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事物”本身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写实小说思潮作为一个文学事件已经随同历史的潮流而远去,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话语阐释的可能性。在各种话语的构建过程中,都投射着话语主体的内在思想、情感的演绎过程和心灵图景,从而也不可避免的使其呈现为一种语境性的阐释。那么,如何穿越以往种种话语阐释的基础上,在一种总体性视野的观照下,建立自己的一种言说方式,则是本论文的核心:
     第一章主要讨论各种话语构建中的“新写实”。本论文通过返回文学现场,对当时各种批评话语进行细致分析,并以文学史叙述中的“新写实”为参照,在当下的历史语境中,给予“新写实”一种新的诠释:从起源上为“新写实”小说溯源和钩沉,寻找被以往历史叙事所遮蔽、遗漏的作品,并探讨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对“新写实”小说在起源、创作特色、作家群等方面做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文学史叙述的重新梳理和概括。
     第二章主要讨论“新写实”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下,如何成为可能?“新写实”小说应和着时代世俗化潮流的波澜,在与各种与“新写实”写作风格相类似小说的微妙差异比较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在当时共时态的文学形态,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先锋小说)等的文化浸染下,新写实小说不断顺势改变着自己对“真实”世界的观看角度和言说方式,在沉默中逐渐萌芽、成熟、壮大,最终借助于一种强势的,如媒介期刊等外在文化力量的支持,汹涌而出,从而在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独特然而不可磨灭的“印痕”。
     第三章主要是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抓住人的三大欲望核心:物欲、情欲、权力欲,探讨“新写实”小说如何在日常性的生活领域中展示人类这最本质的三大欲望,并思考它的呈现方式在整个文学史中所具有的独特性和意义。
     第四章揭示“新写实”小说与1980年代文学继承和超越的关系,具体讨论“新写实”与1980年代的启蒙话语、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关系,从中发现1980年代小说叙事类型为“新写实”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及随着语境的变迁,在各种新旧文化的撞击下,“新写实”小说产生出了许多不同于以往叙述的新质的文化因子,从而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转型。启蒙话语和现代主义等也如同“新写实”本身一样是一个不断漂浮移动的“能指”,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那么如何反思“新写实”与它们的关系问题也就变得非常复杂。
     余论主要是简单讨论“新写实”小说作为90年代文学转型的几个症候式表述,从而表明“新写实”小说在90年代文学转型中具有过渡性的意义,并进一步讨论了“新写实”小说以及“新生代”等具有个体化倾向小说如何处理公共性和个人性的问题。
New realist novels as a literary event has been far away with the tide of history, but it left us with numerous possibilities to interpret“discourse”.The internal ideas, emotional deduction process and spiritual pictures are all projected in various discours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inevitably making it a 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 So the core of this thesis is to discuss how to build up a narrative based on all sorts of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in the past with the vision of a general view .
     Chapter one focuses on“new realism”during various discourse construction. Through getting back to literary scenes, this dissertation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critic discourse and a new interpretation of“new realism”in the present historical context by referring to new realism in the narra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Besides, the author traces to the source of new realism and mines it, looking for works covered up or left out by historic narration and analysing the power relationships behind it. On this basis, the dissertation have rearranged and summarized new realistic novel in terms of origins, creative features, writers, etc.in a way quite different from narrations of literary history in the past.
     Chapter two discusses how new realist novels verge on the possible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t that tim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waves of secularization, new realist novels of the time found their meaning of existence 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subtle distinctions with other novels of similar writing styles. With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synchronic literary forms such as realistics and modernism (avant-garde novels), new realistic novels keep changing in terms of viewing angles and narrative styles of the“realistic”world, and ultimately with the strong support of external cultural force such as media and journals,etc. they gradually sprout, mature and grow in silence , leaving unique and indelible“prints”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how“new realism”novels display the three most fundamental desires, i.e.material desire, lust and desire for power by way of careful reading of texts as well as the distinctive qua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way of presentation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literature.
     Chapter four reveals the successive and transce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new realistic”novels and literature during the 1980s.Besides,it specificall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new realism”,discourse of the enlightenment, modernism and realism in the 1980s,in which we can find that the narrative styles of 1980s novels have provided“new realist”novels with rich spiritu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and that with changes of context and the collision between new and old culture, there emerge new cultural elements different from the old-time narration,which has caused the change of styles in some sense. Discourse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modernism, etc. are drifting“signifiers”just like“new realism”itself.
     The conclusion simply discusses the several symptomatic narration of“new realistic”novel as a literary type change in the 1990s to demonstrate the transitional significance of it in the literary change of this period,with a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how novels of individual inclination such as“new realistic”novels and“Kainozoic”novels deal with public and individual issues.
