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体制:改革时期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府间纵向关系是一国内部不同层级的政府及其部门之间在垂直方向上的关系。中国的政府间纵向关系相当重要而复杂,改革以来,这一关系又经过了诸多变迁。当前,如何认识这一关系,如何推动这一关系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不但是学界的研究热点,而且也是实践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对改革时期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做出一种阐释,并据此提出对这一关系进行改革的对策。
     中外学者对改革时期的政府间纵向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提出了大量的观点。本文在对其中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由“结构性要素”、“体制性要素”、“调控性要素”组成的政府间纵向关系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框架,本文对典型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进行了横向的分析与比较,对中国改革之前和改革以来的政府间纵向关系进行了纵向的分析与比较。经过这些分析与比较,本文认为,改革时期的政府间纵向关系是一种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可以通过授权方式来调控其与地方政府和下级政府关系的“授权体制”。首先,集中型的结构性要素:政权力量强大,社会自主力量弱小;中国共产党“一条主线”贯穿到底;“一条船上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单一制国家结构,行政体地方政府。这些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授权,并在一定情况下选择性集权提供了制度保证。其次,体制性要素上,五级政府之间形成复杂的条块关系;各级政府之间职责同构;实行分税制,财力上聚;有力的纵向监督体制。这些为授权提供了体制保证。再次,调控性要素上,为了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复兴,也为了改变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有控制的授权。其中,1978—1991年间,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向下级政府授权。1992年以来,为了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总体授权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又进行了选择性集权。
     改革时期的授权体制表现为全面授权、倾斜授权、个别授权、选择性集权等形态。授权体制的运行要经过授权意愿的酝酿、请求授权意见的表达、授权对象的确定、特殊权力的授予等过程。改革时期,通过灵活地授权,授权体制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体制完善。但是,在三组要素上,这一体制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调控性要素上授权不规范、体制性要素不协调、结构性要素不平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对授权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制度化建设,提升授权体制的合理因素和适合国情的成份,克服授权体制的弊端,着力进行政府管理层面的改革;以构建政府间财力与公共服务职责相互匹配的体制为突破口,统筹推进三组要素的改革,变整体授权为有选择的分类分层次授权,推进选择性集权、适当授权和合理分权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制度性分权。具体的政策建议为:近期应合理划分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在此基础上实现财力与公共服务职责的合理匹配;中期应推进政府间纵向体制性要素的协调化,弱化授权,培育制度性分权;长期应实现政府间结构性要素的平衡化。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re the vertical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levels of government and its branches within one country. China's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icated, and since 1978, the relations have changed a lot. At present, how to understand these relations and how to make them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are not only the "hot spots" of the academic circle, but significant and pressing questions in practice.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advance a new explanation for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and accordingly, to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for the further reform of these relations.
     Scholars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have made a good deal of research on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the reform era and advanced numerous viewpoint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reviews some typical viewpoints and on this basis advanc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nsists of three groups of elements: "the structure elements", "the system elements" and "the adjustment element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author analyses and compares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mong several typical countries and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before and after 1978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show that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during the reform era are an "authorization system", in which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could adjust the longitudinal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through "authorization". Firstly, as far as the centralized structure elements are concerned, the state power is strong and the social strength is weak;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one main line" breakthroughs to all grass-roots units; the legislative organ,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 and the judicial organ "live in one boat"; the state is unitary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administrative. They provide institutional safeguards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authorize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for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authorize the lower levels. Secondly, as for the system elements, the five levels of government form complex "Tiao-quai" relations; the responsibility of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ment is isomorphic; Tax-sharing system is exercised and revenue is gathered in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he longitudinal supervising system is powerful. They provide systematic safeguards for authorization. Thirdly, as far as the adjustment elements are concerned, in order not only to develop the economy and realize the rejuvenate of the country, but also to reform the malpractice of the high centralization of the state pow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uthorized much power to local government and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lower level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During 1978-1991, the main manifestation wa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uthorized power to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to lower levels. From 1992,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on the premise of collective authoriz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also have executed selective r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The conformation of the authorization system during the reform era is all-round authorization, inclined authorization, exceptional authorization, and selective r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The running of the authorization system would pass through such processes as the brow of authorization aspi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asking for authorization, selecting the authorization objects and awarding special power to some authorization objects.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rough flexible authorization, the authorization system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well-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However, this system has serious issues, for instance, authorization is nonstandard in the adjustment elements, system elements are not matched and structure elements are not balanced. In order to ravel out these issues, the author presents a basic resolutio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at is, to improve the components of the authorization system that are reasonable and adaptable to China and to overcome the malpractice of the authorization system through institutionalizing; to advance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management; to push the reform of three groups of elements by building a matching system between financial capacity and public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to change the all-round authorization to selective authorization, to stimulate the combination of selective recentralization, felicitous authorization and rational decentralization of power, and ultimately to realize institutional decentralization. The policy proposals are as follows: in the short term, the public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at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should be compartmentalized and then rational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capacity and public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realized; in the mid-term, harmonization of the system elements and weakening of the authorization should be realized and institutional decentralization should be cultivated; and in the long tem, balance of the structure elements should be realized.
