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农村的贫困治理历程中,民间组织是一支重要的、具有创新性能力的力量,成为政府主导下农村贫困治理的有效补充。已有的研究指出,在八七扶贫攻坚阶段,民间组织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贡献率超过28%。本世纪以来,贫困治理领域内的民间组织逐渐从该领域的边缘地带向中心地带渗透,形成了一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扶贫力量,与政府的合作与交流也逐渐增多。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效能,主要取决于中国民间组织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发展趋势。沿着这种思路,本研究将“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研究主题,对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文的第一、二章为基础性的研究。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以“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要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第二章回顾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基本历程,以及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缘起、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价值取向及其动力机制。第三、四、五、六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其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第三章.贫困治理本质上是一种针对贫困人群的福利供给过程。本研究基于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梳理了福利多元主义的缘起及其演变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论证了福利多元主义与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在结构、理论以及实践上的耦合性和共通性,并通过分析民间组织、福利与贫困治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建构了一个基于福利多元主义框架的,包含民间组织、政府与受援助社区三个基本主体的“三角治理模型”。
     第四章.本章以一个典型意义上、运作成功的民间组织为案例,通过分析仪陇乡村发展协会的生成、转型与发展过程,详细考察了民间组织的资源供给与组织转型的内在关联。这种研究显示,在当前的环境下,资源获取能力是决定民间组织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民间组织要成为贫困人群福利供给的有效参与者,首先要通过外部资源输入,逐步实现组织自身由依赖向自主的转型。
     第五章.本章通过对政府与民间组织参与的两种类型的贫困治理比较性分析,客观呈现出农村贫困治理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差异所在。本部分研究指出,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农村贫困治理过程中,存在多个维度的差别,具体包括治理理念与治理结构、参与贫困治理的主要方式和基本内容、监督评估方式等。政府参与农村贫困治理主要是在发展主义的范式下进行,且依靠层级行政体制传递扶贫资源;而社会组织参与贫困治理则体现出一定程度的新发展主义特征,主要采取灵活的、以横向网络为主的治理结构。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多采取项目制的方式;基本内容包括整村推进、产业扶贫、连片开发等多种具体方式。民间组织参与的贫困治理主要方式则更为灵活,包括吸引外部组织参与、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动员贫困农户参与等;治理内容包括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提供志愿服务、农村组织与社区建设等。在监督评估方面,政府主导的贫困治理主要采取层级分明的行政性监督评估方式,而民间组织则更主要依赖于参与式监督评估方式。
     第六章.本章主要讨论民间组织在贫困治理中的角色定位与路径选择。结合对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趋势分析,以及中国公益资源的发展现状,本章节认为,民间组织在贫困治理中可以承担三种基本角色,即资源承接者和项目执行者、政府扶贫工作的协作者、扶贫先进理念的倡导者。在发展过程中,扶贫类民间组织强化自身机构建设、提升参与贫困治理的专业化水平是前提,加强外部交流与沟通、吸引公益资源是关键,寻求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获得政府支持与认可是保障。
     在结论与讨论部分,本研究从整体的视角,进一步讨论了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在未来时期的战略选择。我们认为,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本缓解,在于国家从整体层面布局,逐步调整城乡关系,并逐步加大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在当前阶段,民间组织参与农村贫困治理仍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诸如民间组织参与贫困治理的空间不足,民间组织自身发育不健全以及公民社会文化尚待进一步发展等。
In the course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an important and innovative power and have become effective supplements of the government-oriented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ed tha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ontributions to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hav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28%at the Seven-Year Poverty Alleviation Program's crucial stage. Since this century,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poor governance have gradually penetrated from the edge of this filed into the center of that, and formed to be an influential social poverty force, as well as gained more opportunities to cooper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government. The efficiency o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mainly depends o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That is to say, this study take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f the civil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 governance" as the research theme, and carries out a systematical study of the civil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 governance.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two chapters are the basic researches. The first chapt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which tak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 governance in rural areas as the main topic.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basic course of Chinese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and the orig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the civil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 governance. The third, fourth, fifth, sixth chapters are the main parts of this paper, and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Ⅲ. Poverty governance is in essence a process of the welfare provision for the poor.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estern welfare stat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stage of the Welfare Pluralism. On this basis,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coupling and the commonality of the structure,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between the Welfare Pluralism and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and constructs a "triangle governance model"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association of civil organizations, the welfare and the poverty governance, which is based on welfare pluralism frame and contains three basic bodies: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cipient community.
