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关于我国族群的一项个案研究。作为一种生发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科学理论,族群理论在应用于我国实际时应该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同时,我国的族群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文化基础,族群关系与西方也有相当的差异。基于这种认识,本研究试图用具体的实证研究对族群理论作出回应,探讨我国族群状况的特点,以本土的素材丰富和发展人类学的族群理论。
     本文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导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和选题意义。
     第一章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前提,利用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族群研究的状况作了基本的综述,就其中的一些争论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有关土家族族群性的研究作了简要的评述;论述了我国民族研究中引入族群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作了可操作性的界定;说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以及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而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地方。
     第二章以中央政府对土家族聚居区的治理政策为线索,分羁縻时期、土司时期、改土归流以后时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四个阶段,以土家族族群状况的变迁为纲,对土家族地区族群关系的历史进程作了回顾,从而为本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背景。
     第三章介绍了田野调查点的人文和自然背景,分析了其特点,以
The article is a case research on Chinese ethnic groups. As a sort of theory of social sciences growing up under the western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 theory about ethnic groups should have a process for localization when it was used to Chinese reality. Moreover, Chinese ethnic groups have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foundation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ern. Chinese ethnic groups' relationships are very different form the one in the western. In view of above-mentioned understanding, this study tries to reply to theories on ethnic groups with positivist researching and probe into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and enrich even develop anthropological theories on ethnic groups with local material.
    The paper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ections.
    In introduction, the paper passes on the cause and value of the subject.
    In chapter I ,the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presupposition to the study. Firstly, the paper makes a summar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thnicity researches, and raises its own opinions on some arguments and questions. Secondly, it makes brief comments on the study on the Tujia's ethnicity. Thirdly, it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rawing
引文
[1] (汉)司马迁 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1975年3月北京第7次印刷.
    [2] (汉)刘向 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 (晋)常璩 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
    [4] (刘宋)范晔 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1973年8月上海第2次印刷.
    [5] (梁)萧子显 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版,1974年2月北京第2次印刷.
    [6] (梁)沈约 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1974年10月北京第1次印刷.
    [7] (唐)杜佑 著.通典.长沙:岳麓书社,1995.
    [8] (唐)樊绰 撰,向达 校注.蛮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5月第1版,1962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9] (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1974年10月天津第1次印刷.
    [10] (宋)欧阳修、宋祁 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1975年2月上海第1次印刷.
    [11] (宋)范成大 原著,胡起望、覃光广 校注.桂海虞衡志辑佚校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9月.
    [12] (宋)李焘 著,(清)黄以周 等辑补.续资治通鉴长编(附拾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3] (宋)李昉 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版,1985年10月第3次印刷.
    [14] (宋)田渭撰,(清)陈运溶辑.辰州风土记.清光绪26年(1900年)刻本.[15] (元)马端临 撰.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16] (元)脱脱 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1977年11月上海第1次印刷.
    [17] (明)徐学谟 纂修.(万历)湖广总志(缩微制品).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2.
    [18] (清)张廷玉 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1974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19] (清)洪亮吉 撰,李解民 点校.春秋左传诂.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0月.
    [20] (清)严可均 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一).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第1版,1985年11月北京第3次印刷.
    [21] (清)徐松 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1版,1957年11月上海第1次印刷.
    [22] (清)毕沅 编著,“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校点.续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8月第1版,1958年8月上海第1次印刷.
    [23] (清)严如煜,编.苗防备览,1644年,刻本.
    [24] (清)魏源 撰;韩锡铎、孙文良 点校.圣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
    [25] 赵尔巽 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月第1版,1977年12月北京第1次印刷.
    [26] (清)谢国度 纂修.湖南全省乡土地理.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
    [27] (清)王玮 纂修.乾州厅志,清乾隆4年(1739年),刻本.
    [28] (清)毛峻德 纂修.鹤峰州志,清乾隆6年(1741年),刻本.
    [29] (清)李瑾 纂修:(清)王伯麟 续撰修.永顺县志,清乾隆10年(1745年),刻本.
    [30] (清)李涌等 纂.沪溪县志.乾隆二十年(1755年)刻本.
    [31] (清)顾奎光 修.沪溪县志.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2002.
    [32] (清)张天如 纂修.永顺府志,清乾隆28年(1763年),刻本.
    [33] (清)席绍葆等 修:(清)谢鸣谦,(清)谢鸣盛 纂.辰州府志,清乾隆??30年(1765年),刻本.
    [34] (清)巴哈布等修,(清)王煦等 纂.湖南通志(嘉庆),道光间增刻本.
    [35] (清)缴继祖 修,(清)洪际清 纂.龙山县志.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刻本.
    [36] (清)王鳞飞,(清)张秉堃 修;(清)冯世瀛,(清)冉崇文 纂.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清同治3年(1864年),刻本.
    [37] (清)聂光銮 修,(清)王柏心,(清)雷春沼 纂.宜昌府志,清同治4年(1865年),刻本.
