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媒介生态环境的快速转变,在我国深度报道领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也给深度报道这一特殊时代产物的新闻报道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当代新闻界中,我国深度报道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压力,深度报道又是凭借什么对这些压力进行抗衡,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向将会如何,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三大主要问题。对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是在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展开的,深度报道作为传统媒体的优势之一,其价值、功能、意义和影响力都应该得到重视和再认识。
     本文以深度报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媒介生态学、新闻生产社会学、法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视域,结合历史研究、理性思辨、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深度报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审视,以凸显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对传统媒体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深度报道在新的媒介格局下的地位和作用。
     在本文上、中、下三编的内容中,依照压力——抗衡——趋向的逻辑顺序,分别探讨了深度报道不同层而的问题。首先,深度报道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娱乐化、专业主义、社会控制和阅读方式,在上编的分析中,媒介生态学和新闻生产社会学是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深度报道的抗衡主要来自于其本身的价值、功能、意义和社会影响力,中编对深度报道起源和社会功能的重新认定,对深度报道正义价值观的构建,对深度报道意义生成的肯定以及对深度报道法律张力的论述,从本质上抗衡着深度报道所面临的压力。中编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历史研究和理性思辨。最后,深度报道的前景是可观的,这主要从传统媒体中的深度报道、新媒体中的深度报道、深度报道的采编机制和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证,其中,深度报道的媒介分层现象将会成为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向。下编综合运用了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呈现了不少新闻媒体的第一手资料。
     本文立足于我国当代新闻界的现状,揭示出媒介生态环境中的许多现实问题,这不仅仅是深度报道所面临的压力,也值得整个中国新闻界为之深思。而对于深度报道在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的重审,将会有助于使传统媒体发展之路的指向性更加明确。
The persistently deepening reform of jouranlism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media ecology in China exert tremendous impacts and introduce profound changes into China's in-depth reporting. This study sets out to explore what types of pressures China's in-depth reporting faces, how in-depth reporting counters these pressures and what the future trends will be. The contemporary examination of in-depth reporting has to be unfolded in the media landscape where traditional media are constantly challenged by the rise of the new media. A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the value, function,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in-depth reporting must be emphasized and recognized.
     This paper applies the perspectives of media ecology,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and legal studies to study in-depth reporting in China.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field observat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to afford comprehensive and multi-angle insights into in-depth reporting, so that its value and meanings to traditional media could be accentuated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booming new media.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in-depth reporting are also addressed within the context.
     The three sections of the paper follow the logical thread of "pressure, countering and trend" to investigate question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The pressure in-depth reporting faces comes from entertainment, professionalism, social control and changing modes of reading. Perspectives from media ec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are borrowed for the first section. The intrinsic values, functions, meanings and social influence of in-depth reporting provide the forces to counter the pressures. The second section employs hisotrical methods to analyze the origin of in-dcpth reporting, recognize its social function, discuss its construction of justice as core value, and examine the legal tension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s behind in-depth reporting. Last but not least, the prospect of in-depth reporting is upbeat.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th reporting in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s and media stratification are discussed to support our prediction. Media stratification for in-depth reporting will become the direction for development.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applied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 to present first- hand empirical materials about news media.
     Starting from the reality of China's media system, this study reveals many real issues in media ecology. These issues do not only impact in-depth reporting, but also deserve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entire journalism profession. A recognition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in-depth repor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media landscape helps shed ligh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a.
引文
1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21.
    2[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
    3[美]W·兰斯·班尼特.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16.
    4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9.
    5 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之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6 Tuchman,Gaye(1978).Making News.New York,NY:The Free Press.182-197.
    7 Peter Golding & Graham Murdock.(2000).Culture,communications,and political economy.155-165.in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eds.),Mass Media and Society,3rd ed.London:Arnold.
    8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1999:3-4.
    9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8-211.
    10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2001),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1 绍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新闻大学,2001(4):20.
    12 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J].电视研究,1996(5):38-39.
    13[关]林文刚.陈星译.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J].中国传媒报告,2003(4):4-16.
    14[美]兰斯·斯瑞特.杨蕾萍译.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5):30-45.
    15 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4):17-26.
    16[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张志斌泽.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8 李伟明.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19 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J].新闻大学,2002(秋季号):11-15.
    1 苗炜.第二人生、谷歌地球与卢浮宫虚拟世界博物馆[J].三联生活周刊,2009(2):27.
    2 绍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新闻大学,2001(4):20.
