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的货币功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探讨现代化进程中货币的社会历史功能,实质是通过货币功能的辩证分析,对现代文明和人类生存状况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以便将经济哲学研究导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路线:一方面,使经济学的研究获得社会批判的一般方法论意义,另一方面,使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具体的研究中得到实现,而不只是表现为一些抽象的方法论原则。本文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具体研究和阐释了货币给当今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货币的社会历史功能如何在经济职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和变化,及货币形态和货币功能的最近发展趋势如何等等问题,全文共分五章,贯穿着历史唯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特征。
     第一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成果为基础,概括性地讨论了货币的产生及其经济功能,在货币经济职能探讨的基础上阐释了货币的一般社会功能,同时指明了传统社会中货币虽然具有全面中介社会生活的可能性,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还存在许多禁区是货币不能进入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普遍确立,货币突破了几乎所有的禁区进入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这一过程带来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解体,在极大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影响深远的消极作用,今天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难题总是或多或少与此相联系。论文第二章、第三章作为全文的重点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既讨论了现代化过程中货币经济职能演化的特征,更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批判”思想为基础,全面揭示了现代社会中货币带来的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扭曲和变形。虽然当今时代的主流仍然是货币资本的深化和发展,但却表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征,论文第四章以全球化为背景对货币形态发展的最新趋势进行了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货币社会功能的极致化这一当代状况。虽然我们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为考察货币的社会历史功能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但毋庸置疑,人类思想史上从来不缺乏对货币社会功能的深入思考,为此,第五章从思想史的角度选取三种主要思潮,简单地概述了它们的货币思想或与货币功能相关的看法,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作出了初步的评判。
     通过这些具体的研究和阐释,论文力图表明,货币作为人类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当今资本主义条件下,它已经成了人们之间最基本、最普遍的历史中介,或者说,在人类社会普遍资本化的前提下,货币原则全面贯彻到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成为社会关系的普遍表征。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类社会关系的这种货币化,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双重的影响,此种影响正在日益地加深加剧,未来人类的发展将取决于对资本货币原则所产生实际影响和“趋利避害”,当然,此种掌控和超越的现实可能性和实际条件是由历史发展本身提供的,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捕捉和探索。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unctions of the money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essence, it critically inspecte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human living conditions through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money, in order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 philosophy i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s field: on one hand, it makes the research of economics obtain the general methodology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riticism, on the other hand, it implements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for specific researches, but not for some abstract methodology princi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philosophy, this paper studied and explained the great influence of human being's life made by money, how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of money were built, developed and changed on the basis of economic function and the recent trend of money and monetary form and function. This paper has been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hich history materialism and logic unified methodology features.
     In Chapter 1, it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money and its economic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critique result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generally explained the money's social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 of money's economic functions and pointe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money intermediating social life in traditional society although many restrictions still exist and make some areas inaccessible for mone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ies,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relations have generally been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money broke through almost all limits and entered into all the fields of human social life. The process that brought about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However, it also brought about far-reaching negative influence and many major problems humanity facing today are always linked to it with a greater or lesser extent. Chapter2 and Chapter3, as the emphasis of this paper, provide a detailed explanation for it. We not only discussed the evolu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ney's economic function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but also disclosed the distortion and deformation in the social life field brought about by the money on the basis of Marxism's "Critiques to Alienation". Although the present mainstream is still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money capital, it showed some new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Chapter4 explores the latest trend of monetary form develop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on this basis reveals the extremalization of social function of the money, which is a contemporary status. While we stress that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vides a methodology basis for the study o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of the money. But undoubtedly, it is never short of deeply thinking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e money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erefore, Chapter5 selects three main though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history, simply overviews their thoughts about money or views related with money functions, and to make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from the position of Marxist.
