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华语电影发展历史中,华语电影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清代题材影片。这些影片讲述了发生在清代的历史、故事,也在其中传递了关于历史的想象与意义生产。本论文以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为论题,以电影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视角,运用较多的历史史料,并采用类型研究、文本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及观众研究、接受美学等方法,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审视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元风貌。
     论文总体上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历史语境中的华语电影清代题材电影创作流变,将华语电影中清代影片创作分成求索期(1920—1949)、三地发展期(1949—1980)、融合发展期(1980—2010)三个阶段,探讨了各自阶段内的发展演变轨迹,指出清代题材电影随着时代演进而不断发展的事实。
     论文第二章选择了语境式个案研究的视角,以大陆“十七年”时期的代表性电影《武训传》与《宋景诗》等影片为例,详细分析了在大陆“十七年”时期,大陆电影历史表述的政治倾向与电影中清代历史表述面临的困境。强调了在这些影片的生产中,因特定的政治指向而导致影片影像清代历史表述中的“阶级斗争”意义生产的着力凸现。彰显了特定历史时期内,大陆电影清代历史表述被纳入主流意识形态生产的话语表述体系之中,并服务于当时阶级斗争主题的尴尬处境。
     论文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中如何彰显“创伤记忆”,并在其中凸现诸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气节、政治合法性等社会意义的策略与倾向。本章分析中,使用了一些比较研究的方法,并较多使用了相关史料,展现了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如何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实现沟通,充分利用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凸现灾难意象、双重他者、死亡、不屈的女性、民间小人物与英雄主义,在调动广大电影观众对清代历史的“创伤记忆”的同时,借此传递积极的社会文化意义。本章中还以1980年创作的影片《辛亥双十》为例,着重分析了台湾电影如何借助清代历史表述中的“创伤记忆”及1911年武昌起义历程的表述,将清代历史表述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实现对接,并经由对清末革命起义胜利的彰显,凸现台湾所承继的中华民国的“政治合法性”的历史话语表述策略。
     论文第四章以较丰富的史料和文本分析,采用类型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论述、分析了在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中,创作者如何从正史与野史(特别是野史)中获得创作素材,并采用类型化的包装与叙事技巧,将华语电影的清代历史故事以一种不乏想象化的与商业性的通俗化运作方式,融入广大海内外华人的大众娱乐版图,使其展现出比较明显的商业性与通俗性,在对历史的想象与表述中凸现出其商业诉求。
     论文第五章则主要从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和观众的关系入手,剖析了华语电影历史表述所受到的多重因素影响,从电影的接受与传播角度强调了广大华人电影观众对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影响。展现了华语电影经由清代历史表述参与广大华人观众民族认同观念构建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y, the Chinese filmmakers made a lot of films about the Qing Dynasty . These films tell the 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lso pass on the meaning an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history. By using film history studies and cultural studies combine the genre studies , text case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audience research,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so on, This paper analysize about how Chinese-language films tell the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how to express, imagine and produce the meaning of Qing Dynasty.
     The whol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language films which tell the story of Qing Dynasty. The periods of the expression of Qing Dynasty in Chinese-language film history can be dividede into three stages: the Chinese-language film into explorations of the Qing Dynasty (1920-1949), Mainland、Taiwan and Hongkong development period (1949-1980) an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development period ( 1980-2010) . In such three stages, each stage tracks the evolvtion of Qing Dynasty Movie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Qing Dynasty Movies is in 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 second chapter selects case studies of the mainland“17 years”and analysizes how the politics influen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riod film“Wu Xun”and“Song Jingshi”. Highligh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films, the specific political point lead the film's image of Qing Dynasty to“class struggle”meaning productio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escribes how Chinese-language films tell the Qing Dynasty“raumatic memory”and in which how to produce the meaning such as patriotism, heroism, integrity,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By using some of the comparative method and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data, this chapter shows how the Chinese-language films describe the Qing Dynasty and communicate with social and cultural psychology. This chapter also take the Taiwan&Hongkong cooperation film "xinhai shuangshi" for example, analyzes how Taiwan's mainstream film express the "traumatic memory"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success of the Wuchang Uprising in 1911, so as to highlights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Taiwan government inherited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unded in 1912.
     Chapter Four is a more extensive analysis of genre and text in Chinese-language films,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Chinese Qing Dynasty Movies put historical data(particulary unofficial history)imagination and statements into the territory of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to highlight their business value .
     Chapter five i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and the audience , analyzes the audience how to influence the interpretion of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in Chinese-language films and analysiz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audience in such films. It mainly describes how Chinese-language films about Qing Dynasty participate in the building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audience.
引文
1转引自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收录于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1毕克伟作,陈犀禾、刘宇清译:《<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
    1由于研究试图建立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因此,那些虽不完全以清代为故事叙述范围的影片,但出现了清代的影片,如《我这一辈子》、《孙中山》、《十三号凶宅》等影片,也在本研究的范围之内。
    2(美)哈罗德·伊罗生著,于殿利、陈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页。
    1考虑到无声电影的特殊性,虽然是无声电影,本论文仍将其纳入到华语电影的范畴。同时,对那些国外制作、以使用外语为主体,偶尔运用只言片语中文的影片,本文未将其列入华语电影的范畴。例如《北京55日》、《末代皇帝》等影片,但在本研究中,将会把这些影片作为比较的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丁宁译,《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序言第3页。
    1张英进:《审视中国——从学科史的角度观察中国电影与文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4甘海岚张丽妔主编:《京味文学散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186页。
    1王次龙(1907-1941),1907年出生于河北保定,逝世于1941年的香港,曾任布景师,1928年在大中华百合公司执导电影《上海一妇人》、《清宫秘史》等影片。在1949年出版的《陨落的星辰》(作者莫洛,人间书屋1949年1月版)一书中,对他有如下的介绍:“王次龙是四川重庆人,父亲是盐商,早年移居河北一带,所以王次龙从少就生长在北方。他的哥哥王元龙入电影界后,一跃而成名演员和导演,王次龙因哥哥的关系,不久便亦入影界工作”。
    2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广告:《电影月报》第二期。或许是资讯不畅的缘故,大中华百合公司未知晓此前北京光华已经拍摄过《西太后》一片,误以为《清宫秘史》是国内第一遭拍摄的清朝戏,但在当时的上海,拍摄清朝戏,《清宫秘史》的确是比较早的尝试。
    3佚名:《大中华百合公司消息一束》,《电影月报》第4期第5页(1928年7月出版)。
    
