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Several Problems on Complicity of Bribery
  • 作者:张军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法律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李洁
  • 学科代码:0301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实际,对受贿罪共同犯罪四个方面的问题
    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受贿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在主体方面,主要的
    认识分歧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共犯。笔者分别概括了否
    定论和肯定论的观点,并分析了否定论的不足和肯定论的合理所在。笔
    者认为,按照我国刑法总则共同犯罪的基本理论,以及当前刑法解释学
    的研究成果,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的共犯。在主观方面,笔
    者根据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理论和受贿罪的主观要件理论,概括了受贿
    罪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理论,指出了认识因素的具体内容、形成途径,
    并对一些不同观点进行了分析。在客观方面,笔者根据共同犯罪的客观
    要件理论和受贿罪的客观要件理论,概括了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
    理论,指出并分析了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要具备的行为
    要素。 
     其次,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将司法实践中的受贿罪共同犯罪概括
    为六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和国家工作人员与非
    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二是先收后谋型共同受贿和先谋后收型共同受
    贿;三是职时共同受贿和职后共同受贿;四是事前通谋的共同受贿和事
    中通谋的共同受贿;五是简单的共同受贿和复杂的共同受贿;六是贪赃
    枉法型共同受贿和贪赃不枉法型共同受贿。 
     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受贿罪共同犯罪的认定。在这一部分,首
    先对受贿罪共同犯罪人进行了分类。关于受贿罪的教唆犯与帮助犯,学
    界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存在分歧的是对受贿罪共同实行犯的认识,即非
    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共同实行犯。笔者概括了否定论和肯定
    论的观点,并分析了否定论的不足和肯定论的合理所在。笔者通过对共
      50
    
    
                                                       
    同实行犯特征的分析,得出了非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受贿罪共同实行
    犯的结论。按照这一分类,笔者接下来分别对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
    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
    贿以及国家工作人员与其他人共同受贿进行了认定。在对国家工作人员
    共同受贿的认定中,笔者针对不同情况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特别是对
    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与斡旋受贿进行了区分。在对国家工作人员与公
    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的认定中,笔者对不同情形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
    其中采用了部分犯罪共同说的原理,在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下,对国家
    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分别定罪。在对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
    贿的认定中,笔者针对六种情形分别概括了学界的不同观点,分析了其
    中的不足和合理所在,从而表明了自己的观点,重点分析认定了亲属收
    受贿赂后告知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请托人谋取
    利益的行为和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其亲属索取贿赂的行为。在对国家工作
    人员与其他人共同受贿的认定中,笔者对国家工作人员要求或暗示请托
    人向第三人交付贿赂的行为和第三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向请托人
    索取财物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分别进行了分析认定。 
     最后,对受贿罪共同犯罪人的受贿数额进行了认定,并对其责任进
    行了划分。笔者认为,按照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受贿罪共同犯罪
    人的受贿数额应是共同受贿犯罪的数额,而不应是各共犯人实际所得的
    受贿数额。在责任的划分上,笔者认为,教唆犯既可以构成受贿罪共同
    犯罪的从犯,也可以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的主犯。 
        就司法实践而言,对于共同受贿犯罪案件,在解决了实体认定方面
    的问题后,还有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亟待一并解决,如共同受贿故意的证
    据等问题,仍然是重大的疑难问题。由于篇幅和笔者能力所限,诸如此
    类的一些重要问题,只能留待日后进行深入研究。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researches four problems on complicity of
    bribery, combining his work practices.
     Firstly, the author research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In the aspect of subject, the primary difference in the cognition
    is that whether the non-national worker can constitute the accomplice
    of bribery.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negative theory respectively with
    the standpoints of the affirmative,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negative theory and the reasonable points of the affirmative. The
    author thinks,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complicity i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of china’s criminal law and the current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interpretation to criminal law, the non-national worker can
    constitute the accomplice of bribery. In the aspect of subjectivity,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theory of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theory of complicity and
    bribery, points out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the cognition factors,
    formation path, and analyzes different standpoints. In the aspect of
    objectivity,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ory of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ory of
    complicity and bribery, indicates and analyzes the behavior factors that
    must have in composing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Second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marcation standards,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in judicial practice to six
    kinds of main expressive forms: One is national workers taking bribes
    together and national worker taking bribes with non-national worker;
    Two is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seeking benefits for others after
    accepting bribes and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accepting bribes after
    seeking benefits for others. Three is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in
    incumbency and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after demission. Four is the
    premeditated complicity of bribery and the complicity in the course of
      52
    
