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小说的乌托邦书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通过爬梳和归纳中国近现代小说文本中有关乌托邦思想特质的文学现象,探察乌托邦作为一种思想类型,进入小说文本后所呈现的叙事形态及其想象方式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从文学的角度切入乌托邦功能和意义的研究。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在重新厘定“Utopia”概念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作为一种精神倾向,乌托邦与人的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作为文学想象的另类方式乌托邦具有的特殊叙事模式。“Utopia”一词潜藏着看似悖论的复杂意味,“美好”和“乌有”并存的双关义常为人忽略。而词义在跨语际旅行中发生的变异以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严厉批判加剧人们的“误读”。乌托邦是“暂时被现存势力阻挡却有可能实现”的“趋向”或“热望”,是人类对超越自身有限和孤独存在境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表现。“世俗化”是中西乌托邦的共性特征,“乡”与“城”是它们各自寄寓理想社会结构的表现形态。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形态的文类,乌托邦文学业已形成特殊的叙述要素和结构。空间架构和时间流程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乌托邦大多设定在一个与世隔绝或远离现世的某一处地方,在时间上则另辟了一个新异的维度,使人们从现时横跨到自己所梦想的时间中。而克利杉·库玛有关“中国从来没有形成乌托邦文学的传统”一说,其立论的前提及对乌托邦概念的界定都存有相当的主观性。乌托邦不应当限定在过于狭隘的意义上,而应着重考察其作为一个社会构成概念的内涵。中国的乌托邦与西方相比,虽说称谓有别,内容有异,但就其“寓意”或“内容”而言,仍是颇具人文主义理想色彩的文化想象。
     第一章阐述二十世纪初近代时期“向前看”的政治乌托邦叙事形态,它是现代时期乌托邦的前奏和萌芽,也是中国古典向现代乌托邦转型的重要表现形态。作为中国古典乌托邦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大同思想在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得到了新的阐述与言说。对大同世界美丽远景的热情向往和注目于“人”的世俗生活的现代理念,使之突破与超越中西古典乌托邦固有的静止和僵持状态,并凭借想象显示的力量赋予现实以“新的力量”。继之,近代知识分子借助小说放飞个人的奇思玄想,勾画出一幅幅政治乌托邦和科技乌托邦的未来蓝图。乌托邦思想的意义不在于对实有社会的客观描述,而在于对理想世界的主观发抒。在有关未来民族国家政体“新中国”的文学想象中,寄寓着近代知识分子振兴中华、改造国体的宏伟理想和迫切期望。不过,由于太过峻切的救国热望,晚清乌托邦常常充溢着恢复“天朝上国”的昔日荣光,以及复仇雪恨、称霸全球的民族主义意识,这使小说的时间观呈现出一种回到“未来”的复杂形式。而由于无法自如地适应“新小说”体例的范式转换,科幻乌托邦具有某些不够成熟的前现代特征,太过沉重的感时忧国精神和不合时宜的神魔意识削弱了乌托邦本应具有的批判精神。
     第二章探讨现代时期“向后看”的乡土乌托邦叙事形态。以京派作家为代表“向后看”的乡土乌托邦通过对已逝过去的追念与缅怀表达“重塑民族品德”的文学理想。乡土是他们用以寄寓漂泊灵魂、构建乌托邦“乌有之乡”的重要场所,“边城”、“桃园”、“果园城”等俨然构成一个有关家园的叙事谱系。乡土乌托邦之梦源于写作者的边缘意识以及由此所持的文化立场。可贵的是,在构筑乡土乌托邦如诗境界的同时,理性作为反乌托邦的力量潜在地规约并解构着这些美丽的“旧世界”。不论在沈从文纯净、幻美的“边城”乌托邦,还是在废名看似自我沉迷的“桃园”乌托邦里,作家都以清晰的笔墨书写着导致乡土乌托邦瓦解的种种“异质”因素。这些既远离现实又影射现实的田园世界,不仅以乌托邦的形式承载读者本能的幸福苛求、对内在压抑的升华以及对于现代文明的批判,而且唤起人们足以摧毁恐惧、“具有合乎逻辑的、确实的纠正能力以及头脑敏锐之能力”的“希望”之力。而老舍以反乌托邦的手法从“他者”的视阈书写有关现代中国形象的小说《猫城记》,从另一侧面回应和补充现代京派乡土乌托邦的叙事形态。它集合讽刺、调侃、嬉戏、滑稽于一身,嫁接中国古典小说和西方反乌托邦小说的写法,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另类”色彩的反乌托邦小说体例。
     第三章分析现代时期“向前看”的革命乌托邦叙事形态,至此,乡土乌托邦和革命乌托邦完成现代时期乌托邦文学叙事的表现形态。社会主义革命乌托邦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生长,有赖于左翼作家对未来新兴政权的热切想望。“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裹挟着“以暴制暴”意识形态的强劲势力,农民和女性,这两个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被各种力量压迫的群体成为承载革命乌托邦文学想象的最佳对象。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最广大最坚决的同盟军”,农民一改往日落后、卑贱而麻木的国民形象,焕发出从未有过的高大无私、敢作敢为的动人光彩。农民集体暴动和个体成长的文学叙事成为塑造革命神话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同时,革命为不安于传统性别角色的现代女性提供了个性解放的历史契机。茅盾对革命女性的乌托邦想象富有复杂意味。孙舞阳、章秋柳等以新时代的圣女气质遮蔽妩媚诱人的荡妇形象。叶紫小说《星》是一个有关女性革命的独特文本,其中塑造的女革命者梅春以生动而丰富的个性彰显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在热烈的情爱面前,圣洁而崇高的“革命”遭到无情的挤兑,但正是这种叙事裂隙使小说得以传达永不为革命遮蔽的美丽人性。
     余论部分对现代时期乡土、革命乌托邦在当代文学中的延伸与发展作了描述与归纳。十七年时期的文学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一种激进的文学理想模式进行,它是胜利者站在时代的新起点对历史“本质”的“重构”。不论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还是农村题材小说中,都洋溢着响彻天宇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愈演愈烈的乌托邦冲动终于伴随“文革”的到来走向极端。另一方面,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乡土乌托邦再度成为作家苦苦寻觅以安妥灵魂的场所。在汪曾祺、贾平凹、张炜等乡土小说中,道德理想主义和审美乌托邦作为批判现代性的重要力量出现。而新世纪初先锋小说家的反乌托邦小说更卓显中国乌托邦文学的内在动力,结合中国乌托邦思想和二十世纪革命实践的反思丰富和深化近现代小说乌托邦书写的形态及意义。
Combing and inducing literature phenomenon related to Utopia thought speci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Chinese modern novel texts, the paper researches that as one kind of thought type the Utopia presented difference and the complexity when it entered the novel texts, which can cut into the Utopia fun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from the literature angle. The paper is composed by five parts; the main content is as follows:
     On the base of Analysising the connotation of "Utopia", the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the inner link amony Utopia and person's existence as one kind of spiritual tendency, as well as the special narrative pattern with the way of literature imagination. "Utopia" hides the paradox meaning looking resembles which "happy" and "nowhere" in the double meaning righteousness is often neglected. The significance deviation which occurred in the language crossing border travel and Marxism founder's severe critique intensified the people's "toread by mistake".Utopia is "trend" or "hope" which is "temporarily prevented by the extant influence but actually has the possibility of realization". It is also one kind of pursue of human surmounting own limite and lonely existence. It is the manner of essence displays as a person. "Common custom" is general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 and "Village" and "city" is respectively performance about the ideal form of society of China and Western Utopia. On the other side, as one kind of article class with rich shape, Utopia literature already formed special narration factor and structure. Spatial construction and time flow are two basic essential factors. It mostly established in some place secluded from the world or the present world in addition to a new dimension in time, which caused people to arrive the hoped time .English scholar Krishan Kumar proposed that "China has not formed Utopia literature tradition", which had the suitable subjectivity to argument premise and Utopia concept limit. Utopia shouldn't define in the too narrow significance, but emphatically inspect its connotation as a society constitute concept. Although China and western Utopia are different in name and content, they also are the cultural imagination of human with ideal color speaking of " implication" or "content".
