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风尚的影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一章论述了汉初儒学的兴起及其教化举措。汉初社会大体上呈现一种尚武轻狂、重利的面貌,时人迫切希望能将社会纳入礼制的规范。然而叔孙通所定的汉仪遵循的却是秦制的尊君卑臣之法,即便如此还不尽完备,而仅限于朝仪,对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缺少规范。加上黄老无为思想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从而为儒学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儒家思想成为意识形态之后,西汉政府为了推行儒家教化,建立了太学与郡学以培养儒家生徒与儒家官员,在官员的选拔上以“举孝廉”来导民以孝,同时根据乡里社会的特点设立三老来昭示、推广孝道。在此过程中尽管其政治抗争性逐渐消失,但儒家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实践其教化主张。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儒家行“条教”有可能导致的名声太大,这种教化行为受到了专制皇权的极大限制。
     第二章论述了“孝”观念的变化及其在西汉社会的影响。西周时期“孝”的使用范围很广,孔子则首先将“孝”局限在用于对父母、祖先的关系上。在赡养父母的基础上,孔子、曾子强调的是“敬亲”的内在情感。当父母有过时,孔子认为子女应父义则从,父不义则谏;曾子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以义辅亲、“以正致谏”、“微谏不倦”等原则。孟子的孝论则与孔、曾不同,他极力维护家庭关系,提出“父子之间不责善”的主张,强调子女对父母应无条件地服从。其后《孝经》和董仲舒的“三纲说”则着力对“孝”的正当性进行哲学论证,从而为汉代“以孝治国”提供理论指导。总体上看西汉孝论呈以下几个特点:一,“以孝治国”理论对“孝”的政治化考虑使得西汉孝论更注重的是社会政治伦理而非家庭伦理;二,先秦儒家对人格平等的注重以及以义辅亲、“以正致谏”等原则已逐渐萎缩,代之而起的是子女对父母尊长无条件的服从;三,提倡孝道使得三年丧制渐至流行,同时又厚葬成风,而与此同时哀戚之情却日益淡薄。此外,孝道的盛行又间接纵容了儒家复仇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了伦理诉求与法律诉求的内在矛盾。
     第三章论述了“忠”观念的变化及其对西汉时期君臣伦理的作用。“忠”的原义也极宽泛,孔孟儒家所谓的“忠”是指个人内在道德的发挥和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非专指君臣伦理。即便在君臣关系上,孔孟也强调二者之间的对等关系。然而从荀子起,臣道开始降低,君主的地位渐至隆崇。西汉时此一趋势越来越明显,如董仲舒便认为“君为臣纲”并将其置于三纲之首,从而奠定了君尊臣卑的基本关系模式并使君权笼罩一切。同时为落实“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理念,时人一方面将家庭伦理的孝移用作政治伦理以巩固君权,另一方面又极力论证忠孝同质,将君臣关系比拟于父子关系以协调公家与私家之间的矛盾,但是从根本上说“忠”与“孝”的理论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同时从“忠”、“孝”观念来看,西汉时期提倡“孝”道的根本目的在于移孝作忠,“忠”才是意识形态的最高目标。因而当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即“孝”与“忠”发生矛盾时,统治者最终维护的是政治伦理,表明了当时国家意识的增强。
     第四章论述了“义利之辨”与西汉社会的重利之风。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义”不仅指外在行为规范也是内在的德性之一,但秦汉时期“义”主要指外在规范,甚至由于受到现实利益的冲击,人们对这种外在规范也不予重视。从儒家“义利之辨”来看,不管是孔子的“见利思义”还是孟子的“重义轻利”,先秦儒家在义利关系上均旗帜鲜明。西汉初期的儒生亦极力宣扬“重义轻利”之主张,但在汉初统治者放任自由的政策下,崇势重利的风气开始衍生。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理论上西汉中后期“重义轻利”的思想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然而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考察便可发现,西汉社会的重利之风仍极浓重。当时不仅崇尚利势,而且生活奢侈,又厚葬成风,嫁娶无度。在现实利益面前,儒家宣扬的“重义轻利”思想显得异常苍白。
     第五章论述了敬老、尊师与崇让之风。首先说敬老。乡里社会崇尚年齿,敬老有助于维系地方秩序和培育孝道,因而西汉政府通过赐予老者财物、王杖和给予赋役与法律上的部分特权以推动社会形成敬老之风。其次说尊师。先秦社会一直有“道”高于“势”的看法,秦汉统一政局的形成却使得“道”屈于“势”。不过在儒家文化的传承系统中,“师”的作用必不可少;通过为帝王师,儒家思想直接影响于君主。第三为崇让之风。“让”是儒家崇尚的美德之一。然而汉初社会亲情淡薄、兄弟无亲,不仅使社会风气恶化也使得帝王家为争夺帝位骨肉相残,为此西汉政府着力提倡“让”德并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然而西汉后期崇让风气的蔓延与普及则为王莽的篡汉提供了思想基础。
     第六章论述了“夫为妻纲”与西汉时期的两性关系。先秦妇女的婚恋较为自由,贞节观念也较为淡薄,然而时代愈是晚近,男尊女卑的趋势也愈是明显。不过在西汉时期男女关系仍相当宽松。即使如董仲舒,从哲学高度论证了“夫为妻纲”,确立男尊女卑的基调,但亦无“从一而终”之要求。刘向的《列女传》及班昭的《女诫》尽管要求“从一而终”但对时人影响不大。相反,“夫妇义合”的观念使西汉女子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当时再嫁和改嫁颇为普遍。从总体上看,西汉时期男尊女卑和夫尊妻卑仍占主导地位,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仍比以后的一些朝代要高。
     第七章考察儒家思想对西汉社会的影响。第一,随着国家意识增强,秦汉的官僚政治必然通过种种手段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努力构建一个编户齐民的社会基础,官僚政治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势必将一切都纳入统制的范围并使得各种社会势力相对齐平。然而一种趋势的形成,必然产生一种相反的社会取向与之对抗。这种对抗的结果就是西汉时人的人生观发生改变,即一面自我压抑一面寻求个人自由的境地。第二为实用主义与崇古思潮的激荡。中国古代哲学的演进趋势是逐渐朝着理性主义、实用主义方向发展,在此趋势下,为了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采纳,儒家思想及时地进行了自我改造,儒生也积极地适应理性行政的时代需求,反过来它又刺激了通经致用的实用主义取向。然而儒家主张本依往古立论,汉儒批评时政又常引古以立说,因而汉代的崇古思潮亦极浓重。崇古之风至西汉后期积重难返,王莽新朝的建立即标志着儒家理想主义的顶峰。尽管西汉因之灭亡,但此二股思潮的激荡又为东汉新的秩序的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rise and it's civilizing measures of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During that time,the society as a whole showed on an extremely frivolous visage of putting much value on warrior and great profit,so people were eager to incorporate the society into the set of etiquette.However the etiquette shaped by Shusun Tong wa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of Qin's superior emperors and inferior ministers,and it was limited to the etiquette in the court,and did not contain the criteria for social life,so it was not complete.At the same time,the ideas of inactivity of Huang Di and Lao Zi were no long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Together they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rise of Confucianism.
