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鲜柳梦寅散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柳梦寅(1559-1623)是朝鲜朝中期著名的汉文学家,他有248篇散文保存至今,收入《於于集》,还有稗说体散文集《於于野谈》传世。从总体上看,柳梦寅的散文成就很高,又体现出“多元文化特征”,适合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研究。
     柳梦寅生活的时代,朝鲜的性理学由鼎盛转向式微,新兴的实学思想逐渐萌生;国内党争激烈,女真、日本等外族屡次进犯;而朝鲜与中国的政治友善达到了高峰,在文化、文学方面,与中国的友好交流也空前频繁,唐宋古文及明代的复古文学思潮在朝鲜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此时朝鲜的作家们对诗歌的重视要超过散文,散文创作正处于骈体与散体并行的阶段。这种“多元文化语境”对柳梦寅‘的散文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其散文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柳梦寅有着自觉的创作意识,力图以创作实现“华国”和“不朽”。柳梦寅的文学思想也十分丰富并表现出“多元文化特征”。他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诗缘情”“知人论世”等文学理论,但以此来评价本国创作时又表现出民族性。他还吸收了韩愈、柳宗元的“文以明道”、“不平则鸣”、“旁推交通”等古文理论但又适当变通,形成了自己的散文理论体系。
     多元的文化语境、自觉的创作意识和丰富的文学思想使得柳梦寅的散文既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性,又有很高的艺术性。他的散文不仅蕴含着传统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民本思想,还结合了朝鲜的时代特征,将传统儒家思想时代化、民族化,具体表现为新兴的实学思想和强烈的民族意识。柳梦寅散文深邃的思想蕴涵可以概括为“儒以忠孝节义·为尚”、“结民心以固邦本”、“援古酌今苏民活国之策”、“彼亦国也,此亦国也”、“友朋相聚,如篪如埙”、“所思在橘柚梅竹之乡’他的部分散文也表达了佛道思想。
     柳梦寅散文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结构精巧缜密,或以一句为统帅结构全篇,或巧妙迂回、渐入主题,或前后照应;语言灵活多样,具体表现为用词准确、词汇丰富,句式灵活多变;比喻、对偶、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异彩纷呈,更具表现力;由于“文化氛围”和生存状态的改变,其散文艺术风格前后迥异,前期激昂、凌厉,体现出阳刚之美;后期平和、冲淡,体现出阴柔之美。
     在柳梦寅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中国文化”是尤其重要的一个文化语境层面。柳梦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的造诣,他的文学创作也在中国文化的丰饶沃土中生长繁茂起来。所以,将柳梦寅的散文“解构”开来,我们既能看到先秦诸子散文长于类比说理、因事说理、寓言说理的特色,又能看到两汉散文《史记》、《汉书》在形式、思想、艺术上影响的痕迹。同时柳梦寅的散文还在文体、语言、思想等方面“用韩、柳文立模范”。而他最擅长引经据典、以古论今,所用典故也主要来源于中国的各类文化典籍。这些正是柳梦寅散文“多元文化特征”的具体表现。
     柳梦寅是朝鲜朝中期散文创作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散文创作的贡献在于:超越了模仿阶段,“取诸心得”;努力改变朝鲜朝形式主义的文风,积极倡导散体古文;总结了散文创作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反映和促进了中朝的政治、文化交流。但柳梦寅的散文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排斥骈文、追求古文的态度过于偏激;排斥唐以后散文,否定欧阳修、苏轼的创作;过分宣扬伦理教化;一些散文还存在冗长、拖沓的不足等等。但这些瑕疵并不能掩盖其散文的卓越成就。
Liu Mengyin (1559-1623) is North Faction of new fumiomi and the famous sinologist in mid-Joseon Dynasty. He has been handed down 248 proses and these proses have been collected in "Yuyu Collection", as well as "Yuyu Chat" handed down. Overall, his prose is excellent, worth studying in compareative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Liu Mengyin, Korea's Zhu Xi Neo-Confucianism was declining from the peak; new Practical Science produced gradually; party struggles was fierce domestic and Japan, Jurchen invaded repeatedly; then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Korea and China was unprecedented close, and the exchange of culture and literature was very frequent. At this point, the classical proses of Tang Song and the retro literary trends of Ming Dynasty impacted Korea deeply. At that time, Korea's writers emphasized on poetry more than prose. Some writers still wrote dual text. Multicultural context impacted Liu Mengyin's creation deeply.
     As a mature writer, Liu Mengyin had a conscious sense of creation, that is "win glory for the country "and "immortal". Liu Mengyin's literature thought is also very rich. First, he learned from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heories,such as "Poems express ideas"" Poems from the feelings"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s age and experience" and other poetic theory. But when Liu Mengyin evaluated their own writing with these theories, his comments was filled with nationality. Secondly, he absorbed Han Yu and Liu ZongYuan's " articles ignited thought" "feelings of unfairness trigger creation" "reference to other works" and other classical theories, but he made appropriate modifications and formed his own prose theoretical system.
     Liu Mengyin's proses not only have profound ideological,but also have strong artistic quality because of multicultural context, his conscious sense of creation and the rich literary thought. His prose is not only contains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ideology of faithful, takashi, chastity, moral, but also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of Joseon, reflecting the Practical Science ideas and a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The profound ideas implication of Liu Mengyin's proses can be summarized as"faithful, takashi, chastity, and moral is the roots of Confucianism""win over the peopl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ule""learn from ancient times and today's policy to save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China is a country, Korea is a country too""loving the nature""cherishing friendship".