    
                                                       
    bribes taking. Five is the simple complicity of bribery and the
    complicated complicity of bribery. Six is the complicity of taking bribes
    and perverting the law and the complicity of taking bribes and not
    perverting the law.
     The third part of the article primarily is to affirm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In this part, firstly the author classifies the accomplice of the
    complicity of bribery. Concerning the instigator and the accessory of
    the bribery, savants have reached to common opinions basically,
    existent disagreements are the cognition of the co-executor of bribery,
    and namely whether the non-national worker can constitute the
    co-executor of bribery. 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standpoints of the
    negative theory and the affirmative,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negative and the reasonable points of the affirmative. The author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 non-national worker can constitute the
    co-executor of bribery, after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the co-executor.
    According to this classification, the author subsequently affirms
    respectively the national workers taking bribes together, the national
    worker taking bribes with the company, enterprise employee together,
    the national worker taking bribes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relatives
    together, the national worker taking bribes with others together. In the
    affirmation of the national workers taking bribes togeth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distinguishes the national workers taking bribes together with
    mediation of bribes taking. In the affirmation of the national worker
    taking bribes with the company, enterprise employee togeth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respectively, among them,
    adopt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theory that partial crime into complicity,
    namely under the situation of constituting complicity, convicti
引文
[1] 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与实务》,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2] 刑法中的身份,是指行为人所具有的影响定罪和量刑的特定资
    格或人身状况。可因身份而影响到定罪与刑罚轻重的犯罪,理论上称为
    身份犯。根据犯罪主体的身份对定罪和量刑的影响,身份犯又分为纯正
    身份犯与不纯正身份犯。以特定身份为某种犯罪构成要件的,被称为纯
    正身份犯或真正身份犯;因为身份影响到刑罚轻重的,被称为不纯正身
    份犯或不真正身份犯。参见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52 页、第 580 页;康均心:《刑法的身份散论》,载《现
    代法学》1995 年第 4 期,转引自林亚刚:《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散论》,
    载《法学家》2003 年第 3 期,第 55 页。 
     [3] “共犯”一词并非我国刑法及刑法理论的术语,而是德、日等
    大陆法系刑法及其理论上的术语。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及其理论里,
    共犯是共同犯罪人的一种分类,有广义与狭义的共犯概念。广义上的共
    犯包括我国刑法理论中的共同实行犯(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刑法及其理
    论里共同实行犯又被称为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狭义上
    的共犯仅指我国刑法理论中的教唆犯与帮助犯(在德、日等大陆法系刑
    法及其理论里,帮助犯被称为从犯)。参见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
    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38 页。
    我国刑法理论中所指的共犯,是对共同犯罪的简称。参见高铭暄、马克
    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88 页。本文中的共
    犯具有两种意义:一是就犯罪形态而言,是指共同犯罪;二是就共同犯
    罪人而言,是指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胁从犯。 
     [4] 王发强:《刑法是否取消了内外勾结的受贿罪共犯》,载《人民
      39
    
    
                                                       
    法院报》1998 年 8 月 13 日。 
     [5] 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
    法杂志》2002 年第 2 期,第 46—47 页。 
     [6] 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35—37 页。 
     [7] 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37 页。 
     [8] 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4 页。 
     [9] 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与实务》,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4 页。 
     [10] 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与实务》,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11 页。 
     [11]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204 页、第 292 页。 
     [12]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30
    页。 
     [13]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
    要》,法[2003]167 号文件,2003 年 11 月 13 日。 
     [14] 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
    要》,法[2003]167 号文件,2003 年 11 月 13 日。 
     [15]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认为职前受贿行为,即国家工作
    人员在任职之前,利用将任职务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收受请托人
    财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不存在职前共同受贿。笔者注。 
     [16] 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认为职后斡旋受贿行为,即曾经
    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行为人在其离退休后,利用其原有职务的便利
    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从而索取或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所以职后共同受贿不包括该行为。笔者注。 
      40
    
