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构主义学派认为,国家是具有身份和利益的实体,并且一国的国家利益不是固定不变的,它由该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定位所形成。国家身份决定国家利益的界定,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行为。纵观今日世界,全球化的浩浩潮流奔腾不息,国家间的交往互动日趋频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早已形成。国家身份作为一种深层次的观念因素,对国家利益和国家行为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深远。可以说,国家身份是理解国家利益和行为的一个重要起点,对国家身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经历着深刻调整,国际秩序正处在转型重建之中,大国间的关系和角色也在重新定位。确立一个符合自身实力变化、顺应当前和今后国际秩序发展方向的国家身份,是中国外交面临的重要和紧迫任务。正是基于这一需要,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正式宣告要做“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大国”,并开始积极地从理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这种新的国家身份。一方面,中国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国际法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的新理念,如新安全观、互利共赢、世界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和谐世界、和平发展,等等;另一方面,中国在实践上积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妥善处理与主要大国和国家集团的关系,不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推进实施亚洲地区主义战略,积极参与多边国际机制建设,着力推动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总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责任定位日益明确,责任承担日趋理性。
     中国提出构建“负责任大国”的新身份,既是自己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树立良好形象、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也是回应西方“中国责任论”、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疑虑的需要。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实力上升以及不断走向全球的步伐,中国如何运用新获得的力量日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部分西方国家开始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企图通过“责任论”把中国纳入由其主导的国际体系。可以说,“中国责任论”的背后,既有国际社会期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的正当期待,也有西方敌对势力约束中国崛起的阴谋盘算。客观而言,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虽然的确表明西方国家的“中国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变化而非本质性的转变。“中国责任论”的根本目的仍然是遏制中国,只是在方式上更加隐蔽。西方国家企图以“责任”这个模糊字眼继续向中国施压,充分流露出他们面对中国崛起无奈而又不甘的复杂心态。
     总之,“中国责任论”是一把“双刃剑”,其复杂内涵需要我们仔细辨析,谨慎应对。中国提出的“负责任大国”理念同西方主张的“中国责任论”虽有某些吻合之处,但两者在出发点、内涵和目的上均有本质区别。新时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责任论”不同于先前煽风点火的“中国威胁论”。’如果中国对其置若罔闻,则有可能让众多发展中国家失望,也让西方大国更加怀疑中国能否真的和平地崛起。如果中国像西方国家所寄望的那样承担国际责任,很有可能造成超负荷运转,甚至把自己累垮,使和平发展的道路半途而废。因此,如何正确回应“中国责任论”,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考验。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客观受益者,随着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和国家利益不断扩展,有必要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这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必然选择。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掌握好国际责任的话语权,明确内涵,界定范围,学会在与世界各国合作与协调中承担责任。
     要对中国的国际责任进行合理定位,首先要了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近年来,中国快速崛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将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定位为“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迈进中的国家”。明确这样的定位,有助于我们在外交实践中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总的来说,当前中国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承担责任:第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维护中国自身的稳定与发展;第二、做现存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第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四,携手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围绕以上责任内容,本文从国内、地区和全球三个层面提出构建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战略路径。就国内而言,我们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两型社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倡导中国文化价值观,开展文化外交提升软实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主动塑造自身良好形象。就地区而言,我们要坚持睦邻外交政策,加强地区政治协作;以区域合作为平台,促进地区经济繁荣;构建安全合作机制,塑造地区和平环境;扩大地区文化交流,建立地区文化认同。就全球而言,我们要完善对外援助机制,提升对外援助效果;积极倡导和落实新安全观,深化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大力推行伙伴关系战略,认真协调好大国关系;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参与国际制度建设。
     当前,国际体系正处于重要转型时期。这对中国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既是重大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虽然中国已有较强的硬实力,也有积极承担国际责任的愿望,但中西方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中国软实力明显不足、国民心态不够成熟以及公共外交机制不完善,却是中国负责任大国之路上不得不跨越的障碍。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充满了矛盾性与复杂性,有诸多重大关系需要妥善处理。比如,负责任大国身份与其他国家身份之间的关系,中国自身实力、自身发展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构建负责任大国身份与“韬光养晦”的关系,等等。有鉴如此,现阶段中国承担国际责任需要坚持如下原则:承担责任的形式应以国际制度等无形责任为主,以物质上的有形责任为辅;承担责任的范围应以地区责任为主,以全球责任为辅;承担责任的手段应以多边主义形式为主,以单边及双边为辅;从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相结合的角度,来确立中国的国际责任观。
     总之,中国走向世界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目前中国的负责任大国之路只是一个开端。争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也是各国人民普遍的强烈愿望。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内,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自己的事办好,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就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应尽的最伟大、最神圣的责任。
According to Constructivism, the nation is the entity with identity and interest. Moreover, the national interest of a country is not invariable; it is formed by the national identity defini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national identity decides the bound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the national interest decides the external activities of the country. Making a general observation of today world, with the irreversibl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more frequent interactions among nations, the situation of having each other has been formed. The national identity as an in-depth concept will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the national interest and foreign policy. That's to say, to define national identity is the important start for understand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national actions, and it is of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meaning to study the national identity.
