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以后,中外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的争论,经常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认为应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本质归于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繁茂大树植根于“实践唯物主义”基础,“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理论界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本质归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思维方式的几种论断,虽不能简单的判断为错误,但至少是不准确、不深刻、不全面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一般特征,而没有揭示出本质特点。因此,只能这样说: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社会历史观,却不止于一种全新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人学理论,却不止于一种人学理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引发了一场新的思维方式变革,却不止于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实践范畴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代表,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在德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在19世纪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大行其道的德国重新恢复了唯物主义。其很多哲学思想都曾经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过深刻影响。本文以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为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分析、逻辑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从自然观、人本学、认识论、异化思想、历史观、哲学的功能和使命等几个方面,比较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差异,厘清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启示,再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形成的过程,以帮助澄清对马克思哲学根本性质的错误认识,深化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本质的理解,并有力反击国内外所谓“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问题”、“人道主义的马克思”等混淆视听的错误理论,纠正蓄意歪曲马克思主义、肢解马克思主义错误做法,回到真正的马克思,坚定人们的共产主义信仰。全文包括引言、七章、结语与附录共十个部分。
     引言。阐述选题的缘由、研究价值,国内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内容、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费尔巴哈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集。主要介绍费尔巴哈生平,主要哲学思想,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历史贡献,梳理其人生轨迹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交集。
     第二章,费尔巴哈感性自然观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示。以实践唯物主义视角,通过比较费尔巴哈感性自然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化自然差别、两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看法,析明两者在自然观上的差异,揭示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启示。
     第三章,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人学理论对费尔巴哈人本学的超越。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立场上,比较分析费尔巴哈对象性存在的人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象性活动的人,阐释两者在对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解差异,以及他们走上不同的人类解放道路的必然性。
     第四章,费尔巴哈认识论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差异。费尔巴哈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辩证的可知论,但也存在主观能动性不足、唯物主义立场不彻底等缺陷。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以实践为中介,扬弃了费尔巴哈认识论。
     第五章,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宗教异化理论的扬弃。通过分析费尔巴哈宗教起源、宗教本质和宗教异化思想,阐述费尔巴哈宗教异化观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揭示他的宗教异化思想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劳动异化理论的启发作用。
     第六章,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历史观的超越。通过比较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对社会本质的理解,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看法,阐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对费尔巴哈历史观的超越。
     第七章,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在哲学的功能和使命上的差异。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对哲学的价值和作用的理解在于解释世界。费尔巴哈将虚幻的神学归于他的世俗基础后即停止不前,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完成了费尔巴哈没有完成的任务,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哲学功能辩证的统一起来。
     结语,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在当代的价值彰显。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以及成果的社会价值,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附录,提供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对照年表,供阅读者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本文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本质入手,探讨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厘清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建立产生的影响;二是对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即不能夸大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影响,又不能贬低这种影响,而应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前者对后者起到了一种灯塔似的思想指引作用。
Since Marx named his own philosophy "New Materialism" in Theses on Feuerbach, Chinese and foreign philosophers have been heatedly discussing on what is Marx's "New Materialism" and what is new in Marx's "New Materialism". 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the philosophical essence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practical materialism. The flourishing tree of Max's "New Materialism" rooted in pra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latter is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former. Some theorists believe that the philosophical essence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belongs to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or historical materialism, or practical ways of thinking. Though their conclusions cannot be simply judged as errors, they are at least not accurate, not profound, or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They reveal from different aspect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philosophy, but have not revealed its essential feature. Therefore, I would rather assume that Max's "New Materialism" is a new concept of social history, but more than the new concept; Max's "New Materialism" is a new anthropological theory, but beyond the new anthropology; Max's "New Materialism" has triggered a revolution of way of thinking, but will not stop at the revolution. It is the category of practice that is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and essential feature of Marxist philosophy. Max's "New Materialism" is a philosophy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As a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materialist, Feuerbach presented unique theories in the history of German philosophy. He restored materialism in the19th century when religion, theology and speculative philosophy enjoyed their extensive popularity. Many of his philosophical thoughts gave Marx and Engels great imp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uerbach's philosophy and Max's "New Materialism",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compare the two philosophies from the aspects of view of nature, humanism, epistemology, alienation, historical view, function and mission of philosophy, etc., clarify the inspiration Feuerbach brought to Marx and reproduce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Max's "New Materialism". The dissertation will also help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Max's "New Materialism", strike back the erroneous ideas like so-called "two Marx","problem of young Marx" and "humanitarian Marx", correct the wrong practice of deliberately distorting or dismembering Marxism, go back to a real Marx and strengthen people's faith in Communism. The dissertation adopts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comparative studies, historical analysis, logical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made up of nine parts including an introduction, seven chapters, a conclusion and an appendix.
