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变迁中的教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士农工商,四民分业思想古已有之,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教育一般是贵族的特权,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教育与文化底蕴。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后,学优则仕便成为普遍法则,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更成为士子读书进仕的法定教科书。他们希冀通过科举考试而跻身封建社会的主流阶层,因此往往追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英文化,重人文政务而轻自然科学及技能技艺的学习,导致中国古代农工商等实科教育不发达。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辟土殖谷的农民,作巧成器的百工,通财鬻货的商人,为应对写信记账等生活需求,也有了读书识字的愿望与可能。而科举竞争的激烈,产生了大量的落第文人,这些受过精英教育的落榜者由雅入俗,与市井中人同流,冲破儒家思想约束,编写了大量的杂字教材。这类杂字是我国古代流传在民间与“三百千”并行的识字教材,一般句式短小,语言通俗浅显,内容简单实用。与儒家经典注重修齐治平鄙视工商的思想不同,杂字较少引证古代圣贤言论,除介绍人情世故及自然科学外,还大胆传授农业生产知识、商业经验、百工技艺等实科内容,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及职业教育融为一体,是普通百姓生活中的百科全书,促进了中国古代民间教育的发展。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杂字成书从体例到内容都是对汉代以来“经学”传统的背叛,元代政府甚至明令限制乡塾使用“杂字”教学,似可作为历代统治者对其抱有偏见的旁证。但由于杂字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迎合百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的观念,因此明清时期杂字种类增多,内容也日益丰富,它的读者不限年龄,不拘身份,成为当时中下层百姓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事实上,发展到明清时期,杂字已逐渐突破识字教材的功能,成为对底层百姓进行知识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实用教材。由此,儒家精英教育与杂字大众教育相结合,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文化需求,中国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使中国传统文化以无所不在的力量渗透于社会各个角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及教育的普及。杂字非但在中原地区广泛流传,而且还被少数民族学习采纳,出现了少数民族杂字。杂字甚至还跨洋越海,远播台湾、日本等地,对这些地区的教育与文化做出了贡献。因此作为中国民间俗文化的一部分,杂字在中国教育史及文化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其功不可没!
     本论文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追溯杂字从古至今的历史轨迹,力求透析商品经济发展下,明清杂字盛行原因及其特点,并寻求杂字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张力,以期为当今中国的教材改革、扫盲教育及农村教育提供借鉴作用。全文包括正文和结语部分,正文部分共分五章:
     第一章:分别论述本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框架等内容。
     第二章:主要追溯了杂字的历史轨迹。杂字作为书名起源较早,远在汉魏时代已有所见,《隋书·经籍志》就著录多种杂字,但这批早期杂字多已亡佚。宋以后识字课本丰富多样,杂字也成为当时百姓子弟农闲时接受教育的常用教材。明清时期杂字获得长足发展,其种类渐趋繁多,内容也日益丰富。民国期间新学兴起但依然有百姓使用杂字教学,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为配合扫盲教育全国各地也编写了多种杂字教材。
     第三章:讨论明清时期杂字在民间盛行的原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城乡生活的变迁,人们日常经济生活需要一定的读写能力。价值观念的转变,科举竞争的加剧,“弃儒经商”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市民阶层的壮大,激发了市民阶层主体本身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他们对通俗娱乐的需求,包括对读物的需求日渐明显。北宋以来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为杂字的刊行提供了技术条件。明清时期私塾教育极大发展,杂字也被大量用作补充教材。因此明清时期杂字种类渐趋增多,内容日益丰富,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第四章:系统分析杂字与其他蒙学教材相比的不同特点。传统蒙学教材注重灌输儒家伦理道德,尤其是两宋后受理学思想影响,许多蒙学教材更多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杂字教法灵活,内容多为日常事物名称及农工商等实科知识,贴近百姓实际生活,多用方言口语,通俗易懂,有的还蕴含敦亲睦族、勤俭节约、惜时上进、反对迷信等思想教化,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实用价值,大大便利和丰富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我国古代民间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研究了杂字在国内外的流播情况,包括中原西北部边疆少数民族及台湾、日本等地的杂字,介绍了与杂字类似的明清商业书,分析了杂字与传统识字教材“三百千”的异同。民国期间新式学堂普遍建立但杂字依然为百姓所接受,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为配合农村扫盲教育,全国编写了各类杂字教材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这些都体现出杂字对后世教育的深远影响。
     该论文结语部分指出杂字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它不仅是民间识字课本,更是对底层百姓进行知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用教材。杂字与儒家经典命运迥异,虽然没有受到封建统治者应有的重视,但对普及我国大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民国时期包括建国后的农村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The idea has existed in China since time immemorial that scholars, farmers, workers and merchants are differentiated from each other. In slavery society and early feudal society as well, mere the children of aristocracy could enjoy the privilege of education. However, Confucianism won the position to be solely esteemed in Han Dynasty,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Chinese education and culture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s of years. It has been a universal stereotype that accomplished scholars should go to officialism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Four Books (the Great Learning,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Mencius) and Five Classics(the Book of Changes, the Book of Songs, Collection of Ancient Texts,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became the well-recognized coursebooks necessary for all the examinees who anticipated that they would enter the upper class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s the result of that, in ancient China, pragmatic education, such as the education of farming, industry and commerce, was not fully developed owing to the fact thatall the people tended to pursue Confucianism s elite culture ---- "healthytemperament, sound household, orderly country and harmonious world" . So, humanistic, political and official studies were highly emphasized, whereas the research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ical skills was much ignor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econom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and-tilling farmers, various smart craftsmen, and economical merchants also desired to enhance their literacy in order to meet their needs in life, such as, communication and bookkeeping. The compet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as so rigorous that many examinees failed. Thus, these examinees who went through formal schooling, resided and worked together with the lower class. Breaking through the stereotype of Confucianism thinking, they compiled myriads of tsa-tzu as textbooks of literacy. This kind of tsa-tzu was characterized with easy words, concise sentences and practical contents, like "Sanbaiqian" , a traditional textbook of literacy used in the non-government sphere. Unlike Confucian education textbooks, tsa-tzu scarcely applied the citations from ancient sages. What it addressed was public relations, natural sciences, agriculture, business, craftsmanship, literacy educ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o on. So it was seen as an encyclopaedia of common people. It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In some senses, thus, tsa-tzu is considered to have given up in terms of book style as well as book contents the tradition of Jingxue(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which has appeared as early as Han Dynasty. In Yuan Dynasty, the Government ever made a mandate that tsa-tzu should be prohibited from being used even in private schools. This order was a typical evidence showing that government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had prejudice against tsa-tzu. However, owing to the fact that tsa-tzu kept abreast of the time and catered to the needs of common people's life philosophy which stressed that skills are superior to wealth, tsa-tzu prospered in categories and content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oreover, tsa-tzu became the pipeline of education of the common people regardless of ages and social status.
     As a matter of fact, tsa-tz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more than a literacy textbook,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pragmatic textbook for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 elite education and tsa-tzu mass education met the various educational needs of people. This was the initial dual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which enable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 permeate all walks of life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Tsa-tzu was spread and utilized not merely in Central China but also in the minority-resided areas, hence tsa-tzu of minority edition. And what s more, tsa-tzu was diffused even as far as Taiwan and Japan that both were benefited i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ll in all, tsa-tzu contribution being unforgettable, tsa-tzu,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occupied a uniqu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 and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regarding tsa-tzu,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review research of tsa-tzu from ancient time till now, to explore the reason of its prosperity and traits of tsa-tz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identif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sa-tzu and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int out the implications for ongoing textbook reform, literacy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in current China. The paper consists of two sections—body and conclusion, the former is further composed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o illustrate the reasons of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 outline of this dissertation, respective.