     The first chapter elaborated " looked front" Political Utopia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which was the prelude and seed of Utopia in the modern time. It was also the important performance shape which classical Utopia reformed to modern Utopia. As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Utopia , Datong thought obtained new elaboration in Kang Youwei's "the Datong Book". The enthusiasm yearned for beautiful prospect and the modern idea of custom life gazed to "the person" caused it breakthrough and surmount inherent static condi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lassical Utopia. Moreover, it made the reality to be full with "new strength" relying on literature imagination. Continues it, intellectual outlined future blueprint of the political or technical Utopia with the aid of novel. The significance of Utopia thought does not lie in objective description about reallity, but subjectively expresses about ideal world. In literature imagination related future nation-state regime "new China", intellectual reposed grand ideal and urgent expectation of promoting China and transforming state system. Because fervently hope of saving nation , late-Qing Utopia frequently was fulled with nationalism consciousness as the former honor about restoration "old big country", revenge, and domination over global world, which caused time view of the novel to present one kind of the complex form returning to "future".Because the science-fiction Utopia was unable freely to adapt mode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novel", it presented certain insufficiently front-modern characteristic m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d "looked after" Local Utopia narrative shape in modern time, which took Jing-style writer as represent and expresses literature ideal of "remolding national character" through reminiscing the pass memory. The village was the important place where they used to stay drifting soul and constructed Utopia dream, "Border Town", "Peach Garden", "Orchard City" and so on just constituted a narrative evolution related homeland. Edge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standpoint were the resource of Local Utopia. While constructing poetic Local Utopia, the rationality with the strength of counter- Utopia latent decomposed these beautiful" Old World". No matter "Border town" carefully constructing by Shen Congwen or "Peach garden" looked indulging oneself by Fei Ming, the writers all wrote "negative" factor which caused Local Utopia disintegrated with clear words. These countryside world both far away and insinuate the reality, bore instinct happiness of the readers with Utopia form , the sublimation from intrinsic constrains as well the critique to modern civilization, which aroused the people "hopes" strength sufficiently destroying frighten and "has logical, truly correction ability as well as keen brains ". With counter- Utopia technique from "him" angle, Lao She wrote the novel " the Records of Cat City " related modem China image, which responded and supplied Local Utopia narrative shape of modern Jing-style from another side. It gathered satire, tease, play, funnily to one body, which grafted the mode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and western counter-Utopia novel , and then achieved " Special varity" counter-Utopia novel style on Chinese modem literature histor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d "looked front" Revolutionary Utopia narrative shape in the modern time, and then Local Utopia and Revolutionary Utopia constituted main Utopia narrative performance shape in modern time. Socialist Revolution Utopia could root and grow in China healthy and strong depended on left-wing writer's earnest hope to the future political power. "The revolution is a rebellion, a motion of which one social class overthrows another social class ". Carrying " Conquering storm by storm "of strong ideology influence.Farmer and female, who were in the social first floor and oppressed by kinds of strength for a long time, became the best object loading Revolution Utopia literature imagination. In the novel of left-wing, as "the most general and allied forces" in Chinese proletariat revolution, the farmer were changed from the former image, who glowed brave and selfless moving brilliance. Literature narrates of the farmer's collective rebellion and individual growth concerned farmer were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effective way transmitting revolutionary faith as well as molding revolutionary myth. At the same time, revolution provided modern female who were not be ease to traditional sex role the best historical choice of individual emancipation. Mao Dun's Utopia imagination to revolutionary feminine had rich complex meaning. Sun Wuyang, Zhang Qiuliu and so on quietly removed old image in Chinese literature narrative. Their saint revolution feminine covered attractive and immoral woman image. Ye Zi's novel "Star" was a special text concerned female revolution, in which Mei Chun showed " some essences aspects of revolutionary "with the vivid and rich individuality. In front of warm love, holy and lofty "revolution" heartlessly encountered oppression, but precisely this narrative crevasse enabled the novel to transmit beautiful human nature which will not forever cover by revolution.
     The odd made the description and the induction that Local Utopia and Revolutionary Utopia in modern time extended and develop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7 years-literature was carrying on one kind of radical literature ideal pattern, in which the victor stood at the beginning of time and "newly constructed" to "the essence" of the history. No matter in revolutionary history theme novel or in countryside theme novel, revolutionary heroism spirit was all brimming over the university, and this increasingly fierce Utopia impulse finally moved towards the extreme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he other side, since new time, along with Chinese society's reforming, Local Utopia became the area where the writers searched with hardship to perch their soul once again. In the novel related countryside of Wang Zengqi, Jia Pingwa, Zhang Wei and so on, moral idealism and esthetic Utopia appeared as important strength criticizing modernity. Counter- Utopia novels wrote by Cutting-edge writer outstood intrinsic power in Chinese Utopia literature, and it enriched and deepened shape and significance of near and modern novel about Utopia writing , which reconsidered Chinese Utopia thought and 20th century revolution practice impulse.
引文
① [德]马丁·海德格尔:《诗人何为》,《诗·语言·思》,第97页,张月等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德]哈贝马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薛华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第63~69页。
    ③ 转引自章国锋:《符号、意义与形而上学:伽达默尔谈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学》,1991年第2期,第273~282页。
    ④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357页,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① [英]克利杉·库玛:《新乌托邦主义》,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12期,第62.68页。
    ② 转引自林慧:《从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看后现代社会中的乌托邦意识》,《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第149~150页。
    ③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第37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转引自[美]吉列斯比:《欧洲小说的演化》,第28页,胡家峦、冯国忠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② [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119页,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① 参见[苏]彼得罗夫斯基:《莫尔小传》,转引自[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154~155页,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② 在一般认为是1895年版的陕西味经本《天演论》中,严复涉及“乌托邦(Utopia)”的译文如下:“假使负舆之中,而有如是一国,……夫如是之国,古今之世,所未有也。故中国谓之华胥,而西人称之曰乌托邦。乌托邦者,无是国也,亦仅为涉想所存而已。”1898年以后的版本,删掉了“中国谓之华胥,而西人”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显然是严复加入的议论。参见黄兴涛:《“乌托邦”的来源》,转引自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以阎连科的<受活>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4~81页。
    ③ 戴镏龄:《序言》,[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3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④ 马列因的译本初版由苏联科学院出版局于1935年印行,第二版由苏联科学院出版局于1947年印行。戴镏龄的中译本1959年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参见[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163页,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① [苏]维·彼·沃尔金:《<乌托邦>的历史意义》,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转引自[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第149页,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② 戴镏龄:《序言》,[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第11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③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第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④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01页,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⑤ [德]马克思:《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⑥ [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俄]列宁:《两种乌托邦》,《列宁选集》(2),第297~298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第92页,钱佼汝、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③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64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④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第3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转引[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83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00页,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③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01页,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④ 转引自[德]克劳斯·库菲尔德:《“思想意味着超越”——论布洛赫哲学的现实意义》,于闽梅译,《文化与诗学》(第一辑),第103~10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⑤ Bloch Ernst, The Principle of Hop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p7.
    ① Herbert Marcuse, An Essay on Liberation, Beacon Press, 1969, pp, 3,22.
    ② [美]马尔库塞:《论解放》,转引自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123~131页。
    ③ [德]恩斯特·布洛赫:《乌托邦精神》,转引自莫显英:《反乌托邦写作及其后现代文化品性:论当前诗歌精神的一种向度》,《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19~130页。
    ④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⑤ [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第65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和凯撒王国》,第113页,安念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德]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③ 转引自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第9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①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9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9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181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④ 转引自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第16~21页。
    ① 转引自周宁:《孔教乌托邦的放逐》,《孔教乌托邦》,第136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 Utopia in Modern Tun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p.10.
