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把关的张力与限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这一颠覆传统传播理念的媒介,已经深刻嵌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惯例中。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交互性等媒介特质在展示巨大优势、给人们带来极大便捷和实惠的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理性与网络价值理性两种属性的内在矛盾的不平衡性发展,也带了网民社会隔离、网络成瘾、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媚俗之风盛行、网络隐私侵权、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等网络积弊。
     中国网络失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法律失范;2、网络伦理失范;3、网络价值失范;4、国际网络信息秩序失范。
     笔者分析网民的媒介参与心理,结合网络传播的实践经验,从谷歌退出大陆市场事件看待我国的网络安全形势,吸取有关学者关于网络把关的相关理论精华,试图提出网络传播把关人的合力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网络进行把关。网络传播的把关人是指在网络传播系统之中,对传受者发布的新闻、信息、资讯、广告、娱乐等进行中继和过滤,并对传受者的思想和网络行为、媒介素养进行约束和塑造的人、组织或技术、制度、公德、体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网络传播的把关人可分为两大类:“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有形的手”涵盖了网站采编人员、网民记者、意见领袖(网络推手)、网络个人、坛主(或称楼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等其他参与网络传播以及网络活动的人和组织。“无形的手”包括网络传播所有制形式、网络传播技术、网络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政策、网络伦理道德、网络传播秩序、网络文化认同、网络媒介素养、群体或组织属性与利益等方面。
     网络传播把关人遵循网络运行规律履行把关职责,需要恪守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人本与自由原则、拿来主义原则。
     构建国际视野下的互联网络传播把关体系与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体系,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1、构建中国特色的网络民族文化认同体系及网络道德认同体系;2、加快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3、发挥政府总调度室的功效;4、将网络传播系统的把关权集中于网站上面;5、着力研发融入价值理性的网络科技;6、保持网民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常态化;7、加快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只有综合网络多种把关要素,只有逐步提高“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把关”能力,才可以建构一种伦理和科技、信息和道义的互动平衡和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
Internet, which overturn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has been deeply-rooted in our daily-life. While the openness, freedom, anonymity and interactivity of the Internet bring great convenience and benefits to our life on the one hand, the intrinsic contradiction between Internet's two properties:Internet as a tool and Internet as a business, has triggered some perennial problems on the other. De-socialization, addiction, the deluge of fabricated news, tabloidization, the violation of Internet privacy and th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of network information have arisen from the abuse of Internet.
     In China, the violation of norms on the Internet are listed as follow, the violation of laws, the violation of ethics, the overestimation of Internet's values and the safety hazard of state secrets.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netizens'participation psychology and drawn implication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network safety from Google's withdrawal from mainland China. Combining some established theories in this field and the practices of network transmission, the paper attempts to advance a coordinate model for network regulators, which can be applied in future network regulation.
     Network regulators can be defined as the personnel, the institutions, the technology, the system, the ethics, the laws and policies that govern the selection and mediation of network information in forms of news, data, advertisements, etc., as well as constrain and form the thinking, behavior and habits of internet users. Internet regulator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the visible hand" and "the invisible hand". "The visible hand" includes web page designers, journalists, representatives of netizens, BBS moderators, as well as other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officials that engage in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 invisible hand" includes intangible factors that are related to network communication, such as, the ownership, the technology, rules and policies, ethics, order, system, the cultural identity, the interests, the habits and so on.
     To fulfill their responsibilities, network regulators should act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systematization, sustainability, diversity, putting human first, freedom and selective takism.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gulation system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a protective system for network information at international level, several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One, an Interne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netizens'identification should be set up. Two, steps of establishing an effective legislative system executive system that control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hould be quickened. Three, the general regulative power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uld be put into full play. Four, attent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design of website. Five, technology that instills 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et into netizens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Six, consistent efforts should be devo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netizens'ethical quality. Seven,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 democratic society under the rule of law, a society based on equity and justice, an honest and caring society, a society full of vigor and a stable and orderly society.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visible hand" and "the invisible hand" in network regul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an appropriate network system in which social ethics and technology can develop in a harmonious state.
