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4—7世纪朝鲜半岛西北部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文章按墓葬的分布将该地域分为四大区,将墓葬分为一封单穴与同封异穴两大类,根据墓葬形制、壁画内容与主题以及随葬器物的演变,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其划分为三期五段,总结各个发展阶段墓葬的特征。通过对墓葬文化因素的分析,将封土石室墓墓主划分为汉系与高句丽系两大集团,并探讨了两大集团墓葬的演进与发展脉络。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乐浪、带方二郡灭亡后,4—7世纪的大同江、载宁江流域社会经历了一个汉势力逐渐衰落,高句丽势力逐渐强盛,二者互相碰撞,融合,最终形成完全意义上的高句丽社会的过程。这一过程固然基于高句丽自身势力的强盛,而高句丽不断吸收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艺术并迅速完成本地化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our Counties and the Daifang County in Han Dynasty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pread of the Han Culture from central area of ancient China, an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an and other nationalities in the valley of the Deadong River and the Jeanyeong River (hereinafter to be referred as the valley), in the northwest Korea. Even by then, the Lelang County and the Daifang County became the hinge of communications among the Han Dynasty and regimes of other nationalities in northeast Asia. After those two counties mentioned above had go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4th century, an important revolution happened to the society and history of this area. In this paper, stone-chambered tombs sealed off with earth mounds (hereinafter to be referred as tombs) of the valley during the 4th~7th century are taken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 chronicle of tombs is founded basing on full collections and introductions about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s of each phase are induce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each phase’s form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northwest area of Korea during the 4th~7th century is being tried to reconstruct.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ers:
     Chapter 1 is the exordium, giving the definition of the extension about the space and the tim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exnplaation abou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paper. Here, after former excavations and research results being reviewed,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is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purpose and method of this paper are expatiated.
     Chapter 2 refers to the introduction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tombs. Tombs of the valle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reas by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e density of tombs—the valley of the Deadong River and the Jeanyeong River. In detail, these two area w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regions: Suncheon City and Unsan county of South Pyeongan Province in the middle valley of the Deadong River (Region 1), the lower valley of Deadong River including Junsan County, Oncheon County, Deadong County, Pyeongwon County, Pyeongsong City of South Pyeongan Province、Pyongyang City and Nampo City (Region 2), Yeongtan County, Suan County of North Huanghea Province in the valley of the Huangju River, a branch of the Deadong River (Region 3), and North Huanghea Province Unpa County of North Huanghea Province and Uncheon County, Anak County of South Huanghea Province in the lower valley of the Jeanyeong River (Region 4). Here, structures, inner decorations and burial accessories of tombs in every region are introduced one by one, and the basic attribute of tombs and graveyards are concluded.
     Chapter 3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typology, the chronology and the time of tombs. Taking previous results as references, tomb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sorts—some with single sepulcher and sealed with one earth mound, others with different sepulchers but sharing the same earth mound. Further more, the former sor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by the number of chambers in sepulchers—some with several chambers, some with double and the rest with single, and the latter sor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also by the number of chambers in sepulchers—some with several and the rest with double. There are more detailed sub-types consequently. Unfortunately, the relic can not be analyzed in typology particularly because there are just a few grave goods left.The chronicle of the tombs in the valley of the Deadong River and the valley of the Jeanyeong River is classified into three phases, five stages, according to changes of the structure, mural and relic of tombs in this paper. Phase 1 refers to the period from the first half of 4th century to the early 5th century. The earlier stage of Phase 2 refers to the period from the early 5th century to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5th century, and the later stage, from the third quarter of the 5th century to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6th century. The earlier stage of Phase 3 refers to the period from the first quarter to the second one of the 6th century, and the later stage,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6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the 7th century. In Phase 1, brick-chambered tombs with traits from the Lelang were on the wane the valley of the Deadong River and the valley of the Jeanyeong River while another kind of tombs germinated gradually. There were not many tombs discovered, which were with single sepulcher and sealed with one earth mound. Some of them were with several chambers, some with two and the rest with only one. These tombs belonged to the Han nationality mainly, and the theme of mural was about characters and custom. Phase 2 is a period of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cultural factors. Sorts and numbers of tombs increased in this phase, and tombs with single sepulcher, one earth mound and several chambers disappeared in the earlier stage of Phase 2, so did tombs with single sepulcher, one earth mound and two chambers in the later stage of Phase 2. Tombs with single sepulcher, one earth mound and one chamber had become the standard type. The attribute of tombs had changed from the Han nationality to the Goguryeo nationality in majority. To the themes of mural, portraits of the four mythological creatures were added in, coexisting with those of characters and custom equally. There was also fresco with simple decoration design discovered. Most tombs were with single chamber, and the structure of tombs was unified in Phase 3.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oguryeo culture and the Han culture finished generally. The mural with themes of characters and customs were disappeared gradually, and portraits of the four holy mythological creatures showed on walls in tombs mostly.
