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哲学革命究竟发生在何处?这一事关其历史命运的重大问题尚未得到澄清。“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实践唯物主义”两种阐释模式,对于解蔽马克思哲学及其革命性的贡献不容否认。然而,前者面临不可克服的机械二元论困境;后者在存在论上尚未得以澄明。伴随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得到深度挖掘;19世纪历史意识觉醒在当代哲学背景下的再体认,“唤醒”了马克思哲学的诠释学传统;海德格尔“此在”与世内存在者照面的“当下上手状态”开启了通往存在意义的现象学视域。这一切为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及其革命性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现象学的产生是哲学回归本己内在性的必然要求。它既是近代哲学的“隐秘憧憬”,又是哲学求“真”的必然结果。现象学之“现象”就是“显现”、“敞开”,它的背后没有本质,因为它压根就没有背后,“现象”就是一切;“面向实事本身”作为现象学的战斗口号,其源头可追溯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作为现象学之一种,海德格尔现象学旨在为哲学找到涌流着的源头——人的始源存在,从而使哲学回归本己的内在性——自我决定、自我敞开。它之所以成为解蔽马克思哲学及其革命性的诱因,就在于其“观”“此在”的视野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给出的开启性。“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本质上具有“活动……出来”(即“在……出来”)的品格。它使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其他一切在者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成和敞开前来照面。
     马克思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有三个:一是黑格尔现象学和辩证法。精神的自显现和自否定第一次使哲学本己的内在性要求获得满足。这深刻启示了马克思。马克思通过直接面向人的感性活动本身,根本改造了黑格尔现象学的“头脚倒置”,同时赋予辩证法以本真生命,使其成为人的存在的辩证法;二是青年黑格尔派基于思辨哲学的现实批判。它虽未产生持久影响,但对马克思思想转变的推动作用却不容否认。在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批判中,马克思开始养成他所特有的历史主义视野;三是从人和自然的感性存在出发的费尔巴哈人本学,对马克思彻底抛弃思辨哲学立场而回到人的感性存在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马克思的超越之处在于将人的感性存在理解为感性活动:感性活动是一条通往新哲学之路,而感性直观却不幸落入近代形而上学的窠臼。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具有“活动出……来”(“让……在出来”)的性质,此即人的感性活动的“超越”性。它让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一切其他在者得以生成和敞开。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成为“现实的个人”和现存感性世界的缔造者和开启者。它意味着马克思对思辨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逻辑根据的悬置以及对旧唯物主义“时间在先”的发生学思维方式的否定。恰恰是这成就了“实践”作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逻辑起点。就此而言,“实践本体论”只有作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才是可能的;“历史”作为人的存在之敞开,不过是“现实的个人”的活动而已。这一方面使“世界”的存在得以澄明,从而消解了近代哲学关于“人对世界的认识何以具有客观性”的难题;另一方面又使人的本质真正获得了朝向未来的生成性,从而根本颠覆了形而上学人道主义。就此而言,意识形态批判作为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使命,既是“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提撕着马克思哲学的诠释学性质。对国民经济学家、青年黑格尔派和蒲鲁东非历史态度的批判,构成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时代内容;辩证法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成样式,其内容是“历史”朝向“自由”而敞开;三一式是人的存在得以历史地敞开的辩证形式。典型的三段式有三个: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之扬弃;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的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经济学作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历史叙事,构成马克思哲学内在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属人”性是马克思经济学对国民经济学的根本超越,它根源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的人本主义性质。
     就现象学本己的精神来看,“人的存在的现象学”不仅是现象学运动的重要环节,而且具有至今不可超越的优势。这表现在它所特有的历史主义视野、人的存在的辩证法和“改变世界”的理论品格。
     总之,“实践”“活动出……来”的品格使其成为“现实的个人”及其全部感性世界的开启者;“历史”及其辩证法作为“现实的个人”向着未来的敞开,构成马克思哲学的主要内容。就此而言,“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是对马克思哲学及其革命性的本真阐释。
Where did the revolu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happen? This is a fatal but un-clarified question to Marxist philosophy. Two classical interpretations of Marxist philosophy—"Materialism + Dialectic" and "practical materialism" undeniably contributed greatly to uncovering Marxist revolutionary philosophy. However, the former has been facing insurmountable difficulties of mechanical dualism, and the latter has not been clarified ontologically. With the close inspect into German-classical philosophy, the direct theoretical sour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was further studied. The awakening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in 19th century "woke up" the hermeneutic tradi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Heidegger's "Dasein" and its world which blushed by "the current start state" opens the gateway to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n the sight of phenomenology. The above three together provided a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re-understanding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its revolution