    [38] (清)张梓 修,(清)张光杰 纂.咸丰县志,清同治4年(1865年),刻本.
    [39] (清)何惠馨 修,(清)吴江 纂.利用县志稿,清同治4年(1865年),刻本,民国32年(1943年),利川县合作金库,抄本.
    [40] (清)李勖修:(清)何远鉴,(清)张钧 纂.来凤县志,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
    [41] (清)熊启咏 纂修.建始县志,清同治5年(1866年),刻本.
    [42] (清)多寿 修;(清)罗凌汉 撰.恩施县志,清同治7年(1868年)刻本,民国6年(1917年)增刻.
    [43] (清)周玉衡等 修;(清)杨瑞珍 纂.永绥直隶厅志,清同治7年(1868年),刻本.
    [44] (清)彭光藻,(清)王家驹 修;(清)杨希闵等 纂.长乐县志,清同治9年(1870年),刻本.
    [45] (清)蒋琦溥等 纂修:(清)林书勋 续修;(清)张先达 续纂.乾州厅志,清同治11年(1872年),刻本,清光绪3年(1877年),续刻.
    [46] (清)符为霖,(清)吕懋恒 修;(清)刘沛 纂;(清)谢宝文 续修,(清)刘沛 续纂.龙山县志,清同治9年(1870年),刻本,清光绪4年(1878年),续刻.
    [47] (清)陈运溶 辑.湖南风土记.清光绪26年(1900年),刻本.
    [48] (清)辜天佑编.湖南乡土地理教科书.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49] (清)多寿修;(清)罗凌汉 撰.恩施县志,清同治7年(1868年)刻本,民国6年(1917年)增刻.
    [50] (清)周来贺 纂修.桑植县志,清同治11年(1872年),刻本.
    [51] (清)林继钦,(清)龚南金 修;(清)袁祖绶 纂.保靖县志,清同治11年(1872年),刻本.
    [52] (清)李瀚章等 修,(清)曾国荃等 纂.湖南通志(光绪).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影印本.
    [53] (清)王协梦 修;(清)罗德昆 撰.施南府志,清光绪17年(1837年),刻本.
    [54] (清)董鸿勋 纂修.古丈坪厅志,清光绪33年(1907年),铅印本.
    [55] (清)谢国度 纂修.湖南全省乡土地理.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
    [56] 吕调元,刘承恩 修;张仲忻,杨承禧 纂.湖北通志,民国10年(1921年),刻本.
    [57] 曾继梧.湖南各县调查笔记.长沙,民国20年铅印本.
    [58] 石宏规 编、刘弗林 校.湘西苗族考察纪要.长沙:飞熊印务公司,1933.
    [59]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驻泸办事处 编.在泸溪(油印本).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驻泸办事处,民国28年.
    [60] 盛襄子 撰.湘西苗区之设治及其现状(铅印本).重庆:独立出版社,民国32年.
    [61]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2] (挪威)埃里克森.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王亚文).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
    [63] 柏贵喜.转型与发展:当代土家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4] (美)卡·恩伯、梅·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刘钦审校).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65] 陈昭如.历史迷雾中的族群.台北:前卫出版社,1995.[66] 邓辉.土家族区域的考古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7] 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68] 董珞.巴风土韵:土家族文化源流解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69] 段超.土家族文化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70] 费孝通,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1]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2] 贵州土家族研究会,编.土家族研究:第一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73] 何翠萍、蒋斌.导论.见:蒋斌、何翠萍,编.国家、市场与脉络化的族群.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
    [74] 胡炳章.土家族文化精神.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75] 湖南省泸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编.沪溪县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76]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编.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长沙:岳麓书社,1992.
    [77] 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8] (美)克里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79] (美)克里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80] 李敬忠.泸溪土家语.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81] 李绍明,编.川东酉水土家.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82] 李绍明,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83] 李星星.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84] 李亦园.文化的图像(下):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2.
    [85] 李远龙.认同与互动:防城港的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86] 梁茂春.社会结构、交往态度和族群特征——大瑶山族际通婚影响因素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3.
    [87] (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周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88]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89] 刘孝瑜.土家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
    [90] 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9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93] 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见.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
    [94] 彭官章.土家族文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95] 彭继宽、姚纪彭,编.土家族文学史.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96] 彭继宽,编、湖南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精选.长沙:岳麓书社,2002.
    [97] 彭英明,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98] 彭兆荣、牟小磊、刘朝晖.文化特例——黔南瑶麓社区的人类学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99] 彭振坤,编.历史的记忆.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100] 祁庆富.西南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101] 邱泽奇.湘鄂西山居民族的社会与经济——土家族社区发展调查.见:马戎、潘乃谷、周星,编.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2]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曲木铁西).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03] 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4] 施正锋.族群与民族主义:集体认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卫出版社,1998.
