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篇博士论文从中国电影批评的源头做起,以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思想文化和文艺批评上的特色与价值。同时,在总体上追问:传统文脉如何在“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中得以延续,现代理念怎样影响了“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本文所提“传统文脉”,涵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脉络,同时,侧重指在中国文艺批评领域里一脉相承的文艺价值观和文艺风格。“现代理念”,则涵盖自晚清至“五四”以来涌入中国的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同时,侧重指西方电影领域里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资源。
     本文首先从追溯清末以来的电影杂感开始,通过择取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中国最早的有代表性的三种电影批评文本,来探讨中国电影批评“公共空间”的开创问题,并考察“鸳鸯蝴蝶派”文人和平民知识分子的电影批评与传统价值及现代思潮之关系。随后,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集中探讨了在1920年代占据主流的“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批评:第一,“鸳鸯蝴蝶派”文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脉负载于电影批评之中来回应现代社会,传统文脉在“鸳鸯蝴蝶派”电影批评里的回响对于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文化事业的影响与意义何在。第二,“鸳鸯蝴蝶派”文人如何通过影评书写来深入现代中国城市平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并进行观念批评、知识转介或讯息传播。
     “新感觉派”文人刘呐鸥和穆时英,自1928年以来,以其现代“视觉审美”观念和电影艺术批评实践,冲破了“鸳鸯蝴蝶派”文人几乎包揽192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左翼”电影批评虽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但它们也是讨论“新感觉派”文人电影批评所必须观照的面向。本文通过比较刘呐鸥、穆时英的电影批评与1920年代“鸳鸯蝴蝶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不同,探究其在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战风暴中的实际境遇,讨论其对当时中国电影批评秩序的影响与反思,从而考察“新感觉派”文人在电影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上的创建与贡献。
     本文发掘出较多“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新史料,并以此为根基,观照前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文化风貌和文艺批评价值,从一个侧面推进了中国早期电影批评史的研究。总体来讲,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其价值取向和理论资源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后者则与日本、欧美文化,尤其与西方电影理念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注重“伦理”、“历史”和“市井”的特色,接续的是中国传统文脉中注重日常伦理、凡俗人生和市井民情的一脉,这虽难以达到将文艺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以载道高度,但其所涵纳的民间情怀、自省意识,乃至许多“市井启蒙”的愿望却又不可抹煞。同时,其间媚俗和恶俗的层面也不可讳言。“新感觉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资源则多取自欧美(从日本转道而来),刘呐鸥和穆时英对现代电影的“视觉审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从电影批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在电影视觉审美方向上开创并建立起现代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路径。同时,他们的一些电影批评在文艺风格上的诗意理趣又与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的“抒情传统”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讲,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在不同层面上接续、转化着中国传统文脉,而它们浸润于西方思潮的程度不同,尤其是在吸纳西方电影理念上的较大差距,形成了传统文脉与现代理念在中国早期电影批评里的一种碰撞、交融与共生。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from the source of Chinese Film Review to start. Taking film review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 in 1910 to 1930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deologic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in the special features and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overall cross-examine: how can Traditional Cultural Vein last in film review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how the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can impact the modern concept of film review .
     This paper traces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e film began, through picking up the value of three earliest Chinese representative film review texts in the late 1910s until the early 1920s, to explore the problem of initiate China film review "public space", and also to insp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m review intellectual scholar and civilians' film review with the traditional values and the modem thoughts .Then, this paper discussed two aspects of film review in the 1920s which occupy the mainstream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first, how can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scholar loa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Vein in film review to response modern society, what's the meaning of echoes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Traditional Cultural Vein in the film review and initiate Chinese film or film culture undertaking? Second, how can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scholar to load Traditional Cultural Vein in writing further portrayals of modern Chinese city of daily life in civilian, cultural criticism, knowledge concept referral or message spread ?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 scholar Liu Na'ou and Mu Shiying, since the 1928, with its "visual aesthetic" ideas and film review, broke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lmost scored in the 1920s Chinese film review pattern. Although "the left-wing" film review is no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also discuss that the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of film review must face the witnes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film criticism of Liu Na'ou and Mu Shiying with 1920s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film review , and explore the situation of 1930s "soft film" and "hard film" in the real film storm in China,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and introspection of film review in order. Thereby , investigat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tribution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 scholar made in the film review practice and criticism theory.
     1910 to 1930s"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 of film review were considered as the early Chinese film review of two important context, once was unintentionally, without getting concentrated further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uses many unearthed historical literary criticism researches in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ibilities" as foundation , probes into the value of the early Chinese film review on the ideologic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From one side to promote the Chinese early history of film review.