引文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年7月。
    吴士余:《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第6页。
    王斌党等:《“谷歌地球”---免费的午餐,还是诱人的陷阱?》,[J].载《国防》,2008年第9期。
    2《谷歌不是上帝》,[N].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24日。
    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刘军),《网上惊现“山寨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sx.xinhuanet.com/rdsp/2008-12/16contend_15196823.htm
    邓小飞,朱妮:《关于网络伦理失范的思考》,[J].载《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
    《人民日报》,[N].2009年2月27,05版。
    路芳:《网络暴力定义探析》,[J],载《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第12期。
    刘新传:《问络暴民”的言论侵权分析—以“虐猫、铜须事件”为例》,[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1221。
    《崔真实畏留言自缢 韩政府将出法律加强网络监控》,[N].载《新闻午报》,2008年10月07日。
    ①《网络冲击:从心理到价值观》[N],载《光明日报》,2010年8月5日。
    王颖卿:《从钓鱼执法等事件看网络监管》,[J].载《中华英才》,2009年12月,总第467期。
    (?)D.Cozac:Censorship Report.See http://www.ccpj.ca/April1998.2000年1月4日访问。转引自佘绍敏:《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4))。
    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J].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
    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页。
    吴辉:《境外不良视听信息传播方式与新“把关人”理论》,[J].载于《信息网络安全》,2008(06)。
    1网络水军是指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详见《警惕“网络水军”绑架民意》,[N].载《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日。
    曾庆春:《论文化身份及其建构》,[Jl.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曾庆春:《论文化身份及其建构》,[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张兵娟:《试论电视剧叙事与仪式传播功能》,[J].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文化维模是指文化模式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它对外来文化进行选择、过滤、加工,具有保护自身文化的功效。
    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72页。
    饶传平:《中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及其反思》,中国网络法律网,2005年6月10日。
    余秀才,徐颖:《我国互联网的法制管理问题及其完善》,[J].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严耕:《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238-242页。
    ①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J].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陈宝国:《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解析》,[J].载《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1期。
    [美]H.T.Gams:《The message behind news》,《Columbia Towrnalism Review》1979(1)。转载于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吴士余:《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第168页。
    常松:《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J].载《新闻战线》,2009年第7期。
    (?)Manuel Alvarado,Robin Gutch & Tana Wollen:Leaning the Media-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Teaching. Macmillan Education,1987转引自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51页。
    1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J].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年7月。
    [2]吴士余:《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
    [3]王斌党等:《“谷歌地球”----免费的午餐,还是诱人的陷阱?》,[J].载《国防》,2008年第9期。
    [4]《谷歌不是上帝》,[N].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24日。
    [5]《谷歌不是上帝》,[N].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3月24日。
    [6]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7]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刘军),《网上惊现“山寨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http://www.sx.xinhuanet.com/rdsp/2008-12/16contend.htm.
    [8]邓小飞,朱妮:《关于网络伦理失范的思考》,[J].载《科技信息》,2007年第21期。
    [9]《人民日报》,[N].2009年2月27,05版。
    [10]刘新传:《网络暴民”的言论侵权分析—以“虐猫、铜须事件”为例》,[J].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1221。
    [11]《崔真实畏留言自缢 韩政府将出法律加强网络监控》,[N].载《新闻午报》,2008年10月07日。
    [12]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J].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
    [14]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吴辉:《境外不良视听信息传播方式与新“把关人”理论》,[J].载于《信息网络安全》,2008(06)。
    [16]王颖卿:《从钓鱼执法等事件看网络监管》,[J].载《中华英才》,2009年12月,总第467期。
    [17]D.Cozac:Censorship Report.See http://www.ccpj.ca/April1998,2000年1月4日访问。转引自佘绍敏:《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4))。
    [18]曾庆春:《论文化身份及其建构》,[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5期。
    [19]张兵娟:《试论电视剧叙事与仪式传播功能》,[J].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0]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严耕:《网络伦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5月版。
    [22]余秀才,徐颖:《我国互联网的法制管理问题及其完善》,[J].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3]钟瑛:《我国互联网管理模式及其特征》,[J].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
    [24]陈宝国:《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解析》,[J].载《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1期。
    [25][美]H. T. Gams:《The message behind news》,《Columbia Towrnalism Review》,1979(1)。转载于林晖:《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J].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2期。
    [26]吴士余:《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12月版。
    [27]常松:《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J].载《新闻战线》,2009年第7期。
    [28]Manuel Alvarado, Robin Gutch & Tana Wollen:Leaning the Media-An Introduction to Media Teaching. Macmillan Education,1987转引自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9]彭兰:《现阶段中国网民典型特征研究》,[J].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0]刘新华:《从维基解密“看信息保密和泄密》[J],载《办公室业务》,2010年第12期。
    [31]杨鹏:《网络文化与青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2]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3]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34]匡文波:《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35][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高建如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版。
    [36]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37]段晓蓉:《网络传播文化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
    [3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9]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0]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
    [41]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42]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J].载《现代传播》,1999年第1期。
    [43]张玲:《Web2.0时代的网络“把关人”》,[J].载《出版发行研究》,2007年第2期。
    [44]唐艳林、李新文:《“不良报道”与网络“把关人”的责任》,[J].载《传媒观察》,2009年11月(上半月)。
    [45]杨蕾:《论网络传播中新把关人角色》,[J].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4期。
    [46]季峰:《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职能定位》,[J].载《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11期。
    [47]刘瑜、王军燕:《强化网络传播的“把关”意识----以人肉搜索为例》,载《新闻知识》,2009年第10期。
    [48]常松:《网络时代大众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J].载《新闻战线》,2009年第7期。
    [49]吕怡然、秦亚萍:《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J].载《当代传播》,2001年第1期.
    [50]谈悠:《主流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舆论缓释作用》,[J].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1]宋令维、韩健:《对改变道德成本逆向走势倾向的探讨》,[J].载《桂海论丛》,2006年第1期。
    [52]梁晓声:《文化是温暖的灯火》,[J].载《青年文摘》,2009年12月下。
    [53]闫东艳:《网络编辑把关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载《编辑之友》,2009年第11期。
    [54]戚晓波:《网络新闻传播与“把关人”---试论网络新闻编辑的自律》,[J].载《网络传播》,2009年9月(下半月)。
    [55]栗志刚:《精神文化的民族认同功能---简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 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6]李国泉、孙巾淋:《论我国网络传播立法的不足与完善》,[J].载《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第1期。
    [57]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人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和思考》,[J].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8]文庭孝、刘晓英:《构筑中国信息安全防御体系》,[J].载《情报科学》,2005年5月。
    [59]陈宝国:《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解析》,[J].载《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1期。
    [60]卢新德:《我国信息安全的战略保障》,[J].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12月。
    [61]彭涛,葛世凯:《网络传播把关人合力模式的构想》,[J].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