     Liu MengYin prose's artistic quality embodied in the structure, language, figures of speech and artistic styles and so on. The structure is ingenious and close,some artistics are organized with a sentence, some artistics gradually into the theme,and some artistics'context is echo each other; The language is flexible,for Example, glossary is accurate and rich, sentence is flexible; Analogy, in parallel, exaggeration and contrast made the proses colorful and expressive; From early to late,the artistic style is different,early prose is passionate and fierce,expressing masculine beauty,late prose is mild and diluted, expressing feminine beauty.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 was importangt to Liu MengYin,he studied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ll along,his literature also based on Chinese culture. In Liu Mengyin's proses,we can see pre-Qin proses'reasoning features,such as explain the reason with analog, something and fables.And we also can see the impact of Han Dynasty prose in form, idea and art. At the same time, Liu Mengyin still learned from HanYu and Liu Zongyuan in the style of writing, language and thoughts. Liu Mengyin's prose is very good at citing the classical theory, and the majority allusions that he quoted were from the story of China's various cultural texts. These factors embody mult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Liu Mengyin was a representation writer in mid-Joseon Dynasty, his contribution is beyond the imitation stage, creation from heart; efforted to change Joseon Dynasty's creative atmosphere of formalism, promoted to write classical prose actively; summarized the principles and specific methods of prose writing; reflected and promoted the China-Korea's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flaws in Liu Mengyin's proses.for example, his attitude that excluding parallel prose and pursuing classical prose was too radical; excluded the prose after Tang, denied Ouyang Xiu and Su Shi's proses; promoted ethical enlightenment excessively; some proses are not refined and rendering excessively and so on. However, these flaws can not conceal Mengyin's prose's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引文
①本文所参考的《於于集》(包括《於于集后集》)见韩(?)右肋编《韩国文集丛刊》(63辑)[韩]民族文化推进会,1991年版。以下所引朝鲜文人文集如没有特别标注均出自《韩国文集丛刊》(简称《丛刊》),出版社同,不再标注。出版年不同,各自标注。
    ②废朝也被称为昏朝,即光海君时代,因光海是宣祖庶出的次子,本不应继承王位,故有此称呼。
    ③[韩]赵锤业编:《修订增补韩国诗话丛编(第10卷)》,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8页。
    ④以上三段评论均出自《於于集》第453页。
    ⑤韩国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编:《韩国文献说话全集(六)》,汉城:太学社,1987年。(以下简称《韩国文献说话全集》)。
    ⑥[韩]赵锤业编:《修订增补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以下简称《韩国 诗话丛编》)。
    ①《洪万宗全集(下)》,汉城:太学社,1986年,第607-668页。(以下简称《洪万宗全集》)
    ①严绍(?):《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选自严绍(?)、陈思和主编《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①韩国哲学会编,龚荣仙译:《韩国哲学史(中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05页。
    ②郑汝昌:《一蠹集》(《丛刊》第15辑),1988年,第488页。
    ③李廷龟:《月沙集》(《丛刊》第69辑),1991年,第436页。
    ④张维:《谿谷集》(《丛刊》第92辑),1992年,第573页。
    ⑤《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7日04版。
    ⑥赵光祖:《静庵集》(《丛刊》第22辑),1988年,第17页。
    ①梁彭孙:《学圃集》(《丛刊》第21辑),1988年,第246页。
    ②《於于集》第417-418页
    ③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0-21页。
    ①《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215页。
    ②邢丽菊:《试论韩国儒学的特性》,《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4期,第90-101页。
    ①《於于集》第409页
    ①《於于集》第574页
    ②[朝]朝鲜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朝鲜通史(上卷第三分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716-717页。(以下简称《朝鲜通史》)
    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64册)》(影印本),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168页。
    ②[朝]赵敬夏等撰:《中京志》,朝鲜刻本,第10卷,第7页。
    ③宋德相:《果庵集》(《丛刊》第229辑),1999年,第302页。
    ④权近:《阳村集》(《丛刊》第7辑),1990年,第11页。
    ⑤权近:《阳村集》,第14页。
    ①李德懋:《青庄馆全书》(《丛刊》第259辑),2000年,第245页。
    ①李崇仁:《陶隐集》(《丛刊》第6辑),1990年,第522页。
    ②成倪:《虚白堂文集》(《丛刊》第14辑),1988年,第531页。
    ③[日]松末保和编:《李朝实录》(第15册),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58年,第496页。(以下不再标注编者和出版单位)
    ④《李朝实录》(第9册),1955年,第407页。
    ⑤《李朝实录》(第13册),1956年,第71页。
    ⑥《李朝实录》(第13册),1956年,第460页。
    ①金时习:《梅月堂诗集》(《丛刊》第13辑),1988年,第130页。
    ②李浚庆:《东皋遗稿》(《丛刊》第28辑),1988年,第377页。
    ③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287页。
    ④尹斗寿:《梧阴遗稿》(《丛刊》第41辑),1989年,第530页。
    ⑤郑士龙:《湖阴杂稿》(《丛刊》第25辑),1988年,第203页。
    ⑥张维:《豁谷集》(《丛刊》第92辑),1992年,第7页。
    ⑦李植:《泽堂集》(《丛刊》第88辑),1992年,第518页。
    ⑧李植:《泽堂集》(《丛刊》第88辑),1992年,第513页。
    ⑨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314页。
    ①徐居正:《四佳集》(《丛刊》第11辑),1988年,第299页。
    ②《於于集》第391页
    ③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369页。
    ①朴祥:《讷斋集》(《丛刊》第19辑),1988年,第71页。
    ②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258-259页。
    ③刘菁华等编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253页。
    ④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259页。
    ⑤[韩]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编:《许筠全集》,汉城: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1981年,第358页。