     Introduction:this part explains why the topic is chosen and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value, the literature review home and abroad, the methods, the content, the key points,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innovations.
     Chapter One:Intersection of Feuerbach, Marx and Engels. This chapter presents Feuerbach's life, his main philosophical ideas, his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as well as his intersection with Marx and Engels.
     Chapter Two:Enlightenment Max's "New Materialism" Gained from Feuerbach's Perceptual Conception of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this chapter compares Feuerbach's sensible view of nature with Marx's concept of humanized nature in his "New Materialism". Feuerbach and Marx he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nature. This chapter, by analyzing their different concerns, reveals the enlightenment Feuerbach cast on Marx's "New Materialism".
     Chapter Three:Marx's Anthropology in His "New Materialism" Surpassing Feuerbach's Humanism. In the position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and through comparing Feuerbach's human as objective being with Marx's human as objective activities in his "New Materialism", this chapter illuminates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n human nature and the inevitability for them to seek different paths for human emancipation.
     Chapter Four:Distinctions Between Feuerbach's and Marx's Epistemology. Feuerbach's epistemology is a kind of materialistic intuitive theory of reflection and a dialectical cognosciblism. It has defects like insufficient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ncomplete materialistic stand. Marx sublated Feuerbach's epistemology via practice.
     Chapter Five:Marx's Sublation to Feuerbach's Theory of Religious Alienation. By analyzing Feuerbach's belief about the origin, nature and alienation of religion,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limitations of Feuerbach's theory of religious alienation, and it also brings to light the inspiration that Feuerbach's theory of religious alienation brought to Marx's theory of labor alienation.
     Chapter Six:Marx's "New Materialism" Surpassing Feuerbach's Historical View. Through comparing their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toward the nature of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being and soci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law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how Marx's "New Materialism" surpasses Feuerbach's historical view.
     Chapter Seven:Different Functions and Missions of Feuerbach's philosophy and Marx's "New Materialism".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all the old philosophies, including Feuerbach's philosophy, lie in explaining the world. After attributing illusory theology to secular foundation, Feuerbach's philosophy remained standstill. Marx's "New Materialism" finished the task that Feuerbach did not. It achieved a dialectical unity of philosophy's functions both as explaining the world and changing the world.
     Conclusion:Contemporary Value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This part sums up the whole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dissert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points out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prospective improvement.
     The appendix provides the chronologies of Feuerbach, Marx and Engels for readers' reference.
     The innov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in two aspects. First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actice, the essence of Marx's "New Materialism",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uerbach's philosophy and Marx's "New Materialism", clarifying the former's influences to the latter. Secondly, the dissertation proves that the influences from Feuerbach to Marx can neither be overstated nor understated,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that the former played a role as a lighthouse for the latter's ideology.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0.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46.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5.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3.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④ 列宁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0.
    ① 周志山.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中的“我—你”关系——兼论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影响及其限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4,(1).
    ② 王东,林锋.论“类本质异化”与费尔巴哈思想之关系[J].中州学刊,2007,(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③ 列宁选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2.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3.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2,443.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5.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9,450.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51.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52.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53.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531.
    ① 张云阁:马克思思维方式论——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① 林剑: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把钥匙[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0.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2.
    ① 赞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3,224.
    ② 赞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4.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23,271.
    ① 李毓章,陈宇清: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26.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4,785.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5.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4.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7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0.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5.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7,28.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4.
    ② 费尔巴哈行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59.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3.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2.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3.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3.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1.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0.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8.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中共中英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7.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6,43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6,447.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3.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49.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97.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77.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8.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3.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4.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7.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2.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7.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9.
    ⑥ 林剑:论马克思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J].江海学刊,2010,(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出出版社,2009:525.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78.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0.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5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9.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4.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2.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3.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3,14.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9.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65.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9.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30.