    1在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纂的《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1996年10月第1版)中,将《方世玉打擂台》的导演列为陈野禅,似为有误。
    2神影:《新人开摄武侠戏》,《罗宾汉》1928年4月17日。
    
    1新人影片公司:《擂台英雄》广告,《申报》1930年5月18日。
    2天一公司:《乾隆游江南》(第一集)广告,《申报》1929年7月5日。
    3天一公司:《血滴子》广告,《申报》1929年12月3日。
    1佚名:《<血滴子>开映盛况》,《申报》1929年12月5日。
    2天一公司:《杨乃武与小白菜》广告,《申报》1930年6月25日。
    3天一公司:《杨乃武与小白菜》广告,《申报》1930年6月25日。
    4(意)U·卡西拉吉:《鲜为人知的中国电影》(1909-1945),《中国电影研究》,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版,第113页。
    
    1尤兢:《评<红羊豪侠传>》,《申报·电影专刊》1935年2月8日。
    2戴靖婷:《一个中国影院的百年变迁》,《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第6期。
    
    1国华公司广告:《杨乃武》,《申报》1939年11月9日。
    2国华公司广告:《杨乃武》,《申报》1939年11月6日。
    3国华公司广告:《杨乃武》,《申报》1939年11月3日。的决策来,所以《西太后》的工程,也就又因此延宕下来,有一个时期,外界曾盛传合众已放弃拍摄《西太后》的计划,而决定请英茵另外主演别部新戏。”(佚名:《合众的西太后,决由英茵主演,最近即将开拍》,《青青电影》第5卷第14期,1940年出版)。
    1合群公司广告:《赛金花》,《申报》1940年12月4日。
    
    1资料出自《港产电影一览(1913-2003)》,香港电影资料馆编辑。
    2大光明戏院:《万世流芳》广告,《时事公报》1944年5月14日。
    3上海大光明影院:《万世流芳》广告,《申报》1943年5月6日。
    1李香兰(山口淑子)在其传记《李香兰之谜》中将《万世流芳》定位为“是一部民族主义的爱国影片”。并将当时主管上海电影工作的日本人川喜多长政称为:“自由主义者,从父亲那一代开始就是亲中国派”。详见(日)山口淑子:《李香兰之谜》,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2、206页。
    2日本电影史学家佐藤忠男在其《中国电影百年》一书中认为:“与《万世流芳》相比,《春江遗恨》一片应视为日本‘大映’公司的产品,中方则应邀为协助方”,见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佐藤忠男的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考虑到该片特殊的合作背景,影片中较多使用汉语,本论文还是将其列入华语电影的范畴。
    3该片中方演员包括梅熹、李丽华、王丹凤、吕玉堃、韩兰根、刘继群等,日方演员有坂妻东三郎等谟?片筹备、拍摄时,有一些演员拒绝参加拍摄。如陈云裳就拒绝参加拍摄。顾也鲁在其自传《上海滩从影记》中将《春江遗恨》列为“有政治阴谋的电影”,并提到:“《春江遗恨》的制片要我演一个角色,只拍一场戏,可得五万储备票(伪币),相当于我十个月的工资,我回绝了。”(见顾也鲁:《上海滩从影记》,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4记者:《国际合作影片<春江遗恨>》,《新影坛》第二卷第五期,第24页。毕克伟在《<春江遗恨>的是是非非与沦陷时期的中国电影》(《文艺研究》2007年第1期))一文中对该片的故事也有详尽描述。
    