     After cold war,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has been undergone the profound readjustment;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has been in the tran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lso the relation and role of nations has been redefined. To establish a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accords with self-strength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 trend and the futur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becomes an important task of China diplomacy. Based on it, in the middle 1990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gave a formal announcement of "acting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started to build this new national identity a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level. On the one hand, China has brought forward a series of idea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law and generally-accepted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ch as new security concept,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effect, world multiplarzation, the democrat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rmonious world,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so on; on the other hand, China has strengthened interactions w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practice, properly handle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ain great powers and nation group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the aid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pushed forward Asia Regionalism Strategy,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multilateral international mechanism, and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settlement of global issues. In a word, since the middle 1990s, China has continuously enhanced it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defined its responsibility more clearly and undertaken its responsibility more rationally.
     China's initiative to act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s not only necessary for it to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et up a good image and safeguard its national interest, but also to respond to western countries'calling for "China's Responsibility" and clear away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s worries over China's Ris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ise of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and fast-pace towards globalization, how China uses its newly-gained power has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from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ome western countries start to urge China to take on mor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 and attempts to incorporate China into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dominated by them through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It is safe to say,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not only indicates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justifiable expectation for a bigger role of China, but also conceals the conspiracy of the western hostile power to restrain China's rise. To be honest, from China Threat Theory to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western countries have indeed changed their view towards China, but this is only an apparent and unessential change. Yet the west goes on imposing pressure on China using the equivocal word "responsibility", showing their complicated feeling of unhappiness and unwillingness towards China's rise.
     In all,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is a double-edged sword so that we need to distinguish and cope with its complicated connotation carefully and prudently. Although the idea of "acting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put forward by China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claimed by the west, they have essential differences in starting point, connotation and purpose. In the new era,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proposed by western countrie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which they had advanced to stir up trouble before. If China ignores it,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may be disappointed and the western great power will further doubt whether China can rise peacefully or not. If China takes on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as the western countries demand, China will operate overload or even break down so that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road will stop midway. So, how to respond to China Responsibility Theory has become a new test for China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As an objective beneficiary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system, China should undertake the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with its further-expanding national interest and ever-increasing nation power. Thi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a on its way towards the great power. However, we must grasp the discourse power of our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define the responsibility scope, make the definite decision and learn to undertake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with all nations.