    3 陆晔.深度报道的力与痛.转引自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
    4[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5 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J].电视研究,1996(5):38-39.
    6 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4.
    7[美]约翰·费斯克.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22.
    8 李永健,刘欢,戚明.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易中天现象背后的原因探析[J].新闻记者,2007(2):23-26.
    9 乐晓磊.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评[J].新闻记者,2007(4):48-51.
    10 孙晔.陈冠希艳照门事件 青少年是最大受害者[N].中国青年报,2008,3(5).
    11 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82-83.
    12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9.
    13[美]小唐尼·凯泽.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81.
    14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6.
    1[美]Bernard Roshco.姜雪影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93.
    2[美]Bernard Roshco.姜雪影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33.
    3[美]Bernard Roshco.姜雪影译.制作新闻[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166.
    4 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之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J],2006(2):71-77.
    5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
    6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2.
    7 林照真.记者,你为什么不反叛?--调查报道的构想与实现[M].台北: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06:8.
    8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71):17-59.
    9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71):17-59.
    10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32.
    11 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47.
    12 蒋志高.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独特性[M].南方传媒研究--新闻乱码(第十一辑),厂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41.
    13[美]约翰·H·麦克马那斯著.张磊译.市场新闻业:公民自行小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4-160.
    14 张志安.新闻生产的力量规制与特征呈现--对《南方都市报》调查报道的媒介社会学分析[M].南方传媒研究--深度报道(第八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131.
    1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A].见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记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J].现代传播,2004(6):7-16.
    2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99-200.
    3 Breed,Warren(1955).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Social Force 33.326-335.
    4 Tuchman,Gaye(1978).Making News.New York.NY:The Free Press.
    5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6.
    6 Tuchman,Gaye(1978).Making News.New York.NY:The Free Press.
    7 Tuchman,Gaye(1978).Making News.New York.NY:The Free Press.
    8 箴华.颠倒是非 栽赃陷害——看西方媒体如何报道西藏事件[EB/OL].:毛泽东学生的博客,2008/3/30:
    9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71):17-59.
    10 海鸣.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EB/OL].:传媒学术网,2003/3/3:
    11 Shoemaker,P.J.(1991),Gatekeeping,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
    1[美]罗杰·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A].见雷建军.软化的“媒介”--整合过程中的媒介内涵演变[J].现代传播,2007(1):55.
    2 陈娟.媒介技术变迁对新闻报道方式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9):225.
    3[美]小唐尼·凯泽.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12.
    4[美]约书亚·梅罗维茨.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3.
    5[美]尼尔·波兹曼.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6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J].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观察,2004(2):45.
    7 邱晨.浅阅读时代的12个标签:点击决定价值[J].新周刊,2006(4).
    8 张洋.喻国明专访:在浅阅读中寻求秩序和逻辑[J].新周刊,2006(4).
    9 王洪田.娱乐为王[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5:10.
    1 陆晖.日报深度报道的竞争力[M].《南方传媒研究》(第八辑).北京: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39.
    2[美]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25.
    3[美]参见雷德里可·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23-227.
    4[美]约翰·费斯克.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23.
    5[美]约翰·费斯克.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26.
    6 刘海贵主编.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53.
    7 风端.“肉感”写作.南方传媒研究--后台(第一辑)[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7-19.
    8 吴培恭.重视和开掘深度报道[J].新闻学探讨与争鸣,1998(3).见刘海贵主编.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的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1.
    9[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展江、王征、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3.
    10 牛静.略论平衡报道[J].新闻爱好者,2004(7):23
    11 陈子文.新媒介环境下的内容与渠道博弈[M].南方传媒研究--数字报纸(第九辑).广州:南方报业出版社,2007:105-111.
    1 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80.
    2 韩永青,李芹燕.中国深度报道百年发展轨迹探析[J].新闻界,2006(4):24.
    3[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75.
    4 方汉奇.方汉奇文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616.
    5 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281.
    6 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5.
    7 上海书店《申报》影印组编印.申报介绍[M].上海:上海书店,1983:113-116.
    8 上海书店《申报》影印组编印.申报介绍[M].上海:上海书店,1983:127.
    9 上海书店《申报》影印组编印.申报介绍[M].上海:上海书店,1983:127.
    10 宋军.申报的兴衰[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25.
    11 钱钢.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246.
    12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0.
    13 张志安.深度报道三十年:实践轨迹与专业反思[A].见:第八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文集.北京:2008:414.