     Chapter two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sa-tzu. tsa-tzu was used as book titles as early as Han and Wei Dynasties. In Sui Dynasty, various kinds of tsa-tzu were collected in "Jingjizhi"----an anthology of books in Sui dynasty. Unfortunately, most of the earliest editions of tsa-tzu were missing. Since Song Dynasty, there were diverse types of literacy textbooks one of which was tsa-tzu that was accepted and utilized as textbooks mainly by the offsprings of farmers when they were free from farm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sa-tzu developed rapidly with more and richer contents. In Minguo Period, tsa-tzu was still spread in non-government stratum of society. In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n China, tsa-tzu textbooks were compiled and put into use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the literacy movement across the country.
     Chapter three is to shed a light on the causes of popularity of tsa-tz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ommercial econom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ommon people felt it necessary to develop literacy competence in their daily economic life. It became a social tendency to abandon Confucianism for business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values and serious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Besides, the increase of urban dwellers gave the impetus to the development spiritual life. And the demand for entertainment involving easy readers became growingly great. The popularity of printing technology provided for tsa-tzu an access to publi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schools being on the wing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sa-tzu was used a lot as supplementary textbooks. As the result of that, tsa-tzu became more in numbers of types, richer in contents and more popular with peop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hapter four i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sa-tzu by comparing with the other similar literacy textbooks for beginners. The traditional literacy textbooks for novices emphasized the education of Confucianism ethics and morals. And what' s more, they were so much influenced by Neo- Confucianism in Song and Ming Dynasties that these textbooks were imbued with more abstract moral education. Whereas tsa-tzu was teemed with more things in daily life and practical knowledge in terms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commerce and so on, all of which were closely linked with common people s life. In addition, these textbooks were written in colloquial language or dialects which were easily understandable to common people. Furthermore, they had many other advantages: flexible methodology, healthy contents such as advocate of relative intimacy, thrifty life, time value, and anti-superstition. By and large the textbooks integrated literacy educa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Thanks to the strong flavor of daily life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textbooks made common people s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richer,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non-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Chapter five is to probe into the dissemination of tsa-tzu home and abroad. tsa-tzu has been spread in Central China, Northwest China, Taiwan and Japan. Also, this chapter is to introduce the commercial book pertaining to tsa-tzu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sa-tzu and "Sanbaiqian" . Although new schools came into being in Minguo period, tsa-tzu was still popular with ordinary people. In the early period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and even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ness period, many types of tsa-tzu were compiled across the country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literacy of people in the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se cases demonstrated the great significance of tsa-tzu in education of China.
     The conclusion is to point out that tsa-tzu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 it is not only a nun-government literacy textbook but also a practical coursebook for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lower class than. Unlike the fate of Confucianism, tsa-tzu did not win the deserved attention from the feudal government. But, it made a huge contribution to the popularity of mass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a, and offered some implications for the rural education, adult literacy educ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reform undertaken in the era of Mingguo as well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引文
[1](清)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稿》本。
    [2]《大元通制条格》卷五:“至元十年五月,大司农司各道劝农官申:各路府州司县在城关厢已设长学外,据村庄各社请教冬学,多系粗识文字之人,往往读《随身宝》、《衣服杂字》之类,枉误后人,皆宜禁约。今后止许遵守已降条画,训以圣经,教其句读音义。学师比及受请以来,宜于州县学官处预将各经校正点读句读音义归一,不致讹舛,如此庶免传习之误。已明经史,不拘此例。仍令府州司县提点农事去时,亦宜学师处以理奖劝。大司准拟。”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1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2 周谷城:《传统蒙学丛书序》,《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2]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3]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4]顾明远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
    [5]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1]周谷城:《〈传统蒙学丛书〉序》,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页。
    [2]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2][美]Jerome Bruner著,宋文里译:《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学的观点》,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7-18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2]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3]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4]孙丽谷、王林主编:《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1]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版,“叙说”。
    [2]冯尔康等:《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3]王家范:《从难切入,在“变”字上做文章》,《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4][美]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
    [2]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246页。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4](明)吕坤:《社学要略》,《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补编,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1]冯应京辑:《月令广义》卷二《岁令二·授时》,明万历间刻本。
    [2]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3]Evelyn Sakakida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 ing China》.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1979.P18-23.
    [4]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清)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稿》本。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1-32页。
    [3](汉)班固:《汉书·艺文志》。
    [1]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转引自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1](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清初(1644-1722)抄本。
    [2](清)顾炎武:《目知录》卷二十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3](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清初(1644-1722)抄本。
    [4]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1]徐梓、王雪梅:《蒙学歌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2]喻岳衡:《急就篇·前言》,见(汉)史游著,曾仲珊校点:《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8-9页。
    [1]刘复辑:《敦煌掇琐》,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本,第329-335页。
    [2]瞿菊农:《中国古代蒙养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4期。
    [3]喻岳衡:《传统蒙学书集成·包举杂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4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2]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4页。
    [1]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08页。
    [3](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第34页。
    [1](清)任大椿:《小学钩沉》,《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718页。
    [2](清)任大椿:《小学钩沉》,《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706页。
    [1](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2页。
    [2](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2页。
    [1](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311页。
    [2]瞿菊农:《中国古代蒙养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1年第4期。
    [3](明)陈士元:《古俗字略,汉碑用字,俗用杂字》,《续修四库全书》(经 小学)收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160-166页。
    [1]乔卫平:《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1]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4页。
    [2]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93页。
    [3](明)佚名:《新锲鳌头备用杂字元龟》,明万历二十二年刊本。
    [1](清)佚名:《新刻增补四言杂字》,书林同仁堂铺发兑。
    [2]朱凤玉:《敦煌写本字样书研究之一》,《华冈文科学报》,1989年第17期。
    [1]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103页。
    [2]余嘉锡:《内阁大库碎金跋》,《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05页。
    [1]余嘉锡:《内阁大库碎金跋》,《余嘉锡论学杂著》(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604页。
    [2]《碎金》,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民国24年(1935),影印本
    [3]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995页。
    [1]黄任恒:《补辽史艺文志》,《辽痕五种》,民国14年(1925)铅印本。
    [2]白滨等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3](南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3页。
    [4](明)杨士奇等编:《文渊阁书目》卷十一类书,记有“对相识字一部一册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0页。
    [1]详见张志公:《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见《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189页。
    [2]《新编对相四言》,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1]郭成伟点校:《大元通制条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年版,第83页。
    [1]《新元史·食货志》,转引自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2页。
    [2]《大元通制条格》卷五:“至元十年五月,大司农司各道劝农官申:各路府州司县在城关厢已设长学外,据村庄各社请教冬学,多系粗识文字之人,往往读《随身宝》、《衣服杂字》之类,枉误后人,皆宜禁约。今后止许遵守已降条画,训以圣经,教其句读音义。学师比及受请以来,宜于州县学官处预将各经校正点读句读音义归一,不致讹舛,如此庶免传习之误。已明经史,不拘此例。仍令府州司具提点农事去时,亦宜学师处以理奖劝。大司准拟。”
    [3](明)刘若愚:《明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1]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清文奎楼刻本。
    [1](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1]佚名:《七言杂字》,宝善堂梓行,光绪乙巳七月新刻。
    [1]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3-64页。
    [2]宋洪、乔桑:《蒙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9页。
    [3]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0页
    [4](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等译,《江户时代中围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1]此义由山东德州日报编辑李公五世外孙孙玉海先生供稿。
    [2]喻岳衡:《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第2页。
    [1](清)徐三省:《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1]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15-464页。
    [1](民国)鹿华藻:《方言分类简便杂字》,民国23年(1934)石印本。
    [1]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页。
    [1]萧征:《绘图农村日用七言杂字·编者的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农村杂字·重版说明》,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重版。
    [2]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Evelyn Sakakida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 ing China》,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79.P18-23.
