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中国奇迹”引起了无数中外研究者广泛而持久的关注,有人从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入手企图发现“中国奇迹”的根源与内在因素,也有人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等角度进行挖掘。尽管这些研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并且也极有可能从某一角度把握住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但是将研究西方国家或其他某一国经济发展的方法简单地、移花接木式地复制到中国经济上的话,恐怕未必可行,或者未必具有多大价值。因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独特之处,并且,作为一个受益于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确立再到成功应对数次金融危机,我们发现有一个因素始终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国有资本。而另一方面,有关国有资本的争论也一直纷纷攘攘、难以达成一致。鉴于此,我们打算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入手,来探讨和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在导论部分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相关文献等进行了初步论述,其目的在于对本文的基本架构进行总体性的设计与构建;其次,对国有资本范畴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历史考察并对影响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在分析和研究的过程中,系统地对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将国有资本投资与所处历史时代相联系,从而使我们的分析更具时代意义和前瞻性;再次,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对国有资本投资的后果进行了相关经济学分析和实证检验,并得出了一些政策性启示;随后,在前文基础上,构建了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该指标体系时,充分运用了前文理论分析的成果,从国有资本的特殊属性(社会职能)出发,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创建了国有资本投资的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理论分析成果和实证研究的经验数据,给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具体来说,本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本文导论。在该部分内容中,本文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特殊背景,以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为主线索,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展开了探讨并因此确立了本文的研究重点与主要研究内容,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已有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梳理与回顾,正是在这些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切入点与重点难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对本文可能涉及的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国有资本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国有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特征与功能进行了分析。以马克思资本观为基本出发点,对资本、国有资本等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明确指出了资本并不是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种物质性的稀缺资源,它既可以存在于资本主义,也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通过对关键概念的分析与界定,明确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公有资本(包括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其中国有资本是主体)与非公有资本的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客观事实,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值得强调的是,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资本范畴主体必须是公有资本。而在科学利用非公有资本的要素贡献力量时,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非公有资本权力的无限扩张以造成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损害。此外,按照马克思国家权力学说思想,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抽离出来的财产权力是一种与国家政治权力相对应的权力范畴,即:国家以财产所有者身份获取财产权力。作为国家财产权力集中体现的国有资本同样也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与国家意志必须维护和巩固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财产权力,并通过这种财产权力来获取利润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并为社会主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第三部分,对影响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从资本的一般本性出发分析了资本原始动机下的利益诉求和社会总生产良性循环条件下的客观要求,进而,从资本本性和社会总生产两个角度对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经济性因素进行了剖析。其次,又从国有资本规模效应的角度入手对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内生性因素进行了经济学研究。最后,分别从治理性因素和配置性因素对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展开了研究。在本章内容中,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研究方法对影响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从内因到外因、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模式与演绎逻辑。
     第四部分,分别从经济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的角度对国有资本投资的后果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资本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着长期的推动作用,但就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这种依托大量国有资本投资所带动的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粗放式发展”的迹象,为避免有可能面临的东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增长持续性困境,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宏观环境,本文给出了相应建议。
     第五部分,构建了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该部分内容中,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指标体系构建,这种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改变了已有研究中仅从经济效益入手的片面性,另一方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在重构经济效益类评价指标时,分别从直接经济效益和转移经济效益入手,采用了资本报酬率、剩余收益和全要素生产率三个主要指标进行考察;在构建社会效益类指标时,结合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生活状况、教育状况以及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环境状况四个维度选取了人均GDP、失业率、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卫生投入以及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环境投资、社会犯罪率和基尼系数八个具体评价指标。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结合相关历史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
     第六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该部分是对前文研究内容和本文基本观点的总括,在该部分内容中,就如何提高国有资本投资效益提供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包括:
     第一,新的研究视角。正如本文所强调的那样,大部分已有研究成果都是从国有资本的经济效益出发,将国有资本作为一般资本进行对待,并未充分考虑国有资本特殊属性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所发挥的巨大的非经济性效益(如社会效益),也没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的独特性和合理性进行应有的考量,更未将研究视角还原于特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中,从而抹煞了国有资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探索阶段的特殊贡献。鉴于此,本文跳出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固有模式和窠臼,将国有资本置于广阔的历史时代背景中去,并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转型和后赶超战略实施的特定的宏观环境,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入手,对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分析与论证。此外,还将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危机纳入了统一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和实践、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国有资本的作用与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并全面揭示了国有资本在战胜金融危机过程中的重大现实意义,拓展了国有资本实现国家宏观调控功能以及其对转型时期国家控制经济制度与社会体制变革进程的特殊作用。
     第二,理论分析上的尝试与探索。在本文整个理论分析框架中,我们对资本和国有资本以及相关范畴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沿着马克思资本观所提供的“资本的社会关系”线索,在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有关资本范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范畴的认知变迁过程,我们重新界定了资本范畴及其相关概念,并就资本范畴的新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对国有资本存在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进行了新的分析,尤其是从社会化大生产角度所进行的理论探讨中,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国有资本的“市场引导者”职能;此外,围绕国有资本双重属性及其双重属性的矛盾统一,我们也进行了相关分析与论述。
     第三,研究方法上的拓展。基于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首先,在理论框架分析部分,我们广泛地借鉴了经济学分析方法,如:在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要求与社会职能履行(即国有资本的双重属性)进行分析时,我们通过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确定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点和因过度承担社会职能所造成的政策性亏损区域,并就国有资本双重属性的矛盾统一进行了相关经济学分析;在对影响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的经济性因素中的“社会总生产良性循环条件下的客观需求”进行分析时,我们则采用了宏观经济学中总生产与总供给曲线分析方法;此外,我们还采用了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分析工具对国有资本投资的最优规模进行了相关探讨。将经济学分析工具引入本文的确为我们的研究带来了诸多方便,也很好地解释了许多实际现象和问题。②其次,在指标体系创建部分,在利用索洛剩余估计国有资本的外溢经济效益时,我们提出了以环比增长率替代常用的同比增长率数据。③最后,为抵消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的影响,我们还提出了索洛剩余的差值计算法,而并未直接根据索洛模型的变型式进行估算,差值计算法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本已十分庞大的计算量。
     第四,指标创建上的人文关怀。我们发现,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所进行了各种经济研究,大部分都是为“经济”而“经济”,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将“人”作为与资本、技术等物质性要素要对应的生产要素,无视“人”作为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人自身的基本需求(如:衣食住行等)。尽管现实的研究状况如此,但是我们始终坚持认为,无论经济增长亦或社会发展,归根结蒂,都是“人”自身所创造的,并最终要反映到“人”的发展与进步上来。因此,在创建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立足于“人”的基本需求,秉承“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全方位、多维度地构建了国有资本投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Aft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the "China miracle" aroused the extensive and sustained attention from numerous Chinese and foreign researchers,some people tried their best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auses and internal factors in the angle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ystem,and some others researched from natural resources,Comparative superiority and second-mover advantage and so on.These studies had different emphases and strengths, and also most likely grasped the puls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even though we insisted it may be infeasible and unavailable to curtly and grafting-style copy the successful research methods on Western countries or other else to Chines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approach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was unique, and different from any other country. Mostly, as a successful socialism country benefited fro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ts exploration proces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lso had a distinctly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t.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 very momentous factor playing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in 1950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ntry strategy of preferential development for heavy industry and then to successful dealing with several financial crises. This factor is the state-owned capital.