     Chapter 4 is about the discussion of social changes of the valley during the 4th~7th century. After the Lelang County and the Daifang County had gon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4th century, migrates from these two counties formed a settlement in South Huanghea Province. New migrate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from northern China moved to there continually. The group of the Han nationality put up a correspondingly independent gesture and got their force comeback on once occasion when the Goguryeo Empire was sapped by attacks of the Former Yan State (one of the 16 States established by minorities). The forc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here was weakened along with the Goguryeo Empire going southwardly over agai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4th century. The Goguryeo Empire began to strengthen the domination on the northwest Korea which took Pyongyang as the centre after the 5th century. Taking Nampo City as the centre, another important settlement of Han nationality formed at that time. This settlement might still keep its quasi-sovereign status to develop steadily after the Goguryeo Empire moved its capital to another place.The influence of Buddhism from the central area of the ancient China had deepened in northwest area of Korea fro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5th century. Groups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he Goguryeo nationality had the cognition on Buddhism in common. Taking this chance, the fr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cultures of this two nationalities got less, and the speed of integration got faster.The society of Goguryeo had established until the first half of the 6th century. The construction had finished entirely by a sense of the Goguryeo society in the valley.
     Chapter 5 is the epilogue. Here, the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are summed up, while the limitation and deficiency are pointed out, and the view of future research and tasks are expected.
引文
[1]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2]《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孝愍帝建兴元年)辽东张统据乐浪、带方二郡,与高句丽王乙弗利相攻,连年不解。乐浪王遵说统帅其民千余家归廆,廆为之置乐浪郡,以统为太守,遵参军事。”建兴元年为公元313年,是年慕容廆于辽西置乐浪侨郡,因此学界普遍以313年作为高句丽灭亡乐浪之年。另参照《三国史记》卷十七《高句丽本纪第四》美川王十四年、十五年条。
    [1]我们对此有不同意见,实际上这仅仅代表一个时间上的界定,笼统地将大同江、载宁江流域经历的这段历史时期视作为高句丽政权的统治时期并不恰当。
    [1] a:关野贞:《朝鲜江西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古坟》,《考古学杂志》第3卷第8号,1912年,433—449页;b:关野贞:《高句丽时代の壁画》(三),《国华》298,1915年;c:谷井济一:《高句丽时代双楹塚——□绘解说》,《考古学杂志》第4卷第10号,1915年,648页。
    [2]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该书详细收录了早期封土石室墓的调查发掘报告并有多处补充说明,此外还收录了数篇作者有关壁画墓建筑构造的论文。
    [3]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
    [4] a:关野贞等:《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是年调查的壁画墓材料还可参看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壁画》,《国华》327,1917年。
    [5]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
    [6] a:小场恒吉、泽俊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年;b: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晚达山麓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概要),《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年。
    [1]小泉显夫:《朝鲜古代遗迹の遍历——发掘调查三十年の回想》,六兴出版,1986年,353—368页。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4集——《安岳第一、二号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0年;《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3集——《安岳第三号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
    [3]田畴农:《黄海南道安岳郡伏狮里壁画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53—161页。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4—9页,图版Ⅰ—Ⅸ。
    [5]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5集——《台城里古坟群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
    [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壤驿前二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17—24页,图版ⅪⅩ—ⅩⅩⅩⅦ。
    [7]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龙冈郡大安里第1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与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1—10页,图版Ⅲ—ⅩⅩⅢ。
    [8]蔡熹国:《平安南道甑山郡加庄里壁画墓整理概报》,《文化遗产》1959年第2期,64—66页。
    [9]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36—152页,图版LⅩⅣ—LⅩⅩⅥ。
    [10]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殷山郡南玉里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及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11—16页。