    [2]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簏书社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4](清)顾炎武:《目知录》卷十《开垦荒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洪武实录》卷二九。
    [6]《明史·.太祖本纪二》。
    [7]《洪武实录》卷二四三。
    [1]印鸾章、李介人著:《明鉴》卷一《太祖高皇帝》,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5页。
    [2]《明史·食货志》。
    [3]《洪武实录》卷二四三。
    [4]同治《湖州府志》卷二九《风俗》,清同治13年(1874)爱山书院刻本。
    [5](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六引岳震川《安康府志食货论》,清道光6年(1826)刻本。
    [1](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三七引高晋《请海疆禾棉兼种蔬》,清道光6年(1826)刻本。
    [2](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五十《补农书》下,江苏:江苏书局,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3]《清高宗实录》卷五一。
    [4]转引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版,第465页。
    [1]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6页。
    [2]转引自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3](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上海:清光绪30年(1904)图书集成铅版印书局铅印本。
    [4](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府风俗考》,上海:清光绪30年(1904)图书集成铅版印书局铅印本。
    [1](明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2]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3]同治《新城县忠》卷一《风俗》,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4]道光《内江县志要》卷一《物产》,清光绪13年(1887)补刻本。
    [5]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8页
    [6]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1]《增注写信必读》卷九,苏州,唐芸洲(再丰)编,上海: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印,第1-2页。
    [2]《云锦书笺》卷六,转引自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9页。
    [3]张海鹏、王廷元主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4]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 1973,P277,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Dwight Perkins eds:《China's Modern Economy in History Perspective》,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5,P6,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明)张所望:《梧浔杂佩》,转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3页。
    [7]乾隆《上海县志》卷,清乾隆(1736-1795)刻本。
    [8](清)许仲元:《三异笔谈》卷三《布利》,清道光刻本。
    [1](清)兰浦:《景德镇陶录》序,清光绪17年(1891)刻本。
    [2]万历《山东通志》卷八《物产》,明万历4年(1576)增刻。
    [3](清)《雍正朱批谕旨》第八册何天培奏,雍正四年七月二十日,清乾隆3年(1738)内府刻本。
    [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六,清康熙间水天阁刻本。
    [5]康熙《松江府志》卷五四《遗事》下,清康熙2年(1663)刻本。
    [6](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卷七《江南水路》,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7](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八《土物》,上海文明书局,民国间铅印本。
    [8](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四0引晏斯盛《请设商社疏》,清道光6年(1826)刻本。
    [9]乾隆《震泽县志》卷四《镇市村》,清乾隆11年(1746)刻本。
    [1]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页。
    [2](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9回《乖二官骗落美人计》。
    [3](清)徐三省:《释义经书便用统考杂字》(外卷),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4](清)徐三省:《释义经书便用统考杂字》(外卷),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1]《新刻邺架新载万宝全书》,第九卷,清刻本。
    [2](明)陆人龙:《型世言》第38回《妖狐巧合良缘,蒋郎终偕伉俪》。
    [3](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陈经济失钥罚唱,韩道国纵妇争锋》。
    [1](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葬神仙马秀才送葬,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2]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387页。
    [3](清)徐三省:《释义经书使用统考杂字》(外卷),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4]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5]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J].《新史学》(台北)第10卷第3期(1999年3月).
    [6]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1]《论语·里仁》。
    [2]《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3]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4]光绪《熊氏续修族谱》卷三《家训》,见丁刚:《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5]《洪武实录》卷三九。
    [6]《洪武实录》卷一七六。
    [7]张瀚:《松窗梦语》卷六《异闻记》,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年重印。
    [8]万历《嘉定县志》卷六《田赋·物产》,明万历33年刻本。
    [9]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政》;康熙《饶州府志》引万历《饶州志序》。
    [10]咸丰《南浔镇志》卷一《疆里·物产》,上海书店1992年据清同治2年刻本影印。
    11(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宣化府部汇考七》,上海:清光绪30年图书集成铅版印书局铅印本。
    [1]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二《江南》二十。
    [2]《谷山笔麈》,见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3](宋)陈亮:《龙川文集·四弊》,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4](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一九,清光绪刻本。
    [5](明)王阳明:《节庵方公墓表》(《阳明全书》卷二五),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版。
    [6]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页。
    [7]沈垚:《落帆楼文集》卷二四《费席山先生七十双寿序》,民国7年嘉业堂刻本。
    [1]《越州阮氏宗谱》卷一九《冀青公家训》,民国17年世懋堂木活字本。
    [2]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3]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页。
    [4]参见[日]大木康:《明代江南出版文化研究》,《广岛大学文学部纪要》卷五0,第98页,转引自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5]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6]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7]《古文真宝》前集卷首《真宗皇帝劝学文》,转引自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1]转引自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页。
    [3]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新史学》(台北)第10卷第3期。
    [4]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5]李纯蛟:《科举时代的应试教育》,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297-298页。
    [6]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1]陈飞:《历史的苦涩·苦涩:举子们的命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卷首语。
    [2]《何氏家规》,清光绪间,南清河王氏小方壶斋木活字本。
    [3]翟屯建:《明清时期徽州刻书简述》,《文献》,1988年4期。
    [4]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页。
    [5]徐梓:《传统学塾中塾师的辛酸苦痛》,《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4期。
    [1]徐梓、王雪梅编:《蒙学歌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2]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8页。
    [3](明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4](明清)佚名:《五言杂字》,清刻本、苏州民间抄本。
    [5]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明)冯应京辑:《月令广义》卷二《岁令二·授时》,明万历间刻本
    [2]龚自珍:《定庵文集》文4,江左小叙辨,清同治7年(1868)刻本。
    [3]吴晗:《灯下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03页。
    [4]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版,第28页。
    [5]《水东日记》卷二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3-214页。
    [6]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9页。
    [1]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2]高小康:《市民、士人与故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3]王宁、钱林森、马树德:《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4]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一四,上海大同译书局刊。
    [5]《大清仁宗睿皇帝》卷二七六,转引自王利器辑:《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4页。
    [6]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61页。
    [1]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2]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3]《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
    [4](宋)耐德翁:《都城纪胜》,《三教外地》,扬州诗局重刊楝亭藏本,第14页。
    [1](明)谢肇淛:《五杂俎》卷三十,明刻本。
    [2](宋)祝穆:《方舆胜览》,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3]吉少甫:《中国出版简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4]李致忠:《古书版本鉴定》,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5](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四,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刻本。
    [6]宋莉华:《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1]《明史》卷七八《食货志·赋役》。
    [2]康熙《上饶县志》卷十,清康熙23年(1684)刻本。
    [3](清)叶德辉:《书林清活》卷七,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刻本。
    [4](明)朱国桢:《皇明大政记》卷一,明崇祯(1628-1644)刻本。
    [5](清)龙文彬:《明会要》,永新龙文彬永怀堂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1](明)陆深:《金台纪闻》下,嘉靖24年(1545)刻本。
    [2](明)唐锦:《龙江梦余录》卷三,明弘治17年(1504)刻本。
    [3](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八,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刻本。
    [4]嘉靖《建阳县志》卷三《乡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31,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本。
    [5](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济会通卷四,广雅书局,清光绪22年(1896)刻本。
    [1]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铅印本。
    [2]《清圣祖实录》卷三六。
    [3](清)王士祯:《居易录》卷十四,清雍正间刻本。
    [4](清)张穆:《房斋书札诗稿》手稿本。
    [1]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2页。
    [2](清)徐三省:《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3]《袁枚家书手稿》真迹,北京图书馆藏。
    [4]《清代文字狱档》,转引自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55页。
    [1]肖东发:《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2][美]高彦颐(Dorothy Ko)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7页。
    [3]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4]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页。
    [5]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6]《新元史·食货志》,转引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页。
    [7]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2页。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48页。
    2 李国钧:《明清蒙学教育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1期。
    3 《福建省志·教育志》第48-51页,转引自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4 李国钧:《明清蒙学教育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1期。
    5 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6 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前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7 韩凝春:《明清塾师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南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3页。
    [2]郭成伟点校:《大元通制条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3]常镜海:《中国私熟所用课本之研究》(上、下篇),上海《新东方》1940年第一卷第八期和第九期。