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controversy on state-owned capital can't to reach agreement. Therefore, In view of this, we inten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on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Our research route was that:Firstly,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w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purpose and research meaning, an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s, whose purpose was to design the basic architecture of this article. Secondly, we gave a detaile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weareas of state-owned capital and the relevant factors which can affect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we systematically comb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comments, and linked the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with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which would make our research more meaningful and forward-looking. And then, based on the former theoretical analysis, we stated the consequence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relevant economics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ing, and drew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Subsequently, based on the previous paper, we constructed a evaluation system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In constructing theevaluationsystem, we made full use of the results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starting from the special attributes (social functions) of state-owned capital, adhering to the spirit of people oriented. Finally, we provide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study. Specifically,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In this part, we pointed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and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s and main contents, with the main clues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ing o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And then, we took a brief review on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just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research, we further defined the starting of this study with the key point and the difficulty.
     The second part, we defined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may be involved in this article, and discussed the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capital, and took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We defined the key concepts such as capital and state-owned capital and so on, with the basic starting point of Marx's view, and made it clear that capital does not exist only in capitalist society, as a matter of scarce resources, which can serve for the socialist society. 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we pointed that the co-existence and common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capital (including state-owned capital and collective capital, whose main is state-owned capital) and non-public capital is an objective fact in a long period of time for the reform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which caused by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It is worth emphasizing that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ust be the public capital. When we scientific utilized the contribution of non-public capital, we should encourage and guid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capital, and we should also prevent the inlimit expansion of non-public capital, in case of the damage and swallow to th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Marxist theory of ideology, the property rights which was pulled out from the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was a corresponding area with the national political power, that is, a country can obtain the property rights with the identity of property owner. As the reflection of 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the state-owned capital embodied the ownership:th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determined that the socialist national power had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the socialist property rights which was featured as the socialist public ownership, and to obtain profits by the property rights,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and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state-owned economy and provide the strong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third part, we analys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firstly, we started from the general nature of capital, and discussed interest demands of the original motives of capital and objective needs for the virtuous cycle of socialized total production, and then, pointed the economical factor which affect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in the angle of capital original motives and socialized total production. Secondly, we take the economics analysis on the eff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cale of state-owned capital. Finally, we gave the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affected fact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and configuration. In this chapter, we took the economics analysis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internal factors to external factors, and from the microeconomics methods to macroeconomics approaches.
     In the fourth part, we discussed the consequence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the investment of state-owned capital had a long-term effec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on other hands, it showed us the evidences that the development may be extensive, which depended on large scale of investment of state-owned capital. Therefore, we advised som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considering the special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ssibility of facing the "East Asian plight".
     In The fifth part, we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index system for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from economical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which avoided the weakness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which over-emphasized on the economical benefits, and on other hands, embodied reflected the spirit of people oriented.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ng the economical benefits indexes, we used the capital return rate, residual income and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from th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and transferred benefi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benefits indexes, we selected eight indexes such as average GDP per person, unemployment rate, average living space per person, average health investment per person, average education years, averag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per person, social crime ratio and Gini coefficient, from four dimensions, with Maslow's theory on human needs. And then, we evaluat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with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Part six is the conclusion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t's concluded the preamble contents and fundamental points in this part, and we provided some feasibility and alternative proposals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The main innovations are following:
     Firstly, the new research perspective. As we emphasized, mos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es had not considered the non-economic benefits (for example, social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 the spacial period of transitional society, and had not considered the iniquity and rationality of the particular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even nor putting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into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background, which made the denying to the contribution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stag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refor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view of this, we jumped out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explored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s background, combining with the macro-environmen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for catching up. In addition, we also pu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and financial crisis into a unified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fully reveal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ate-owned capital for overcom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anded the special functions of state-owned capital for macro-controlling and adjusting the processing of economic and social reform.
     Secondly, the innovation and attempt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We gave the detailed theoretical analysis on capital and state-owned capital and other relative concepts in the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we redefined some important concepts, according with the Marxist theory on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absorbing scientific the Western economic theory, and considering the recognition changing on the areas of capital. Based on that, we discuss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of the state-owned capital in a new perspective, especially, we attempted to put forward the "market conductor". Besides, we analysed the dual properties of state-owned capital, and explored the contradictory unity of the dual properties of state-owned capital.