    [1] a: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9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b: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
    [2]田畴农:《江西郡蓄水地内部地带的高句丽墓葬》,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89—205页。
    [3] 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黄海北道银波郡大青里1号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25—27页,图版ⅩⅩⅩⅧ—ⅩLⅢ;b:Chang Pyung-heup:《遂安郡山北里高句丽墓葬整理报告》,《考古民俗》1965年第4期,36—38页。
    [4]田畴农:《大同郡八清里壁画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 162—170页,图版LⅩⅩⅨ—LⅩⅩⅩⅦ。
    [5]朱荣宪:《长山洞第1号坟与第2号坟》,《文化遗产》1962年第6期,39—47页。
    [6]金宗赫:《水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发掘中间报告》,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4集,科学院出版社,1974年,228—236页,图版48—52。
    [7] Kim Sa-bong:《凤城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80年第2期,47—48页。2号壁画墓只见著录,未见报道。
    [8] a:田畴农:《传东明王陵附近的壁画墓》,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71—188页,图版LⅩⅩⅩⅧ—CⅢ;b:金日成综合大学:《东明王陵及附近的高句丽遗迹》,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年。
    [9] a:Kim Young-nam:《新发现的德兴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79年第3期,41—45页;b: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1年。
    [10]安炳灿:《新发掘的保山里与牛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学》1978年第2期,46—48页。
    [11]许明:《德花里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学》1977年第2期,45—48页。
    [12] Park Chang su:《平城市地镜洞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4期,42—48页。
    [13] a:Kim Sa bong、Choi Ung seon:《安鹤洞、鲁山洞一带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4期,40—45页;b:李淳镇:《乐浪区域一带的高句丽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4期,2—9页。
    [14] a:韩仁德:《月精里高句丽壁画古坟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4期,41—43页;b:Han In-ho:《坪井里壁画古坟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2期,17—19页。
    [15] Lee Il-nam:《云龙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2期,37—38页。
    [16] 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2期,37—46页。
    [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檀君陵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3年第4期,2—7页。
    [2]李俊杰:《龙兴里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3年第1期,19—24页。
    [3] Choi Ung-seon:《石多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4年第2期,18—23页。
    [4]李俊杰:《金玉里高句丽墓地》,《朝鲜考古研究》1995年第3期,20—25页。
    [5] Choi Ung seon:《新发现的灵泉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1年第1期,21—22页。
    [6] a:Choi Ung 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1),《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4期,45—47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88—199页。
    [7]《新发现的台城里3号高句丽壁画》,《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一期,37—39页。
    [8] Yun Kwang-soo:《燕滩郡松竹里高句丽壁画墓》,《朝鲜考古研究》2005年第3期,20页。
    [9] a:Jung Se-ang:《顺川市龙岳洞墓葬》,《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1期,46页;b:Kim Jea yong:《湖南里佛堂谷4号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5年第4期,37—39页;c:Kim Kuang-cheol:《甑山郡一带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6年第4期,35—39页;d:车达满:《胜利洞99号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7年第2期,27—30页;e:金南一:《温泉郡城岘里Kinjaedong12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7年第3期,38—41页;f:Shim Cheol:《银川郡亭洞里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8年第1期,33—38页。
    [10]讨论:《安岳3号墓的年代与被葬者学术讨论会》,《文化遗产》1957年第2期。
    [11] Lee Yo-seong:《最近安岳发现的高句丽古坟的壁画年代》,《历史文化财》9,1949年。
    [12]金瑢俊:《安岳3号墓的年代与主人公》,《文化遗产》1957年第3期。
    [13] a:田畴农:《关于安岳下墓的第3号墓》,《文化遗产》1959年第5期;b:Park Yun-weon:《安岳第3号墓为高句丽美川王陵》,《考古民俗》1963年第2期;c:朱荣宪:《关于安岳第3号墓的被葬者》,《考古民俗》1963年第2期;d:田畴农:《再论安岳王陵》,《考古民俗》1963年12期。
    [1]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101—104页。
    [2]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与研究》,《考古》1959年第1期,27—35页。
    [3]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报》第21辑,1959年,425—488页。
    [4]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37—81页。
    [5]朴时亨:《安岳第三号坟の主人公について》,《迷の五世纪を探る》,读卖新闻社,1992年。
    [6]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论说参看a:金勇男:《新发现的德兴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79年第3期,41—45页;b: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1年;c:康捷:《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及其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86年第1期,70—77页;d:上原和:《德兴里壁画墓の墓志铭と壁画》,《艺术新潮》1979年第2期;e: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历》,《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年,299—334页;f:朴晋煜:《关于高句丽的幽州》,《历史科学》九六,1980年10月;g:孙永钟:《关于德兴里壁画古坟的主人公国籍问题》,《历史科学》一二二,1987年1月。