引文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9-201页。
    [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2页。
    [3]《胡锦涛同志讲话汇编》,第3卷,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编,2007年,第7页。
    [4]李鹏著:《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上卷,新华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5]阮崇武著:《先立规矩后办事--海南的改革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402页。
    [6]在2007年12月19日国家林业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卓榕生表示:陕西省林业厅是“虎照”信息的发布方,是负责本行政区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鉴定结果的后续处理事宜由地方政府负责。“林业局已要求陕西林业厅鉴定并公布华南虎照真伪”,中国新闻网,2007年12月19日。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7/12-19/1108802.shtml
    [7]“深圳市长:污染源相互重叠 珠三角城市应联合治污”,城市规划网,2008年1月28日。http://info.upla.cn/html/2008/01-28/97415.shtml
    [1]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2]参见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1-275页。
    [3]例如,暴景升认为,当前县政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浓缩为财政问题,财政基础问题不解决,县政改革就没有出路。而县级财政问题的症结则是县级政府与其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财政支出责任不清。“其根源在于纵向政府间的事权界限不清。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县政问题就表现为财政问题,而财政问题又主要表现为纵向的政府间关系问题”。暴景升著:《当代中国县政改革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1]童之伟著:《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2]“大一统”的基本涵义是“统一全境”,“大一统”制度特指中国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长达2132年中实行的基本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既包括由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一系列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作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自然存在的一系列非正式制度和规则。“大一统”制度的核心是“大一统”的国家管理制度,即由一个皇帝、一个政府对中国整个版图内的所有民族实行统一的行政管理;这个核心制度作用下的是古代中国人所有行为规则的综合制度体系:中国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各个方面呈现出统一有序的运行状态和世代相袭的发展轨迹。参见杨松华著:《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出版社,2004年,第3页。
    [3]参见童之伟著:《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20-225页。
    [1]除了在人口、地域、资源等方面中国的一些单个省份相当于世界上的一些中等国家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单个省份的经济实力也相当于某些中等国家了。例如,韩国《韩民族新闻》日前发表文章指出,当前中国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河北、上海、辽宁、四川等9个省市的经济规模可同以色列、捷克、巴基斯坦、新加坡、丹麦、奥地利、希腊等国相媲美。参见:“中国九省市富可敌国”,《文汇报》(香港),2007年11月17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1/17/YO0711170008.htm
    [2]例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杨宏山的《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5年)、赵永茂的《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张紧跟的《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张志红的《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马力宏的《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条块关系》(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3]近年来出版的重要的地方政府学著作和教材有:徐勇、高秉雄的《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沈荣华的《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曾伟的《地方政府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等。
    [4]沈荣华编著:《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1]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32页。
    [1]参见[美]汤森等著:《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对于这一评价,毛泽东曾在建国前夕反唇相讥:“骂我们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外国反动派,就是实行独裁或极权主义的人们”。(《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8页。)
    [2]Susan L.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p:14.
    [1]Christine P.W.Wong."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an Era of Fiscal Decline:The Paradox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Post-Mao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no.128(December 1991),pp.691-692.
    [2]World Bank,China:Revenue Mobilization and Tax Policy(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0),pp.242-278;
    Rampogal Agarwala,"China:Reforming Intergovemmental Fiscal Relations",Discussion Papers #178 of the Department of China and Mongolia(Washington,D.C.:World Bank,1992),pp.10-17;
    Roy Bahl and Christine Wallich,"Intergovernmental Fiscal Relations in China",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863(WPS 863)(Washington.D.C.:1992),pp.16-23.
    转引自徐斯勤:“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单一议题范围内相关研究之评析”,《中国大陆研究》(台湾),1993年第2期。
    [3]国家能力概念不同于综合国力概念。前者主要指中央政府能力,不是泛指公共权威的能力,指的是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后者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可供运用各种资源和力量的总和。国家能力可概括为四种能力:汲取能力、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强制能力。王绍光、胡鞍钢:“关于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转引自董辅礽等著:《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4]王绍光:“分权的底线”,《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1]Dali L.Yang,"Reform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in David S.G.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China Deconstructs:Politics,Trade,and Regionalism(New York:Routledge,1994),pp.62-64.
    [2]杨培新:“深化改革的中心是什么--兼与胡鞍钢同志商榷”,《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1期。
    [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的特点,钱颖一等学者在不同的文章中有不同的称呼,如“财政联邦制(Fiscal Federalism)”、“中国式联邦制(Federalism,Chinese style)”、“中国特色的维护市场的经济联邦制”等,其涵义是一致的,本文统称为“中国式联邦制”。
    [4]钱颖一著:《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5]在东欧和苏联的U型层级制下,层级式的信息流动和控制根据职能方式或专业化原则来组成单一的形式(即“条条”形式)。大多数企业是按工业部门来分类的,并在各个部的直接监督之下,地方政府是中央的下属机构,它们的作用仅限于从下面收集信息和贯彻上面的计划,而没有很大的自主权。钱颖一著:《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6]钱颖一著:《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9页。
    [1]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and Proces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p:22.
    [2]在2001年的一篇文童中,Michel Oksenberg认为:有关中国政治体制的短语式的描述,如:"Totalitarianism","Leninist party state"、"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Soft authoritarianism"、"Bureaucratic pluralism"等都过于简单化了。MICHEL OKSENBERG.China's Political System: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The China Journal,2001:21-35.
    [3]李芝兰:“跨越零和:思考当代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Joseph Cheng(ed.),China Review 1998.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8:157-186.
    [1]ZhaoHongwei.Political Regime of Contemporary China.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02.p:59-111.
    [2]参见薄贵利:“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专刊。
    [1]参见谢志岿:“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两次分权--对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项新探索”,《江海学刊》,1998年第1期。
    [2]王沪宁:“集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3]王沪宁等:“调整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王沪宁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3期。
    [4]郑永年等:“论中央地方关系中的集权和民主问题”,《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1]郑永年:“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3/forum_zp060822b.html)
    [2]王绍光等:“关于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载董辅礽等著:《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2-42页。
    [3]徐斯勤:“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单一议题范围内相关研究之评析”,《中国大陆研究》(台湾),1993年第2期。
    [4]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1]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
    [2]石康:“中央和地方的授权原则分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12期。
    [1]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元照出版公司(台湾),2001年,第372页。
    [1]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2]由于“政权”的“强弱”较难定义也较难测量,因此学者们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这正如
    [1]参见Deil.S.Wright: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3rd Edition.Monterey,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8.P65-112.