    
                                                       
     [17] 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315 页。 
     [18] 《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6 页。 
     [19] 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0 页。 
     [20] 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0 页。 
     [21] 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56—257 页。 
     [22] 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0 页。 
     [23] 陈兴良:《受贿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 3 卷,法律出版
    社 2001 年版,第 71 页。 
     [24] (日)川端博:《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 1997 年版,第 580
    页,转引自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2 页。 
     [25] (日)大谷实:《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 1994 年版,第 469
    页,转引自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2 页。 
     [26] 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
    法杂志》2002 年第 2 期,第 49 页。 
     [27]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82
    —583 页。 
     [28] 赵廷光:《中国刑法原理》(各论卷),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版,第 515 页。日本的一项刑法判例印证了这一观点。案例所述的事实
    为:甲妻乙嫉妒丙女与其夫甲相好,为了报复丙,乙邀丁男共同报复。
    由丁男将丙女约至一旅馆,事先等候在此的乙女对丙女进行了暴力殴打,
      41
    
    
                                                       
    之后丁男对丙女拍摄了全身裸体像,并奸淫了丙女。日本最高法院判决
    乙女与丁男构成强奸罪的共同正犯。判决理由为:强奸罪的主体虽然限
    于男性,但无身份者也能利用有身份者的行为侵害强奸罪的法益。因此
    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基于共同的谋议,对犯罪行为进行加功,按照刑法
    第 65 条第 1 款的规定,应当成立强奸罪的共同正犯。(最决昭 40· 3·30
    集 19 卷 2 号 125 页)载(日)大冢仁等编:《大注解刑法全书》(第三卷),
    青林书院 1992 年版,第 699 页,转引自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
    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41 页。 
     [29] 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
    《法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第 139 页、第 142 页。 
     [30]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84
    页。 
     [31]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79 页。 
     [32]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73 页。 
     [33]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81 页。 
     [34] 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
    法杂志》2002 年第 2 期,第 49 页。 
     [35] 陈兴良:《受贿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 3 卷,法律出版
    社 2001 年版,第 71 页。 
     [36] 金淮江、邢 娟:《认定共同受贿犯罪的若干问题》,载中国法
    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2002 年 12 月 16 日。 
     [37] 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
    法杂志》2002 年第 2 期,第 49 页;陈兴良:《受贿罪研究》,载《刑事
    法判解》第 3 卷,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3 页。 
      42
    
    
                                                       
     [38] 刘光显等:《贪污贿赂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18 页,转引自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
    理论与实务》,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5 页。 
     [39] 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与实务》,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1 页。 
     [40] 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9
    页;陈兴良:《受贿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 3 卷,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5 页;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
    国刑事法杂志》2002 年第 2 期,第 50 页。 
     [41] 自然身份,是指基于自然的赋予,人与生俱来的并伴随人的终
    生的身份,如性别、血缘关系等;法律身份是指基于某种法律事由而由
    法律赋予的身份,如国家工作人员、特定职业者等。参见杨辉忠:《身份
    犯类型的学理探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3 期,第 155 页。 
     [42] 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87
    —588 页。 
     [43] 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第 257—258 页。 
     [44] 刘晖:《非特定身份者不是共同受贿罪的实行犯》,载《检察日
    报》2003 年 3 月 21 日。 
     [45] 赵秉志、姜伟、许成磊、侯亚辉:《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载张智辉、谢鹏程主编:《中国检察》第 1 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
    版,第 22 页。 
     [46] 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第 42 页。 
     [47] 马克昌:《刑法理论探索》,法律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3 页;
    转引自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42
    页。 
      43
    