     Chapter Ⅳ. By employing a typical and successful civil organization as a case,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intern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esource supply an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f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 detail through analyzing the gene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ongxiang Rur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resources is a critical element to determin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If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to become effective participants in poor welfare provision, it should gradual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dependence to independence through the primary external resources.
     Chapter V. This chapter conducts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two similar poverty governance processes between the government-oriented and the civil organizations-oriented, and objectively presen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types of poor governance process. This part of the study pointed out that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poor governanc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including its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management structure, the main form of participation of poor governance and the basic cont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Government participation in poor governance is main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paradigm and rely on passing poverty level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sources; Poor governance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is reflected to some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octrine characteristics, mainly to be flexible in order web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Lord.Poor governance led by the government often take the approach of project-based;The basic content includes the village level, industrial poverty, contiguous development and other specific ways.The main mode of governance of society organizations involved in poverty are more flexible, including attracting external organization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foster community and mobilize poor farmers 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includes micro-finance services, volunteer services, rural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terms of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poor governance led by the government clearly has mainly taken the administrative leve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ajo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re more dependent on participatory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Chapter VI.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ole orientation and the path selection of the civil organizations in poverty governance. Combined the trend analysis of China's rural poor governance, and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in China, this chapter considers tha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can take three basic roles in poor governance, namely, the resources undertaker and the project executor, the collaborator of the government anti-poverty project, and the advocate of the advanced ideas of anti-pover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o strengthen self-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participation of poor governance is the premise, to reinforce the external exchanges and communications and attract public resources is the key, and to seek cooperation with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attain the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is the guarantee for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t the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part, this research which with an overall perspective, furth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in the future period,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and fundamental challenges of the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China's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We assume that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to tackle China's poverty is that our country gradually adjusts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d increases input into rural areas. At present stage, the participation of NGOs in rural poverty governance still faces a number of constraints, such as the insufficient space in poverty governance, unsound development of themselve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social cultural and so on.
引文
① 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何道峰,2001。
    ①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② [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J],国际社会科学,1998(03),转引自: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J],哲学研究,2000(10)
    ①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① 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1945年6月26日,国际联合国组织会议。
    ② 联合国运作指令14.70号,使非政府组织参与世界银行支持的活动[Z],(Involv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ank-Supported Activities),1989,段落2,转引自:马庆钰: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性质的再思考[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04)
    ③ [美]莱斯特·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① 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01)
    ② 李晓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初探[J],求实,2006(01)
    ③ 俞可平: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01)
    ① 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② 安蓉泉: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02)
    ③ [日]汤浅诚:反贫困[M],萧秋梅译,博雅书屋有限公司,2010
    ④ [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J],国际社会科学,1998(03),转引自:俞可平:
    ① 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岭南学刊,2010(03)
