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旨在用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清代黄土高原地区的城镇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地理特征和规律。该课题的研究具有填补本区域清代城镇地理研究学术空白的作用,对推动区域历史城镇地理研究的开展具有开创意义,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对本区现代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制定能够提供必要的历史地理学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从城镇发展的地理基础着手,概述了城镇生存和成长的自然地理基础和人文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整体上有很多不利于城镇发展的因素。后文依次探讨了城镇及其体系的发展、城镇化问题、城镇的分布与时空变迁、城镇地域空间组织结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城镇功能组合以及城镇形态和内部结构。同时借鉴城市史研究方法,对两种功能城镇的功能状况和发展作了历史探讨和概论说明,作为地理研究的补充。
     文章通过对不同等级城镇数量变化的考察和对其变化原因的分析,认为清代黄土高原地区不同等级城镇比明代均有了明显地增长,州县级行政城镇增长在西北部尤为突出。各级城镇的增长和在地域上的拓展使城镇体系发展趋于平衡化。城镇发展的过程就是城镇化的过程,文章探讨了本区清代城镇化的条件、特征、机制和制约因素。认为城镇化具备基本的条件,城镇化的主要特征是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模式,自上而下靠政府行为,自下而上靠地区商业和商人。城镇化的机制是商业和商人的带动。本域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关中东部、晋南为发展较快区。城镇近代化自鸦片战争开始,动力有二:一是外力的作用;二是清政府改制的推动。近代化在空间发展上也不平衡,东部强,西部弱。
     通过对城镇经纬度统计,揭示府州县城镇空间分布的特征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东西两端最少。东西差异巨大,东经108°以东府州县级城镇是以西城镇数量的3倍强。市镇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总特征与府州县城一致,但各自有其集中分布区,分布多不平衡。市镇分布和数量有时空变化,但总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地理分布特征是平原、河谷地带密集,高原、山地、丘陵区分布稀疏,河流谷地指向分布显明。
     城镇均存在一定的空间组织中,通过对各区府州辖县(厅)城至其中心城镇距离的统计分析,系统揭示了城镇之间的空间距离关系和地区之间城镇空间联系的地区差异。府辖州县距府城距离以陕北区为最大,其后依次是甘肃区、晋北区、晋中南和豫西北,关中区最小。州辖县与州城距离陕北最大,其次为晋北区、甘肃区、关中区,最小为晋中南和豫西北。全域县至府城平均距离为137.1里,距州城距离为94.4里,其间差异显著。市镇距各自所在中心城镇的普遍距离通过抽
    
    样统计归纳得出各自区间。晋中南区最小,是20—40里,陕北区最大为70一100
    里。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包括人口规模与占地规模结构。文中借鉴和吸收曹树基的
    研究成果并作了部分补克和修正,人口等级规模分为山西和陕甘两个等级结构模
    式,人数规模从大到。J、依次为 2 5 0 0 0、12 0 0 0、5 0 0 0、2 0 0 0。市镇规模差异较大,
    除少数在2000人以上外,大部分都在1000人和500人左右。
     城镇等级占地规模是通过城墙规模统计归纳得出的,其等级规模是:府城:7一
    24里,以9里以上为多,占72%以上,火1城3一10里,以7里至10里偏多。二种规
    模城镇分布的地区差异不明显,黄河以东规模较大城镇略多于黄河以西。厅城2—8
    里,绝大多数在6里以下,甘肃地区规模相对较小。县城普遍规模在3一5里之间,
    4里城占数量较多,最小为 1里城,最大为 12里城。晋陕黄河以东规模较大的县城
    分布较多。市镇以《一统志》i己载城墙市镇为标准力。以考察。其占地规模以 2—3
    里城为普遍,地区差异不明显。
     地区城镇体系都是由不同功能特征的城镇组合构成的,依据本域城镇的功能
    特征,将城镇归纳为10种类型,进而论述各地区城镇组合的结构特征和强弱状况。
    晋北、陕北及甘肃区西北军事功能特点突出,市镇发展较弱,市口特色显明。晋
    中金融城镇一枝独秀。矿冶城镇在晋南和甘肃区比较突出。各区城镇组合不尽相
    同,不同时期又有变化。下文就行政城镇和军事城镇的功能强弱和变化作进一步
    探讨。通过对城镇行政官员品级等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认为清代晋陕黄河以西
    城镇行政功能的强度总体上大于黄河以东城镇。运用历史研究法和地区统计示例
    法对西北沿边军事城镇及其功能变化作了考察,指出军事城镇功能的减弱自清初
    已开始,雍正改制后基本上结束了旧的边防城镇格局,军事城镇被行政中心城镇
    取代,此后各级军事城镇日益衰落。略有不同的是清前期军事城镇在西宁府有加
    强的趋势。文中对一些主要叶1县城的经济功能按区作一概论,以期对城镇有一个
    较为全面的了解。
     文章最后探讨了城镇的形态与城镇内部结构,通过对地方志“城池图”的分
    类考察,归纳出清代黄上高原地区城镇的方形、不规则形、类圆形和类三角形四
    种形态,并对其具体情形和变异作了进一步地研究。归纳概括出了本域城镇群组
    结构的13种类型。
     从城门、主千街和中轴线的?
The main goal of the paper is to present the regularity of the exist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on loess plateau in .the Qing Dynasty by studying the towns and citie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The regions project will surely fill an academic blank in the field, promote the further study of history and city geography and provide the historic geography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s well.