     Then as an ideology,the government tried to carry out the Confucian moralization by the measures:upbuilding Taixue and Junxue to cultivate confucianists and Confucian officials;by choosing "Xiaolian" to show people with "filial piety";set Sanlao to advocate "filial piet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rural society. Although it's political resistence was reduced,the Confucian tried to carry out their moralizing idea.But we should notice that Confucian moralizing behaviors were enormously suspected because they may got popularity by practising "Tiaojiao".
     The second chapter refer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filial piety" and it's influence in pre-Han dynasty.In Western Zhou Dynasty,filial piety was widely used,and it was Confucius who firstly limited filial piety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 of parents and ancestors.At the basis of supporting parents,Confucius and Zeng stressed the inner feeling of respecting parents.When parents made mistakes,Confucius believed that children should obey their parents when parents were righteous,and expostulate when parents were not righteous.Based on this,Zeng abstracted such principles as assisting parents with righteousness,exhorting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expostulating tirelessly in tactful words and so on.The filial piety of Mencius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fucius and Zengzi.He spared no effort to safeguard family relationships, asserting "nonexhortation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 and emphasized that children should obey parents unconditionally.From that time forward,the classic of Filiality focu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argument of the legitimacy of filial piety in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 of DongZhongshu,in this way,it provided a theoretical guide for the rule of filial piety.Filial piet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as a whole ha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Firstly,the theory of filial piety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ocused more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ethics rather than family ethics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of filial piety in the rule of filial piety.Secondly,the principles of equal personality,assisting parents with righteousness and exhorting between father and children in Pre-Qin Confucian were gradually shrinking,while termless obeisance to parents and elders were rising.Thirdly,the promotion of filial piety made the three-year mourning and ceremonious exequies popular,while at the same time sorrow feelings were decreasing.In addition,the prevalence of filial piety indirectly encourage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venge Confucian cultures,resulting in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in the ethical and legal appeals.
     The third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deas of loyalty and it's influence on Junchen Ruler and Minister.The original meaning of loyalty was also extensive.When Confucius and Mencius talked about loyalty,it referred to exerting the inherent morality of individuals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others,not specifically to the ethic of rulers and ministers.Even when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rs and ministers,they also insisted on the equal relationship.However,since the time of Xunzi,the conditions of the ministers were lowering while rulers were rising. This trend was more and more obvious in the western Dynasty.For example, DongZhongshu believed in that rulers guided subjects and placed it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three cardinal guides.By doing that,the pattern of superior sovereign and inferior subject was founded and the regality hanged over the world.Meanwhile,to carry out the philosophy of all the people on God's earth were the subjects of the king, on the one hand,people shifted filial piety in family ethics to political ethics,on the other hand,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argue that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was homogeneous, and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rs and ministers to filiation to ease up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ublic and family,but it won't be harmonized radically.Seeing from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and "loyalty",we can find that why the government try to advocate "filial piety" is to sparlplug "loyalty" actually.So when family ethics encounter the political ethics,the government will defend the political ethics finally,it indicates the strengthen of state idea.
     The fourth chapter refers to differentiating righteousness from profit.In the C Confucian theory "Yi" means not only the explicit behavioral norms but also the one of the inner dharmas in pre-Qin dynasty.But it mainly refers to explicit behavioral in Qin and Han dynasty.Even that,it was not observed because people paye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alistic benefit.From the concept "differentiating righteousness from profit" we can see clearly the standpoint of Confucian in early Qin dynasty,when the relation of righteousness and profit were talked about.For example,Confucius called for that we should not forget moral principles at the sight of profits,and Mencius claimed that righteousness should be emphasized while profit be looked down upon which was also believed by the Confucian in early Western Han Dynasty.Under the laissez-faire atmosphere of that time,esteeming power and valuing profit began to derive.However with the prevalence of Confucianism,the thought that righteousness should be emphasized while profit be looked down upon wad widely accepted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By reviewing the reality of society,we can find that,in fact, during the Western Han Dynasty,valuing profit had not been changed at all.At that time,people in the whole society advocated profit and power,lived on the fat of the land,buried generously and espoused extravagantly.In the face of benefits,the thought of valuing righteousness and despising profit advocated by the Confucian was extremely powerless.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on respect for the older,honor of teachers and esteem of courtliness.Respect for the older was firstly discussed here.In local communities, the old men were respected,for it helped to maintain the local orders and cultivate filial piety,hence the government of Western Han prompted the society to form the tradition of respecting the old by vouchsafing property,walking stick symbolizing honor and some privileges on tax and law.Honor of teachers were placed in the second place.In the society of Pre-Qin there had been attitude that doctrines were superior to power,while the unifying of Qin Dynasty and Han Dynasty made an opposite results.However,teachers played a necessary rol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onfucian culture.By working as teachers of emperors,Confucianism directly influenced them.Thirdly was esteeming courtliness.Courtliness was one of the virtues of Confucian.But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affections and brothers became indifferent,which resulted in depravation of the social ethos and slaughter of monarch's kindred for imperial power.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the government of Western Han Dynasty exerted all its powers to call for courtliness, which were widely accepted later.But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the spread and popularization of courtliness provided thought foundation for the usurpation of Wang Mang.
     Husband guiding wife is concerned about in the sixth chapter.The love and marry of females Pre-Qin were relatively free and they did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chasteness.But the more recent time,the trend of superior men and inferior women was more apparent.However,the relationship of men and women was quite loose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Even though Dong Zhong-shu had demonstrated that "Husband guides wife" on philosophy,and established the tone of superior men and inferior women,he hadn't demanded that the woman marry only one man in her life. Liu Xiang's Lien(u|¨)zhuan and BanZhao's N(u|¨)Jie had that demand but did not influence much on people.In contrast,the concept of "the husband and wife were combined with Yi" gave female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great autonomy in deuterogamy and remarry.As a whole,the conditions of women in society and families were higher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an any other subsequent dynasties,though the opinion of superior men and inferior women was still dominant.