引文
1李庆西《寻根:回到事物本身》,《文学评论》1988年第4期
    2如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上海文学》,1993、7;王干:《近期小说的后现实主义倾向》,《北京文学》1989年第6期等。
    3如张先云《现象学视域中的“新生代”小说创作》,《小说评论》,2006年第5期等。
    4这也正如德里达所认为的,“能指”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所指”,“一个能指所涵盖的(即所指)其实是无数与它有差异的其他能指,……使它具有无数潜在的歧义,造成意义的不断延宕变化。既然语言符号所对应的所指实际上已经荡然无存,文本的明确意义实际上呈现漫无边际的‘播散’状态……”。参看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5具体参看(德)埃德蒙特·胡塞尔《现象学》,李光荣编译,重庆出版社, 2006年版。
    6可参看李陀《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罗岗《文学:实践与反思——对一个论题的重新探讨》,《上海文学》,2001年第7期;另还有韩少功、南帆、薛毅等人都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具体参看《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至第9期的相关文章。
    7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8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9页。
    9梁永安《重建总体性:与杰姆逊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0转引自李瑞华《总体性与后现代主义—对詹姆逊理论的考察》,《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第5期。
    
    11梁永安《重建总体性:与杰姆逊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12(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版,第393页。
    13(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2页。
    14蔡翔《日常生活诗情的消解》,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15“意向性”一词原是经院哲学的用语,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则直接来自他的老师布伦坦诺。简单说来,意向性就是指意识活动总是指向某个对象,不存在赤裸裸的、把自身封闭起来的意识,意识总是对某种东西的意识。比如,人们不会说“我感觉”、“我想象”等,总是说“我感觉到某物”、“我想象某物”等。具体参看(德)埃德蒙特·胡塞尔《现象学》,李光荣编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16参看(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7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2期。
    1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39页。
    19(美)布鲁姆《误读图示》,参看朱立元编《西方当代文艺理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第316页。
    20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的魅力》,《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21张毅《新写实小说的形与魂》,《当代文坛》,1990年第3期。
    22王干等《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位置》,《上海文学》1990年第4期。
    23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钟山》,1990年4期。
    24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回归》,《艺术广角》,1990年第2期。
    25张韧《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艺报》,1989年5月27日。
    26吴调公《从深层心态看历史浸润》,《钟山》,1990年第2期。
    27费振中,《写实的生命力》,《钟山》,1990年第2期。
    28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339页,以下引用同书文字,不另注页码。
    29杨剑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274页。
    30李赣《中国当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3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6页,以下引用同书文字,不另注页码。
    32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的魅力》,《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33王干《后现实主义的诞生》,《钟山》,1989年2期。
    34陈骏涛《写实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钟山》,1990年第1期。
    35张德祥等《新写实小说座谈辑录》,《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
    36季红真《新写实支脉—论“寻根后”小说》,《作家》,1990年第3期。
    37郭光华《张力:在拟实与象征之间——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新思维》,《江苏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38董健、丁帆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1页。
    39王万森、吴义勤《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40邓时忠《理论批判精神的失落》,《当代文坛》,1991年第5期。
    41张韧《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艺报》,1989年5月27日。
    42周政保《“新写实”小说的审美品格》,《小说评论》,1993年5期。
    43李晓峰《龃龊与回归》,《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4期
    44王干《俗的阴影》,《时代文学》1990年2期
    45王干《写实的多种可能》,《小说月报》,1991年7期
    46陈柏林《新写实主义,果真失落了理性批判精神?》,《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4期
    47王干《低谷中的震荡——对1987—1988年小说创作的散点透视》,《小说评论》,1989年第3期。
    
    48宏达《“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当代文坛》,1991年第1期。
    49王光东《新写实小说的美学特征及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文艺争鸣》,1991年第l期。
    50吴义勤《矛盾·焦灼·中庸》,《艺术广角》,1990年第6期。
    51李赣《中国当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8页。
    52张德祥《“新写实”的艺术精神》,《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53丁帆、徐兆淮:《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挣扎—关于近年来一种小说现象断想》,《上海文论》,1990年第1期。
    54南帆《新写实主义:叙事的幻觉》,《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55雷达《从生存相到生活化——90年代初期的小说潮流》,《小说月报》,1993年第3期。
    56洪子诚《简短的前言》,《1956:百花时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7张未民等《新世纪文艺学的前沿与反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333-334页。
    
    58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59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60方方《也算一封回信》,《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61张英《文学的力量》,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34页。
