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批判的逻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用“实践转向”来概括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的革命性转变。实践本身表征着人与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在马克思这里,它展现为“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在理论内涵上是实践批判的逻辑。本论文试图论证这个逻辑,以深化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解。
     从实践批判的逻辑来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在本论文中展开为三个维度:在历史—生成的维度上,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出发,把人看作是实践—历史—生成的过程,将传统哲学对自由的承诺实现为对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求索;在实践—反思的维度上,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把传统哲学理性自由的形上之思转向人的实践活动的批判反思,赋予实践以能动性和超越性,进而深入到人及人类社会历史的内在结构,成为人的存在本身的实践批判;在批判—建设的维度上,马克思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出发,把理论反思的辩证法转变为实践批判的辩证法,“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把资本批判内在于实践批判的“总体性逻辑”之中,把“资本”的独立性和个性变为人的独立性和个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自由的承诺”到“解放的追寻”,从“神圣形象批判”到“非神圣形象批判”,从“理论反思的辩证法”到“实践批判的辩证法”,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逻辑。
Based on the practice turnaround as a philosophy backdrop, the paper tries to unscramble Marx's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from the log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and considers that practice itself is a token of the either nugatory or uniform connection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which represents“unmercifully critique on the existent whole shoot”and it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is the log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The paper tries to demonstrate the above logic in order to deep understand Marx's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Throughout three basic dimensionwhich are history-creating, practice-reflection and critique-construction, practical critique exhibits three kinds of logic conversion: from“promises for freedom”to“search for liberation”, from“sacred image critique”to“non-sacred image critique”, from“the dialectic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to“the dialect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The paper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how Marx's philosophy exceed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n“theoretical critique”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philosophy and“social critique”theory, which makes the history creating dimension of practical critique as the master clew. First,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practical critique and Feuerbach's people-oriented theorycritique. Above the practical human, Marx regards free and self-conscious man as the activity that create from history, from sensible object to sensible activity, Marx not only exceeds Feuerbach's intuitionistic materialism, but also exceeds Hegel's abstract main-body principle, thereby it is based practical critique on the history principle. Secon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practical critique and Hegel's theoretical critique. Based on the double critique to the abstract labourof Hegel's philosophy and the abstract labourof classical country economics, Marx brings forward labour alienation theory and open out the history-creating dimension of practical critiqueby the way of making the theory as the essence to analyze“practical man's activity”in capitalism condition. Thir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arx's practical critique and thesocial critique theory ofFrankfurt School. Above the immanent contradiction of thesocial critique theory of Frankfurt School, open out its logic paradox of either affirming advancement or disaffirming advancement, which doesn't exceed the logic of theoretical critique however.
     The second part makes an approach to the basic dimension of practical critique and its logic conversion, which makes the connotative log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as emphases. On the history-creating dimension, Marx resorts human's dualisic contradiction to the creating and clearing up course of history; on the practice-reflection dimension, Marx resorts the metaphysical thought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o the man's practice and the critique reflection on it; on the critique-construction dimension, Marx actualizes the transcendental presupposition to freedom of traditional philosophy the inauguration of human's liberation path. From“promises for freedom”to“search for liberation”, from“sacred image critique”to“non-sacred image critique”, from“the dialectic of theoretical reflection”to“the dialect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those above constitute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arx's philosophy revolution. By the double critique to the capital logic, at one side affirm its advanced action of“historical civilization”, and on the other hand critique its“historical conditionality”to human's free development, and resorts it to“revolutionary”“practical critique”to inaugurate the realistic path of exceeding the capital logic.