     Thirdly, the expansion and innovation on research methods, which based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①we extensively drew the economics analysis methods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such as: we pointed out the capital maintenance point and the policy-related losses area caused by over-commitment of social functions, and analysed the contradictory unity of the dual properties, with the usage of economics analysis methods; in addition, we took the macroeconomics analysis method on total production and total supply when we discussing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he virtuous cycle of the social total production; besides, we discussed the optimal scale of state-owned capital investment, with the usage of utility analysis tool in microeconomics. The introduction of economic analysis tools into our study made our research convenient and explained a lot of practical phenomena and resolved many problems.②we proposed replacing the chain-year growth rate to commonly used based-year growth rate, when evaluating the the spillover economical benefits with Solow residual.③we promoted the difference calculation method instead of directly using Solow model, in order to offset the impacts caused b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output growth. The usage of the difference calculation method greatly reduces a large amount of calculation.
     Fourthly, the people-oriented creation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e found that,a variety of economics studie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of rational human were mostly taking the "human" as corresponding factors with capital, technology and other factors material, ignoring the initiative activity and the basic human needs (such as clothing, living, etc.), which caused the denying to the human self. The "coolness" behind the economic data made people cold, and lacking a little warmness for human. Although it's the real situation, but we always insisted that, no matter how developed the society and no matter how advanced the technology, in one word, all produced by human. Therefore, when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e stood on human basic necessities, and with the spirit of human-oriented.
引文
①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人民币,我们按当年1美元兑人民币1.68元的汇率水平进行换算,得到1978年中国人均GDP约为226.79美元;另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0年4月公布的数据,2009中国年人均GDP为3677.86美元。
    ① 郭复初等:《国有企业是战胜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第10期。
    ② 张先治主编:《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③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财政年鉴》(2009),第505页。
    ① 金碚:《国有企业的终极意义》,《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17期。
    ② 我们所说的“效益”,不同于传统研究中的效率(或经济效益),它至少应该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的维度。以往的研究大都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的,这种研究客观上忽视了国有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仅仅将其与一般资本范畴等同起来。从资本的一般属性来看,利润增值(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当然应该是国有资本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国有资本特殊的社会属性的存在,我们不能将其与社会资本(如:私人资本)纳入完全相同的考察框架内。因此,我们想从综合效益的角度对国有资本投资进行研究。我们在后文的论述中还会对这个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① 研究国有资本相关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许多政策法规。因此,我们在文献综述部分专门对相关政策性文献进行了一个简要的回顾。
    ②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资本”不属于社会主义范畴,而使用“资金”概念,更不存在“国有资本”概念,所以早期的文件几乎都是使用的“资金”概念。直到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在该决定中首次使用“资本”概念;随后,1997年7月国家体改委在《关于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体改生[1997]14号)中首次使用“国有资本”概念。
    ① 资本(Capital,源于拉丁文Caput),有关资本范畴的研究最早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中对资本范畴进行了最早的论述,其论述涉及资本利润获取、资本积累和资本用途等,并将资本作为与劳动相对应的生产要素之一,后来的经济学家(Ramsey,1927; David Cass, 1965; Rommer,1986; Lucas,1988)在此基础上又将技术和知识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纳入统一的研究框架内。
    ② 自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问世以来,在日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增长模式与路径成了经济学家们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1798)到大卫·李嘉图(D.Ricardo,1817)再到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ler,1934)和凯恩斯(Keynes,1936),无论古典经济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亦或其他流派,经济增长理论成了经济学家难以割舍的研究领域。
    ③ 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为其所有者(资本家)提供了占有剩余价值的机会,而与资本同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却只能为其所有者(工人)带来微薄的工资。也就是说,资本可以占有剩余收益而劳动却不能,这无法解释同为物化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巨大的现实差异。
    ④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34页。
    ⑤ 卡尔·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发表于1849年4月7日的《新莱茵报》第266号),载于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34-835页。
    ① 亚当·斯密最早将资本界定为用于生产以获得收入的“预储资财”,即用于生产并获取利润的生产资料:并且他最先阐述了支持资本增值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生产资本”的概念。
    ②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0页。
    ③ 亚当·斯密将“资财”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用于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和用于目前消费的部分,而“预储资财”的“预储”性质则意味着剩余,即在考虑目前消费所需之后的剩余。这部分剩余的“资财”会被用于生产、制造或用于改造土地,从而获得利润。当然,古典经济学家将资本界定为“预储资财”以及将“资财”进行划分,或许仅仅只是为了反映资本增值的物质本性,而并无探究资本原始动机的初衷。但是,这种划分却在客观上为后来的经济学家从资本动机的角度来考察和界定“资本”概念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
    ④ 早期关于资本范畴的研究几乎都是从资本的物质属性入手的,而对于资本所有权的探讨几乎鲜有涉足,因为对于资本所有权的论述势必会引出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即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而最早对资本的社会关系进行考察的研究者当属卡尔·马克思(1867)。因此,我们猜测,将资本“所有者”的因素纳入资本范畴的研究可能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① 对这两个概念的最早论述是在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的“论资财的划分”部分。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54页。
    ②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1页。
    ③ 作为奥地利学派的集大成者,庞巴维克全面发展了资本与利息理论,系统论述了边际效用价值论,并首次将时间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中来研究时差的价值(即利息时差论)。
    ④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2页。
    ⑤ 对于资本范畴的认识,无论是“贷款本金”还是“预储资财”,实际上都将资本看做了一种获利手段,只不过前者仅将认识停留在了资本生息的货币现象的表面,而后者则将认识深化到了货币现象背后的物质财富增值。然而,无论货币生息亦或物质财富增值,将资本等同于获利手段是庞巴维克所要批判的。庞巴维克认为,将资本看作获利手段实际上是将作为“中间产品”(生产手段)的资本范畴淹没到了所有剩余财货中了,即:将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与作为获利手段的资本混为一谈了。庞巴维克进一步论述,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与作为获利手段的资本实际上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会分别指向“作为生产手段集合的国家资本”和“作为获利手段的私人资本”。关于这一点,后文有详述),尽管两者“在表面上极模糊地被联系在了一起”。
    ⑥ 将资本区分为“生产手段”与“获利手段”并由此引发的“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的划分,“看似个无关紧要的见解”,但这却是“将资本区分为两个独立概念的开端”。庞巴维克进一步指出,“当概念的重心转移到生产关系方面时”,“国家资本就会被看作一个独立的概念”。之后的西方经济学家以此为起点,对资本范畴进行了更抽象层面的认识。