    To start with ,the paper briefly account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asi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basis and the culture geography of the city' 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many geography' s factors which will be the drawbacks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The following parts of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ystem of the city, the issue of urbanization .The city' s distribution the city' s districts and space, the city' s 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ity' s functions as well as its inner structure. By using the methodology of city history for reference, the paper also conducts a historical discussion and generalizes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By looking into the change of city' s numbers and analysis the reason of it, 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ity of different levels of Qing Dynasty increased dramat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Ming Dynasty especially the administrative cities of prefecture' s level. The increase and the spread provide a good balance for the city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s a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paper accounts the conditions for urbanizing of the region in Qing, features and some restricted factories. The main features of urbanization is to follow the patter which combined the way from up to down and from down to up together. The first way is the action of government and the later is mainly done by the businessman and trade development. The region' s urbanization is not balance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eastern-part of central shaanxi plain and the south shanxi is the feature. The city' s modernization started from the Opium War had two motive forces. One is outer force. The other one is the power cau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reforming. The modernization is also not balance with the east stronger and faster than the west.
    By analyzing the longitude and latitude of the cities, the paper presents that the feature of the city distribution appears on a diminishing scale from east to the west and from south to the north. The numbers of the cities of prefecture and state level in east is
    
    
    
    over three times as many as those in the west with the longitude 108 Has the dividing line.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feature is almost the same. The distribution of towns and cities have the time and space change. However the general pattern will not go too far different. The geographies feature is that the cities is densely scattered in the plain, valley area and few of them can' t be found in those high land, mountain and hilly areas.
    The cities and towns all lie in a certain kind of special organization. By analyz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towns and cities with the central town. 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discovers the reg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of the city and towns. The distance between counties and states in the Northern
    Shaanxi is the longest, the following is the Gansu region Northern Shanxi regio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hanxi and North-western Heman with the central Shanxi plain the shortest. The average distance to the state city is 137.1 li to the prefecture 94.4 li. By testing the samples, the general distance of the towns to their central town is all within their rage. The middle and south Shanxi is the most shortest which is 20-40 li. The Northern Shaanxi is longest which is 70-100 li.