    ⑥柳希春:《眉岩集》(《丛刊》第34辑),1989年,第314页。
    ①郑弘溟:《畸庵集》(《丛刊》第87辑),1992年,第21-22页。
    ②尹根寿:《月汀集》(《丛刊》第47辑),1989年,第239页。
    ③《李朝实录》(第33册),1962年,第59页。
    ④[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委会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899-900页。
    ⑤朴世采:《南溪集》(《丛刊》第142辑),1995年,第500页。
    ⑥崔锡鼎:《明谷集》(《丛刊》第153辑),1995年,第578页。
    ⑦金昌协:《农岩集》(《丛刊》第162辑),1996年,第377-378页。
    ①指司马迁的《史记》,下同。
    ②指班固的《汉书》,下同。
    ③《於于集》第442-443页
    ④《於于集》第445页
    ⑤《於于集》第554页
    ⑥张斌荣:《西汉散文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简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61-64页。
    ①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②[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0页。
    ③《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第121页。
    ①《於于集》第555页
    ②《於于集》第416页
    ③《於于集》第418页
    ④《於于集》第418页
    ⑤朱升泽:《性理学与韩国文学》(2006年山东师范大学《儒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69-178页。
    ⑥李崇仁:《陶隐集》(《丛刊》第6辑),1990年,第522页。
    ⑦郑士龙:《湖阴杂稿》(《丛刊》第25辑),1988年,第264页。
    ①妃,音“配”。妃青配白,指对仗工整的骈文。
    ②《於于集》第404页
    ③[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第123-124页。
    ④《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第124页。
    ⑤郑介清:《愚得录》(《丛刊》第40辑),1989年,第360页。
    ⑥金时习:《梅月堂集》(《丛刊》第13辑),1988年,第360页。
    ⑦李晬光著,南晚星译:《芝峰类说(上)》,汉城:乙酉文化社,1975年,第604页。
    ⑧《於于集》第416页
    ①李植:《泽堂集》(《丛刊》第88辑),1992年,第513页。
    ②李穑:《牧隐稿》(《丛刊》第3辑),1989年,第520页。
    ③《於于集》第412页
    ④《於于集》第554页
    ⑤《於于集》第445页
    ①《於于集》第561页
    ②《於于集》第411页
    ①张永刚:《论作家“创作意识”的构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48-50页。
    ②《於于集》第408页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5页。
    ①《於于集》第509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495-496页。
    ③《於于集》第509页
    ④《於于集》第359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495-496页。
    ②《於于集》第352页
    ③《於于集》第514页
    ④《於于集》第365页
    ⑤《於于集》第443页
    ①《於于集》第405-406页
    ②《於于集》第379页
    ①《於于集》第552页
    ②张海晏:《谈谈“三不朽”》,《光明日报》2007年7月6日第9版。
    ③《於于集》第347页
    ④《於于集》第368页
    ⑤《於于集》第382页
    ①《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03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25页。
    ③《於于集》第364页
    ④《於于集》第349页
    ⑤《於于集》第555页
    ⑥《於于集》第382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41页。
    ②《於于集》第410-411页
    ③李生龙:《“三不朽”人生价值观对古代作家文学观之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5-68页。
    ①《於于集》第404页
    ②《於于集》第555页
    ③《於于集》第376页
    ①《於于集》第376页
    ②高霁峰在壬辰倭乱中组织义军抵抗日本侵略,不幸遇难。
    ③《於于集》第407-408页
    ④《於于集》第441页
    ①《於于集》第357页
    ②《於于集》第413页
    ①周秉钧注译:《尚书》,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2页。
    ②朱自清:《诗言志辩》,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
    ③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4页。
    ④《於于集》第375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525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25页。
    ①《於于集》第344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6页。
    ③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第138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07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526页。
    ⑥《於于集》第539页
    ⑦《於于集》第556页
    ⑧《於于集》第349页
    ①《於于集》第331页
    ②《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215页。
    ③《於于集》第421页
    ④《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55页。
    ⑤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42页。
    ⑥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58页。
    ①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第36页。
    ②《中国历代文论选(上册)》,第36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31页。
    ④《於于集》第558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532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32-533页。
    ②《韩国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28页。
    ③《於于集》第340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51页。
    ②[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6页。
    ③《於于集》第416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02-50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514页。
    ②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25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12页。
    ①洪万宗编,赵季、赵成植笺注:《诗话丛林笺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②《於于集》第347页
    ③《於于集》第544页
    ④《洪万宗全集》,第608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515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13页。
    ①《洪万宗全集》,第620-621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541-542页。
    ③《於于集》第517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30页。
    ⑤《於于集》第358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28页。
    ①《洪万宗全集》,第636页。
    ②《於于集》第352页
    ③《洪万宗全集》,第637页。
    ④《於于集》第407-408页
    ①《於于集》第384页
    ②《於于集》第418页
    ③《於于集》第415页
    ④《韩国诗话丛编》,第55-56页。
    ①《於于集》第418页
    ②《於于集》第555页
    ③《於于集》第409页
    ④《於于集》第417页
    ⑤《於于集》第364页
    ⑥《於于集》第425页
    ①《於于集》第530-531页
    ②《於于集》第524页
    ③《於于集》第525页
    ④《於于集》第530页
    ①钱锺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②《於于集》第556页
    ③《於于集》第419页
    ①《於于集》第604页