    ① 以下各学者的观点均引自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1-70页。这些观点或许并不准确,但由于受限于文章篇幅和研究重点,我们不打算逐一加以评述。
    ② 我们不在此对马克思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进行探讨,因为接下来的内容我们会专门探讨马克思关于资本范畴的科学论述。
    ① 作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其理论难免会受其意识形态的影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固然不会将资本范畴指向资本物化表象下的生产关系,因为他们头脑中所固守的意识形态以及其极力维护的上层建筑不容许其这样做,西方经济学家的资产阶级立场决定了他们对资本范畴的认识注定具有局限。实际上,作为马克思资本观基础的劳动价值论,就是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严谨和科学的批判中进行论述的。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0页。
    ③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3月22日发表于《社会民主党人报》第13期),载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6-68页。
    ④早期的西方经济学家局限于“利息源于资本生产力”的货币现象表面,而并未发现在资本的货币现象下实际上是物质生产的实质。奥地利学派的西方经济学家庞巴维克(1889)较早地看到了这一点,并极力反对将资本范畴当作“获利手段”(作为马克思《资本论》最为激烈的批评者之一,他也不同意马克思的利息来自于剩余价值的观点,在他看来,利息来自于时间的价值)。后来的西方经济学家(凯恩斯,1930,1936;萨缪尔森,1957,1970,1971)也意识到了资本作为生产范畴的物质属性(而非表面的货币现象)。但是,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本范畴的认识,无论是时间价值论还是边际效用论,都无法触及资本物质实质下更深层次、更具抽象意义的社会关系。
    ⑤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颠倒地物化为物与物的关系,也并非意味着一种倒退。正如马克思所言,“毫无疑问,这种物的联系总比单个人之间没有联系要好,或者比只是以自然血缘关系和统治服从关系为基础的地方性联系要好。同样毫无疑问,在个人创造出他们自己的社会联系之前,他们不可能把这种联系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8页)。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物化在商品中的社会关系支配并控制着人,拜物教的产生也就成了必然。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劳动产品一旦作为商品来生产,就带上了拜物教的性质,因此拜物教是同商品生产分不开的”(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8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4页。
    ④ 资本当然属于社会关系范畴,这就像马克思批评国民经济学家把黑奴等同于黑人的谬误一样,他说,“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它就不是资本了。就像黄金本身不是货币,砂糖并不是砂糖的价格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18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3页。
    ① 这种抽象绝非任意或随意的抽象,而是“抓住了与所有其他财富形式或生产发展方式相区别的资本的特征的一种抽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4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2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5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8-23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6页。
    ① 通过对相关文献所进行的分析,我们发现,90年代是有关资本范畴理论争鸣最为激烈的年代,这期间也产生了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如:冯子标等人的《论社会主义资本》(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汤为本的《论广义资本》(《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臧志风的《也谈社会主义为什么可以运用资本范畴》(《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5日);蒋学模的《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以及武建齐的《应对资本范畴进行怎样的“再认识”》(《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和邓剑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范畴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识》(《求是》,1999年,第8期)等。
    ② 根据马克思对资本范畴的论述,资本范畴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见上文“马克思关于资本范畴的论述”部分),而在消灭了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资本是不存在的。
    ③ 政策性文献综述中,我们按时间顺序将这些文件进行了综述(限于篇幅,我们并未将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关于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纳入本文)。实际上,通过对这些政策性文献的梳理,我们发现,直到1993年11月党在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使用“资本”概念后,“资本”概念才得以解禁。此后,在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与十七大报告,以及各种政策文件中都广泛使用了资本概念。通过这些政策性文献在概念使用上的变化,我们也能明显地看到理论界对于资本范畴认识的变化。
    ④ 此概念源于卓炯的《关于“<资本论>的生命力的探讨”》(《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
    ⑤ 武建齐在《应对资本范畴进行怎样的“再认识”》(《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中,对这种人为地排挤“资本”概念,牵强地以“资金”替代“资本”并强制赋予其某些涵义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并指出了这种作法的局限和内在矛盾。
    ① 资本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属于资本的社会属性,下文我们会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② 当然,这种思路也可以推延至国际资本,也就是说,我们也可以认为国际资本所代表的是一国的财富持有量,或者国家之间的财富差异。但是,由于从财富的角度去探讨国际资本或流动于国家间的资本会涉及复杂的汇率形成机制和相关贸易问题,以及由于受到本文研究重点和篇幅的限制,我们在此不予讨论。
    ③ J.哈维:《现代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29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1980年,第21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26页。
    ③ 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84页。
    ④ 比如,资本由货币资本形态转化为商品资本时,有可能因为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操作流程等生产性因素导致产品生产的失败:此外,在由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转化过程中,资本还必须经历“惊险的跳跃”,如果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将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相关论述请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24页)。也就是说,在整个G→W→G’的周转过程中,任何一环的断裂都可能导致资本增值的破灭,而这种可能却无处不在。
    ① 当然,我们所说的保值增值并不是指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所导致的种种短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悖于国有资本的社会职能;但另一方面,国有资本也不能不讲经济效益、不追求利润。国有资本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是一个悖论,那么如何调解这种矛盾呢?我们的初步建议是,在一般情况下,国有资本应强调保值增值,并且,保值增值并非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可以以行业平均利润为参考,确保国有资本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与本金补偿,从而为国有资本投资循环提供保障。
    ② 请注意“社会职能”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微妙差异。我们说,国有资本一般情况下体现的资本的一般属性,只有特殊情况下才会体现其特殊属性(社会职能),这并不是意味着国有资本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保值增值为目标而不需履行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企业(无论何种性质)作为社会的一员在享受社会所提供的相关权利后所应该履行的面向社会的一种责任或义务,这种责任或义务的履行并无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之分,它是一种持续的、非间断的过程,它伴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而社会职能则是指,国有资本作为国家的资本,在特殊情况下,充当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权维护等方面的特殊工具。
    ③ “基金”这个概念来自于国家财务中的本金基金分流理论,相关论述请参阅郭复初教授所著《国家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 本节内容借鉴了郭复初教授《论国家财务》(载于郭复初教授所著《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149页)的研究成果。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0页。
    ② 正如前文我们对资本范畴的分析。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一个仅属于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范畴,但是,我们用发展的观点论述了资本不仅可以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也可以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范畴,只是两者的性质不同而已。同样,马克思的两种权力概念也一样可以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当然,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国家权力和财产权力。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国家性质保证了两种权力的全民所有性和公平性,即:无论国家权力还是财产权力,都归全体人民公平享有,而国家则是全体人民集体意志的统一。
    ① 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101页。
    ② 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79页。
    ③ 按照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会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即:只要交易成本为零,产权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也为零;当交易成本大于零时,不同的产权界定则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效率,即:只要交易成本大于零,那么产权制度就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然而,交易成本为零的状态只会在理论中出现,现实社会中任何交易行为的成本都不可能为零,并且一定大于零。也就是说,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交易成本大于零,不同的产权制度安排会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正因为如此,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① 郭复初:《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财经科学》,1988年,第3期。