    The scale at a city or town includes the population and density that it has occupied. By using and absorbing Zao shuji ' s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paper also supplements and makes some revision. The population scale can be divided in shanxi and Sha
引文
[1](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雍正《山西通志》,雍正十二年刻本。
    [2](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光绪《山西通志》,中华书局,1990年。
    [3](清)秋航编,《山西乡土志》,宣统三年抄本。
    [4]雍正《敕修陕西通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5]宋伯鲁,王健等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
    [6]民国《甘肃省通志稿》。
    [7]朱允明编著,民国《甘肃省乡土志稿》。
    [8]民国《甘肃省志》。
    [9]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志——市地县概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河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重印,民国《河南新志》(上、中、下),1988年。
    [12]顾祖禹《读史方·纪要》,上海书店出版,1998年。
    [13]《清朝通典》。
    [14](清)李培谦等修,道光《阳曲县志》,道光二十三年刻本。
    [15](清)王动祥修、王效尊纂,光绪《清源乡志》,光绪八年刻本。
    [16](清)黎中辅修,道光《大同县志》,道光十年刻本。
    [17](清)洪汝霖等修,光绪《天镇县志》,光绪十六年刻本。
    [18](清)雷棣荣等修,光绪《灵邱县补志》,光绪七年刻本。
    [19](清)李长华等修,光绪《怀仁县新志》,光绪九年刻本。
    [20](清)郭磊等修,乾隆《广灵县志》,乾隆十九年刻本。
    [21](清)桂敬顺等修,乾隆《浑源州志》,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22](清)汤学治等修,光绪《应州再续志》,光绪八年刻本。
    [23](清)汪嗣修,雍正《朔州志》,雍正十三年刻本。
    [24](清)秦扩等修,康熙《马邑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25](清)李翼圣原本,余疏颐增修,光绪《左灵县志》,光绪七年增修嘉庆本,民国间石印本。
    [26](清)魏元枢等修,乾隆《宁武府志》,乾隆十五年刻本。
    [27](清)方戊昌等修,光绪《忻州志》,光绪六年刻本。
    [28](清)王时炯等修,康熙《定襄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
    [29](清)王时炯原本王会隆续纂修,雍正《定襄县志》,雍正五年增补康熙本。
    [30](清)张玮修,同治《静乐县续志》,同治五年刻本。
    [31](清)俞廉三等修,光绪《代州志》,光绪八年代山书院刻本。
    [32](清)徐继畲纂修,孙汝明等续修,光绪《五台新志》,同治四年修,光绪九年续修刻本。
    [33]苏徒武纂修,《五台县小志》,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34](清)赵冠卿等修,光绪《续修崞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35]佚名纂,民国《重修崞县志稿》,民国间修,稿本。
    [36](清)吴其均纂修,道光《繁峙县志》,道光十六年刻本。
    [37](清)何才价等修,光绪《繁峙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38](清)王克昌等修,康熙《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39](清)金福增修,张兆魁等纂,同治《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40](清)崔长清等修,光绪《神池县志》,光绪六年修,民国抄本。
    [41](清)吴光能等修,光绪《岢岚州志》,光绪十年刻本。
    [42](明)卢承业原本,(清)马振文增修,道光《偏关志》,民国四年王有宗重订铅印本。
    [43]张敬颢等修,民国《榆次县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
    [44]皇甫振清等修,民国《昔阳县志》,民国四年石印本。
    [45](清)徐三俊等修,雍正《辽州志》,雍正十一年刻本。
    [46]张夔典等修,民国《重修和顺县志》,民国三年石印本。
    [47](清)王家坊等修,光绪《榆社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48](清)郭晋等修,乾隆《太谷县志》,乾隆六十年刻本。