     Chapter seven is about the impact of Confucianism on western Han.First,along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Nation consciousness,bureaucratic politics of Qin and Han had to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society by variety of measures.They tried to conduct a concordant social foundation with great efforts.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reaucratic politics determined that it would bring everything into governing and make all kinds of society force equivalent.But once a kind of trend was formed,a kind of opposite social trend will also be formed to fight against it.The result of fight was that the philosophy of people in western Han changed,namely,on one hand,they impressed themselves;on the other hand they sought freedom of themselves.The Second is about the agitation of pragmatism and the thoughts of esteeming ancient society.The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evolved towards rationalistic and pragmatism,under this trend,in order to get the atten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the rulers,Confucianism duly carded out a self-transformation and Confucianists also tried to adapt to the need of rationalistic government,in turn,it stimulated the tropism of pragmatism of being well versed i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using.However the thoughts of esteeming ancient society were still very strong in Han Dynasty because Confucianism claimed that we should make a point based on the ancient times,and Confucianists of Han Dynasty cited the ancient thought to criticize current politics.I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thoughts of esteeming ancient society cumulated to its most,and Confucian idealism got to the pinnacle in the New Dynasty under Wang Mang.Even this result in the demise of Western Han Dynasty,the battle of these two thoughts laid the social foundation of the new orders in Eastern Han Dynasty.
引文
[1]徐少锦、温克勤主编:《伦理百科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2]朱力:《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载《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
    [3]郑仓元:《论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4]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1]王瑞娟:《对社会风气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陈立旭、王银膺:《论政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作用》,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第3期。
    [3]齐平:《社会风气略说》,载《理论建设》,1986年第4期。
    [4]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导言,第5页。
    [1]徐少锦,温克勤主编:《伦理百科辞典》,第181页。
    [2]孙彦敏:《社会风气的实质及其作用》,载《前线》,1982年第7期。
    [3]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下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第2114页。
    [4]宋希仁、陈劳志、赵仁光主编:《伦理学大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9页。
    [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许世英序,上海书店,1986年。
    [2]参见苏全有、景东升:《近十年来的中国近代风俗史研究综述》,载《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导言,第7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6年,第201页。
    [2]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劳思光:《中国哲学史》第二卷前言,三民书局,1980年。
    [4]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5]李泽厚:《己卯五说》,第80页。
    [6]龚鹏程:《汉代思潮》自序,商务印书馆,2005年。
    [1]龚鹏程:《汉代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88页。
    [2]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第158-159页。
    [3]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195-196页。
    [4]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第50页。
    [1]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52-54页。
    [2]夏长朴:《两汉儒学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1978年,第3页。
    [1]程树德:《九朝律考》卷一《汉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
    [2]沈文倬:《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两汉今文<礼>的传授》,载《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上册,巴蜀书社,1990年,第100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11页。
    [4]《东汉会要》,上海古籍,1978年,第31页。
    [5]《朱子语类》第八册卷135,中华书局,1986年,第3222-3223页。
    [6]黄锦鋐:《秦汉思想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79年,第62页。
    [1]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北大安出版,1991年,第94页。
    [2]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69页。
    [3]向晋卫:《两汉时期的制礼运动》,载《云南社会科学》,2006(3)。
    [4]参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九章《“奉天法古”的王莽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学术界不同的看法有以下几种:钟肇鹏先生认为这四种古佚书成于韩非之后、战国秦汉之际(见其《论黄老之学》,载《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唐兰则认为其成于战国中期以前(见其《黄帝四经初探》,载《文物》,1974年第10期),陈鼓应先生亦认为“至迟作成于战国中期”(见其《关于帛书<黄帝四经>成书年代等问题的研究》,收入《国故新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7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71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79-280页。
    [4]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28-29页。
    [5]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32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0页。
    [2]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另外,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如裘锡圭先生认为这是《杂黄帝》一类的道家书(见其《马王堆老子甲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一文,载《中国哲学》第二辑),董英哲先生则认为是田骈的遗著《田子》二十五篇(见其《经法等佚书是田骈的遗著》一文,载《人文杂志》,1982年第1期)。
    [3]钟肇鹏:《黄老帛书的哲学思想》,载《文物》,1978年第2期。
    [4]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35-37页。
    [5]熊铁基:《秦汉新道家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4页。
    [1]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48-49页。
    [2]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59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74页。
    [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76页。
    [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0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91-292页。
    [1]参见曾维垣:《两汉选士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1页。
    [2]邝士元:《国史论衡--先秦至隋唐篇》,香港波文书局,1979年,第188页。
    [1]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第157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9-220页。
    [1]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第211页。
    [2]曾维垣:《两汉选士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6-17页。
    [3]参见安作璋《汉代的选官制度》,载《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1、2期;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
    [4]对于举“举孝廉”与“举孝”、“察廉”之关系,参看黄留珠:《两汉孝廉制度考略》,载《西北大学学报》,1985(4)。
    [1]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97页。
    [2]安作璋《汉代的选官制度》,载《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1(1)。
    [3]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第97页。
    [4]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25页。
    [5]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第97页。
    [6]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7]黄留珠:《汉代的选廉制度》,载《唐都学刊》,1998(1)。
    [1]曾维垣:《两汉选士制度》,第43页。
    [2]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第151页。
    [3]陈蔚松:《汉代考选制度》,第26页。
    [4]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载《天津社会科学》,1992(4)。
    [5][日]西(?)定生:《中国经济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第79页。
    [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第207-208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26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30页。
    [4]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法》,载《文史哲》,2000(4)。
    [1][日]西(?)定生:《二十等爵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308-309页。
    [2]秦晖:《传统中华帝国:乡村基层控制--汉唐间的乡村组织》,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3]秦晖:《传统十论:“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1]吕思勉:《秦汉史》第18章第3节《官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徐勇:《中国古代乡村行政与自治二元权力体系分析》,载《中国史研究》,1993(4)。
    [3]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9页。
    [4]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第2122页。
    [5]吉书时:《略论汉代的三老》,载《北京师范学报》,1983(6)。
    [6]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第223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35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36页。
    [3]劳干:《秦汉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第139页。
    [1][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36页。
    [2][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37页。
    [3]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第196页。
    [4]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7页。
    [5][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34页。
    [1]李则芬:《先秦及两汉历史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09页。
    [2][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26页。
    [3]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15页。
    [4]参仲崇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第160-176页。
    [5]李泽厚:《己卯五说·说儒法互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6]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北大安出版,1991年,第180-193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90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45页。
    [1][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823-824页。
    [2]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8年,第296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1页。
    [4]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第300页。
    [5]杨树藩:《两汉中央政治制度与法儒思想》序,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6]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23页。
    [1]杨树藩:《两汉地方制度》绪论,台湾政治大学,1963年,第1页。
    [2]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第211页。
    [3]H.H.Dubs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Vol.1(Baltimore:Wanely Press,1938) pp15-22,216-217Vol.2(The 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1944)pp 20-25.196-198.285-295.341-353.365.