    ②《於于集》第381页
    ③《於于集》第527页
    ④《於于集》第358页
    ⑤《於于集》第539页
    ⑥《韩国诗话丛编》,第525-526页。
    ①周振甫:《柳宗元的文章论》,《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第39-43页。
    ②《於于集》第445页
    ①周楚汉:《柳宗元的文章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第62-67页。
    ②《於于集》第410页
    ③《於于集》第442页
    ④《於于集》第531页
    ⑤《韩国诗话丛编》,第516页。
    ①《於于集》第453页
    ②《於于集》第531页
    ③《於于集》第556-557页
    ④《於于集》第531页
    ⑤《於于集》第446页
    ①《於于集》第416页
    ①徐远和:《儒家思想与东亚社会发展模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②[韩]柳承国著,傅济功译:《韩国儒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14页。
    ③[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一册),汉城: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05页。
    ①《於于集》第431-432页
    ②韩国中央日报社编:《韩国姓氏大百科》,首尔:1989年,第603-604页。
    ③《於于集》第560页
    ①《於于集》第442页
    ②《於于集》第384页
    ③傅谨:《“忠孝节义”有什么不好》,《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12期,第13-18页。
    ①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②《论语译注》,第14页
    ③《论语译注》,第13页
    ④《论语译注》,第13页
    ⑤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96页。
    ⑥李岩:《朝鲜古代丧葬仪礼及其灵魂崇拜观念探微》,《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5-9页。
    ⑦《於于集》第551页
    ①《於于集》第550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孝经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③朱凤祥:《传统中国“忠”、“孝”矛盾的理论基因和实践表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76-79页。
    ①《李朝实录》(第33册),1962年,第559页。
    ②《李朝实录》(第33册),1962年,第736-737页。
    ③《於于集》第513页
    ④《於于集》第600-601页
    ①《於于集》第442页
    ②[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414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05页。
    ④《李朝实录》(第27册),1961年,第425页。
    ①《於于集》第602页
    ②《於于集》第403页
    ③《於于集》第400页
    ④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73页。
    ⑤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①《李朝实录》(第21册),1959年,第526页
    ②《李朝实录》(第22册),1959年,第278页
    ③《於于集》第604页
    ④《於于集》第408页
    ⑤《於于集》第437页
    ⑥《於于集》第435页
    ⑦《於于集》第565页
    ⑧《於于集》第574页
    ⑨《於于集》第574页
    ①《於于集》第292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23页。
    ①《於于集》第378页
    ②《於于集》第512页
    ③《於于集》第482页
    ④《论语译注》,第188页。
    ⑤《论语译注》,第209页。
    ⑥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232页。
    ⑦《李朝实录》(第31册),1961年,第185页。
    ⑧《李朝实录》(第31册),1961年,第217页。
    ⑨《李朝实录》(第31册),1961年,第217页。
    ①《於于集》第390页
    ②刘菁华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291页。
    ③《於于集》第389页
    ④《於于集》第389-390页
    ①[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19页。
    ②[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020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01页。
    ④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72页。
    ⑤《孟子译注》,第265页。
    ⑥陈来:《简论东亚各国儒学的历史文化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05-108页。
    ①《於于集》第347页
    ②《於于集》第437页
    ③《於于集》第570页
    ④《於于集》第437页
    ①《於于集》第565-566页
    ②《於于集》第346页
    ③《於于集》第601页
    ④《於于集》第357页
    ⑤《於于集》第385页
    ①《李朝实录》(第2册),1953年,第747页。
    ②《李朝实录》(第9册),1955年,第405页。
    ③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页。
    ④《於于集》第376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21页。
    ①《於于集》第405页
    ②《朝鲜通史》,第975页。
    ③《朝鲜通史》,第975-976页。
    ④《朝鲜通史》,第689-690页。
    ⑤《於于集》第400页
    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21页。
    ①《於于集》第405页
    ②《朝鲜通史》,第975页。
    ③《朝鲜通史》,第975-976页。
    ④《朝鲜通史》,第689-690页。
    ⑤《於于集》第400页
    ①《於于集》第379页
    ②《於于集》第340页
    ③《於于集》第546页
    ④《於于集》第384页
    ①《於于集》第405页
    ②《李朝实录》(第30册),1961年,第185页。
    ③《於于集》第518-519页
    ①《於于集》第386页
    ②[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40页。
    ③《於于集》第379页
    ④《於于集》第364页
    ①《於于集》第366页
    ②《於于集》第405页
    ③《李朝实录》(第29册),1961年,第142页。
    ④《朝鲜通史》,第695页。
    ⑤《於于集》第525页
    ①《李朝实录》(第30册),1961年,第131-132页。
    ②《於于集》第310页
    ③《李朝实录》(第29册),1961年,第725页。
    ④《李朝实录》(第30册),1961年,第120页。
    ⑤李甦平:《论韩国儒学的特性》,《孔子研究》2008年第1期,第4-12页。
    ⑥葛荣晋:《韩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3页。
    ①朴趾源:《燕岩集》(《丛刊》第252辑),2000年,第151页。
    ②韩国哲学会编,韩振乾、王丹等译:《韩国哲学史(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③李甦平:《论韩国儒学的特性》,《孔子研究》2008年第1期,第4-12页。
    ④《於于集》第543页
    ⑤姜日天、彭永捷、韩相美著:《君子国智慧——韩国哲学与21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⑥《於于集》第404页
    ①《於于集》第438页
    ②《於于集》第562页
    ③《於于集》第392页
    ④《於于集》第599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②宁恢:《明代甘肃屯田何以成功》,《发展》1997年第2期,第42-43页。
    ①《於于集》第579页
    ②[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吴金华点校:《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第334页。
    ③《皇朝经世文编(道光本)》第72卷,第12页。
    ①《於于集》第579页
    ②《於于集》第581-582页
    ③《於于集》第584页
    ④《於于集》第581-582页
    ①《李朝实录》(第1册),1952年,第243-244页。
    ②《於于集》第586页
    ①《李朝实录》(第21册),1959年,第74页
    ②《李朝实录》(第7册),1955年,第298页
    ③《李朝实录》(第20册),1959年,第699页
    ④《李朝实录》(第20册),1959年,第700页
    ⑤《李朝实录》(第30册),1961年,第95页
    ⑥《李朝实录》(第30册),1961年,第96页
    ⑦《李朝实录》(第27册),1961年,第596页
    ⑧《於于集》第580-581页
    ①顾,顾天峻;刘,刘用;冉,冉登;此三人出使朝鲜期间大肆索要银两。
    ②[朝]李重焕著,李翼成译:《择里志》,汉城:乙酉文化社,1971年,第294页。
    ①《於于集》第583-584页
    ①《於于集》第579-580页
    ②《於于集》第582页
    ③高潮,甘华鸣主编:《中国韬略大典·孙子兵法》,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第577页。