    ②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由于我国理论界沿袭了苏联的财政理论,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活动由为上层建筑提供物质基础,扩展至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属于财务范畴),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财政区别于资本主义财政的重要特征(郭复初,1988)。由此导致了国家财政职能的无限扩张和“大财政”思想的泛滥,而抹煞了国家财务的客观存在性。这种国家财政对企业经济活动(即社会主义财务的第三个层次)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并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
    ① 此外,通过对政策性文献的梳理与回顾,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我们发现,国家财务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以及人们对“资本”范畴的认知变迁过程极为吻合,如:1986年郭复初教授首次提出“国家财务”概念并对其基本思想进行了初步阐述,1988年3月,郭复初教授在《论社会主义财务的三个层次》中进一步对国家财务进行了论述,而同年5月,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资局”)设立方案获准通过,9月,国家国资局和各地方国资局相继成立;到了1993年《国家财务论》问世,而同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在该决定中首次使用了“资本”概念,这表明了中央政府对国家财务的认识上升到了政策性高度(“资本”属于财务范畴,“资金”属于财政范畴)。因此,我们说,国家财务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② 所谓“市场引导者”,这是我们所创造的一个新概念。它可能是一种有形的实物,也可能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履行的是一种指挥者的角色,通过它来协调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等,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①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董敏《国有经济及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综述》(载于张德霖主编:《2009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中国经济出版社,第34-37页)。
    ② 2008年12月25日,原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挺直脊梁向前走,调整优化上水平》(载于张德霖主编:《2009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中国经济出版社,第3-10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04页。
    ② 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由意大利经济学家菲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97)所提出。所谓帕累托效率,又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是指在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下,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的可行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初始状态下的情况一样良好,并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会比初始状态时更好,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也就是说,当且仅当该经济系统中没有任何一种可供选择的可行的状态在不损害他人处境的情况下,至少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那么此时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有效的,并且是最优的。
    ② 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① 李文溥:《论经济分析中的效率评价标准与价值评价标准》,《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504页。
    ① 亚历山大·沃尔在《信用晴雨表研究》中提出了信用能力指数,并通过将若干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联系起来,据以评价企业信用能力与信用水平。
    ② 我们借鉴了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国有资产监管指标体系研究》(载于《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的研究成果,具体计算过程和演示路径我们不在此赘述。
    ① 本计算方法参照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2010)中的指数维度计算方法,第216页。
    ② 我们没有选择通常所使用的经济增加值(EVA),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从国家宏观层面来探讨的国有资本投资直接经济效益,在利用经济增加值进行考察时很难获取准确的加权资本成本:另外,使用经济增加值进行评价时也无法有效避免基于国有资本委托代理所产生的经理阶层决策行为的狭隘性和短期性。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卷、第23-46卷,人民出版社。
    (2)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
    (4)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5)J.哈维:《现代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6)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
    (7)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
    (8)K.E. 凯尔等:《经济学原理》(上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9)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
    (10)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1)J·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
    (12)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
    (13)凯恩斯:《放任主义的终结》,商务印书馆,1962年。
    (14)郭复初:《国家财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郭复初:《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郭复初:《国有资本经营专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
    (17)吴敬琏:《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18)席春迎:《国有经济的规模及其演变轨迹》,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19)林毅夫、蔡防、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0)晏智杰:《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
    (21)赵炳贤:《资本运营论》,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年。
    (22)胡培兆:《社会主义国有资本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23)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王玉珍:《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制度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25)张亚东:《社会主义国有资本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6)刘中桥:《中西方国有企业发展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27)郝云宏:《国有资本经营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28)张宗和:《中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29)乔均:《国有企业改革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攻坚30题》,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年。
    (31)耿明斋、李燕燕:《国有资本生存边界与管理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32)齐艺莹:《国有资本效率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33)郭复初、王建中:《资本市场与国有资本监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李松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理论与政策选择》,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35)李增泉:《国家控股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一项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3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室:《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有企 业的民营化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7)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
    (38)文宗瑜、刘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39)王鸿:《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构建论——经济与法律视角的制度分析》,人民出版社,2007年。
    (40)张文魁、袁东明:《中国经济改革30年》(国有企业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41)邹东涛、欧阳日辉:《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42)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08》,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43)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局:《探索与研究: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报告》(2009),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45).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2008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6)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47)吴群刚:《制度变迁对长期经济绩效的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及应用》,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48)雷辉:《改革以来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效率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9)钟成:《国有资产监管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0)白玮:《国有资本财务监管框架下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1)王威:《中国公共投资效应研究》,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2)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 位论文,2008年。