    ④ 林剑:马克思人学四辩[J].学术月刊.2007,(1).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30.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8.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3.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6.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比京:商务印书馆,1984:571.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恩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思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0.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7.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29.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0.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4.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4,785.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5,786.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19.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9.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6.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5,316.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86.
    ⑦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2,433.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2.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4.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7.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80.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8.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0.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8.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2,173.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52.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3.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3.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2.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3.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54.
    ② 林剑: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J].哲学研究,2008,(6).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8.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8.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1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8.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08.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5.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35,336.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6,43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65.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66.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6.
    ④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25,126.
    ⑤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60.
    ⑥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3.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56.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9.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8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5.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7.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69.
    ① (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2006:76.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j‘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1.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6.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9.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4.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32,433.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6.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3.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9.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7.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4.
    ①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1.
    ②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2.
    ③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王太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86.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603.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4.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9.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46.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译卷[M].中共中央乌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0.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1.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7.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8.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21、23、27、31、39、40、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005年版、2002年版、2003年版、1972年版、1972年版、1998年版、1974年版、1982年版、1979年版。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 《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8. 《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第1-3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9. 《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 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版。
    2. 萧灼基:《马克思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戴维·麦克莱伦(英):《马克思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列·阿·列文:《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发表和出版》,北京:三联书店1976年版。
    5. 董兴杰,才华:《费尔巴哈论基督教》,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 张敏:《超越人本主义——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新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 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 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 陈先达:《陈先达文集——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陶富源:《陶富源哲学论著集——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李毓章、陈宇清:《人·自然·宗教——中国学者论费尔巴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舒永生:《重读费尔巴哈——论费尔巴哈感性人学及其意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许俊达:《费尔巴哈三部曲:神性、理性、人性》,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3年版。
    14.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萧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6.戴维·麦克莱伦(英):《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8.马·彼·巴斯金(苏):《费尔巴哈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19.乔长禄:《谈谈费尔巴哈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0.伊·马·叶辛(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 宋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探寻——对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的思考》,《社科纵横》2013年第3期。
    2. 陈洪东:《费尔巴哈与贝格尔宗教“异化说”比较研究》,《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4期。