    [1]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2]参见张志红著:《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1-162页。
    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37-176页。
    谢庆奎、杨宏山著:《府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4-60页。
    [1]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本文参考了张志红博士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定义,她认为,政府间纵向关系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垂直结构中不同层级的广义的政府间关系。张志红著:《当代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3]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83页。
    [1]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孙大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1]高新军:“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5年第1期。
    [2][美]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3][美]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1][美]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2]参见[德]沃尔曼著:《德国地方政府》,陈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5-69页。
    [3]天津市科协:“透视澳大利亚科技社团看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科协论坛》,2007年第11期。
    [1]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149-151页。
    [2][德]沃尔曼著:《德国地方政府》,陈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3]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217页。
    [1]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300页。
    [2]魏建国:“司法独立:近代英国法治秩序与市场经济建构的制度之基”,《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3]参见白贵一:“论英国地方自治的演进、影响与宪政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李志祥等:“法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成效”,《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
    [2]胡仙芝:“自由、法治、经济杠杆:社会组织管理框架和思路--来自法国非营利社团组织法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3]参见王文英:“论日本财阀系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其特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1993年8月至1996年10月,曾出现自民党失去政权,以新党为首的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
    [2]参见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第456-457页。
    [3]全小莲、郑容:“法国中央集权制度与中国法的比较研究”,《理论界》,2006年第6期。
    [1]资料来源:1.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2-213页。
    2.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184-186页。
    [2]但是,如果一些地方事务的治理超出了一个乡镇的能力之外,作为稍高一级的县级地方政府,就会被要求和有义务介入,并承担起这部分职责。
    [1]参见[德]沃尔曼著:《德国地方政府》,陈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2页。
    [2]"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state and a territory?",http://www.australia.gov.au/Government_in_Australia_FAQ
    [3]"Local Government(Councils)",http://www.australia.gov.au/Local_Government_(Councils)
    [4]高小平、林震:“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1]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87-88页。
    [2]资料来源:法国内政部1999年统计数据。
    [1]参见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90-193页。
    [2]数据采自英国司法部网站:英国法规库(The UK Statute Law Database)。http://www.statutelaw.gov.uk/Home.aspx
    [3]“制度保障”一词最早由德国宪法学家Carl Schmidt于20世纪初提出。参见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256-257页。
    [1]所谓“迪隆规则”,是根据1868年爱阿华州法官迪隆就城市自治体和州立法部门的关系所做的一项判决而体现出来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准则。
    [2]Deil S.Wright.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3rd.Pacific Grove,Calif.:Brooks,1988.PP:310.
    [3]张光:“美国地方政府的设置”,《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魏加宁、李桂林:“日本政府间事权划分的考察报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2期。
    [2]“政令指定都市”是指,人口达到50万以上,通过政令的方式(不需要通过国会)将一些与市民生活直接相关的事务和权限从都道府县一级政府转移到这些城市来,以使其能够综合应对各种复杂而多样的事务,并根据规模允许其设置行政区的城市。目前,日本共有14座城市被批准为“政令指定都市”。
    [3]W.Brooke Graves.America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New York,1964,pp:863.
    [4]本段以上内容整理自英国“第一政府网”:http://www.direct.gov.uk/en/Governmentcitizensandrights/UKgovernment/Localgovernment/DG_073310
    [1]参见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188-189页。
    [2]资料来源:《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第1--17目。
    [3]谭融、罗湘衡:“论德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德]沃尔曼著:《德国地方政府》,陈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页。
    [2][澳]多莱里等主编:《重塑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财政、治理与改革》,刘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7页。
    [1]资料来源: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91-127页。
    [1]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告”,《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2]徐瑞娥:“法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4期。
    [3]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4]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告”,《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1]朱华勇、范凤山:“法国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做法及启示”,《四川财政》,2003年第11期。
    [2]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3]参见Deil S.Wright:Federal Grants-in-Aid:Perspectives and Alternatives.Washington.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68.PP 5-77.
    [4]谭融、罗湘衡:“论德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5]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6]2002/03财政年度,英国全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为3971亿英镑。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716亿英镑,占全部经常性预算收入的93.6%。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7]1993年,法国的四级预算总额为21720亿法郎,其中,中央预算收入为15030亿法朗,占69.2%;大区及以下的地方预算收入总和为6690亿法郎,占30.8%。朱华勇、范凤山:“法国处理中央与地方财 政关系的做法及启示”,《四川财政》,2003年第11期。从数额上看,澳大利亚联邦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0%,州及地方政府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30%。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1]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2][德]谢德曼著:《德国政治概况》,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82页。
    [3]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4]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1]参见1.朱华勇、范凤山:“法国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做法及启示”,《四川财政》,2003年第11期。
    2.徐瑞娥:“法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4期。
    [2]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3]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1]参见谭融、罗湘衡:“论德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资料来源:1.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2.朱华勇、范凤山:“法国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做法及启示”,《四川财政》,2003年第11期。
    3.徐瑞娥:“法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4期。
    4.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5.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3]这两个规则都是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借款权利,确保政府借款适度。“黄金规则”是指,政府借款只能用于资本性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这条规则规定了政府借款的使用方向,可以防止政府经常性支出的膨胀,并为以后还款资金的来源提供保障。“可持续规则”是指,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必须控制在稳定和审慎的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必须保持在40%以下。
    [1]参见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269-270页。
    [1]刘焱:“日本地方自治的表里”,《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4期。
    [2]根据经费来源与成员的不同,可以分为六大类:中央政府否认支助机构、地方政府的执行机构、公私合营组织、消费者组织、府际论坛、联合议会。R.Stoker.Reluctant Partners,Pittsburgh,P.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1.PP:64-78.
    [3]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57-58页。
    [1]“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设置于总务省下,是中央行政机关专门负责协调地方政府与中央部门之间纠纷的机构。
    [2]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176页。
    [3]徐瑞娥整理:“英国分税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研究资料》,1993年第28期。
    [4]参见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五省市绩效监督联合课题组:“澳大利亚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的借鉴与启示”,《财政监督》,2007年第9期。
    [5]参见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1]唐建强:“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监督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参见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第231-232页。
    [3]参见潘小娟著:《法国行政体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第136-138页。
    [4]魏加宁:“日本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24期。
    [1]丁煌:“法国政府的地方分权改革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法国研究》,2002年第1期。
    [1]下述改革内容参见丁煌:“法国政府的地方分权改革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法国研究》,2002年第1期。
    [1]Thompson,P.,'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a Period of Radical Change:1979-1992',in Flynn,N.(ed.)(1994),Change in Civil Service,London:CIPFA,pp.33-38.