    [4]陈启云:《论西汉时的“了学没落、儒学独尊”问题》,载《学术月刊》,2003(1)。
    [5]见贺凌虚:《西汉政治思想论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第43页;[日]伊藤道始:《中国社会的成立--秦·前汉》,吴密察译,台北稻乡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6]参见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绪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171页。
    [4]傅乐成:《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六、外戚政治下的儒生派和现实派”,《汉唐史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1987年。
    [5][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0页。
    [6]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第39页。
    [7]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1年,第36页。
    [1][日]伊藤道始:《中国社会的成立——秦·前汉》,吴密察译,第158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58页。
    [3][日]小岛毅:《中国的皇权--《礼治和政教》导论》,载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44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62页。
    [2]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5年,第306页。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58页。
    [2]余英时先生认为:“‘条教'在汉代并不是循吏的专利品,但是就两汉的记载看,‘条教'终是与循吏的关系较深。”(见氏著:《士与中国文化》,第210页。)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212页。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67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6年,第109页。
    [2]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48页。
    [3]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200页。
    [1]裴传永:《<论语》“色难”新解>》,载《孔子研究》,2000(4)。
    [2]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61页。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121页。
    [2]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06-707页。
    [3]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56页。
    [4][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13页。
    [1]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古史辨》第五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李汉三:《先秦两汉之阴阳五行学说》,台北钟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第47-48页。
    [2]李汉三:《先秦两汉之阴阳五行学说》,第103-104页。
    [1][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27页。
    [2]曾振宇:《儒家孝论的发生及其变异》,载《文史哲》,2002(6)。
    [1]《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载《文物》,1995(3)。
    [2]《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
    [1][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第130页。
    [1]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6年,第178页。
    [2]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79页。
    [3]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84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83页。
    [2]王国维:《汉魏博士考》,《观堂集林》卷四,中华书局,1959年。
    [1]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第141页。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188页。
    [1]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39-241页。
    [2]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第241页。
    [3]参看王仲殊:《汉代考古学概说》《汉代的墓葬》章,中华书局,1984年,第85-108页。
    [4][韩]具圣姬:《汉代人的死亡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8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53页。
    [1]参看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224页。
    [1]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226页。
    [1]张涛:《经学与汉代社会》,第234页。
    [2]参见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45、154页。
    [1]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2]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第90页。
    [1]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载《历史研究》,1991(1)。
    [1]周天游:《古代复仇面面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3页。
    [2]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第181页。
    [3]李新霖:《春秋公羊传要义》,第184页。
    [1][美]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商务出版社,1983年,第75页。
    [2][美]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文,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28-29页。
    [3][美]罗斯:《社会控制》,秦志勇、毛永政译文,第30页。
    [1]陈子昂:《陈子昂集》卷七《复仇议状》,中华书局,1960年。
    [2]柳宗元:《柳河东集·驳复仇议》,中华书局,1960年。
    [3]侯欣一:《孝与汉代社会及法律》,载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74-78页。
    [2]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61页。
    [3]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64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89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第100页。
    [3]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108页。
    [1]仲崇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台北华冈山版有限公司,1977年,第161页。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62-263页。
    [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6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07页。
    [2][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降译,第97-98页。
    [1][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97页。
    [2]李泽厚:《己卯五说·说儒法互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1]仲崇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第162页。
    [2]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3]参见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两汉博士家法考》,商务印书馆,2001年。
    [4]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35页。
    [5]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
    [1]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五,中华书局,1986年。
    [2]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3]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第143页。
    [4]林乾:《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4页。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三,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第1414页。
    [2]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三,第1416-1418页。
    [3]林乾:《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第173页。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汉律摭遗》卷二,第1395页。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2页。
    [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91页。
    [2]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第55页。
    [3]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187-188页。
    [1]黄肇基:《汉代公羊学灾异理论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第27页。
    [2][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17页。
    [3]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第55页。
    [4][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126页。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第72页。
    [2]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第220页。
    [3]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第270-271页。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66页。
    [5]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三十一,《丧服第十一》,十三经注疏本。
    [6]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二,二之三,十三经注疏本。
    [1]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68页。
    [2]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6页。
    [3]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50-251页。
    [1]参见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68-291页。
    [2]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66页。
    [3]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39-51页。
    [4]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80页。
    [5]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82页。
    [1]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84页。
    [2]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85页。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94-95页。
    [2]陈锡勇:《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第129页。
    [3]陈锡勇:《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第132页。
    [1]陈锡勇:《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第132页。
    [2][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72-73页。
    [1]李泽厚:《已卯五说·说儒法互用》,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80-81页。