    62“感觉结构”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发明的术语,最初被用来描述某一特定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普遍感受,是指生活在同一种文化中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经验。参看(英)雷蒙·威廉斯:《文化分析》,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刘震云的得意之处是认为自己的作品是“真正体现了现代派的精神”,他回忆说;“日本《读卖新闻》有一学者访问我时就说:《单位》真是奇特,人物都这么变形、异化,这么奇特地生活着,是部标准的现代派作品”。可参看:《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67王光东《新写实小说的美学特征及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文艺争鸣》,1991年第1期。
    
    68李俊国:《在绝望中涅磐———方方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6页。
    69(荷兰)佛克马《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70(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0-91页。
    71如孟繁华、程光炜认为“新写实小说实际是八九十年代之交突发性风波之后,人文思潮中的激情、浪漫因素消退后出现的一个文学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1页。)又如李赣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72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73李锐《厚土眼石》(《山西文学》,1986、11)、《厚土合坟》(《上海文学》1986、11)赵本夫《涸辙》(《钟山》1987、4)、刘震云《塔铺》(《人民文学》1987、7)、池莉《烦恼人生》(《上海文学》1987、1)、《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8、1);李晓《关于行规的闲话》(《收获》1988、1)刘震云《新兵连》(《青年文学》1988、1)刘恒《白涡》(《中国作家》1988、1)(《钟山》1988、1)叶兆言《枣树的故事》(《收获》1988、2)刘恒《伏羲伏羲》(《北京文学》1988、3)江灏《纸床》(《中国作家》1988、4)谌容《懒得离婚》(《解放军文艺》1988、6)李晓《天桥》(《青年文学》1988、8)朱晓平《闲粮》(《作家》1988、10)何士光《日子》,(《人民文学》1989、1)、叶兆言《艳歌》(《上海文学》1989、2)……
    74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75李锐《〈厚土〉自语》,《上海文学》1988年第10期。
    76王安忆《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
    77王光东《新写实小说的美学特征及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文艺争鸣》,1991年第1期。
    78王干等《新写实小说的位置》,《上海文学》,1990年第4期
    79作品还有刘恒《狗日的粮食》(《中国》1986、9)、《白涡》(《中国作家》1988、1)、《伏羲伏羲》(《北京文学》)(1988、3);江灏《纸床》(《中国作家》1988、4);朱晓平《闲粮》(《作家》1988、10);谌容《懒得离婚》(《解放军文艺》)(1988、6);何士光《日子》,《人民文学》1989、1;叶兆言《艳歌》(《上海文学》1989、2);范小青《光圈》(《上海文学》1989、5);《杨湾故事》(《钟山》1990、4);池莉《太阳出世》(《钟山》1990、4);许辉《夏天的公事》,《上海文学》,1990、5;方方《落日》(《钟山》1990、6);范小青《夏天无故事》,(《作家》1990、12);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小说林》,1991、1-2)、《你是一条河》(《小说家》1991、3);刘震云《官人》,(《中篇小说选刊》、1991、4);方方《纸婚年》,(《家庭》,1991、5);苏童的《离婚指南》,(《收获》1991、5)等等。
    
    80范钦林等《市场经济时代与青年世俗化》,《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4期。
    81周宪主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9页。
    83参见邓小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方法》,《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卷。
    8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2页。
    86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87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88蔡翔《日常生活诗情的消解》,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89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页。
    
    90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第148页。
    91王蒙《王蒙剖析“新写实主义”》,《报刊文摘》1992年12月15日。
    92王朔《欣赏与摈斥》,《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93余华《我的真实》,《人民文学》,1989年第3期。
    94(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1页。
    95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96叶兆言《最后的小说》,《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9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31页。
    98陈继会《精神疲惫、文化阵痛和文学进路》,《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99陈世旭《当代文学在哪里迷失》,《文学评论》,1988年第6期。
    100伍林伟《写好故事》,文艺报,1988年7月9日。
    101转引自余华《虚伪的作品》,《余华作品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78页。
    102这种真实观认为人类的真实存在只是在这个集苦难与幸福于一体的世界上“活着”,面对存在,他只能活着,忍耐平庸和磨难、领受偶然和喜悦。他真正拥有的不不仅仅是实实在在的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而且还要有面对生活磨砺时的坚忍精神。它不仅立足于本土经验的时空大地(现实主义的),同时也深刻地把握着人类存在的真实图景,从而继续保持着现代主义(先锋)的因素。
    103“这批小说,大多出自1986年前后开始创作的新人之手,年龄大约在30-40岁之间的一批作家。”参见季红真《无主流的文学浪——论“寻根后’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2期。
    105王干《后现实主义的诞生》,《钟山》,1989年第2期。
    106郑国庆《落幕——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知网·优秀博士论文文库》。
    107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大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
    108编者话《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
    109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魅力——论近期一些小说审美意识的新变》,《文艺报》,1988年3月26日。
    110吴秉杰《面向生活的一种调整——评若干新近作家的创作》,《文艺报》,1988年7月23日。
    111吴方《悲里千秋——新悲剧形态小说略见》,《文艺报》,1988年8月6日。
    113李兆忠《旋转的文坛——“现实主义”与“先锋派文学”研讨会纪要》,《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114《钟山》1988第6期上发表文讯。
    115《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钟山》,1989年第3期。
    116见《钟山》,1989年第3期。
    
    117池莉《获奖感言》,《小说月报》,1991年第11期。
    118张韧《关于“新写实”小说讨论的综述》,《中国文学年鉴》,1992年第1期。
    119陈思和《前言》,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20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哲学》(徐崇温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1高玉《余华:一位哲学家》,《小说评论》,2002年第2期。
    122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页.