引文
6中国大陆出版和发表的诸多中国电影史、电影理论史、电影批评史著作和论文,对于1930年代前后的论述,“左翼”电影及“左翼”电影批评都是重点关注对象。参见: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原刊《二十一世纪》1993年10月号)。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页137。
    8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401。
    9近年来的相关论文和著作主要有:张颐武,《千禧回望:内向化的含义——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的现代性的价值》。《当代电影》2001年6期。丁亚平,《论二十世纪中国电影与通俗文化传统》。《电影艺术》2003年6期。盘剑,《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文学评论》2004年6期。张巍,《“鸳鸯蝴蝶派”文学与早期中国电影情节剧观念的确立》。《当代电影》2006年2期。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梅雯,《破碎的影像与失忆的历史——从旧派鸳蝴电影的衰落看中国知识范型的转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18参见: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电影艺术》2007年3期。
    19《观美国影戏记》刊登于1897年9月5日《游戏报》第74号,此文因被《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述为“是现在所见到的我国电影观众首次发表的对电影的观感”,而被广泛征引。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页8。
    20《味莼园观影戏记》(上、下)连载于《新闻报》1897年6月11日、13日;《天华茶园观外洋戏法归述所见》刊登于1897年8月16日《游戏报》第54号。参见: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电影艺术》2007年3期。
    21唐振常,《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二十一世纪》(香港)1992年6月号。页12。
    22例如:上海《大同报》1908年8卷25期载《国外紧要新闻:争观影戏堕楼》;上海《万国商业月报》1909年7月第16期载《新机器:论影戏机器与留声机器》;上海《东方杂志》1911年7月20日8卷5号载[美]慕尔登《新发明之单片活动影戏(附图)》(杨锦森译)。场’专栏,在推动早期电影批评方面,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陈先生还撰有长文《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九辑,2007年7月)对“影戏话”进行详细阐释和定位。此外,陈山先生的《理论的发现:中国电影理论思维的萌芽与形成》(《当代电影》2008年1期)主要就《影戏之结构谈》和《影戏话》论述了中国电影理论意识的形成。本文拟将“影戏话”连同其他中国早期电影文化批评史料,试做进一步阐发。
    27参见:郑逸梅,《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朱孔芬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页189。
    28周瘦鹃:“予于长篇影戏中,尝观《孽海情天》全部、《三心牌》全部、《紫面具》、《红圈》、《无声党》各半部,此等长篇,惟暇豫有福之人,始克观其全豹。若吾辈文字中之苦力,恒在百忙之中,事势所迫,每苦其半途中辍也。”周瘦鹃,《影戏话》(二)。《申报·自由谈》1919年6月27日。
    29周瘦鹃,《影戏话》(四)。《申报·自由谈》1919年8月7日。
    30周瘦鹃,《影戏话》(八)。《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日。
    31周瘦鹃:“一为极巨之战砲,一为洩放毒气之钢管,一为状如球板之爆裂弹?敝苁菥椋队跋坊啊罚ㄊ?《申报·自由谈》1919年12月16日。
    32周瘦鹃,《影戏话》(三)。《申报·自由谈》1919年7月14日。
    33周瘦鹃,《影戏话》(五)。《申报·自由谈》1919年9月11日。
    34周瘦鹃,《影戏话》(七)。《申报·自由谈》1919年10月18日。
    35周瘦鹃,《影戏话》(十六)。《申报·自由谈》1920年7月4日。
    36正如傅葆石(Poshek Fu)对上海“孤岛时期”(1937~1941)被交口称赞的《木兰从军》(1939,卜万苍)所做的论述:“把妇女重塑为民族总动员的象征符号,与其说是赞美妇女的特质,不如说是把她们放逐到帕萨·查特吉(Partha Chatterjee)所说的‘新父权制’的边缘,即在民族主义精英们所阐释的民族大义至上面前,女性本身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被压抑和抹杀了。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孝子、贤妻良母和贞节烈女所代表的价值观,被融合在与五四传统一脉相承的战时上海文学艺术的现代主义意识话语中。”[美]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47。
    37参见:张鸣,《直截了当的独白·铡刀、棒子和妇女权利》。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209~210。
    38周瘦鹃,《影戏话》(九)。《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2日。
    
    39周瘦鹃,《影戏话》(十)。《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3日。
    40周瘦鹃,《影戏话》(十三)。《申报·自由谈》1919年12月16日。
    41周瘦鹃,《影戏话》(一)。《申报·自由谈》1919年6月20日。
    42周瘦鹃,《影戏话》(十四)。《申报·自由谈》1920年1月12日。
    54顾肯夫在《影戏杂志》一卷一号《发刊词》中谈到编辑《影戏杂志》“四个目的”的宣言,已被学术界屡屡征引:“(一)发扬影戏在文学美术上的价值;(二)介绍有价值的影片给读者;(三)防止有害影片的流行;(四)在影剧界上替我们中国人争人格。”
    55管大,《中国影戏谈》。《影戏杂志》一卷一号,上海:中国影戏研究会,1921。
    56柏荫,《对于商务印书馆摄制影片的评论和意见》。《影戏杂志》一卷二号,上海:中国影戏研究社,1922。
    57朴维政,《我对于海誓的意见》。《影戏杂志》一卷三号,上海:明星影片公司,1922。
    58在朴维政看来,《海誓》每卷说明书“全用文言,独有无赖说话时,採用白话,难道不是无赖就都用文言来说话的吗?况且片中有‘油水’及‘袋底朝天’两句话,北方人看了,决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朴维政从观影感受出发,认为“有几出像福珠写信的一出,摄影的手段,实在太不高明了,映演的时候,看上去既像下雨,又像起雾,又好像外国影片底‘回想’、‘梦境’”。
    59参见:张伟、英仙、陈静,《中国现代电影出版物总目提要·导言》。上海电影局史志办公室编,《上海电影史料》第1辑,1992。页214~215。
    601920年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8卷1号,被改组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与群益书社脱离关系,另组“新青年社”办理编辑、印刷和发行事务。参见: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3期。
    61陈平原先生主张谈论作为五四新文化经典文献的《新青年》,仅限于前9卷。参见: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3期。
    62在王晓明先生看来:“说到底,他们最关心的都还是如何用刊物去促进实际的社会政治变革,其他的一切,俱在其次。”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4期。631918年3月《新青年》4卷3号刊登《本志编辑部启事》:“本志自第四卷一号起,投稿章程,业已取消,所有撰译,悉由编辑部同人,公同担任,不另购稿。”
    64王晓明先生认为:“《新青年》的大多数同人,恐怕也都会意识到自己所站的历史位置,以‘开风气之先’的使命自励,因此,他们越是相信真理在手,越是看出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意义,就越不免会强化那份救世主的意识。直到五卷六期的‘通信’栏中,陈大齐还吁请钱玄同‘代’大众编一部《粪谱》:‘中国人苦于没有辨别力,不知道哪种是粪,哪种不是粪,……须得先指点指点他们才好’,而钱玄同居然同声附和。”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识“五四”文学传统》。《上海文学》1993年4期。
    65在陈平原先生看来,《新青年》从来没有成为“公众论坛”,即便是“通信”栏目,其“对话状态”不只是虚拟的,而且有明确的方向感。可以说,这是《新青年》同人创造的“另一种文章”。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1期。
    66李道新先生在《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还论述了包括《影戏杂志》在内的一些中国最早的电影刊物在培养电影批评人才、探讨电影创作问题、促进中国电影理论生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24~25。)
    67参见: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重绘上海文化地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页204~206。
    68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页32。691921年11月,第1号《电影周刊》(北京)刊登《真光电影剧场启事》:“敝院之设,原为辅助教育、改良社会、灌输知识起见,故以性质论之,敝院虽为营业之一种,而设立之初衷,实抱增进国民知识,促进改良社会为宏愿,绝不计较资本,因陋就简与都下各娱乐场所逐什一之利。然同人知识浅薄,思虑或有未周,施行或有未备,对于初志深恐郧越,兹特将敝院对于普通应有设置之外,仅将院内之特别设置及将来进行之方针,关于社会、秩序、安全、设置各方面登露报端,宣布社会,征求指导,庶收集思广益之效,倘蒙不弃,垂赐教言,幸甚幸甚。”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179~180。
    70《赖婚》于1922年5月先在上海献映,后至天津和北平。根据《申报》的电影广告,自1922至1924年间在上海各影院共上映了10部格里菲斯的影片,其中最突出的是《赖婚》,前后映过5次。参见:陈建华,《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5期。
    71参见: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页32~33。
    72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19。
    73根据孙瑜回忆:“当时朱石麟、费穆、贺孟斧等人都在华北电影公司编辑广告部工作,评选了我的文章。”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页32~33。
    74这一名字在《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中,目录与正文里的署名用字稍有出入:一为“李溎龄”,一为“李桂龄”。