     Through these specific research and explanation, the paper sought to show that money, as a product of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has become the most basic and universal historical intermediary between people in the contemporary general capitalization. In other words, the money principle fully implements in almost all social spheres of life in the widespread capitalization of human society, and becomes the universal character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monetization of people's social relationship has brought mankind dual impacts, and such impacts are increasingly deepened. The developments of human future will depend on the real impact generated by the principle of the capital and money as well as "seek advantage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 As it should be, such a realistic possibilities and actual conditions of control and go beyond are provid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itself, and all of these are waiting for us to go deeper and explore more.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6.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卷。
    7.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
    8.[德]西美尔著,陈戎女等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9.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2.[法]弗郎索瓦·沙奈等著,齐建华、胡振良译:《金融全球化》,中央编译出版社。
    13.[加]埃伦·M·伍德:《资本的帝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财富的革命》,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15.[英]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一项社会审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英]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英]约翰·F·乔恩:《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8.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体系》,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年。
    19.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20.韦伯:《经济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阿尔文·托夫勒、海蒂·托夫勒:《财富的革命》,中信出版社,2006年。
    22.安德里斯·R·普林多等:《金融领域中的伦理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3.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贝尔纳德·列特尔:《货币的未来》,新华出版社,2003年。
    25.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92年。
    27.弗朗索瓦·沙奈:《金融全球化》,齐建华、胡振良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8.格拉德·博克斯贝格:《全球化的十大谎言》,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29.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30.哈佛燕京学社:《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31.吉尔平:《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2.杰姆逊:《全球化的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理查德·惠特利:《多样化的资本主义》,新华出版社,2004年。
    34.鲁道夫·希法亭:《金融资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5.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6.罗纳德·多尔:《股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7.乔治·索罗斯:《金融炼金术》,海南出版社,1999年。
    38.乔治·索罗斯:《索罗斯论全球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
    39.苏珊·斯特兰奇:《赌场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40.苏珊·斯特兰奇:《疯狂的金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1.威廉·格雷德:《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疯狂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2.乌·贝克、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王学东、柴方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43.乌韦·让·豪斯:《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44.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何竟、周晓幸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45.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王亚南译,1972年。
    46.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7.许有伦:《经济哲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9.伊藤·诚、考斯达斯·拉帕维查斯:《货币金融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50.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51.约翰·乔恩:《货币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
    52.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全球化及其不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5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54.张世鹏、殷叙彝:《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 刘丕坤译 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
    56.《法哲学原理》,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57.《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叶世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版。
    58.《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丹尼尔·贝尔著,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59.《中国货币思想史》,张家骧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60.《经济学说史》,邓春玲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61.《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西美尔著,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62.《桥与门--西美尔随笔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63.《政治学》,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版。
    64.《现代性基本读物》,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65.张晓晶:《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何高著、曾康霖、喻大康、曹廷贵:《马克思货币金融学说原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7.凯恩斯著:《货币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68.唐凯麟:《西方论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9.王玉平、田光宁:《货币金融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7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71.余源培:《“国家资本主义”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7期。
    72.余源培:《社会主义与货币关系之历史反思》《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73.余源培:《试论经济哲学的基本范畴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74.吴晓明:《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75.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通达社会现实的道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76.孙承叔:《一种被忽视的生产--马克思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的当代意义》《学习与生产》2007年第4期。