    123刘小枫主编《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035页。
    124(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125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论教育》,《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499页。
    126张凤阳《现代性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63页。
    127陈思和《自然主义与生存意识》,《钟山》,1990年第4期。
    128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3期。
    130参见邱晓华《90年代中国经济》,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第8页。
    131陈荣娣《从脑体倒挂看四化和教育危机》,全国政协《学习参考资料》,1989年第4期。
    13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一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65页。
    133参看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编译出版社, 1998年12版,第501页。
    134(德国)马克斯·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怨恨》,见《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2页。
    135阎真《百年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42页。
    136褚洪敏《市场经济语境下的文学世俗化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度博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知网·优秀博士论文文库》。
    137梅内纳·威内斯《令人着迷的物》,《物质文化读本》(孟悦,罗钢编),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第486页。
    138向荣《转型与变化:90年代语境中的中国小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39陈彪等《论新写实小说的爱情叙事》,《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40鲁迅《伤逝》,《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
    14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83—285页。
    
    143陈独秀《谈政治》,《新青年》,1920年,第8期,第1页。
    144(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14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7页。
    146关于生活政治的具体内容,除了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外,还有《现代性的后果》、《亲密关系的变革》,鲍曼的专著《被围困的社会》,等等,都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47(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第一卷,余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8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页。
    149摩罗《刘震云:中国生活的批评家》,《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04期。
    150(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王铭铭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151韦丽华《焦虑与追寻——论新写实小说与冲击波》,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152参看(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3段廷良、郭伟《略论刘震云小说的权力批判意识》,《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54池莉《我写〈烦恼人生〉》,载《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
    155埃里希·弗罗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156同上,第244页。
    157方方《〈黑洞〉信口谈》,《中篇小说选刊》1989年第1期。
    15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159(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60汪民安《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201页。
    161在西方,“后匮乏社会”的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就已经有了“后匮乏”这个词,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也存在着有关的思想。但是原来所说的“后匮乏”,指的是“丰富的普遍化”,即指物质产品极大丰富,能够满足每个人的所有可能的需要。后来有的人,如罗纳德·英格尔,把后匮乏社会等同于“后物质主义”,认为在现代工业化国家,正在兴起一股潮流,人们不再把经济增长当作惟一的追求目标,生活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具体参看郑伟《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吉登斯政治观管窥》,《理论学刊》,2004年第1期。
    16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3具体参看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64参见(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5杰姆逊把“政治无意识”理解为一种“遏制策略”(strategiesofcontainment)。在他看来,置身于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主体往往意识不到意识形态的强制性,他们相信自己是自立的主体,从而把那些想象性的再现关系当做理应如此的真实关系。在杰姆逊看来,这其实是相当危险的事,因为意识形态遏制的东西实际上就是历史和社会现实本身,即人们在特定的现实境遇中的真实的阶级处境和社会关系。具体参看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6(法)毕戌《论中国新文学的政治品格》,阎纯德译,《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2期。
    167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68具体参看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出版社,1997年6月版,第309页。
    169(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86页。
    170同上,第93页。
    171转引自尚杰《启蒙与精神变化的方向性》,《云南大学学报》,2003、4
    172关于这两种启蒙路径以及可能引起的后果,可参考林毓生《从苏格兰启蒙运动谈起》,《读书》,1993年第1期。
    173转引自董文桃:《论日常生活叙事》,《江汉论坛》,2007、11
    175(匈)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1卷,徐恒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176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第112页。
    177(法)米歇尔·福柯《“什么是启蒙?”》,汪晖译,《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33~434页。
    178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179池莉《也算一封回信》,《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4期。