     The naissance of phenomenology wa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philosophy to return to itself. It was the "secret longing" of modern philosophy and the inevitable result in its seeking "truth". The "phenomenon" in phenomenology is "opening", with no essence behind it, because "phenomenon" is everything. "Back to things itself is the slogan of phenomenology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hings itself has three basic provisions: self-sufficiency, internalizing (or subjectivity) and generating. These three constitute a three-in-one relationship. There are different kinds of phenomenology due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itself. As one kind, Heidegger's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is to find a Final premise - human beings' original existence, so that philosophy can achieve self-determination. The reason that Heidegger's philosophy could give an opening to Marxist philosophy lies in its generative perspective. "Praxis", a wa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has a character of "Let exist", from which "nature", "society" and all others were generated. It is the qualification which can play the logical start of "human beings' phenomenology".
     There are three direct theological sources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e first is Hegel's phenomenology and dialectic. It was the self-opening and self-negating of spirit that satisfied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of philosophy itself. This enlightened Marx. He transformed the invers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through returning to human beings' existence. At the same time revived dialectics to be of human existence. The second source was young Hegelians'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Although the influence is not very long, its importance should not be denied. Marx's historicism perspective was cultivated from it. The third is Feuerbach's humanism started from the sentimental exist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nature. It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Marx's abandoning Speculative philosophy. Marx's transcendence lies in his interpreting human beings' existence as perceptual activity, instead of perceptual intuition. Perceptual activity was a path to new philosophy, while perceptual intuition lapsed into modern ontology.
     "Praxis" as the wa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let exist", i.e. the transcendence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from which all other things including "nature "and "society" were generated. In this sense, "Praxis" is the founder and opener of realistic person and the existing world. This means that Marx negated the logic-first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nd the thinking way of "time -first. It is this that generated the logical start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phenomenology". History as opening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is actually the activity of realistic person. On the one hand it enlightened the world and eradicated the question why human beings' recognition of the objective world has obje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gene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was obtained. So it eradicated metaphysical humanism. And Ideology Criticism as the miss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s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phenomenolog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it also means the hermeneutical characteristic of Marx's philosophy. The main contents of Ideology Criticism contain criticism of non-historical attitude to national economists, young Hegelians and Proudhon. The main content of Dialectic as the generating style of human beings' opening is the opening of history towards future, and its dialectical style is three-one formula. There were three typical three-one formulas. The first one was free conscious labor——alienated labor——sublation of alienated labor. The second formula was: the period dominant by human beings' interdependence——the period dominant by human beings' inter-independence with dependence upon objects. The third formula was: private ownership based on individual labor——Capitalist private ownership——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Marx's economics as Historical Narrative of "phenomenolog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constitutes a complement of Marx's philosophy. Human characteristic of Marx's economics, originated from humanistic features of "phenomenolog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is beyond National 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 inherent spirit of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not only is a complement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ovement but also has large advantage that lies in its speci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dialectic of human beings' existence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changing the world".