    3. 刘建新:《马克思自然观的价值向度及当代意义》,《广西师范大学报》2011年第2期。
    4. 别祖云:《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的分歧——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来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5. 邓晓臻:《也谈“新唯物主义”之“新”》,《石家庄学院报》2010年第2期。
    6. 王英,张峰:《马克思自然观的哲学指向》,《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7. 张慧彦:《费尔巴哈辩论唯物主义思想深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 周晓辚:《人本主义的回响——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对马克思的影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9. 张兴:《从对象性概念看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
    10.李玲:《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辩与变——兼对费尔巴哈阶段论的消解》,《学术论坛》2009年第8期。
    11.高珊:《马克思自然观的思想来源及特点浅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2.陶庭马,方文:《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北方论丛》2009年第2期。
    13.刁隆信:《论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与不彻底性》,《西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4.顾伟伟:《考察马克思和费尔巴哈间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贵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5.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之探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6.唐正东:《马克思对历史经验论的超越及其当代意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7.杨巧蓉:《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时代价值探析》,《理论学刊》2009年第4期。
    18.王智勇:《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多维理解》,《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9.李春生:《马克思人学思想与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关系》,《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
    20.韦肖:《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
    21.苗启明:《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2.陈剑涛:《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哲学革命与当代价值》,《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3.张一兵:《列宁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摘要笔记解读》,《浙江学刊》,2008年第2期。
    24.张敏:《从三个文本的关系透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关系新解》,《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5.方以启:《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迷信”和超越——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例》,《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6.林剑:《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哲学研究》,2008年第6期。
    27.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2008年第5期。
    28.刘放桐:《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特殊背景与费尔巴哈的中介作用》,《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月。
    29.刘家亮:《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实践观的批判》,《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5期。
    30.姚顺良,夏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间的判定及其思想史定位——兼论文献考证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
    31.王庆丰:《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以人为本”的最终落脚点》,《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32.李锦昆:《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从人本学到唯物史观》,《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3.卜祥记,陆雪飞:《费尔巴哈之思辨哲学批判浅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4.卜祥记,范迎春:《重新评价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之争》,《求索》2007年第3期。
    35.张云阁:《“费尔巴哈派”与“中间环节”的再审视》,《理论探讨》2007年第3期。
    36.李俊文:《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早年实践理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7.何丽野:《从文本考证看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批判费尔巴哈思想中的贡献》,《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38.王东,林锋:《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轮”质疑》,《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39.林剑:《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思与辩》,《哲学研究》2007年第5期。
    40.王东,林锋:《论“类本质异化”与费尔巴哈思想之关系》,《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41.徐琴,王文臣:《“对象性的活动”与“对象性直观”——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42.于桂凤:《感性:解读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之间关系的突破口》,《兰州学刊》2007 年第9期。
    43.盛卫国:《历史真相与历史价值的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的历史观诠释》,《学术研究》2007年第9期。
    44.于超:《关于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实质的探究》,《理论学习》2007年2期、
    45.张一兵,姚顺良,唐正东:《实践与物质生产——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本质》,《学术月刊》2006年第7期。
    46.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东岳论从》2006年第3期。
    47.舒永生:《从类到社会——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8.朱耀平:《费尔巴哈、马克思与“哲学的终结”》,《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9.舒永生:《从感性本体论到感性生存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究竟在哪里?》,《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0.夏凡:《具体的人本主义与抽象的实践概念之悖谬——评布洛赫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哲学研究》2006年2期。
    51.袁方:《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若干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
    52.鲁克俭:《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哲学动态》2006年第2期。
    53.高永强,殷雅辉,楚颖惠:《马克思如何改造了费尔巴哈》,《求实》2006年第2期。
    54.王永山:《“回到马克思”的解释学思考——兼论重新理解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理论关系的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55.姜喜咏:《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辨析》,《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56.单提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缘由及时间的探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57.郭艳君:《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自然人”的继承与超越》,《学术交流》2006年第7期。
    58.林剑:《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哲学研究》2006年第9期。
    59.李丽红,李丽珍:《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批判》,《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60.刘国章:马克思的新哲学观——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求索》2006年第11期。
    61.王金福:《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62.万丙策:《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之间——再论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影响》,《求索》2006年第2期。
    63.邓兆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新唯物主义哲学中的创新思想》,《岭南学刊》2005年第5期。
    64.李春生:《扬弃和超越——论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关系》,《理论月刊》2005年第3期。
    65.孙道进:《荒野自然观:人学空场的费尔巴哈自然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4期。
    66.刘远碧,税远友:《论马克思主义实践历史观及其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区别》,《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7.张长立,王秀娟:《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辩证法管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8.张云阁:《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69.何建津:《论青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继承与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马克思哲学》,《兰州学刊》2005年第5期。
