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走向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弥漫着一种对大学生活的“怀旧情绪”,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工作不久的往届大学毕业生。与前几代青年不同的是,当代大学生借助网络技术,不仅表达了“留恋”的情感状态,而且将之在网络上传播、与同龄人共享。毕业前后的大学生处于从大学校园到真实的社会这一短暂且重要的人生过渡期,他们为什么会在这一过渡阶段怀有能够引起群体共鸣与认同的“留恋”、“怀旧”情绪?他们在回忆些什么,怀念些什么?他们在经历着什么,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他们如何顺利地渡过这段人生转变?
     面对上述具体现象与问题,早期的经典社会化理论、生命历程理论、青年过渡理论以及其它相关应用研究构成了本研究的先见。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笔者大学时所在的班级在毕业前后建立的网络讨论版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对网络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力图对这一过渡阶段中,大学生个体在过渡阶段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他们复杂的内心活动,包括对过渡的体认、群体的反应,以及个体在哪些方面寻求“过渡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顺利度过人生的重要过渡期做一番具体透视。
     在本研究所呈现的个案中,建立并参与网络讨论版这一行为在毕业之后的近三年时间里,由起初的个体性行为衍发为一种集体性行为,并得到延续与维持。个体在讨论版里流露真实的情感与思想,包括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怀念与留恋、对当下工作与生活的感悟和体会。通过自发地文字书写与群体氛围的激发塑造,个体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构建一组共同的“青春回忆”,并且“青春回忆”在群体中被不断唤起和加强,形成以此为内核的群体亚文化。个体在群体的亚文化中获得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并从中寻求过渡过程中的情感支持。
     综合基于个案的意义阐释,当代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这一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突显,决定其过渡时的情绪状态和表达方式,他们对过渡问题的体认与策略选择。二是以自我价值为内核,形成了同辈群体对过渡的支持力量。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questions of the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as these are experienced by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re is a kind of mood that is nostalgia for the past lives in campus pervading among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the senior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undergraduates who attend work for short time.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youth generatio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enerations exhibits that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not on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perception spontaneously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but also spread and share them among the same generation who possess the same experience and will produce resonance.
    Based on theories on socialization, life-course and youth transi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a class BBS, which encompasses a range of complex transitional themes and characterizes with distinct ways to go through the transitional phase of life. Case study enables u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e process and nature of the youth transition more directly, clearly and deeply.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reflecting on the case that this youth transition is marked with two features. The first is the purchase of stable identity and self-value determines young people's mood state and strategies. The second is the subculture of peer is formed around the self-value. The subculture provides emotional backup force for young people who have encountered transitional problems.
引文
1.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Earl·Babbie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0。
    3. Eastwood Atwater: Adolescence, thi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1992.
    4.F·马赫列尔著:《青年问题与青年学》(中文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5.G·邓肯·米切尔著、刘光华、邓伟志等编译:《新社会学词典(A New Dictionary of Sociology)》,知识出版社,1987。
    6. James S. Coleman: Youth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Report of the Panel on Youth of the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mmitte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4.
    7. Lawrence J.Saha,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first edition,1997.
    8. Michael Brake: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Youth Cultures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America, Britain and Canada. Rouledge and Kegan Paul, London, 1985.