    [2]李泽厚:《已卯五说·说儒法互用》,第82-85页。
    [1]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121页。
    [2]参见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01-205页。
    [3]王仁祥:《先秦两汉的隐逸》,台大出版委员会,1995年,第172页。
    [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17-218页。
    [2][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02页。
    [3]与史华兹先生不同的观点每每多有,如周予同先生就认为:“孔子或其他儒者的思想,以为‘孝'固然很重要,但究竟不过是‘仁'的小部分。如果不行‘仁'‘孝'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时候,则心该舍‘孝'而取‘仁'。”见氏著:《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一一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2][英]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8页。
    [3][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78-183页。
    [1]《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文物出版社,1978年,第196页。
    [1]有关的变化情况参看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载《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3)。
    [2]曾振宇:《中华伦理范畴--孝》,第220页。
    [3]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83页。
    [1]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201-203页。
    [1]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一),第56页。
    [1]戳义成:《“以宜为义”与“以利为义”--先秦儒墨义利观之比较研究》,Singapore,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年,第3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92页。
    [3]陈锡勇:《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第144页。
    [1]陈锡勇:《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第145页。
    [2]翟义成:《“以宜为义”与“以利为义”--先秦儒墨义利观之比较研究》,第2-3页。
    [1]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一),第62页。
    [2]劳思光:《中国哲学史》(一),第66页。
    [1][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21页。
    [1][日]宇野精一:《中国思想之研究(一)儒家思想》,第83-85页。
    [2][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21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136页。
    [1][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19页。
    [2]参见[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第126-128页。
    [1][美]赫们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第30页。
    [1]仲崇亲:《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研究》,第161-175页。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6页。
    [1]翟义地:《“以宜为义”与“以利为义”--先秦儒墨义利观之比较研究》,第39页。
    [1]劳思光:《中国文化要义新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1]翟志成:《“以宜为义”与“以利为义”--先秦儒墨义利观之比较研究》,第23页。
    [1]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第69页。
    [2]参见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第100-102页。
    [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第216页。
    [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第13-14页。
    [2]参见《武威新出王杖诏令册》,载《汉简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09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11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41页。
    [2]杨树藩:《两汉中央政治制度与法儒思想》,第129-130页。
    [3]参见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第313-314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58页注14。
    [2]杨树藩:《两汉中央政治制度与法儒思想》,第131页。
    [3]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第319页。
    [4]王先谦:《汉书补注·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1983年。
    [5]季乃礼:《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1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第72页。
    [1]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第39页注35。
    [2]何休解诂,徐彦疏:《公羊传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6页。
    [3]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29页。
    [4]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32页。
    [1]何休解诂,徐彦疏:《公羊传注疏》,第15-16页。
    [2]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11页。
    [3]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14页。
    [1]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一),第31页。
    [2]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64页。
    [3]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69页。
    [4]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73页。
    [1]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87页。
    [1]何休解诂,徐彦疏:《公羊传注疏》,第53-54页。
    [2]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88页。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5页。
    [1]详见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26-29页。
    [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30页。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38页。
    [1]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
    [2]夏清瑕:《论<州易>的性别哲学》,载《浙江学刊》,2001(2)。
    [1]孙岩,杨红育:《中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男女葬俗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观念--以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为例》,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2006年。
    [2]吴瑞满:《墓葬习俗中的性别角色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大旬子墓地为例》,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2006年。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51页。
    [2]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8页。
    [3]男女左右之习始于齐家文化,参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23-124页。
    [1]江瑜:《宝鸡茹家庄西周鱼人1、2号墓葬所表现的葬礼、葬者身份与两性关系问题》,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2006年。
    [2]雍颖:《晋侯墓地性别、地位、礼制和葬仪分析》,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2006年。
    [1]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1]转引自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第499页。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47-48页。
    [2]翟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49页。
    [3]季乃札:《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03-204页。
    [1]案,《列女传》两引皆作“醮”。
    [2]陈顾远:《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76-177页。
    [1]甘怀真:《争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第269页。
    [2]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二,二之二,十三经注疏本。
    [3]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54页。
    [1]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第176页。
    [2]陈志:《西汉婚姻散论》,载《福建论坛》,1989(6)。
    [3]王子今:《汉代婚丧礼俗的考察》,《秦汉社会史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5页。
    [4]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第203页。
    [1][美]沙瑞.A.鲁罗(Sheri A.Lullo):《汉代女神形象》,林嘉取、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第184页。
    [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55页。
    [4]转引自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6页。
    [5]转引自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第246页。
    [1]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50页。
    [1]瞿同祖t:《汉代社会结构》,第64页。
    [1]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54页。
    [1]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61页。
    [1]杜正胜认为:“统治者对于被统治之人力的控制和掌握,从一家一丁衍仲为全家人口:控制的凭藉广益而成户籍,其中过程至少还经过‘大户'的阶段;按可靠文献,‘大户'始见于春秋中晚期。……因此,户籍之兴当自扩大征兵始。……大抵到西兀前六世纪,楚齐和晋等困普遍建立了户籍制度。……《史记·秦始皇本纪》附《秦纪》曰献公十年(前三七五)‘为户籍相伍',秦国的社会演进与政治改革都比东方落后,山东列国之建立户籍当更早,唯因列国史记毁于战火,无从查考罢了。”
    [2]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22页。
    [3]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35页。
    [1]龚鹏程:《汉代思潮》,第445页。
    [2]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47页。
    [3][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8页。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76页。
    [5]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47-48页。
    [1]劳干:《秦汉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52年。
    [2]杨树藩:《两汉中央政治制度与法儒思想》,1967年。
    [1]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184页。
    [2]钱穆:《秦汉史》,三联书店,2005年.第60页。
    [1]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76页。
    [2]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7页。
    [3]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第174页。