    75孙瑜回忆在1922年读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时,“翻译了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豢豹人的故事》,寄往茅盾同志在上海主编的《小说月报》,蒙他录用发表了。不久,我又翻译了托玛司哈代的中短篇小说《娱他的妻》(当时我用了笔名‘理白’)”。孙瑜还对投寄《赖婚》影评获得第一名并得到奖励的“轶事”作了回忆:“我在清华读书期间,还发生过一次促使我将来投身电影事业的轶事。”详见: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页30~33。
    76孙瑜,《〈赖婚〉的一个科学评论》。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0。
    77孙瑜,《〈赖婚〉的一个科学评论》。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0。
    78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赖婚之批评者》。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14。
    79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1~3。
    80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赖婚在各地开演之盛况》。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
    81厉南溪,《看赖婚影片的回想》。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35。
    82孙瑜,《〈赖婚〉的一个科学评论》。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0~26。
    83孙瑜,《〈赖婚〉的一个科学评论》。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0~21。
    84朔水,《看了〈赖婚〉影片以后》。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42。
    85C. R.,《评赖婚》。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61。
    86李溎龄/李桂龄,《赖婚评论》。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47。
    87厉南溪,《看赖婚影片的回想》。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39~40。
    88郑拔驾,《赖婚与社会之关系》。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54~55。
    89参见:刘东《失去儒家制衡的“个人主义”--周作人案例研究》。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1。页235~261。
    90参见:彭国翔,《牟宗三的“自由”与“自由主义”观》。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七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182~186。
    106《赖婚》于1922年5月先在上海献映,后至天津和北平。根据《申报》的电影广告,自1922至1924年间在上海各影院共上映了10部格里菲斯的影片,其中最突出的是《赖婚》,前后映过5次。参见:陈建华,《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5期。
    107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甚至认为:“五四知识分子根本也瞧不起电影。尽管他们口头上大讲文艺的民主化、大众化,但30年代以前,他们对电影只有轻蔑,并没有作任何努力将五四精神贯彻到电影界。”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Melodra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the“May Fourth”Tradition of Chinese Cinema)。萧志伟译。收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页21。
    108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页71-72。
    109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探讨“鸳鸯蝴蝶派”文人对中国电影叙事的贡献。
    110从1919年6月20日至1920年7月4日,周瘦鹃在《申报·自由谈》连续发表16篇“影戏话”。参见:陈建华,《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九辑,2007年7月。
    111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8。
    112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8。
    113参见:郑逸梅,《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朱孔芬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页189。
    114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8~679。
    115参见: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页30~31。
    116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页83-85。
    117[德]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什么是启蒙?》。[美]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页61。另参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页22。
    118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2期《小朋友》号,1925。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290。
    119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9。李少白先生在2003年发表的《〈中国电影艺术史〉提纲补叙》中仍然称赞《儿孙福》:“我们现在看史东山的《儿孙福》,仍然觉得拍得挺不错。内容上,揭示传统家庭里的矛盾;形式上,画面构图、镜头调度,特别是一些纵深场景的处理,富于变化,有电影特点。”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19。
    120参见: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1358~1359。
    121陈小蝶,《影片之国民性与音乐之号召力》(上)。《电影月报》1928年4月1日,第1期。
    122陈小蝶,《影片之国民性与音乐之号召力》(下)。《电影月报》1928年5月1日,第2期。
    123陈小蝶,《电影作风与文学之倾向》。《电影月报》五期,1928年8月10日出版。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1364。
    130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29。
    131此前的1924年,在天津的《电影周刊》上也刊有关于“电影与历史”的零星文章。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30。
    132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
    133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
    134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630。
    135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志田看来:吾人对西潮冲击中国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既然“西潮”已成“中国”之一部分,所谓近代中国的内在发展,也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在内。则近代中国士人对许多“中国内在问题”(且不说西潮造成的中国问题)的反应多少也可说是对“西潮冲击”的某种“中国反应”。故费正清的“西潮冲击一中国反应”这一研究典范仍未完成其使命,尚有待深入发展。罗志田,《西潮与近代中国思想演变再思》。《近代史研究》1995年3期。
    136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31~632。
    137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32。
    138参见: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28~29。
    139参见: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页36。
    140孙师毅,《电影界的古剧疯狂症》。《银星》1926年3期。《中国无声电影》页643~645。
    141郑正秋提出的影戏取材宗旨:“抱定一个分三步走的宗旨,第一步不妨迎合社会心理、第二步就是适应社会心理,第三步方才走到提高的路上去,也就是改良社会心理啊。”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2期《小朋友》号,1925。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290。
    142烟桥《历史影片之价值》。《电影月报》第4期,1928年7月1日。
    143程小青,《历史影片的利用及难点》。《美人计》(大中华百合公司特刊),1927。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33~634。
    144参见:《电影检查委员会成立三年来工作述要(1934年)》、《电影检查委员会查禁国产影片一览表(1931年6月15日—1934年2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页393~397。
    145《电影检查委员会成立三年来工作述要(1934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页393。
    146邵洵美,《神怪的文学》(原载1935年12月20日《时代图画半月刊》第9卷第1期)。《洵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页114。
    147邵洵美,《神怪的文学》(原载1935年12月20日《时代图画半月刊》第9卷第1期)。《洵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页114-115。
    148邵洵美,《神怪的文学》(原载1935年12月20日《时代图画半月刊》第9卷第1期)。《洵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页116。1491928年当黎民伟(1893—1953)的民新公司耗费一年多时间,辗转南北拍摄的历史巨片《花木兰》(侯曜编导)上映时,天一公司用了十几天时间草草完成的《花木兰从军》(李萍倩导演)却已先行投放市场,导致民新公司营业大受打击。参见:黎民伟,《我与中国电影》(写于1950年)。《当代电影》1993年6期。黎民伟,《失败者之言——中国电影摇篮时代之褓姆》。《当代电影》2004年3期。郦苏元,《黎民伟与中国电影》。《当代电影》2004年3期。侯曜还撰写《万里摄影记》连载于上海《电影月报》第2、3、4期,1928年5、6、7月。濮舜卿撰写《在沙漠过年之明星摄影队》《电影月报》1期,1928年4月1日。记录当时情景。
    150烟桥,《半月闲话:历史的影片》。《明星半月刊》1936年4卷6期,1936年4月1日。
    151参见:[美]傅葆石(Poshek Fu),《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38。