    ③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恩斯特·布洛赫: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浪漫派》,转引自[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第73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④ 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21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昌切:《乌托邦的根》,《楚雄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25页。
    ② 1516年莫尔《乌托邦》的发表对宗教的衰落具有很大的影响。发表次年即被马丁·路德金用于宗教改革,他把向罗马教会挑战的九十五条论纲钉在威滕堡大教堂的门上,从而引发天主教和新教改革之间激烈的宗教冲突。
    ③ 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2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英]乔治·格兰:《乌托邦创作》,熊元义译,《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第151~155页。
    ② 陈正炎、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第1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 如《桃花源诗》中“鸡犬互鸣吠”一句,即出于《老子》第八十章:而“于何劳智慧”一句,也出于《老子》第八章:“智慧出,有大伪。”参见程千帆:《四篇桃花源诗的比较研究》,莫砺锋编:《程千帆选集》(下集),第863页,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④ 苏东坡:《诗林广记》,转引自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⑤ 李纲:《梁谿集》(卷十二),第60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①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7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② 张隆溪:《乌托邦》,收入曹莉主编:《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第216~21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参见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第1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④ 陶文鹏、丘万紫选析:《陶渊明诗文赏析》,第179页,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⑤ 有论者认为“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只不过是“借秦说晋”,其真正的原因是百姓苦于当时“真风浩逝,大为斯兴”,“蛮无徭役,强者不供官税”的残酷现状而逃逸至“世外桃源”。参见谢永新:《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文化底蕴》,《学术论坛》,1999年第2期,第82~84页。
    ① 转引自周宁:《孔教乌托邦》,第24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第352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③ [英]凯瑟琳·勒维:《古希腊喜剧艺术》,第103页,傅正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译者引言》,第2页,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第3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周宁:《孔教乌托邦的“发现”》,《孔教乌托邦》,第26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④ [法]歇斯诺:《东方的平均主义与乌托邦传统》,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4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叶君:《乡土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解读文本中的湘西和商州》,《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博士论文),第81页,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② 程文超:《“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第31~37页。
    ① 转引自周宁:《孔教乌托邦》,第8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67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③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55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④ 虽然乌托邦以各种形式广泛存在于世界文学的各种文类,但相比而言,欧洲文学史上乌托邦思想源远流长,并业已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文学叙事传统,因此,学术界多以欧洲文学中的乌托邦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代表而论。
    ⑤ 一般而言,乌托邦文学主要是指乌托邦小说,尽管其他文类如诗歌、散文、戏剧中也存在乌托邦因素,但从中外学者对乌托邦文学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基本上集中于小说领域。由于本论文主要讨论乌托邦小说,故后文如非特殊说明,涉及“乌托邦文学”的地方都是指“乌托邦小说”。另外,广义的乌托邦文学包括乌托邦、反乌托邦和伊托邦三个维度。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乌托邦、反乌托邦展开相关论述,伊托邦暂不涉及。
    ⑥ 宋伟杰:《乌托邦简论》,《艺术广角》,1998年第3期,第40~45页。
    ①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第214页,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② Krishan Kumar, Utopian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25.
    ③ 此定义是本文在姚建斌对乌托邦小说的定义基础上补充、修整而提出的。详见姚建斌:《乌托邦文学论纲》,《文学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第57~66页。
    ④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第110页,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① John Whale, Imagination Under Pressure, 1789~1832, in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Uti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11.
    ② 姚建斌:《乌托邦文学论纲》,《文学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第57~66页。
    ③ 潘艳慧:《向后看的乌托邦:论晚清作家的时间想象》,《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79~82页。
    ④ Manifold Lewis, The story of Utopias, New York Viking Press,1922.
    ⑤ 沈从文:《湘西》,《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336~337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① “黄金时代”并非时间概念,而是一个静态的空间概念。它来源于公元前8世纪赫西俄德的长诗《工作与时日》。这是一个田园诗般美好而和谐的乐园,它象征着人类本源的生活状态,人与神的生活无异,大地物产丰富,人们和睦相处。
    ②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181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3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84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第6~7页,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③ 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第62~68页。
    ① 详见张隆溪:《乌托邦》,收入曹莉主编:《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第208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原文载于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 Utopia in Modern Tun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p.428.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第62~68页。
    ③ [法]莱曼·萨金特:《乌托邦:西方世界中理想社会的研究》,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1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 原文载于Ruth Levitas, The concept of Utopia, New York: Philip Allan, 1990, p.191.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1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二十一世纪》,1999年2月号,总第五十一期,第95~103页。
    ⑥ 其实,老子的“玄同”、墨子的“尚同”与孔子的“大同”具有内在相通之处,只是各自的理论支点和阐发内容有些歧异。
    ① 王弼:《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第三册),第146页,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② 由于本章第一节中已展开两位学者对乌托邦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③ [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3~4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① 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第6页,天津人们出版社,2003年版。
    ② 该书的前两卷于1954~1955年在东柏林出版,第三卷于1959年出版。
    ③ 转引自陈岸瑛、陆丁:《新乌托邦主义》,第72页,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④ [美]罗伯特·诺齐克:《乌托邦》,《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第325页,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⑤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第243页,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原载于Frank E.Manucl & Fritizie P. Manuel, Utopian Thought in the Western World, Massachusotts: the Belknap Pross of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p. 814.转引自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第6页,天津人们出版社,2003年版。
    ②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 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第38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有关乌托邦思想研究的译著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才在国内陆续出版。例如1923年乔·奥·赫茨勒的《乌托邦思想史》的中译本初版于1990年,1971年保罗·蒂里希的《政治期望》的中译本初版于1989年,1929年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中译本初版于2000年。
    ① 近20年来,西方(包括前苏联)乌托邦文学研究取得相当显著的成效,出版近百种相关研究的著作,代表性的专著有Mardell L·Fortier的《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思想和其在文学中的发展》。
    ② 张隆溪以《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为题有两篇文章,分别是发表于《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2月号)的中文稿与美国《乌托邦研究》(Utopian Studies)(2002年10卷第1期)的英文稿,两文内容有所不同。后来根据英文稿整理而成中文稿《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在国内出版,收入《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一书。详见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15~245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俄]列宁:《两种乌托邦》,《列宁选集》(第2卷),第297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美]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第240页,张京嫒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大出版社,1993年版。
    ①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概念》,《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第71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55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③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第9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① [美]张灏:《康有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第74页,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② 刘明华:《大同梦》,第7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康有为:《大同书》,第8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④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第267页,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⑤ 有关《礼运》的作者,学术界虽存歧异,但一般认为“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遵从此说。参见《辞海 修订稿 语词分册》,第360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① 陈正炎、林其锬:《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第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第70页,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③ [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第310页,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④ [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第310页,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4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 康有为:《大同书》,第247~248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② 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第17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 [英]洛克:《政府论》(下卷),第6页,叶启芳、翟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④ 有关《大同书》的写作时间,康有为在《大同书题辞》中说:“吾年二十七,当光绪甲申…感国难,哀民生,著《大同书》”,即1884年。而弟子梁启超在《大同书成题辞》所加附注中认为是康有为“辛丑、壬寅间(1901~1904)避居印度,乃著成此书”,学术界多依据梁说而推断其成书时间为1901~1902。可参阅李泽厚:《<大同书>的评价问题与写作年代:简答汤志钧先生》,《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第15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汪 晖:《<大同书>的成书年代与早期康有为的公理观》,《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754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① 康有为:《大同书》,第240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② 康有为:《大同书》,第24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③ 康有为:《大同书》,第245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7页,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 费孝通:《婚姻的确立》,《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第1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康有为:《大同书》,第160页,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① [德]马克斯·韦伯:《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儒教与道教》,第85页,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214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 [美]大卫·雷·格里芬《导言:后现代精神和社会》,[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第4页,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④ Judith Shklar,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Utopia: From Melanholy to Nostaligia", in Frank E. Manuel, el., Utopias and Utopign Thought, Boston: Beacon Press, 1967, p, 105.