     The third part explores that the logic of practical critique provides th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consistency with modernization practice rationality, and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rule of China on the present age. By critiquing the practice concept on utilitarianism and pragmatism that brings on global problem, advance the important problem of times about practical critique for discussion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and logical practice concept. By critiquing and reflecting abou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practice, explain the fateful significance that build up the theoretical self-consciousness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fully implement a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make great efforts to create the practical condition in favor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an, and all of above constitute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引文
① 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06 页。
    ② 参见: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99-100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9-80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9-80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0 页。
    ③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2—103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2-113 页。
    ①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46 页。
    ①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47 页。
    ②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70 页。
    ①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74 页。
    ②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79 页。
    ③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80—181页。
    ①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388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4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6、77 页。
    ② 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7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2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2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1 页。
    ② 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9—110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2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0 页。
    ② 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三联书店 2006 年,第 360 页。
    ③ 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三联书店 2006 年,第 244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1 页。
    ② 参见: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论题,《南京大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99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0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4-105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7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6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11 页。
    ① 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第五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9 页。
    ② 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粹片》,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149-150 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74 页。
    ④ 齐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 2002 年 6 月 460 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17 页。
    ②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18 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41 页。
    ②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44 页。
    ③ 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70-80 页。
    ④ 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80 页。
    ①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2 页。
    ②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4 页。
    ①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 页。
    ① 参见: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 152 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296—297 页。
    ②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第 300—302 页。
    ③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年版,第 323 页。
    ④ 参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03 页。
    ① 参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11 页。
    ② 参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19 页。
    ① 列斐伏尔:《辩证唯物主义》,巴黎 1962 年法文版,第 122 页。
    ② 参见:《〈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92—394 页。
    ① 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55 页。
    ②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22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0-61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8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1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 年版,第 82 页。
    ③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 年版,第 83 页。
     ①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第 29-30 页。
    ①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年版,第 29-30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8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1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86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45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4-275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37 页。
    ①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85、87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3 页。
    ①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56 页。
    ② 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28 页。
    ③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 1960 年版,第 3 页。
    ④ 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64 页。
    ① 黑格尔:《康德哲学论述》,商务印书馆 1962 年版,第 17-18 页。
    ① 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3-54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9-141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3-114 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370-371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4 至 7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2 页。
    ① 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江海学刊》2003 年第 5 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2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4、66 页。
    ① 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7-68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8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540—541 页。
     ① 参见: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1-164页。
    ① 参见:任平:马克思“反思的问题视域”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 6 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2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10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8-69 页。
    ① 参见: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2-6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1995 年版,第 31-3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17-418 页。
    ① 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 页。
    ②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38 页。
    ③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7页。
    ④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32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2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8 页。
    ③ 参见: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163 页。
    ①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383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0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390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27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28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39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册,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8-10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69 页。
    ① 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4 页。
    ① 余源培:《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复旦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5 期。
    ①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2 页。
    ①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304 页。
    ①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36 页。
    ②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第 293 页。
    ①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商务印书馆 1976 版,第 73 页。
    ①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5 页。
    ②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7 页。
    ① 张盾:马克思的两种“发展”概念及其当代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 3 期。
    ② 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哲学研究》2005 年第 1 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2 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 23 卷,第 25 卷,第 30 卷,第 42 卷,第 46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二版。
    [3]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 1960 年版。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7]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
    [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1989 年版。
    [9]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
    [10]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
    [1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
    [1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
    [1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14]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三联书店 2006 年版。
    [1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 1983 年版。
    [16]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17]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 1989 年版。
    [18]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19]布罗代尔:《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3卷,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20]卡西尔:《卢梭·康德·歌德》,三联书店 2002 年版。