     To reasonably define China'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e first task is to know about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rise of China is an indisputable fact. However, we have to clearly see the fact that China still has a long way to go before turning into a great power of the world. This paper defines China as a state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from a regional power to a world power. The explicit definition is conducive for us to shoulder proper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diplomatic practice. General speaking, the current responsibility of China as a great power involves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ly, setting a good example and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itself; secondly, serving as a participator, vindicator and builder of present international order; thirdly,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and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fourthly, working together to meet the common challenges of humankind. Based on the above cont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c route to build up China's identity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at national,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s. At national level, we shall transform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ild the two-oriented society; we shall deepen the reform of systems and mechanisms and build up harmonious society; we shall advocate the cultural values of China and raise the soft national power by cultural diplomacy; and also we shall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create a positive national image. At regional level, we need to consistently pursue the good neighbor policy, strengthen the regional political cooperation; promote economic prosperity on the platform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build the security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shape the regional peaceful environment; expand the regional culture exchange and build the regional culture identity. At international level, we should improve the foreign aid mechanism, raise the effect of the foreign aid; actively advocate and fulfill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deepen cooperation in the field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vigorously promote the partner strategy, seriously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 powers; strive to develop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and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Nowadays,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in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period. It not only brings great opportunity for China to build its identity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but also brings about severe challenges. Although at present China has had relative strong hard power and readiness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e differences in regime and ideolog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deficiency of China's soft power, inadequate maturity of the national mood and the imperfection of public diplomacy mechanism are the obstacles that China has to stride across on its road toward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For China, a great developing country, to build up its identity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s filled with conflicts and complexity, and a lot of important relationship needs to handle properly, for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and other national identitie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elf-strength, self-development and the ability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 the identity a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and concealing the true intentions. Thus, at the present stage, China needs to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while undertaking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ies:in terms of the form of responsibilities, the mental responsibil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physical responsibility; as for the scope of 'responsibility, focus on regional responsibility, supplemented by the glob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aspect of the responsibility-taking means,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s the primary means, less relying on unilateral and bilateral means; establish China's view towards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by comb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with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conclusion, the process will be long and tortuous for China to march towards the world. At present, China's road towards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s only a start. Striving for peace, promoting development and pursuing cooperation are the main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great aspirat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Confronted with the curr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t home we should continue to stick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fulfill our tasks,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world scene, we shoul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contribute to build a world of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 This is the most sacred and greatest responsibility for China to undertake for the world and the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引文
①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② Smuel P.Huntington, The 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In Eugene R.Wittkopf and James M.McCormick, eds.The Domestic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Lanham, 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9, P.11.
    ①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1页。
    ②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③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④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89页。
    ⑤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⑥胡键:《“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3页。
    ⑦刘建飞:《“中国责任论”考验和平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第26页。
    ⑧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6、461页。
    ①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②王海运:《中国发展需明确国家定位》,《环球时报》,2006年2月24日,第11版。
    ③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11-15页。
    ④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⑤李宝俊、徐正源:《冷战后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第49-56页。
    ①孔寒冰:《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环球时报》,2003年9月26日,第14版。
    ② Rosemary Foot, "Chinese Power and the Idea of a Responsible State"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2001; Cathal J.Nolan, "The Evolution of Great Powe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World Affairs:reformation versus transformation, 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4.
    ③ 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pring2003, Vol.27, pp.10-11.
    ①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①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外交学院博士论文》,第37页。
    ①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第23页。
    ①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2页。
    ②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228页。
    ③ 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2, No.46, p.397.
    ①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②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①李慧明:《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身份》,《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第64-65页。
    ①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3期,第38页。
    ②李慧明:《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身份》,《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第65-66页。
    ①李慧明:《国家身份理论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9页。
    ①李慧明:《国家身份理论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12页。
    ②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③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6页。
    ①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chapter1.