    14 张志安.深度报道三十年:实践轨迹与专业反思[A].见:第八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北京:2008:414.
    15 张志安.深度报道三十年:实践轨迹与专业反思[A].见:第八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北京:2008:415.
    16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新闻大学(春季号),1995:3-8.
    17 张志安.深度报道三十年:实践轨迹与专业反思[A].见:第八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北京:2008:415.
    18 Herbert Strentz.彭家发译.新闻记者与消息来源[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27.
    19 喻国明.关于1999年我国报业发展态势的若干预测[A].见: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89.
    20 钱钢.中国传媒与政治改革[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35.
    1 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45.
    2 杨伯溆,李凌凌.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演变、媒体的作用和全球化[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1):98.
    3 黄蓉,滕朋.论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大众传媒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5(5):291.
    4 李平根.新闻专业主义对媒介消费主义的让位--表现与原由[J].东南传播,2007(5):66.
    5 车内闯入持枪歹徒 美女主持悄悄按下通话键……[N].华西都市报,2008,12(7):3.
    6[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40.
    7[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2.
    8 周世中.法的合理性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60.
    9 汤姆.L.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30-331.
    10[美]艾德勒.六大观念[M].北京:三联书店,1998:224.
    11[美]理查德沃林.张国清译.文化批评的观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8.
    12 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95-296.
    13[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461.
    14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400.
    15 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5-47.
    16[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17 南方周末[N].2008,11(27):D28.
    18[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57.
    19 冯虞章.怎样认识所谓“普世价值”.人民日报[N].2008,9(10):9.
    20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34
    21[希]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
    22 章士嵘.西方思想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40.
    23 巴发中.霍布斯及其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177.
    24 “绝对的权利”一词,最早出现在自由与权力一书中,原文是“权力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利绝对使人腐败。”请参见阿克顿.侯建译.自由与权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5[英]洛克.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83、104.
    1 阎尔宝.论违法行政行为的限制性撤销--法律纯洁性与稳定性的张力及解除[J].行政法学研究,1999(4):88.
    2 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5.
    3 约翰·密尔.程崇华译.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56.
    4[美]卡多佐--Palko v.Connecticut,302 U.S.319,327(1937).转引自Peter E.Quint.余履雪译.宪法在私法领域的适用-德、美两国比较[J].中外法学,2003(5):616.
    5[荷]亨利·范·马尔赛文、格尔·范·德·唐.陈云生译.成文宪法的比较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49.
    6[美]罗纳德·德沃金.刘丽君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1:283.
    7[法]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137.
    8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0年6月28日签署了第76届国会通过的《外侨登记法》(Alien Registration Act):因为该法是众议员史密斯起草的,故一般也被称作《史密斯法》。该法规定:凡教唆、鼓吹以暴力推翻美国政府,以及成立或参加以此为目的的组织,应处2万美元以下罚金或20年以下监禁或两罚并科。根据该法规定,纽约联邦地区法院于1949年初即对当时美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了政治审讯并判刑。转引自曾尔恕.美国适用《史密斯法》中的几个问题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一集)[J].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
    9[美]塞缪尔·亨廷顿.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
    10[奥]路德维希·冯·米瑟斯.韩光明等译.自由与繁荣的国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79,90.
    11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95.
    12[奥]凯尔森.沈宗灵译.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65.
    13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第26条规定:“报纸开展新闻报道必须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得刊载虚假、失实报道。报纸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其出版单位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报纸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报纸应当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报纸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而发表的更正或者答辩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发现或者当事人要求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的相同版位上发表。报纸刊载虚假或者失实报道,损害公共利益的,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报纸出版单位更正。”
    1[美]小唐尼·凯泽.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北京: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61.
    2[美]小唐尼·凯泽.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77.
    3 朱强,雨晨.调查性报道在国外[N].南方周末,2004,6(10).
    4 辛望.中外调查记者职业生涯现状[J].青年记者,2006(12):14.
    5 张威.IRE、调查性报道与中国观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3):8-13
    6[美]小唐尼·凯泽.党生翠等译.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306.
    7 李大同.冰点故事[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1.
    8 陆晔.深度报道的力与痛[M].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3.
    9[日]和田洋一等.新闻学概念[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70.
    10 李大同.冰点故事[M].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36.
    11[美]罗杰·菲德勒.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
    1 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7-188.
    2 董媛嫒.中国报业“蓝海战略”的内涵分析[J].新闻爱好者,2008(2):44-45.