    180蔡翔《日常生活诗情的消解》,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181韩毓海《锁链上的花环启蒙主义文学在中国》,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182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83转引自刘怀玉《列斐伏尔与20世纪西方的几种日常生活批判倾向》,《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184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把人类社会视作一个金字塔结构:(l)处于金字塔顶部的是科学、艺术和哲学等活动的领域,是非日常的、自觉的人类精神和人类知识领域。由于这一领域所探究和揭示的是关于人本身的知识,关于自由自觉的和对象化的类存在物的知识。(2)处于金字塔中部的是非日常的社会活动领域,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务、社会化大生产等。赫勒将这一类活动概括为“制度化领域”(3)处于金字塔底部的是以个体的生存和再生产为宗旨的日常活动领域,它主要包括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延续为目的的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及其生殖活动。具体参看衣俊卿《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求是学刊》,2005年第6期。
    185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186王安忆《我读我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187参看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335页。
    189池莉《写作的意义》,《文学评论》,1994年第5期。
    190(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5月版,第7页。
    191(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0页。
    192转引自殷企平《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193萌萌《论〈白雾〉的隐喻意义》,《人民文学》,1988年第11期。
    194陈冲《对一篇评论的评论》,《人民文学》,1989年第3页。
    195方方《〈黑洞〉信口谈》,《中篇小说选刊》,1989年,第1期。
    196“这部小说的特点是:它那完全生活化的尾随人物行踪的叙事方法:它那既有故事、又没有故事模式,让主人公面对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机缘、偶遇、巧合自由行动,因而就像植物的生长发育那样,不是预先定型而是逐渐定型的结构形态;它那接近于提供生活的‘纯态事实’的原生美;它那希望由读者自己面对作品去思索,去作判断的意愿。”具体参看《上海文学》,1987年第1期。
    197具体参看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8(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131页。
    199李陀《“现代小说”不等于“现代派”———李陀给刘心武的信》,《上海文学》,1982年第8期。
    200(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
    201同上,第294页。
    202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转引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文选》,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684页。
    
    203於可训、方方、童志刚《文学对话:新现实主义新现代主义》,《当代文坛报》,1990年第2-3期合刊
    204(美)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第277页。
    205(美)J·卡勒《索绪尔》,张景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06徐良《新写实:现实主义小说的新拓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0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01页。
    
    209张毅《“新写实”小说的形与魂》,《当代文坛》,1990年第3期。
    210方方《我眼中的风景》,《小说选刊》,1988年第5期。
    211丁永强整理《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年第2期。
    212吴方《论矫情———兼及现代小说的主体表现与自律》,《北京文学》,1988年第4期。
    213余华《叙述中的理想》,《当代文坛报》,1997年5—6期。
    214关于此小说的形式感的分析,具体可参考吴义勤《告别虚伪的形式——〈许三观卖血记〉之于余华的意义》,《文艺争鸣》,2000年第1期。。
    215(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216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尤为热衷于争论。那时的许多作品,便是由一场场的争论所组成。会议室则是经常要出现的一个场所。乔光朴这一形象在当时被人注目,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于他能雄辩滔滔地演讲,他在言辞上就能打到对方。这些争论是绝无鸡毛蒜皮,和新写实小说的争吵是两个境界。(具体可参看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217(法)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8页。
    218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188页。
    
    219(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三联书店,1992年,第16页。
    220凌志军《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221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2凌志军《变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223具体参见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1999年版,上海三联书店,第5页。
    224“进入到90年代以前,中国当代文学始终处于一种共名状态。所谓共名,是指时代本身含有重大而统一的主题,知识分子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材料都来自时代的主题,个人的独立性因而被掩盖起来。与共名相对立存在的,是无名状态。所谓无名,则是指当时代进入比较稳定、开放、多元的社会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变得丰富,那种重大而统一的时代主题往往拢不住民族的精神走向,于是出现了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具体参见陈思和《共名与无名》,《陈思和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39页。
    
    225张霖《回到本土语境: 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转型》,《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226於可训《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227如吴义勤认为:“新生代”的命名以及新生代小说家的崛起是以20世纪198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为参照系的。”具体参看《自由与局限——中国新生代小说家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228戴锦华《涉渡之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页。
    231张永清《真实的碎片———90年代小说真实观透视》,《文艺争鸣》,1999年第5期。
    
    232陈染《另一扇开启的门》,《花城》, 1996年第2期。.
    233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234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载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诗论》(第3卷),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452页。
    235何顿《写作状态》,《上海文学》,1996年第2期。
    236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记忆与个人化写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1页。
    237(美)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3页。
    238韩东《备忘:有关“断裂”行为的问题回答》,《东方文化周刊》,1998年,第34期。
    239(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严锋译,《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89页。
    240同上,第90页。
    241类似的说法,已有较多的研究,此处不赘述。如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19页。