    ①《於于集》第581页
    ②《於于集》第583页
    ③娄熙元,吴树平译注:《吴子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①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7册)》(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8页。
    ②《於于集》第582页
    ①《於于集》第582页
    ②《於于集》第578页
    ①《於于集》第544页
    ②《於于集》第360页
    ①《於于集》第359页
    ②周秉钧注译:《尚书》,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167页。
    ③[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80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页。
    ⑤[日]松末保和编:《李朝实录》(第29册),1961年,第21-22页。
    ⑥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页。
    ①《於于集》第374页
    ②《於于集》第558页
    ③《於于集》第365页
    ④[韩]李丙焘译注:《三国遗事》,汉城:东国文化社,1956年,第27页。
    ⑤《李朝实录》(第7册),1955年,第556页。
    ⑥姜再恒:《立斋先生遗稿》(《丛刊》第210辑),1998年,第135页。
    ①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73页。
    ②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高丽史节要》,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3年,第30页。
    ③《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331页。
    ④《於于集》第321页
    ⑤《於于集》第301页
    ①《於于集》第321页
    ②《於于集》第476页
    ③《於于集》第422-423页
    ①《洪万宗全集》,第625页。
    ②此说法参见韦旭升《朝鲜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9-190页。
    ③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376页。
    ④张岱年、方克立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477页。
    ⑤《於于集》第360页
    ①《於于集》第544页
    ②《於于集》第442页
    ③《於于集》第367页
    ④《於于集》第365页
    ①《於于集》第365页
    ②《於于集》第598页
    ③《於于集》第544页
    ④《於于集》第588页
    ⑤《洪万宗全集》,第607页。
    ⑥《洪万宗全集》,第636页。
    ⑦《洪万宗全集》,第637页。
    ①《於于集》第456页
    ②《於于集》第599页
    ③《於于集》第425页
    ④《於于集》第335页
    ⑤《於于集》第406页
    ①《於于集》第431页
    ②《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353-354页。
    ③《於于集》第399页
    ④《於于集》第423页
    ⑤《於于集》第551页
    ①《於于集》第367页
    ②豆满,今图们江;白头,今长白山。
    ③《於于集》第366页
    ④《於于集》第578-586页
    ⑤贾平安、郝树亮主编:《统战学辞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229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25页。
    ②《於于集》第357页
    ③胡发贵:《儒家朋友伦理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④《於于集》第525页
    ⑤《於于集》第362页
    ①《於于集》第370页
    ②《於于集》第352页
    ①《於于集》第391页
    ②《於于集》第357页
    ③《於于集》第406页
    ④《於于集》第388页
    ①《於于集》第353页
    ②《於于集》第516页
    ③《於于集》第359页
    ①邹华:《自然审美》,《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第60-66页。
    ②《於于集》第443页
    ③《於于集》第588页
    ④《於于集》第594页
    ①《於于集》第444页
    ②《於于集》第443页
    ③林熏:《葛川集》(《丛刊》第28辑),1988年,第497页。
    ④《於于集》第590页
    ①《於于集》第589页
    ②《於于集》第591页
    ③《於于集》第364页
    ④《於于集》第356页
    ①《於于集》第384页
    ②《於于集》第412页
    ①《於于集》第591页
    ②即蠛蠓,古人以为是酒醋上的白霉变成。《列子·天瑞》:“醯鸡生乎酒。”
    ③《於于集》第350页
    ④《於于集》第382页
    ①《於于集》第389页
    ②《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106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8页。
    ②《於于集》第382页
    ①《於于集》第386页
    ②《於于集》第368页
    ③《於于集》第361页
    ④《於于集》第349页
    ①《於于集》第382页
    ①《於于集》第579页
    ②《於于集》第406页
    ①《於于集》第540页
    ②《於于集》第360页
    ③《於于集》第357页
    ①《於于集》第362页
    ①《於于集》第394页
    ②《於于集》第356页
    ③《於于集》第351页
    ④《於于集》第379页
    ①《於于集》第354页
    ②《於于集》第348页
    ③《於于集》第552页
    ④《於于集》第442页
    ⑤《於于集》第355页
    ⑥《於于集》第439页
    ⑦《於于集》第419页
    ⑧《於于集》第384页
    ⑨《於于集》第391页
    ①《於于集》第368页
    ②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序言》。
    ③《於于集》第540页
    ④《於于集》第422页
    ①《於于集》第352页
    ①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泽荣全集(二)》,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8年,第129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3卷,第22-23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11卷,第200页。
    ④《於于集》第433页
    ⑤《於于集》第443页
    ⑥《於于集》第355页
    ⑦《於于集》第412页
    ⑧《於于集》第544页
    ⑨《於于集》第521页
    ⑩《於于集》第544页
    ①《於于集》第442页
    ②《於于集》第379页
    ③《於于集》第423页
    ④《於于集》第541页
    ①《於于集》第359页
    ②《於于集》第349页
    ③《於于集》第349页
    ④《於于集》第354页
    ⑤《於于集》第423页
    ⑥李国英、李运富主编:《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91页。
    ⑦《於于集》第422页
    ⑧《於于集》第546页
    ⑨《於于集》第404页
    ①《於于集》第422页
    ②《於于集》第423页
    ③《於于集》第372页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②《於于集》第384页
    ③《於于集》第588页
    ④《於于集》第443页
    ⑤《於于集》第387页
    ⑥《於于集》第404页
    ⑦《於于集》第362页
    ①《於于集》第352页
    ②《於于集》第379页
    ③《於于集》第347页
    ④《於于集》第392页
    ⑤《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①胡家祥:《艺术风格三题》,《江汉论坛》1998年第7期,第69-74页。
    ②关于“文化氛围”和“认知形态”的解释见第一章第6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16页;《简明文言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209页。
    ④《简明文言字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718页
    ②《於于集》第453页
    ③《於于集》第400页
    ④据郑道传《朝鲜经国典(上)》载:“汉唐以来,天子之言,或称制诏,或称诰勃。诸侯之言,称教书。尊卑虽殊,其所以立言之义则一也。所谓制诰教书,有亲自制者,有出于文臣之代言者。”(郑道传《三峰集》,《丛刊》第15辑,415页。)
    ⑤《於于集》第422页
    ①《於于集》第372页
    ②《於于集》第446页
    ③《於于集》第425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880页。
    ②[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8页。
    ①《於于集》第380页
    ②《於于集》第406页
    ③《於于集》第350页
    ①《於于集》第384页
    ②《於于集》第406页
    ③《於于集》第384页
    ④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04页。
    ①王先谦:《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06页。