    ① 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第62~68页。
    ② 诚然,康有为有关大同社会的乌托邦设想尚存缺憾,如《大同书》中展现的对科技发展、历史进步乃至婚姻中两性全面平等的热情期望与极力褒扬,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历史发展、自由个性等因素的复杂衍变。对此,康有为自己也有清醒的认识,他深知在中国的前现代时期(“据乱世”)提倡“大同”之不适宜性,他极力反对《大同书》的出版即为明证。
    ③ [美]迈克尔·加斯特:《共和革命运动》,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第5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 参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编:《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第14~27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⑤ 据赵毅衡统计,当时的未来小说不下30部。赵毅衡对其“未来小说”没有明确所指,他似乎仅指如《新中国未来记》、《未来教育史》等表示纯粹未来想象的小说,至少不涵括如《新石头记》等“翻新小说”类型的,故统计的篇目数量较少。参见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1999年12月号,总第五十六期,第103~112页。
    ① 有关翻新小说,以往学人多受阿英在《晚清小说史》中谓之“拟旧小说”的影响,将之归为“续书”之列,评价不高。近年来随着欧阳健在《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提出“翻新小说”这一概念后,学人广为采纳并有所辨正。参见胡全章:《翻新小说:晚清小说的新类型》,《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75~77页。
    ②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第20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③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9~10页,吴睿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转引自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第27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⑤ 梁启超原来计划写《新中国未来记》、《旧中国未来记》以及《新桃源》(一名海外新中国)三部。后两者体 例与前者相同,分别是从旧中国以及海外角度充实有关“新中国”想象的宏伟蓝图。参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58~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百年一觉》是英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的政治小说《Looking Backward,1887~2000》(1888)(中译《回顾》)的节译本。该书在中国有三个译本,《回头看记略》(1891~1892)、《百年一觉》(1894)和《(政治小说)回头看》(1904)。其中《百年一觉》对晚清社会影响最大,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都曾坦言受其影响。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陆士谔的《新中国》与翻译小说《百年一觉》的展开方式非常相似,康有为的《大同书》也深受该小说的影响。参见吴淳邦:《陆士谔的<新上海>和<新中国>》,《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第184~198页。
    ② 对此,赵毅衡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可能受另一部小说启发,即同时在《新小说》第1期开始连载的法国佛林玛利安君所著的《地球之末日记》,译者就是梁启超本人。参见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1999年12月号,总第五十六期,第103~112页。
    ③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535页,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80年版。
    ④ 阿英:《晚清小说史》,第87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⑤ 参见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1999年12月号,总第五十六期,第103~112页。另据夏晓虹考证,当小说描述孔觉民的讲演时写道:“就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讲起,讲到今年壬寅,可不是刚足六十年吗?”这一年的西历纪年应是1962年,梁启超多加了一百年。参见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第42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①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记载陆士谔作品共有20部,其中对未来中国展开乌托邦想象的就有《新三国》、《新水浒》、《新野叟曝言》、《新上海》以及《新中国》5部。
    ① 蔡元培:《新年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1883~1909),第238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以下引文皆同。
    ② 春颿:《未来世界》,《晚清小说大系·新中国未来记 大马扁 轰天雷 未来世界》,第15页,广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版。
    ③ 梁启超:《爱国论》,第66页,《饮冰室全集·文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① 转引自[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第270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② 杨联芬:《“新”之所以然——晚清新小说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6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19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④ 1912年梁启超在《鄙人对于言论界之过去及将来》一文中回顾此事时坦言:“逆计十年后大业始就……其理想之开国纪元,乃恰在今年也。”参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第3页,中华书局,1936年版。
    ⑤ 转引自[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07页,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⑥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概念》,《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第71页,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① 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第101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 王德威:《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论》,《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5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③ 吴趼人:《新石头记》,第286页,王立言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以下引文皆同。
    ① 王德威:《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论》,《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② 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第113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春颿“文明专制”的思想显然受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5)的影响。梁启超指出:“凡专制者,以能专制之主题的利益为标准,谓之野蛮专制;以所专制之客体的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春颿《未来世界》中用以界定的“野蛮社会”、“文明境界”的价值尺度与之基本相同。而“文明境界”可视为中西乌托邦杂糅的政体形态,其中糅合儒家“大同”、康有为大同理想和西方现代乌托邦等诸种元素。
    ② 春颿:《未来世界》,《晚清小说大系·新中国未来记 大马扁 轰天雷 未来世界》,第121页,广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版。
    ③ 对此,杨联芬有不同看法。她认为小说叙述者是完全站在赵素华一方,对婚姻自由持激进的态度。我以为这种读解有些片面,未曾从文本的整体出发对女性立场作综合考察。详见杨联芬:《“新”之所以然——晚清新小说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6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王韬:《杞优生<易言>跋》,《弢园文录外编》(卷十一),第6~7页,楚流等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① 郑观应:《<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凡例》,《郑观应集》(上册),第24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79页,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 王德威:《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论》,《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④ 在晚清小说的乌托邦书写中有不少有头无尾、未完篇的,尤其是在关于未来理想中国的想象时,小说叙事常常还没来得及展开就戛然而止的,这应该不是偶然现象,倒是从另一侧面应征晚清展开未来想象的有限性。如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只写了五回,萧然郁生的《乌托邦游记》只写了四回,悔学子的《未来教育史》只写了四回,《月球殖民地小说》写了三十五回也仍然未完篇。
    ① 本文使用的“科幻乌托邦”概念有别于通常所谓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以科学为对象和线索进行幻想并构成主体内容的,其立足点多在于展示科学发展对社会或人的改造力量;而科幻乌托邦是指用科幻的形式营造的乌托邦书写,重点在于展示“乌托邦”这一社会结构形态政治、文化等层面,科幻仅是其展开文学想象的表现方式。
    ② 杨联芬:《“新”之所以然——晚清新小说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6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王德威:《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论》,《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46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④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144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① 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12期,第62~68页。
    ② [美]拉塞尔·雅格布:《期盼乌托邦》,王雁翎编译,《天涯》,2001年第2期,第39~43页。
    ③ 有关威尔士的《时间机器》的文体,一般学者将之归于科幻小说;我认为该文虽以科幻的形式展开,但就其寓意而言,应归属于“反乌托邦”小说一类,故列入乌托邦文学予以考察。
    ④ [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22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⑤ 转引自[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第239页,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① 王德威:《贾宝玉坐潜水艇:晚清科幻小说新论》,《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5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② 参见郭延礼:《凡尔纳所引发的外国科学小说的翻译》,《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陈平原:《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化》,1996年第13期,第114~131页。
    ③ 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第十卷),第15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④ 徐念慈:《小说林缘启》,转引自时萌:《晚清小说》,第46页,国文天地,1990年版。
    ① 其他高科技工具,有如透骨镜、潜水艇等的神奇功能,由于在上节《回到未来:晚清乌托邦小说的时间观》中已有相关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② 陈平原:《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化》,1996年第13期,第114~131页。
    ① 杨联芬:《“新”之所以然——晚清新小说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6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徐念慈:《新法螺先生谭》,吴组缃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六》(1840~1919),第328页,上海书店,1992年版。以下引文皆同。
    ① 杨联芬:《“新”之所以然——晚清新小说论》,《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第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碧荷馆主人:《新纪元》(第一回),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38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 陈平原认为晚清作家有关科幻的知识来源非常单薄,主要是海外游记以及当时报刊等大众传媒。详见陈平原:《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以“飞车”为中心的考察》,《中国文化》,1996年第13期,第114-131页。
    ①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172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169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172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③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4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④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第15页,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⑤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4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叶君:《乡土乌托邦的建构与消解——解读文本中的湘西和商州》,博士论文《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第86页,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② 沈从文:《论冯文炳》,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第24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 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第26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① 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第5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②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第40~62页,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③ 师陀:《果园城》,《芦焚短篇小说选集》,第400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 钟本康:《世纪之交:蜕变的痛苦挣扎——<土门>的隐喻意识》,《小说评论》,1997年第6期,第53~58页。
    ⑤ 原文出自Paul Ricoeur,lecture on Ideology and Utopia,p,3d10.转引自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第9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第22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 [加]琳达·哈切恩:《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语小说研究》,第16~17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① 废名:《废名小说选·序》,《冯文炳选集》,第39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② 详见陈建军:《废名年谱》,第5-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二卷的序》,《沈从文文集》(第一卷),第345页,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④ 在《阿丽思中国游记》一文中,沈从文也不时流露对当时盛行的各种“主义”的疏远乃至厌恶的态度,由此可见其边缘意识的顽固和深厚。详见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文集》(第一卷),第345、382页,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⑤ 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第133~150页。
    ⑥ 沈从文:《<生命的沫>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第8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⑦ 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第276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① [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第7页,符家钦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②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第1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
    ③ 辛亥革命那年的凤凰县苗民起义失败后,城防军大肆杀戮苗民。起初每天必杀100人左右,而行刑兵士只有20人,后杀人略有限制,以占卦的方式决定人的死活。参见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第126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④ 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年第5期,第119~137页。
