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专业主义论我国记者职业精神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下,在我国新闻传播活动领域,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失。职业精神作为支配一个行业主体活动的深层价值观念,指引着人们的职业追求和行为理念,是人们从事专业化工作,规范自身行为的一种自律武器。那么,建构记者职业精神体系是我国新闻界实施变革的现实需要,它能从最本质层面上指导新闻传播主体确立与实践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实现观念变革,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反作用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实践活动。
     本文探究了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剖析我国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我国传媒语境的特点,借鉴新闻专业主义的合理成分,旨在构建适合我国传媒现实的记者职业精神体系,以求记者在自律的层面上内化职业精神,从长远方向解决记者职业道德的失范问题。
     本文通过比照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我国传媒现实为立足点,探讨我国记者职业精神体系的核心构成:我国记者职业精神的总的精神指标是为社会公众服务。在操作层面上,又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保证新闻的真实可信;报道讲求客观全面;秉承社会良知,坚守新闻公正;追求新闻自由,探求真理。
In the current journalistic reality of China, the phenomenon of journalist anomi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s emerging in endlessly, which basically reflects the serious lack of the professional spirits of journalists. Professional spirits, which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main deep-seated values dominated the activities of one industry, and guided people's pursuit of profession and behavioral concepts. It's a self-regulatory weapon that people apply to regulate their own behavior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specialized work. So, to construct the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of i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 the reform of our media system.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can direct the main news media to establish the ideology adapting the practice of China from the most essential aspects of journalists, aimed at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journalists to generate a strong spiritual power to guide the main news media's practice in tur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re philosophy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and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underlying causes of our professional ethics reporter anomie.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media context, drawing on the reasonable composition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we want to build a system of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which fits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iming at the press can internalize the spirits and make a good self-regulation. It is the good method to resolve ethical reporter problem of anomie in the long direction.
     What's more, by comparing with the differenc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between west countries and China, we explored the core components of our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a's media. The general spirits of Chinese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is to apply the sincerely social services for the public, In the sense of practice, it concludes several aspects, which are to guarantee authentic news, to emphasis on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reports, to take social conscience and insist on fair news, and to pursue the freedom of the press in seeking truth.
引文
[1]郭镇之:《舆论监督和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第36页。
    [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18页。
    [3]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 Johnstone, J.W.C., Slawski, E.J.& Bowman, W.W.,The News People, 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6,pp.117-130.
    [1]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4页。
    [2]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1]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和建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2][美]迈克尔·艾默里,埃德温·艾默里:《美国新闻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3]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4]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和建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1]李良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2]李良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3]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台湾.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28页。
    [1]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2]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1]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2]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3页。
    [1]陈力丹:提升职业精神以自律求自由,http://www.qnjz.com/jzbl/200606/t20060627_1586492.htm.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3页。
    [1]朗劲松,初广志:《传媒伦理学导论》,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1]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1]朗劲松,初广志:《传媒伦理学导论》,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3页。
    [1]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6期,第25页。
    [1]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卷,第202页。
    [1]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3页。
    [1]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4页。
    [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第18页。
    [2]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王海明:《新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19页。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1]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1]郭镇之:《客观新闻学》,《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年第5期,第17页。
    [1]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页。
    [2]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3]王文章,侯样祥:《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61页。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1]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11个焦点》,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1][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19页。
    [1]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别无选择:一个传媒学人的理论告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1页。
    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5-18.
    2.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和建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6-40.
    3.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80-91.
    4.杨保军.新闻精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0-117.
    5.童兵.理论新闻传播与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0-23.
    6.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10-120.
    7.彭家发.新闻客观性原理[M].台湾:三民书局,1994:25-30.
    8.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0-120.
    9.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35-50.
    10.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5-40.
    11.朗劲松,初广志.传媒伦理学导论[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00-125.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0-50.
    13.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9-55.
    14.樊凡.中西新闻比较论[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25-36.
    15.刘行芳.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0-66.
    16.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24.
    17.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5-620.
    18.周鸿书.新闻伦理学论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66-75.
    19.刘建明.新闻学前沿——新闻学关注的11个焦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25-240.
    20.谢静.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6-78.
    21.吴飞.传媒批判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79-85.
    22.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5-20.
    23.郑保卫.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0-95.
    24.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50.
    2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0.
    26.周文彰.狡黠的心灵——主体认识图式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50-270.
    27.王文章,侯样祥.中国学者心中的科学·人文[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350-370.
    28.喻国明.喻国明自选集——别无选择:一个传媒学人的理论告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81-395.
    29.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35-65.
    30.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0-120.
    31.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6-55.
    32. Karen9Sanders.道德与新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0-96.
    33.[美]迈克尔·艾默里,埃德温·艾默里.美国新闻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180-200.
    3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20.
    35.[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00-230.
    36.W·富赖特等.帝国的代价[M].江苏:译林出版社,1991:31-55.
    37. 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the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2.
    38. Johnstone, J.W.C., Slawski, E.J.& Bowman, W.W., The News Peopl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6.
    39.郭镇之.舆论监督和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35-40.
    40.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2002(71):18-20.
    41.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新闻与传播,2003(6):25-26.
    42.郭镇之.客观新闻学[J].新闻传播学研究,1998(4):16-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