    ②余恕诚:《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1-139页。
    ①《於于集》第414页
    ②《於于集》第380页
    ③《於于集》第406页
    ④《於于集》第529页
    ⑤《於于集》第556页
    ⑥《於于集》第414页
    ⑦《於于集》第418页
    ①杨树达:《老子古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59页。
    ②杨树达:《老子古义》,第93页。
    ③周秉钧注译:《尚书》,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第4页。
    ④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98页。
    ⑤《论语译注》,第132页。
    ⑥《论语译注》,第65页。
    ⑦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35页。
    ⑧《孟子译注》,第277页。
    ⑨[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597页。
    ⑩[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00页。
    ①《於于集》第392页
    ②《於于集》第446页
    ③《於于集》第408页
    ④《於于集》第403页
    ⑤《於于集》第381页
    ⑥《於于集》第368页
    ⑦《於于集》第392页
    ⑧《於于集》第407页
    ⑨《於于集》第349页
    ⑩《於于集》第428页
    ①徐柏青:《论我国早期散文的特点与贡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1-6页。
    ②陈桐生:《国语的性质和文学价值》,《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4-13页。
    ③陈飞主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④聂永华:《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研究述评》,《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第95-104页。
    ⑤夏麟勋:《试论荀子散文的风格》,《人文杂志》1959年第5期。
    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3页。
    ①[清]王先慎:《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页。
    ②[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60页。
    ③《於于集》第382页
    ①《於于集》第423页
    ①《韩国诗话丛编》,第495-496页。
    ①[中]陈蒲清、[韩]权锡焕编著:《韩国古代寓言史》,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7页。
    ②《於于集》第423页
    ③《於于集》第428页
    ①《於于集》第447页
    ②《於于集》第588页
    ③《於于集》第446页
    ①《於于集》第442页
    ②《於于集》第555页
    ③《於于集》第368页
    ①《於于集》第381页
    ②[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5页。
    ③《於于集》第414页
    ④《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第31页。
    ①《於于集》第544页
    ②《於于集》第374页
    ③《於于集》第558页
    ④《於于集》第368页
    ⑤《於于集》第603页
    ⑥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5页。
    ⑦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序言》。
    ①[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58页。
    ②陈柱:《中国散文史》,《序言》。
    ③何凌风:《<汉书>对偶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1-108页。
    ④[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89页。
    ⑤《於于集》第389页
    ①熊礼汇:《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第83-89页。
    ①娄熙元,吴树平译注:《黄石公三略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②娄熙元,吴树平译注:《吴子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③娄熙元,吴树平译注:《吴子译注》,第22页。
    ④娄熙元,吴树平译注:《吴子译注》,第28页。
    ⑤徐培根注译:《太公六韬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41页。
    ①徐培根注译:《太公六韬今注今译》,第41页。
    ②《於于集》第586页
    ③《於于集》第581页
    ④高潮,甘华鸣主编:《中国韬略大典·孙子兵法》,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第557页。
    ⑤陈蒲清:《略说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古典散文之联系》,《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第56-60页。
    ⑥《於于集》第488页
    ⑦《於于集》第445页
    ①《於于集》第417页
    ②《韩国诗话丛编》第17卷,第703页。
    ③《於于集》第408页
    ④《於于集》第445页
    ⑤据《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统计。
    ⑥据《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柳州文钞》(高海夫主编,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统计。
    ①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96页。
    ②《於于集》第404页
    ③《於于集》第404页
    ④《於于集》第414页
    ①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97页。
    ②姚鼐:《古文辞类纂·“赠序类”目录》,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459页。
    ①本段所举各例见《於于集》第354-379页。
    ②高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715页。
    ③《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1443页。
    ④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第2期,第20-27页。
    ⑤韦燕宁:《诗论柳宗元的碑志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第56-60页。
    ⑥《於于集》第561页
    ①《於于集》第431页
    ②《於于集》第433页
    ①《於于集》第414页
    ②《於于集》第359页
    ③《於于集》第408页
    ④《於于集》第386页
    ①《於于集》第543页
    ②《於于集》第534页
    ③《於于集》第384页
    ④《於于集》第578页
    ①《於于集》第368页
    ②《於于集》第414页
    ③《於于集》第382页
    ④《於于集》第554页
    ⑤《於于集》第404页
    ⑥《於于集》第413页
    ⑦《韩国文献说话全集》,第346页。
    ⑧《於于集》第384页
    ①《於于集》第363页
    ②《於于集》第349页
    ③《於于集》第394页
    ④《於于集》第588页
    ⑤《於于集》第366页
    ⑥《於于集》第423页
    ⑦《於于集》第356页
    ①《於于集》第416页
    ②高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第321页。
    ①《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322页
    ②《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324页
    ③李廷龟:《月沙集》(《丛刊》第69辑),1991年,第384页。
    ④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95页。
    ①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17页。
    ②金圣叹编:《天下才子必读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第262页。
    ③[朝]李重焕著,李翼成译:《择里志》,汉城:乙酉文化社,1971年,第300页。
    ④张家壮:《高屋建瓴大义微言——韩愈<送董邵南序>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第6期,第12-16页。
    ①《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325页。
    ②《於于集》第379页
    ①《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柳州文钞》,第1107-1108页。
    ②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96页。
    ③《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柳州文钞》,第1109页。