    ⑤ 转引自[新加坡]王润华:《沈从文:一只不断上涨的股票》,金羊网,2002年12月5日。
    ⑥ 杨联芬认为沈从文当时的文化意识与当时一般的文学青年没有两样,如其早期创作的小说《福生》、《棉鞋》以及《一天是这样过的》等与五四时期小说有着共同的主题和相似的情绪。详见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52~62页。
    ⑦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第23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 沈从文:《烛虚》,《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第276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①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第43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② 自1922年20岁时离开家乡北上赴京,沈从文大部分时间都栖居都市,解放前仅在1934年、1937年回乡两次。前一次是因母亲病重而返乡探望,逗留三日后即回;后一次则是因抗战爆发而流亡回乡,居家约四个月而已。
    ③ 杨春时,徐晋莉:《沈从文的东方式浪漫主义》,《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177~182页。
    ④ 本文使用的“边缘人”的内涵有别于通常意义上的意指。“边缘人”一般指残疾人、人格分裂者或为世不容者等,而本文使用的“边缘人”主要指那些远离中心、不被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或关注的知识分子个人或群体,近似于萨义德所说的“谔谔之人”(nay-sayers),即“这些个人与社会不合,因此就特权、权势、荣耀而言都是圈外人和流亡者”。参见[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48页,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⑤ 师陀:《<黄花苔>序》,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第49页,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⑥ 在现代文学史上,一般将师陀的创作分为“芦焚时期”和“师陀时期”,这主要依据1946年“师陀”笔名的启用,“师陀”是英文“ruffian”(暴徒)的音译。前期“芦焚时期”创作的多为具有田园牧歌意味的乡土小说,而后期“师陀时期”多为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小说。参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第414~4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 师陀:《阿嚏》,师陀:《果园城》,第224页,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芦焚:《铁匠》,《看人集》,第1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版。
    ③ 孟实:《<谷>和<落日光>》,《朱光潜批评文集》,第72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④ 萧乾自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回国,但之后境遇多有不顺。作为一位自由知识分子,他恪守现代公民社会自由、民主的信念并由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曲折而丰富的心路轨迹昭示个体生命独具的性格魅力。参见拙文《行进在“自由”之路上:对萧乾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心路考察》,《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188~191页。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和凯撒王国》,第113页,安念启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参见[意]康帕内拉:《太阳城》,第111页,陈大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③ [英]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奥威尔文集》,第95页,董乐山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④ [英]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奥威尔文集》,第95页,董乐山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① 早在1837年洪秀全已得到后来被奉为太平天国宗教起源的宣扬基督教的《劝世良言》,但他当时并未萌发多大的兴趣,稍作浏览后便搁置一旁。他继续参加1843年的考试,但不幸仍是失败,在悲愤绝望之中他大病一场,而产生后来所谓的“异梦”。
    ②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编:《金田起义》,第23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③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第92页,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6页,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⑤ 由于本论文在“革命乌托邦”一章中有梁启超及其“革命”的相关论述,所以此处暂不展开。
    ⑥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第67页,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① 而在康有为生前,《大同书》仅发表了甲、乙两卷。1913年经梁启超请求在《不忍》创刊号起连载,将乙部登完。到1917年续出第九、十部,但没有续载。
    ② [美]詹姆逊:《乌托邦与实际存在》,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第38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第66页,陈定家、汪正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 [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第237页,王逢振、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杨联芬认为如此“洁净”和唯美的境界过于“乌托邦”,这纯净和谐的世界过分单薄。笔者以为此论有失偏颇,姑且存疑。参见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第133~150页。
    ②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第78页,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引文皆同。
    ③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第23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④ 参见沈从文:《桃源与沅州》,《沈从文别集·湘行集》,第157页,岳麓书社,2002年版。
    ⑤ [美]罗伯特·诺齐克:《乌托邦》,《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第315页,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⑥ 李健吾:《边城》,《李健吾批评文集》,第55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⑦ 文中描述以老船夫为代表的山民的淳朴,颇似李汝珍《镜花缘》君子国中人民好让不争的情形,详见本论文 第一章第二节的相关阐述。
    ① 沈从文:《绿魇·黑》,《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第100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① 李健吾:《边城》,《李健吾批评文集》,第54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②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第22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 蓝棣之:《沈从文:<边城>》,《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第20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219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 王德威:《原乡神话的追逐者——沈从文、宋泽莱、莫言、李永平》,《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第231页,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③ 更何况翠翠父母亲一代虽没有“碾坊”的障碍,有情人也未成眷属,可见作者处处都在暗示“边城”乌托邦里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侵蚀与挤兑。
    ④ 其实,作者写顺顺的豪爽、洒脱中的功利之心,也早有伏笔,“这人脚上有点小毛病,还能泅水;走路难得其平,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第2节),“小毛病”、“难得其平”均是暗示顺顺性格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①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抽象的抒情》,第28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刘洪涛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认为《边城》的创作与沈从文个人的情感生活有密切关系,它是沈从文将自己“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的曲折表达。由于本文论述集中的需要,此处暂不展开相关探讨。参见刘洪涛:《沈从文与张兆和》,《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第54~60页。
    ③ 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第2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④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第81页,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⑤ 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第2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⑥ 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 U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p. 28.
    ① 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第4页,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② 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第72页,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③ 丁兴标:《<边城>:一段往事,一个喻言》,《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第3~6页。
    ④ 转引自高宣扬:《后现代论》,第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张新颖:《从沈从文理解<边城>,从<边城>理解沈从文》,《上海文学》,2005年第8期,第80~85页。
    ② 李健吾:《画梦录》,《李健吾批评文集》,第132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③ [苏]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钱中文主编:《小说理论》,第429页,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周作人:《桃园跋》,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第104页,止庵校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 废名:《冯文炳选集》,第3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③ 灌婴:《桥》,《新月》,1932年2月1日,第4卷第5期。
    ④ 废名:《桥》,《废名短篇小说选》,第303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⑤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桃花源”与西方文学中的田园牧歌有深刻的内在契合之处。曼努尔曾对广义的乌托邦进行了分类,他将乌托邦与田园牧歌的区分开来,认为乌托邦与田园牧歌都属于人们想象中的乐园,但乌托邦是关于城市的,田园牧歌是关于乡村的;乌托邦出现在历史的未来,而田园牧歌出现在历史的过去;乌托邦多是进取的,田园牧歌则是逃避的;乌托邦从文学进入政治,田园牧歌从政治退隐文学。参见周宁:《东风西渐:从孔教乌托邦到红色圣地》,《孔教乌托邦》,第136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桥》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柚子》的延伸,两文在叙事结构上很相似。在小说《桥》中,叙述者着力铺叙的也不是小林和琴子的完美爱情,而是小林、细竹和琴子三人之间的宁静与和谐。而且,叙述者对细竹的偏爱也很显然,细竹天真活泼而不失稳重,琴子端庄典雅似又矜持有余。“琴”与“芹”也是谐音。这些巧合并非偶然,反映出废名对“两女+男”叙事模式的独特架构方式。
    ② 虽然“我”与妻子不及与柚子妹妹那么亲近和默契,但似乎也不曾对之表示反感或厌倦,只流露出一点淡淡的忧伤或落寞之情。
    ① 废名:《桥》,《竹林的故事》,第32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 在《桥》中,叙述者讲述了一个父子结构的故事。瞎子儿子终日忙碌,而健康的父亲却游手好闲,无视儿子的艰辛与痛苦,更遑论对儿子的体恤或爱怜。可见废名对男女两性有明显的情感倾向,他对父权制社会中“父亲”们充满厌恶与唾弃,对“母亲”们则多持同情和赞美的态度。参见废名:《桥》,《竹林的故事》,第32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废名:《浣衣母》,《竹林的故事》,第3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苏]巴赫金:《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历史诗学概述》,钱中文主编:《小说理论》,第430页,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① 废名从小就经历疾病与死亡的恐惧和颤栗,在六七岁时,他得了一场大病,差一点因此送了性命。更不幸的是在他生病期间,妹妹因家人的忽略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夭折。妹妹的早亡,使废名深感负疚,从此心灵上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② 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转引自魏庆培、潘祥辉:《现代化进程中的废名小说》,《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113~116页。
    ③ 废名:《桃园》,第121页,开明书店,民国22年版。
    ④ 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周作人批评文集》,第224页,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① 转引自周宁:《孔教乌托邦》,第27页,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②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周大璞、刘禹昌、王启兴:《古文观止注译》(下),第26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③ 葛兆光:《从出世间到入世间》,陈平原、陈国球主编《文学史》(三),第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反乌托邦有统一的称谓,常见的有反转乌托邦、消极乌托邦、封存乌托邦、恶乌托邦、恶托邦和反乌托邦等,本文采用反乌托邦这一术语。
    ① 有关“中国形象”以及三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来源于王一川相关观点的启发。参见王一川:《中国人想象之“中国”》,《中国形象诗学》,第3、10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② [美]詹姆森:《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240页,北大出版社,1993年版。
    ①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第193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②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59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 舒济:《国外翻译研究老舍文学作品概况》,曾光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下),第1027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④ [苏]A·A安基波夫斯基:《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第107页,宋永毅译,曹素华校,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⑤ 在1933年的《<猫城记>自序》中,老舍对该小说仅是“一点点不满意”;但在1935年的《我怎样写<猫城记>》中,就承认“是本失败的作品”;在1947年的《<猫城记>新序》中,老舍更是称之为“弃儿”。这种前后态度的差异是否表示作者对该作的真实观点,姑且存疑。参见曾光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上),第514、544、613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 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2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第188~19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凌宇、颜雄、罗成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24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 有关《猫城记》的体裁,学术界人士也是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中国现代文学史撰写者多认为是寓言体小说,赵毅衡认为是未来小说,叶永烈认为是科幻小说;孔庆东认为既是科幻小说,又是政治小说。我以为,体裁划分的难以界定正说明《猫城记》文本叙事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但研究者无须过多地纠缠于此。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2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叶永烈:《老舍笔下的火星人——<猫城记>》,《文汇报》,1981年5月19日;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1999年12月号,总第五十六期,第103~112页;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37~45页。
    ③ 王淑明:《猫城记》(书评),《现代》,1934年1月,第4卷3期。
    ④ 在国外,美国学者Ho Koonki Tommy曾以“乌托邦文学”为话题,在论文《Why Utopias Fail》中将老舍的《猫城记》与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作比较,指出它们不同于普通“反乌托邦”的文学特征。抨击国民利己主义的劣根性是三篇作品共同的主旨。但由于搜集资料条件所限,笔者尚未见到该中译文。
    ① [英]乔治·格兰:《乌托邦创作》,熊元义译,《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第151~155页。