    ①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②张越群:《国际责任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1月1日,第34-36页。
    ③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1473页。
    ①《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8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①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第40页。
    ②张效民:《中国和平外交战略视野中的对外援助》,《国际论坛》,2008年第3期,第41页。
    ③杨丽琼:《外交档案解密:1950年代新中国对外援助逾40亿元》,http://bbs.xoyue.com/viewthread.php?tid=231
    ④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第40页。
    ①杨丽琼:《外交档案解密:1950年代新中国对外援助逾40亿元》,http://bbs.xoyue.com/viewthread.php?tid=231
    ②杨丽琼:《外交档案解密:1950年代新中国对外援助逾40亿元》,http://bbs.xoyue.com/viewthread.php?tid=231
    ①章百家:《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13页。
    ②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181页。
    ①王希:《“中国特色”对外援助走过一家子》,《参考消息》,2010年8月12日,第10版。
    ②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第42-43页。
    ①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第4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①赵磊:《中国国家身份及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新远见》,2007年第12期,第59页。
    ②《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③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①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15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6页。
    ②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③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7页。
    ①赵磊:《以“和谐世界”理念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2期,第47页。
    ①王蔚、朱慧博:《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第48页。
    ②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176贝。
    ①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①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7页。
    ②胡键:《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第21页。
    ③张志洲:《创建中国的外交哲学刍议》,《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第15页。
    ④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⑤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1页。
    ①罗伯特·佐利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cus.cn/msgview/5304/86559043.html
    ①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第17-22页。
    ②郑永年:《国际责任关系着中国崛起》,《参考消息》,2007年8月1日,第16版。
    ①江凌飞:《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第10-11页。
    ②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③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①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7页。
    ②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8页。
    ① Jack Levy,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1495 — 1975, 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3, p.11.
    ②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推荐序二第6页。
    ③ Jack Levy,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1495 — 1975, Lexington: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3, pp.16-19.
    ①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162页。
    ③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④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⑤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① Judy Pearsall, eds, The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Revised Tenth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p.1220.
    ②唐吴:《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第111页。
    ③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6、162页。
    ① Yongjin zhang and Greg Austin, ed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sia Pacific Press,2001, p.51.
    ②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第8页。
    ③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6页。
    ④孔寒冰:《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环球时报》,2003年9月26日,第14版。
    ⑤屈从文:《负责任的大国观》,《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第77页。
    ⑥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355页。
    ①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11页。
    ②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184页。
    ①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8-49页。
    ②温家宝:《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14期,第5-6页。
    ①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②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3月27日,第1版。
    ①《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http://www.mfa.gov.cn/chn/pds/ziliao/tytj/t4549.htm
    ②李铁城、钱文荣主编:《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页。
    ①杨发喜:《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238页。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47页。
    ①《杨洁篪解读中国外交: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2/07/content_7577562.htm
    ②《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110页。
    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2002年第12期,第16页。
    ④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尹承德:《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解放军报》,2005年9月27日,第5版。
    ②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第1版。
    ①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美关系》,《紫荆》(香港),2006年第6期,第36页。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人民日报》,2003年11月4日,第1版。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②杨洁篪:《新世纪的中美关系——在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演讲》,http://www.mfa.gov.cn/chn/pds/wjb/wjbz/zyhd/t479411.htm
    ①宋哲、赛日·安博:《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5月17日,第23版。
    ②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①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9月22日,纽约),《人民日报》,2010年9月24日,第2版。
    ②傅自应:《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援助工作回顾》,《国际商报》,2008年12月26日,第1版。
    ①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9月22日,纽约),《人民日报》,2010年9月24日,第2版。
    ①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193页。
    ② East Asia:Regionalism and U.S. National Interests:How Much Change, Gerald L.Curti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2004, p.26.
    ①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①陶社兰:《中国参与维和十九年,派出一万四千多名官兵》,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11/20/content_18928401.htm
    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0日,第15版。
    ②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8日,第1版。
    ③田齐:《解振华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原则立场》,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4/213721219492.shtml
    ①孙承斌、邹声文、贾楠:《坚定沉着战狂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人民日报》,2010年1月11日,第1版。
    ①刘明:《评析西方涉华“六论”》,《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2页。
    ① Richard Bernstein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7, pp.26-29.