    1记者:《国际合作影片<春江遗恨>》,《新影坛》第二卷第五期,第24页。
    2佚名:《霍元甲》,《上海影坛》第一卷第十二期。
    3佚名:《义丐武训》,《上海影坛》第一卷第十二期。
    1佚名:《义丐武训》,《上海影坛》第一卷第十二期。
    1汤娟:《赵丹七日谈》,《江南》1986年第1期,第166页。
    1本节部分内容为上海市社科项目《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化与重构(1949—2006)》中“1959—1966”的研究成果。
    2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1949年8月14日。转引自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3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周扬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1此时香港电影制片机构的转变见香港电影资料馆出版社的《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
    2张彻曾评价易文“是今之国片导演中,书生气较重的人物。故他的戏长在雅洁,短在力有不足;善淡抹,不长浓妆。所谓‘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见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版,第160页。
    1杜云之:《中华民国电影史(下)》,“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88年版,第573页。
    1钟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1资料整理自《邵氏影片片目》,黄爱玲:《邵氏电影初探》,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第305-325页。
    1早在1948年,大陆电影公司曾在台湾拍摄过影片《阿里山风云》,这部影片就是一部讲述清代故事的影片。
    2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1本节有部分内容出自本人参与写作的上海市社科项目《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化与重构》中的“1978—1989”章节。
    1金忠强:《从拷贝数看当前电影态势》,《大众电影》1989年第1期。
    1张子恩:《<神鞭>导演阐述》,《当代电影》1986年第3期。
    1丁荫楠:《<孙中山>影片制作构想的美学原则》,收录于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689页。
    1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306—307页。
    1理查德·卡尼著,王广州译:《故事离真实有多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2(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3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的战争文化心理》,《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191页。
    1毛泽东:《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1926年3月18日),收录于《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34—35页。
    1转引自石川:《论李行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形态及其价值》,《华语电影的跋涉者》,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2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1031页。
    
    1出自华影新片特刊《义丐》。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
    2孙瑜:《<武训传>的前前后后》,《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72页。
    3金长风:《义丐》,《文友》1944年第5期,第20页。
    
    1峰:《评<义丐>》,《新影坛》第三卷第五期(1945年1月20日出版)。
    2孙瑜:《<武训传>的前前后后》,《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186页。
    3孙瑜:《<武训传>的前前后后》,《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4孙瑜:《<武训传>的前前后后》,《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1孙瑜:《<武训传>的前前后后》,《银海泛舟—回忆我的一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2见孙瑜所著的影片《武训传》电影剧本,收录于孙瑜、柏水:《千古奇丐》,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3少舟:《孙瑜与电影<武训传>》,《电影艺术》1990年第6期。
    4见孙瑜所著的影片《武训传》电影剧本,收录于孙瑜、柏水:《千古奇丐》,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1见孙瑜著的影片《武训传》电影剧本,收录于孙瑜、柏水:《千古奇丐》,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77页。
    1见孙瑜著的影片《武训传》电影剧本,收录于孙瑜、柏水:《千古奇丐》,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44页。
    1《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人民日报》1951年5月20日。
    1谢兴尧:《武训其人其事》,《人民日报》1951年5月30日。
    
    1《毛泽东选集》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832页。
    2孙瑜:《我对<武训传>所犯错误的初步认识》,《人民日报》1951年5月26日。
    1《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年5月20日。
    2赵旭东,罗劲:《图式冲突中的英雄观念重构与真实性告诫——以华北一村落有关抗日英雄的集体记忆为例》,收录于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1戚本禹:《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红旗》1967年第5期。
    1沈寂:《从<武训传>到<宋景诗>》,《电影新作》2000年第2期,第54页。
    2郑君里在《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关于“宋景诗”的修改》一文中指出:“1951年‘武训历史调查组’到山东聊城(武训故乡)一带进行调查时,从老百姓嘴里听到‘宋大帅’—宋景诗率领鲁西人民起义的事迹。恰好与武训同时,也恰好在武训的家乡附近,出现这么一位英雄好汉,他不屈不挠地跟官家、地主展开顽强的斗争—这个对照格外吸引人们的兴趣。1952年春,有十位作家组织‘创作组’从北京出发,深入当地调查……1954年初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宋景诗’,待影片拍成,已经是1955年岁暮,大家对影片提了些意见,决定作局部修改……直至1957年1月才有机会重聚一堂,进行影片修改工作。”(郑君里:《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关于“宋景诗”的修改》,《电影艺术》1957年第3期,第13页)。
    3孙瑜:《编导<武训传>记》,《光明日报》1951年2月26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4见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1袁水拍:《读孙瑜先生检讨后的一点意见》:《人民日报》1951年5月27日。
    2(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1罗兰·巴特:《神话研究》,转自[英]约翰·斯道雷著《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1(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1(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39页。
    1(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4页。
    1郑君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课—拍摄<宋景诗>学习心得拾零》,《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1相关描述请参见孟犁野《新中国电影艺术史稿》(1949-195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2超越中的陷落这一观点,来自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石川老师对《集结号》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特此致谢。
    3孙瑜:《宋景诗与武训》,《银海泛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06页。
    1秋耘:《重看<宋景诗>有感》,《人民日报》1957年6月13日。作者认为对宋景诗的“投降”交代得比较清楚了,恐怕是相对于影片原来的版本而言的,其实在影片中对投降问题的阐释和定性还是畏手畏脚,比较模糊的。片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投降”二字。
    2郑君里:《将历史先进人物搬上银幕》,《电影艺术》1960年第3期,第50页。
    3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39页。
    4郑君里:《我们在探索中前进—关于<宋景诗>的修改》,《电影艺术》1957年第3期,第13页。
    1郑君里:《将历史先进人物搬上银幕》,《林则徐: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63页。
    1郑君里:《将历史先进人物搬上银幕》,《林则徐: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63页。
    1毛泽东《: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毛泽东论文艺》,转引自舒晓鸣《: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1949-199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页。
    2转引自《毛泽东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新闻午报》2008年2月17日。
    1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发表《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特别强调了:“被人称为爱国主义影片的《清宫秘史》,在全国放映之后,至今没有被批判”。
    2本节部分内容出自上海市社科项目《新中国电影美学形态的演化与重构(1949——2006)》中本人参与写作的“1959—1966”部分。
    