    ② 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另有中译本,如《我们》,范国恩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奇妙的新世界》,卢珮文译,外文出版局,1980年版;《一九八四》,藤棋、金腾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版。
    ③ 老舍在伦敦执教并开始文学创作时,正是反乌托邦文学在欧洲盛行之时,在《文学概论讲义》中在论及文学创作的个性时,老舍以《美丽的新世界》为例谈到不应当塑造“不动感情的人类”,可见老舍对反乌托邦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在给受邀写作该小说的编辑施蛰存的信中,老舍也谈及《猫城记》的创作受过赫胥黎的《美丽的新世界》的影响。参见老舍:《老舍全集》(第十六卷),第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史承钧:《<猫城记>与西方“反乌托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第245~255页。
    ④ [法]让·马克·莫哈:《比较文学的形象学》,转引自黄万华:《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第153~159页。
    ① 老舍:《猫城记》,《老舍全集》(第二卷),第16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引文皆同。
    ① 转引自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下),第102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① [英]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董乐山编:《奥威尔文集》,第94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苏]安·安得纳烈特夫、格·纳瓦卡:《中国人民的文化》,转引自[苏]A·A安基波夫斯基:《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第93页,宋永毅译,曹素华校,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③ 对于老舍在《我怎样写<猫城记>》中的自贬,夏志清认为老舍此举的真正目的恐怕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文中有较明显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倾向。参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第551页,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80年版。
    ④ 老舍:《<老舍选集>自序》,转引自张桂兴:《老舍与第二故乡》,第597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 《青年会组织学术演讲委员会》,《正报》(青岛)1937年2月15日。
    ① 老舍:《我怎样写<猫城记>》,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上),第545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② 老舍:《猫城记》,《老舍全集》(第二卷),第2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 [俄]索罗金:《一位艺术家的生平与命运》,转引自野婴:《老舍研究在苏联》,《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1期,第12~24页。
    ④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第239页,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⑤ 老舍:《猫城记》,《老舍全集》(第二卷),第20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美]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523页,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① 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批评空间的开创》,第2页,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② 有关“左翼文学”概念的界说目前在学术界存有一定的“含混性”,在不同的言说环境下它涵盖的范围不同。由于本文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所以论述的“左翼文学”是狭义范围而言的,即主要指1923年革命文学酝酿开始至1936“左联”解散时期的左翼叙事。参见洪子诚:《“左翼文学”等概念》,《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第259~260页,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① 由于本论文主要研究方向在中国现代文学,所以关乎当代文学部分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乌托邦的文学想象暂不展开论述,在余论部分作相关延伸性探析。
    ② [德]马克思:《19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德]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2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 原文出自David Harvey,Spaces of Hope,p173~174,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0.转引自张历君:《镜影乌托邦的短暂航程:论瞿秋白游记中的乌托邦想象》,《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107~111页。
    ③ 库玛语,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第62~68页。
    ④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7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 U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p.62.
    ② 转引自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12期,第62~68页。
    ③ Judith Shklar,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Utopia: From Melanholy to Nostaligia", in Frank E. Manuel, el., Utopias and Utopian Thought, Boston: Beacon Press, 1967, p, 105.
    ① 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民国丛书》(第五编17),第319页,上海书店,1996年版。
    ② 瞿秋白:《马克斯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鲁迅编:《海上述林》(上卷),第20~2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③ 当然,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本土化还有诸多因素,如李泽厚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分析民粹主义、道德主义和实用主义因素是促其构成的重要因素。由于本论文是从乌托邦的角度予以观照,所以拟不展开文化范畴方面的考察。参见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第147~162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④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第10页,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第273页,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⑥ [俄]列宁:《两种乌托邦》,《列宁选集》(第2卷),第297页,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第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②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 下册),第596页,三联书店,1963年版。
    ③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7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④ 萧楚女:《诗人的方式与方程式的生活》,《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杂志社,1924年第10期。
    ⑤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10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⑥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运动史料选》(第2册),第23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① 冯乃超说:《怎样地克服艺术的危机》,《创造月刊》,1928年9月,2卷2期。
    ② 朱寿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第229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普实克语,转引自尹慧珉:《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抒情诗与史诗》读后感》,《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第78~85页。
    ④ [俄]别尔嘉耶夫:《进步说和历史的终结》,《历史的意义》,第154~155页,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⑤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四卷),第17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⑥ 蒋光慈:《<短裤党>自序》,《蒋光慈文集》(第一卷),第21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⑦ 叶紫:《<丰收>自序》,胡从经编:《叶紫文集》(下),第54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⑧ 蒋光慈:《十月革命和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第四卷),第6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① 转引自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左翼文学研究》,第9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② [美]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本文》,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第172页,北大出版社,1993年版。
    ③ 符杰祥:《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51~54页。
    ① 吊诡的是,曾经猛烈抨击浪漫主义的左翼革命理论家瞿秋白几乎成为当时革命小说浪漫叙事的热点人物。除了蒋光慈的《短裤党》、丁玲的《韦护》外,郭沫若在小说《骑士》(1930年)中的革命者白秋烈也是以瞿秋白为原型塑造的,而诗人的浪漫气质是这些小说着力刻画人物的共同精神特征。
    ②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文集》(第五卷),第102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③ 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蒋光慈文集》(第二卷),第116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① 洪灵菲:《流亡》,《洪灵菲选集》,第6~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引同。
    ② 茅盾:《幻灭》,《茅盾选集》(第二卷),第7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 [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蒋光慈的革命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第143页,陈圣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① [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第225页,盛晓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朱熹:《孟子集注》,第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③ [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德]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47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 政治理论篇》,第278页,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丛刊>序》,《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5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③ 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蒋光慈文集》(第四卷),第170~17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④ 钱杏邨:《死去的阿Q时代》,《“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192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⑤ 叶紫:《从这庞杂的文坛说到我们这刊物》,《叶紫文集》(下),第511~512页,胡从经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 青见:《阿Q时代没有死》,《“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第494~495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革命的诱惑与奴役:革命的双重形象》,《论人的奴役与自由》,第234页,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③ [美]安敏成:《超越现实主义:大众的崛起》,《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第186页,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 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1928~1937),第169~17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 [美]安敏成:《超越现实主义:大众的崛起》,《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第190页,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③ 丁玲:《水》,《丁玲文集》(第二卷),第397~398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以下引同。
    ① [俄]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第187页,徐黎明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 [日]中野实:《革命》,第52页,于小薇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③ 蒋光慈:《咆哮了的土地》,《蒋光慈文集》(第二卷),第15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以下引同。
    ① 朱德发:《政治理性与左翼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第19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 萧军:《八月的乡村》,《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小说集七),第60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③ 列宁:《俄国工人报刊的历史》,《列宁全集》(第二十卷),第248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④ 丁玲:《我的创作经验》,《丁玲文集》(第五卷),第38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⑤ 转引自蒋牧良:《记张天翼》,《文艺生活》(海外版)第7期,1948年10月15日。
    ⑥ 华汉:《谈谈我的创作经验》,《阳汉笙选集》(第4卷),第113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① 茅盾:《再来补充几句》,《茅盾全集》(第三卷 小说三集),第561~56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② 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鲁迅全集》(10),第33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③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革命的诱惑与奴役:革命的双重形象》,《论人的奴役与自由》,第235页,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④ L·柯拉科夫斯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转引自[美]R.J.伯恩斯坦:《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曾乐译,《哲学译丛》,1991年第1期,第45~52页。
    ① 高小弘:《一桩错位的历史奇遇:从丁玲整风前的几个文本看革命与女性的关系》,《天府新论》,2005年第6期,第106~108页。
    ② 谢冰莹:《当兵去·女兵自传》,《谢冰莹文集》(上),第60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③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回忆与随想》,《丁玲文集》(第五卷),第8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①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2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① 钱杏邨:《茅盾与现实》,《新流月报》,1929年第4期。
    ① [法]傅立叶:《关于四种运动的理论》,转引自[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1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 禹燕:《女性人类学》,第123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③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移行》(1934年)就是一个典型的文本,它书写了一个因抵挡不住物质诱惑而背叛革命的女性桑华的故事。在工业家奢华的物质生活之前,前去谋取革命所需资金的桑华顷刻瓦解,并最终背叛自己的神圣使命而嫁给了他。革命者摇身一变成为富太太,为此,桑华还振振有辞地自我辩解:“我跟他接近是为了革命。”参见张天翼:《移行》,《张天翼文集》(第2卷),第28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④ 列宁:《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马、恩、列、斯文艺论著选读》,第29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 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茅盾全集》(第20卷),第34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⑥ 黄照:《星》,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第174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 颇有意思的是,梅春对黄同志一直呼之为“黄”。这显然是一种情人之间的昵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小说中爱情挤兑革命的强大功能。