    
                                                       
     [48] 所谓承继的共同正犯,是指先行为人已经实施了一部分实行行
    为之后,后行为人以共同实行的意思参与实行犯罪的情况。参见张明楷:
    《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05 页;陈兴良:《共
    同犯罪论》,载《现代法学》2001 年第 3 期,第 53 页。张明楷教授认为,
    承继的共犯包括承继的实行犯和承继的帮助犯,但不存在承继的教唆犯。
    参见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05—
    306 页。 
     [49] 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第 48—50 页。 
     [50] 赵秉志主编:《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4 页,转引自朱孝清、黄生林、糜方强、邓楚开:《共同受贿
    实证研究》,载张智辉、谢鹏程主编:《中国检察》第 1 卷,中国检察出
    版社 2003 年版,第 70 页。 
      
      
      
      
      
      
      
      
      
      
      
      
      
      
      44
    
    
                                                       
     参 考 文 献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3.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4.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 
     5.肖扬主编:《贿赂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版。 
     6.王俊平、李山河:《受贿罪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 年版。 
     7.李伟迪:《国家工作人员与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理论与实务》,中
    国方正出版社 2003 年版。 
     8.肖介清:《受贿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 
     9.毕志强、肖介清、汪海鹏、张宝华编著:《受贿罪定罪量刑案例评
    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3 年版。 
     10.谢望远主编:《国家工作人员犯罪认定中疑点难点问题研究》,中
    国方正出版社 2000 年版。 
     1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2.《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 
     13.刘生荣、张相军、许道敏:《贪污贿赂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版社 1999 年版。 
     14.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编:《反贪工作指导》2001 年第
    1-4 辑,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1 年版;2002 年第 1—4 辑,中国检察出版
    社 2002 年版;2003 年第 1—4 辑,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版。 
     15.高铭暄、赵秉志、许成磊:《2002 年刑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载《法学家》2003 年第 1 期。 
     16.陈兴良:《受贿罪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 3 卷,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 
     17.张明楷:《受贿罪的共犯》,载《法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45
    
    
                                                       
     18.庄建南、黄生林等:《论贪污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载《法学家》
    2003 年第 4 期。 
     19.梁根林:《受贿罪法网的漏洞及其补救》,载《中国法学》2001
    年第 6 期。 
     20.陈兴良:《共同犯罪论》,载《现代法学》2001 年第 3 期。 
     21.储槐植、汪永乐:《刑法因果关系研究》,载《中国法学》2001
    年第 2 期。 
     22.[日]大谷实:《日本刑法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
    的“共同犯罪”相比照》,王昭武译,载《法学评论》2002 年第 6 期。 
     23.卢希起:《论不同身份主体共同犯罪立法的完善》,载《中国刑事
    法杂志》2003 年第 3 期。 
     24.王瑞林:《昆明地区职务犯罪情况调查》,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年第 3 期。 
     25.李伟迪:《受贿犯罪的新态势与推定对策》,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年第 3 期。 
     26.杨辉忠:《身份犯类型的学理探讨》,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
    年第 3 期。 
     27.林亚刚:《身份与共同犯罪关系散论》,载《法学家》2003 年第 3
    期。 
     28.王建敏:《当前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认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2 年第 2 期。 
     29.刘生荣、邓思清:《共同受贿罪过的推定研究》,载《检察日报》
    2000 年 12 月 6 日。 
     30.姜伟、侯亚辉:《共同受贿犯罪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刑事法
    杂志》2002 年第 2 期。 
     31.游伟、肖晚祥:《论受贿罪构成要件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载《政治与法律》2000 年第 6 期。 
      46
    
    
                                                       
