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开放包容的朝代,在蒙古族统治者实施的兼容并蓄的国家政策下,文化与艺术的蓬勃发展成为可能,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则构成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在这种丰富、活跃而充满生机的文化背景下,各种艺术形式均得以焕发熠熠光彩,其中藏传佛教雕塑艺术更是这一多元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构成我国雕塑艺术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雕塑艺术以佛教造像为主要内容,其中,藏传佛教雕塑造像与汉地传统佛教雕塑造像在内容题材和风格样式上均有相互的影响和借鉴但同时又有很大差别,而元代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其雕塑艺术更是以藏传佛教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融合了来自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佛教造像的风格和特点,分为尼藏、克藏等样式,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藏西、藏中、藏东、蒙古等造像样式,同时对我国汉地传统佛教造像手法也有一定的吸收和借鉴,可以说是一种融合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综合艺术形式。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题材丰富、内容广泛、造型优美、工艺精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佛教造像的造型特点鲜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经过漫长的演变,元代藏传佛教雕塑造像由最初的倒三角形脸庞、高耸肉髻、薄衣贴体等域外特征明显的造型特点,发展为方额广颐、褒衣博带等符合我国本土文化审美特性的造型样式,充分体现了文化对于艺术的影响力。同时期的汉地佛教雕塑也很好的传承了我国唐宋以来佛教造像的优良传统,并遗存下来一批精品力作,为我们进行梵式与汉式两种造像风格的对比性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例如位于北京郊区的居庸关过街塔云台石刻,具有典型的梵式造像特点,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代表精品;还有位于杭州飞来峰的石窟造像群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元代佛教雕塑艺术宝库,其中汇集了梵式、汉式不同类型和题材数量众多的雕塑作品,做工精美,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经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对比我们得知,“世俗化”是元代佛教造像的主要特点,而对造像“神性”的表达则更多的体现在了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是元代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主要审美特性。
Yuan Dynasty is open and tolerant in chinese history.The most striking peculiarity of this dynasty is blending and collision of cultures. The classical representation of which is tibetan buddhism sculptural arts in this multicultural societ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sculptural arts.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ese sculptural art is buddhist sculpture,in which tibetan buddist sculp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buddist sculpture on one hand have active influence and give enlightenment each other,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different significantly.The main content of sculptural arts in Yuan is Tibetan buddism with distinct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Tibetan buddhism sculptural art in Yuan dynasty is an complex art form integrated with different regional culture, comprimosing the fea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t sculpture in India,Nepal and Kashmir and absorbing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buddhist scupture skills.Tibetan buddhism sculptural art in Yuan dynasty has extremely high artistic value with rich subject matter,comprehensive content,beautifu shape and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Also,the chinese traditional buddhist sculpture inherited the fine buddhist scupture tradition since Tang and Song dyansties and remained a batch of execllent works.All of these can offer precious materials on comparative study to Sanskrit and Chinese sculptural style. Secularization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buddhist sculpture in Yuan dynas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divinity is mainly embodied in tibetan buddhism scuptural art,and is the mai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Tibetan buddhism sculptural arts.
引文
[1]康·格桑益希《藏传佛教造像量度经》
    [2]扎雅《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页
    [2](元)陶宗仪《辍耕录》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第428页
    [3]《元史》前引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泰定帝一》第651页
    [4]《元史》前引卷三十《本纪第三十·泰定帝二》第685页
    [5]《元史》前引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第744页
    [6]《元史》前引卷七《本纪第七·世祖四》第132页
    [7]《元史》前引卷八《本纪第八·世祖五》第154页
    [8]《历代佛祖通载》前引卷二十二第722页
    [9]《元史》前引卷十《本纪第十·世祖七》第215页
    [10]《元代画塑记》前引第13-14页
    [11]《元史》前引卷十《本纪第十·世祖七》第218页
    [12]宿白·《元大都<圣旨特建释迦舍利通灵之塔碑文>校注》见: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29-330
    [13]宋濂·《元史》卷二0三列传第九十方技中华书局1976年标点本第4547页
    [14]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四《精塑佛像》 《四库全书·子部三四六·小说家类》卷一0四0上海古籍出版社影本第676页
    [15]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七《刘正奉塑记》《四库全书·集部一四六·别集类》卷一二0七上海古籍出版社影本第123页
    [16]工布查布《造像量度经附续补》金陵刊刻同治十三年本第10页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12
    [2]滕固.中国美术小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6.4