    [1]杨光斌:“80年代英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5期。
    [2]经济性分权是指在产品构成、资源配置乃至收入分配的决定方面让国内外的市场力量起更大的作用,同时减少中央计划和行政控制的影响。行政性分权就是把一些经过选择的决策权力部分地在行政系统内部下放到较低层次。以此分析,英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行政改革具有两重性:经济性分权与行政性集权共存。参见杨光斌:“80年代英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5期。
    [3]莱特:“欧洲公共行政现代化:英国的个案分析”,载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34-238页。
    [4]英国行政改革的情况参见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46-151页。
    [1]以上三点参见杨光斌:“80年代英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5期。
    [2]参见杨欣:“论英国地方政府法下中央对地方管制路径的演进”,《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3]杨欣:“论英国地方政府法下中央对地方管制路径的演进”,《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1][日]武藤博己著:《战后日本的行政改革》,1998年11月22日在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的演讲。转引自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06-307页。
    [2]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1997年12月3日,日文版,第2-4页。转引自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09页。
    [3]行政改革会议:《最终报告》,1997年12月3日,日文版,第120页。转引自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10页。
    [1]杜创国:“日本地方自治及其地方分权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
    [1]李荣融:“宏大的工程,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求是》,2008年第16期。
    [2]袁纯清著:《人民群众团体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5-16页。
    [3]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1]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3]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章程》。
    [1]李鹏著:《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上),新华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0页。
    [1]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09年3月10日。
    [2]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1]世界人口排名前10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尼日利亚。世界领土面积排名前10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印度、阿根廷、哈萨克斯坦、苏丹。王丽萍著:《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28页。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
    [1]中国共产党关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与现实选择,参见杨小云著:《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93页。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页。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5]紧接着,毛泽东说:“还有一个地方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这里说的主要是地方的上下级关系问题”。从这段看,阐明的是省级政府和其所属的地、县、区、乡政府的关系问题。参见《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33页。
    [6]附录一:河北省ZQ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访谈记录。
    [1]周振超:《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2页。
    [1]参见周振超:《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8-39页。
    [2]资料来源:根据周振超:《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39-52页内容总结而来。
    [1]资料来源:根据周振超:《当代中国“条块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52-69页内容总结而来。
    [1]资料来源: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详见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8-206页。
    [2]参见《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五条、第十五条、第十四条、第十三条、。
    [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六条。
    [4]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7页。
    [1]参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八条。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98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七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三十条。
    [1]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
    [2]“中央批准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http://yfj.mos.gov.cn/yfj/news.jsp?mid=20071109026296)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六十六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八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一条。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六条、第五条、第十五条、第九条。
    [1]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6页。
    [2]《东北日报》,1949年12月6日,转引自陈方南、陈学知:“中国大行政区制度研究”,《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10期。
    [1]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08页。
    [2]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毛泽东说:“我们建国初期实行的那种大区制度,当时有必要,但是也有缺点,后来的高饶反党联盟,就多少利用了这个缺点。以后决定取消大区,各省直属中央,这是正确的”。《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页。
    [3]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页。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83-284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六十六条。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九条。
    [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页。
    [1]小组成员为陈云、李富春、薄一波、李先念、黄克诚。陈云代表小组起草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关于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经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并提交一届人大常委会第84次会议批准,自1958年起实行。
    [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801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64页。
    [1]陈云起草的《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指出:当时的工业管理体制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地方对工业管理的权限太小,二是企业主管人员对本企业的管理权限太小。因此“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以内,给地方政府和企业以一定程度的因地制宜的权力,是完全必要的”。《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8页。
    [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173页。
    [3]张忠江:“20世纪60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的历史轨迹”,《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对此邓小平批评道:“这叫什么先进经验?这也是滥用党的威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2页。
    [1]在党内最高层,实际上刘少奇、邓小平、陈云都认同包产到户,只有毛泽东反对。这一问题涉及到的争论,参见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1078-1090页。
    [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803页。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4日。
    [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2年10月12日。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9页。
    [2]长期以来,学界的研究一般把邓小平的相关思考归结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等思想。本文认为,这些认识分别抓住了邓小平相关思考的若干关键点,但是并不能全面反映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总体思考。笔者认为,邓小平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总体思考可以概括为“职责归位”思想。薛立强:“邓小平‘职责归位'思想及其对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
    [1]代表性文章参见马述林:“论省级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2]王金炳:“对市管县体制的再思考”,《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李荣融:“宏大的工程,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求是》,2008年第16期。
    [1]对此在起草十六大报告时,江泽民特别指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但要明确这里说的地方政府不包括县。下放到县一级,管理和监督都难以到位”。《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7页。
    [2]王保安:“财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理论动态》,2008年第12期。
    [1]李金早、张峰:“我国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的总体格局”,载魏礼群主编:《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33--44页。
    [2]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76页。
    [1]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80-688页。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8日。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
    [3]第一批取消789项(2002年11月);第二批取消406项,另将82项行政审批项目作改变管理方式处理,移交行业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管理(2003年2月);第三批取消和调整495项(2004年5月);第四批取消和调整186项(2007年10月)。
    [4]《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7]33号。
    [5]资料来源:《国务院关于第四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7]33号。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277-278页
    [1]《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6页。
    [3]资料来源:《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1]吴强玲:“转轨条件下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第3期。
    [2]本报评论员:“中央银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人民日报》1998年11月16日。
    [3]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1]陶一桃主编:《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第2页。
    [1][美]黄建荣:“浦东新区建立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研究”,胡元梓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1年第6期。
    [1][美]黄建荣:“浦东新区建立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研究”,胡元梓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1年第6期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页。