    243(德)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严锋译,《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7页。
    
    24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章。
    245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页。
    246(英)珍妮特·沃尔夫:《艺术的社会生产》,董学文等译,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247陈染《不可言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248张钧《新生代:个人化写作的双重自觉》,《90年代批评文选》,第336页。
    249安德烈·莫罗亚《序言》,施康强译,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李恒基等译,2008年版。
    王安忆《小鲍庄》,《中国作家》,1985、2
    朱晓平《桑树坪纪事》,《钟山》,1985、3
    李晓《机关轶事》,《上海文学》,1986、1
    刘恒《狗日的粮食》,《中国》1986、9
    方方《白梦》,《中国》,1986、8
    李晓《继续操练》,《小说选刊》,1986、10
    李锐《厚土·眼石》,《山西文学》,1986、11
    李锐《厚土·合坟》,《上海文学》,1986、11
    赵本夫《涸辙》,《钟山》,1987、4
    方方《风景》,《当代作家》,1987、5
    刘震云《塔铺》,《人民文学》,1987、7
    池莉《烦恼人生》,《上海文学》,1987、1
    方方《白雾》,《人民文学》,1987、8
    池莉《不谈爱情》,《上海文学》,1989、1
    李晓《关于行规的闲话》,《收获》,1988、1
    刘震云《新兵连》,《青年文学》,1988、1
    刘恒《白涡》,《中国作家》,1988、1
    叶兆言《枣树的故事》,《收获》,1988、2
    刘恒《伏羲伏羲》,《北京文学》,1988、3
    江灏《纸床》,《中国作家》1988、4
    谌容《懒得离婚》,《解放军文艺》,1988、6
    李晓《天桥》,《青年文学》1988、8
    朱晓平《闲粮》,《作家》1988、10
    方方《白驹》,《长江》,1989、1
    刘恒《两块心》,《时代文学》,1989、1
    刘恒《连环套》,《北京文学》,1989、1
    何士光《日子》,《人民文学》1989、1
    刘震云《单位》,《北京文学》,1989、2
    叶兆言《艳歌》,《上海文学》,1989、2
    朱苏进《在绝望中诞生》,《钟山》1989、3
    赵本夫《走出蓝水河》,《钟山》1989、3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钟山》1989、4
    范小青《顾氏传人》,《钟山》1989、4
    刘震云《官场》,《人民文学》,1989、4
    刘恒《逍遥颂》,《钟山》1989、5
    范小青《光圈》,《上海文学》1989、5
    肖复兴《九月的恍惚》,《小说家》,1989、6
    田中禾《明天的太阳》,《上海文学》,1989、5
    程乃珊《供春变色壶》,《钟山》,1990、1
    林宕《没有故乡》,《钟山》,1990、1
    史铁生《钟声》,(《钟山》1990、3
    唐炳良《渐入胜境》,《钟山》1990、3
    吕新《雨季之瓮》,《钟山》1990、3
    梁晴《大院》,《钟山》1990、3
    李小虹《思凡》,《钟山》1990、3
    范小青《杨湾故事》,《钟山》1990、4
    池莉《太阳出世》,《钟山》1990、4
    许辉《夏天的公事》,《上海文学》,1990、5
    方方《落日》,《钟山》,1990、6
    范小青《夏天无故事》,《作家》,1990、12
    刘震云《一地鸡毛》,《小说家》,1991、1
    方方《桃花灿烂》,《长江文艺》1991、9
    池莉《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小说林》,1991、1-2
    苏童《米》,《钟山》,1991、3
    池莉《你是一条河》,《小说家》,1991、3
    刘震云《官人》,《中篇小说选刊》,1991、4
    李晓《相会在K市》,《小说家》,1991、4
    方方《纸婚年》,《家庭》,1991、5
    苏童的《离婚指南》,《收获》1991、5
    方方《行云流水》,《小说界》,1991、6
    叶兆言《关于厕所》(《作家》1992、3
    杨争光《老旦是棵树》,《收获》,1992、2
    余华《活着》,《收获》,1992、6
    浩然《艳阳天》,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卢新华《伤痕》,《文汇报》,1978、8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1
    汪曾祺《大淖记事》,《北京文学》,1981、4
    张贤亮《绿化树》,《十月》,1984、2
    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1984、1
    阿城《棋王》,《上海文学》1984、7
    马原的《虚构》,《收获》,1986、5
    朱文《我爱美元》,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陈染《陈染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朱文《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苏童《罂粟之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雷达《探究生存本相展示原色魄力》,《文艺报》,1988、3、26
    吴秉杰《面向生活的一种调整——评若干新近作家的创作》,《文艺报》1988、7、23
    吴方《悲里千秋——新悲剧形态小说略见》,《文艺报》,1988、8、6
    王干等《旋转的文坛一一现实主义与先锋文学研讨会简记》,《钟山》
    王干《后现实主义主义的诞生》,《钟山》1989、2、
    雷达《动荡的低谷—论1988小说潮夕》,《小说选刊》1989、2
    黄毓海等《现实主义与先锋派的笔谈》,《钟山》1989、2
    高立民《一个新的小说流派正在兴起》,《小说月报》1989, 4.
    张韧《生存本相的勘探与失落—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艺报》1989、5、27
    王干《近期小说的后现实主义倾向》,《北京文学》1989、6
    丁帆、徐兆准:《向现代悲剧遭近的新现实主义小说》,《文学自由谈》1989、6
    徐兆淮、丁帆《思潮精神技法——新现实主义小说初探》,《小说评论》,1989、6
    王干《新写实小说的兴起》,《小说月报》,1989、11
    吴方《不定式表达:小说写实新变》《上海文学》,1989、4
    潘凯雄贺绍俊《写实现实主义新写实》,《人民日报》,1989、11、28
    徐兆淮《新写实小说漫谈》,《文艺自由谈》,1990、1
    董健等《新写实小说笔谈》,《钟山》,1990、1
    汪政、晓华《关于“新写实”的几点讨论),《文艺评论》,1990、1
    陈骏涛《写实小说: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钟山》,1990、1
    丁帆、徐兆淮《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挣扎—关于近年来一种小说现象断想》,《上海文论》,1990、1
    王干《俗的阴影》,《时代文学》,1990、2
    雷达《现实主义形态的更新》,《作家》,1990、2
    吴调公《从深沉心态看历史浸润——有感于新写实》,《钟山》,1990、2
    丁永强《新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回归》,《艺术广角》,1990、2
    丁永强《现实主义和新写实主义》《时代文学》,1990、2
    季红真《新写实支脉—论“寻根后”小说》,《作家》,1990, 3
    聂雄前《论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理论与创作》,1990、3
    白烨《新写实小说带来了什么》,《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0、3
    丁永强《“新写实”小说座谈辑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
    张毅《新写实的形与魂》,《当代文坛》,1990、3
    汪政、晓华《新写实的真正意义》,《钟山》,1990、4
    陈思和《自然主义和生存意识》,《钟山》,1990、4
    王干等《新写实小说的位置》,《上海文学》,1990、4
    汪政、晓华《“新写实”的真正意义一一对一些基本事实的回溯》《钟山》1990、4
    赵侃《关于新写实小说的讨论综述》,《文艺报》,1990、8、4
    胡宗健《新写实小说是什么》,《作家》,1990、12
    宏达《“新写实小说”的导向问题》,《当代文坛》,1991、1
    王光东《新写实小说的美学特征及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文艺争鸣》,1991、1
    丁永强《新写实作家、评论家谈新写实》,《小说评论》,1991、2
    南帆《世俗和超越》,《当代作家评论》,1991、3
    吴炫《写实的障碍》,《当代作家评论》,1991、3
    丁永强《“新写实”小说座谈辑录》,《文学评论》,1991、3
    王干《写实的多种可能》,《小说月报》,1991、7
    丁永强《现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91、4
    邹平《新写实”派还是“细节写真”派》,《上海大学学报》,1991、4.