    ② 万俊毅、赖作卿、欧晓明:扶贫攻坚、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7(01)
    ③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① 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
    ② 谭险峰:中国微型金融及其反贫困绩效研究综述[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03)
    ③ 丁武民,周兆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4)
    ④ 杜晓山、孙若梅、徐鲜梅:GB模式与中国FPC——改善农村贫困妇女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有效途径[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04)
    ⑤ 刘家强,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经济救助效果的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09.7(4)
    ⑥ 张海霞、庄天慧: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J],开发研究,2010(03)
    ⑦ 李菊兰:关于非政府组织扶贫方式的探讨[J],陕西农业科学,2008(03)
    ① 赵晓芳: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其参与扶贫的战略分析[J],兰州学刊,2010(04)
    ② 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11)
    ③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④ 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启示[J],贵州农业科学,2004(04)
    ⑤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1)
    ⑥ 黄春蕾、呼延钦:非政府组织扶贫机制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
    ⑦ 郑光梁、纪占武: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机制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① 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
    ② 李小云,排挤与分化——来自一个村庄的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③ 郑光梁、纪占武: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机制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④ 戴旭宏,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在扶贫开发中联动参与机制的思考——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8(10)
    ⑤ 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fJl,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
    ⑥ 黄春蕾、呼延钦:非政府组织扶贫机制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
    ① 武继兵、邓国胜:政府与NGO在扶贫领域的战略性合作[J],理论学刊,2006(11)
    ② 郑光梁、纪占武: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机制建设[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③ 黄浩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J],学会,2008(04)
    ④ 戴旭宏,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在扶贫开发中联动参与机制的思考——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8(10)
    ① 钮莹菡:政府扶贫与NGO扶贫的比较[J],郑州航空公共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② 刘清荣、程文燕: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J],老区建设,2012(10)
    ③ 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岭南学刊,2010(03)
    ④ 万俊毅、赖作卿、欧晓明:扶贫攻坚、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7(01)
    ⑤ 武继兵、邓国胜:政府与NGO在扶贫领域的战略性合作[J],理论学刊,2006(11)
    ⑥ 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J],岭南学刊,2010(03)
    ⑦ 曲天军,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2(9)
    ① 钮莹菡:政府扶贫与NGO扶贫的比较[J],郑州航空公共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② 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J],江海学刊,2002(02)
    ③ 田凯: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J],学会,2004(10)
    ① 顾听、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02)
    ② 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03)
    ③ 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0(03)
    ④ 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⑤ 康晓光、韩恒: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02)
    ⑥ 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7(06)
    ⑦ 童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动力源及其实践态问题[J],社会科学家,2012(02)
    ⑧ 王满仓、苏子微: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的错位与纠正[J],生产力研究,2005(01)
    ① 周军、唐兴霖 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以草根环境NGO为例[J],理论探讨,2008(06)
    ② 郇庆治: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J],江海学刊,2008(02)]
    ③ 王名、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04)
    ④ 吴锦良:论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01)
    ⑤ 汪大海、刘金发:慈善组织参与扶贫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对策[J],中国民政,2012(12)
    ⑥ 汪锦军: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09)
    ⑦ 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J],宁波党校学报,2006(06)
    ① 汪大海、刘金发:慈善组织参与扶贫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对策[J],中国民政,2012(12)
    ②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01)
    ③ 王曙光:发展小额信贷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J],新财经,2006(12)
    ④ 张勇:基于SWOT分析法的中国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探讨[J],桂海论丛,2011(03)
    ⑤ 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J],江海学刊,2002(02)
    ⑥ 付鸿彦、廉晓洁:发展社会企业,创新扶贫机制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① 匡远配: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现状以及发展方向[J],贵州社会科学,2010(06)
    ② 刘清荣、程文燕: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J],老区建设,2012(10)
    ③ 王晓毅、蒋久荣:农村社会组织与社区整合研讨会综述[J],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06)
    ① 杨罗观翠、陈美招: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在1NGO教育扶贫中的运用与挑战,2008(01)
    ② 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07)
    ③ 黄浩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J],学会,2008(04)
    ④ 陈元:农村扶贫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J],农业经济,2007(06)
    ① 郑功成: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2(07)
    ② 孔祥利、邓国胜: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扶贫:制度困境与发展建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J],新视野,2013(01)
    ③ 汪大海、刘金发:慈善组织参与扶贫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对策[J],中国民政,2012(12)
    ① 刘清荣、程文燕: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J],老区建设,2012(10)
    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的新进展(2011年11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 朱小玲、陈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3期。
    ② 杨占国、于越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③ 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贵州社会学学》2013年第7期。
    ④ 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贵州社会学学》2013年第7期。
    ⑤ 朱小玲、陈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3期。