    [1]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2]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3]指“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1-52页。
    [4]指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的谈话:“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39页。
    [5]方晓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今日海南》,2008年第7期。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6页。
    [1]《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1984年4月30日。
    [2]《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4日。
    [3]1984年基建完成量为16亿,1985年为24亿,在1986年初特区工作会议提出急刹车之前,该年度计划规模为近40亿,开发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当时广州城区面积也不过54平方公里。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4]针对1984年末到1985年初全国消费基金增长过猛,社会购买力急剧上升,财政开支增加,市场供应紧张的情况,1985年中央加强了对社会集团购买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方面的控制。详见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68-469页。
    [1]李金云:“海南建省我投下神圣的一票”,《海南人大》,2008年第8期。
    [2]调研数据见表4.2。
    [1]“地级市三大‘漏斗效应'不利社会发展”,《嘹望》2004年第23期。
    [2]王金炳:“对市管县体制的再思考”,《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纪程:“后税改时代'的乡镇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3期。
    [1]张育英:“化解乡镇债务:防范财政风险的当务之急”,《当代经济》,2004年第3期。
    [2]黄伯勇:“从财政体制的角度析我国乡镇债务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3]李砚忠:“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治理模式的范式选择”,《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
    [4]下述关于当前政府间条块矛盾的三点分析参考了周振超:“打破职责同构:条块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1993年7月2日。
    [1]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2]贾康:“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3]贾康:“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1]何振一:“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研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2]李炜光:“分税制的完善在于财权与事权的统一”,《税务研究》,2008年第4期。
    [3]《凤凰周刊》,2006年第9期。转引自李炜光:“分税制的完善在于财权与事权的统一”,《税务研究》,2008年第4期。
    [4]欧阳日辉:“‘软化'制度环境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2期。
    [1]管仕福:“论党的纪检监督体制”,《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2]郭桂玲:“深化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1]梁仲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理论思考和路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附录一:“河北ZQ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访谈记录”。
    [3]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1]当代中国的意见表达主体包括两大类型:作为意见表达主体的个体和作为意见表达主体的团体。前者又可以分类为两种形式:普遍性意见表达个体即公民个人(及其劳动和生活的最基层社会共同体)和专业性意见表达个体,即各级中国共产党党代会代表、各级人大代表和各级政协委员等。后者可分类为三种形式:制度性意见表达团体、结构性意见表达团体和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2页。
    [2]结构性意见表达团体如中国文联、中国科协、社联、侨联、台联、残联等,功能性意见表达团体如中共机关报等新闻界。
    [3]张桂林:“透视群体性事件中的民意沟通缺失现象”,《半月谈》,2008年第23期。
    [1]所谓“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是指影响政府决策的绝大部分有效信息、政府输出的决策信息,以及这些决策在执行中的反馈信息,都是由一个附着于政府本身或为政府所信任的正规通道传输的。所谓“五位一体”的混合型信息传输体制,是指在原有“单通道信息传输体制”尚未完全打破,党政信息系统仍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由党政机关中的信息系统、官方或半官方的思想一信息库、新闻媒介、民间信息机构、政府与民间的电子网络信息系统共同构成的一种信息传输体制。参见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67-187页。
    [2]附录一:“河北ZQ县政府办公室主任访谈记录”。
    [3]薛立强、杨书文:“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1]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3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第三条。
    [2]参见李铭:“政法委制度的沿革、现状与改革”,天益网(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20158)。
    [3]张天蔚:“行政权力干预司法不可取”,《环境经济杂志》,2004年第11期。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1]江荣海、刘奇等:《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序二第12页。
    [2]荣敬本、崔之元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1]后来薄一波检讨了自己的这个建议:后来的事实说明:我这个建议是个失误,因为两本账或三本帐的观念为计划的层层加码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缺口。薄一波著:《若干重大问题与决策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第682页。
    [2]唐海华:“‘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3]下述关于“压力型体制”弊端的三点分析参考了唐海华:“‘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7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76页。
    [1]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1]朱光磊、薛立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六大关键问题”,《南开学报》,2008年第1期。
    [2]关于政府间纵向事权划分的依据,参见倪红日:“对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研究”,载卢中原主编:《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93-105页。
    [1]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121页。
    [2]参见安秀梅著:《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与支出分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69-70页。
    [1]详见董娅:“预算外收入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现实约束分析”,《财经论丛》,2007年第2期。
    [1]参见马述林发表于不同时期不同杂志但同样内容的三篇文章:“论省级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关于我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思考”,《重庆经济》,1996年第4期;“论省级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重庆经济》,2004年第9期。
    [2]参见下述两篇文章:1.邓大才:“乡级政府该撤了”,《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3期。2.徐勇:“变乡级政府为派出机构”,《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第5期。
    [3]原来地方各级人大、各级行政机关的任期并不一致,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其统一修改为: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五年(第五十八条)。
    [1]张冬梅、吕传忠:“‘我说话,也让别人说话'--中国两会的民主气氛让网民心动”,新华网,2009年03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3/16/content_11021418_1.htm)。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7页。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4页。
    [2]“下行”的政府间纵向沟通,是指上级政府为履行自身职责而对下级政府开展的各类沟通。“上行”的政府间纵向沟通,是指下级政府为履行自身职责,或者为维护、获得自身利益而对上级政府开展的各类沟通。
    1.《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卷、下卷,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2004年。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7卷、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2卷、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7.《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8.安秀梅著:《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责任划分与支出分配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9.暴景升著:《中国县政改革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薄贵利著:《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薄贵利著:《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12.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3.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14.蔡红英著:《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15.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16.陈丽凤著:《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1921--2006)》,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7.陈东琪等主编:《打破地方市场分割》,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
    18.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陈云:《陈云文选》(1956-1985年),人民出版社,1986年。
    20.丁云本等著:《社会主义集权政体的形成与演变》,春秋出版社,1988年。
    21.董辅礽等著:《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22.杜力夫著:《权力监督与制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0年。
    24.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胡鞍钢等主编:《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
    28.胡伟著:《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9.黄佩华等著:《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
    30.贾康著:《地方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31.江荣海等著:《行署管理--阜阳行署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32.金太军等著:《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33.李鹏著:《立法与监督--李鹏人大日记》上、下,新华出版社、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6年。
    34.李鹏著:《市场与调控--李鹏经济日记》上、中、下,新华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35.李萍著:《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图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36.梁君国等著:《特别地区政府管理--深圳、珠海、香港及澳门的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37.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38.林勋健主编:《西方政党是如何执政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