    [105] (日)松本真澄.中国民族政策之研究(,鲁忠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106] 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07] 田德生、何天贞等.土家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108] 田荆贵,编.申国土家族习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109] 田敏.土家族土司兴亡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10] 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111] 王承尧等 选注.土家族土司史录.长沙:岳麓书社,1991.
    [112] 王承尧、罗午.土家族土司简史.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113] 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
    [114] 王静如.关于湘西土家族语言的初步意见.见.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
    [115] 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谱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6]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7.
    [117]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118]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
    [119]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1997.
    [120] 汪明瑀.湘西土家概况.见.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四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5.
    [121]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122] 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12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24] 向柏松.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25]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秘书处,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特刊.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秘书处,1957.
    [126]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辑委员会,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初稿.吉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辑委员会,1963.
    [127] 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128] 谢世忠.西双版纳的族群现象.台北: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
    [129] 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130] 张茂桂等.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台北:业强出版社,1993.
    [131]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土家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3.
    [132]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凤栖寨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4.
    [133]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草果社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湖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4.
    [134] 周大鸣,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135] 周兴茂.土家学概论.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
    [136] 庄孔韶,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137] 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世界民族,2005,(5)1~13.
    [138] 陈正慧.20世纪90年代土家族文化研究回眸.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5)15~26.
    [139] 陈志明.族群的名称与族群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1):48~54.
    [140] 范可.民族主义与族群性:世纪之交的人类学课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夏季号:165~178.
    [141] 范可.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4):66~73.
    [142] (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族群与边界(,高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1):16~27.
    [143] 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5):60~70.
    [144]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4):1~10.
    [145] 郝时远.对西方学界有关族群(ethnic group)释义的辨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4):10~17.[146] 黄柏权.土家族研究四十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8,(1):42~47.
    [147] 菅志翔.国家构建中的族群身份转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85~91.
    [148] 金炳镐.我国“少数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冲国民族报,2002.1.1B(3).
    [149] 李红杰.论民族概念的政治属性.民族研究,2002(4):11~20.
    [150] 李绍明.从中国彝族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002,(2):31~38.
    [151] 马戎、潘乃谷.赤峰农村牧区蒙汉通婚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88(3):76~87.
    [152] 马戎、潘乃谷.社会交往与民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9(3):179~192.
    [153] 马戎.重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新的历史条件.北京大学学报,1989(4):20~25.
    [154]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2003(2):129~136.
    [155]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6)122~133.
    [156] 纳日碧力戈.“民族”百年回眸.广西民族研究,2000(2):17~23.
    [157] 潘蛟.“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5):53~61.
    [158] 彭兆荣.民族认同的语境变迁与多极化发展.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1):27~35.
    [159] 沈梅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民族研究,2004,(5):27~35.
    [160] 孙九霞.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2):23~29.
    [161] 田敏.论族群不能取代民族.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25~29.
    [162] 王希恩.论“民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3):60~67.
    [163] 叶江.当代西方的两种民族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2(1):146~157.
    [164] 阮西湖.民族,还是“族群”——释ethnic group一词的涵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3):108~111.
    [165]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2):13~25.
    [166] 朱伦.人们共同体的多样性及其认识论.世界民族,2000(1):13~23.[1] Barth, Freddk, 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Boston, MA: Little Brown, 1969.
    [2] Bean, F. and W. P. Frisbie, eds. The Demography of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3] Clifford Geertz. 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Clifford Geertz, ed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 Free Press, 1963. 105~157.
    [4] Connor, W..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Marxist-Leninist Theory and Strategy. Pdnceton: Princen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5] Edmund Ronald Leach.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4.
    [6] Eriksen, Thomas Hylland.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Pluto Press, 1993.
    [7] Farnen, Russell F., eds. Nationalism, Ethnicity, and Identi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4.
    [8] F. D. Bean and W. P. Frisbie, eds. The Demography of Racial and Ethnic Group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8.
    [9] Fishman, J.A.. Language and Ethnicity in Minority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Clevedon-Philade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 1989.
    [10] Gladney, Dru C..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 The Making of a Muslin Minority Nationalit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cations, 1998.
    [11] Harrell, Stevan, eds.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12] Heberer, Thomas. China and Its National Minorities: Autonomy or Assimilation?. New York: M. E. Shaper, 1989.
    [13] Keyes, C. F. 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In: Keyes, C. F., eds. Ethnic Change.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1. 3~30.
    [14] Mackerras, colin. China's Minorities: Integration and Moderniation in the 20th??Centu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 Moerman, Michael. Ethnic Identification in a Complex Civilization: Who are the Lu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65, (67): 1215~1230.
    [16] Roosens, Eugeen E.. Creating Ethnicity: The Process of Ethnogenesi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 1989.
    [17] Sollors, Wemer, ed. The Invention of Ethnic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8] Ted Robert Gurr and Barara Harff. Ethnic Conflict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9.
    [19] Waters, M. C.. Ethnic Op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20] W. Peterson, M. Novak and P. Gleason, eds. Concepts of Ethnic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