    77.孙承叔:《关于资本的哲学思考--读《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东南学术》2005年第2期。
    78.孙承叔:《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的当代意义》《新视野》2002年第2期。
    79.冯平:《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续):马克思“反思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0.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上)》《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8期。
    81.陈学明:《西方人士眼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思想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
    82.陈学明:《资本主义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吗?--左翼思想家的回答》《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5期。
    83.陈学明:《在高倍数显微镜下看当代资本主义--库尔茨对资本主义最新发展阶段的论述》红旗文稿2007年第18期。
    84.陈学明:《西方左翼思想家对当今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
    85.张雄:《货币化生活世界的批判》,《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年第1期。
    86.张雄:《货币哲学:从思想史谈起》,《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87.高鸿业:《道德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88.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89.胡国杰:《货币:现代人情感裂变的“幽灵”》,《宜春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90.陈泽环:《作用·反思·趋势:经济论理学视域中的货币》,《道德与文明》,2004年第6期。
    91.鲁品越:《货币化与价值世界的祛魅》,《江海学刊》,2005年第1期。
    92.鲁品越:《货币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93.程恩富:《确立科学的市场型“经济人”理论》,《财经研究》,1997年第7期。
    94.邓伟志:《货币与社会》,《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7期。
    95.邓伟志:《论货币对社会的二重性》,《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96.董丰均:《试论纸币的职能:兼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货币观》,《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97.范宝舟:《货币与社会交往》,《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98.范晓丽:《货币:“社会关系的物化”及其现代性意义》,《兰州学刊》,2006年第2期。
    99.冯皓、徐玉生:《货币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0.郭世辉:《货币到底是什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01.郭湛、王维国:《哲学对公共活动领域的关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02.马郑刚:《马克思对权力拜物教的批判及其启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03.马郑刚:《马克思对权力拜物教的批判及其现实意义》。《探索》,1995年第1期。
    104.何显明:《中国古代权力交易现象生存规律的制度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105.胡涤非:《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106.黄爱华:《货币哲学:“中性”概念之研判》《探索》,2002年第3期。
    107.黄正新:《货币虚拟化发展趋势及其功能变异》,《经济学家》,2001年第5期。
    108.姜赞东:《权力拜物教略论》,《徐州教育学报》,2003年第3期。
    109.景乃权等:《公共领域中的寻租分析》,《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110.李国疆:《货币本质:制度演进视角的解释》,(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11.历玉英:《历史生存论:马克思的新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7期。
    112.刘传广:《评金钱崇拜现象》,《现代哲学》,1994年第2期。
    113.刘玉仙:《能动性小议》,《长白学刊》,2000年第5期。
    114.罗丽艳:《自然资源市场为何失灵》,《财经科学》,2004年第4期。
    115.骆玉鼎:《交易货币化与货币的信用体系》,《财经研究》,1998年第9期。
    116.骆祖望:《论新货币革命中的伦理与技术》,《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117.宓文湛:《货币观念的哲学审视》,《哲学动态》,2004年第4期。
    118.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19.潘义宁:《试论商品生产和交换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20.钱焕琦:《金钱与道德》,《思想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121.秦汉锋:《论马克思关于货币信用危机的思想》,《经济评论》,2001年第2期。
    122.沈国兵:《论货币演变:基于交易效率与货币信用互动观》,《上海金融》2002年第1期。
    123.孙春晨:《市场伦理发展的自然逻辑与人性基础》,《河北学刊》,2003年第3期。
    124.孙世明:《论客体能动性》,《理论学刊》,1996年第5期。
    125.汪信砚:《论恩格斯的自然观》,《哲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26.韦森:《货币、集体意向性与市场的道德基础》,《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127.巫继学:《拜权教衰落中的“拜物教复兴”》,《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28.夏德仁:《货币信用制度与市场效率的提高》,《财经问题研究》,1998年第2期。
    129.肖云辉:《黄金货币功能的变迁》,《金融世界》,2004年第1期。
    130.谢太峰:《观念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最高阶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131.薛峰光、车东启:《权力货币化的若干经济影响》,《当代经济科学》,1994年第1期。
    132.杨寄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品拜物教》,《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33.杨楹:《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改造和颠覆》,《江汉论坛》,2005年第3期。
    134.余传贵:《论制度安排对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影响》,《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年第3期。
    135.余谋昌:《自然内在价值的哲学论证》,《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4期。
    136.禹芳琴:《货币的社会功能初探》,《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5月上半月刊。
    137.禹芳琴:《论货币对社会的双重影响》,《商业时代》,2006年第14期。
    138.禹芳琴:《论货币与社会交往关系》,《求索》,2005年第4期。
    139.张昆仑:《关于货币职能问题的新探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40.张敏杰:《改革开放与人际交往方式的嬗变》,《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41.张宁:《货币的非理性、宗教性和无用性》,《经济经纬》,2001年第3期。
    142.张雄:《货币:一种货币哲学向度的思考》,《哲学动态》,2003年第8期。
    143.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144.赵修义:《货币哲学何以可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45.赵志芳:《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货币》,《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46.朱栋梁:《商品货币必然导致拜金主义吗?》,《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147.章忠民:《货币:一种入学的读写》,《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
    148.蔡永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伦理道德价值》,《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7期。
    1.Artis,M:"One Market,One money",European Economy No.44,1990.
    2.Barber,Benjamin R.,Jihad vs.Mc World:How Globalism and Tribalism are Reshaping the World(New York:Random House,1995 and 1996).
    3.Barnet,Richard J.,Global Dreams:Imperial Corporation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4).
    4.Baylis,J.and S.Smith,eds.,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5. Berberoghlu, Berc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apital: Imperialism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on a World Scale (New York: Praeger, 1987).
    6. Cerny, Philip G, "The Dynamics of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Market Structure, and Policy Response," Policy Sciences, (1994).
