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正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阐释学的角度,探讨了《毛诗正义》中以文学方法解诗的现象,分析了这样解诗的原因和目的,并对这种解诗方法的影响和意义进行了考察和评述。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引言:主要论述了《毛诗正义》的成书背景及成书情况,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指出其在方法上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文学和经学并不是无法沟通的两个体系,它们都要在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再进行题旨的提炼,文字相同、人情相通,这是经学可以通向文学解读的途径,只不过因为目的不同,阐释的方法不同,所以经学提炼的题旨才与文学不同。在此基础上,对文学的解诗方法进行了界定。第一章:考察了《毛诗正义》中从诗的外在形式、内在形式入手解诗、以文逆意、根据诗文自身内在创作逻辑解诗和比兴解诗的现象,以及这样解诗的理论渊源。第二章:探讨了《毛诗正义》的诗学观。《毛诗正义》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文学的解诗现象,主要是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发展的影响,对诗的本质特征和发展演变轨迹非常清楚,从本体论和发生学的角度疏通了文学与经学。不过,尽管从理论到具体方法,《毛诗正义》对诗都有了充分认识,但这并未导致其对《诗经》的最终的文学阐释,原因就在于其目的就是为了解经,这一点可以从其从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诗本意、用诗之意、编诗之意等方面对小序进行地曲护中看出。第三章,《毛诗正义》诗学观评价。主要考察了依靠诗文本身特征解诗和比兴解诗等对宋代诗经学的影响。从汉学宋学转变的角度探讨了经学中引入文学解诗方法的原因。最后论文得出结论:《毛诗正义》中这种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发展影响,在疏解中所使用的文学的解诗方法,无论是在经学史上,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经学史上,它使得经学的解说更合情理,并为经学服务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巩固了经学的地位;在文学史上,它客观地促进了《诗经》文学价值的开掘:因为《毛诗正义》中使用了这种方法,使得这种方法以官方权威的形式被默认和肯定下来,从此其作为合法的解经方法之一,在后世被使用和不断得到开掘。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meneutic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xplanation of poems with the literature method in Maoshi Zhengyi. It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urposes of this method, and comments on its influences and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s of Maoshi Zhengyi and research literatures. It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at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are not the totally different systems without any connection. Both of them summarize the subject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words. Only because the purposes and explanation methods are different, the summarized subjects are the same ones. Furthermore, it defin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Chapter one investigates the ways of explanation of poems in Maoshi Zhengyi and their theoretical sources. Chapter two explores the viewpoints of poems in Maoshi Zhengyi. The appearance of such explanation methods is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since the Wei, Jin, and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ies. Although the explanation of poems is abundant, it does not lead to the literature explan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introducing literature method of explanation of poems in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anging direction of Hanxue & Songxue.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bove mentioned explanation method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s well as literature.In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it makes the explanation of Confucianism more reasonable and provides possibilities to the changing direc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refore, the posi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is strengthen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t promotes to explore more literature values of The Book of Songs because the authorities recognize such explanation methods.
引文
①《汉书·董仲舒传》。
    ①《三国志·吴志》卷七。
    ②《晋书》卷三十四。
    ③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170页。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本文有关《文心雕龙》的引文,如无特殊说明,均出自该书。
    ①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②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350页。
    ③《典论·论文》,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159页。
    ④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309页。
    ⑤挚虞《文章流别论》,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191页。
    ①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353页。
    ②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31页。本文有关《诗经》的引文,如无特殊说明,均出自该书。
    ③《毛诗正义序》,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
    ①《贞观政要》卷六《慎所好》,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②《隋书·儒林传序》。
    ①《旧唐书·孔颖达传》。
    ②《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①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版,121-123页。
    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③辽宁大学学报2003.5。
    ④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4。
    ⑤吉林大学学报2000.4。
    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⑦福州师专学报2000.2。
    ⑧中国文学研究2001.2。
    ⑨贵州文史丛刊2004.4。
    ⑩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11)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375页。
    (12)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201页。
    ①文学评论2000.4。
    ②湖北大学学报2002.3。
    ③北方论丛2003.4。
    ④宁夏大学学报1999.4。
    ⑤蒋方、张忠智《先秦至唐初<诗经>文本阅读的历史演化》。