    152烟桥,《孟姜女的历史价值与社会影响》。《金城月刊》1938年新生号,上海:金城大戏院,1938年11月。
    153参见:[美]傅葆石(Poshek Fu),《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72~83。
    154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第3期,上海,1928年6月1日出版。
    155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第3期,上海,1928年6月1日出版。
    156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第3期,上海,1928年6月1日出版。
    
    157何心冷,《国产影片与天津》。《电影月报》1期,1928年4月1日。
    158何心冷,《国产影片与天津》。《电影月报》1期,1928年4月1日。
    159参见:徐碧波,《电影在常熟》。《电影月报》上海,1928年7月,第4期。
    165李道新:“《中国电影发展史》之前的中国电影史研究,严格意义上的专著只有两部:谷剑尘的《中国电影发达史》和郑君里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李道新,《中国电影的史学建构》。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页7。2006年虞吉:“民国时期仅有的两部史述专著《中国电影发达史》(谷剑尘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6年版)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郑君里著,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版)对传统的言说概略、简单。”虞吉,《中国电影史:传统清理与史述实践》。《艺术学》编委会编,《影像思考:电影与电影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页32。2006年李少白:“中国电影历史的写作,起自20世纪30年代,比较系统一点的,当是谷剑尘撰著的《中国电影发达史》和郑君里的《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页1。
    166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历史撰述的开端》。《当代电影》2008年1期。
    167范烟桥《中国电影史料》载《明星月刊》8卷2期,1937年3月1日。
    168丁亚平,《电影史学的兴起与发展》。《当代电影》2009年4期。
    169郑逸梅,《观〈山东响马〉试片之零话》。《友联特刊·〈山东响马〉号》1927年8月。
    170郑逸梅,《乡人看影戏》。《红玫瑰》一卷十八期,1924年11月29日。
    171郑逸梅,《电影琐话》。《友联特刊·〈山东响马〉号》1927年8月。
    172郑逸梅,《关于电影之杂碎》。《友联特刊〈红蝴蝶〉号》,1928年2月1日。
    173郑逸梅,《记两个为电影而牺牲者》。《紫罗兰》二卷十六号,1927年8月27日。
    174郑逸梅,《银灯琐誌》。《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175比如:张碧梧,《摄制马振华影片之琐录》。《电影月报》三期,1928年6月1日。海上说梦人(朱瘦菊),《海誓片中之FF》、《古井重波记中之AA》。《电影杂志》一卷一号,1924年5月。
    176参见:陈建华《〈礼拜六的晚上〉序》。《书屋》2009年4期。
    177包天笑1973年撰写《我与电影》一文,收《钏影楼回忆录》。郑逸梅,《影坛旧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陈蝶衣《影坛秘史》于1984年在香港出版,参见:魏绍昌《艺苑拾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页53。
    180参见:李欧梵,《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序二》。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5。
    181参见: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电影艺术》2007年3期。
    182参见:谷剑尘,《中国电影发达史》。《中国电影年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1934。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1364。
    183《赖婚》于1922年5月先在上海献映,后至天津和北平。根据《申报》的电影广告,自1922至1924年间在上海各影院共上映了10部格里菲斯的影片,其中最突出的是《赖婚》,前后映过5次。参见:陈建华,《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当代电影》2006年5期。
    184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赖婚在各地开演之盛况》。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2。
    185厉南溪,《看赖婚影片的回想》。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京:真光剧场特刊,1923。页35。
    186据一项统计:从1896年到1924年,中国共上映外国影片659部,其中确知为美国出产的影片有138部。王永芳、姜洪涛,《在华发行外国影片目录(1896-1924)》。《中国电影研究》第1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页260~282。汪朝光:“早期进入中国电影市场的多为法国影片,但随着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产业地位的上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影片已经取代法国影片,占据了中国电影输入的头把交椅,成为影院放映最多的外国影片。”参见:汪朝光,《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电影与上海》。《电影艺术》2006年5期。
    187范烟桥,《银幕上的真眼泪》。《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188天笑,《矫正女明星的社会观》。《明星特刊·〈好男儿〉号》第十一期,1926。
    189袁丛美,《在炭精灯下》。李亦中主编,《银海拾贝》(老上海电影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页219。
    190参见:张伟,《纸上观影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页48。
    191范烟桥,《银幕上的真眼泪》。《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192范烟桥,《银幕上的真眼泪》。《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193鲁迅先生于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讲演。参见:《坟·娜拉走后怎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页127-134。
    194天笑,《矫正女明星的社会观》。《明星特刊·〈好男儿〉号》第十一期,1926。
    195天笑,《矫正女明星的社会观》。《明星特刊·〈好男儿〉号》第十一期,1926。
    196斯图亚特·霍尔、帕迪·沃内尔,《通俗艺术》。伦敦:Hutchinson出版社,1964.页66。[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88。John Storey,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200陈建华,《岂止“消闲”:周瘦鹃与1920年代上海文学公共空间》。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页234。
    201卓呆,《〈济公活佛〉与开心》。《开心特刊·〈济公活佛〉号》1926年4期(1926年12月20日)
    20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试谈中国的智慧》。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页280-305。
    203张碧梧,《提高国产影片的第一要着》。《电影月报》第二期,1928年5月1日出版。
    204卓呆,《反对易卜生》。开心公司特刊3期《雄媳妇》号。1926。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304。
    205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页5-10。
    206卓呆,《反对易卜生》。开心公司特刊3期《雄媳妇》号。1926。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304。
    207约翰·菲斯克,《理解通俗文化》。伦敦:Unwin Hyman出版社,1989。页21。[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300~301。John Storey,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208烟桥,《两种观众的心理》。《电影月报》第6期,1928年9月10日。
    209烟桥,《两种观众的心理》。《电影月报》第6期,1928年9月10日。
    210 Frederic Jameson ,“Pleasure :A Political Issue”,in Formations of Pleasur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3.pp.2-4.
    213郑逸梅,《扇话》。《友联特刊·〈秋扇怨〉号》1925年12月。
    214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171~173。John Storey,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215郑逸梅,《西方之〈红蝴蝶〉》。《友联特刊〈红蝴蝶〉号》,1928年2月1日。
    216参见: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页97-125。
    217郑逸梅,《银灯琐誌》。《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218罗明佑,《中国电影与广东精神》。《中国电影》一卷2期,1941年2月。李亦中主编,《银海拾贝》(老上海电影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页95。
    219卓呆,《那里是诗》。《电影杂志》一卷四号1924年8月。
    220 [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前言》(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3~4。
    221郑逸梅,《银坛回忆录》。《大众影讯》1940年1卷14期。
    222郑逸梅,《关于电影之杂碎》。《友联特刊〈红蝴蝶〉号》,1928年2月1日。
    223郑逸梅,《乡人看影戏》。《红玫瑰》一卷十八期,1924年11月29日。
    224黄爱玲认为:民间故事电影挑战和颠覆了日本“反西方帝国主义的宏观叙事”。见黄爱玲编,《戏缘》。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家协会,2000。页229~230。[美]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192。Poshek Fu,Between Shanghai and Hong Kong:The Politics of Chinese Cinemas ,Stanford Universtiy Press,2003.