     32.谢锡美:《“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的定位思考》,载《中
    国刑事法杂志》2001 年第 4 期。 
     33.李邦友:《评“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共犯”》,载《法
    学评论》2002 年第 3 期。 
     34.于宏、范德繁:《事后受贿行为的认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 年第 2 期。 
     35.钊作俊:《受贿罪的本质及其要件》,载《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
    学报》2002 年第 4 期。 
     36.肖中华:《论受贿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评论》2003
    年第 1 期。 
     37.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载《现代法
    学》2001 年第 4 期。 
     38.张俊霞、付俊华:《对我国贿赂犯罪立法的历史考察》,载《河南
    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 期。 
     39.邹志宏:《论索贿犯罪》,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 年第 4 期。 
     40.郭有评:《受贿案件证据问题研究》,载《刑事法判解》第 6 卷,
    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41.朱孝清、黄生林、糜方强、邓楚开:《共同受贿实证研究》,载张
    智辉、谢鹏程主编:《中国检察》第 1 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版。 
     42.赵秉志、姜伟、许成磊、侯亚辉:《贿赂罪共同犯罪问题研究》,
    载张智辉、谢鹏程主编:《中国检察》第 1 卷,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
    版。 
     43.魏昌东、周亦杨:《论交易性本质对受贿罪构成的影响》,载《南
    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2 年第 6 期。 
     44.刘晖:《非特定身份者不是共同受贿罪的实行犯》,载《检察日报》
    2003 年 3 月 21 日。 
     45.郭清君、周泽春等:《谁说当面要好处费才是受贿》,载《检察日
      47
    
    
                                                       
    报》2003 年 6 月 16 日。 
     46.刘守芬、许道敏:《日本刑法中贿赂罪问题研究》,载刑事法律瞭
    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47.宗科涛:《论“事后受贿”行为的犯罪构成条件》,载刑事法律瞭
    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48.李  洁:《贪污罪犯罪主体研究》,载刑事法律瞭望网
    (http://www.clreview.com)。 
     49.蒋淑兰、徐正秀:《收集受贿罪案件证据易发生的疏漏及对策》,
    载刑事法律瞭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50.阮传胜:《现行刑法自然人受贿类犯罪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载
    刑事法律瞭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51.张登坤:《查办贪污贿赂案件遇到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情况、新
    问题》,载刑事法律瞭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52.诸葛阳:《事后受财应构成受贿罪》,载刑事法律瞭望网
    (http://www.clreview.com)。 
     53.彭林泉:《论受贿中的不可收买性》,载刑事法律瞭望网
    (http://www.clreview.com)。 
     54.徐正秀:《对贪贿案件中赃款去向与定罪之间关系的逻辑思考》,
    载刑事法律瞭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55.于  朝:《<对贪贿案件中赃款去向与定罪之间关系的逻辑思考>
    一文中的逻辑错误》,载刑事法律瞭望网(http://www.clreview.com)。 
     56.黄少斌:《贿赂犯罪的证据规则及运用》,载人民法院报网
    (http://rmfyb.chinacourt.org)2001 年 11 月 27 日。 
     57.蔡彬彬、杨叶茂、李向伟:《论受贿罪》,载郑州法院网
    (http://zzfy.chinacourt.org)2003 年 11 月 19 日。 
     58.陈以强:《对反贪污贿赂犯罪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法院网
    (http://www.chinacourt.org)2002 年 12 月 23 日。 
      48
    
    
                                                       
     59. 胡   东 :《 遏 制 贿 赂 犯 罪 的 思 考 》, 载 中 国 法 院 网
    (http://www.chinacourt.org)2002 年 12 月 27 日。 
     60.金淮江、邢  娟:《认定共同受贿犯罪的若干问题》,载中国法院
    网(http://www.chinacourt.org)2002 年 12 月 16 日。 
     61.赵秉志、姜  伟:《贿赂犯罪中的共同犯罪》,载中国法院网
    (http://www.chinacourt.org)2003 年 2 月 13 日。 
     62.徐小微:《应取消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载中国法院
    网(http://www.chinacourt.org)2003 年 1 月 16 日。 
     63.赵秉志、肖中华:《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之认定》,载正
    义网(http://www.jcrb.com)2002 年 7 月 23 日。 
     64.赵秉志、肖中华:《受贿罪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含义》,载
    正义网(http://www.jcrb.com)2002 年 7 月 12 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