    1(美)温迪·简·汉森著,郝哲、柳青译:《编剧:步步为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2骊苏元:《秋瑾与<秋瑾>》,《谢晋电影文集·历史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1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0页。
    1(英)马克.J.史密斯:《文化——再造的社会科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李敖:《遥想<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中国命研究》,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120页。
    1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插图修订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189页。
    2在英文中Nation与state是两个有联系但也有差异的词汇,在英文中“国家”可译作“state”和“nation”,“state”表示由一定地域所组成的政治单位,包含着一定的领土和定居的居民,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主权。在政治地理学中的“state”也可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地理单元,如邦和州。出自王恩涌等主编:《政治地理学——时空中的政治格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转引自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3(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汪晖:《亚洲想像的谱系:亚洲、帝国与民族—国家》,收录于收录于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1王蒙:《小说与电影中的中国人》,选自李延青主编:《文学立场:当代作家海外、港台演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页。
    
    1杨宽正:关于《嘉定屠城记》,《申报》1939年1月5日。
    2阿英:《晚清小说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1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早期电影中也有如《黑籍冤魂》等少数影片出现过吸食鸦片,但总体数量较少。
    2张爱玲作,陈炳良译:《鸦片战争》,收录于《张爱玲文集·补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1李泽厚:《关于民族主义》,《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480页。
    2刘擎:《创伤记忆与雪耻型民族主义》,《书城》2004年第12期。
    2《<赛金花>本事》,上海中央大戏院影片说明书,1940年出版。
    3《<赛金花>本事》,上海中央大戏院影片说明书,1940年出版。
    4《<赛金花>本事》,上海中央大戏院影片说明书,1940年出版。
    
    1阿英:《晚清小说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2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版,第55页。
    1黄式宪:《从<神鞭>说到电影的“生态平衡”》,《人民日报》1986年12月15日。
    1影片《鸦片战争》的编剧包括朱苏进、倪震、宗福先、麦天枢等人。
    2谢晋:《艺术家的历史重任—<鸦片战争>拍摄构想》,《谢晋电影文集·历史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3在华语电影清代叙述中,并不是所有西方人都是恶毒的侵略者。除了《鸦片战争》,在《一代枪王》、《京都球侠》、《王者之风》中,也有一些较和善的西方人。如《一代枪王》中的慈善院院长林罗密,作为华裔和宗教徒她对八国联军侵华也提出了一定的异议,并保护了男主人公。而在《京都球侠》中的法国女汉学家不仅帮助球队训练而且还爱上了周天。《王者之风》中的传教士则帮助了黄飞鸿脱险。
    4梅朵:《去除奴性积淀—评影片<鸦片战争>》,《相伴六十年—梅朵文艺评论选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
    5徐迅先生在其《民族主义》一书中,曾指出:“历史上的中国从来不曾‘民族国家’的观念。在中国文化
    