    7. Corbridge, S., R. Martin, and Thrift, eds., Money, Space, and Power (Oxford: Blackwell, 1994).
    8. Dicken, Peter, Global Shift: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2nd edition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2).
    9. Featherstone, Mike,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1990).
    10. Finnemore, Martha, National Interests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11. Garrett, Geoffrey, "Capital Mobility, Trade and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Polic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9 (1995).
    12. George S.Tavlas:"The'New'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 ",World Economy 1993,Oxford U K.Germaine, R., ed., Globalization and Its Critics (London: Macmillan, 1997).
    13.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4. Gill, Stephen and David Law,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Policies and Problems (Hemel Hempstead: Harvester/Wheatsheaf, 1988).
    15. Gill, Steph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uthority: Limits and Contradictions," Geoforum, 23 (1992).
    16. Hart, Jeffrey A. and Aseem Prakash, "Rearticulation of the Stat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Economy," in Barry K. Gills (ed.),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Resistance (London: Macmillan, forthcoming).
    17. Hart, Jeffrey A. and Aseem Prakash, "The Decline of 'Embedded Liberalism' and the Rearticulation of the Keynesian Welfare State," (with Aseem Prakash) New Political Economy, 2 (March 1997).
    18. Hirst, Paul and Grahame Thompson,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6).
    19. Hirst, Paul, "The Global Economy - Myth and Realities," International Affairs, 73 (1997).
    20. Johnson, Hazel J., Dispelling the Myth of Globalization: The Case for Regionalization (New York: Praeger, 1991).
    21. Keohane, Robert and Helen Milner, ed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Domestic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22. King, Anthony (ed.), Culture, Globalis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91).
    23. Kofman, E. and G Youngs, eds., Globaliz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Frances Pinter, 1996)
    24. Krugman, Paul, "Regionalism versus Multilateralism: Analytical Notes," in de Melo, Jaime and Arvind Panagariya (eds.), New Dimens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1993).
    25. Lamfalussy, Alexandre, "Globaliz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International Supervisory and Regulatory Issues," Economic Review, 74 (January 1, 1989).
    26. Lodge, George C, Managing Globalization in the Age of Interdependence (San Diego: Pfeiffer and Co., 1995).
    27. Mundell,R.A :"A theory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September 1961.
    28. Palan, Ronen, and Jason Abbott, State Strategies in a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Cassel, 1996).
    29. Robertson, Roland,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1992.
    30. Rosenau, James N., ed., 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 Change and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31. Ruggie, John G., "Territory and Beyond: Problematizing Modernit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1993).
    32. Sassen, Saskia, Cities in a Global Economy (Thousand Oaks, Calif: Pine Forge Press, 1994).
    33. Walker, G.R. and M.A. Fox, "Globalizatio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 3 (1996).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3页。
    5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卷第168页。
    6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900页。
    7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三卷第899页。
    8西美尔著,刘小枫编.《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10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陈维刚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5-56页。
    11韦伯:《经济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7页。
    12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一卷第152页。
    13张雄、鲁品越:《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14张雄、鲁品越:《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0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5-926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8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1页。
    2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6-477页。
    25俞吾金:《货币哲学研究何以可能》,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26孙承叔:《货币意义的哲学沉思》,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77-478页。
    28马克思、思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5页。
    2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5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6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3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275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5页。
    3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3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3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3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3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5页。
    39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40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41刘敬鲁:《货币的人类存在维度》,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42凯恩斯:《货币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页。
    43马涛:《货币:商品乎?符号乎?--从西美尔的货币本质观说起》,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4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6页。
    4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0页。
    46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2页。
    4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48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0页。
    49成思危:《虚拟经济论丛》,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50鲁品越:《货币化与价值世界的祛魅》,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51孙承叔:《货币意义的哲学沉思》,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52李振:《价值连接和价值扩充的意义及其限度——货币等价物的价值论分析》,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
    53俞吾金:《货币哲学研究何以可能》,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54鲁品越:《货币力量的深层本体论》,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55鲁品越:《货币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
    56陈泽环:《作用 反思 趋势——经济论理学视阈的货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57鲍德里亚:《物体系》,上海世纪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58鲁品越:《货币化与社会结构的变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5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4页。
    6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页。
    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
    6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63转引自禹芳琴:《货币的社会功能初探》,《集团经济研究》,2005年5月上半月刊。
    64贺善侃:《论货币经济的伦理本性》,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228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275页。
    66汪传发:《儒家货币思想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意蕴》,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4页。
    67陶国富:《货币:世界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读解》,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68张雄:《货币幻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6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5页。
    7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9页。
    71鲁品越:《货币力量的深层本体论》,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179页。