    225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26-34、46。
    226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页123-124。原载《读书》1993年9期。
    227雷蒙德·威廉斯,《漫长的革命》。Harmondsworth:企鹅出版社,1965.页57~59。[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74~75。John Storey,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232参见: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页1-143。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页5-33。
    233参见: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页33。
    234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22-59。
    235从1919年6月20日至1920年7月4日,周瘦鹃在《申报·自由谈》连续发表16篇“影戏话”。参见:陈建华,《中国电影批评的先驱——周瘦鹃〈影戏话〉读解》。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九辑,2007年7月。2361920年代,新文化知识分子对被所谓没落的“文明戏”演员和“鸳鸯蝴蝶派”文人占领的电影界不屑一顾。一般来讲,所谓进步人士是不肯踏入电影界的。毕克伟(Paul G. Pickowicz)甚至认为:“五四知识分子根本也瞧不起电影。尽管他们口头上大讲文艺的民主化、大众化,但30年代以前,他们对电影只有轻蔑,并没有作任何努力将五四精神贯彻到电影界。”毕克伟,《“通俗剧”、五四传统与中国电影》(Melodramatic Representation and the“May Fourth”Tradition of Chinese Cinema)。萧志伟译。收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页21。
    237范伯群认为:“通俗作家在影评上也有所建树——这批作者几乎包揽了20世纪20年代各电影杂志的评论文章”。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401。
    238参见:周瘦鹃,《影戏话》(九)。《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2日。周瘦鹃,《影戏话》(十)。《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3日。
    239参见: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8-679。
    240参见: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632。
    241参见:范烟桥,《银幕上的真眼泪》。《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242参见:郑逸梅,《扇话》。《友联特刊·〈秋扇怨〉号》1925年12月。郑逸梅,《银灯琐誌》。《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243陈趾青,《编剧的技术》。《电影月报》第一期,1928年4月1日。参见: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页33-34。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58。
    244欧阳予倩,《导演法》。连载于《电影月报》第一、二、三、五、六期,1928年4月至9月。参见: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页144-157。
    245参见: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267-309。
    246刘呐鸥1905年9月23日生于台湾台南州新营郡柳营庄,1940年9月3日被暗杀时并非担任《文汇报》社长。参见:许秦蓁,《重读台湾人刘呐鸥之必要》、《关于生死九月间的刘呐鸥》、《刘呐鸥艺文系年》。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影像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版)第241页著录:“刘呐鸥(1900-1939),台湾台南人,生于日本。毕业于日本应庆大学文科。……1939年被汪精卫伪政府任命为上海文汇报社社长,旋被暗杀。”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第104页著录:“刘呐鸥(1900-1939)。”均有误。]
    247葛莫美,《影戏·艺术》(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6。
    248参见:[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文原刊Teitschrift fur Sozialforschung,V,Ⅰ,1936)。[德]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页231-264。
    249葛莫美,《影戏·艺术》(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7。
    250[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文原刊Teitschrift fur Sozialforschung,V,Ⅰ,1936)。[德]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页236。
    251[德]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文原刊Teitschrift fur Sozialforschung,V,Ⅰ,1936)。[德]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页260。
    252葛莫美,《电影和诗》(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7-248。
    253葛莫美,《影戏·艺术》(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7。
    254葛莫美,《电影和女性美》(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8-249。
    255梦舟,《银幕的供献》(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50。
    256梦舟,《中国影戏院里》(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50-251。
    257梦舟,《〈上海一舞女〉影片》(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51-252。
    258葛莫美,《影戏和演剧》(载《无轨列车》第5期,1928年11月10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53。
    259《俄法的影戏理论》(载《电影》1930年7月第1期);《影片艺术论》(载《电影周报》1932年7月1日至10月8日第2、3、6、7、8、9、10、15期);《Ecranesque》(载《现代电影》1933年4月1日第2期);《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载《现代电影》1933年5月1日第3期);《论取材——我们需要纯粹的电影作者》(载《现代电影》1933年7月1日第4期,);《关于作者的态度》(载《现代电影》1933年10月1日第5期);《电影节奏简论》(载《现代电影》1933年12月1日第6期);《电影形式美的探求》(载《万象》1934年5月创刊号);《开麦拉机构——位置角度机能论》(载《现代电影》1934年6月15日第7期)。
    260参见:叶灵凤,《三十年代文坛上的一颗彗星——叶灵凤先生谈穆时英》(载香港《四季》第1期,1972年11月)。《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92-497。
    261参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543-572。
    262据台湾文化史料研究者秦贤次:“江兼霞首次出现于1931年5月叶灵凤自己主编的《现代文艺》月刊第2期(即终刊号)上,这是叶灵凤的笔名;其后曾出现在《现代》月刊上,也是叶氏笔名。1934年10月10日由叶灵凤、穆时英合编之《文艺画报》创刊号上出现江兼霞所写之著名的《关于影评人》一文,以及之后出现在《晨报·每日电影》(姚苏凤主编,穆时英助编)上撰写影评的江兼霞则系穆时英的化名。”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296。
    263穆时英,《才能演员与风格演员》(载1935年7月18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0。
    264穆时英,《性感与神秘主义》(载1935年7月17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78-179。
    265穆时英,《魅力的解剖学》(载1935年7月19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2-183。
    266穆时英,《文艺电影》(载1935年7月2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4。
    267《文艺电影》(载1935年7月20日上海《晨报》)、《主题·焦点·尾巴》(载1935年7月22日上海《晨报》)、《电影的真实与象征》(载1935年7月24日上海《晨报》)、《电影的两方——印象批评与技术批评》(载1935年7月27日上海《晨报》)、《劳莱与哈代》(载1935年7月28日上海《晨报》),参见:《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3-191。
    268穆时英,《MONTAGE论》(连载香港《朝野公论》第2卷第4-6期,1937年2月20日、3月5日、3月20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57-276。
    269嘉谟,《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载《现代电影》第6期,1933年12月1日)。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页252。
    270参见:盘剑,《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分析》。《文艺研究》2008年6期。
    271参见:[德]顾彬(Wolfgang Kubin),《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页101。
    272参见:Cutivet Sakina,《刘呐鸥“新感觉派”1927年日记中的语文表现》。王佩琳、许秦蓁译。《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122。
    273穆时英,《关于自己的话》(载《现代出版界》第4期1932年9月1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6。
    274参见:黄子布、席耐芳、柯灵、苏凤,《〈城市之夜〉评》(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3月9日)。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151-157。
    275呐鸥,《中国电影描写的深度问题》(写于1933年4月26日,载1933年5月1日《现代电影》1933年1卷3期)。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163。
    276洪深等,《我们的陈诉:今后的批判是“建设的”》(载《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6月18日)。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165。
    277《教育影片的第一炮生产影片的压道车》(载1933年10月8日上海《晨报》)。《阿英全集》(第五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276-277。
    278盘剑,《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分析》。《文艺研究》2008年6期。
    279对此,盘剑教授有详细分析。盘剑,《上海〈晨报〉副刊〈每日电影〉的公共领域分析》。《文艺研究》2008年6期。
    280据台湾文史研究者秦贤次考证“江兼霞”是叶灵凤或穆时英的笔名。此处的“江兼霞”可推测是“每日电影”沿用“江兼霞”的名称而设计的一个虚拟身份,从《〈自由神〉座评》的讨论内容来看,“江兼霞”在其中多作为发问者角色出现,因而很可能只是个设计出来的虚拟身份。
    281《〈自由神〉座评》(载1935年8月25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43-250。
    283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23-25。
    284仅中国电影资料馆编选的1925至1927年反思电影批评的文章就有:辛汉文《影戏批评的研究》(载1925年长城公司特刊《爱神的玩偶》)、松庐《告电影批评家》(载《电影杂志》1925年第12期)、周自有《电影的批评讨论》(载1926年大中华百合公司特刊《连环债》)、映碧《评影家应有的常识与态度》(载1926年天一公司特刊第7期《电影女明星》)、洪深《电影之批评》(连载1926至1927年《明星特刊》第15、16、17、20期)、伯乐《我对于批评影戏之意见》(载1927年天一公司特刊第12、13合刊《仕林祭塔女律师》号)、银花《我对于纯用艺术眼光批评电影的怀疑》(载《银光》1927年第2期)、卢梦殊《批评论》(载《银星》1927年第8期)、杨小仲《制片家与批评者》(载《银星》1927年第7期)。参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573-598。
    285伯乐《我对于批评影戏之意见》(载1927年天一公司特刊第12、13合刊《仕林祭塔女律师》号)和杨小仲《制片家与批评者》(载《银星》1927年第7期)均提及制片家与批评者发生冲突。参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588、596。
    286参见:洪深《电影之批评》(连载1926至1927年《明星特刊》第15、16、17、20期)。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583-587。
    287辛汉文《影戏批评的研究》(载1925年长城公司特刊《爱神的玩偶》)。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573-576。
    288葛莫美,《影戏·艺术》(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6。
    289阿英,《论中国电影文化运动》(载《明星》月报1933年5月2日,1卷1期)。《阿英全集》(第五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207-208。