    1《董小宛》广告:《申报》1940年2月2日。
    2出自《香妃》本事。《青青电影》1940年。
    3《香妃》广告:《申报》1940年4月1日。
    4《香妃》广告:《申报》1940年4月2日。
    1朱石麟:《<香妃>之香》,《亚洲影讯》第三卷第十一期(1940年3月)。
    2朱石麟:《朱石麟家书》,朱枫、朱岩编著:《朱石麟与电影》,(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46页。该段表述为1952年7月18日朱石麟写给樱儿的家书。
    1郑君里:《将历史先进人物搬上银幕—谈谈<林则徐>的创作》,《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
    1愈之:《机遇·灵气·勤奋—与刘晓庆随谈录》,收录于程树安、吴绮蓉编著:《我的苦恋—刘晓庆》,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282页。
    1徐文明:《论香港“邵氏”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彰显》,《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罗卡:《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前中国内地电影的处境及其在香港的反响》,收录于朱虹主编:《闪耀在同一星空——中国内地电影在香港》,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2以1954—1980年为例,台湾市场占香港电影海外输出的比重一直较大。1954(占29.5%)、1956(占19.7%)、1958(占20.5%)、1964(占6.7%)、1966(占7.5%)、1968(占11.9%)1970(占17.2%)、1972(占8.2%)、1976(占6.9%)、1978(占8.6%)、1980(占10%)。数据出自梁丽娟、陈韬文:《海外市场与香港电影发展关系(1950-1995)》,《光影缤纷五十年》,香港:香港市政局,1997年第142页。转引自宝贤:《香港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3见香港电影资料馆编辑:《港产电影一览(1913—2003)》。
    1陈孔立:《台湾学导论》,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302页。
    
    1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23页。
    2剧情描述参照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修订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2页。
    2杨尔:《东西晋演义·序》,转引自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46页。
    1章炳麟:《章序》,(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2田汉在1920年代谈论白蛇传题材时认为:“像此种题材,情节既凄艳神奇,背景又多为江南风景最明媚处,真得有天才卓识的作家,将此种蛇性的恋爱,异端与正法,即情理与凄惨的斗争,著为脚本,同时得一凄艳无双的女明星演而出之,我相信比世界任何神秘的恋爱剧,都要引起观者的奇妙的幻想”,出自映斗:《神怪剧之我见》,《银星》1927年第8期。
    3郑其:《远眺近看“宋代三姐妹”》,《电影故事》1995年第8期,第6页。
    1天一来稿:《天一公司十年经历史》,收录于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53—54页。
    2天一公司:《乾隆游江南》广告,《申报》1929年7月24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3小青:《<董小宛>的个性》,《金城月刊》,1939年第10期。
    
    1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9页。
    3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收录于许祖华选编《张爱玲文萃》,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53页。
     1转引自李勇:《通俗文学理论》,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1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收录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3页。
    2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562页。转引自赵彤:《新中国影视创作中帝王形象的流变》,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电影学博士论文。按照冯尔康先生的说法,民国时期这些关涉雍正的野史的传播,有着深刻的时代文化心理动因:“辛亥革命,本以反满作为口号,如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推翻清朝后,为巩固成果,亦须继续排满。因此,民国初年关于清史的著述接连出现,研讨清朝的得失。就中,人们痛斥清朝残暴统治和腐败无能,又以汉人的尊夏攘夷观念痛诋清朝皇室,于是太后下嫁、顺治出家等疑案相继被大肆渲染,关于雍正的种种不德的说法,也不是完全为他一人发,实乃丑化清室的需要”。
    3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收录于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413页。
    1见《申报》1930年4月6日。
    2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1朱石麟:《<香妃>之香》,《亚洲影讯》第三卷第十一期,1940年3月出版。
    2见王蒙:《小说面面观》,《王蒙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227页。
    1在民间文艺中,周日青成为皇帝义子的故事被百姓津津乐道,在一系列乾隆下江南的影片中,周日青都曾出现,如李翰祥导演的影片《乾隆下江南》中,周日青也是一个主要角色。
    2天一公司广告:《乾隆游江南》,《申报》1929年10月12日。
    
    1天一公司广告:《乾隆游江南》,《申报》1929年10月12日。
    2天一公司广告:《乾隆游江南》,《申报》1929年10月12日。
    3中央大戏院广告:第四集《乾隆游江南》,《申报》1930年5月6日。
    
    1中央大戏院广告:第五集《乾隆游江南》,《申报》1930年9月21日。
    2中央大戏院广告:第七集《乾隆游江南》,《申报》1931年3月11日。
    1张彻:《论李翰祥》,《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版,第142页。
    2邝脩华:《禁闱窥秘—李翰祥电影中的清宫世界》,《风花雪月李翰祥》,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56页。
    1陈墨:《刀光侠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266页。
    2“五虎将”是人们对明星公司的五位创始人的集体称谓,即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鹧鸪、任矜苹五人。
    3见中央大戏院广告:《勇孝子》,《申报》1929年3月7日。
    1上海新人公司:《擂台英雄》(《胡惠乾打擂台》)广告,《申报》1930年5月19日。
    2例如邵氏公司拍摄的《少林与武当》、《少林子弟》等影片,就以正派的少林与反派的武当之间的斗争为主线。
    3上海新人公司:《擂台英雄》(《胡惠乾打擂台》)广告,《申报》1930年5月19日。
    1倪匡/李怀宇:《我唯一可以谋生的手段就是写作》,出自《访问历史——三十位中国知识人的笑声泪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2黄国兆:《访问邱刚健》,第十五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八十年代香港电影》,香港市政局,1999年版第107页。
    1刘家辉:《功夫片:从武术主题去创作故事——刘家辉访谈》,收录于张力:《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页。
    