    ①刘明:《评析西方涉华“六论”》,《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3页。
    ①黄晴:《非洲的“中国机遇论”》,《人民日报》,2006年8月29日,第3版。
    ②丘峦:《布什感激中国,认同中国机遇论》,http://www.zhgpl.com/doc/1004/4/0/9/10044096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440967&mdate=0902002435
    ①罗伯特·佐立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cus.cn/msgview/5304/86559043.html
    ①刘明:《评析西方涉华“六论”》,《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第46页。
    ②《希拉里:美中步调一致划向彼岸》,http://www.jfdaily.com/a/14199.htm
    ①金灿荣:《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绿叶》,2009年第5期,第66页。
    ①Fareed Zakaria, "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week, May9,2005.
    ②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69-370页。
    ③袁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东方早报》,2005年12月22日,第A15版。
    ④米切尔·赖斯:《四个希望、五个愿望和一大考验》,《参考消息》,2010年10月30日,第2版。
    ①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March 2006, pp.41-4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2006.
    ②刘建飞:《“中国责任论”考验和平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第22-23页。
    ①委员会致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沟通文件:《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http://news.sohu.com/20061025/n245998792.shtml
    ②陈东晓:《“复杂性”与中美关系结构的新变化》,《美国研究》,2006年第2期,第44页。
    ①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第47页。
    ② Glenn Kessler, "US Says China Must Address Its Intentions:How Its Power will Be Used Is of Concern, "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22,2005.
    ③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Council Conclusions on EU-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 2771st External Relations Council Meeting, Brussels,11&12 December 2006.
    ① " Japan Demands China Boost Its U.N. Fees Contribut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November7,2006.
    ②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第46-47页。
    ③ U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2006,Department of Defense,pp.27-30.
    ①李鹏:《美国对华战略定位转变与台湾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第4页。
    ①罗伯特·佐立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cus.cn/msgview/5304/86559043.html
    ②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3页。
    ③傅梦孜:《“战略保证”:一个中美关系新词引发的遐想》,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hqzc/news/2009/11-12/1962208.shtml
    ④朱云汉:《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参考消息》,2010年5月11日,第10版。
    ①刘鸣:《中国国际责任论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第51页。
    ①俞新天等著:《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①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②马振岗:《中国的责任与“中国责任论”》,《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1-2页。
    ①唐吴:《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第112页。
    ①袁鹏:《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第35-36页。
    ②马振岗:《应对国际新挑战,促进和平与发展》,《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8页。
    ③陈东晓:《“复杂性”与中美关系结构的新变化》,《美国研究》,2006年第2期,第38页。
    ④谢莉娇、唐彦林:《美国的“中国责任论”与中美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26-27页。
    ⑤袁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东方早报》,2005年12月22日,第A15版。
    ①袁鹏:《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第36页。
    ①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106页。
    ②刘鸣:《中国国际责任论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第54页。
    ①石文龙:《中国责任论:国际法上的有限和有选择》,《法制日报》,2008年6月29日,第14版。
    ②黄靖:《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演讲》,2007年3月29日。
    ①刘靖北:《中国国际地位:从地区大国到世界大国》,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957102.html
    ②张世平:《中国海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①王亚宏、易爱军:《给中国贴“发达”标签是变相宣扬“中国威胁论”》,《参考消息》,2010年9月30日,第14版。
    ②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4-106页。
    ③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360页。
    ①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页。
    ②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6页。
    ③刘鸣:《中国国际责任论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第53页。
    ④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①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4页。
    ①薛涌:《怎样做大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67-69页。
    ①郑永年:《环保经济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开端》,《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日,第16版。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共产党人》,2006年第20期,第5页。
    ①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40-41页。
    ②于运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期,第45页。
    ①周虎城:《国际公关的五种媒体策略》,《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第34-36页。
    ①邢宇皓:《一个西方外交官眼中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7日,第11版。
    ①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邓显超、徐德荣:《论中国亚洲地区主义战略的构建及影响因素》,《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第6页。
    ①王公龙:《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政论坛》,2007年3月号,第28页。
    ①王公龙:《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政论坛》,2007年3月号,第27页。
    ①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273页。
    ①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页。
    ①李荣民:《如何提高中国对外援助工作水平》,《学习时报》,2006年8月7日,第2版。