    ①本文关于文学解诗方法的界定,主要参考了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②康有为《孔子改制考》,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①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222页。
    ②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189页。
    ①朱光潜《诗论》,202页。
    ②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①《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序》。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①《孟子注疏·万章上》。
    ②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314页。
    ①《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注引《魏略》。
    ①《毛诗正义·皇皇者华》。
    ①《文心雕龙·神思》
    ②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68页。
    ③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173页。
    ①《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①《大雅·卷阿》。
    ①《文心雕龙·物色》。
    ①王逸《楚辞章句》,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①陆机《文赋》。
    ①《十三经注疏》。
    ②《十三经注疏》。
    ③《文心雕龙·原道》。
    ④《文心雕龙·书记》。
    ⑤《文心雕龙·情采》。
    ①《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四十三《婚姻以时议》。
    ①《毛诗正义》,22页。
    ①《十三经注疏·尚书注疏》。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注疏》。
    ③《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
    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①《荀子·赋》。
    ①挚虞《文章流别论》。
    ②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
    ③钟嵘《诗品序》。
    ④《南齐书·文学传》。
    ⑤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324页。
    ①《荀子·正名》。
    ①《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①《荀子·乐论》。
    ②《礼记·乐记》。
    ①《册府元龟》卷二百七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②钟嵘《诗品序》。
    ③《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①《毛诗正义·序》。
    ②《四库全书总目·毛诗正义》。
    ①《春秋左传注疏·襄公二十八年》。
    ②《汉书·艺文志》。
    ①《毛诗正义·南陔》。
    ①成伯玛《毛诗指说》,台湾世界书局1986年版。
    ②《二程遗书》卷十五,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
    ③《二程遗书》卷十八。
    ④《朱子语类》卷十,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①《朱子语类》卷十一。
    ②《朱子语类》卷十一。
    ③《朱子语类》卷十五。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⑤《朱子语类》卷八十一。
    ⑥《朱子读书法》卷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⑦《朱子语类》卷八十一。
    ①《三苏全书》,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②郑樵《诗辨妄》,北平朴社1933年版。
    ①欧阳修《诗本义》,上海菡芬楼1935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一。
    ①《诗序辨说》,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诗序辨说’·邶风·柏舟》。
    ③《朱子语类》卷八十。
    ①《朱子语类》卷八十。
    ①《诗集传·周南·螽斯》。
    ②《诗集传·周南·关雎》。
    ③《朱子语类》卷八十。
    ①《朱子语类》卷八十。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
    ①鲁洪生《赋、比、兴理论的成熟》,辽宁大学学报1988.5。
    ①王国维《观林堂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①邢昺《论语注疏》,中国线装书局2002年版。
    ②《荀子·礼论》。
    ③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34页。
    ④钱穆《国学概论》,36页。
    ⑤《荀子·乐论》。
    ①《礼记·乐记》。
    ②阮籍《乐论》。
    ③《史记·礼书》。
    ④《史记·乐书》。
    ⑤《礼记·乐记》。
    ⑥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28页。
    ①钱穆《国学概论》,22页。
    ②《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钱穆《国学概论》,22页。
    ④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①王通《中说·王道》,湖南艺文书局1894年版。
    ②王守仁《传习录》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③李贽《焚书·经史相为表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七年》。
    ⑤陆淳《春秋集傅纂例》,广雅书局1899年版。
    ⑥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
    ⑦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上》。
    ⑧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
    ⑨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中》。
    ①王夫之《姜斋诗话·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②《毛诗正义·诗大序》。
    ③《毛诗正义·诗谱序》。
    ④柳宗元《封建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①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78页。
    ②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71页。
    ③《毛诗正义·诗大序》。
    ④朱熹《诗集传·序》。
    ①《朱子语类》卷十一。
    ②朱熹《诗集传·序》。
    ③《毛诗正义·周南召南谱》。
    ④朱熹《诗集传》。
    ①朱熹《诗集传》。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385页。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59页。
    ③正面的例证在论文前面的叙述中已有所涉及,而且有关《诗经》学史的著述中涉及的也较多,这里不再展开;反面的例证除了《引言》中提到的《经学历史》中的例子外,《四库全书总目·孙月峰评经》对此种方法也表示了明显地不满:“经不可仅以文论,苏洵评《孟子》,本属伪书;谢枋得批点《檀弓》亦非真本;矿乃竟用评阅时文之式,一一标举其字句之法,词意纤仄,钟谭流派,此已兆其先声矣,今以其无类可归,姑附之五经总义类焉。”对宋、明以来这种以文学手法解经的方法进行了批评。
    [1]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3]《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
    [4]郑樵《诗辨妄》,北平朴社1933年版
    [5]欧阳修《诗本义》,上海菡芬楼1935年版
    [6]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7]《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
    [8]王柏《诗疑》,中华书局1985年版
    [9]王夫之《诗广传》,中华书局1964年版
    [10]王夫之《姜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1]阎若璩《毛朱诗说》,齐鲁书社1997年版
    [12]毛奇龄《白鹭洲主客谈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上海鸿宝斋清光绪十七年石印本
    [14]陈奂《诗毛诗传疏》,台湾学生书局1967年版
    [15]段玉裁《毛诗故训传定本》,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胶片
    [16]姚际恒《诗经通论》,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崔述《读风偶识》,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
    [19]孙焘《毛诗说》,中国国家图书馆缩微胶片
    [20]魏源《诗古微》,上海蜚英馆清光绪十五年石印本
    [21]王先谦《诗三家义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版