    李万武《评“新写实主义”的理论鼓吹》,《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6.
    汤亚竹《新写实作家的情感态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5
    丁永强《现实主义与新写实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91、4
    金文野《对“新写实”小说的不同议论》,《文艺理论研究》,1991、6
    朱亚辉《“新写实”作家的集体退隐现象——来自叙述学角度的一种解读》,《当代文坛》,1991、6
    童志刚《一次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行进—“新写实主义”理论述评兼及湖北近期创作二三言》,《湖北社会科学》,1991、2
    邓时忠《理性批判精神的失落——新写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之比较》,《当代文坛》,1992、1
    周艳芬《传统与现实之间—“新写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比较论》,《小说评论》1992、1
    王少元《论新写实小说之于现实主义的变异》,《理论学刊》,1992、1
    蔡世连《新写实小说:一个情势化的艺术世界》,《齐鲁学刊》,1992、1
    曹增渝《沉重的钟摆—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理解》,《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
    李万武《“新写实主义”的意识形态选择》,《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2
    张韧《寻找中的过渡性现象——新写实小说得失论》,《文学评论》,1992、2
    郭春林《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精神分析——兼谈对新写实小说某些批评的看法》,《文艺理论研究》,1992、2
    亦村《几篇新写实小说的哲学精神》,《小说评论》,1992、3、
    谭滔《对一个创作口号的质疑——评新写实主义的所谓“绝对客观呈现”》,《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3
    王丽丽《现代情结:揭示生存本相——新写实主义探微》,《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阎建滨《生存之累与信仰之轻——论新写实的精神价值取向》,《当代文坛》,1992、4
    杨劼《关于近年来的新写实主义小说》,《瞭望》,1992、4
    尚文《关于新写实主义》,《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4
    李晓峰《龃龉与回归——关于新写实批评与创作走向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1992、4
    傅书华《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理解》,《文学自由谈》,1992、4
    南帆《新写实主义:叙事的幻觉》,《文艺争鸣》,1992、5
    梁新俊《关于“新写实小说”的争鸣综述》,《文艺争鸣》,1992、5、
    刘挺生《深度在哪里?——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看法》,《上海文论》,1992、6
    王蒙《中国先锋小说与新写实主义》,《当代作家评论》,1992、6
    王宏图《生活事实的膜拜与激情的消泯》,《上海文论》,1992、6
    王敏《新写实小说与现代人意识》,《理论学刊》,1993、1
    林为进《新写实小说,平民艺术的追求》,《当代作家评论》,1993、2
    丁帆《新写实主义小说对西方美学观念和方法的借鉴》,《文艺研究》, 1993、2
    周政保《无可奈何的感叹及传达——新写实小说的别一种判断》,《文艺研究》, 1993、2
    汪政《新写实与小说的民族化》,《文艺研究》,1993、2
    刘明银《整合机制:新写实之后的小说走向》,《小说月报》,1993、1
    高爱琴《新写实小说语言的变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1
    曲云静《典型向原型的蜕变——新写实小说之于现实主义的一种变异》,《江苏大学学报》,1993、1
    陈晓明《反抗危机:论“新写实”》,《文学评论》,1993、2
    周政保《新写实小说的别一种判断》,《文艺研究》,1993、2
    缪俊杰《论中国文学中的“新写实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3、2
    陈旭光《刘震云与新写实小说的终结》,《文学自由谈》,1993、2
    屈文锋《论新写实小说的世俗化人物形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2
    徐良《新写实:现实主义小说的新拓展》,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3、3
    金健人《“新写实”的美学品格》,《小说评论》,1993、3
    王干《新时期文学的晚钟暮鼓——新写实小说漫论之一》,《天津社会科学》,1993、4
    恒学《不要把文艺批评变为政治批评--一评对“新写实小说”的一种批判》,《云梦学刊》,1993、4
    刘纳《无奈的现实和无奈的小说——也谈“新写实”》,《文学评论》, 1993、4
    贺星寒《早已有之的新》,《文学自由谈》,1993、4
    陈柏林《新写实主义,果真失落了理性批判精神?》,《浙江师大学报》,1993、4
    黄毓璜《关于新写实的断想》,《文艺评论》,1993、4
    宋遂良《评几部“新写实”长篇小说》,《文学评论》,1993、5
    张毓书《哲理沉潜:新写实小说意义阐释》,《社会科学战线》,1993、5
    周政保《“新写实小说”的审美品格》,《小说评论》,1993、5
    郭光华《张力:在拟实与象征之间——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新思维》,《江苏社会科学》,1993、5
    张景超《一种误读:后现代对新写实》,《文艺评论》,1993、6
    张业松《新写实:回到文学自身》,《上海文学》,1993、7
    陈旭光《“新写实小说”的终结——兼及“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文学中命运》,《文艺评论》,1994、1
    徐肖楠《两种小说真实的倾向──新写实小说与新潮小说的比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
    张德祥《“新写实”的艺术精神》,《文学评论》,1994、2
    金文野《论新写实小说真实性与倾向性美学品格》,《社会科学战线》,1994、4
    汤学智《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新天地》,《文艺理论研究》,1994、5
    汤学智《“新写实”:现实主义的新天地》,《文艺理论研究》,1994、5
    唐云《简论新写实文本策略》,《学术月刊》,1994、9
    邹定宾《理解新写实:一种感伤的意义》,《文艺争鸣》,1995、3
    曹文轩《走向庸常——对“新写实主义”的进一步解读与反思》,《中国文化研究》,1995、3
    孟繁华《回望“新写实”》,《小说评论》,1995、5
    王敏《再塑英雄再塑自我——观近期新写实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理论学刊》,1995、5
    金文野《通俗化与新写实小说审美取向》,《学术交流》,1996、1
    马睿《徘徊于人文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论“新写实主义”小说对历史的审视》,《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张德祥《论“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美学特征》,《小说评论》,1996、5
    马睿《徘徊于人文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论“新写实主义”小说对历史的审视》,四川大学学报,1996、2
    牛殿庆《“新写实小说”的新开掘》,《当代文坛》,1997、2
    王一川《重复模式与日常生活——几部“新写实”小说中的市民形象》,《求是学刊》,1997、5
    李阳春《由本相走向寓言的新写实小说》,《中国文学研究》,1998、1
    万莲子《遭遇困境的诗意诉说──论近年来新写实小说的别一视界》,《小说评论》,1998、3
    赵学勇《反抗危机者的史学背影——前期“新写实”批评的一种再思考》,《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孙先科《英雄主义主题与“新写实小说”》,《文学评论》,1998、4
    张清华《作为表象的生存寓言——重评新写实思潮兼及90年代现实主义的命运》,《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陈元龙《浅谈“新写实”小说的生活意蕴》,《江西社会科学》,1998、6
    杨剑龙《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回归和深化》,《扬州大学学报》,1999、1
    赵学勇《文学史意义的失构──“新写实”与“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1