    (53)王木:《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4)惠澎:《国有资本运营的制度变迁与效率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5)张德霖:《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年鉴》(2009),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56)《中国财政年鉴》(1996-2009),中国财政杂志社出版。
    (57)《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9),中国统计出版社。
    (58)《中国人类发展报告》(1997-2009),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5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06-2010),http://hdr.undp.org。
    (60)卓炯:《关于“<资本论>的生命力的探讨”》,《学术研究》,1983年,第2期。
    (61)郭克莎:《我国资源总配置效应分析》,《经济研究》,1992年,第9期。
    (62)托马斯·G·罗斯基:《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率》,《经济研究》,1993年,第6期。
    (63)冯子标:《论社会主义资本》,《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64)汤为本:《论广义资本》,《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65)臧志风:《也谈社会主义为什么可以运用资本范畴》,《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5日。
    (66)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
    (67)郭复初:《论国有资产的投资范围》,《投资研究》,1995年,第6期。
    (68)武建齐:《应对资本范畴进行怎样的“再认识”》,《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69)廖进球:《对马克思资本观与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再认识》,《当代财经》,1995年,第12期。
    (70)刘小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其对效率的影响》,《经济研究》,1995年,第7期。
    (71)林青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第10期。
    (72)李文溥:《论经济分析中的效率评价标准与价值评价标准》,《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73)林青松:《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74)张泰城:《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求实》,1997年,第12期。
    (7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课题组:《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76)郭克莎:《所有制结构变动与工业增长质量》,《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77)刘小玄、郑京海:《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78)郭复初:《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财经科学》,1999年,第6期。
    (79)邓剑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范畴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识》,《求是》,1999年,第8期。
    (80)孔翔、Robert E. Marks、万广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决定因素:1990-1994》,《经济研究》,1999年,第7期。
    (81)耿明斋、郑一帆:《政府投资范围的再界定》,《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5期。
    (82)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83)平新乔:《论国有经济比重的内生决定》,《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84)马拴友:《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经济科学》,2000年,第6期。
    (85)路风:《国有企业转变的三个命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86)郝云宏:《国有资本的政策性经营、服务性经营和营利性经营》,《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12期。
    (87)谷书堂:《新经济浪潮与中国经济》,《南开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88)王学东:《国有资本运营目标的分层定位》,《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89)刘元春:《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理论及其检验》,《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90)刘怀德:《论国有经济的规模控制》,《经济研究》,2001年,第6期。
    (91)张军:《中国国有部门的利润率变动模式:1978-1997》,《经济研究》,2001年,第3期。
    (92)林毅夫、刘培林:《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
    (93)金碚:《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和改革方向》,《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94)刘伟、李绍荣:《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95)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
    (96)李瑞娥、贾崇吉:《资本范畴的拓展与西部资本利用》,《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97)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98)杨亚达:《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4期。
    (99)盛毅:《国有企业资本积累的性质——兼论企业改制中的职工安置》,《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00)杨天宇:《“国有企业宏观效率论”辨析——与刘元春先生商榷》,《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01)韩立岩、蔡红艳:《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及其与金融市场关系评价研究》,《管理世界》,2002年,第2期。
    (102)刘国亮:《政府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改革》,2002年,第4期。
    (103)财政部统计评价司课题组:《我国国有经济分行业发展态势与预测》,《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104)阿夫纳·格雷夫:《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05)韩小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经济管理模式》,《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2期。
    (106)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07)蒋学模:《关于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考》,《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
    (108)罗永泰:《实施有效重组,提高国有资产质量》,《国有资产管理》,2004年,第7期。
    (109)郭为:《经济增长的投资效应与影响路径:一个脉冲响应的函数分析》,《财贸研究》,2004年,第5期。
    (110)王德文等:《中国工业的结构调整、效率与劳动配置》,《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111)刘浩:《论公有制经济效率的认识误区》,《财经研究》,2004年,第3期。
    (112)白永秀、严汉平:《试论国有企业定位与国企改革实质》,《经济学家》,2004年,第3期。
    (113)唐要家、唐春晖:《转型中的国有所有权集中与工业产业绩效》,《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
    (114)孟耀:《我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发展演变》,《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115)张屹山、王广量:《资本的泛化与权利博弈》,《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
    (116)谭劲松、郑国坚:《产权安排、治理机制、政企关系与企业效率——以“科龙”和“美的”为例》,《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117)郭斌:《中国国有工业部门绩效及其变动:1993-1997》,《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18)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
    (119)蒋云赞、任若恩:《中国工业的资本收益率测算》,《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期。
    (120)张军、王祺:《权威、企业绩效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21)刘明慧:《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制度的有关问题》,《国有资产管理》,2004年,第6期。
    (122)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高投资、宏观成本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23)王守法、仲页石:《关于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1期。
    (124)耿建新、崔宏:《国有资本监管理论与实务》,《财经科学》,2005年,第2期。
    (125)韩立岩、王哲兵:《我国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与行业差异》,《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126)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5期。
    (127)夏立军、方轶强:《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
    (128)王劲松等:《中国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演进——兼论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的竞争关系》,《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129)郭平、钟荣华:《对我国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变迁的经济学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5期。
    (130)严若森:《中国国有企业治理模式的选择与构建——基本原则与战略重点》,《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0期。