     In summary, the activating characteristic of "praxis" is an opener of "realistic individual" and existing perceptual world. History and its dialectic is the main content of "phenomenology of human existence". So "phenomenology of human existence" is a kind of real interpret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引文
[1]参见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2]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从》2006年第3期。
    [3]参见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从》2006年第3期。
    [1]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2]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3页、第577页。
    [3]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1]参见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2]参见王德峰:“论马克思哲学对现象学原则的包含和超越”,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3]参见王德峰:“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页。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8页。
    [2]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页。
    [3]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4]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5]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7页。
    [6]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0-501页。
    [1]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8页。
    [2]参见仰海峰:“重读葛兰西”,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期,第102页脚注。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4页。
    [4]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6页。
    [5]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96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0-401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1-402页。
    [3]转引自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4]转引自熊伟:《自有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1]转引自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2]转引自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3]转引自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4]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载《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3]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载《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9页。
    [4]参见王雨辰:“论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1]转引自王东:《马克思学的新奠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第45页。
    [1]E·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载《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2]参见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3]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1]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参见尼·伊·拉宾:《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2]参见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3]尼·伊·拉宾:《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页。
    [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5]《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1页。
    [6]《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贝。
    [1]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2]赵敦毕:“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3]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页。
    [4]参见尼·伊·拉宾:《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利片金的这个结论显然有失独断,在它看来似乎马克思一开始就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1]参见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第194页、第215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93页。
    [3]参见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255-256页。
    [1]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2]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参见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2]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3]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2]克尔凯戈尔:《致死的疾病》,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3]华尔:《存在主义简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页。
    [4]参见《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5]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1]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9页。
    [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3]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4]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2]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3]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3页。
    [1]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97-98页。
    [2]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3]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7-98页。
    [1]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2]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9-450页。
    [3]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1]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2]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页。
    [3]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4]转引自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1页。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2]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336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5-456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页。
    [1]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页。
    [3]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122页。
    [4]参见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5]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3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5页。
    [2]转引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3]王德峰:“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7页。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8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92页。
    [1]倪梁康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710页。
    [2]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3]倪梁康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4]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5]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6页。
    [1]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2]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与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3]转引自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1页。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3页。
    [2]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3]转引自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1]转引自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0年版,第8页。
    [3]参见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3-70页。
    [4]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1]转引自涂成林:《现象学的历史使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2]倪梁康:“何谓现象学精神——《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辑代序”,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3]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27页。
    [1]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转引自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4]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29页。
    [1]参见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2]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7-78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9页。
    [2]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3]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6页。
    [1]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5-96页。
    [2]转引自倪梁康:“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倪梁康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711页。
    [4]转引自仰海峰:“《精神现象学》中的主人—奴隶的辩证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的核心理念”,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5]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4页。
    [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页。
    [2]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胡塞尔与黑格尔的一点对照”,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3]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114页。
    [1]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4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页。
    [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63页。
    [1]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57-458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5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3页。
    [3]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1]保罗·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7-58页,第111页。
    [1]参见《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4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页。
    [1]M·怀特编:《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页。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85页。
    [3]转引自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1页。
    [1]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2]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页。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4]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5页。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0-25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63-26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7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9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4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69页。
    [6]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1]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14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地11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0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103页。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1-72页。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15页。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7页。
    [2]转引自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00-101页。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0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6]转引自张世英:《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
    [1]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4]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页。
    [1]卜祥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В·А·马利宁、В·И·申卡鲁克:《黑格尔左派批判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3]В·А·马利宁、В·И·申卡鲁克:《黑格尔左派批判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253-254页。
    [4]张汝伦:“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0-82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6页。
    [2]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解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60页。
    [3]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1页。
    [4]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5]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3页。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7页。
    [1]《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07页。
    [2]《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5页。
    [3]《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10页。
    [4]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9页。
    [1]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70-574页。
    [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4]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4页。
    [1]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2]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从》2006年第3期。
    [1]转引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41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3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0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4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1]转引自洪汉鼎:《现象学十四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页。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85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3]参见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3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42页。
    [1]参见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2]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3]张蓬:“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存在论意义”,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4]参见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3-194页。
    [1]吴仁平、“论实践的泛化及其理论困难”,载《求实》2005年第11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17-61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9-410页。