    ①《於于集》第384页
    ②《於于集》第376页
    ③《於于集》第386页
    ①孙昌武:《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在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柳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3期,第7-11页。
    ②[韩]柳承国著,傅济功译:《韩国儒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14页。
    ③徐远和:《儒家思想与东亚社会发展模式》,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35页。
    ②《於于集》第346页
    ③《於于集》第519页
    ④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4页。
    ⑤《於于集》第407页
    ⑥王先谦:《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44页。
    ①《於于集》第516页
    ②《於于集》第527页
    ③《於于集》第365页
    ④《於于集》第376页
    ⑤《於于集》第554页
    ⑥[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吴金华点校:《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第409页。
    ①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0页。
    ②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③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96册)》(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4页。
    ④《於于集》第381页
    ①《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96册)》(影印本),第84页。
    ②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3页。
    ③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66页。
    ④[唐]魏徵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678页。
    ⑤《於于集》第408页
    ⑥《於于集》第555页
    ①《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96册)》(影印本),第84页。
    ②林纾著,范先渊校点:《春觉斋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4页。
    ③《於于集》第519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51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82页。
    ⑥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⑦《於于集》第562页
    ⑧[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084页。
    ⑨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34页。
    ②祝鼎民:《典故知识查检》,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
    ①《於于集》第551页
    ②蔡雁彬:《朱子<小学>流衍海东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96-105页。
    ③蔡雁彬:《朱子<小学>流衍海东考》,第96-105页。
    ①《於于集》第403页
    ②通“赐”。
    ③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④《於于集》第519页
    ⑤王先谦:《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148页。
    ①《於于集》第536页
    ②《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3页。
    ③《於于集》第368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873页。
    ②《於于集》第406页
    ③《於于集》第404页
    ④《於于集》第382页
    ①《李朝实录》(第33册),1962年,第365页。
    ②《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昌黎文钞》,第215-216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7页。
    ④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①《於于集》第394页
    ②[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9页。
    ③《文选》卷四,第27页,中华书局1974年据宋淳熙八年(1181)尤袤刊本影印。
    ①[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据学津讨原本校刊),上海:中华书局,1926年,第37页。
    ②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73-374页。
    ③[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81页。
    ④[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21页。
    ①王先谦:《庄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273页。
    ①《於于集》第453页
    ②[韩]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③《朝鲜汉文学史》,第131页
    ④《朝鲜汉文学史》,第129页
    ①《於于集》第544页
    ②《於于集》第410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第516页。
    ④《於于集》第410页
    ①《於于集》第414页
    ②《於于集》第364页
    ③《於于集》第410页
    ④《於于集》第445页
    ⑤《於于集》第412页
    ⑥《於于集》第445页
    ①《於于集》第381页
    ②《於于集》第512页
    ③《於于集》第359页
    ④《於于集》第414页
    ①《於于集》第414页
    ②《於于集》第414页
    ①《洪万宗全集》,第633页。
    ②《於于集》第550页
    ③《於于集》第423页
    ④《於于集》第519页
    ①《於于集》第404页
    ②《於于集》第554页
    ①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23页。
    ②《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1497页。
    ③《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4561页。
    ④郭预衡:《苏轼散文的一些艺术特色》,《光明日报》1962年1月28日。
    ⑤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破闲集·补闲集(合本)》,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第127页。
    ⑥李德懋:《青庄馆全书》(《丛刊》第258辑),2000年,第532页。
    ⑦朴胤源:《近斋集》(《丛刊》第250辑),2000年,第477页。
    ⑧李夏坤:《头陀草》(《丛刊》第191辑),1997年,第558页。
    ⑨《於于集》第442页
    ⑩《於于集》第554页
    ①《於于集》第574页
    ②《於于集》第603页
    ③《於于集》第401页
    ④《於于集》第403页
    ①《於于集》第603页
    ②《於于集》第602页
    ③《於于集》第408页
    ④《於于集》第384页
    ⑤《於于集》第359页
    ①《於于集》第607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校证.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朝]朝鲜通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
    [3][朝]洪万宗.洪万宗全集.汉城:太学社,1986.
    [4][朝]一然著,李丙焘译注.三国遗事.汉城:东国文化社,1956.
    [5][朝]郑麟趾等.高丽史.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2.
    [6][朝]李晬光著,南晚星译.芝峰类说.汉城:乙酉文化社,1975.
    [7][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8][韩]许筠著,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编.许筠全集.汉城: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1981.
    [9][韩]崔根德.韩国儒学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10][韩]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编.韩国文集丛刊.首尔:1988-2005.
    [11][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高丽史节要.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3.