    [4]李伯棠:《小学语文教材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1 刘成禹:《世载堂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2 李国钧:《明清蒙学教育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1期。
    3 吴洪成:《历史的轨迹--中国小学教育发展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9页。
    4 刘大可:《武北:传统客家村落的社区研究》(1259-1949),浙江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第80页、116 117页。
    [1]王毅:《吴国伦和他的〈重订才子杂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7卷第1期。
    [2]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
    [3]盛伟主编:《蒲松龄全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9页。
    [1]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25-431页。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1]陆养涛主编:《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2](明)陈士元:《古俗字略,汉碑用字,俗用杂字》,《续修四库全书》(经 小学)收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160-166页。
    [1]可参见高维国编校:《杂字·前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1页。
    [1]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页。
    [2]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68页。
    [1]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2](明)杨士奇等编:《文渊阁书目》卷十一类书,记有“对相识字一部一册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50页。
    [1]《试谈〈新编对相四言〉的来龙去脉》,附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189页。
    [2][苏联]阿·阿·克腊斯诺夫斯基教授著《夸美纽斯的生平和教育学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73页。
    [3]戴本博:《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
    [1][苏联]阿·阿·克腊斯诺夫斯基教授著《夸美纽斯的生平和教育学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84页。
    [2]佚名:《新编对相四言》,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影印本。
    [1](清)佚名:《备用杂字》,清光绪(1875-1908)刻本。
    [2](清)佚名:《三言杂字》,民间抄本、广益书局石印本。
    [3](清)佚名:《使用杂字》,绛州永兴堂刊刻发行。
    [4](明清)佚名:《杂字千子图》,川省棉XX发。
    1(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2(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3(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屯溪开益堂梓行。
    [2](清)佚名:《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聚文山房发庄民国十八年版。
    [1](清)徐三省辑,《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1]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1]来新夏:高维国编校:《杂字·序》,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版,第77页。
    [3]谢广山、宋五好:《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之方法》,《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31期。
    [4]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教育学报》,2005第2期。
    [1](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马维堂供稿,文见《春秋》1997年第1期。。
    [2]吴伯箫:《北极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32页。
    [3]吴伯箫:《北极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30页。
    [1](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2](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3](古罗马)M.T.瓦罗:《论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4]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5](清)冯应京辑:《月令广义》卷二《岁令二·授时》,明万历间刻本。
    [1](明)王阳明:《节阉方公墓表》(《阳明全书》卷二五),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
    [2](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1](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2](明)谢肇淛:《五杂俎》,明刻本。
    [3]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王锡纶:《怡青堂文集》,民国7年刊本,第3卷,第25-27页。
    [5]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6](明清)佚名:《五言杂字》,清刻本,苏州民间抄本。
    [1](清)宋信中:《山头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山头陈贻柱先生校订,济南王孔瑞先生供稿(以下同)。
    [1]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2]李希霍芬:中国(F.von Richthofen:China),卷二,第201-202、208页,1882年),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2卷,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2页。
    [3](清)宋信中:《山头杂字·窑场第一》,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1(清)宋信中:《山头杂字·窑场第一》,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2(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1]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屯溪开益堂梓行。
    [3]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二,江南二十。
    [4]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三二,江南二十。
    [5]万历《福州府志》卷七《舆地志》,明万历(1573-1620刻本。
    [6]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2(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通用尺牍》,屯溪开益堂梓行。
    [2]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簏书社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3](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常用杂帖》,屯溪开益堂梓行。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汇选尺牍通用粹语》,屯溪开益堂梓行。
    [2](明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二卷附新锲幼学易知书札便览一卷》(以下皆简称《增补易知杂字全书》),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3](明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新镌幼学易知书札便览》,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减。
    [1]《闺训千字文》,见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7-193页。
    [2]《改良女儿经》,见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5-210页。
    [1](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2]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3]胡幸福:《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上的两次遗憾及思考》,《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4]丁刚:《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9页。
    [5](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1]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2](清)徐三省编辑,戴启达增订:《释义经书使用通考杂字·外卷》(状元阁印订元龙通考杂字),清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1](清)王相:《万全世事元龙通考杂字》,京都文萃堂梓行。
    [2](宋)郑克:《折狱龟鉴》卷六《核奸》,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版。
    [3]《光绪会典事例》卷七五五,见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1 同治《新城县志》卷一《风俗》,清刻本。
    2 道光《内江县志要》卷一,《物产》,清刻本。
    [1](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2](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3](明清)佚名:《杂字》,苏州民间抄本。
    [4](清)徐三省编辑,戴启达增订:《释义经书使用通考杂字·外卷》(状元阁印订元龙通考杂字),清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5]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6页。
    1(清)徐三省编辑,戴启达增订:《释义经书使用通考杂字·外卷》(状元阁印订元龙通考杂字),清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1](清)王相:《万全世事元龙通考杂字》,京都文萃堂梓行。
    [2]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3]杨国桢:《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4](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马维堂供稿,文见《春秋》1997年第1期。
    [1](明清)佚名:《包举杂字》,文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4页。
    [2]《孟子·梁惠王》。
    [1](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2](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1]汪玢玲:《蒲松林与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2]黄伯容、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
    [3]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07页。
    [1](明)佚名:《新锲鳌头备用杂字元龟》,明万历二十二年刊本。
    [2](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1(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2(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1](清)佚名:《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聚文山房发庄民国十八年版。
    [2]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3]黄伯容、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4页。(合辙也是押韵的意思。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4](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1 《金泽小志》卷一风俗,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 刘成禹:《世载举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 郭成伟点校:《大元通制条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4(清)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稿》本。
    5(清)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稿》本。
    6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28-229页。
    [1](南宋)朱熹:《训学斋规》。
    [2]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57页。
    [3](清)王晫:《檀几丛书》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46-267页。
    [4](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5](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6](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7]多贺秋五郞:《宗谱的研究》(资料篇),东洋文库1960年版,第583页。转引起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页。
    [8]咸丰《南浔镇志》卷二一农桑收施国祁诗,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9]《南漳子》序,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0](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1(清)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吕善成堂刊。
    3 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18页。
    4 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5 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页。
    [1]赵玉臣主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2]《双林镇志》卷一五(原纂)风俗,转引自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4]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114页。
    [5](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6]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1]喻岳衡主编:《捷径杂字包举杂字·前言》,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2](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3](清)佚名:《山西杂字必渎》,同治元年东吕善成堂刊。
    [4](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5]《史记·孝文本纪》。
    [6]《贞观政要》。
    [7](明清)佚名:《幼学杂字·农桑门》,李光明庄刻本。
    [1](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2](明清)佚名:《杂字》,苏州民间抄本。
    [3](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4](明清)佚名:《包举杂字》,文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3页。
    [5]嘉庆《宁国府志》卷九《风俗》引。
    [6](明清)佚名:《时行课幼大全杂字》,民国重庆古文书局刻本。
    [1](明)冯应京辑:《月令广义》卷二《岁令二·授时》,明万历间刻本。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3](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4](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5](清)佚名:《四言杂句》,文见博罗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2年12月出版:《博罗文史》第五缉。