    [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2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6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7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14-415页。
    [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_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脚注。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0-40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页。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6页。
    [1]转引自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2页。
    [2]转引自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8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4]转引自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1]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143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6页。
    [3]王德峰:“论马克思哲学对现象学原则的包含和超越”,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2]尼采:《历史的用途和滥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3]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1页。
    [4]参见尼采:《历史的用途和滥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5]尼采:《历史的用途和滥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51页。
    [1]海德格尔:《存在与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9-50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1-382页。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3-38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7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9页。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4页。
    [4]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6页。
    [1]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7页。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7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版1956年版,第44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1]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6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6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3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3]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1]黑格尔:《精神现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1]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1]参见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2]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9年版,第106-107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1]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4页。
    [2]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3]参见《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3年第6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1页。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页。
    [6]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1]马克心、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1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3-48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页。
    [4]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版,第9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9-47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2]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解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4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14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0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275页、277页。
    [3]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72页,173页。
    [4]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5页。
    [1]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2]何中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02页。
    [1]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76-377页。
    [2]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馆2000年版,第377页。
    [3]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39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5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9-10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6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9页。
    [1]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8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4]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的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59页。
    [3]参见旷三平:“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与本体论重建”,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100页。
    [4]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1]王元化:《读黑格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2]王树人:“关于知性的若干探讨”,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5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1]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2]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80页。
    [3]转引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
    [4]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版,第415页。
    [5]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版,第20-21页。
    [6]芬德莱:《黑格尔之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页。
    [1]参见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1页。
    [2]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9-360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0-91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1]笛卡尔:《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1页。
    [2]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6页。
    [4]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5]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137页。
    [1]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67-368页。
    [2]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3页。
    [1]转引自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46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页。
    [4]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5]保罗·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7-58页、第111页。
    [1]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2]转引自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3]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4]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5]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2]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4页。
    [3]参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3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1]张汝伦:“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5.《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梅林:《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17.葛兰西:《葛兰西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1.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3.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4.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版。
    25.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7.《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译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8.尼·伊·拉宾:《论西方对青年马克思思想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9.B·A·马利宁、B·И·申卡鲁克:《黑格尔左派批判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0.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4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3.《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5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4.《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3年第6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6.笛卡尔:《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7.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3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9.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40.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2.黑格尔:《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1版。
    4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4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47.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48.尼采:《历史的用途和滥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9.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50.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节选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1.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2.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3.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54.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55.海德格尔:《路标》,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6.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57.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8.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9.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0.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1.M.Heidegger: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8.
    6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3.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4.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5.克尔凯戈尔:《致死的疾病》,工人出版社1997年版。
    66.《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7.萨特:《辩证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8.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9.保罗·蒂里希:《蒂里希选集》,上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70.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2.W·考夫曼编:《存在主义》,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3.华尔:《存在主义简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4.M·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5.倪梁康编:《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76.洪汉鼎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77.郑昕:《康德学述》,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8.芬德莱:《黑格尔之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79.王元化:《读黑格尔》,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80.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1.洪汉鼎:《现象学十四讲》,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2.叶秀山:《思·史·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3.张世英:《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84.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5.张祥龙:《朝向事情本身》,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86.谢遐龄:《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8.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解读》,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89.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90.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91.王炜:《王炜学术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92.邓晓芒:《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探析》,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93.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6.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7.张志扬:《门——一个不得其门而入者的记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9.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0.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1.姜涌:《政治文化简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商逾:《马克思历史决定论及其历史命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4.刘永佶:《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方法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5.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7.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8.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0.靳希平、吴增定编著:《十九世纪德国非主流哲学——现象学史前史札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德国哲学》编委会编:《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6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3.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德国哲学》编委会编:《德国哲学论文集》,第1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编:《现代外国哲学思潮评论讲座》,军事谊文出版社1985年版。
    115.洪汉鼎、傅永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4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6.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17.佘碧平:《梅罗—庞蒂历史现象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8.涂成林:《现象学运动的历史使命》,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19.刘永佶:《主体辩证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120.《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1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121.毛韵泽:《葛兰西——政治家、囚徒和理论家》,求是出版社1987年版。
    122.Phenomenology and Marxism edited by Bernhard Waldenfels,Jan M.Broekman,and Ante Pazanin;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J.Claude Evans,Jr.Routledge & K.Paul,1984.