    ① 杨占国、于越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② 杨占国、于越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① 林闽钢、陶鹏:《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②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① 刘娟:《论农村反贫困治理结构创新》,《长白学刊》2012年第5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的新进展(2011年11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② 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贵州社会学学》2013年第7期。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② 唐睿、肖唐镖:《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③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页。
    ① 林闽钢、陶鹏:《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②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6页。
    ③ 陈元:《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
    ④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① 唐睿、肖唐镖:《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②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 吴海涛、丁士军:《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① 卓宽:《NGO参与社会扶贫的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②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
    ④ 卓宽:《INGO参与社会扶贫的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① 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NGO反贫困北京宣言》,《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刊》2001年第9期。
    ② 江国成、张敏:《中国6个非政府组织首次参与政府扶贫项目》,新华网,2006年2月27日。
    ③ 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④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⑤ 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2011年11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6-27页。
    ② 卓宽:《NGO参与社会扶贫的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③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8页。
    ①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2011年11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页。
    ①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② 靳继东、潘洪阳:《贫困与赋权:基于公民身份的贫困治理制度机理探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① 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8-61页。
    ② 刘敏:《贫困治理范式的转变——兼论其政策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① P. Busapathumrong, Social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Needs of Low-income Working Mothers in Thailand:The Changing Welfare Mix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4.
    ② J. W. Kim, Dynamics of the Welfare Mix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An Expenditure Study between 1990 and 2001,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Vol.58,2005, pp.1 - 26.
    ③ [英]马丁.鲍威尔:《理解福利混合经济》,钟晓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① 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17页。
    ② 黄晨熹:《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③ 黄晨熹:《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④ 黄晨熹:《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①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② 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15-16页。
    ① 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② Hatch, S.; Mocroft, I. Components of welfare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social services and politics in two local authorities[M] London:Bedford Square Press/NCVO.1983:112.
    ③ Rose, R.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 In Rose, R. & Shiratori, R. (Ed) 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5.
    ④ 黄源协:《台湾社区照顾的实施与冲击》,《台大社工学刊》2001年第5期。
    ① 王家峰:《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
    ② 林闽钢、王章佩:《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① 韩央迪:《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① Evers, A.,"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Introduc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in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 In Evers, A. & Wintersberger, H. (Ed),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Their Impact on Work, 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 Eurosocial, Vienna,1988.
    ② Olsson, S. E., Och, H. H. & Eriksson, I.,Social Security in Sweden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Three Essays,Stockholm:ESO,1993.
    ③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④ Evers,A. & Olk.T.,Wohlfahrts Pluralismus:Vom Wohlfahrts Staat Zur Wohlfahrts Gesellschaft, Opladen,1996.
    ⑤ Johnson, N.,Mixed Economies of Welfar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Prentice Hall,1999.
    ⑥ Gilbert, N.,"Remodeling Social Welfare",Society,35(5),1998.
    ⑦ Pestoff, V.,"Citizens as Co-producers of Social Services in Europe. Stockholm:School of Business",Research Report,1,1995.
    ① [英]罗兰德·斯哥:《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全球化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华迎放译,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② 韩央迪:《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③ [英]马丁.鲍威尔:《理解福利混合经济》,钟晓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① 尚明佟:《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4月。
    ① 董春晓:《福利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② 张长伟:《救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河南模式”解读——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2期。
    ③ 周幼平、唐兴霖:《中国情境下福利多元理论的反思》,《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
    ① 彭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① 韩央迪:《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② 张士昌、陶立明、朱皓:《社会福利思想》,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①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② 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一期
    ③ Selznick,P.,1949,TVA and the Grass Roots: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④ Thompson, J.D., and McEwen,W.J.,1958,Organizationalgoals and environment:Goal-setting as an interaction proc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3:23-31.
    ① Thompson,J.D.,1967,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McGraw-Hill.