    [49]安恭己等修,民国《太谷县志》,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50](清)恩端等修,光绪《平遥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51]李凯朋等修,民国《灵石县志》,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
    [52](清)张岚奇等修,光绪《盂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53](清)马家鼎等修,光绪《寿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54](清)刘发等修,光绪《祁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55](清)徐品山等修,嘉庆《介休县志》,嘉庆二十四年刻本。
    [56]张广麟等修,民国《介休县志》,民国十二年修,十九年铅印本。
    [57](清)姚启瑞等修,光绪《永宁州志》,光绪本年刻本。
    [58](清)程雲原本,蓝山增修,乾隆《兴县志》,光绪六年张启蕴永兴齐重刻本。
    [59](清)张启蕴等修,光绪《兴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60](清)夏肇庸等修,光绪《交城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61](清)傅星等修,康熙《文水县志》,康熙十二年刻本。
    [62](清)范启 等修,光绪《文水县志》,光绪九年刻本。
    [63](清)成连编《文水县乡土志》,宣统元年铅印本。
    [64](清)方家驹等修,光绪《汾阳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65](清)郑必安等修,乾隆《孝义县志》,雍正四年刻本。
    [66](清)周土章修,康熙《石楼县志》,顺治刻,康熙续修刻本。
    [67](清)吕履恒纂修,康熙《宁乡县志》,康熙四十一年刻本。
    [68](清)杨飞熊等修,康熙《临县志》,康熙五十七年刻本。
    [69]胡宗虞等修,民国《临县志》,民国六年铅印本。
    [70](清)李祯等修,光绪《长治县志》,光绪二十年刻本。
    [71]严用琛等修,民国《襄垣县志》,民国十七的铅印本。
    [72](清)郑灏等修,光绪《黎城县续志》,光绪九年刻本。
    [73](清)茹金等修,道光《壶关县志》,道貌岸然光十四年刻本。
    [74](清)胡燕昌等修,光绪《壶关县续志》,光绪七年刻本。
    [75](清)傅德宜等修,乾隆《高平县志》,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76](清)陈学富等修,光绪《续高平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77](清)张贻珀等修,光绪《凤台县续志》,光绪八年刻本。
    [78](清)赖昌期等修,同治《阳城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79](清)郭学谦纂修,光绪《续阳城县志》,光绪三十四年修,抄本。
    [80](清)沈继焱等修,《阳城县乡土志》,光绪末年修,民国二个四年铅印本。
    [81](清)刘樾等修,嘉庆《长子县志》,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82](清)豫谦等修,光绪《长子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83]孔兆熊等修,民国《沁源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84]张扬祚等修,民国《武乡新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85](清)崔晓然等修,光绪《潞城县志》,光绪十年刻本。
    [86](清)泰丙蝰等修,光绪《沁水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87](清)刘钟麟等修,光绪《屯留县志》,光绪六年修,十一年刻本。
    [88]刘玉玑等修,民国《临汾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89](清)曹宪等修,光绪《汾西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90]李钟珩等修,民国《新修岳阳县志》,民国四年石印本。
    [91]马继桢等修,民国《翼城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
    [92]邬汉章等修,民国《新修曲沃县志》,民国十七年铅印本。
    [93](清)吴葵之等修,光绪《吉州全志》,光绪五年刻本。
    [94](清)钱以垲纂修,康熙《隰州志》,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95](清)崔澄寰等修,光绪《续修隰州志》,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96](清)崔同绂等修,光绪《大宁县志》,光绪九年刻本。
    [97](清)王轩纂修,光绪《洪洞县志》,光绪修,稿本。
    [98](清)杨延亮纂修,道光《赵城县志》,民国末年李慎言增补石印本。
    [99](清)崔允昭等修,道光《直隶霍州志》,道光六年刻本。
    [100]任耀先等修,民国《浮山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01](清)李炳彦等修,道光《大平县志》,道光五年刻本。