    1.何中华:“实践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再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东岳论丛》2006年第3期。
    2.何中华:“实践、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诠”,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
    3.何中华:“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载《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4.何中华:“‘人学与哲学':一个再思考”,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5.何中华:“马克思哲学的超验性维度之我见”,载《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载《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7.何中华:“近年来国内哲学研究状况检讨——一个有限的观察和评论”,载《文史哲》2007年第3期。
    8.王德峰:“论马克思哲学对现象学原则的包含与超越”,载《复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
    9.王德峰:“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历史之思中相遇——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境域”,载《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10.森原:“巴赫金:在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评伯纳德·唐纳尔斯的新作”,载《国外文学》1997年第1期。
    11.戴茂堂:“马克思美学的现象学解读”,载《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12.黄克剑:“现象学旨趣辨略”,载《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
    13.张溟久:“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和经济学批判”,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4.张一兵:“从精神现象学到人学现象学——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手稿》中对黑格尔的批判”,载《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5.张一兵:“思辨天国与现实大地之隐秘谱系——黑格尔哲学与古典经济学关系之解蔽”,载《张一兵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张一兵:“似自然性:社会历史发展异在为自然过程的特殊历史状态”,载《张一兵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张一兵:“物役性:马克思哲学新视域中的科学批判话语”,载《张一兵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张一兵:“论哲学创新的前提”,载《张一兵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张一兵:“《资本论》:一种历史现象学的成熟表述”,载《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20.张亮:“《精神现象学》的使命和体系:一个再考察”,载《理论探讨》1999年第3期。
    21.邓晓芒:“论先验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差异”,载《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2.邓晓芒:“马克思的人学现象学思想”,载《江海学刊》1996年第3期。
    23.夏凡:“历史现象学”背后的隐性人本主义逻辑”,载《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4.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载《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4.俞吾金:“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载《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
    25.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载《江海学刊》2003年1、2期。
    26.赵敦华:“研究马克思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正本清源'方案”,载《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
    27.吴晓明:“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和意义”,载《新哲学》第4辑,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28.亚·沙夫:“马克思论异化”,载《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译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9.D·温科:“论西方关于异化概念的使用”,载《哲学译丛》1980年第5期。
    30.黑尔德:“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载《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6辑)艺术现象学与时间意识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版。
    31.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导论”(摘译),载《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3期。
    倪梁康:“现象学运动的基本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2.孙向晨:“现象学,抑或犹太哲学?——对莱维纳斯哲学犹太性的探讨”,载《哲学研究》2001年第1期。
    33.伊·费切尔:“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的关系”,载《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4年第5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4.路·阿尔都塞:“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载《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4年第5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5.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全部形而上学的终结”,载《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36.张世英:“现象学口号‘面向事情本身'的源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黑格尔与胡塞尔的一点对照”,载《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37.R·J·安德森:“现象学”,载《哲学译丛》1990年第2期。
    38.张祥龙:“海德格的现象学起点”,载《哲学译丛》1993年第10期。
    39.何中华:“实践本体论被证伪了吗?——答孙亮先生”,载《东岳论丛》2008年第1期。
    40.仰海峰:“重读葛兰西”,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期
    41.丁耘摘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42.仰海峰:“《精神现象学》中的主人—奴隶的辩证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的核心理念”,载《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43.王雨辰:“论马尔库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载《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44.卜祥记:“‘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5.张汝伦:“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6.张蓬:“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存在论意义”,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47.吴仁平:“论实践的泛化及其理论困难”,载《求实》2005年第11期。
    48.旷三平:“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与本体论重建”,载《人文杂志》2003年第2期。
    [1]转引自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29页脚注。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