    290参见: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页83-84。
    291阿英,《电影批评上的二元论倾向问题》(载《明星》月报1933年7月1日,1卷3期)。《阿英全集》(第五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217-218。
    292阿英,《再论〈春蚕〉——从〈申报〉电影专刊的批评说到电影批评家的任务》(载1933年10月10日、12日、13日上海《晨报·每日电影》)。《阿英全集》(第二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738-739。
    293这五篇文章均署名“罗浮”,依次见:《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13日、《大晚报》1934年6月21日、《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6月29日、《晨报·每日电影》1934年7月3日、《大晚报》1934年7月5日。参见:程季华、朱天纬、张建勇编,《夏衍全集·电影评论(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页21-33。
    294韦彧,《电影批评的机能——电影批评夜谈之一》(载上?洞笸肀ā?934年11月18日)。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213。
    295韦彧,《影评人、剧作者与观众——电影批评夜谈之二》(载上?洞笸肀ā?934年11月25日)。程季华、朱天纬、张建勇编,《夏衍全集·电影评论(上)》。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页36-37。
    296鲁思,《驳斥江兼霞的〈关于影评人〉》(载《现代演剧》1934年1卷1期)。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页267-270。
    297穆时英,《电影批评底基础问题》(连载1935年2月27日-3月3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63。
    298穆时英,《电影批评底基础问题》(连载1935年2月27日-3月3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68。
    299穆时英,《电影的两方——印象批评与技术批评》。(载1935年7月27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9-190。
    300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0-231。
    301穆时英,《电影批评底基础问题》(连载1935年2月27日-3月3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73-174。
    302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6。
    303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4。
    304[美]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104。
    305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4。
    306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4-235。
    307穆时英,《当今电影批评检讨》(载1935年8月25日《妇人画报》第31期)。《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40。
    308穆时英,《当今电影批评检讨》(载1935年8月25日《妇人画报》第31期)。《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41。
    309穆时英,《当今电影批评检讨》(载1935年8月25日《妇人画报》第31期)。《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41-242。
    310随初(黄天始),《我所认识的刘呐鸥》(载《华文大阪每日》半月刊第5卷第9期,1940年11月1日)。参见: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294-295。
    311参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页28。
    312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页60。《“电影的”电影的追求——论刘呐鸥的电影观》。《当代电影》2006年2期。
    313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301。
    314转引自:黄仁,《〈永远的微笑〉剧本重刊序》。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13。
    315 1936年4月,穆时英为追踪太太而到香港。1937年华南一家电影公司曾邀请穆时英拍一部“国防电影”,穆时英自编自导了描写东北抗日游击队英勇事迹的《十五义士》,后因公司变故,影片未完成。由于广告宣传作用,在香港一般人知道穆时英导演《十五义士》比知道他是《南北极》小说的作者还要多。一说,穆时英还写过电影剧本《中国万岁》,他在《MONTAGE论》中曾举其中第一场作为例子来说明画面与画面之间编织的复杂性。参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543-572。
    316《中国电影发展史》由程季华、李少白和邢祖文编著,1963年2月首版,1981年10月再版。参见:李道新,《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观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11期。
    317沈从文曾不无讽刺地这样评价穆时英:“作者的将来发展,宜于善用所长,从事电影工作,若机缘不坏,可希望成一极有成就的导演。至于文学方面,若文学永远同电影相差一间,作者即或再努力,也似乎不会产生何种惊人好成绩。”沈从文,《论穆时英》(载1935年9月9日天津《大公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35。
    318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载《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1期),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载《电影艺术》1979年3期)。参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下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3-36。
    319烟桥,《光明的指示·三字经》。《明星半月刊》五卷一期,1936年4月16日。
    320郭兰馨,《光明的指示·电影与识字运动》。《明星半月刊》五卷一期,1936年4月16日。
    321红蕉,《光明的指示·如何促进国产影片》。《明星半月刊》五卷一期,1936年4月16日。
    322蝶衣,《光明的指示·英语片的摄制》。《明星半月刊》五卷一期,1936年4月16日。
    323独鹤,《光明的指示·群星拱极》。《明星半月刊》五卷一期,1936年4月16日。
    324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
    325参见:郑逸梅,《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朱孔芬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页189。
    326王钝根,《影戏与社会小言》。《电影杂志》一卷二号,1924年6月。
    327江红蕉,《我在电影界》。《电影月报》1928年5月,第2期。
    328烟桥,《半月闲话:历史的影片》。《明星半月刊》1936年4卷6期,1936年4月1日。
    329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26-34。
    
    330江红蕉,《我在电影界》。《电影月报》1928年5月,第2期。
    331徐卓呆,《弗是生意经》《明星特刊·〈空谷兰〉号》8期,1926。
    332郑逸梅,《参观电影工作谈》。《电影月报》三期,1928年6月1日。
    333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25~35。
    334参见:彭国翔,《君子的意义与儒家的困境》。《读书》2009年6期。
    335参见:周瘦鹃,《影戏话》(九)。《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2日。周瘦鹃,《影戏话》(十)。《申报·自由谈》1919年11月13日。
    336参见:周瘦鹃,《说伦理影片》。《〈儿孙福〉特刊》1926年。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78-679。
    337参见: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1925年11月、1926年1月、1926年2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页629~632。
    338参见:范烟桥,《银幕上的真眼泪》。《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339碧梧,《摄制〈马振华〉影片之琐录》。《电影月报》三期,1928年6月1日。
    340 [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编,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页10。
    34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丁福祥、潘铭燊译虾#焊吹┐笱С霭?社,2005。页357-370。
    342穆时英,《作家群的迷惘心理》(载1935年9月13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7。
    343穆时英,《奴隶之歌》(载1936年1月7日上海《小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02。
    344穆时英,《血的忆念》(载1938年8月13日香港《星岛日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33。
    345参见:许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觉——刘呐鸥(1905-1940)》。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页69。
    346参见:林正芳,《文明开化——一个日治时期台籍文化人的案例》。《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89-90。
    347参见: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267-309。
    348杨之华,《穆时英论》(载南京《中央导报》1卷5期,1940年)。《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71-472。
    349参见:[德]顾彬(Wolfgang Kubin),《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页101。
    350参见:Cutivet Sakina,《刘呐鸥“新感觉派”1927年日记中的语文表现》。王佩琳、许秦蓁译。《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122。
    351穆时英,《关于自己的话》(载《现代出版界》第4期1932年9月1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6。
    352严家炎,《略说穆时英的文学史地位——〈穆时英全集〉代序》。穆时英,《穆时英全集》。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
    353参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页26。
    354参见:王博,《庄子哲学·心之逍遥与形之委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页185-199。
    355杨之华,《穆时英论》(载南京《中央导报》1卷5期,1940年)。《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72-473。
    356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562。
    357秦贤次,《刘呐鸥的上海文学电影历程》(2005年10月20日修订稿)。《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页301-302。
    358[日]今日出海,《哀哉,穆君》(载日本《文学界》第7卷第9期,1940年9月)。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446-447。
    359参见第四章。
    360参见:韩经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页15。刘烜,《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王国维》。王瑶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页69~70。
    361葛莫美,《电影和诗》(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7-248。
    362穆时英,《魅力的解剖学》(载1935年7月19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2-183。
    363刘呐鸥,《关于作者的态度》(载《现代电影》第5期,1933年10月1日)。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页248。
    364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连载1935年8月11日-9月10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234-235。
    365马尔库塞,《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页108。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2006。页177。
    366呐鸥,《电影节奏简论》(载《现代电影》第6期,1933年12月1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306-307。
    367参见:[美]米莲姆·布拉图·汉森,《堕落女性,冉升明星,新的视野:试论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上海无声电影》。包卫红译。《当代电影》,2004年1期。
    368刘呐鸥,《电影形式美的探求》。《万象》1934年5月创刊号。