    [12][韩]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破闲集·补闲集(合本).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2.
    [13][韩]韩国哲学会编,韩振乾等译.韩国哲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4][韩]金台俊著,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5][韩]金相洪、梁光锡、申用浩编.韩国文学思想史.汉城:启明文化社,1991.
    [16][韩]李成茂著,张琏瑰译.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7][韩]林基中.燕行录全集(第一册).汉城: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
    [18][韩]柳承国著,傅济功译.韩国儒学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19][韩]权锡焕、[中]陈蒲清.韩国古典文学精华.长沙:岳麓书社,2006.
    [20][韩]赵锺业.修订增补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1996.
    [21][汉]贾谊著,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22][汉]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24][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据学津讨原本校刊).上海:中华书局,1926.
    [25][晋]陈寿著,[宋]裴松之注,吴金华点校.三国志.长沙:岳麓书社,1982.
    [26][明]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27][清]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8][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29][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
    [30][清]王先慎.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31][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32][日]松末保和.李朝实录.东京:京都大学东洋文化学习院,1954-1972.
    [33][南朝]范晔著,[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34][宋]欧阳修,宋祈.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35][唐]魏徵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36][韩]《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1-350辑).汉城: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1988-2007.
    [37]辞海·文学分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8]周秉钧注译.尚书.长沙:岳麓书社,2001.
    [39]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孝经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1]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2]宋淳熙八年(1181)尤袤刊本影印.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4.
    [4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 馆,1980.
    [44]陈飞主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45]陈尚胜.中韩文学交流三千年.北京:中华书局,1997.
    [46]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7]陈柱.中国散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48]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9]高潮,甘华鸣.中国韬略大典·孙子兵法.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
    [50]高海夫.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51]葛荣晋主编.韩国实学思想史.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35册)(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3]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北京:中华书局,1963.
    [54]韩国东国大学校韩国文学研究所.韩国文献说话全集.汉城:太学社,1987.
    [55]胡发贵.儒家朋友伦理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56]贾平安,郝树亮.统战学辞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57]简江作.韩国历史.台中: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
    [58]姜日天、彭永捷、韩相美著.君子国智慧——韩国哲学与21世纪.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9]李国英,李运富.古代汉语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0]李岩.朝鲜李朝实学派文学观念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1]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北京:中华书局,1989.
    [63]梁庭望,黄凤显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64]林纾.春觉斋论文.范先渊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65]林纾.韩柳文研究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66]刘介民.中国比较诗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7]刘菁华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巴蜀书社,2005.
    [68]娄熙元,吴树平.黄石公三略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69]娄熙元,吴树平.吴子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
    [70]卢宁.韩柳文学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71]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2]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3]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96册)》(影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4]孙昌武.柳宗元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5]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76]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57.
    [77]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78]徐培根.太公六韬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6.
    [79]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80]严绍(?)、陈思和主编.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论文集)
    [8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8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8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84]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85]杨树达.老子古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6]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87]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8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9]乐黛云.比较文学简明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0]张立文主编.东亚文化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91]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第三世界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92]张哲俊.东亚比较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9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
    [95]朱自清.诗言志辩.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2]付琼.徐渭散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93]付兴林.白居易散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94]韩丽萍.韩愈古文散论:[博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4.
    [95]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6.
    [96]阂泽平.南宋理学大家古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97]廉松心.十八世纪中朝文化交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98]刘彦明.李奎报散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99]倪文波.崔致远文学创作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0]渠晓云.魏晋散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4.
    [101]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2.
    [102]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103]蔡雁彬.朱子<小学>流衍海东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2,(4):96-105.
    [104]邢丽菊.试论韩国儒学的特性.中国哲学史,2007,(4):90-101.
    [105]陈来.简论东亚各国儒学的历史文化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05-108.
    [106]李甦平.论韩国儒学的特性.孔子研究,2008,(1):4-12.
    [107]陈蒲清.略说韩国古典散文与中国古典散文之联系.长江学术,2006,(1):56-60.
    [108]傅谨.“忠孝节义”有什么不好.中国图书评论,2007,(12):13-18.
    [109]朱凤祥.传统中国“忠”、“孝”矛盾的理论基因和实践表征.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79.
    [110]张永刚.论作家“创作意识”的构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48-50.
    [111]李生龙.“三不朽”人生价值观对古代作家文学观之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5-68.
    [112]余恕诚.中国古代散文发展述论.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31-139.
    [113]徐柏青.论我国早期散文的特点与贡献.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6.
    [114]陈桐生.《国语》的性质和文学价值.文学遗产,2007,(4):4-13.
    [115]聂永华.20世纪<论语>散文艺术研究述评.孔子研究,2002,(6):95-104.
    [116]何凌风.《汉书》对偶运用之艺术成就初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1-108.
    [117]熊礼汇.两汉散文艺术嬗变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83-89.
    [118]张斌荣.西汉散文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简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1-64.
    [119]周振甫.柳宗元的文章论.文学遗产,1994,(2):39-43.
    [120]周楚汉.柳宗元的文章理论及其历史地位.贵州社会科学,2001,(1):62-67.
    [121]韦燕宁.试论柳宗元的碑志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56-60.
    [122]孙昌武.柳宗元的“民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在第三届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柳州师专学报》,2005,(3):7-11.
    [123]孙昌武.论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辽宁师院学报,1981,(2):20-27.
    [124]宁恢.明代甘肃屯田何以成功.发展,1997,(2):42-43.
    [125]胡家祥.艺术风格三题.江汉论坛,1998,(7):69-74.
    [126]张家壮.高屋建瓴大义微言——韩愈<送董邵南序>赏析.古典文学知识,2000,(6):12-16.
    [127]邹华.自然审美.西北师大学报,1998,(1):60-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