    [21]卡西尔:《启蒙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
    [22]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
    [23]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版。
    [24]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
    [25]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验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
    [2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 1987 年版。
    [2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版。
    [28]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版。
    [29]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31]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 1989 年版。
    [32]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33]葛兰西:《实践哲学》,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34]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
    [35]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36]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37]施密特:《历史和结构》,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38]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年版。
    [39]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
    [40]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41]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重庆出版社 1993 年版。
    [42]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
    [43]阿尔都塞:《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年版。
    [44]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4年版。
    [4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46]詹明信:《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47]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版。
    [48]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
    [49]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50]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 1998 年版。
    [51]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 2000 年版。
    [52]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53]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54]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55]赫勒:《现代性理论》,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56]维尔默:《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
    [57]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
    [58]费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59]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60]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61]舍勒:《价值的颠覆》,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62]舍勒:《资本主义的未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
    [63]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64]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研究室:《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
    [65]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66]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 3 卷,商务印书馆 1976 年版。
    [67]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6 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
    [68]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
    [69]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1—9 卷,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70]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71]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72]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73]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74]孙正聿、李璐玮:《现代教养》,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
    [75]孙利天:《死亡意识》,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
    [76]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77]孙利天:《现代苦难哲思录》,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78]王天成:《直觉与逻辑》,长春出版社 2000 年版。
    [79]艾福成:《马克思社会哲学的当代阐释》,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80]杨魁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81]张维久、刘福森:《社会发展问题的哲学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82]邴正:《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与文化批判》,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83]贺来:《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84]贺来:《现实生活世界——乌托邦精神的真实根基》,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
    [85]姚大志:《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 2000 年版。
    [86]袁贵仁:《价值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7]赵敦华:《回到思想的本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8]杨耕:《为马克思辩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89]韩震:《思考的痕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0]叶汝贤、孙麾:《马克思与我们同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91]孙伯鍨、张一兵:《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92]张一兵、蒙木桂:《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93]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94]王南湜、谢永康:《后主体性哲学的视域——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95]任平主编:《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96]吴晓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97]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98]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99]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年版。
    [100]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101]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02]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103]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104]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105]丁立群:《发展:在哲学人类学的视野内》,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
    [106]邹诗鹏:《实践——生存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07]仰海峰:《形而上学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期刊文献:
    [108]高清海、孙利天:哲学的终结与人类生存,《江海学刊》2003年第 5 期。
    [109]高清海: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性理论,《学术月刊》2002 年第 10 期。
    [110]孙正聿: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
    [111]孙正聿:哲学如何面向现实,《江苏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
    [112]孙正聿:解放何以可能,《学术月刊》2002 年第 9 期。
    [113]孙正聿: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中国社会科学》2001 年第 5 期。
    [114]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
    [115]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哲学研究》2007 年第 3 期。
    [116]孙利天:21 世纪哲学:体验的时代?《长白学刊》2001 年第 2期。
    [117]孙利天: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希望,《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5 期。
    [118]孙利天:信仰的对话:辩证法的当代任务的形态,《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6 期。
    [119]孙利天: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 5 期。
    [120]孙利天:纯粹理论生活的理想,《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0年第 6 期。
    [121]杨魁森:历史思维方式的当代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122]杨魁森:物化的时代,《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 年第 4期。
    [123]刘福森:从实践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2001年第 1 期。
    [124]李德顺: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中国社会科学》1998 年第 6期。
    [125]贺来:关于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理论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0 年第 6 期。
    [126]贺来:“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与哲学的当代合法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27]贺来: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期。
    [128]贺来:“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的哲学前提,《哲学研究》2005年第 1 期。
    [129]俞吾金:资本诠释学,《哲学研究》2007 年第 1 期。
    [130]余源培:《资本论》的当代意义,《复旦学报》社科版 2006 年第5 期。
    [131]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 年第 2 期。
    [132]吴晓明:哲学的时代课题与使命,《复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133]张雄:现代性逻辑预设何以生成,《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34]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 4 期。
    [135]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 2 期。
    [136]张奎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学术月刊》2004年第 4 期。
    [137]胡海波,追寻人类本性的“类哲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 年第 1 期
    [138]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2 期。
    [139]车玉玲:启蒙精神逆转的理论根源,《哲学研究》2002 年第 4期。
    [140]鲁品越: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中国社会科学》2005 年第 3期。
    [141]叶汝贤: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
    [142]袁贵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哲学研究》2005 年第 11 期。
    [143]杨耕: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研究》1998 年第 9 期。
    [144]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超越性,《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4 期。
    [145]张盾:反现代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长白学刊》2004年第 1 期。
    [146]张盾:怎样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文史哲》2005年第 6 期。
    [147]张盾:哲学经济学视域中的劳动课题,《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 5 期。
    [148]张盾:马克思的两种“发展”概念及其当代性,《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 年第 3 期。
    [149]张盾: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当代效应,《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第 3 期。
    [150]冯颜利:实践唯物主义研究述评,《哲学研究》2003 年第 9 期。
    [151]王天成: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中的个性生命原则,《天津社会科学》2005 年第 2 期。
    [152]王天成:从传统范畴论到先验范畴论,《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 2 期。
    [153]王天成:生命意义的觉解与辩证法的任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报》2005 年第 4 期。
    [154]徐长福: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 6 期。
    [155]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 4 期。
    [156]王南湜、谢永康: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 9 期。
    [157]王南湜: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58]郭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批判理论,《哲学研究》2006 年第 7 期。
    [159]刘同舫: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哲学研究》2007年第 3 期。
    [160]孙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路,《哲学研究》2006 年第 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