    ② Pfeffer,J., and Salancik,G.,1978,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Harper and Row.
    ③ 胡杨成,蔡宁.资源依赖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动因探析.《社会科学家》2008年3月,第三期
    ④ 徐顽强.资源依赖视域下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1卷第三期2012年5月
    ⑤ 费显政资源依赖学派之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评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8卷第4期2005年7月
    ⑥ 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综述《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⑦ 虞维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第二卷第二期2005年5月
    ① 李军.非营利组织公共问责的现实考察——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学会》.2010年第6期,第3-10页
    ② 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
    ③ 温颖娜.资源依赖视角中的NGO与政府关系——以Y机构“一个社工多个婆婆”现象为例.《社会工作》,2010年7月下,第4-8页
    ④ 张瑞玲.社团合法性——从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理论界》,2010年第2期,第189-191页
    ⑤ 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①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① 杨继荣,“发展主义“及其反思,《思想理论研究》,2010(5)
    ① 田毅鹏,陶宇:“新发展主义”的理论谱系及问题表达,《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① 李祖佩,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②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5)
    ① 向德平、黄承伟主编,《中国发贫困报告(2012)》,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4页
    ①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编,《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1页
    ② 胡鞍钢,“知识贫困”形成新的贫困人口.[N].中国信息报.2000-09-09.
    ① 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04期。
    ① 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3期
    ① 《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http://www.gxzf.gov.cnzjgxshgy/jzzcfg201105/t2 0110513_321151.htm.
    ② Robert L. Payton and Michael P. Moody, "Understanding Phi-lanthropy——Its Meaning and Miss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8:15.
    ③ [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21页。
    1、黄承伟著:《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践与思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王颖等:《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4、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李强:《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赵俊超:《扶贫开发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樊怀玉、郭志仪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8、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9、张新伟:《市场化与反贫困路经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王国良:《中国扶贫政策——趋势与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陈晓春:《市场经济与非营利组织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邓国胜:《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4、徐永光:《中国第三部门的现实处境及我们的任务》,收录于《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反贫困研究》课题组:《中国反贫困治理结构》,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6、王名等:《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版,
    18、吴海涛、丁士军:《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9、刘海英:《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0、华民等:《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21、黄晨熹:《社会福利》,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2、张士昌、陶立明、朱皓:《社会福利思想》,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的民族志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 会的成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5、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7、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余晖、秦虹:《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1、吴忠泽、陈金罗:《社团管理工作》,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32、王浦劬、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3、王信贤:《争辩中的中国社会组织研究:国家——社会的视角》,韦伯出版公司,2006年版
    34、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社会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35、孙炳耀、折晓叶、王颖:《社会中间层》,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
    36、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7、载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8、龚咏梅:《社团与政府的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41、赵黎青:《非政府组织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3、李小云:《参与式扶贫培训教程》,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2010年对X组织小额信贷的福利报告。
    2、《四川省仪陇县乡村发展X组织》2011、2012年年度报告。
    3、何道峰,《NGO反贫困宣言》,2001年。
    4、《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新进展》白皮书,2011年。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2012年。
    6、何道峰.《中国NGO扶贫的历史使命》,2001年会议报告。
    7、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政策报告
    8、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
    9、王名主编:《中国NGO研究——以个案为中心》,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清华大学NGO研究所,2001年
    10、向德平、黄承伟主编,《中国发贫困报告(2012)》,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11、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编,《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1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放的新进展(2011年11月)》,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新进展》,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5、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6、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7、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3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8、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4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9、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0、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21、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7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3、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9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英]罗兰德·斯哥:《地球村的社会保障——全球化和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华迎放译,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英]马丁.鲍威尔:《理解福利混合经济》,钟晓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美]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美]W.理查德·斯格特:《组织理论》,黄洋、李霞、申薇、席侃、丘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美]詹姆斯.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美]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0、[美]莱斯特.M.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1、[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日]汤浅诚:《反贫困》,萧秋梅译,博雅书屋有限公司,2010年版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人民日报》,2001年10月16日。
    2、江国成、张敏:《中国6个非政府组织首次参与政府扶贫项目》,新华网,2006年2月27日。
    3、胡鞍钢:《“知识贫困”形成新的贫困人口》,中国信息报,2000年9月9日。《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http://www.gxzf.gov.,cnzjgxsh gy/jzzcfg201105/t20110513_321151.htm.