    [22]朱自清《诗言志辨》,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23]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24]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25]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6]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
    [27]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28]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29]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30]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31]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
    [32]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3]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4]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5]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6]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7]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8]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39]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
    [40]顾颉刚《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1]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
    [42]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3]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4]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版
    [45]赵岐《孟子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6]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47]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48]余冠英《诗经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9]周振甫《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50]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52]《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54]朱光潜《诗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55]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6]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7]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58]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9]赵沛霖《兴的源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60]铃木虎雄《中国诗论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1]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2]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韦勒克、沃伦《文学原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64]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5]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中华书局2002年版
    [66]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7]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台湾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2年版
    [68]袁长江《先秦两汉诗经研究论稿》,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69]张启成《诗经研究史论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0]檀作文《朱熹诗经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71]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2]冯浩菲《历代诗经论说述评》,中华书局2003年版
    [73]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4]孙莜《两汉经学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王启发《礼学思想体系探源》,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
    [1]张可礼《(诗经)在东晋的传播和影响》,文史哲1994.2
    [2]蒋方《魏晋时期的<诗经>阅读》,文学评论2000.4
    [3]蒋方、张忠智《先秦至唐初<诗经>文本阅读的历史演化》,湖北大学学报2002.3
    [4]张可礼《三国时期<诗经>学者著述叙自及其启示》,山东大学学报2003.2
    [5]郝虹《王肃反郑是经今古文融合的继续》,孔子研究2003.3
    [6]陆理原《从经学到文学——魏晋南北朝<诗经>研究角度的转变》》,广西社会科学2004.1
    [7]陈广恩《论“疏不破注”——以<毛诗正义>为例》,宁夏大学学报1999.4
    [8]邹然《唐代<诗>说撷英》,福州师专学报2000.2
    [9]韩峥嵘、张利《<毛诗正义>“疏不破注”考辨》,吉林大学学报2000.4
    [10]刘敏《通经明史的孔颖达》,历史教学2000.10
    [11]王海英《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唐代文论》,中国文学研究2001.2
    [12]王绍东《孔颖达在文献注释方面的成就探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4
    [13]蒋方、张忠智《试论<毛诗正义>之“文势”说》,北方论丛2003.4
    [14]陈冠明《孔颖达世系及入唐前行实考》,阴山学刊2003.5
    [15]白长虹《<毛诗正义>串讲的体式与方法》,辽宁大学学报2003.5
    [16]李建国《论孔颖达对<诗经>创作艺术的理论总结》,贵州文史丛刊2004.4
    [17]白长虹《(<诗正义>)撰者及编撰时间考论》,南京社会科学2004.6
    [18]安性栽《论<孔疏>之“兴”》,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
    [19]任远《汉代章句之学与语法研究》,语言研究1995.1
    [20]杨权《论章句与章句之学》,中山大学学报2002.4
    [21]朱炳祥《中国诗歌发生研究史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2]李凯《中国古代诗学话语言说方式及其意义生成——<诗经>与中国诗学关系研究》,文学评论2002.3
    [23]陈伯海《释“缘情绮靡”——兼论传统杂文学体制中的文学性标志》,社会科学战线2004.6
    [24]戴伟华《论五言诗的起源——从“诗言志”、“诗缘情”的差异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5.6
    [25]康学伟《论郑玄<毛诗笺>)的文学成就》,松辽学刊1994.1
    [26]曹道衡《试论<毛诗序>》,文学遗产1994.2
    [27]刘怀荣《毛诗<序)、<传>对汉代盛世文化精神的理论阐扬》,北方论丛1999.5
    [28]汤化《“六诗”本义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8.3
    [29]潘澍《<诗>“比兴”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8.3
    [30]鲁洪生《赋、比、兴理论的成熟》,辽宁大学学报1988.5
    [31]叶桂桐《“中介物象”与赋比兴》,齐鲁学刊1997.1
    [32]吴万钟《论<传><笺>兴义的思维模式》,天中学刊1998.6
    [33]黄桂凤《<诗经>比兴研究概述》,玉林师专学报2000.4
    [34]胡元坎《<诗>“兴”与六朝后诗歌“兴”之比较》,郑州大学学报2001.2
    [35]范晓民《先秦至六朝比兴说述略》,河南社会科学2001.5
    [36]刘怀荣《论<毛传>标兴在中国诗学史上的意义》,东方论坛2002.1
    [37]葛晓音《“毛公独标兴体”析论》,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38]鲁洪生《郑玄<周礼注>比性、兴观念产生的根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9]鲁洪生《<毛传>标兴本义考》,中国诗歌研究第一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