    [6](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1](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2]《清经世文编》卷三十《户政五·见武役二》,转引自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3](清)马喜华阅:《绘图智灯杂字》,宣统元年上海、广东、汉口等地广益书局刊行,绍兴奎照楼、墨润堂刊行。
    [4]《孝经·三才》。
    [5]《论语·学而》。
    [6](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7](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李堂藏板。
    [8](明清)佚名:《幼学杂字》,李光明序刻本。
    [9](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10](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11](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1]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2](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人物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3](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4](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5](明清)佚名:《时行课幼大全杂字》,民国重庆古文书局刻本。
    [6](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人事通用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7](明清)佚名:《包举杂字》,文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3页。
    [8](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人事通用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9](明清)佚名:《幼学杂字·武备门》,李光明庄刻本。
    [10](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11]佚名《民国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7-119页。
    [12](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13](明清)佚名:《时行课幼大全杂字》,民国(1912-1949)重庆古文书局刻本。
    [14](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1](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2](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3](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人事通用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4](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争讼章第二十三》,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5](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6]《论语·颜渊》。
    [7](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争讼章第二十三》,乾降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8](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李堂藏板。
    [9](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10](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11](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李堂藏板。
    [12](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1](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3]傅农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4]吴晗:《灯下集》,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103页。
    [5]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0页。
    [6](明清)佚名:《捷经杂字》,文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7页。
    [7](明清)佚名:《常用杂字》,文见宋洪、乔桑主编:《蒙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9页。
    [1](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2](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3](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赌博章第二十四》,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4](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行衏第二十五》,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5](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6](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7](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8](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奎堂藏板。
    [9](清)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上杭马林兰藏板,林建明供稿。
    [10]唐李商隐著,(清)冯浩注、王步高、 刘林辑校汇评:《李商隐全集》(上册),珠海:珠海出版社2002版,第147页。
    [11](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奎堂藏板。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3](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4](明清)佚名:《常用杂字》,文见宋洪、乔桑主编:《蒙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9页。
    [5](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6](清)佚名:《四言杂句》,文见博罗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2年12月出版:《博罗文史》第五缉。
    [7](清)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上杭马林兰藏板,林建明供稿。
    [8](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9](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10]佚名:《中华改良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11](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12](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
    [13](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14](清)佚名:《日用时行杂字》,清末(1851-1911)保宁恒言堂刻本。
    [15](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地理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3](清)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上杭马林兰藏板。
    [4](清)佚名:《日用时行杂字·幼学》,清末(1851-1911)保宁恒言堂刻本。
    [5](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6](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7](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8](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9](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10](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11]“(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12](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马维堂供稿,文见《春秋》1997年第1期。
    [1](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2](民国)佚名:《农村杂字》,民国期间民间抄本。
    [3](清)佚名:《使用杂字》,绛州永兴堂刊刻发行。
    [4]汪玢玲:《蒲松林与民间文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5](清)蒲松龄:《日用俗字·庄农第二》,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1](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2](清)佚名:《天津地理买实杂字》,天津聚文山房发庄民国十八年版。
    [3](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4](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5](明清)佚名:《幼学杂字·人事门》,李光明庄刻本。
    [6](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7](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人事通用类》,屯溪开益堂梓行。
    [1]武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前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2](明)刘若愚:《明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3](南宋)陆游著,饯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3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995页。
    [1]黄任恒:《补辽史艺文志》,南海黄氏,民国14年(1925)铅印本。
    [2]史金波:《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69页。
    [1]宋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中),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页。
    [2]史金波:《西夏汉文本《杂字》初探,《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67-185页。
    [3]参见王静如、李范文:《西夏文<杂字>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4]转引自聂鸿音、史金波:《西夏文<三才杂字>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聂鸿音、史金波:《西夏文<三才杂字>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2]王静如、李范文:《西夏文<杂字>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3]聂鸿音、史金波:《西夏文<三才杂字>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4]《太宗实录》,卷四八。
    [1]《大明会典》卷二百二十一“翰林院”条,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89年,第2943页。
    [2]吕维琪《四译馆则》,转引自乌云高娃,刘迎胜:《明四夷馆“鞑靼馆”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明史》卷三三二《西域传》,转引自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01、204页。
    [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06页。
    [3]陈宗振:《关于<高昌馆杂字>标音问题的探讨》,《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4]胡振华:《珍贵的回族文献<回回馆译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1]参见郭齐文:《太谷商人之特色》,载《文史研究》1994年1、2期合刊,第77页,山西文史馆主办。
    [2]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3]《清种类钞》第五册《农商类》,转引自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1]林明德:《韩国汉文小说之兴哀及其研究》,《域外汉文小说论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78(1989)年版,第29页。
    [2]严绍璗:《中国古代文献典籍东传日本的轨迹-中国文化的世界历史性意义的研讨》,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版,第13995页。
    [1]转引自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2]王勇:《汉籍东传诸说考辨-从文化交流的视角考察汉籍在东亚的流播》,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4-65页。
    [3]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
    [5]陈长城、蒋维锬:《福建古代雕版刻工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详见福建省情资料库: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1012&index=26&
    [1]王勇、王宝平:《日本文化的历史踪迹》,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2][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等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1](日)柴贞谷:《杂字类编·序》,日本天明6年(1786),泛爱堂刻本。
    [2]参见Evelyn Sakakida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1979.P265-268.
    [1](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2]陆坚:《张志和<渔父>的流播与日本填词的滥觞》,陆坚、王勇主编:《中国典籍在日本的流传与影响》,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2页。
    [3](日)柴贞谷:《杂字类编·序》,日本天明6年(1786),泛爱堂刎本。
    [1](日)柴贞谷:《杂字类编·重修凡例》,日本天明6年(1786),泛爱堂刻本。
    [1]武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前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明)井土清:《战后日本史》(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1页。
    [1]连横:《台湾通史》(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82页。
    [2](台湾)朱凤玉:《敦煌写本<开蒙曼训>与台湾<四言杂字>》,《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25页。
    [3](台湾)朱凤玉:《敦煌写本<开蒙要训>与台湾<四言杂字》,《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一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第128页。
    [1]严绍璗:《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前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2]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3]《合刻水陆路程叙》,(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
    [1]万历《山东通志》卷八《物产》。
    [2](近)许承尧:《歙事闲谭》,李明回、彭超、张爱琴校点,合肥:安徽黄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18卷,603页。
    [3](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序》,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4](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序》,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5页。