    (131)李涛等:《企业增长的决定因素——中国经验》,《管理世界》,2005年,第12期。
    (132)郭庆旺、贾俊雪:《政府公共投资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133)郭复初等:《宏观价值结构的变动过程与国有资本比重优化》,《中国财务评论》,2006年,第2期。
    (134)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国有企业改制效果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135)黄速建、余菁:《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2期。
    (136)徐康宁、王剑:《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137)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138)国家统计局课题组:《国有资产监管指标体系研究》,《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139)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视角的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140)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一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3期。
    (141)金碚:《1978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5期。
    (142)郝书辰、蒋震:《国有资本产业分布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143)卫兴华、侯为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44)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和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 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45)方军雄:《所有制、市场化进程与资本配置效率》,《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146)郭树清:《中国经济的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问题》,《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147)程晓东:《盈利、决策、责任与竞争力——2007年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综述》,《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期。
    (148)郭复初:《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变革的历程》,《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年,第11期。
    (149)郭复初等:《转变国有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产管理》,2008年,第2期。
    (150)张玉台:《2008年政策咨询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
    (151)周长城、谢颖:《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52)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2期。
    (153)牛培源:《中国和谐社会评价现状及问题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54)单豪杰、师博:《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回报率:1978-2006》,《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155)沈志渔等:《基于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改革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156)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157)黄速建:《国有企业改革三十年:成就问题与趋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58)周黎安、陶婧:《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159)汪立鑫、付青山:《转型期国有资本收益的公共福利性支出》,《财 经科学》,2009年,第1期。
    (160)朱乃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趋势与应对》,《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1期。
    (16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62)黄茂兴、李军军:《技术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163)罗绍德等:《国有资本的双重隐性负债分析》,《财经科学》,2010年,第4期。
    (164)郭复初等:《国有企业是战胜金融危机的中流砥柱》,《国有资产管理》,2010年,第10期。
    (165)曾道荣、谭明军:《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财务活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管理世界》,2010年,第11期。
    (166)Rager Nurkse,1953, "Problem of Capital Formation in Underdevelopment Count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7)Aharoni.Y,1986,"The Evolution and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Cambridge, MA:Ballinger.
    (168)Anjali Kumar,1993,"State Holding Companies and Public Enterprise In Transition", St. Martin's Press.
    (169)Hart. L.,1995," Firms, Contracts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0)B.Naughton,1995,"Growing Out of the Pla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1978-199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1)K.Otsuka, D.Liu,and N.Murakami,1998,"Industrial Reform in China: Past Performance and Future Prospec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2)Allen. F. and D.gale,2000, "Comparing Financial Systems", MIT Press:Cambridge MA.
    (173)Wolfgang Munchau,2009, "The Meltdown Years:The Unfolding of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McGraw-Hill press.
    (174)Leontief Wassily,1953,"Domestic Production and Foreign Trade:the American Capital Position Re-examined", Proceeding of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Vol.97(8),pp.332-349.
    (175)Krugman paul,1980,"Scale Economic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70(5), pp.950-955.
    (176)Mitchell. D. W. and P. J. Speaker, 1986, "A Simple, Flexible Distributed Lag Technique:The Polynomial Inverse Lag",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Vol.31, pp.329-340.
    (177)Khan.M.S. and C.M.Reinhart,1990,"Priv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d Development, Vol.18, January, pp.19-27.
    (178)Perotti, Roberto,1992, "Income Distribution, Politics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2(2), pp.311-317.
    (179)Aghion. p. and Howitt.D.,1992,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 vol.60(2), pp.323-351.
    (180)Chow.G.C.,1993,"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Q.J.E.August, pp.809-842.
    (181)Galor,Oded and Joseph Zeira,1993,"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60, pp.35-52.
    (182)Aschauer.D.,1994,"The Investment Output Ratio in Growth Regression", Applied Economic Letters, May, pp.74-76.
    (183)Grove, Theodore, Yongmiao Hong, John McMillan and Barry Naughton,1994, "Autonomy and Incentives in Chinese State Enterprises", Quarterly Joural of Economics Vol.109, pp.183-209.
    (184)Persson, Torsten, and Guido Tabellini,1994,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pp.600-621.
    (185)Alesina, Alberto, and Dani Rodrik,1994, "Distributive Politics and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09(2),pp.465-490.
    (186)Clarke. G. R. G,1995, "More Evidenc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47(2), pp.403-427.
    (187)Trefler Daniel,1995,"The Case of the Missing Trade and Other Myste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Vol.85(5), pp.1029-1046.
    (188)Benabou. R.,1996, "Inequality and Growth", Macroeconomics Annual, pp.11-76.
    (189)Maurice Obstfeld,1996,"Model of Currency Crisis with Self-fulfilling Featur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40(2).
    (190)Benhabib. J. and A. Rustichini,1996, "Social Conflict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11, pp.129-146.
    (191)Perotti, Roberto,1996, "Growth,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Democracy: What the Data Say",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11, pp.149-187.
    (192)Andrew.C., Pendleton,1997, "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inUK Nationalized Industries",British Journal oflndustrial relations, vol.35(2), pp.145-172.
    (193)Patridge, Mark.D.,1997,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7, pp.1019-1032.