    70.龚秀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人本学》,《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1.李春生:《在经济学语境中审视青年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8期。
    72.林剑:《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哲学》,《哲学研究》2005年第12期。
    73.张运松:《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东岳论丛》2004年第1期。
    74.周志山:《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中的“我——你”关系——兼论对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影响及其限度》,《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75.曾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现代哲学》2004年第2期。
    76.王金福:《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信仰与清算》,《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7.李华平,曹明臣:《马克思哲学回归现实之路——从<博士论文>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天中学刊》2004年第4期。
    78.卜祥记:《马克思哲学存在论转向中的费尔巴哈因素与马克思的国民经济学批判》,《求索》2004年第10期。
    79.林剑:《论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实践范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结构》,《哲学研究》2004年第12期。
    80.李和臣:《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双重转向:一种历史性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81.王金福:《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何处》,《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2期。
    82.吴学琴:《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1期。
    83.王东,刘军:《马克思哲学实践观思想的内外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84.李卫红:《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批判的实质》,《江汉论坛》2003年第3期。
    85.李毓章:《20世纪中国的费尔巴哈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6.王永山:《论马克思思想进程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7.杨楹:《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两种生活思维之比较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8.舒永生:《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89.李先桃: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新论,《湖湘论坛》2003年第5期。
    90.周泽军:《王夫之与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比较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1.董晋骞:《费尔巴哈哲学的现代哲学性质及其唯物史观萌芽》,《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2.孙厚权:《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月刊(学术论坛)》2003年第7期。
    93.施伟佳:《“实践性”、“历史性”——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区别所在》,《求实》2003年第11期。
    94.林剑:《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的思考》,《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95.刘福森:《作为世界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论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96.王金福:《实践的本质及实践对认识的意义——也谈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概念并与刘国章博士商榷》,《南京政治学院报》2003年第4期。
    97.王金福:《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超越的真实意义》,《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98.周敦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的传统解说评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9.孙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属于旧唯物主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00.杨丽霞:《费尔巴哈早期哲学思想探析》,《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1.杨丽霞:《试析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思想》,《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02.舒永生:《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及其意义》,《福建论坛》2002年第4期。
    103.朱宝信:《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实践性与辩证性、历史性和人道性的关系》,《延边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4.陆剑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关系的辨析——兼评<评实践核心论>一文》,《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05.舒永生:《论费尔巴哈把本质归结为存在的思想及其意义》,《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06.舒永生:《论费尔巴哈“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及其意义》,《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07.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探》,《湖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08.舒远招:《论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湖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109.杨芳:《论费尔巴哈人本学的哲学意义》,《贵州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110.夏建国:《马克思哲学是主体唯物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启示》,《江汉论坛》2001年第9期。
    111.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探讨》2001年第6期。
    112.舒永生:《人是人的本质:论费尔巴哈的人学》,《江淮论坛》2000年第1期。
    113.张伯鍨,张一兵,唐正东:《“历史之谜”的历史性剥离与马克思哲学的深层内涵.》,《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14.舒永生:《二十年来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研究综述》,《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
    115.杨丽霞:《马克思早期对费尔巴哈哲学改造的思想演进》,《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5期。
    116.张文喜:《马克思:对个人、自我的真实存在的探寻——从费尔巴哈到施蒂纳的比较与考察》,《江汉论坛》2000年第7期。
    117.张一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异质性——析<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逻辑前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118.李庆钧,吴坚:《从赞成到否定: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类”的态度》,《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119.杜志清:《费尔巴哈论人的社会性》,《学术研究》1999年第3期。
    120.邢占军:《费尔巴哈人学思想探析》,《理论探讨》1999年第4期。
    121.杜志清:《费尔巴哈的感性人学》,《河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122.张明仓:《论费尔巴哈的辩证法》,《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23.吴仁平:《费尔巴哈哲学性质辨析》,《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24.王金福:《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中的两个事实》,《哲学研究》1998年第11期。
    125.舒刚:《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认识论》,《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26.岳勇:《人学理论的三种形态——费尔巴哈、萨特、马克思比较》,《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127.魏晓笛:《黑格尔与费尔巴哈人学基础比较》,《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28.侯衍社:《告别费尔巴哈:从“异化劳动”到“物质生产”》,《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
    129.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第1期。
    130.俞吾金:《让马克思从费尔巴哈的阴影中走出来》,《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131.李卫红:《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看新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特征》,《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32.郑汉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绝对本质思想》,《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133.辛敬凉:《立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总体特征的再认识》,《哲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34.庄建儿:《马克思早期异化论包含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萌芽——兼论对费尔巴哈之超越》,《岭南学刊》1995年第2期。