    [102](清)劳文庆等修,光绪《太平县志》,光绪八年刻本。
    [103]李世祜等修,民国《襄陵县新志》,民国十二年刻本。
    [104](清)言如泗等修,乾隆《解州全志》,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
    [105]徐嘉清等修,民国《解县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106](清)言如泗等修,乾隆《解州安邑县志》,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
    [107]徐昭俭等修,民国《新绛县志》,民十八年铅印本。
    [108](清)李遵唐纂修,乾隆《闻喜县志》,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109](清)薛元剑等修,光绪《垣曲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110](清)胡延纂修,光绪《绛县志》,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111](清)茅丕熙等修,光绪《河津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12](清)沈凤翔等修,同治《稷山县志》,同治四年刻本。
    [113]牛照藻等修,民国《芮城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114](清)黄缙荣等修,光绪《夏县志》,光绪六年刻本。
    [115](清)刘鸿逵等修,光绪《平陆县续志》,光绪六年刻本。
    [116](清)李荣和等修,光绪《永济县志》,光绪十二年刻本。
    [117]徐贯之等修,民国《虞乡县新志》,民国九年石印本。
    
    
    [118]何等修,民国《万泉县志》,民国七年刻本。
    [119](清)马鑑修,光绪《荣河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120]俞家骥等修,民国《临晋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121](清)潘等修,雍正《猗氏县志》,雍正七年续修刻本。
    [122](清)葛晨等修,乾隆《泾阳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123](清)刘懋官等修,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宣统三年铅印本。
    [124](清)胡元瑛等修,道光《重修泾阳县志》,道光二十二年刻本。
    [125](清)贺瑞麟等修,光绪《三原县新志》,光绪屠维单阏阳月开雕。
    [126](清)刘绍攽等修,乾隆《三原县志》,乾隆癸卯年木刻。
    [127](清)杨彦修等纂,光绪《临潼县续志》,光绪十六年刻本。
    [128](清)谭麟等修,光绪《临潼县续志》,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129]赵于京编次,《临潼县志》。
    [130](清)孙景烈编,乾隆《户县新志》,乾隆丁酉年刊本。
    [131](清)康如琏等纂,康熙《户县志》,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132](清)张象魏纂修,乾隆《三原县志》,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133](清)李瀛纂修,康熙《三原县志》,康熙四十四年刻本。
    [134]王廷等纂,民国《兴平县志》,民国十二年成书,民国二十一年铅印本。
    [135](清)张元际编,《兴平志》,木刻本。
    [136](清)张元际纂修,《兴平县乡土志》,光绪三三年活字本。
    [137]张道芷等修,《续修礼泉县志稿》,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138](清)孙星编,《礼泉县志》,木刻本。
    [139](清)臧应桐纂修,乾隆《咸阳县志》,乾隆十六年木刻本。
    [140](清)拜斯呼朗纂,雍正《重修陕西乾州志》,雍正五年刻本传抄本。
    [141](清)周铭旃纂修,《乾州志稿补正》,光绪半卯年雕板。
    [142]续俭、范紫东等编,《乾县新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43](清)梁禹甸等编,康熙《长安县志》,康熙戊申年。
    [144]《蓝田县乡土志》,宣统二年抄本.
    [145]牛兆濂总纂,《续修蓝田县志》,民国三十年铅印本。
    [146](清)李熙龄纂辑,道光《榆林府志》,道光辛丑年。
    [147]张立德等纂,民国《榆林县志》,中华民国十八年。
    [148](清)朱埙等纂,道光《神木县志》.
    [149](清)高照煦修,《米脂县志》,清光绪三十三年铅印本.
    [150]李嶂纂修,《安塞县志》,康熙六年本.
    [151]安庆丰、郭永清纂修,《安塞县志》,中华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152]李寿昌纂修,《葭州志》,清光绪二十年木刻本。
    [153]陈珀等纂修,《续修葭县志》,民国二十二年石印本.
    [154]王九皋纂,《府谷县志》,民国三十三年石印本传抄。
    [155](清)苏其炤等纂,《怀远县志》,乾隆十四年刻本.
    [156](清)吴其琰等纂修,《清涧县续志》,乾隆十七年刻本.