    (194)Bouguignon. F. and C. Morrisson,1998, "Inequality and Development: the Role of Dualis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7, pp.233-257.
    (195)Deininger, Klaus and LynSquire,1998,"New Ways of Looking at Old Issues:Inequality and Growt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57(2), pp.259-287.
    (196)Ravallion, Martin,1998, "Does Aggregation Hid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Inequality on Growth", Economics Letters, Vol.61, pp.73-77.
    (197)Li Hongyi, and Zou Hengfu,1998, "Income Inequality is not Harmful for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2(3), pp.318-334.
    (198)Caroline.V.Rijckeghem and Beatrice Weder,1999,"Sources of Contagion:Finance or Trade", IMF Working Paper. http://www.imf.org/ external/pubs/ft/wp/1999/wp99146.pdf.
    (199)Aghion, Philippe and Caroli,1999,"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Growth Theo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7(4), pp.1615-1660.
    (200)La Porta.R. and F.Lopez-de-Silanes,1999,"The Benefits of Privatization:Evidence from Mexico", Quarterly Joural of Economics, Vol.11 (4), pp.1193-1242.
    (201)Frydman,Roman, Cheryl Gary, Marek Hessel and Andrzej Rapaczynski,1999,"when Does Privatization Work? The Impact of Private Ownership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 Quarterly Joural of Economics, Vol.11(4), pp.1153-1191.
    (202)Barro, Robert J.,2000,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5(1), March, pp.87-120.
    (203)Garry. J. Schinasi and R. Todd Smith,2000,"Portfolio Diversification, Leverage, and Financial Contagion",IMF Staff Papers, Palgrave Macmillan Journals, vol.47(2).
    (204)Forbes, Kristin. J.,2000, "A Reassess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equality and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4), pp.869-887.
    (205)Allen Franklin and Douglas Gale,2000,"Bubbles and Crises" Economic Journal,Vol.110(460), pp.236-255.
    (206)Atkinson.A.B., and A. Brandolini,2001, "Promise and Pitfalls in the Use of Secondary' Data-Sets:Income Inequality in OECD Countries as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9)3, pp.771-799.
    (207)Djankov.S.and Murrell,2002,"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in Transition: A Quantitative Surve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25, pp.739-792.
    (208)Fishman. A. and A. Simhon,2002,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equality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7, pp.117-136.
    (209)Galor, Oded and Omer Moav, 2002, " 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equ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Brown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No.99.
    (210)Zhang Jun, 2003, "Investment,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Vol.14(5), pp.713-734.
    (211)Harald Sander and Stefanie Kleimeier,2003,"Contagion and causality: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Four Asian Crisisepisod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Financial,Institutions&Money, vol.43(13).
    (212)Banerjee. A. V. and E. Duflo,2003,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at Can the Data Say", MIT working paper.
    (213)Lundberg, Mattias and Lyn Squire,2003, "The Simultaneous Evolution of Growth and Inequality", The Economic Journal, Vol.113, pp.326-344.
    (214)Ghosh, Sugata and Sarmistha Pal,2004, "The Effect of Inequality on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Indian States", 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l.8(1),pp.164-177.
    (215)De La Croix, David and Matthias Doepke,2004, "Inequality and Growth: Why Differential Fertility Matt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3(4), pp.1091-1113.
    (216)Benjamin, Dwayne, Loren Brandt and John Giles,2004,"The Dynamics of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Rural China: Does Higher Inequality Impede Growth",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217)Jefferson, Gray H. and Jian Su,2005,"Privat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China: Evidence from Shareholding Ownership,1995-2001",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forthcoming.
    (218)Bagna Alberto,2008,"The Role of China in Global External Imbalances:Some Further Evidences",China Economic Reviews, Forthcoming.
    (219)white william.R.,2008,"Past FinancialCrises, the Current Financial Turmoil, and the Need For a New Macrofinancial Stability Framework",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vol.4, pp.307-312.
    (220)May Peters, Mathew Shane and David Torgerson,2009, "What the 2008/2009 World Economic Crisis Means for Global Agricultural Trade",USDA,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outlook report,No.WRS-09-05 http:// 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WRS0905/WRS0905.pdf.
    (1)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和《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1979年7月13日。
    (2)国务院:《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1979年7月13日。
    (3)财政部、国家经委:《关于国营工交企业实行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的若干规定》(财企字[1981]第563号),1981年12月26日。
    (4)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国发[1983]75号),1983年4月24日。
    (5)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国发]1984]124号),1984年9月18日。
    (6)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 知》,1985年3月27日。
    (7)国务院转批国家经委、国家体改委:《关于增强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活力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1号),1985年9月11日。
    (8)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1986年12月2日。
    (9)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1988年4月13日。
    (10)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0]38号),1990年7月2日。
    (11)国务院:《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1号),1991年11月16日。
    (12)十四届三中:《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11月11日。
    (13)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3年12月29日。
    (14)国家经贸委:《关于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经贸[1994]95),1994年3月2日。
    (15)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关于组建上市公司及发行上市公司股票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通知》(国资办[1995]122号),1995年11月22日。
    (16)国家体改委:《关于城市国有资本营运体制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体改生[1997]121号),1997年7月18日。
    (17)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国有资本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管字[1998]126号,1998年12月9日。
    (18)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字[2001]325号),2001年4月28日。
    (19)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8号),2003年3月18日。
    (20)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14日。
    (21)国资委:《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结果确认暂行办法》(国务院国 资委令第9号),2004年8月25日。
    (22)国资委:《关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产权[2004]268号),2004年8月25日。
    (23)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5]32号),2005年4月29日。
    (24)中国证监会、国资委:《关于做好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2005年5月30日。
    (2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6]97号),2006年12月5日。
    (26)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年10月28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