》,钱钟书,中华书局,1979。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中华书局,2003。
    《阮籍与嵇康》,徐公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广陵已绝响,犹存高士魂——嵇康(圣贤高士传>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
    《<文士传>研究》,赵蕾,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第一部文人传记<文上传)辑考》,朱迎平,《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
    《论古代家传之演变》,武丽霞,《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略谈魏晋的杂传》,仇鹿鸣,《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陈留耆旧传>辑证》,吕友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晋代史学浅论》,葛兆光,《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曹书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3期。
    《陈寿<益部耆旧传>探微》,王仲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两汉忠君观念之比较》,吕洪彪,吕红梅,《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魏晋思潮与皇甫谧》,魏明安,《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嵇康死因真相考辨》,樊荣,《中州学刊》,2006年第1期。
    《荀伯子<荀氏家传>辑校》,李贵军,《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特征》,周娥,载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