    [5](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卷七《江南水路》,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6](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后序》,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28页。
    [1]王振忠:《徽州人编纂的一部商业启蒙书-<日平常>抄本》,《史学月刊》,2002年第2期,下同。
    [1](明)程春宇:《士商类要·为客十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5页。
    [3](明)程春宇:《士商类要·士商规略》,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293页。
    [2](明)程春宇:《士商类要·士商规略》,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293页。
    [1](明)程春宇:《士商类要·经营说》,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01页。
    [2]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0页。
    [3](明)李晋德撰《客商一览醒迷·警世歌》,(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午版,第330-333页。
    [4]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0页。
    [1]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2](明)程春宇:《士商类要·孝顺父母》,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3](明)程春宇:《士商类要·敬兄爱弟》,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4](明)李晋德撰《客商一览醒迷·商贾醒迷》,(明)黄汴著,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19页。
    [5](明)程春宇:《士商类要·贸易赋》,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6](明)程春宇:《士商类要·为客十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5页。
    [7](清)王秉元:《生意世事初阶》,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8](清)王秉元:《生意世事初阶》,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7页。
    [9](清)吴中孚:《商贾便览》,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页。
    [1](明)程春宇:《士商类要·禁作无益》,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
    [2](清)吴中孚:《商贾便览》,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页。
    [3](清)吴中孚:《商贾便览》,郭孟良编译:《从商经》,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225页。
    [4](明)程春宇:《士商类要·戒浪饮酒》,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2]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25页。
    [3](明)朱国桢著,缪宏点校:《涌幢小品》卷十八,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22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3页。
    [1](清)佚名:《日用时行杂字》,清末(1851-1911)保宁恒言堂刻本。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1]章太炎:《重订三字经》卷首题辞。
    [2](明)吕坤:《社学堂略》,《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补编,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3](南宋)陆游著,饯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沣》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83页。
    [1](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2](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1]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
    [2](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集写书信》,屯溪开益堂梓行。
    [1](明清)佚名:《时行课幼大全杂字》,民国(1912-1949)重庆古文书局刻本。
    [2](明清)佚名:《五言杂字》,清刻本、苏州民间抄本。
    [1]王旭:《浅淡<三字字>在教育史上的地位》,《理论界》,2005年第1期。
    [2]参见耿葆贞注释:《百家姓助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3]参见唐松波注释:《千字文助渎》,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4]郑国民、刘彩祥、王元华、陈双新:《小学语文常用读物的字种与字量研究…“三、百、千”“四书”、古诗80首等六种读物的用字》,《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4期。
    [5]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1]张静贤:《汉字与汉字教学研讨会侧记》,《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4期。
    [2]洪深:《一千一百个基本汉字使用教学法》,上海:生活书店民国25版,第2页。
    [3](清)王相:《三字经训诂·序》,清会间书业堂刻本。
    [1](清)诸人获著,柏香书屋校印:《坚瓠集》戊集卷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1]佚名:《中华改良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2](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
    [3](清)佚名:《日用时行杂字》,清末(1851-1911)保宁恒言堂刻本。
    [1](清)蒲忪龄:《日用俗字·自序》,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2]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425页。
    [1]肖朗、王鸣:《<三字经>》满、蒙文本及仿制本论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8卷第1期。
    [1]周谷城:《传统蒙学书集成·序》,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2]刘成禹:《世载堂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4](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5](明清)佚名:《幼学杂字》,李光明庄刻本。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8页。
    [2]徐梓:《千字文得流传及其影响》,《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2期。
    [3]王重民:《跋太公家教》,转引自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77页。
    [4](明)吕坤:《社学要略》,《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补编,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5]全祖望:《明初学校贡举事宜记》,《鲒埼亭集外编》,卷二十二。
    [1](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1]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2]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3]《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第464至468页,转引自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4]转引自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5]《光绪三十年十月初五日保定易州查学王振垚、冯蕴章查视涞水县小学堂情形禀》,见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页。
    [6]王毅:《吴国伦和他的<重订才子杂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7卷第1期。
    [1]佚名:《中华改良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2](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马维堂供稿,文见《春秋》1997年第1期。
    [3]佚名:《中华改良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4]《中华民国史档子资料汇编》第二辑,第464页全468页。转引自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1](民国)佚名:《民国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7-119页。
    [1](民国)佚名:《民国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7-119页。
    [2](民国)佚名:《农村杂字·序言》,民国期间民间抄本。
    [1](民国)佚名:《农村杂字·交通》,民国期间民间抄本。
    [2](民国)佚名:《农村杂字·矿物》,民国期间民间抄本。
    [3](民国)佚名:《农村杂字·社会》,民国期间民间抄本。
    [4]江隆基:“边区教育的回顾与前瞻”,《陕甘宁边区的普通教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页。
    [1]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Ⅺ页。
    [2]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3]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2页。
    [4]教育科学研究所储备处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第291页。
    [5]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6]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7]王毅:《吴国伦和他的<重订才子杂字>》,《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7卷第1期。
    [8]《陕甘宁边区关于培养知识分子与普及群众教育的决议》,转引自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Ⅸ页。
    [9]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Ⅺ页。
    [10]人民教育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57页。
    [11]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36页。
    [1]转引自[日]浅井加子著,王国勋、刘岳兵等译:《当代中国扫盲考察》,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欧阳璋主编:《成人教育大事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7-11页。
    [6]萧征:《绘图农村日用七言杂字·编者的话》,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1]辛安亭:《农村日用杂字·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版,第12-19页。
    [2]辛安亭:《农村日用杂字·卫生》,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版,第19-21页。
    [3]辛安亭:《农村日用杂字·政治》,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版,第25-30页。
    [4]金一鸣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1]欧阳璋主编:《成人教育大事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2]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农村杂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1页。
    [3]萧征:《绘图农村日用七言杂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0页。
    [4]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编:《扫除文盲文献汇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5]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编:《扫除文盲文献汇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1]朱起:《新编绘图庄农杂字·内容说明》,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
    [2]莱茵:《农村杂字》,出版社不详,1985年版,第1页。
    [3]莱茵:《农村杂字》,出版社不详,1985年版,第47-50页。
    [1]吕世圣:《新编农村日用杂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2]吕世圣:《新编农村日用杂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8-49页。
    [3]莱茵:《农村杂字》,1985年版,出版社不详,第117-120页。
    [1]廖其发主编:《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1]转引自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2]《隋书·经籍志》著录有张揖《难字》一卷,周成《杂字解诂》四卷,其中“难”字为“杂”字形讹。
    [3]周谷城:《传统蒙学从书序》,《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簏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4]周谷城:《传统蒙学丛书序》,《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5](清)佚名:《使用杂字》,绛州水兴堂刊刻发行。
    [6](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1]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教育学报》,2005年第1卷第2期。
    [1][日]浅井加叶子著,王国勋、刘岳兵等译:《当代中国扫盲考察》,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2]朱起:《新编绘图庄农杂字》,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
    [1]王湛:《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扫盲工作的发展-在全国扫盲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2年第8期。
    [2]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3]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4]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5](南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沣》卷二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783页。
    [6]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1]湖南救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2]莱茵:《农村杂字》,1985年版,出版地不详,第117-120页。
    [3]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页。
    [4]农业部:《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规划》(2003-2010年),农业部2003年3月发,见《农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5]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敦育司(编):《扫除文盲文献汇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5页。