    ①黄梅波:《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6期,第10-11页。
    ②谢奕秋:《“不干涉内政”的困境》,《南风窗》,2010年第1期,第43页。
    ①赵铎:《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科学决策》,2007年第2期,第36页。
    ②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37-238页。
    ①杨洁箎:《新世纪的中美关系——在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演讲》,http://www.mfa.gov.cn/chn/pds/wjb/wjbz/zyhd/t479411.htm
    ②张小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页。
    ①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345页。
    ①张泽:《论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第18页。
    ②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2页。
    ③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5页。
    ④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2版,第195页。
    ①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54页。
    ②邓显超:《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第15页。
    ①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②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③国林霞:《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当代世界》,2007年第3期,第39页。
    ①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54页。
    ③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1-92页。
    ①任理轩:《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人民日报》,2010年7月12日,第7版。
    ②丁元竹:《大国心态: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月刊》,2004年第10期,第5页。
    ①任理轩:《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人民日报》,2010年7月12日,第7版。
    ②周虎城:《国际公关的五种媒体策略》,《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第33页。
    ①王义桅:《中国公共外交的三重使命》,《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第45-50页。
    ②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2期,第46页。
    ①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②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杨岐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39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②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第2版。
    ①蔚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第40页。
    ② Suisheng Zhao,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An East Gate Book, 2004, p.58.
    ③刘建飞:《“中国责任论”考验和平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第24-2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361页。
    ②温家宝:《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14期,第6页。
    ①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②高秋福:《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红旗文稿》,2010年第6期,第2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①邢悦、张冀兵:《“韬光养晦”战略再思考——兼论如何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观察》,2006年第6期,第18页。
    ①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第48页。
    ②刘鸣:《中国国际责任论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第54页。
    ①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405页。
    ②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③郑永年:《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外交”》,《参考消息》,2010年10月27日,第15版。
    ①Robert S. Ross, "Assessing the China Threat,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81, Fall 2005,p.83.
    ②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第50页。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3月27日。
    [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2002年第12期。
    [9]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9月16日。
    [10]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温家宝:《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的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国务院公报》,2006年第14期。
    [12]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
    [13]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9年12月18日。
    [14]温家宝:《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9月22日,纽约),《人民日报》,2010年9月24日,第2版。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16]《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共产党人》,2006年第20期。
    [18]《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人民日报》,2008年10月30日。
    [19]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王铁崖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0]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21]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第2版。
    [22]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23]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4]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杨岐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5]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26]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7]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马丁·怀特:《权力政治》,宋爱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9]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0]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1]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西方大国崛起的国际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何佩群、俞沂暄主编:《国际关系与认同政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35]李铁城、钱文荣主编:《联合国框架下的中美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门洪华:《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潘忠岐主编:《国际责任与大国战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2]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43]王逸舟:《磨合中的建构——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的多视角透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版。