    杨剑龙《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风格》,《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于淼《走出神圣的光环──浅析几篇新写实小说的生存本象》,《当代文坛》,1999、5
    丁力《“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学术研究》,1999、6
    王干《90年代文学论纲·上》,《南方文坛》,2001、1
    王干《90年代文学论纲·下》,《南方文坛》,2001、2
    王多《回眸新写实》,《文艺争鸣》,2001、2
    严红梅《转折性的探索——对“新写实”小说的反思》,《江西社会科学》, 2001、3
    谢维强《“新写实小说”的自然主义美学特征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吴炫《穿越当代"经典"——"新写实文学"及热点作品局限评述》,《当代作家评论》,2004、6
    詹艾斌《论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价值诉求》,《当代文坛》,2005、1
    魏冬峰《“新写实”小说脉络中的池莉和方方——池莉、方方新作评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2
    赵联成《后现代意味与新写实小说》,《文史哲》,2005、4
    王敏《论新写实小说的后现代性》,《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4
    吴培显《生活观的超越:"新写实"意义重估》,《理论学刊》,2005、4
    阎真《新写实:意义的重构》,《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郑新安《简论“新写实小说”》,《中州学刊》,2006、5
    谢延秀《池莉小说的“新写实”特征》,《学术交流》,2007、1
    谢延秀《新写实:历史的必然现实的召唤》,《理论导刊》,2007、2
    程云莉《下沉视点反抗虚构——论“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马德翠《对“新写实小说”何以进入文学史的反思》,《河北学刊》,2007、4
    史培峰《新写实小说的生存意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王桂荣《米兰·昆德拉小说与中国“新写实”小说叙事话语的比较》,《学术交流》,2008、2
    王晖《阐释与反思:文学史视野中的新写实》,《南京师大学报》,2008、3
    钱旭初《文学意识与媒体意识的重奏——《钟山》与“新写实文学”的兴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钟山》(1985—1995)
    《文艺报》(1985—1995)
    《上海文学》(1985—1995)
    《上海文论》(1985—1995)
    《中篇小说选刊》(1985—1995)
    《小说选刊》(1985—1995)
    (美)阿瑟·阿萨·伯格著《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美)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美)伯曼《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减佩洪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荷)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大出版社,1996年版。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车槿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法)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法)鲁尔·瓦纳格姆《日常生活革命》,张新木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德)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罗悌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美)坦利·罗森著《启蒙的面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保)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等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版。
    (德)迈克尔·莱文森编《现代主义》,田智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英)伊恩·P·瓦特著,《小说的兴起》,高原、董红钧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陈力君《立言与代言——中国新时期启蒙话语的嬗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文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光炜《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当代中国文学研究(1949——1976)》,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甘阳主编《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甘阳《古今中西之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贺仲明《中国心象——20世纪末作家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国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何清涟《现代化及其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何望贤编《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论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洪子城、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一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李洁非《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史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小娟《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柳鸣九主编《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雷达《思潮与文体一一20世纪末小说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中文《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人学出版社,2004年版。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大出版社,2007年版。
    吴亮、高云主编《日常中国——9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汪民安《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版。
    汪民安等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光东《朴素之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华《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许志英、丁帆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吉林出版集团出版,2007年版。
    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尹昌龙《重返自身的文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版。
    张宝明《自由神话的终结》,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朱水涌《叙事与对话——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炯《新时期文学格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曙光《生存哲学一走向本真的存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张德祥《悖论与代价》,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
    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