    1天一公司广告:《血滴子》,《申报》1929年12月2日、12月3日。
    2天一公司广告:《有信用的天一公司新出佳片》,《申报》1929年12月2日。
     1天一公司广告:《血滴子》,《申报》1929年12月3日。
    1崔君衍:《现代电影理论信息》,转引自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中央大戏院广告:《杨乃武与小白菜》(第二集),《申报》1930年6月23日。
    2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2页。
    1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373—374页。转引自《新编美学词典》第40页。
    1刘丹青,《文化语言学中国潮》,语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95—97页。
    2金丹元、徐文明:《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方言化”现象解析》,《戏剧艺术》2008年第4期。
    3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五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0页。
    4吕嘉:《古装片的复活》,《上海影坛》,第一卷第五期。
    
    1申报馆:《御香缥缈录》广告:《申报》(汉口版)1938年1月26日。
    2秦瘦鸥:《我于<清宫怨>的观感》,《申报》1941年7月15日。
    1李安导演在其拍摄的《喜宴》中,曾以一位赴宴者的身份现身,就喜宴中来宾对新人的调笑发表评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可谓一语中的。
    2范烟桥:《两种观众的心理》,《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3曲线怪:《窥影奇谈》,《北洋画报》1930年7月26日。
    4我:《我爱肉感》,《电声》1933年1月7日。
    5例如1930年,上海中央大戏院刊登广告推荐影片《续盘丝洞》时,就以女明星的裸露为卖点,称:“中国女明星不肯将臂部、奶部、腿部给以观众之充分欣赏有之,唯有《续盘丝洞》中之殷明珠女士一身肌肉娇艳欲滴,美感可掬,表演尤其温馨,令人叹服”(见《申报》1930年7月14日)。
    1(英)休·索海姆著:《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2自1988年11月30日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实行三级制:“所谓‘电影三级制’,是把在香港上映的电影分成三级(三类),第一级是老幼咸宜的,第二级是儿童不宜观看,第三级是只准十八岁以上的人士观看,如果不足十八岁的人观看三级电影,是会被禁止入场,甚至会处分戏院”。见余慕云:《1988年香港电影回顾》,《中国电影年鉴1989》,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460页。
    1该片画外旁白指出:慈禧因这几天学习房中术,而使随后的中国历史发生了改写。在创作者看来,慈禧学习房中术是其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也是随后中国历史的拐点。
    2克里斯.罗德雷:《我心狂野——大卫.林奇访谈录》,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7页。
    1陈犀禾、徐文明:《明星研究》(下),《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
    1杨村彬:《关于<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性格》,《文汇月刊》1984年第3期,第87页。
    1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发生在同治年间,余杭县的举人杨乃武结识妇人小白菜,小白菜被知府公子觊觎,为了得到小白菜知府公子毒死小白菜丈夫,并嫁祸杨乃武。杨乃武蒙受冤情,其姐上京告御状,杨乃武洗清不白之冤。
    2这部影片由裘芑香导演,并汇集了日后中国电影界中的若干精英,由马徐维邦任美术,吴永刚任布景,周师穆任摄影。
    3天一公司广告:《杨乃武与小白菜》,《申报》1930年6月20日。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12页。
    1欧阳文:《我所看到的李丽华》,《上海影坛》第一卷,第2期,第20页。
    2安犀:《李丽华论》《上海影坛》,第二卷,第二期。
    3张爱玲作,陈炳良译:《万紫千红和燕迎春》,《张爱玲文集·补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原作发表时为英文,后由陈炳良先生翻译成中文。
    1《身体化的表征:文化的叙述》,出自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修改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8页。
    1李宏图:《西方新社会文化史术语》,《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附录。2(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页。
    1李翰祥:《风花雪月李翰祥》,香港电影资料馆2008年版,第117页。
    1转引自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孙瑜:《我对<武训传>所犯错误的初步认识》,《人民日报》1951年5月26日。
    1(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2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电影回顾录》,《中国电影研究》,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版,第8页。
    3柯灵:《试为“五四”与电影画一轮廓——电影回顾录》,《中国电影研究》,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版,第12页。
    1夏衍:《扩大知识面,打好基础》,《夏衍电影文集》(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51页。
    2胡蝶口述、刘慧琴整理:《胡蝶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3小仲:《悲观》,《银星》第4期,1926年12月。引自钟大丰:《中国无声电影剧作的发展演变》,《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上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4杨小仲:《出了影戏院以后》原载《银星》1926年第3期,收录于《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602页。
    1刘成汉、余为政:《与李翰祥的对话》,收录于黄爱玲主编:《风花雪月李翰祥》,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第140-141页。
    2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02年版,第69页。
    3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188页。
    