    [157]钟章元等纂修,《清涧县志》,道光戊子春刻本。
    [158](清)刘毓秀等纂修,《洛川县志》,庆十一年,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159]余正东等纂辑,《洛川县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
    
    
    [160]余正东主修,《黄陵县志》,中华民国三十三年。
    [161](清)吴鸣捷等纂,《鄜州志》,道光十三年刻本。
    [162]《鄜州志续编》,附见《鄜州志》内。
    [163]彭瑞麟等修,《保安县志》,咸丰六年刻本抄本。
    [164]余正东等纂,《宜川县志》,民国三十三年县政府排印本。
    [165](清)王开沃等纂,《永寿县新志》,乾隆五十六年刻本传抄本。
    [166](清)万廷树修,《淳化县志》,乾隆四十八年木刻本。
    [167](清)胡升猷等纂修,《岐山县志》,光绪十年木刻本。
    [168](清)平世增等修,《岐山县志》,乾隆四十四年刊。
    [169]杨必栋编辑,《宝鸡乡土志》,民国三十五年印本。
    [170](清)邓梦琴纂修,《宝鸡县志》,乾隆五十年木刻本。
    [171](清)姜桐冈等修,《三水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传抄本。
    [172](清)张埙纂,《扶风县志》,乾隆四十六年开雕(抄本)。
    [173](清)吴炳等纂,《陇州续志》,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174](清)罗曰璧编辑,《重修(氵开)阳县志》,道光二十一年木刻本。
    [175](清)张若等修,《郿县志》,乾隆四十三年刻本。
    [176](清)舒其绅等修,乾隆《西安府志》,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177]聂雨润等修,《大荔县志稿》,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178](清)查遴等纂,《宜君县志》,雍正十年抄本。
    [179](清)彭洵等纂修,《麟游县新志草》,光绪九年刊本。
    [180]《岐山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181]赵葆真修,《户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182]《户县乡土志》,民国燕京大学图书馆铅印本。
    [183]杨必栋编辑《宝鸡乡土志》,民国三十五年初版。
    [184]光绪《陕西省全省舆地图》,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本。
    [185](清)王介纂,《泾阳鲁桥镇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
    [186]冯庚、郭思锐修纂,《续修泾阳鲁桥镇城乡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1992年。
    [187](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乾隆十二年刻本。
    [188](清)张金城,《宁夏府志》,乾隆四十五年本。
    [189](清)汪绎辰,《银川小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51卷)。
    [190](清)郑元吉,《中卫县志》,道光二十一年。
    [191]《嘉庆灵州志迹》,宁夏人民出版社。
    [192](清)杨芳灿修,《灵州志》,嘉庆三年。
    [193](清)徐宝字,《平罗记略》,道光已丑刻本。
    [194]民国蓋世儒修纂,《化平县志》,民国庚辰年石印本。
    [195]民国韩世英,《重修漳县志》,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印本。
    [196](清)许协等修纂,《镇番县志》,道光五年刊本。
    [197](清)杨金庚等纂修,《海城县志》,光绪三十四年抄本。
    [198](清)王(火 亘)纂修,《续修静宁州志》,乾隆十一年修,民国重印本。
    [199](清)邓成伟原本,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0]廖傒苏等《大通县志》,民国本。
    [201](清)陶奕曾纂修,《合水县志》,乾隆二十六年抄本。
    [202]《平凉县志》(《西北稀见方志文献》,第43卷),光绪三十四年。
    [203]《归绥识略》。
    [204](清)赵先甲等纂修,《华亭县志》,嘉庆元年刊本。
    [205](清)梁份《秦边纪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06](清)黄居中,《灵台县志》(《西北稀见文献》第42卷),顺治十五年。
    [207]山西省介休市志编纂委员会《介休市志》,海潮出版社,1996年。
    [208]太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太谷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9]平遥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遥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
    [210]运城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运城地区志》,海潮出版社,1999年。
    [211]娄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娄烦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
    [212]榆次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次市志》,中华书局,1996年。
    [213]阳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阳泉市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214]右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右玉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
    [215]李文凡主编《离石县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216]山西省潞城市志编纂委员会《潞城市志》,中华书局,1999年。
    [217]天镇县县志办公室《天镇县志》,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8]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9]永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寿县志》,三秦出版社,1991年。
    [220]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延川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221]澄城县志编纂委员会《澄城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2]武功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功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3]咸阳市秦都区志编纂委员会《秦都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4]宝鸡市志编篡委员会《宝鸡市志》,三秦出版社,1998年。
    [225]眉县志编篡委员会《眉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226]太白县志编纂委员会《太白县志》,三秦出版社,1995年。
    [227]陇县志编纂委员会《陇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28]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凤翔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29]宝鸡市金台区志编纂委员会《宝鸡市金台区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30]扶风县志编写委员会《扶风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31]延安市志编纂委员会《延安市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232]孙玉亭主持,郭仪撰稿《关山镇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233]《陕西省志·纺织工业志》,三秦出版社,1993年。
    [234]卢坤《秦疆治略》,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235]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236]伊洛盆地据《河南省》编纂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河南省》.