    [44]王逸舟主编:《中国对外关系转型30年(1978-2008)》,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5]夏建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46]薛涌:《怎样做大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47]肖欢容:《地区主义理论的历史演进》,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8]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9]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0]杨发喜:《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1]俞新天等著:《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版。
    [52]张蕴岭主编:《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3]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54]张小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55]张世平:《中国海权》,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56]周琪主编:《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8]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陈东晓:《“复杂性”与中美关系结构的新变化》,《美国研究》,2006年第2期。
    [2]邓显超、徐德荣:《论中国亚洲地区主义战略的构建及影响因素》,《东南亚研究》,2005年第2期。
    [3]邓显超:《提升中国软实力路径》,《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1期。
    [4]丁元竹:《大国心态:中国崛起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月刊》,2004年第10期。
    [5]傅自应:《改革开放30年我国对外援助工作回顾》,《国际商报》,2008年12月26日。
    [6]国林霞:《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当代世界》,2007年第3期。
    [7]高秋福:《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红旗文稿》,2010年第6期。
    [8]胡键:《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8期。
    [9]胡键:《“中国责任”与和平发展道路》,《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
    [10]黄梅波:《中国对外援助机制:现状和趋势》,《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6期。
    [11]黄靖:《在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演讲》,2007年3月29日。
    [12]江忆恩:《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若干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13]江凌飞:《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机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4]金灿荣:《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绿叶》,2009年第5期。
    [15]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16]黄晴:《非洲的“中国机遇论”》,《人民日报》,2006年8月29日,第3版。
    [17]孔寒冰:《内外兼修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环球时报》,2003年9月26日。
    [18]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外交学院博士论文》。
    [19]刘建飞:《“中国责任论”考验和平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
    [20]刘鸣:《中国国际责任论评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期。
    [21]刘明:《评析西方涉华“六论”》,《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
    [22]李慧明:《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身份》,《学术论坛》,2007年第12期。
    [23]李慧明:《国家身份理论与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4]李宝俊、徐正源:《冷战后中国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25]李荣民:《如何提高中国对外援助工作水平》,《学习时报》,2006年8月7日。
    [26]李鹏:《美国对华战略定位转变与台湾问题》,《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27]米切尔·赖斯:《四个希望、五个愿望和一大考验》,《参考消息》,2010年10月30日。
    [28]马振岗:《应对国际新挑战,促进和平与发展》,《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29]马振岗:《中国的责任与“中国责任论”》,《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30]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
    [31]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32]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关于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三个假设》,《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33]屈从文:《负责任的大国观》,《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10期。
    [34]任理轩:《积极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人民日报》,2010年7月12日。
    [35]舒云:《纠正与国力不符的对外援助》,《同舟共进》,2009年第1期。
    [36]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3期。
    [37]孙承斌、邹声文、贾楠:《坚定沉着战狂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纪实》,《人民日报》,2010年1月11日。
    [38]宋哲、赛日·安博:《推动中欧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人民日报》,2010年5月17日。
    [39]石文龙:《中国责任论:国际法上的有限和有选择》,《法制日报》,2008年6月29日。
    [40]唐昊:《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湖湘论坛》,2007年第1期。
    [41]唐小松:《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构建》,《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2期。
    [42]王亚宏、易爱军:《给中国贴“发达”标签是变相宣扬“中国威胁论”》,《参考消息》,2010年9月30日。
    [43]王海运:《中国发展需明确国家定位》,《环球时报》,2006年2月24日。
    [44]王希:《“中国特色”对外援助走过一甲子》,《参考消息》,2010年8月12日。
    [45]王蔚、朱慧博:《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援助》,《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8期。
    [46]王义桅:《中国公共外交的三重使命》,《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
    [47]王公龙:《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党政论坛》,2007年3月号。
    [48]蔚彬:《型期中国国家身份认同的困境》,《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7期。
    [49]肖欢容:《中国的大国责任与地区主义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50]邢宇皓:《一个西方外交官眼中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7月7日。
    [51]邢悦、张冀兵:《“韬光养晦”战略再思考——兼论如何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国际观察》,2006年第6期。
    [52]谢莉娇、唐彦林:《美国的“中国责任论”与中美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3]谢奕秋:《“不干涉内政”的困境》,《南风窗》,2010年第1期。
    [54]尹承德:《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前提》,《解放军报》,2005年9月27日。
    [55]袁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东方早报》,2005年12月22日。