    ② 这也正是小说遭到争议的原因所在。有关《星》,评论者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星》和《山村一夜》是叶紫创作陷入严重危机的集中表现”,也有人认为“《星》不仅不是作家创作陷入危机的集中体现,反而标志着作家创作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尝试和探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是他奉献给三十年代革命文学一份不薄 的礼物”。参见吴文辉:《论叶紫》,中山大学学报,1965年第3期,第28页;侯树钦:《试论叶紫小说<星>6》,山东师院学报,1981年第4期,第71-76页。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第262-264页,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② 贾振勇:《当审美遭遇政治: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70-73页。
    ① 与旧式婚姻的丈夫陈德隆所生两个幼子的身份在革命伦理秩序中不予承认,故作为亲身母亲的梅春一直视而不见,离家时也没有怜惜他们。
    ②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第13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二心集》,第8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④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第45页,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① L·柯拉科夫斯基:《再论乌托邦的终结》,转引自[美]R.J.伯恩斯坦:《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曾乐译,《哲学译丛》,1991年第1期,第45-52页。
    ② 邵荃麟:《文学历程十年》,《文学十年》,第37页,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① 贾平凹:《商州再录·题记》,《贾平凹文集》(第3卷),第138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② 张炜:《融入野地:代后记》,《九月寓言》,第34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① David W. sisk,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 London: Geen Wood Press, 1997, p. 2.
    ② 郭宝亮:《反乌托邦:<故乡面和花朵>试解》,《小说评论》,2000年第4期,第43~49页。
    ① 梁鸿:《行走、姿势一阎连科传略》,阎连科:《受活》,第585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 [德]康德:《从世界公民立场的设想的一般历史》,转引自张汝伦:《良知与理性》,第14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谢有顺:《革命、乌托邦与个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种读解方式》,《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4期,第92-104页。
    ① 原载于Oscar Wilde, "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 in Plays, Prose writings and Poems, ed. Anthony Fothergill(London:J. M. Dent, 1996), p. 28.转引自转引自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第21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德]保罗·蒂里希:《乌托邦的政治意义》,《政治期望》,第215~216页,徐钧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德]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徐钧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7.[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四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0.[德]马丁·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张月等译,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1.[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2.[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3.[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6.[德]恩格斯:《反杜林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7.[俄]列宁:《列宁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意]维科:《新科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英]洛克:《政府论》(上下卷),叶启芳、翟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0.[美]E·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美]约瑟夫·R.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和凯撒王国》,安念启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4.[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5.[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张雅平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7.[美]雷纳·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8.[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五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苏]巴赫金:《小说理论》,钱中文主编,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版。
    30.[德]沃尔夫·伊瑟尔:《虚构与想象——文学人类学疆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2.[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马尔库塞文集》,李小兵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3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3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古尔德:《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常晓玲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年版。
    37.[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38.[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39.[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钱佼汝、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0.[美]詹姆逊:《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3.[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四卷),王逢振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英]齐格蒙·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郁建兴、周俊、周莹译,何百华译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45.[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4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概念》,《现代性的五幅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47.[加]琳达·哈切恩:《加拿大后现代主义——加拿大现代英语小说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48.[美]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盛晓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9.[法]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0.[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51.[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2.[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5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54.[美]吉列斯比:《欧洲小说的演化》,胡家峦、冯国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5.[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6.[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57.[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王国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8.[法]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时间与叙事(2)》,王文融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9.[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0.[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1.[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62.[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63.[英]凯瑟琳·勒维:《古希腊喜剧艺术》,傅正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4.[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5.[美]萧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7.[美]张灏:《康有为》,《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8.[日]中野实:《革命》,于小薇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版。
    69.[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0.[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71.[美]王德威:《中国现代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苏]A·A安基波夫斯基:《老舍早期创作与中国社会》,宋永毅译,曹素华校,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4.[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版。
    7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76.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7.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8.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陈岸瑛、陆丁:《新乌托邦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80.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81.贺来:《现实生活基础: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2.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3.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4.周宁:《孔教乌托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85.武跃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邦倾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86.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87.刘明华:《大同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88.陈正炎、林其錟:《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90.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9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2.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9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96.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7.汪晖:《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98.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99.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00.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1.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明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2.胡全章:《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探询——吴趼人小说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3.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6.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08.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109.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0.高恒文:《学院派的风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1.周仁政:《京派文学与现代文化》,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2.刘进才:《京派小说诗学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3.陈建军:《废名年谱》,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4.吴晓东:《镜花水月的世界——废名<桥>的诗学研读》,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5.黄健:《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6.刘增杰:《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117.朱光潜:《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18.李健吾:《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19.周作人:《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20.梁宗岱:《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21.刘西渭:《咀华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122.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123.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24.刘洪涛、杨瑞仁:《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5.高宣扬:《后现代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127.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28.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9.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0.张天翼:《张天翼文学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3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2.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3.王寰鹏:《左移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134.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35.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左翼文学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36.朱寿桐:《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137.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8.禹燕:《女性人类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39.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140.张汝伦:《良知与理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1.邵荃麟:《文学十年》,北京: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142.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3.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4.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北大出版社,1993年版。
    145.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6.江怡主编:《理性与启蒙》,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147.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48.张穗华主编:《大革命与乌托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