    135.孙玉良:《费尔巴哈和青年马克思》,《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36.蔡维屏:《论两篇费尔巴哈论的逻辑》,《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37.张贺福:《费尔巴哈历史哲学的本质及其中介作用的再思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138.张步仁:《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超越》,《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39.姚安泽:《论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到费尔巴哈哲学的转化过程》,《鹭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40.毅耕:《对费尔巴哈人本学之功过的反思》,《山东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141.刘俊杰、聂凤峻:《费尔巴哈的教训与当代哲学的发展》,《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142.王金福:《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43.郝永平:《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关系论纲》,《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44.刘耀福,张维建:《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的批判》,《齐鲁学刊》1994年第2期。
    145.王晓兴:《我欲故我在——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特点》,《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146.陈冲:《主体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现代哲学》1993年第2期。
    147.陈冲:《新唯物主义实质之我见》,《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
    148.骆书林,杜丽杰:《浅谈费尔巴哈的哲学贡献》,《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49.宫敬才:《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50.何迈:《马克思何时成为“费尔巴哈派”的思考》,《江淮论坛》1992年第2期。
    151.宗占林:《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走上历史唯物主义——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一点体会》,《理论探讨》1992年第3期。
    152.何丽野:《费尔巴哈对旧哲学的改造及其意义》,《现代哲学》1992年第3期。
    153.王光华:《费尔巴哈哲学缺陷根源新析》,《学术论坛》1992年第3期。
    154.李毓章:《费尔巴哈不是无神论者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55.王金福,吴仁平:《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新唯物主义路线》,《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156.毅耕:《对费尔巴哈认识论之局限性新探》,《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157.赵仲英:《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新探》,《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6期。
    158.高齐云:《理解主体客体理论和新唯物主义关系论前提》,《学术研究》1991年第5期。
    159.徐俊忠,艾求索:《“恩格斯与现时代”哲学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现代哲学》1991年第2期。
    160.李恒瑞:《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关系问题的断想》,《现代哲学》1991年第2期。
    161.陶富源:《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及其历史作用》,《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162.胡海波,韩秋红:《试谈外国学者对费尔巴哈哲学功绩的历史评价》,《外国问题研究》1990年第3期。
    163.陶富源:《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哲学研究》1990年第3期。
    164.李毓章:恩格斯对《基督教的本质》的评价的基本观点依然正确,《高校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65.吴玉兰:《菲尔哈巴宗教观与自然观的一致性》,《内蒙古师大学报》1990年第3期。
    166.陈献一:《从“人本主义”看费尔巴哈与黑格尔关系》,《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9年第1期。
    167.朱晓鹏:《论费尔巴哈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石油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68.陶富源:《关于费尔巴哈认识论的几个问题》,《青海社会科学》1989年第4期。
    169.李澄:《评普列汉诺夫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论述》,《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70.任皑:《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兼驳“费尔巴哈派阶段”说》,《浙江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71.史殿武:《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催化剂”——兼驳“费尔巴哈派阶段”说》,《河北学刊》1988年第2期
    172.范默昌,王金福:《论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的“费尔巴哈阶段”》,《河北学刊》1988年第2期。
    173.陶富源:《费尔巴哈的感性主体论与历史唯物论》,《安徽省委党校学报》1988年第2期。
    174.王玉平:《费尔巴哈关于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规定》,《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
    175.王庆瑶:《费尔巴哈论艺术独特性》,《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
    176.曹义鹏:《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形成》,《北京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177.陶富源:《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中的得失及其根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178.谭钧荣:《马克思从费尔巴哈走向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江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79.许俊达:《试论<莱茵报>时期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180.李澄:《费尔巴哈哲学与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研究》1987年第2期。
    181.任国华:《费尔巴哈与自然科学》,《西南师大学报》1987年第3期。
    182.巴发中:《论费尔巴哈的“类”和“类本质”的学说》,《南开学报》1986年第1期。
    183.宫凤鸣:《正确评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84.赵仲英:《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与费尔巴哈》,《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85.赖金良:《费尔巴哈哲学不是马克思世界观转变过程的“中间环节”》,《学术月刊》1986年第9期。
    186.徐桂红:《浅谈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文科版)》1986年9月第2期。
    187.赖金亮:《<基督教的本质>没有使马克思“成为费尔巴哈派”》,《浙江学刊》1985年第1期。
    188.孙仲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及宗教哲学》,《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89.王易安:《关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几个问题》,《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190.李晨阳:《怎样理解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杭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191.杨景华:《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黑格尔逻辑泛神论的批判》,《安徽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192.陶富源:《论费尔巴哈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河北学刊》1985年第4期。
    193.葛力:《费尔巴哈宗教批判中的认识论含义》,《学术月刊》1985年第8期。
    194.邱觉心:《关于费尔巴哈的<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195.何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学习与思考》1984年第1期。
    196.张战生,黄风炎:《略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对青年马克思的影响》,《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1期。
    197.刘兴:《费尔巴哈思想的演变及其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安徽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198.金天仲:《略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安徽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
    199.樊公裁:《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年第2期。
    200.鲁中:《什么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月刊》1984年第3期。
    201.姜建强,张德荣:《德国古典哲学应包括费尔巴哈哲学——与韩振峰同志商榷》,《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
    202.王东:《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还是从马克思到费尔巴哈》,《人文杂志》1984年第6期。
    203.姚鹏:《关于马克思开始受费尔巴哈影响的时间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1期。
    204.王国伟:《马克思不是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者》,《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1期。
    205.勒辉明:《论费尔巴哈“人的本质的异化”和青年马克思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概念》,《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