    [237]《宁夏回族自治区》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
    [238]刘明光主编《中国自然地理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7年。
    [239]《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缩印本)。
    [240]甘肃省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甘肃省》,商务印书馆出版,1995年。
    
    
    [241]袁林《西北灾荒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2]朱士光《黄土高原地区环境变迁及其治理》,黄河水利出版社,1999年。
    [243]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族大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4]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省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245]《东乡族简史》编写组《东乡族简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246]王金绂《西北之地文与人文》,商务印书馆(上海),中华民国二十四年版。
    [247]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
    [248](美)施坚雅原著《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施坚雅模式》(王旭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49]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50]耿占军《清代陕西农业地理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51]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52]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253]田居俭等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下),巴蜀书社出版,1987年。
    [254]高士荣《西北土司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
    [255]林永匡、王熹编著《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
    [256]陕西省文史馆编《秦中旧事》,上海书店出版,1992年。
    [257]严立贤《中国和日本的早期工业化与国内市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58]穆文雯主编《晋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9]史忠新主编《平遥览要》(内部使用本),1998年。
    [26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摺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261]朱寿鹏《东华续录》,光绪本。
    [262]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263]《清实录》,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
    [264]王章辉、黄柯可主编《欧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65]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66]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7]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1-3卷,中华书局,1962年。
    [268]靳润成主编《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年。
    [269]史远芹《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
    [270]陕西省交通史志编写委员会《陕西公路运输史》(第一册),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
    [271](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年。
    [272]田培栋《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73]张雨才编著《中国铁道建设史》(1876—1949),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
    [274]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出版社,1995年。
    [275]张巩德主编《山西票号综览》,“新华出版社,1996年。
    
    
    [276]杨东晨《漆水集》,香港新天出版社,1992年。
    [277]托克托县志编写委员会《托克托县志》(内部参阅),1984年。
    [278]刘子扬编著《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279]张明庚,张明聚编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280]罗尔纲《绿营兵志》,中华书局,1984年。
    [281]牛汉平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282]李刚《陕西商帮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283]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
    [284]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商务印书馆出版,1996年。
    [285]马正林主编《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286](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中译本),华夏出版社,2001年。
    [287]《白寿彝民族宗教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288]渠绍森、庞义才编《山西外贸志》(上),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印本。1984年。
    [289]包伟民主编《江南市镇及其近代命运》,知识出版社,1998年。
    [290]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291]《蒙古族通史》编纂组《蒙古族通史》中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
    [292]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影印,1983年。
    [293]邵宏谟,韩敏《陕西回民起义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94]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民国丛书,第三编,70),上海书店影印本。
    [195]亢亮、亢羽编著《风水与城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96]翟松天《青海经济史》(近代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97]杜瑜、朱玲玲《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298]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七、八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
    [299]谢国桢编《清初农民起义资料辑录》,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
    [300]肖建中,沈家祥等编《中国县市概况》,海洋出版社,1991年。
    [301]戴学稷编著《呼和浩特简史》,中华书局出版,1981年。
    [302]《明清史料》,丙编,中央研究院,1936年本。
    [303]《户县乡土志》,宗教,民国燕京大学图门馆铅印本。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