    39.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刘建军著:《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41.卢洪友著:《政府职能与财政体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42.卢中原著:《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43.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4.马力宏著:《中国行政管理中的条块关系》,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45.毛寿龙等著:《省政府管理--山西省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46.孟祥馨等著:《权力授予和权力制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47.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8.潘小娟著:《法国行政体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
    49.浦兴祖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钱颖一著:《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51.乔榛著:《中国地方政府规制改革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52.荣敬本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3.阮崇武著:《先立规矩后办事--海南的改革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54.沈荣华主编:《行政权力制约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
    55.沈荣华主编:《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6.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
    57.孙柏瑛主编:《当代地方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谭融著:《权力的分配与权力的角逐--美国分权体制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59.汤大华等著:《市政府管理--廊坊市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0.陶学荣等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
    61.陶一桃主编:《深圳经济特区年谱(1978--2007)》,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62.田锡全著:《革命与乡村--国家、省、县与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63.童之伟著:《国家结构形式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64.王丽萍著:《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65.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66.魏红英著:《宪政架构下的地方政府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7.魏礼群主编:《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68.吴爱明主编:《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9.吴瀚飞著:《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0.谢庆奎:《政府学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1.谢庆奎:《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72.谢庆奎等著:《县政府管理--万宁县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73.谢庆奎等著:《中国政府体制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74.谢庆奎、杨宏山:《府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年。
    75.辛向阳著:《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76.熊文钊著:《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徐勇等主编:《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8.薛刚凌:《行政体制改革研究》,北京大徐出版社,2006年。
    79.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杨宏山:《中国政治关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81.杨宏山:《府际关系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2.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83.杨小云:《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4.于洪生:《权力监督--中国政治运行的调控机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85.袁纯清:《人民群众团体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86.曾伟:《地方政府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7.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88.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9.张紧跟:《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90.张全在、贺晨著:《镇政府管理--建昌镇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91.张志红:《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92.赵辰昕:《乡政府管理--江南乡调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93.赵永茂等主编:《府际关系》,(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
    94.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政府间财政关系比较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9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9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9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
    98.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
    99.钟坚:《大试验:跨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武汉出版社,1995年。
    100.周平:《中国地方政府》,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1.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
    102.郑贤君:《地方制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3.朱光磊主编:《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04.朱光磊:《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5.朱光磊:《以权力制约权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6.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7.朱光磊:《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三联书店,2001年。
    108.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白贵一:“论英国地方自治的演进、影响与宪政价值”,《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本报评论员:“中央银行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人民日报》1998年11月16日。
    3.薄贵利:“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合理分权体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专刊。
    4.薄贵利:“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蔡英辉:“中国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之间横向关系的现实困境及其治理对策”,《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财政部财政监督管理考察团:“澳大利亚财政管理与监督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监督》,2005年第3期。
    7.财政部预算司:“英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考察报告”,《预算管理与会计》,2004年第6期。
    8.陈方南、陈学知:“中国大行政区制度研究”,《党史研究资料》,2003年第10期。
    9.陈纪瑜等:“条块分割与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研究”,《求索》,2006年第7期。
    10.慈勤英:“关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条块之争'的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11.邓大才:“乡级政府该撤了”,《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3期。
    12.丁煌:“法国政府的地方分权改革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法国研究》,2002年第1期。
    13.董娅:“预算外收入纳入政府收入分类体系现实约束分析”,《财经论丛》,2007年第2期。
    14.杜创国:“日本地方自治及其地方分权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4期。
    15.方晓宇:“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0年发展的经验和启示”,《今日海南》,2008年第7期。
    16.高尚全:“探索一条城乡一体、条块结合的新路子”,《中国工业经济》1983年第10期。
    17.高小平、林震:“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发展与改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3期。
    18.高新军:“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5年第1期。
    19.高永久等:“论国家利益的五大对立统一”,《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管仕福:“论党的纪检监督体制”,《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
    20.郭道久等:“杜绝‘新人'患‘老病',构建政府与第三部门间的健康关系”,《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21.郭桂玲:“深化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6期。
    22.郭为桂:“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23.何振一:“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研究”,《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2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25.胡叔宝:“府际关系的公共选择理论分析”,《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6.胡希宁等:“博弈论的理论精华及其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2期。
    27.胡仙芝:“自由、法治、经济杠杆:社会组织管理框架和思路--来自法国非营利社团组织法的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8.黄伯勇:“从财政体制的角度析我国乡镇债务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29.纪程:“‘后税改时代'的乡镇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8年第3期。
    30.贾康:“财政的扁平化改革和政府间事权划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31.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解困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32.江庆:“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实证研究1978-2003”,《财贸研究》,2006年第2期。
    33.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34.雷振扬:“乡镇政权建设中的条块分割矛盾探析”,《社会科学》,1994年第9期。
    35.李金云:“海南建省我投下神圣的一票”,《海南人大》,2008年第8期。
    36.李金早、张峰:“我国中央与地方经济管理权限的总体格局”,载魏礼群主编:《市场经济中的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37.李铭:“政法委制度的沿革、现状与改革”,天益网。
    38.李荣融:“宏大的工程,宝贵的经验--记国有企业改革发展30年”,《求是》,2008年第16期。
    39.李炜光:“分税制的完善在于财权与事权的统一”,《税务研究》,2008年第4期。
    40.李小燕:“试论上级政府政策对区级财政收支结构与规模的影响--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9期。
    41.李砚忠:“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治理模式的范式选择”,《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
    42.李芝兰:“跨越零和:思考中国的中央地方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3.李志祥、张应语、薄晓东:“法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成效”,《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第7期。
    44.梁仲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的理论思考和路径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5.廖季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探讨”,《人民日报》1984年7月27日。