    1《卖糖歌》由梁乐音作曲,李隽青演唱。曾广为传唱。
    2(日)山口淑子:《李香兰之谜》,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06页。
    2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3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6页。
    1柯灵:《影事怀旧录》,《往事随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123页。
    2(美)托马斯·沙兹:《新好莱坞/旧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353页。
    1杜赞奇:《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2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3周计武:《流亡与认同》,《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5期,第31页。
    4转引自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1(英)史密斯: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1《香港功夫片的“大哥大”——洪金宝访谈》,张力:《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
    1尹鸿:《走向大电影产业》,《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2徐文明:《论香港“邵氏”电影中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彰显》,《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本表中数据出自《投名状》新浪官网新闻:《<投名状>亚洲超3亿,成年度最卖座华语片》,http://www.sina.com.cn 2008—01—16.
    1陈可辛:《<十月围城>尝试“监制中心制”》,《中国电影报》2009年12月31日。
    2《十月围城》的出现别有深意。如果说此前徐克拍摄的《黄飞鸿》已经表现出了创作者以虚构的岭南动作英雄黄飞鸿形象,来介入中国近代历史书写的冲动(黄飞鸿营救李鸿章、会见孙中山,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么,《十月围城》作为1997香港回归后香港和大陆合作拍摄的影片,其创作者已经在创作中非常自觉地讲述了香港和中国及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部影片中,清末时分的香港虽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但香港同样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成为反清志士和革命者的避难场所与革命阵地。由此,影片将香港与中国革命及中国近代史书写建立起了关联。来自香港的一群小人物保护孙中山的壮举,间接地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影片剧作中的这种意识形态倾向,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香港回归祖国后,香港影人对中国(大陆)的认同、香港—中国之间共生关系的积极身份建构。
    3张建珍:《历史的传奇化再现—<鸦片战争>观后》,《中国电影报》1997年7月31日。
    [1]赵尔巽等:《清史稿》(1-48册),中华书局2008年版。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黄爱玲主编:《风花雪月李翰祥》,香港电影资料馆2007年版。
    [5]孙瑜、柏水:《千古奇丐》,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6]孙瑜:《银海泛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7]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香港三联书店1989年版。
    [8]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电影资料馆2001年版。
    [9]李翰祥:《影海生涯》(上、下),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10]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2]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3]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14]陈墨:《刀光剑影蒙太奇—中国武侠电影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15]陈犀禾、石川、聂伟编著:《电影理论新视野》,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6]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金丹元:《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18]焦雄屏:《国联电影研究:改变历史的五年》,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19] [爱尔兰]理查德·卡尼:《故事离真实有多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廖炳惠编:《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1] [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2] [英]迈克·布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 [英]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 [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6]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 [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黄仁、王唯编著:《台湾电影百年史话》,中华影评人协会出版2004年版。
    [29]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30]《谢晋电影选集—历史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罗卡、吴昊、卓伯棠:《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2]黄仁、王唯编著:《台湾电影百年史话》,中华影评人协会出版,2004年版。
    [33]杜云之:《中华民国电影史》(上、下),“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出版,1988年版。
    [34]张燕:《映画:香港制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8] [美]托马斯·沙兹著,周传基、周欢译:《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39] Hollow Jancovich:《大众电影研究》,远流出版社2001年版。
    [40]黄仁:《行者影踪—李行电影五十年》,时报公司出版社1999年版。
    [41]香港中国电影学会:《中国电影研究》香港出版社1983年版。
    [42]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与跨国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43]张英进:《电影的世纪末怀旧—好莱坞·老上海·新台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4]中国电影年鉴编辑部:《中国电影年鉴》(1981-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
    [45]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1996年10月第1版。
    [46]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一九五三—一九五九),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
    [47]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48]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修订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49]夏衍:《夏衍七十年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50]卢琰源主编:《一代影后陈云裳》,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1]《香港—上海:电影双城》,第十八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特刊。
    [52]李翰祥:《影城内外》,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版。
    [53]中国电影资料馆编:《香港电影图志(1913—1997)》,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版。
    [54]周承人、李以庄:《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5]《林则徐——从剧本到影片》,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56]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57]郦苏元、胡菊彬著:《中国无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58]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59]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60]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徐迅:《民族主义》(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卢非易:《台湾电影:政治、经济、美学(1949—1994)》,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版。
    [63]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64]张力:《功夫片的秘密——动作导演艺术》,青岛出版社2009年版。