    4、1950年9月,国家政务院发布《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5、1989年10月,国务院发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6、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
    7、1998年国务院颁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并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8、2000年4月,民政部发布《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
    9、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颁布《基金会管理条例》。
    10、联合国宪章及国际法院规约,1945年6月26日,国际联合国组织会议。
    1、卓宽:《NGO参与社会扶贫的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2、苏连忠:《我国NGO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013年
    4、王亚娟:《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项目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5、龚亮保:《NGO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的价值评估和发展路径研究》,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陈杰:《四川省通江县NGO与地方政府扶贫的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7、向娟:《社会组织在农村贫困中的作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8、卢艳霞:《社会组织参与农村贫困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9、白杨:《民族地区扶贫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李玉华:《非政府组织与贫困治理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1、尚玥佟:《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2、傅金鹏:《我国公益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问责逻辑》,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3、李永杰:《公民社会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14、于成文:《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演变与发展》,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5、姚华平:《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史振厚:《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社会职能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7、张风帆:《科技非政府组织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8、李慧娟:《维吾尔族妇女民间互助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9、康晓强:《公益组织参与灾害治理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20、吴华:《中等收入阶段中国减贫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1、胡江辉:《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的减贫效应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2、罗连发:《社会资本与农村减贫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3、曹洪民:《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朱小玲、陈俊:《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3期。
    2、杨占国、于越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李小云:《我国农村扶贫战略实施的治理问题》,《贵州社会学学》2013年第7期。
    4、林闽钢、陶鹏:《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刘娟:《论农村反贫困治理结构创新》,《长白学刊》2012年第5期。
    6、唐睿、肖唐镖:《农村扶贫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7、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NGO反贫困北京宣言》,《中国扶贫基金会会刊》2001年第9期。
    8、陈元:《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
    9、王名:《NGo及其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0、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岭南学刊》2010 年第3期。
    11、靳继东、潘洪阳:《贫困与赋权:基于公民身份的贫困治理制度机理探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2、刘敏:《贫困治理范式的转变——兼论其政策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13、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黄源协:《台湾社区照顾的实施与冲击》,《台大社工学刊》2001年第5期。
    15、王家峰:《福利国家改革:福利多元主义及其反思》,《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5期。
    16、林闽钢、王章佩:《福利多元化视野中的非营利组织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6期。
    17、韩央迪:《从福利多元主义到福利治理:福利改革的路径演化》,《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8、董春晓:《福利多元视角下的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4期。
    19、张长伟:《救助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河南模式”解读——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2期。
    20、周幼平、唐兴霖:《中国情境下福利多元理论的反思》,《学术研究》2012年第11期。
    21、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3期。
    22、马迎贤:《资源依赖理论的发展和贡献评述》,《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3、胡杨成,蔡宁:《资源依赖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动因探析》,《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3期。
    24、徐顽强:《资源依赖视域下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25、费显政:《资源依赖学派之组织与环境关系理论评介》,《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6、马迎贤:《组织间关系:资源依赖视角的研究综述》,《管理评论》,2005年第2期。
    27、虞维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期。
    28、李军:《非营利组织公共问责的现实考察——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学会》,2010年第6期。
    29、马迎贤:《非营利组织理事会:一个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
    30、温颖娜:《资源依赖视角中的NGO与政府关系——以Y机构“一个社工多个婆婆”现象为 例》,《社会工作》,2010年7月下。
    31、张瑞玲:《社团合法性——从资源依赖视角的解释》,《理论界》,2010年第2期。
    32、杨占国、于跃洋:《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3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新华月报》,2001第11期。