    46.刘光大等:“论中国政府间纵向职权划分模式的战略选择--从行政性分权模式向法治性分权模式的转型”,《改革与战略》,2006年第11期。
    47.刘海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8.刘锦秋:“古德诺的政府间关系思想及其在中国的现实意义”,《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
    49.刘树信:“加强与完善党内民主监督的几个问题”,《晋阳学刊》,1999年第4期。
    50.刘焱:“日本地方自治的表里”,《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4期。
    51.刘祖云:“政府间关系:合作博弈与府际治理”,《学海》,2007年第1期。
    52.卢洪友:“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实证分析--兼析基层公共治理的财政困境及路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3.罗忠敏:“党内绝不允许形成既得利益集团”,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54.马力宏:“论政府管理中的条块关系”,《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55.马建堂:“改革宏观管理体制破除条块分割弊端--评理论界关于打破‘条块分割'的讨论”,《南开经济研究》,1986年第1期。
    56.马述林:“论省级行政区划体制改革”,《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5期。
    57.倪红日:“对中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研究”,载卢中原主编:《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间事权财权关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58.倪红日:“应该更新‘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理念”,《涉外税务》,2006年第5期。
    59.全小莲、郑容:“法国中央集权制度与中国法的比较研究”,《理论界》,2006年第6期。
    60.欧阳日辉:“‘软化'制度环境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2期。
    61.任维德:“中国府际关系中的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及其重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2.任志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理论探索》2005年第3期。
    63.申剑、白庆华:“论中国经济区域内的政府间关系”,《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4.石康:“中央和地方的授权原则分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12期。
    65.苏力:“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66.孙大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3期。
    67.孙菊生、刘晓红:“投资与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第4期。
    68.时映:“建国以来中国纵向行政权力的几次调整及其变动趋向”,《思想战线》,1995年第4期。
    69.谭融、罗湘衡:“论德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70.唐海华:“‘压力型体制'与中国的政治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71.唐建强:“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监督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2.唐在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中的博弈分析--诠释宏观调控中政府间关系协调的一种新尝试”,《当代财经》,2007年第8期。
    73.陶振等:“分税制视野下的府际关系特点分析”,《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2期。
    74.天津市科协:“透视澳大利亚科技社团看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科协论坛》,2007年第11期。
    75.王保安:“财政体制改革30年:回顾与展望”,《理论动态》,2008年第12期。
    76.王保畲、孙学光:“社会转型期的计划单列市:功能、困境与出路”,《社会主义研究》,1992年第4期。
    77.王朝才:“日本中央和地方财政分配关系及其借鉴意义”,《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81期。
    78.王国清、吕伟:“事权、财权财力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财经科学》,2000年第4期。
    79.王沪宁:“集分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协同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80.王沪宁等:“调整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治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王沪宁教授访谈录”,《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3期。
    81.王金炳:“对市管县体制的再思考”,《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82.王绍光:“分权的底线”,《战略与管理》1995年第2期。
    83.王绍光等:“关于中国国家能力的研究报告”,载董辅礽等:《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84.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85.王文英:“论日本财阀系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其特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86.魏加宁:“日本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经济管理文摘》,2006年第24期。
    87.魏加宁、李桂林:“对日本政府间事权划分的考察”,《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5期。
    88.魏建国:“司法独立:近代英国法治秩序与市场经济建构的制度之基”,《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89.五省市绩效监督联合课题组:“澳大利亚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制度的借鉴与启示”,《财政监督》,2007年第9期。
    90.吴邦国:“深入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7年6月7日。
    91.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09年3月10日。
    92.吴强玲:“转轨条件下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第3期。
    93.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94.谢炜等:“中国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博弈”,《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95.熊文钊:“论中国中央与地方府际权力关系的重构”,《河北法学》,2005年第9期。
    96.徐斯勤:“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大陆的财政制度与政策:财政单一议题范围内相关研究之评析”,《中国大陆研究》(台湾),1993年第2期。
    97.徐勇:“变乡级政府为派出机构”,《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第5期。
    98.许立群:“举国体制要坚持要完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专访”,《人民日报》,2008年9月6日,第4版。
    99.徐瑞娥:“法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外国经济与管理》,1991年第4期。
    100.徐瑞娥整理:“英国分税制下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研究资料》,1993年第28期。
    101.薛刚凌:“论府际关系的法律调整”,《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102.薛刚凌:“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之探讨”,《法学杂志》,2002年第3期。
    103.薛立强:“邓小平‘职责归位'思想及其对行政改革的指导意义”,《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04.薛立强、杨书文:“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3期。
    105.薛暮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意见”,《人民日报》1980年6月10日。
    106.杨帆:“超越‘左右翼',更新‘旧思维'--对强化中央政府纵向管理的思考”,《决策咨询》,1999年第Z1期。
    107.杨光斌:“80年代英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2年第5期。
    108.杨胜刚等:“实验经济学的新视野:行为博弈论述评”,《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4年第2期。
    109.杨小云:“近期中国中央地方关系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10.杨欣:“论英国地方政府法下中央对地方管制路径的演进”,《国际论坛》,2008年第4期。
    111.喻中:“从‘法律-制度范式'到‘行为-过程范式'--试论权力制约理论研究中的范式转换”,《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12.于喜富:“权力机关纵向领导关系质疑”,《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
    113.张冬梅、吕传忠:“‘我说话,也让别人说话'--中国两会的民主气氛让网民心动”,新华网,2009年03月16日。
    114.张光:“美国地方政府的设置”,《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15.张桂林:“透视群体性事件中的民意沟通缺失现象”,《半月谈》,2008年第23期。
    116.张欢:“府际关系对FDI的需求约束”,《统计研究》,2005年第12期。
    117.张欢:“突发公共事件下的中央和地方府际关系审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8.张紧跟:“纵向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19.张天蔚:“行政权力干预司法不可取”,《环境经济杂志》,2004年第11期。
    120.张闫龙:“财政分权与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对20世纪80年代A省财政体制改革中政府间关系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21.张育英:“化解乡镇债务:防范财政风险的当务之急”,《当代经济》,2004年第3期。
    122.张忠江:“20世纪60年代中国试办托拉斯的历史轨迹”,《茂名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23.赵丽江:“创制·改革·调适--简论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江汉论坛》2000年第1期。
    124.赵聚军:“政府间核心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理论与实践--OECD国家的经验和借鉴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报》,2008年第11期。
    125.郑娟等:“国内近年来对府际关系研究综述”,《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126.郑永年:“要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联合早报网。
    127.郑永年:“国际发展视野中的中国经验”,联合早报网。
    128.郑永年等:“论中央地方关系中的集权和民主问题”,《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3期。
    129.周黎安等:“相对绩效考核:中国地方官员晋升机制的一项经验研究”,《经济学报》第1卷第1辑。
    130.周振超:“打破职责同构:条块关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9期。
    131.周振超:“条块关系:政府间关系的一种分析视角”,《齐鲁学刊》,2006年第3期。
    132.周振超:“轴心辐射模式:一个制度性分权长期难以推行的解释框架”,《理论探讨》,2008年第1期。
    133.朱光磊:“政府过程的学说与方法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
    134.朱光磊:“中国政治发展研究中的若干思维方式问题析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35.朱光磊等:“中国政府官员规模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36.朱光磊等:“党政关系规范化研究”,《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37.朱光磊等:“‘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38.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及其监管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
    139.朱光磊、薛立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六大关键问题”,《南开学报》,2008年第1期。
    140.朱华勇、范凤山:“法国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做法及启示”,《四川财政》,2003年第11期。
    1.[美]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
    2.[美]阿尔蒙德等著:《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 社,1988年。
    3.[美]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4.[美]埃尔金:《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5.[美]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7.[美]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8.[美]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9.伯德等主编:《社会主义国家的分权化:转轨经济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0.[美]伯恩斯等著:《民治政府--美国政府与政治》,吴爱明、李亚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美]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杨豫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