    [4]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198页。
    [1][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第61页。
    [2]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第334-335页。
    [3]曾维垣:《两汉选士制度》,第77页。
    [1]参见钱穆:《国史大纲》,第138页。
    [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80-81页。
    [1]《后汉书·周燮黄宪传》曰:“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
    [2]参见龚鹏程:《汉代思潮》,第420-502页。
    [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79-80页。
    [1]陶希圣:《辩士与游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97页。
    [2]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194页。
    [3]龚鹏程:《汉代思潮》,第488页。
    [4]瞿同祖:《汉代社会结构》,第189页。
    [1]王子今:《说秦汉的“少年”与“恶少年”》,《秦汉社会史论》,第39页。
    [2]龚鹏程:《汉代思潮》,第457页。
    [1]龚鹏程:《汉代思潮》。第458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92页。
    [1]马伯通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三《上宰相书·后廿九日复上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95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94页。
    [3][日]字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34页。
    [4]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98页。
    [1]王仁祥:《先秦两汉的隐逸》,台大出版委员会出版,1995年,第160页。
    [2]关于当时刑名与黄老竞相嬗递的情景,阎步克先生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黄老与刑名本米就有相同之处,参见氏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84-286页。
    [3]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第231页。
    [1]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第51页。
    [2]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第57页。
    [3][日]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37页。
    [4]曾春海:《两汉魏晋哲学史》,第56页。
    [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151-152页。
    [1]李则芬:《先秦及两汉历史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1-62页。
    [2]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见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2-13页。
    [3]刘光义:《汉武帝之用儒与汉儒之说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70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40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95页。
    [2]瞿同祖:《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5年,第306页。
    [3]阎步充:《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441页。
    [4][日]宇野精一生编:《中国思想之研究》,洪顺隆译,第81页。
    [5]荀子尽管主张“法后王”,但又认为后王乃前王之迹之粲然可观者,如《非相》篇曰:“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
    [1]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第121-122页。
    [2]周伯戡:《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第193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164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241-242页。
    [3]阎多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75页。
    [1]《朱了语类》,卷135,中华书局,第八册,1986年,第3222-3223页。
    [2]张端穗:《西汉公羊学研究》,第66页。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79页。
    [4]详见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79-385页。
    [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85页。
    [1]陈启云:《后汉的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见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第15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钱穆:《刘向歆父了年谱》,《古史辨》第五册,第122、114页。又见《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9、18-19页。
    [3][日]伊藤道始:《中国社会的成立--秦·前汉》,吴密察译,第162页。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398页。
    [1]参见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2001年。
    (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东汉)班固撰:《白虎通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东汉)王充撰,黄晖注:《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东汉)应劭撰,王利器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2年版。
    (汉)董仲舒撰,(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汉)董仲舒撰:《春秋繁露》,中华书局,1992年版。
    (汉)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注疏》,(唐)徐彦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汉)刘向:《新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
    (南朝宋)范晔,(唐)李贤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陈立注疏:《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清)焦循撰:《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刘宝楠注:《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1998年版。
    (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宋)朱熹撰:《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
    (西汉)韩婴撰,许维通注:《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注:《盐铁论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西汉)刘安等撰:《淮南子集释》,何宁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西汉)刘向撰,向宗鲁校正:《说苑校正》,中华书局,1987年版。
    (西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西汉)司马迁传,(南朝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元)陈澔注:《礼记集说》,中国书店,1994年版。
    (战国)吕不韦辑:《吕氏春秋》,中华书局,1991年版。
    《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承载注:《春秋谷梁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俊英注:《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程树德注:《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皈。
    刘大均、林忠军著:《易传全译》,巴蜀书社,2006年版。
    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汪受宽注:《孝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杨天宇注:《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杨天宇注:《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杨天宇注:《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年版。
    安作璋著:《秦汉官吏法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版。
    卜宪群著:《秦汉官僚制度》,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晁福林著:《先秦民俗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陈戍国著:《秦汉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陈蔚松著:《汉代考选制度》,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程树德著:《九朝律考》,中华书局,1963年版。
    崔锐著:《秦汉时期的女性观》,2003年博士论文。
    崔瑞德、鲁惟一著:《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崔向东著:《汉代豪族研究》,崇文书局,2004年版。
    丁原明著:《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董家遵著:《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版。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年版。
    高敏著:《秦汉史论集》,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高敏著:《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龚鹏程著:《汉代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顾颉刚著:《汉代学术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顾颉刚著:《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韩星著:《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韩延龙主编:《法律史论集》,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韩养民著:《秦汉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黑格尔著:《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
    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胡克森著:《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黄留珠著:《秦汉历史文化论稿》,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黄留珠著:《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季乃礼著:《三纲六纪与社会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贾艳红著:《汉代民间信仰研究》,2004年博士论文。
    翦伯赞著:《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蒋英炬著:《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杨爱国,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金春峰著:《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瞿同祖著:《汉代社会结构》,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华书局2005年版。
    李刚著:《汉代道教哲学》,巴蜀书社,1995年版。
    李开元著:《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李玉福著:《秦汉制度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著:《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
    李振宏著:《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梁启超著:《先秦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林嘉琳、孙岩主编:《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林剑鸣著:《秦汉社会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林乾著:《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厚琴著:《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厚琴著:《儒学与汉代社会》,齐鲁书社,2002年版。