    34、折晓叶、陈婴婴:《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5、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5期。
    36、李祖佩:《农村项目化公共品供给的组织困境及其逻辑——基于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经验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7、许源源、邹丽:《非政府组织农村扶贫:制度优势与运行逻辑》,《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期。
    38、赵黎青:《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事业》,《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9期。
    39、杨科:《论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40、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41、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个案》,《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42、张紧跟:《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社会》,2012年第3期。
    43、张汝立,陈书洁:《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1期。
    44、张钟汝,范明林,王拓涵:《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45、赵黎青:《改革民间组织双重管理体制——以对北京市怀柔区民间组织管理体制为例》,《学海》,2007年第6期。
    46、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
    47、赵秀梅:《基层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的考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
    4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0、虞维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资源相互依赖理论的视角》,《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2期。
    51、于晓虹、李姿姿:《当代中国社团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个私协会为个案》,《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52、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人文杂志》,2003年 第4期。
    53、谢宝富:《当代中国公益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4、熊跃根:《转型经济国家中的第三部门发展:对中国现实的解释》,《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55、徐宇珊:《非对称依赖:基金会与政府关系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56、徐建牛:《地方性国家法团主义:转型期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
    57、汪锦军:《浙江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机制:资源依赖理论的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58、邓锁:《开放组织的权力与合法性——对资源依赖与新制度主义组织理论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9、邓燕华、阮横俯:《农村银色力量何以可能?——以浙江老年协会为例》,《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60、杨罗观翠、陈美招:《社区式学校社会工作在INGO教育扶贫中的运用与挑战》,《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第1期
    61、陈元:《农村扶贫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
    62、孔祥利、邓国胜:《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扶贫:制度困境与发展建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新视野》,2013年第1期。
    63、何增科:《中国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分析》,《宁波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64、王曙光:《发展小额信贷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新财经》,2006年第12期
    65、张勇:基于SWOT分析法的中国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探讨》,《桂海论丛》,2011年第3期
    66、付鸿彦、廉晓洁:《发展社会企业,创新扶贫机制初探》,《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19期
    67、王晓毅、蒋久荣:《农村社会组织与社区整合研讨会综述》,《农村经济与社会》,1990第6期
    68、陈元:《农村扶贫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参与》,《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
    69、孔祥利、邓国胜:《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扶贫:制度困境与发展建议——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新视野》,2013年第1期
    70、张海霞、庄天慧:《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四川农村发展组织为例》,《开发研究》,2010年第3期
    71、李菊兰:《关于非政府组织扶贫方式的探讨》,《陕西农业科学》,2008年第3期
    72、赵晓芳.:《非政府组织的界定及其参与扶贫的战略分析》,《兰州学刊》,2010年第4期73、林万龙、钟玲、陆汉文:《合作型反贫困理论与仪陇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 第11期
    74、黄承伟、蔡葵:《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国际非政府组织的经验及启示》,《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第4期
    75、黄春蕾、呼延钦:《非政府组织扶贫机制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的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76、郑光梁、纪占武:《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扶贫机制建设》,《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7、李小云:《排挤与分化——来自一个村庄的观察》,《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8、戴旭宏:《构建贫困主体、基层组织和NGO在扶贫开发中联动参与机制的思考——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79、武继兵、邓国胜:《政府与NGO在扶贫领域的战略性合作》,《理论学刊》,2006年第11期
    80、黄浩明:《国际民间组织合作与中国扶贫开发事业》,《学会》,2008年第4期
    81、钮莹菡:《政府扶贫与NGO扶贫的比较》,《郑州航空公共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2、刘清荣、程文燕:《新时期NGO扶贫模式的SWOT分析》,《老区建设》,2012年第10期
    83、田凯:《国外非营利组织理论述评》,《学会》,2004年第10期
    84、顾听、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85、范明林:《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基于法团主义和市民社会视角的比较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86、康晓光、韩恒:《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7、王建军:《论政府与民间组织关系的重构》,《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88、童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动力源及其实践态问题》,《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2期