    369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2006。页174-179。
    370葛莫美,《电影和女性美》(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8-249。刘呐鸥,《现代表情美造型》(载《妇人画报》第18期,1934年6月8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337-338。
    371穆时英,《电影的散步·性感与神秘主义》(载1935年7月17日上海《晨报》)、《电影的散步·才能演员与风格演员》(载1935年7月18日上海《晨报》)、《魅力的解剖学》(载1935年7月19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78-183。
    372范伯群:“包天笑与陈冷血联合主编的《小说时报》简直就是一个近代文学时期的翻译小说刊物。这本1909年创办的刊物共出版33期+1(临时增刊第1期),如果以翻译成创作的篇幅统计,翻译的量约占五分之四,即翻译作品共计4510页,而创作仅占1004页。”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绪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73参见:郑逸梅,《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朱孔芬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页189。
    374烟桥,《“侦探”是最科学的》。《明星半月刊》1936年5卷5期,1936年6月16日。
    375呐鸥,《影片艺术论》(载《电影周报》1932年7月1日至10月8日第2、3、6、7、8、9、10、15期)。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最新修订版上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页105-118。
    376穆时英,《疯狂》(载1938年8月23日香港《星岛日报》)、《我的墓志铭》(载1938年8月26日香港《星岛日报》)、《乞丐》(载1938年8月28日香港《星岛日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36-141。
    377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第3期,上海,1928年6月1日出版。
    378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页123。原载《读书》1993年9期。
    379张爱玲,《流言·自己的文章》。唐小兵,《蝶魂花影惜分飞》。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页122。原载《读书》1993年9期。
    380参见:阿英,《小品文谈》(写于1933年)。《阿英全集》(第二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593。
    381葛莫美,《电影和诗》(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7-248。
    382葛莫美,《影戏·艺术》(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电影和诗》(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电影和女性美》(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梦舟,《银幕的供献》(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中国影戏院里》(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上海一舞女〉影片》(载《无轨列车》第4期,1928年10月25日)、《影戏和演剧》(载《无轨列车》第5期,1928年11月10日)。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246-254。
    383刘呐鸥,《萤幕上的景色与诗料·云》(《文艺画报》1934年10月10日创刊号)。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电影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页332-333。
    384朱自清,《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写于1927年7月)。转引自:阿英,《小品文谈》(写于1933年)。《阿英全集》(第二卷)。柯灵主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594。
    385穆时英,《劳莱与哈代》。(载1935年7月28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90-191。
    386徐卓呆,《答瘦鹃》。《紫罗兰·电影号》一卷十二号,1926年5月26日。
    387参见:鲁迅,《野草·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页10-11。
    388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1982。页2。
    389[德]顾彬(Wolfgang Kubin),《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页104。
    390穆时英,《电影的两方——印象批评与技术批评》。(载1935年7月27日上海《晨报》)。《穆时英全集》(第三卷)。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页189-190。
    391陈世骧,《陈世骧文存·中国的抒情传统》。杨铭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页5。
    392参见:沈谦,《文学批评的层次——从夏志清颜元叔的论战谈起》(收入《期待批评时代的来临》,《时报》1979)。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细部批评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155-157。
    393参见: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
    394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细部批评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页155-184。
    395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北京:三联书店,2008。页16。
    397参见: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页28。
    【1】上海《大同报》1908年8卷25期
    【2】上海《万国商业月报》1909年7月第16期
    【3】上海《东方杂志》1911年7月20日8卷5号
    【4】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刊《进步杂志》1915年10月8卷6号
    【5】上海中华医学会编《中华医学杂志》1919年5卷4期
    【6】上海留美学生会编《留美学生季报》1920年7卷1期
    【7】上海双语杂志《中华英文周报》1921年4卷90期
    【8】上海《游戏杂志》1910年代
    【9】上海《新剧杂志》1910年代
    【10】上海《影戏杂志》1921年至1922年
    【11】上海《电影杂志》1920年代
    【12】上海《电影月报》1920年代
    【13】上海《开心特刊》1920年代
    【14】上海《友联特刊》1920年代
    【15】上海《明星特刊》1920年代
    【16】上海《游戏世界》1920年代
    【17】上海《礼拜六》1910至1920年代
    【18】上海《红玫瑰》1920年代
    【19】上海《紫罗兰》1920年代
    【20】上海《半月》1920年代
    【21】上海《无轨列车》1920年代
    【22】上海《影戏生活》1930年代
    【23】上海《现代电影》1930年代
    【24】上海《明星月报》1930年代
    【25】上海《明星半月刊》1930年代
    【26】上海《妇人画报》1930年代
    【27】上海《万象》1930年代
    【28】上海《大众影讯》1940年代
    【29】上海《金城月刊》1930至1940年代
    【30】上海《申报·自由谈》1910至1920年代
    【30】北平《晨报副刊》1920年代
    【32】上海《大晚报》1930年代
    【33】上海《晨报·每日电影》1930年代
    【34】真光电影剧场编,《赖婚:解决婚姻问题之大名著》。北平:真光剧场特刊,1923。
    【35】徐耻痕编纂,《中国影戏大观》。上海:上海合作出版社,1926。
    【36】郑心南译述,《电影艺术》。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37】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上海:1927年1月30日。
    【38】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二十三年份国产电影发达概况》,1934。
    【39】夏衍,《电影论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40】鲁迅,《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1】鲁迅,《三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2】鲁迅,《野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43】郑逸梅,《艺林散叶》。北京:中华书局,1982。
    【44】朱天纬编选,《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45】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46】张骏祥等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电影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47】陈播,《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48】陈播,《中国左翼电影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4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50】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电影图志》。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51】中国电影资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52】中国电影资馆编,《中国无声电影剧本》。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53】上海电影局史志办公室编,《上海电影史料》第1辑,1992。
    【54】康来新、许秦蓁编,《刘呐鸥全集》。台南县新营市:台南县文化局,2001。
    【55】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全二册)。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56】柯灵主编,《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7】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中国早期电影画刊》(第1至10册),北京,2004。
    【58】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9】程季华、朱天纬、张建勇编,《夏衍全集》。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
    【60】李亦中主编,《银海拾贝》(老上海电影丛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1】中国电影图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电影图史(1905-2005)》。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62】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1】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2】夏衍,《懒寻旧梦录》北京:三联书店,1985。
    【3】龚稼农,《龚稼农从影回忆录》。香港:文艺书屋,1968。
    【4】郑君里,《画外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5】郑君里,《角色的诞生》。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6】田汉,《影事追怀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7】郑逸梅,《影坛旧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8】程步高,《影坛忆旧》。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9】吴永刚,《我的探索和追求》。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10】胡蝶,《胡蝶回忆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1】孙瑜,《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12】蔡楚生,《蔡楚生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
    【13】孙瑜,《大路之歌》。台北:远流出版社,1990。
    【14】顾也鲁,《艺海沧桑五十年》。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
    【15】魏绍昌,《艺苑拾忆》。上海:三联书店,1991。
    【16】柯灵,《柯灵电影文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17】柯灵,《柯灵七十年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18】吴茵,《回首忆当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19】林缦等编,《夏衍谈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0】李文斌,《夏衍访谈录》。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1】王尘无,《王尘无电影评论选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2】李天济,《李天济电影剧作选》。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23】秦怡,《跑龙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4】张瑞芳,《难以忘怀的昨天》。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25】黄爱玲编,《诗人导演——费穆》。香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