    [2]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3]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4]任钟印选编:《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6页。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228-229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2]高维国编校:《杂字·前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论语》(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孟子》(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汉)司马迁:《史记》,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
    (汉)史游著,曾仲珊校点:《急就篇》,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唐)长孙无忌等撰:《隋书经籍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5年。
    (唐)刘知儿:《史通》,《史通通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唐)颜师古:《急就篇注》,清初(1644--1722)抄本。
    (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江阴:瑞安黄体芳,清光绪10-11年(1884-1885)刻本。
    (宋)陈亮:《龙川文集》,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
    (宋)耐德翁:《都城纪胜》,扬州诗局重刊楝亭藏本。
    (宋)郑克:《折狱龟鉴》,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6[1937]。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明)《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
    (明)谢肇淛:《五杂俎》,明刻本。
    (明)吕坤:《社学要略》,《五种遗规·养正遗规》补编,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明)叶盛:《水东日记》,《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明)徐溥等:《大明会典》,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9年。
    (明)叶盛:《《菉竹堂书目》,《明代书目题跋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明)王阳明:《阳明全书》,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
    (明)张瀚:《松窗梦语》,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5年重印。
    (明)陆深:《金台纪闻》,明嘉靖24年(1545)刻本。
    (明)冯应京辑:《月令广义》,明万历间刻本。
    (明)朱国桢:《皇明大政记》,明崇祯(1628-1644)刻本。
    (明)(明)朱国桢著,缪宏点校:《涌幢小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明)唐锦:《龙江梦余录》,明弘治17年(1504)刻本。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广雅书局,清光绪22年(1896)刻本。
    (明)张所望:《梧浔杂佩》,湖北省图书馆1995年原底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微缩制品。
    (明)杨士奇等编:《文渊阁书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明)佚名:《新刻邺架新载万宝全书》又名《新刻搜罗五车合并万锦不求人》,万历四十二年甲寅刻本。
    (明)刘若愚:《明宫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
    (清)《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马国翰:《玉函山塄辑佚书》,光绪十年楚南湘远堂刊本。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任大椿:《小学钩沉》,《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小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
    (清)王士祯:《居易录》,清雍正间刻本。
    (清)龙文彬:《明会要》,永新龙文彬永怀堂清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清)昆冈等:《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光绪25年(1899)清会典馆石印本。
    (清)龚自珍:《定庵文集》,清同治7年(1868)刻本。
    (清)许仲元:《三异笔谈》,清道光刻本。
    (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江苏:江苏书局,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清)王晫:《檀几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王筠:《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稿》本。
    (清)唐彪:《父师善诱法》,《读书作文谱》后附,岳麓书社1989年。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微缩制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清)顾炎武:《肇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清)康有为:《日本书目志》,上海大同译书局刊。
    (清)张穆:《房斋书札诗稿》手稿本。
    (清)袁枚:《袁枚家书手稿》真迹,北京图书馆藏。
    (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上海:清光绪30年(1904)图书集成铅版印书局铅印本。
    (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沈垚:《落帆楼文集》,民国7年(1918)嘉业堂刻本。
    (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清(1644-1911)抄本。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清康熙间水天阁刻本。
    (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清道光6年(1826)刻本。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上海:扫叶山房,民国8年(1919)刻本。
    (清)唐芸洲:《增注写信必读》,上海:商务印书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铅印本。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上海文明书局,民国间铅印本。
    (清)张又渠辑、徐桐节钞并续编:《课子随笔节钞》,清光绪6年(1880)刻本。
    (清)兰浦:《景德镇陶录》序,清光绪17年(1891)刻本。
    (清)《雍正朱批谕旨》第八册何天培奏,雍正四年七月二十日,清乾隆3年(1738)内府刻本。
    (清)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皇清奏议》,清木活字本。
    (清)翟灏:《通俗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清)王相:《三字经训诂》,清金阊书业堂刻本。
    (清)褚人获著,柏香书屋校印:《坚瓠集》戊集卷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近)许承尧:《歙事闲谭》,李明回、彭超、张爱琴校点,合肥:安徽黄山出版社2001年。
    乾隆38年7月2日,管理刑部事务刘统勋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刑科题本。
    臧励稣等:《中国人名大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十年六月初版。
    黄任恒:《辽痕五种》,南海黄氏,民国14年(1925)铅印本。
    王锡纶:《怡青堂文集》,民国7年刊本。
    刘成禹:《世载堂杂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刘复辑:《敦煌掇琐》,台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影印本。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罗竹凤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傅根清今译:《孝经》,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3年。
    郭成伟点校:《大元通制条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印鸾章、李介人:《明鉴》,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1936)铅印本。
    冯元魁:《清史》(1840年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杜家骥:《清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赵尔巽主编:《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1989年。
    张在湘主编:《潍坊文化通鉴》,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徐梓、王雪梅编:《蒙学便读》,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徐梓、王雪梅编:《蒙学歌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徐梓、王雪梅编:《蒙学要义》,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王雪梅编注:《蒙学-启蒙的课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兆基编译:《蒙学经典》,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
    喻岳衡:《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
    盛伟主编:《蒲松龄全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陆养涛:《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
    宋洪、乔桑:《蒙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166-256:地理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影印本。
    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史料》(1-4册),上海:中华书局1928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郭秉文著:《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吴蒙标点:《二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刘笃龄译注:《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 神童诗》,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
    赵玉臣主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
    王应麟:《急就篇补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周子美:《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字处编:《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年。
    (宋)祝穆:《方舆胜览》,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影印本。
    嘉靖《建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31,上海占籍书店1982年影印本。
    万历《福州府志》,明万历(1573-1620刻本。
    万历《嘉定县志》,明万历33年刻本。
    万历《山东通志》,明万历4年(1576)增刻,微缩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康熙《松江府志》,清康熙2年(1663)刻本。
    康熙《饶州府志》,清康熙22年(1683)刻本。
    康熙《上饶县志》,清康熙23年(1684)刻本。
    乾隆《上海县志》,清乾隆(1736--1795)刻本。
    乾隆《震泽县志》,清乾隆11年(1746)刻本。
    道光《内江县志要》,清光绪13年(丁亥1887)补刻本。微缩品,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咸丰《南浔镇志》,上海书店1992年据清同治2年刻本影印。
    同治《新城县志》,清同治10年(1871)刻本。
    同治《湖州府志》,清同治13年(1874)爱山书院刻本。
    《越州阮氏宗谱》,民国17年(1928)世懋堂木活字本。
    《何氏家规》,清光绪间,南清河王氏小方壶斋木活字本。
    (西夏)佚名:西夏汉文本《杂字》,史金波整理,文见白滨等编:《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185页。
    (明)佚名:《新锲鳌头备用杂字元龟》,明万历二十二年刊本。
    (明)佚名:《新锲便蒙群珠杂字》,屯溪开益堂梓行。
    (明)佚名:《新编对相四言》,清末民初石印本,另香港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
    (明)陈士元:《古俗字略,汉碑用字,俗用杂字》,《续修四库全书》(经小学)收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影印本,第160--166页。
    (明)杨慎:《杂字韵宝》,明万历(1573-1620)刻本。
    (明)佚名:《高昌馆杂字》,清初同文堂抄本,又见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15-464页。
    (明)佚名:《回回馆杂字》,清初同文堂抄本,又见北京图书馆古籍出版编辑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6,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65--516页。
    (明)佚名:《魁本对相四言杂字》,明金陵王氏勤有堂刊本。
    (明)吴国伦:《吴川楼先生才子杂字》,文奎堂藏板。
    (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二卷附新锲幼学易知书札便览一卷》(简称《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清)王相:《世事通考杂字》,清雍正间金陵聚文堂刊。
    (清)王相、晋升氏果订:《万全世事元龙通考杂字》,京都文萃堂梓行。
    (清)徐三省编辑,戴启达增订:《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状元阁印订元龙通考杂字),清(1644-1911),南京李光明庄梓行。
    (清)徐三省编辑,戴启达增订:《增订释义经书便用通考杂字》(增补元龙通考杂字)清光绪(1875-1908),扬州辕门桥邱氏文富堂刻本。
    (清)佚名:《魁本四言对相》,清坊刻本。
    (清)佚名:《增订日用杂字,品级,服制》,清同治5年墨海堂刻本。
    (清)佚名:《增订日用杂字,品级,服制》,清同治6年刻本。
    (清)佚名:《广聪汇要,鳌头杂字,骰谱酒令》,清同治(1862-1874)刻本。
    (清)佚名:《广聪汇要,附鳌头杂字,骰谱酒令》,清同治(1862-1874)刻本。
    (清)佚名:《备用杂字》,清光绪(1875-1908)刻本。
    (清)佚名:《新刻人物通考启童杂字》,清光绪(1875-1908)刻本。
    (清)佚名:《杂字便用》,清宣统元年(1909)宝庆详隆书局刻本。
    (清)佚名:《日用时行杂字》,清末(1851-1911)保宁恒言堂刻本。
    (清)新会庐子骏湘文著:《妇孺韵语》,光绪壬寅寅月新镌,粤东佛镇福宁街宝华阁藏板。
    (清)惜阴居士:《四千字文音释》,光绪辛丑岁新刊,浙甯日升街垒元堂源记发兑。
    (清)佚名:《居家要览日用杂字》,光绪廿九年新刻,新都鑫记书庄藏。
    (清)佚名:《应酬杂字便览》,光绪辛丑岁,甬上姜瀛芝重刊。
    (清)佚名:《益幼杂字》,晚清木刻本。
    (清)佚名:《四言对相幼学杂字》,萧邑田惠顺发兑。
    (清)佚名:《四言杂字》,福合堂记。
    (清)佚名:《天津地理买卖杂字》,天津聚文山房发庄民国十八年版。
    (清)林梁峰:《一年使用杂字文》,上杭马林兰藏板。
    (清)佚名:《绘图日用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清)佚名:《绘图四言杂字》,北京老二酉堂印行。
    (清)佚名:《建新杂字》,道光戊申年春镌,聚文藏板。
    (清)佚名:《七言杂字》,光绪乙巳七月新刻,古绛宝善堂梓行。
    (清)佚名:《使用杂字》,绛州永兴堂刊刻发行。
    (清)马喜华阅:《绘图智灯杂字》,宣统元年上海、广东、汉口等地广益书局刊行,绍兴奎照楼、墨润堂刊行。
    (清)曲文炳:《改良增广四言杂字》,清刻本。
    (清)佚名:《绘图七言杂字》,北平泰山堂印行。
    (清)佚名:《满汉同文新出对像蒙古杂字》,京都打磨厂文成堂梓行。
    (清)佚名:《新刻增补四言杂字》,书林同仁堂铺发兑。
    (清)佚名:《尊贤堂新镌龙头杂字》,海昌陆氏梓行。
    (清)宋信中:《山头杂字》,山东博山民间抄本,山头陈贻柱先生校订,济南王孔瑞先生供稿。
    (清)李公润:《妇女杂字》,山东德州日报编辑孙玉海先生家藏本。
    (清)佚名:《俗言杂字》,山西平遥民间抄本,又见史若民、牛白琳:《平、祁、太经济社会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31-640页。
    (清)佚名:《四言杂字》(吉康版),广东陆河民间抄本,东坑彭先生供稿。
    (清)蒲松龄:《日用俗字》,乾隆丁卯年间刻本,山东济南王孔瑞先生家藏。
    又见盛伟主编:《蒲松龄全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07-2232页。
    又见高维国编校:《杂字》,大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272页。
    又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60-111页。
    (清)马益著:《庄农日用杂字》,马维堂供稿,文见《春秋》1997年第1期,又见张在湘等主编:《潍坊文化通鉴》,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版,第779-783页。