    3 匡文波.手机媒体:展望2006[J].传媒,2006(1):45-47.
    4 资料来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7年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B/OL].:来源于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网站.
    5 特定条款包括:《伯尔尼公约》第十一条第(1)款第(ⅱ)目、第十一条之二第(1)款第(ⅰ)和(ⅱ)目、第十一条之三第(1)款第(ⅱ)目、第十四条第(1)款第(ⅱ)目和第十四条之二第(1)款的规定。
    6 王迁.论“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及其侵权认定[J].法学,2006(5):62.
    7 张允若.关于“新闻自由”之说:对喻权域先生《看法》一文的质疑[J].新闻大学,1999(2):10-13.
    8 王迁.论“网络传播行为”的界定及其侵权认定[J].法学,2006(5):62.
    9 怡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博弈中对接[EB/OL].:来源于东方网,2006-1-25:
    1 范以锦.六大理念追求人才“泉涌效应”[J].传媒观察,2006(2):8.
    2 陈巨振.做好深度报道 提升党报影响力--嘉兴日报《新闻纵深》版面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实践,2006(1):50.
    3 裘新.深入调研话调查[J].新闻记者,2006(6):6.
    4 丁波.“解放调查”走出了国门[J],上海新闻研究.2006(5):16-19.
    5 杨兴锋.高度决定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
    6 李桂蓉,江泽文.主导舆论:从易读到悦读--析南方日报第四次改版[J].新闻实践,2005(7):12.
    7 范以锦.六大理念追求人才“泉涌效应”[J].传媒观察,2006(2):9.
    8 王尊益.构建人才的全面激励体系--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人才建设笔谈[J].新闻前哨,2006(5):9.
    1 周鸿铎.应用传播学引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206-207.
    2 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J].新闻大学(秋季号),2002(3):11-15.
    3 王双明,初琦.媒介分层发展之现状分析[J].东南传播,2006(4):30-32.
    4 程士安.分众化媒介与精细化分层的受众[J].广告大观,2006(1):52-54.
    5 辜秋菊,费丽君.传媒消费主义热潮的冷思考[J].新闻界,2007(4):47.
    6 林照真.记者,你为什么不反叛?--调查报道的构想与实现[M].香港: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2006:253.
    7 董媛媛.再探深度报道的起源与发展趋向[J].新闻大学,2008年(春季号):106-111.
    8 何光先.对深度报道的思考--从第八届全国好新闻评选增设深度报道项目谈起[J].中国记者,1987(7):41.
    9 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48.
    [1]Cohen,B.C.(1963).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Weaver,D. & Wilhoit,C.G. (1986).The American Journalists: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Weaver,D. & Wilhoit,C.G. (\996).The American Journalists in the 1990s:Us News people at the end of the era.Mahwah,NJ:Lawrence,Erlbaum.
    [4]Tuchman, Gaye (1978). Making New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5]Johnstone,J.W.C.,Slawski,E.J., & Bowman,W.W.(1976). The news peop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6] Peter Golding & Graham Murdock.(2000).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 155-165. in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3rd ed. London: Arnold
    [7] Van Dijk, Teun A. (1998). Opinions and Ideologies in the Press. In Allan Bell & Peter Garrett (Eds.),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pp.21-63). Oxford, UK: Blackwell.
    [8] Michael Schudson(2003). The Sociology of News. New York, NY: W. W. Norton & Company.
    [9] Nystrom, C. (1973). Towards a science of media ecology: The formulation of integrated conceptual paradigm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viersity.
    [10] Toralf Scharf. (2006). Stratified Birefringent Media(p70-92): Polarized Light in Liquid Crystals and Polymers.Published Online: 11 Dec 2006. Print ISBN: 9780471740643.Online ISBN: 9780470074374.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Inc.