    12.[英]布赖斯:《现代民治政体》(上册、下册),张慰慈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美]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澳]布赖恩·多莱里、内尔·马歇尔、安德鲁·沃辛顿主编:《重塑澳大利亚地方政府--财政、治理与改革》,刘杰、余琦景、张国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5.[美]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7.[美]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美]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
    19.[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
    20.[美]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罗荣渠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21.[美]黄建荣著,胡元梓编译:“浦东新区建立过程中的政策制定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1年第6期。
    2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治理:代理机构、权力主体和其他政府实体》,国家发改委事业单位改革研究课题组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
    23.[美]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崔延强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德]柯武刚等著:《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
    25.[美]库珀等:《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挑战与改革》,王巧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挪威]拉尔森主编:《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27.[美]丹尼斯·朗:《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8.[美]罗斯金:《政治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29.[美]麦克法夸尔等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30.[法]克洛德·芒塞隆、贝纳尔·潘戈:《密特朗传》,新华出版社,1984年。
    31.[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32.[美]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33.[日]山口定:《政治体制》,韩铁英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34.[美]汤森等著:《中国政治》,顾速deng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美]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特尔-米纳什编:《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政府间财政关系课题组译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37.[德]赫尔穆特·沃尔曼:《德国地方政府》,陈伟、段德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8.[美]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第六版),新知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39.[德]莱蒙德·谢德曼:《德国政治概况》,学林出版社,1999年。
    40.[美]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41.[美]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研究状况》,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42.[日]猪口孝:《国家与社会》,高增杰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
    1.W.Anderson: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Review(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60)
    2.Arthur F.Bentley:The process of Governmen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08)
    3.Bernard E.Brown:Comparative Politics:Notes and Readings,Ninth Edition(New York:Harcourt,2000)
    4.David B.Walker,The Rebirth of Federalism:Slouching Toward Washington(Chatham,NJ:Chatham House Publisher,1995)
    5.David S.G.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China Deconstructs:Politics,Trade,and Regionalism(New York:Routledge,1994)
    6.W.Brooke Graves.America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New York,1967)
    7.J.Edwin Benton and David R.Morgan edited: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6)
    8.Joseph Cheng(ed.):China Review 1998(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8)
    9.John M.H.Lindbeck:China:Management of a Revolutionary Society(Washingt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71)
    10.Jun Ma,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Great Britain,The Ipswich Book Company Ltd,1997)
    11.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Structures,and Proces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12.Susan L.Shirk: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13.R.Stoker.Reluctant Partners,Pittsburgh,(P.A.,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91)
    14.Deil S.Wright,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1st ed.,(Belmont,CA:Duxbury,1978)
    15.Deil.S.Wright:Understanding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3rd Edition.(Monterey,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1988)
    16.Deil S.Wright:Federal Grants-in-Aid:Perspectives and Alternatives(Washington,D.C.: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1968)
    17.Dali L.Yang:Beyond Beijing:Liberalization and the Regions in China(New York:Routledge,1997)
    18.Dali L.Yang:Remaking the Chinese Leviatha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Governance in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19.Zhao Hongwei:Political Regime of Contemporary China(New York,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2)
    1.Philip Andrews-Speed,Stephen Dow and Zhiguo Gao:The Ongoing Reforms Government and State Sector:the case of the energy to China's industr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0),9(23),5-20.
    2.Yongshun Cai and Songcai Yang:State Power and Unbalanced Legal Development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5),14(42),February,117-134.
    3.Janice L.Caulfield:Local government reform in China:a rational actor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72(2):253-267.
    4.David S.G.Goodman:The Localism of Local Leadership Cadres in Reform Shanxi,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0),9(24),159-183.
    5.Ligang Liu,Shaoqiang Chen:Should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s Be Allowed to Issue Bonds?China & World Economy/47-65,Vol.13,No 1,2005.
    6.Gabriella Montinola,Yingyi Qian,and Barry R.Weingast:Federalism,Chinese Style: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World Politics,October 1995,48(1),pp.50-81.
    7.Michel Oksenberg:China's Political System:Challenges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 China Journal,NO.45,January 2001:21-35.
    8.Thompson,P: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in a Period of Radical Change:1979-1992,in Flynn,N.(ed.)(1994),Change in Civil Service,London:CIPFA,pp.33-38.
    9.Yumin Sheng: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at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s:Institutions,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Trends,1978-2002,The China Quarterly(2005).
    10.Andrew Wedeman:Agency and Fiscal Dependence in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9),8(20),103-122.
    11.Andrew Wedeman:Budgets,Extra-budgets,and Small Treasuries:illegal monies and local autonomy in Chi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0),9(25),489-511.
    12.Barry R.Weingast: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Law,Economics,& Organization,Vol.11,No.1.(Apr.,1995),pp.1-31.
    13.Ye Hua,Dennis Wei:Multiscale and Multimechanism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policy,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2) Vol.11,No.30,109-124.
    14.Ming Xia:Political Contest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Provincial People's Congresses as Power Players in Chinese Politics:a network explana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0),9(24),185-214.
    15.Jiang Xu:'Rich Brothers' and 'Poor Cousins':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ost-reform rural disparity in a Chinese township,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4).13(4 1),November,801-817.
    16.Dali L.Yang,"Reform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Central-local Relations",in David S.G.Goodman and Gerald Segal eds.,China Deconstructs:Politics,Trade,and Regionalism (New York:Routledge,1994),pp.62-64.
    17.Le-Yin Zhang:Chinese Central-Provincial Fiscal.Relationships,Budgetary Decline and the Impact of the 1994 Fiscal Reform:An Evaluation,The China Quarterly,No.7 57.(Mar.,1999),pp.115-141.
    1.《胡锦涛同志讲话汇编》(第三卷),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政治研究所编(供内部学习用),2007年。
    2.周振超博士论文:《中国“条块关系”研究》,南开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