    【26】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北京:三联书店,1998。
    【27】谢添,《聊“添儿”——谢添拉杂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8】舒湮,《微生断梦——舒湮和冒氏家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9】林希,《老天津:津门旧事》。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
    【30】郑逸梅,《郑逸梅笔下的艺坛逸事》。朱孔芬编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31】袁丛美,《袁丛美从影七十年回忆录》。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
    【32】沈德才、沈德利,《萤火与炬火——沈浮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3】张瑞芳,《岁月有情——张瑞芳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程季华、李少白、邢祖文,《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2】[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深圳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编,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
    【3】[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4】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5】邵牧君等编译,《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6】朱剑、汪朝光,《民国影坛纪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7】刘成汉,《电影赋比兴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2。
    【8】谭春发,《开一代先河: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
    【9】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1994。
    【11】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12】钟大丰、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13】益斌等编,《老上海广告》。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1995。
    【14】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5】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6】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7】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8】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19】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0】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21】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22】陈世骧,《陈世骧文存》。杨铭涂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3】汪晖、余国良编《上海:城市、社会与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
    【24】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
    【2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6】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8】郑祖安,《百年上海城》。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29】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0】张英进编,《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1922~1943》。加州: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9。Cinema and Urban Culture in Shanghai,1922-1943. edited by Yingjin Zhang. Stand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1】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
    【3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3】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4】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35】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笼罩下——九十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6】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37】[英]约翰·斯道雷(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页88。John Storey,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 ed. Prentice Hall/Harvester Wheatsheaf,1997.
    【38】叶文心等,《上海百年风华》。台北:跃升文化出版社,2001。
    【39】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0】上海百年文化史编纂委员会,《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41】胡平生,《抗战前十年间的上海娱乐社会(1927-1937):以影剧为中心的探索》。台北:学生书局, 2002。
    【42】宋宝珍,《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43】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4】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5】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6】张伟,《沪渎旧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47】张伟,《纸上观影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8】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49】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50】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1】陈伯海主编,《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3】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4】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55】张鸣,《直截了当的独白》。北京:三联书店,2003。
    【56】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
    【57】黄宗智(Phillip C. C. Huang)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8】[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导论》(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0】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1】[美]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2】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3】郭华,《老影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5。
    【65】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6】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7】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8】高小健,《新兴电影:一次划时代的运动》。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69】[美]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编,《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0】[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71】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2】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3】《刘呐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企划编辑)。台南:国家台湾文学馆,2005。
    【7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现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等编,《1920年代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5】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编,《银色印记——上海影人理论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6】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家协会编,《银色印记——上海影人创作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7】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丁福祥、潘铭燊译虾#焊吹┐笱С霭?社,2005。
    【78】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语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79】韩经太,《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8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81】晓露主编,《海上电影地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82】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上海书店,2006。
    【83】邵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建构之反思:以京派为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84】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5】罗苏文,《近代上海:都市社会与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6。
    【86】《洵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87】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
    【88】梅雯,《破碎的影像与失忆的历史——从旧派鸳蝴电影的衰落看中国知识范型的转变》。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89】姜进主编,《都市文化中的现代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0】陈文平、蔡继福编著,《上海电影100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91】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2】王德威,《如何现代,怎样文学?:十九、二十世纪中文小说新论》。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07。
    【93】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94】[美]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5】[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
    【96】[德]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编,《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97】[德]顾彬(Wolfgang Kubin),《20世纪中国文学史》。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8】龚鹏程,《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9】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