    [1]刘海贵主编.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海贵.中国现当代新闻业务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海贵主编.知名记者新闻业务讲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4]童兵.童兵自选集 新闻科学:观察与思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7]李大同.冰点故事[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杜骏飞,胡翼青:深度报道原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8]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9]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10]朱涛,袁雷:中国调查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2]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3]程世寿.深度报道与新闻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14]欧阳明.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5]金凌云.深度报道[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16]徐国源.深度报道:理念与操作[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17]沈文泉.一个电视记者的思考[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18]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19]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0]武春河主编.深度影响:《经济日报》经典报道案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
    [21]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一个传播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2]戴元光等主编,单波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3]夏骏,王坚平主编.目击历史:《新闻调查》幕后的故事[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4]朱涛,袁雷主编.电视新闻直击:中国调查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5]朱羽君,高传智主编,曾晶,谢勤亮主笔.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者心态录,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6]程道才编著.西方新闻写作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7]姚福申主编.新时期中国新闻传播评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8]谢春雷.揭开真相:《南方周末》知名记者报道手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9]张建伟.深呼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30]芮必峰,姜红.新闻报道方式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31]曾华国.中国式调查报道[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32]孙燕.反对阐释:一种后现代的文化表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3]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理论空间之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4]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5]刘象愚等主编.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6]张海潮.眼球为王:中国电视的数字化、产业化生存[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7]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8]莫少群.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9]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0]侯健.表达自由的法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41]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2]顾理平.新闻法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3]昝爱宗.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4]商娜红.制度视野中的媒介伦理--职业主义英美新闻自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45]马守良.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6]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47]朱海松.手机媒体=Mobile media:手机媒介化的商业应用思维与原理,2008.
    [48]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匡文波.网络媒体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50]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1]陆小华.再造传媒:传统媒体系统整合方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52]尹明华.传媒再造[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3]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54]凌非编著.中国媒体记者调查:中国首部曝光媒体记者生存现状内幕(上、下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55]范以锦,董天策主编.数字化时代的传媒产业[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56]张国良.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7]罗文辉,陈韬文.变迁中的大陆、香港、台湾新闻人员[M].香港:香港世流图书公司,2004.
    [58]臧国仁(1999):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媒介框架与真实建构之论述[M].台北:三民书局.
    [59]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0]翁秀琪等:新闻与社会真实建构--大众媒体、官方消息来源与社会运动的三角关系[M].台北:三民书局.
    [61]张穗华.媒介的变迁[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62]南振中.记者的发现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3]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4]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5]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M].北京:三联书店,1997
    [66]喻国明.嬗变的轨迹--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新闻传播与新闻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67]Bernard Roshco.姜雪影译.制作新闻,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
    [68][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9][美]约翰·费斯克.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70][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而维奇.杨击译.大众媒介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71][美]戴维·阿什德.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72][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3][法]让·鲍德里亚.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
    [7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5][美]新闻自由委员会.展江,王征,王涛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
    [76][美]W·兰斯·班尼特:杨晓红,王家全译,新闻:政治的幻象[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16.
    [77][美]威廉·C·盖恩斯.刘波,翁昌寿译.调查性报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8][美]布兰特·休斯顿,莱恩·布卢兹斯,史蒂夫·温伯格.张威,徐海滨主译.调查记者手册:文件、数据及技巧指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79][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颜建军等译.大众传播总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0][美]威尔伯·施拉姆.金燕宁等译.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81][英]马丁·沃克.苏潼均等译.报纸的力量[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82][美]赫伯特·阿特休尔.黄煜等译.权力的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83][美]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84][美]丹尼尔·戴杨,依莱休·卡茨.麻争旗译.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85][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6][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末》个案研究(1983-2001)[D].上海:复旦大学,2004:
    [2]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D].上海:复旦大学,2006:
    [3]李伟明.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
    [4]王涪宁.经济法责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期刊文章:
    [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
    [2]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J].现代传播,2005.
    [3]林淳华.新闻记者工作自主权和决策参与权之研究[J].新闻学研究,1996.
    [4]罗以澄,侯迎忠.新闻记者的角色冲突和道德失范-兼论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J].武汉大学学报,2006.
    [5]吴飞,白林.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满意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
    [6]吴飞.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忠诚度[J].浙江大学学报,2006.
    [7]陈力丹.我国传媒职业意识缺失的现状及解决的对策[J].现代传播,2005(4):31-32.
    [8]张洪忠,何艳,许航.北京地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选择观[J].新闻与写作,2007.
    [9]喻国明.中国新闻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抽样调查整体报告[R].
    [10]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J].二十一世纪,2003.
    [11]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之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
    [12]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中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
    [13]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J].现代传播,2004.
    [14]绍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J].新闻大学,2001.
    [15]尹鸿: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J].电视研究,1996.
    [16][美]林文刚:媒介生态学在北美之学术起源简史[J].陈星译,中国传媒报告,2003.
    [17][美]兰斯·斯瑞特,刘易斯·芒福德与科技生态学.杨蕾萍译.中国传媒报告[R].2003.
    [18]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报告[R].2003.
    [19]孙玮.多重视角中的媒介分层现象[J].新闻大学,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