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立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摘要:国家行政权力来源于人民,最终还须回归于人民。各级行政机关是权力的行使主体。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使权力的内容、程序和过程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坦诚的信息公开,让公众对政府更加信赖,也促使政府不敢懈怠。本文立足“例外”,意在“公开”。唯有明确并缩小例外信息的范围,才能明确并扩大公开信息的范围。
     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的相关的基础理论出发,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立法进行详细分析和评析;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例外的立法现状进行比较深刻的论述,总结出在立法理念、法律形式、法律关系主体、开放范围以及行政救济方面的缺漏之处;最后,提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例外制度的建议,即从立法理念和立法原则着手,正确区分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明确政府例外信息的判断标准,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审查咨询机构。
ABSTRACT:Administrative organs at all levels of our country are the main bodies to run the power. The power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s at all levels comes from the people, and ultimately must return to the people. The people have the rights to supervise the contents, procedures and processes of the government.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following referred to as the "Regulations") makes that to open the information obligations. Frankly disclosure the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makes more trust on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urge the Government to nose to the grindstone. This article based on "exceptions", intended to "open." Only a clear and narrow exception to the scope of information can identify and expand the scope of public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xceptions of opening government's information, and analyzed the excep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legislation of American and Australia, then draw on the Enlightenment. In this thesis, more profound discussions of current situation have been made for the excep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legislation. And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 have been summed up, just as the legislative ideas, legal forms, legal relations subject, scope to open and administrative remedies. Finally, propose a system of suggestion to ope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hat start from the legislative concept and the legislation principle, correc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ain body to ope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lear the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o establish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body to review the information.
引文
[1]中欧人权学术交流会编,《中国人权年刊》(第一卷二○○三)[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徐绍敏.信息法框架与体系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p176.
    [3]吴伟民:《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规则》,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p13-14.
    [4]郑璇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72.
    [7]陈仪.澳大利亚信息公开的例外事项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兼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12):p41.
    [6]郝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例外规则之缺陷与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5):p60.
    [9]徐绍敏.信息法框架与体系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p189.
    [10]在倪文华诉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拒不按请求公开政府信息案中,被告起初的理由是图纸太大,但后来却改为属于国家秘密(参见焦红艳:《政府信息公开遭遇“国家秘密瓶颈”》,载《法制日报》2008年6月29日)。
    [11]张璇:《舒某要求人事管理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上诉案》,载http://www.shezfy.com/view.html?id=2905,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5月5日。
    [12]参见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5)沪二中行终字第165号.
    [13]参见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7)穗中法行初字第19号.
    [14]参见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6)迎行初字第20号。
    [15]参见赵文明:《汝城县政府细说“调查报告”不公开缘由“政府信息不公开第一案”引热议》,载《法制日报》2008年5月8日。
    [16]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版:p294.
    [17]徐绍敏.信息法框架与体系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p206.
    [18]参见周汉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意见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8页。
    [19][美]欧内斯特·艾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黄列译.《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262.
    [20][美]约翰·D.泽莱兹尼著.张金玺,赵刚译.传播法: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p7.
    [21]李欣.完善我国政府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的构想[J].中国商界,2010(10):pp292.
    [22]周佑勇.行政法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p326.
    [1][美]欧内斯特·艾尔霍恩,罗纳德·M·利文.黄列译.《行政法和行政程序概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262.
    [2][美]约翰·D.泽莱兹尼著张金玺,赵刚译.传播法: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第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p1-29.
    [3]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p12-47.
    [4]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35-86.
    [5]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108-127.
    [6]徐绍敏.信息法框架与体系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p175-207.
    [7]贺日开.司法权威与司法体制改革[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p46-104.
    [8]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版:p287-294.
    [9]郑璇玉.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54-84.
    [10]焦洪昌.宪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3版:p25-76.
    [11]杨解君.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p1-96.
    [12]周佑勇.行政法专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p291-373.
    [13]郭孝实.司法预救济与再救济[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p168-187.
    [14]中欧人权学术交流会编,《中国人权年刊》(第一卷二00三)[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p20.
    [15]郝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例外规则之缺陷与完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5):p59-61.
    [16]张千帆.政府公开的原则与例外一论美国信息自由制度[J].当代法学,2008(9):p21-29.
    [17]马红,白文琳,李蓓,周毅.档案开放与开发政策框架:梳理、述评与设计[J].浙江档案,2009(6):p18-22.
    [18]许莲丽.论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以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样本[J].湖北社会科学,2009(6):p36-39.
    [19]陈仪.澳大利亚信息公开的例外事项及对我国的立法启示——兼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12):p40-43.
    [20]侯丹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有关问题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2010(4):p55-61.
    [21]裴婷婷,论政府信息公开原则[J].行政与法,2010(5):p1-4.
    [22]李欣.完善我国政府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的构想[J].中国商界,2010(10):p292.
    [23]黄仕红,政府信息免予公开的问题探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22(4):p63-67.
    [24]吴伟民:《政府信息公开的例外规则》[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25]于宏.权利救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
    [26]李岩.从法律视角看受众知情权[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7]冯都.我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救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8]赵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9]罗文廷.政府信访与行政法律救济制度的程序衔接[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27日.
    [30]汪心田.论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制度和法律救济——兼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31]纪璇.政府信息公开例外事项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32]孙敏.以马骋诉政府信息公开案论公众知情权[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33]谭尚闻.论政府信息公开中的救济制度[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30日.
    [34]Sandra coliver, Paul Hoffman:Secrety and Liberty:National Secerity,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p57(1999).
    [35]Donr. Pemeber:Mass Media Law, Brown Benchmark,1996, pp.142-151.
    [36]Philip J. Coopre:Public Law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2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88, P.3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