    刘泽华主编:《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吕思勉著:《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马新著:《两汉乡村社会史》,齐鲁书社,2003年版。
    马永庆、沈大光著:《谁主宰世界:两汉哲学》,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
    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海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彭卫著:《汉代社会风尚研究》,三秦出版社,1998年。
    钱穆著:《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钱穆著:《两汉经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钱穆著:《两汉经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秦晖主编:《中国乡村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秦晖著:《传统十论:“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复旦大学出版,2004年版。
    沈家本著:《历代刑法考》,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孙家洲著:《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泰山出版社.2001年版。
    孙筱著:《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孙曜著:《春秋时代之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陶希圣著:《辩士与游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陶希圣著:《辩士与游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田余庆著:《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版。
    王褒王玄著:《今古文经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健著:《伦理与秦汉政治》,2002年博士论文。
    王仲殊著:《汉代考古学概说》,中华书局,1984年版。
    王子今著:《秦汉社会史论》,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韦政通著:《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吴曾德著:《汉代画象石》,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吴宗国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信立祥著:《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熊铁基著:《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熊铁基著:《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徐华著:《两汉艺术精神嬗变论》,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许倬云著:《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宣炳善著:《两汉孝社会伦理及其传播》,2002年博士论文。
    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阎步克著:《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生民著:《汉代社会性质研究》,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杨树达著:《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33年版。
    杨树达著:《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于首奎著:《两汉哲学新探》,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于迎春著:《秦汉士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于振波著:《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余明光著:《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俞启定著:《先秦两汉儒家教育》,齐鲁书社,1987年版。
    岳庆平著:《汉代家庭与家族》,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岳庆平著:《中国秦汉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曾振宇著:《中华伦理范畴--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传玺著:《秦汉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张国华著:《中国秦汉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仁玺著:《秦汉家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涛、项永琴著:《秦汉齐鲁经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张涛著:《经学与汉代社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赵光怀著:《吏与秦汉政治》,2003年博士论文。
    赵沛著:《两汉宗族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郑国瑞著:《两汉黄老思想研究》,海外学位论文,2004年版。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周桂钿著:《秦汉哲学》,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
    周天游著:《古代复仇面面观》,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
    周予同著:《周予同经学史论着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祝瑞开著:《两汉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祝总斌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支配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韩]具圣姬著:《汉代人的死亡观》,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美]A·麦金太尔著:《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郝大维、安乐哲著:《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美]罗斯著,秦志勇、毛永政译:《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美]摩尔根著:《古代社会》,商务出版社,1983年版。
    [日]池田知久著:《池田知久简帛研究论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日]大庭修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日]加藤长贤监修,蔡懋棠译:《中国思想史》,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
    [日]驹井和爱等著,杨鍊译:《中国历代社会研究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日]堀毅著,萧红燕等译:《秦汉法制史论考》,法律出版社,1988年版。
    [日]史华兹著:《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日]五来欣造著:《儒教政治哲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日]武内义雄著:《中国哲学思想史》,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
    [日]西嶋定生著:《中国经济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日]西嶋定生著:《二十等爵制》,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日]伊藤道始著,吴密察译:《中国社会的成立一一秦·自前汉》,台北稻乡出版,1998年版。
    [口]宇野精一主编,洪顺隆译:《中国思想之研究(一)儒家思想》,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
    [英]阿马蒂亚·森著:《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启云著:《汉晋六朝文化·社会·制度--中华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丰 出版公司,1997年版。
    陈启云著:《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陈启云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陈世材著:《两汉监察制度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陈锡勇著:《宗法天命与春秋思想初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杜正胜著:《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杜正胜著:《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的形成》,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版。
    方颖娴著:《先秦之仁、义、礼说》,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版。
    甘怀真著:《阜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版。
    韩逋仙著:《中国中古哲学史要》,台北正中书局,1960年版。
    贺凌虚著:《西汉政治思想论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胡秋原著:《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8年版。
    黄锦鋐著:《秦汉思想研究》,台湾学海出版社,1979年版。
    黄一农著:《社会天文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肇基著:《汉代公羊学灾异理论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版。
    季旭升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读本》,台北万卷楼出版社,2004年版。
    姜蕴刚著:《中国古代社会史》,台北华冈出版社,1979年版。
    金公亮著:《中国哲学史》,台北正中书局,1959年版。
    邝士元著:《国史论衡--先秦至隋唐篇》,香港波文书局,1979年版。
    劳干著:《秦汉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版。
    劳思光著:《中国文化要义新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劳思光著:《中国哲学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
    李汉三著:《先秦两汉之阴阳五行学说》,台北钟鼎文化出版公司,1967年版。
    李威熊著:《董仲舒与西汉学术》,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版。
    李伟泰著:《两汉尚书学及其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台湾大学文学院,1976年版。
    李新霖著:《春秋公羊传要义》,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版。
    李则芬著:《先秦及两汉历史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林聪舜著:《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北大安出版,1991年版。
    刘德汉著:《从汉书五行志看春秋对西汉政教的影响》,台北华正书局,1979年版。
    刘光义著:《汉武帝之用儒与汉儒之说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罗光著:《中国哲学思想史--两汉南北朝篇》,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版。
    罗光著:《中国哲学思想史--两汉南北朝篇》,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芮和蒸:《西汉御史制度》,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4年版。
    萨孟武著:《中国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版。
    王青著:《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王仁祥著:《先秦两汉的隐逸》,台大出版委员会出版,1995年版。
    王云五著:《两汉三国政治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吴锡泽著:《中国学术思想论丛》,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夏长朴著:《两汉儒学研究》,台北台湾大学文学院,1978年版。
    杨树藩著:《两汉地方制度》,台湾政治大学,1963年版。
    杨树藩著:《两汉中央政治制度与法儒思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版。
    杨幼炯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曾春海著:《两汉魏晋哲学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曾维垣著:《两汉选士制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翟志成著:《“以宜为义”与“以利为义”--先秦儒墨义利观之比较研究》,Singapore: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1986年版。
    张端穗著:《西汉公羊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版。
    仲崇亲著:《先秦儒家政治思想研究》,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7年版。