    [65]《2006电影产业研究之文化消费与电影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66] [英]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7]杨妍:《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民国初期省籍意识的政治文化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9]郭伟成:《为电影而生——谢晋传》,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
    [70]刘半农等著:《赛金花本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2]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3]赵卫防:《香港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74]钟宝贤:《香港电影百年光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5]吴迪(启之):《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中下),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76]赵丹:《银幕形象创造》,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77]香港电影资料馆:《邵氏电影初探》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版。
    [78]陈孔立:《台湾学导论》,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79]阿英:《晚清小说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80] [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1]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2]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83]章柏青、贾磊磊主编:《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84]陈墨:《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5]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86] [英]帕特里克·富尔赖著,李二仕译:《电影理论新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
    [87]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8]程树安、吴绮蓉编著:《我的苦恋—刘晓庆》,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版。
    [89]刘成汉:《电影赋比兴集》,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90] [美]大卫·波德维尔著,何慧玲译:《香港电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91] [美]罗伯特·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李迅译,《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92]李恒基、杨远婴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93]谢谦:《国学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潘秀通、万丽玲:《电影艺术新论——交叉与分离》,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95]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冯佐哲:《清史与戏说影视剧》,台海出版社2004年版。
    [97]曲春景:《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98]陶东风:《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9]《张爱玲文集·补遗》,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版。
    [100]王蒙:《王蒙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01]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02]李勇:《通俗文学理论》,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103]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4]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中国盲文出版社2007年版。
    [105]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106]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107] [美]哈罗德·伊罗生著,于殿利、陈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2006年版。
    [108]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9]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10]胡昶:《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111]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112]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3]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4]刘晓庆:《我的自白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15]金丹元:《艺术感悟与审美反思》,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
    [116]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17]周璇:《周璇日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18] [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9]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0]叶赫那拉·根正、郝晓辉著:《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孙口述实录》,金城出版社2005年版。
    [121]艾以:《上海滩电影大王张善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2] [清]德龄著,秦瘦鸥译:《御香缥缈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3]高阳:《慈禧全传》,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24]西门送客:《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葛颖:《电影阅读》,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6]黄仁:《电影阿郎白景瑞》,亚太图书出版社2001年版。
    [127]邱淑婷:《港日电影关系:寻找亚洲电影网络之源》,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6年版。
    [128]阿英:《阿英剧作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129]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0]雅克·拉康、让·鲍德里亚等著,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1]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南来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版。
    [132]《中国电影新百年:合作与发展(第十四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电影新作》、《电影文学》、《电影故事》、《上影画报》、《大众电影》等期刊。
    《申报》(1927-1948)、《罗宾汉》(1926-1929)《金城月刊》(1939-1940)、《早期中国电影画刊》(1-12)、《青青电影》等早期报纸与电影期刊。
    《清宫秘史》、《宋景诗》、《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倾国倾城》、《瀛台泣血》、《大太监李莲英》、《乾隆下江南》、《乾隆下扬州》、《黄飞鸿》、《一刀倾城》、《两宫皇太后》、《一代妖后》、《新火烧红莲寺》、《大刀王五》(香港版)、《董小宛》、《杨乃武与小白菜》(邵氏)、《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师》、《秋瑾》(台湾版)、《秋瑾》(大陆版)、《一代枪王》、《唐山过台湾》、《一八九五》、《方世玉》、《狮王争霸》、《王者之风》、《铁鸡斗蜈蚣》、《男儿当自强》、《鬼脚七》、《冒牌皇帝》、《弟子也疯狂》、《风流乾隆》、《三德和尚与舂米六》、《血滴子秘史》、《辛亥双十》、《风雨故园》、《孙文少年行》、《征服者》、《大刀王五》(大陆版)、《谭嗣同》、《老少爷们上法场》、《江湖妹子》、《杨乃武与小白菜》(曲剧)、《满清十大酷刑》、《满清禁宫奇案》、《赤裸凌迟》、《大凉山传奇》、《自古英雄出少年》、《新方世玉》、《乾隆皇君臣智斗》、《十月围城》、《投名状》、《雍正大破十八铜人》、《慈禧秘密生活》、《清宫大刺杀》、《血芙蓉》、《血滴子》、《鸦片战争》、《戏梦人生》、《海上花》、《南拳王》、《男儿当报国》、《我这一辈子》、《贞女》、《少林英雄榜》、《十八般武艺》、《武当》、《咏春》、《铁马骝》、《假大侠》、《日落紫禁城》、《太后吉祥》、《奇情侠侣》、《九品芝麻官》、《苏乞儿》、《鹿鼎记》、《天官赐福》、《金镖黄天霸》、《孤独的谋杀者》、《京都球侠》、《白衣侠女》、《义剑奇侠》、《奇侠俏妹闹热河》、《怒海侠盗》、《大海盗》、《八国联军》、《功夫小子闯情关》、《杭州王爷》、《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太监秘史》、《风尘女侠吕四娘》、《神龙剑侠吕四娘》、《刺马》、《少林五祖》、《方世玉与洪熙官》、《新少林五祖》、《南北少林》、《霹雳十杰》、《南少林与北少林》、《少林与武当》、《少林豪侠传》、《徐老虎与白寡妇》、《乾隆皇与三姑娘》、《天下第二》、《皇家刺青》、《方世玉与胡惠乾》、《孙中山》、《龙城歼霸》、《神鞭》、《源》、《火烧少林寺》、《少林十八铜人》、《詹天佑》等约120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