    89、王满仓、苏子微:《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的错位与纠正》,《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1期
    90、周军、唐兴霖:《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关系——以草根环境NGO为例》,《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91、郇庆治:《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92、王名、乐园:《中国民间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模式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93、吴锦良:《论政府机构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的互动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94、汪大海、刘金发:《慈善组织参与扶贫领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对策》,《中国民政》,2012年第12期
    95、毕天云:《试析农村民间组织管理中的困境》,《学术探索》,2009年第2期
    96、联合国运作指令14.70号,《使非政府组织参与世界银行支持的活动》,(Involving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Bank-Supported Activities),1989,段落2,转引自:马庆钰:《对非政府组织概念和性质的再思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97、王名、刘求实:《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分析》,《中国非营利评论》,2007年第1期
    98、李晓凤:《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初探》,《求实》,2006年第1期
    99、徐崇温:《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历史和理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5期
    100、安蓉泉:《中国民间组织研究中的概念矛盾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1、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1期
    103、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
    104、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探索》,2005年第6期
    105、[瑞士]皮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国际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转引自: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
    106、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东南学术》,2003年第3期
    107、洪大用:《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
    108、匡远配、汪三贵:《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岭南学刊》,2010年第3期
    109、万俊毅、赖作卿、欧晓明:《扶贫攻坚、非营利组织与中国农村社会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10、谭险峰:《中国微型金融及其反贫困绩效研究综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3期
    111、丁武民,周兆立:《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中国渔业经济》,2009年第4期
    112、杜晓山、孙若梅、徐鲜梅:《GB模式与中国FPC——改善农村贫困妇女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有效途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年第4期
    113、刘家强:《NGo小额信贷对农村计生贫困家庭经济救助效果的实证研究》,《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1、P. Busapathumrong, Social Policy Responses to the Needs of Low-income Working Mothers in Thailand:The Changing Welfare Mix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1994.
    2、J. W. Kim, Dynamics of the Welfare Mix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An Expenditure Study between 1990 and 2001,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Vol.58,2005, pp.1-26.
    3、Hatch, S.; Mocroft, I. Components of welfare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social services and politics in two local authorities[M] London:Bedford Square Press/NCVO.1983:112.
    4、Rose, R.Common Goals but Different Roles:The State's Contribution to the Welfare Mix. In Rose, R. & Shiratori, R. (Ed) The Welfare State East and Wes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5.
    5、 Evers, A.,"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Introducing a New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in Welfare and Social Policy", In Evers, A. & Wintersberger, H. (Ed),Shifts in the Welfare Mix: Their Impact on Work, Social Services and Welfare Policies, Eurosocial, Vienna,1988.
    6、Olsson, S. E., Och, H. H. & Eriksson, I.,Social Security in Sweden and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Three Essays,Stockholm:ESO,1993.
    7、 Evers,A. & Olk.T.,Wohlfahrts Pluralismus:Vom Wohlfahrts Staat Zur Wohlfahrts Gesellschaft, Opladen,1996.
    8、Johnson, N.,Mixed Economies of Welfare: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Prentice Hall, 1999.
    9、Gilbert, N.,"Remodeling Social Welfare",Society,35(5),1998.
    10、Pestoff, V.,"Citizens as Co-producers of Social Services in Europe. Stockholm:School of Business",Research Report,1,1995.
    11、Robert L. Payton and Michael P. Moody, "Understanding Phi-lanthropy———Its Meaning and Mission". Indiana UniversityPress.2008:15.
    12、 Selznick,P.,1949,TVA and the Grass Roots:A Study in the Sociology of Formal Organization,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3、Thompson, J.D., and McEwen,W.J.,1958,Organizationalgoals and environment:Goal-setting as an interactionprocess,AmericanSociological Review,23:23-31.
    14、 Thompson,J.D.,1967,Organizations in action, New York:McGraw-Hil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