    (清)佚名:《四言杂句》,文见博罗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2年12月出版:《博罗文史》第五缉。
    (明清)佚名:《最新绘图六言杂字》,出版地不详。
    (明清)佚名:《改良绘图四言杂字》,出版地不详。
    (明清)佚名:《新增中西日用杂字》,宁波汲绠斋。
    (明清)佚名:《六言杂字》,祸建莆田民间抄本。
    (明清)佚名:《增补易知杂字全书二卷附新锲幼学易知书札便览一卷》,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馆藏。
    (明清)佚名:《幼学杂字》,李光明庄刻本,又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7页。
    (明清)佚名:《常用杂字》,文见宋洪、乔桑主编:《蒙学全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9页,。
    (明清)佚名:《山西杂字必读》又名《四言杂字》或《山西杂字》,同治元年东昌善成堂刊。
    又见陆养涛主编:《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3-64页;
    又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8-37页。
    (明清)佚名:《六言杂字》,民国间上海普通书局石印本。
    又见陆养涛主编:《中国古代蒙学书大观》,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9-80页:
    又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48-59页。
    (明清)佚名:《捷径杂字》,同治十年石印本,又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7页。
    (明清)佚名:《包举杂字》,清木刻本,又见喻岳衡主编:《传统蒙学书集成》,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4页,。
    (明清)佚名:《四言便读》,萧邑田惠顺发兑,又见王雪梅编注:《蒙学一启蒙的课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6页,。
    (明清)佚名:《时行课幼大全杂字》,民国(1912-1949)重庆古文书局刻本。
    (明清)佚名:《绘图庄农杂字》又名《改良绘图庄农杂字》、《庄农杂字》,上海锦章书局石印本:又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8-47页。
    (明清)佚名:《杂字》,苏州民间抄本。
    (明清)佚名:《五言杂字》,清刻本,苏州民间抄本。
    (清)佚名:《碎金》,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民国24年(1935)影印本。
    (日)柴贞谷:《杂字类编》,日本天明6年(1786),泛爱堂刻本。
    (日)柴小辅:《杂字类编》,日本明治9年(1876)同盟书屋刻本。
    (民国)佚名:《农村杂字》,民国期间民间抄本,又见喻岳衡主编:《捷径杂字包举杂字》,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7页。
    (民国)鹿华藻:《方言分类简便杂字》,民国23年(1934)石印本。
    (民国)佚名:《杂字千字图》,川省棉XX发。
    (民国)佚名:《中西绘图益幼杂字》,民国十七年上海昌文书局印行。
    (民国)佚名:《中华改良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2-116页。
    (民国)佚名:《民国杂字》,文见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117--119页。
    (民国)佚名:《大方六言杂字》,民国抄本。
    (民国)佚名:《四言杂字》,民间抄本。
    (民国)佚名:《妙相杂字》,民间抄本。
    (民国)佚名:《三言杂字》,民间抄本、广益书局石印本。
    (民国)伏名:《绘图益幼杂字》,上海育文五彩书局石印。
    (民国)佚名:《士农工商买卖杂字》,上海大成书局印行。
    (民国)伏名:《八字歌》,民国十年上海翼化堂书局。
    (民国)张国播较正:《新印较正方言应用杂字》,平遥四义永石印书局。
    喻岳衡主编:《捷径杂字包举杂字》,长汐: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年。
    高维国编校:《杂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李国庆校注:《杂字俗读》,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辛安亭:《农村日用杂字》,北京:北京出版社1957年。
    赵越:《绘图注音新六言杂字》,北京:北京文达书局1954年。
    老农:《新农村杂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
    张雪庵:《口语杂字》,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6年。
    萧征:《绘图农村日用七言杂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益群:《农民杂字四字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4年。
    任毅:《农村杂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65年。
    萧从方、刘毅然:《农村四言常用字》,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64年。
    湖北人民出版社编:《新编绘图农民杂字》,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凌源县文教科编:《新庄农杂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58年。
    江西教育出版社编:《新编四言杂字》,南吕:江西教育出版社1963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农村常用杂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5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编:《农民四言杂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5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农村杂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编:《新编捷径杂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64年。
    江阴县文教局教研室编:《农事常用杂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6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编:《农村四言杂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农村实用杂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农村杂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重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中小学课外读本:自然四字经·中国历史四字经·中国地理四字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年,国营东方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1979年据此翻印。
    佚名:《农村杂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吕世圣:《新编农村日用杂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朱起:《新编绘图庄农杂字》,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
    苗福岭:《农用杂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莱茵:《农村杂字》,出版社不详,1985年。
    (宋)王应麟等编撰,黄秉泽校注:《劝学识字》,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江苏省《农民识字课本》编写组编:《农民识字课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
    山东省革委教育局工农教育处编:《识字课本》,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
    北京市工农教育研究室编,《北京市农民识字课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
    秦国明:《农民识字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竞鸿主编:《识字篇》,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1997年。
    丁钢:《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丁钢:《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教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丁钢:《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
    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利评论》(第1-9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6年。
    丁钢主编:《中国文化与教育研究丛书》(10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6年。
    丁钢,刘琪:《书院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金林祥主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杜成宪、邓明言著:《教育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杜成宪、王伦信:《中国幼儿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黄书光:《理学教育思想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
    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瑞璠、黄书光主编:《中国教育哲学史》(四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初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元晖主编:《老解放区教育简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
    教育科学研究所储备处编:《老解放区教育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陕西省教育厅编:《陕甘宁边区的普通教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
    上海教育出版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回忆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人民教育社编:《老解放区教育工作经验片断》,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辛安亭论教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陈景磐编:《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高奇主编:《中国现代教育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廖其发主编:《新中国教育改革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
    金一鸣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轨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1989年。
    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李国钧主编:《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上下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田正平、肖朗主编:《中国教育经典解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顾明远著:《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洪深:《一千一百个基本汉字使用教学法》,上海:生活书店民国25[1936]。
    耿葆贞注释:《百家姓助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
    唐松波注释:《千字文助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
    乔卫平:《中国宋辽金夏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大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刘海峰、李兵:《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
    刘海峰 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上海)2004年。
    陈飞:《历史的苦涩·苦涩:举子们的命运》,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李树:《中国科举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李纯蛟:《科举时代的应试教育》,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吴玉琦:《中国职业教育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章开沅、马敏、朱英:《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徐梓:《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李繁友主编:《蒙学四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2001年。
    戴宝云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高惠莹、麻凤鸣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
    李伯棠:《小学语文教材简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
    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池小芳:《中国古代小学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陈汉才:《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南昆:《小学识字教学浅谈》,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吴洪成:《历史的轨迹--中国小学教育发展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工农文化教育教学资料组编:《成人识字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
    张田若:《小学集中识字教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郭林,张田若著:《集中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编:《小学快速识字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
    人民教育社编:《农民识字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社1951年。
    欧阳璋主编:《成人教育大事记》,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王昆等编著:《集中识字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集中识字教学经验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国家教育委员会成人教育司编:《扫除文盲文献汇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
    李弘祺:《中国教育史英文著作评介》,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阎广芬:《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1999年。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吕世虎、肖鸿民:《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刘大可:《武北:传统客家村落的社区研究》(1259-1949),浙江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俞可:《社会化研究元问题的教育学审视》,华东师范大学2007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岳龙:《现代性境遇中的传统--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变革中的文化精神》,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周勇:《知识、教化与欲望--中国十一世纪的教育话语》,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4月博士学位论文。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刘静:《走向民间生活的明代儒学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姜丽静:《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Evelyn Sakakida Rawski:《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 ing China》.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1979.
    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