    7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7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49页。
    7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30页。
    7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
    7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7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6页。
    7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4-275页。
    79杨楹:《货币:对生活世界的改造和颠覆》,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80茅于轼:《货币和价值观的起源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81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2页。
    82张雄:《货币幻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83李振:《价值连接和价值扩充的意义及其限度——货币等价物的价值论分析》,载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84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7页。
    85鲁品越:《货币化与价值世界的祛魅》,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86刘敬鲁:《货币的人类存在维度》,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87陶国富:《货币:世界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读解》,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88陶国富:《货币:世界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读解》,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254页。
    89张雄:《货币幻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90张雄:《货币哲学,从思想史谈起》,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9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3页。
    9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4-935页。
    9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3页。
    94陈泽环:《作用 反思 趋势--经济论理学视闽的货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95张雄:《货币幻觉,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解读》,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4页。
    9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
    9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5页。
    98陶国富:《货币:世界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读解》,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0页。
    99朱成全:《货币哲学辩》,载于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10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2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7页。
    10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4页。
    10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5页。
    10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9页。
    10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8页。
    106陈太福,《货币化与人性的异化》,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页。
    107刘敬鲁:《货币的人类存在维度》,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108陈泽环:《作用 反思 趋势--经济论理学视阈的货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109陈泽环:《作用 反思 趋势--经济论理学视阐的货币》,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1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11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1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1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页。
    1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
    117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页。
    118李振:《价值连接和价值扩充的意义及其限度--货币等价物的价值论分析》,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119陶国富:《货币:世界物欲化和价值通约化的心理读解》,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1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1页。
    121李振:《价值连接和价值扩充的意义及其限度--货币等价物的价值论分析》,载于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75页。
    123丁俊萍、谭君久:“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国际论坛”综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53-255页。
    124同上。
    125戴维·赫尔德英:《全球大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126转引自贺力平:“全球化: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
    127尹龙:“网络金融理论初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影响”,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8转引自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
    129转引自陈雨露:“最优货币区衡量标准的进展”,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
    130帕斯卡·方丹:《欧盟问题12讲》,小册子,2006年。
    131参见韩玉玲:“欧元启动的意义及影响”,山东,《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5卷4期,第22-24页。
    132有关数据来自经合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oecd.org.
    1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2页。
    1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6页。
    1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1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74页。
    13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75页。
    138西美尔:《现代性的诊断》[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第65页。
    1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72页。
    14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497页。
    1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72页。
    142王德峰:论马克思的资本批判的原则高度,《江苏社会科学》,2005,第6期。
    14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82节(197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4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182节(197页)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4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04页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174页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25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
    14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71页 商务印书馆1961年6月版
    149《论语·子罕》
    150《孟子·梁惠王上》
    151参见《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思想》叶世昌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年7月版
    152司马迁《史记·平准书》转引自《中国货币思想史上 张家骧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53参见《中国货币思想史》上第332页 张家骧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54《汉书·禹贡传》转引自《中国货币思想史》上 第124页 张家骧主编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155邓春玲《经济学说史》22-23页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56邓春玲《经济学说史》60页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57【法】皮埃尔·布阿尔吉贝尔《谷物论 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100页 伍纯武译 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转引自 邓春玲《经济学说史》51页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5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6卷15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转引自邓春玲《经济学说史》59页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5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6页 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版
    160邓春玲《经济学说史》60页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版
    16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9页 吴寿彭译 商务印书馆1965年8月版
    162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6页 顾仁明译 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3西美尔《桥与门--西美尔随笔集》265-266页 涯鸿、宇声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64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8页 顾仁明译 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5西美尔《货币哲学》358页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66西美尔《货币哲学》359页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67西美尔《货币哲学》348页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68西美尔《货币哲学》404-405页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69西美尔:《时尚的哲学》190页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版
    170西美尔:《货币哲学》404页 陈戎女等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7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6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
    17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73页,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