    周伯戡著:《先秦两汉忠孝观念的发展》,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76年版。
    Creel Herrlee Glessner,Chinese thought from Confucius to Mao Ts(?)-tung,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Creel Herrlee Glessner,The Origins of Statecraft in China,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0.
    Herrlee Glessner Creel,Sinism:a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world-view,Chicago:Open Court Pub.Co.,1929.
    Michael Loewe,Records of Han Administration,London: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Rress,1967.
    Michele Pirazzoli-t'Serstevens,The Han Dynasty,translated by Janet Seligman,New York:Rizzoli,c1982.
    Vitaly A·Rubin,Individual and State in Ancient China:Essays on Four Chinese Philosopher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安作璋:《汉代的选官制度》,《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1、2期。
    安作璋:《汉代的选官制度》,《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1第1期。
    巴新生:《王莽与王莽改制研究述评》,《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评述》,1990年版。
    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白俊奎:《西汉初贵族生活浅论--从《七发》《史记》等文献看西汉初贵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蔡锋:《春秋战国的政治变革对礼俗风尚和生活观念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陈国光:《试论西汉崇奢尚巫风俗的形式》,《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3期。
    陈静:《西汉“除挟书律”的历史意义》,《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陈启云:《论西汉时的“子学没落,儒学独尊”问题》,《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
    陈杏珍:《<两汉诏令>及其刻本》,《文献》,1986第1期。
    陈英:《论西汉社会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承载:《西汉经学的“致用”之功》,《史林》,1989年第3期。
    崔瑞:《浅论中国汉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狄百芮:《中国的专制政治与儒家理想》,《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版。
    丁邦友:《试论西汉前期的“强本弱未”方略》,《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董平均:《论秦汉社会风尚的地区差别及其原因》,《天中学刊》,2002年第1期。
    董英哲:《经法等佚书是田骈的遗著》,《人文杂志》,1982年第1期。
    范忠信:《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亲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方铭:《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政治操守》,《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1期。
    傅武光:《释“忠”》,《中国思想史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版。
    高崇文:《从西汉埋葬制度的变化看地主阶级由“尊法”到“尊儒”历史转变的经济根源》,《文物》,1974年第7期。
    韩敬:《西汉时期学术思想发展概述》,《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郝建平:《汉代尊老养老之风尚及其启示》,《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郝建平:《论汉代厚葬之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皓瑗:《西汉的统治思想和学派的变化》,《南京师大学报》,1977年第2期。
    胡适:《王莽》、《再论王莽》,《胡适文存》二二集卷一、三集卷七。
    黄留珠:《两汉孝廉制度考略》,《西北大学学报》,1985第4期。
    吉书时:《试论西汉的侠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贾艳红:《论西汉游侠风尚》,《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3期。
    翦伯赞:《秦汉史上的若干问题》,《历史学》,1979年第1期。
    赖华明:《汉代察举制的内容及其功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李成良:《西汉的商贾和商贾政策》,《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李建业:《孝与汉代家庭教育》,《东岳论丛》,2007年第3期。
    李沈阳:《西汉儒家知识分子对皇权的抗争》,《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李沈阳:《西汉儒家知识分子对皇权的抗争》,《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
    李文玲:《儒家孝伦理与汉代行政法》,《求索》,2007年第7期。
    李宗桂:《汉代礼治的形成及其思想特征》,《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梁宗华:《汉初社会对黄老之学的选择和应用》,《管子学刊》,1995年第2期。
    梁宗华:《西汉初期儒学的发展演变》,《哲学研究》,1994年第7期。
    林存光:《汉代尊孔的政治文化意向探析》,《齐鲁学刊》,1993年第6期。
    刘厚琴:《论儒学与两汉复仇之风》,《齐鲁学刊》,1994年第2期。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风气的嬗变》,《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刘欢:《从《二年律令》看儒家思想对西汉立法的影响》,《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刘良群:《论两汉的太学制度》,《江西社会科学》,1989年第5期。
    刘蓉:《论西汉的自杀现象》,《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刘淑丽:《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刘修明:《两汉乡官“三老”浅探--中国封建制和村社关系的一个问题》,《文史哲》,1984年第5期。
    刘周堂:《西汉前期文人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8期。
    吕红梅:《两汉时期忠君观念的泛化》,《历史教学》,2006年第6期。
    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
    马新:《论两汉乡村社会中的宗族》,《文史哲》,2000年第4期。
    马新:《论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异化》,《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马新:《秦汉时代家内人际关系的变迁》,《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马怡:《<始建国二年诏书>册所见诏书之下行》,《历史研究》,2006第5期。
    孟祥才:《从秦汉时期皇帝诏书称引儒家经典看儒学的发展》,《孔子研究》,2004第4期。
    孟祥才:《论西汉的酷吏》,《文史哲》,1981年第6期。
    孟祥才:《西汉前期的历史反思与社会进步》,《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
    裴传永:《<论语》“色难”新解>》,《孔子研究》,2000第4期。
    邱立波:《汉代复仇所见之经、律关系问题》,《史林》,2005年第3期。
    裘锡圭:《马王堆老子甲本卷前后佚书与道法家》,《中国哲学》第二辑。
    任吾心:《论汉代儒学的官学地位》,《河北学刊》,1992年第4期。
    容庚:《秦始皇刻石考》,《燕京学报》,1933年第1期。
    施丁:《司马迁写西汉官场风气》,载《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宋超:《<史记><汉书>游侠传试探--兼论两汉社会风尚的变迁》,《学术月刊》,1985年第10期。
    孙景坛:《西汉初期的“黄老之治”新探》,《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孙立平:《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1992第4期。
    谭洁:《论先秦两汉孝道观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湖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唐国军:《汉代学者对先秦典籍改造的目的及原则》,《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唐兰:《黄帝四经初探》,《文物》,1974年第10期。
    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田久川:《也论西汉的酷吏》,《文史哲》,1983年第5期。
    田余庆:《论轮台诏》,《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万建中:《试论秦汉风俗的时代特征》,《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王继训:《汉代“隐逸”考辨》,《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王丽蓉:《汉代诚信观念的实践与社会风尚》,《管子学刊》,2008年第4期
    王琳:《论西汉前期诏令》,《滨州学院学报》,2006第4期。
    王文涛:《从丧葬福利看汉代社会的等级性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王彦辉:《论汉代的分户析产》,《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魏鹏举:《西汉儒士身份的悖论性统合与精神苦闷》,《江淮论坛》,2007年第5期。
    翁银陶:《略论先秦两汉的阴阳五行学说》,《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邬文玲:《赦令与汉代政治的良性运行》,《河北学刊》,2007年第5期。
    吴海燕:《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武普照:《先秦两汉的习射风气》,《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夏清瑕:《论<周易>的性别哲学》,《浙江学刊》,2001第2期。
    夏增民:《诏书与西汉时期的儒学传播》,《南都学坛》2008第5期。
    向晋卫:《两汉时期的制礼运动》,《云南社会科学》,2006第3期。
    许倬云:《秦汉知识分子》,《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考古组,1981年版。
    阎晓君:《两汉“故事”论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杨爱国:《汉代的忠孝观念及其对汉画艺术的影响》,《中原文物》,1993年第2期。
    姚培锋:《两汉选举用人制度述论》,《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扆晓红:《试论西汉前期治国方略的两次转变》,《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
    于霞:《略论汉代民间信仰对社会习俗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余从荣:《汉代推行孝道教化的途径及启示》,《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俞允尧:《从“王授几杖"谈古代尊老风尚》,《紫金岁月》,1994年第1期。
    喻博文:《西汉初期黄老派和儒法派的斗争》,《史学月刊》,1965年第6期。
    臧知非:《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史学集刊》,2003年第2期。
    曾祥旭:《论“罢黜百家”后西汉儒士人格精神的变化》,《求索》,2005年第10期。
    曾振宇:《儒家孝论的发生及其变异》,《文史哲》,2002年第6期。
    曾振宇:《儒家孝文化及其影曾振宇响》,《理论学刊》,2000年第1期。
    曾振宇:《孝作为伦理与哲学范畴如何可能》,《东岳论丛》,2005年第3期。
    张峰屹:《政治、经学的衰变与西汉后期士人心态的走向》,《南开学报》,2001年第2期。
    张冠梓:《论汉初社会的务实风尚》,《齐鲁学刊》,1990年第1期。
    张鹤泉:《西汉养老制度简论》,《学习与探索》,1992年第6期。
    张建军:《西汉京畿的酷吏》,《历史教学》,2005年第4期。
    张仁玺:《汉代强化孝伦理的措施及社会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张荣芳:《论两汉太学的历史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张元城:《西汉的儒生郡太守与儒学教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张元城:《西汉的儒生郡太守与儒学教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赵凯:《西汉“受鬻法”探论》,《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
    赵沛:《汉代中前期的政治结构与“霸王道杂之”的政治意义》,《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赵耀双:《从汉画像石上所刻历史故事看汉代社会风尚》,《文物世界》,2003年第3期。
    钟肇鹏:《黄老帛书的哲学思想》,《文物》,1978年第2期。
    钟肇鹏:《论黄老之学》,《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第1期。
    周天游:《论汉代文化的基本特征》,《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朱红林:《汉代“七十赐杖”制度及相关问题考辨--张家山汉简<傅律>初探》,《东南文化》,2006年第4期。
    朱子彦:《论先秦秦汉时期的两重君主观》,《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