    9. Torsten Husen (Editors-in-chief)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second edition,1994.
    10.P.布尔迪约、J.-C.帕斯隆著:《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
    11.W.I.托马斯等著、钱军等译:《不适应的少女》,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12.W.I.托马斯、F.兹纳涅茨基著、张友云译:《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译林出版社,2000。
    13.Z·Smith·Blau著、朱岑楼译:《变迁社会与老年》,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93。
    14.阿兰·库隆著、郑文彬译:《芝加哥学派》,商务印书馆,2000。
    15.爱弥尔·涂尔干著、梁栋译:《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6.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7.彼得·伯杰、布里吉特·伯杰著、李中泽译:《人生各阶段分析》,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
    18.陈奎熹著:《教育社会学研究》,师大书苑发行,1990。
    19.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0.陈映芳著:《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
    21.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2.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3.董敏志著:《接受与超越:青年文化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5.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6.弗里德里克·C·巴特莱特著、黎炜译:《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浙
    
    江教育出版社,1998。
    27.胡大平著:《崇高的暖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8.化文行主编:《经历大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9.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0.凯·海莫威茨著、李静滢译:《成长的准备——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的危害》,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
    31.李强等著:《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2.林耀华著、庄孔韶、林余成译:《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33.刘朴、宁延明、肖政译:《八十年代世界青年问题》,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34.刘云杉著:《学校生活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5.马长英著:《大学生问题》,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6.马塞勒等著:《文化与自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7.玛格丽特·米德著:《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38.迈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等译:《越轨青年文化比较》,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39.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0.莫里斯·罗森堡、拉尔夫·H·特纳主编:《社会学观点的社会心理学手册》,孙非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41.清华大学社会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2.扇谷正造等著:《怪异的一代——新人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43.苏颂兴、胡振平主编:《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44.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印书馆,1994。
    4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6.谢维和、陆建华、曲力秋著:《当代青年社会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47.许纪霖著:《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上海三联书店,1997。
    48.叶南客著:《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9.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0.张宏杰著:《一切从大学开始》,南海出版社,2000。
    51.张永杰、程远忠著:《第四代人》,东方出版社,1988。
    52.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学》(第一、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53.中正大学教育学研究所主编:《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文集》(初版),高雄:丽文文化公司,1999。
    54.周荣德著:《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一个社区中士绅身份的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55.周晓虹、周怡主编:《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6.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 Furlong、Andy: Youth and Social Class: Change and Continui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ec98, Vol.19 Issue4.
    2.J.J.阿恩特著、纪秋发译:《青少年使用媒体实现自我社会化》,载于《青年研究》,1997、2。译自: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Vol.24 No.5,1995.
    3. Stephen · Baron、Sheila · Riddell: The Secret of Eternal Youth: Identity, risk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Dec99, Vol.20 Issue 4.
    4.白淑英:《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载于《社会学》,2003、2。
    5.陈佩华:《生存的文化——通过私人信件透视外来工人的生活》,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
    6.陈映芳:《关于在青年社会学中导入角色理论的理论思考》,载于《社会学研究》,2000、6。
    7.陈映芳:《个人化与日本的青少年问题》,载于《社会学研究》,2002、2。
    8.方慧容:《“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北农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于《中国社会学》(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
    9.韩晓燕:《当代美国青年对“向成年人过渡”标准的评估》,载于《当代青年研究》,1998、2。
    10.何塞·马乔多·佩斯:《过渡与青年文化:形式与表演》,载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2。
    11.吉而多·H·斯坦佩尔、罗伯特·K·斯图尔特著、田青译:《网络时代大众传播研究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从受众研究和内容分析说起》,载于《国际新闻界》,2001、4。
    12.景军:《社会记忆理论与中国问题研究》,载于《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
    13.蓝劲勇等:《BBS的使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个网上调查》,载于《当代青年研究》,2000、4。
    
    
    14.林少华:《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与中国都市青年的精神世界》,载于《视界》第十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15.刘新:《为了忘却的纪念:一个关键研究个案的批判性评论》,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
    16.刘亚秋:《“青春无悔”:一个社会记忆的建构过程》,载于《社会学研究》,2003、2。
    17.刘广涛:《文学世界中的“青春理想”主题研究》,载于《青年研究》,2003、3。
    18.尚会鹏:《中原地区青年同辈群体“把子”研究——以西村为例》,载于周晓虹、周怡主编:《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沈汝发:《苦恼与迷茫——从一封复信看当代青年社会化问题》,载于《当代青年研究》,2002、2。
    20.苏力:《中国当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社会建构》,载于《社会学研究》,2003、2。
    21.童星等:《网络社会及其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挑战》,载于《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22.汪勇刚等:《理想、现实、冲突与出路——当代中国青年接受摇滚乐的边缘性分析》,载于周晓虹、周怡主编:《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3.跃速:《我们到底算谁?》,载于《读书》,199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