    [3]阎文儒.中国雕塑艺术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王朝闻.雕塑雕塑[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
    [6]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7]陈少丰.中国雕塑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8]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
    [9]金维诺.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样式与风格[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吴为山.雕塑的诗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11]吴为山.吴为山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孙振华.中国雕塑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4.10
    [13]孙振华.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
    [14]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5](明)宋濂撰.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6](元)佚名.元代画塑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17]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8]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19](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0]苏鲁格,宋长宏.中国元代宗教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
    [21]李福顺.中国元代艺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
    [22]杨伯达主编.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篇6元明清雕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23]黄涌泉.杭州元代石窟艺术[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24]熊文彬.元代藏汉艺术交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4
    [25]杜哲森主编.中国美术史——元代卷[M].济南:齐鲁书社.2000.12
    [26]金申编著.佛教雕塑名品图录[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10
    [27]陈幸东.佛教与雕塑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12
    [28]王可平.华夏审美文化的集结——中国的雕塑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出版社.1992.12
    [29]刘凤君.考古学与雕塑艺术史研究[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1991.10
    [30]赖永海.中国佛教百科全书——雕塑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
    [31]马利怀.中国佛教雕塑与绘画[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3
    [32]曹厚德,杨古城.中国佛像艺术[M].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3.9
    [33]戴蕃豫.中国佛教美术史[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2
    [34]金维诺主编.中国藏传佛教艺术[M].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6.1
    [35]黄春和.阿尼哥与元代佛教艺术[J].五台山研究.1993.3
    [36]赖天兵.杭州飞来峰石刻造像艺术[J].中国藏学.1998.4
    [37]刘京涛.蒙原佛教造像变异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4
    [38]王跃工.元代杭州佛教密宗造像之研究[J].新美术.1998.2
    [39]张亚莎.元朝西藏金铜造像分类及风格研究[J].中国藏学.2009.4
    [40]陈志强.古代泉州宗教雕塑艺术[J].艺术理论.2008.9
    [41]谢继胜,贾维维.元明清北京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藏学.2011.1
    [42]刘凤君,彭云.佛教与“像教”艺术[J].山东大学学报.1999.4
    [43]金申.藏传佛教造像流派[J].收藏.2010.1
    [44]叶玉林.变形造神飞天舞云——藏密雕像审美漫仪[J].西藏艺术研究.2005.2
    [45]李翎.藏传佛教阿弥陀佛像研究[J].中国藏学.2004.4
    [46]桑吉扎西.藏传佛教的造像艺术[J].法音.2004.3
    [47]桑吉扎西.藏传佛教雕塑中的十八罗汉艺术[J].法音.2010.3
    [48]彭肜.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2002.6
    [49]曹汛藏传佛教过街塔和门塔[J].中国建筑史论汇编.2010.4
    [50]刘峻.藏传佛教密宗部造像艺术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12
    [51]刘峻.藏传佛教显宗部造像艺术研究[J].黑河学刊.2012.12
    [52]李姝睿.藏传佛教文化的世俗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53]唐.格桑益希.藏传佛教密宗曼荼罗艺术探秘[J].宗教学研究.2004.2
    [54]谢继胜.藏传佛教艺术东渐与汉藏艺术风格的形成[J].中国艺术报.2011.9
    [55]钱占元.藏传佛教在内蒙古[J].塞外春秋.2006.1
    [56]林尚斌.藏传佛教造像的几个类型[J].收藏家.2008.6
    [57]陈平.藏传佛教造像的主要艺术特征[J].东方博物.2004.1
    [58]罗桑开珠.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结构体系及其象征意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1
    [59]吕春祥.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过程中的情感特征[J].大连大学学报.2008.10
    [60]索朗卓嘎.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特点和形式[J].西藏艺术研究.2006.2
    [61]熊文彬.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人物刻画及其审美意蕴[J].中国藏学.1996.2
    [62]田涧.藏族的宗教雕塑艺术[J].新美术.1992.3
    [63]陈光国.藏族历史上的宗教与艺术[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4
    [64]熊文彬.程式与新风:藏传佛教艺术的演进轨迹[J].中国藏学.2010.1
    [65]熊文彬.从版画看西夏佛教艺术对元代内地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J].中国藏 学.2003.1
    [66]黄春和.从佛教造像看北京地区的古代雕塑艺术[J].雕塑.2003.4
    [67]齐伟.从元代雕塑的世俗化风格看古代雕塑艺术特征[J].沧桑.2009.2
    [68]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2004.5
    [69]丹曲.灵相佛光——藏传佛教金铜佛像艺术漫谈[J].西藏艺术研究.2003.2
    [70]李霁.虚灵与沉实——从中国雕塑看禅宗对中国文明的影响[J].设计艺术.2009.4
    [71]赵改萍.元朝对藏传佛教的管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1
    [72]熊文彬.元朝宫廷的“西天梵相”及其艺术品[J].中国藏学.2000.2
    [73]张亚莎.元朝西藏青铜造像分类及风格研究[J].中国藏学.2009.4
    [74]孙悟湖.元代藏传佛教对汉地佛教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2
    [75]黄春和.元明清北京宫廷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及特征[J].法音.2001.1
    [76]柯秉飞.宗教与雕塑的发展[J].文物世界.2007.4
    [77]尚刚.中土初起西南风——元代汉地工艺美术中的藏传佛教因素[J].装饰.2009.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