    149.[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0.[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1.[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5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民国80年版。
    153.阿英:《晚清小说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54.欧阳健:《晚清小说简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5.阿英编:《晚晴文学丛钞·小说一卷》(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56.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7.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9.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60.许祖华:《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1.凌宇、颜雄、罗成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1800~194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年版。
    163.田汝康、金重远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4.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5.陈平原、陈国球主编:《文学史》(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6.曹莉主编:《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7.李纲:《梁谿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6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69.王弼:《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70.陈观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71.莫砺锋编:《程千帆选集》(上、下集),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172.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3.陶文鹏、丘万紫选析:《陶渊明诗文赏析》,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74.周大璞、刘禹昌、王启兴:《古文观止注译》(上下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5.曾广灿、吴怀斌编:《老舍研究资料》(上、下册),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76.张桂兴编著:《老舍与第二故乡》,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7.《“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8.《茅盾专集》(第一卷上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79.叶雪芬编;《叶紫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意]康帕内拉《太阳城》,陈大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苏]札米亚金:《我们》,范国恩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5.[英]阿道斯·赫胥黎:《美丽新世界》,李黎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7年版。
    6.[英]乔治·奥威尔:《1984》,董乐山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7.[英]乔治·奥威尔:《奥威尔文集》,董乐山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8.[英]乔治·奥威尔:《奥威尔书信集》,甘险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庄子:《逍遥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孟子:《孟子》,朱熹集注,北京:中华书局民国30年版。
    11.李汝珍:《镜花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刘鹗:《老残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吴趼人:《新石头记》,王立言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4.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楚流等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郑观应:《郑观应集》(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1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十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8.蔡元培:《蔡元培全集》(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9.鲁迅:《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0.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废名:《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废名:《废名短篇小说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3.废名:《竹林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废名:《桃园》,上海:开明书店,民国22年版。
    25.沈从文:《沈从文文集》(十二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984年版。
    26.师陀:《芦焚短篇小说选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7.师陀:《果园城》,珠海: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28.蒋光慈:《蒋光慈文集》(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988年版。
    29.叶紫:《叶紫文集》(上、下),胡从经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0.洪灵菲:《洪灵菲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31.丁玲:《丁玲文集》(五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1984年版。
    32.谢冰莹:《谢冰莹文集》(上下卷),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3.瞿秋白:《瞿秋白文集》(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瞿秋白:《海上述林》(上下卷),鲁迅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35.老舍:《老舍全集》(十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茅盾:《茅盾全集》(四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7.张天翼:《张天翼文集》(十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993年版。
    38.阳汉笙:《阳汉笙选集》(四卷),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9.贾平凹:《贾平凹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40.张炜:《九月寓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1.格非:《人面桃花》,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2.阎连科:《受活》,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3.《晚清小说大系》(三十二卷),广雅出版有限公司,台北:1984年版。
    44.吴组缃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小说集 七卷),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版。
    45.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6.《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小说集 3~9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德]哈贝马斯:《新的非了然性——福利国家的危机与乌托邦力量的穷竭》,薛华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2.[苏]帕特里克·K·杜利:《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社会的闲暇与学习》,黄育馥译,《第欧尼根》,1987年第6期。
    3.[英]乔治·格兰:《乌托邦创作》,熊元义译,《文艺研究》,1990年第6期。
    4.[美]R.J.伯恩斯坦:《形而上学、批评与乌托邦》,曾乐译,《哲学译丛》,1991年第1期。
    5.[美]弗·詹姆逊:《反乌托邦与后现代》,王逢振译,《南方文坛》,1997年第3期。
    6.[美]拉塞尔·雅格布:《期盼乌托邦》,王雁翎编译,《天涯》,2001年第2期。
    7.章国锋:《符号、意义与形而上学:伽达默尔谈后现代主义》,《世界文学》,1991年第2期。
    8.张隆溪:《乌托邦:世俗理念与中国传统》,《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2月号,总第五十一期。
    9.张隆溪:《乌托邦:观念与实践》,《读书》,1998年第12期。
    10.赵毅衡:《二十世纪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1999年12月号,总第五十六期。
    11.宋伟杰:《乌托邦简论》,《艺术广角》,1998年第3期。
    12.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3.贺来:《乌托邦精神:人与哲学的根本精神》,《学术月刊》,1997年第9期。
    14.谢永新:《乌托邦理想社会的文化底蕴》,《学术论坛》,1999年第2期。
    15.昌切:《乌托邦的根》,《楚雄师专学报》,1996年第1期。
    16.姚建斌:《乌托邦文学论纲》,《文学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2期。
    17.孟二冬:《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8.王德明:《中国传统“乌托邦”的文化分析》,《社会科学家》,1994年第3期。
    19.李志斌:《欧洲文学的乌托邦情结》,《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4期。
    20.程文超:《“游”者的视线内外——<老残游记>的文化思考》,《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1.胡全章:《翻新小说:晚清小说的新类型》,《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22.张全之:《文学中的“未来”——论晚清小说中的乌托邦叙事》,《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23.陈平原:《从科普读物到科学小说》,《中国文化》,1996年第13期。
    24.吴淳邦:《陆士谔的<新上海>和<新中国>》,《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
    25.潘艳慧:《向后看的乌托邦:论晚清作家的时间想象》,《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6.杨联芬:《沈从文的反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第2期。
    27.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废名、沈从文、汪曾祺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8.丁兴标:《<边城>:一段往事,一个喻言》,《扬州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29.张新颖:《从沈从文理解<边城>,从<边城>理解沈从文》,《上海文学》,2005年第8期。
    30.杨春时,徐晋莉:《沈从文的东方式浪漫主义》,《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1.刘洪涛:《沈从文与张兆和》,《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
    32.王玉宝:《以禅悦之心构建审美乌托邦:废名小说简论》,《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3.魏庆培、潘祥辉:《现代化进程中的废名小说》,《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4.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花城》,1980年第5期。
    35.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36.凌宇:《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文学评论》,2000年第4期。
    37.赵学勇:《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综论》,《兰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8.宋剑华:《现代性的困惑、焦虑与质疑:三维视角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39.季红真:《小说:城市的文体》,《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40.张奎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意蕴》,《哲学研究》,2003年第4期。
    41.黄万华:《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
    42.野婴:《老舍研究在苏联》,《新文学史料》,1999年第1期。
    43.史承钧:《<猫城记>与西方“反乌托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1期。
    44.张历君:《镜影乌托邦的短暂航程:论瞿秋白游记中的乌托邦想象》,《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
    45.符杰祥:《悖谬的和谐:论左翼浪漫主义文学文本的双重性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6.贾振勇:《当审美遭遇政治: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启示》,山东师范大学 学报,2004年第5期。
    47.高小弘:《一桩错位的历史奇遇:从丁玲整风前的几个文本看革命与女性的关系》,《天府新论》,2005年第6期。
    48.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49.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0.吴晓东:《中国文学中的乡土乌托邦及其幻灭——以阎连科的《受活》为中心》,《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1.谢有顺:《重返伊甸园与反乌托邦——转型期的先锋小说》,《花城》 1994年第3期。
    52.莫显英:《反乌托邦写作及其后现代文化品性:论当前诗歌精神的一种向度》,《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53.张中载:《十年后再读<1984>:评乔治·奥威尔的<1984>》,《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54.林慧:《从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看后现代社会中的乌托邦意识》,《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55.欧阳灿灿:《人文主义:乌托邦与恶托邦文学的精髓》,《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6.邓与评:《乌托邦与科技的意识形态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7.朱坤领:《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及其对现实政治的关注——浅评奥威尔和他的代表作<1984年>》,《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6期。
    58.郭宝亮:《反乌托邦:<故乡面和花朵>试解》,《小说评论》,2000年第4期。
    59.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3年。
    60.叶君:《农村·乡土·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1.尹霖:《20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反乌托邦小说探析》(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62.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博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3.王小菲:《论乌托邦文学的三个维度》(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 Krishan Kumar, Utopia andAnti U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7.
    2. Krishan Kumar, Utopianism,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87.
    3. Bloch Ernst, The Principle of Hop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6.
    4. Herbert Mareuse, An Essay on Liberation, Beacon Press, 1969.
    5. Oscar Wilde, in Plays, Prose writings and Poems, ed.Anthony fothergill.London: J.M.Dent, 1996.
    6. John Whale,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Uti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 Mamfold Lewis, The story of Utopias, New York Viking Press,1922.
    8. Paradise On Earth, Some Thoughts On European Images of Non-European Man, by Henri Baudet, Trans. by Elizabeth Wenthlo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5.
    9. Frank Manuel(ed.), Utopia and Utopian Thought,Boston: Beacon press,1967.
    10. Amgelika Bammer, Partial Visions, Feminism and Utopianism in the 1970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1991.
    11. David W.sisk,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in Modern Dystopias, London: Geen Wood Press, 1997.
    12. A.L.Morton, The English Utopia.& Lawrence Wishart Ltd, 19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