    [56]袁鹏:《中美关系:新变化与新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
    [57]于运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期。
    [58]章百家:《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59]张越群:《国际责任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1月1日。
    [60]张志洲:《创建中国的外交哲学刍议》,《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61]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
    [62]张效民:《中国和平外交战略视野中的对外援助》,《国际论坛》,2008年第3期。
    [63]张泽:《论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反共主义意识形态因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64]郑永年:《环保经济和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开端》,《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日。
    [65]郑永年:《国际责任关系着中国崛起》,《参考消息》,2007年8月1日。
    [66]郑永年:《中国如何实现“大国外交”》,《参考消息》,2010年10月27日。
    [67]郑必坚:《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人民日报》,2003年11月4日。
    [68]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和中美关系》,《紫荆》(香港),2006年第6期。
    [69]朱云汉:《世界的中国与中国的世界》,《参考消息》,2010年5月11日。
    [70]周虎城:《国际公关的五种媒体策略》,《公共外交通讯》,2010年春季号。
    [71]赵铎:《非传统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合作》,《科学决策》,2007年第2期。
    [72]赵磊:《以“和谐世界”理念提升“负责任大国”形象》,《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2期。
    [73]赵磊:《中国国家身份及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新远见》,2007年第12期。
    [1]傅梦孜:《“战略保证”:一个中美关系新词引发的遐想》,http://www.chinanews.com.cn/gj/gj-hqzc/news/2009/11-12/1962208.shtml
    [2]罗伯特·佐利克:《中国往何处去?——从正式成员到承担责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译,http://nbfile.focus.cn/msgview/5304/86559043.html
    [3]刘靖北:《中国国际地位:从地区大国到世界大国》,http://theory.people.com.cn/GB/10957102.html
    [4]丘峦:《布什感激中国,认同中国机遇论》,http://www.zhgpl.com/doc/1004/4/0/9/10044096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4 40967&mdate=0902002435
    [5]陶社兰:《中国参与维和十九年,派出一万四千多名官兵》,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11/20/content_18928401.htm
    [6]委员会致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沟通文件:《欧盟—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扩大的责任》,http://news.sohu.com/20061025/n245998792.shtml
    [7]《希拉里:美中步调一致划向彼岸》,http://www.jfdaily.com/a/14199.htm
    [8]田齐:《解振华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原则立场》,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4/213721219492.shtml
    [9]杨丽琼:《外交档案解密:1950年代新中国对外援助逾40亿元》,http: //bbs.xoyue.com/viewthread.php?tid=231
    [10]《杨洁篪解读中国外交: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8-02/07/content_7577562.htm
    [11]杨洁篪:《新世纪的中美关系——在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成立仪式上的演讲》,http://www.mfa.gov.cn/chn/pds/wjb/wjbz/zyhd/t479411.htm
    [12]《中国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http://www.mfa.gov.cn/chn/pds/ziliao/tytj/t4549.htm
    [1]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1992, No.46.
    [2]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pring 2003, Vol.27.
    [3]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Council Conclusions on EU-China Strategic Partnership, " 2771st External Relations Council Meeting, Brussels,11&12 December 2006.
    [4]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chapter1.
    [5]East Asia:Regionalism and U.S. National Interests:How Much Change, Gerald L.Curti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terests,2004.
    [6]Fareed Zakaria, "Does the Future Belong to China?" Newsweek, May9,2005.
    [7]Glenn Kessler, "US Says China Must Address Its Intentions:How Its Power will Be Used Is of Concern, "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22,2005.
    [8]Jack Levy, War in the Modern Great Power System,1495 - 1975, Lex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1983.
    [9]Judy Pearsall, eds, The 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Revised Tenth Edi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10]"Japan Demands China Boost Its U.N. Fees Contribution,"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November7,2006.
    [11]Rosemary Foot, "Chinese Power and the Idea of a Responsible State,"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2001; Cathal J.Nolan, "The Evolution of Great Power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World Affairs:reformation versus transformation,London:Praeger Publishers,2004.
    [12]Richard Bernstein &Ross H Mu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7.
    [13]Robert S. Ross, "Assessing the China Threat,"The National Interest, No.81, Fall 2005.
    [14]Suisheng Zhao,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An East Gate Book,2004.
    [15]Smuel P.Huntington, The Erosion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In Eugene R.Wittkopf and James M.McCormick, eds.The Domestic Sources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Lanham, 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9.
    [16]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ch 2006,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2006.
    [17]US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2006,Department of Defense.
    [18]Yongjin zhang and Greg Austin, eds,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sia Pacific Press,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