    [7]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12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211—223页。
    [8]金瑢俊:《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丛书》第1辑,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
    [9] [9]杨泓:《高句丽壁画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12—21页。
    [1]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报》第21辑,1959年,425—488页。
    [2]姜贤淑:《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坟的渊源》,《韩国考古学报》第40辑,1999年。
    [3]朱荣宪:《高句丽壁画古坟编年研究》,科学院出版社,1961年。日译本请参照有光教一监修,永岛晖臣慎译:《高句丽の壁画古坟》,学生社,1972年。
    [4]町田章:《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同朋社,1980年。
    [5]中村润子:《高句丽壁画古坟と乐浪の故地》,森浩一编:《考古学と地域文化》,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Ⅲ,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刊行会,1987年,513—527页。
    [6]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71—306页。
    [7]东潮:《辽东と高句丽壁画——墓主图像の谱系》,《朝鲜学报》第百四十九辑,1993年,1—46页。
    [8]森浩一监修,东潮、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历史と遗迹》,中央公论社,1995年。另参看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年。
    [9]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以来世观的表现为中心》,首尔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另请参看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四季节出版社,2002年。
    [10]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的世界》,首尔大学校出版社,2005年。
    [11]《高句丽古坟壁画》第三回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集,高句丽研究会,1997年。
    [12]孙寿浩:《高句丽古坟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金希宣:《高句丽封土石室坟的展开与乐浪、带方故地的支配样相》,《清溪史学》16、17合辑,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清溪史学会,2002年。
    [2] Lee Young-sik:《关于安鹤宫址及周边高句丽墓群的年代》,南北共同学术调查报告书2——《高句丽安鹤宫调查报告书2006》,高句丽研究财团,2007年。
    [3]耿铁华:《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
    [1]在研究封土营造过程,同封异穴墓的墓室营造先后顺序等问题时,地层学的结论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遗憾的是,发掘报告对于这类信息并未披露。
    [2]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10—12页。
    [1]在介绍二区的墓葬时,暂不作A、B区的区分。至于A、B两区在墓葬构成上的差异,我们将在第三章对墓葬的类型学研究中提及。
    [2]以往的研究者普遍将这一地区归入载宁江流域,从流域上看,该地区仍属大同江流域,故本文将其单独列为一区。
    [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4—9页,图版Ⅰ—Ⅸ。
    [2] a: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724—727页;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お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绘画》后篇,《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419—423页。
    [1] a: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724页;b: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2期,37—46页。
    [2]因墓向为西向,颇怀疑祭台位于东北角。
    [3] 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的年代》,《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3期,21—23页。
    [4] Jung Se-ang:《顺川市龙岳洞墓葬》,《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1期,46页。
    [5]谷井济一:《黄海道凤山郡、平安南道顺川郡及平安北道云山郡古迹略报告》,《大正六年度古迹调查报告》,1920年,588页。实际上,从原报告对墓葬特征的描述看,我们颇怀疑北仓里1号墓即天王地神塚,而龙岩里1号墓或与1916年调查的“检山洞古坟”为同一墓,即东岩里壁画墓,参看关野贞、谷井济一等:《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五册——《高句丽时代之遗迹》图版下册,朝鲜总督府,1930年,99—100页。
    [6]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殷山郡南玉里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及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11—16页。[1] Choi Ung-seon:《石多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4年第2期,18—23页。
    [1] Kim Kuang-cheol:《甑山郡一带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6年第4期,35—39页。
    [2]金南一:《温泉郡城岘里Kinjaedong12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7年第3期,38—41页。
    [1] a: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739—756页;b:关野贞等:《高句丽时代之遗迹图版下册》,《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五册,朝鲜总督府,1930年。
    [2]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六五七~六五八。
    [3]小场恒吉、泽俊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年,20—31页。
    [1]蔡熹国:《平安南道甑山郡加庄里壁画墓整理概报》,《文化遗产》1959年第2期,64—66页。
    [2]田畴农:《大同郡八清里壁画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 162—170页,图版LⅩⅩⅨ—LⅩⅩⅩⅦ。
    [1]德花里1号墓、2号墓参看许明:《德花里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学》1977年第2期,45—48页;德花里三号墓参看Jung Se-ang:《德花里3号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1年第1期,22—25页。
    [1]实际上,从德花里1号墓的线图上看,在墓室入口处也应有这样的木门结构,原报告却并未提及,故在此提出。
    [2] Lee Il-nam:《云龙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2期,37—38页。
    [1] a:关野贞:《平壤附近にお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74—377页;b: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四三一至四五〇;c:《朝鲜遗迹遗物图鉴》编纂委员会:《朝鲜遗迹遗物图鉴》第4册,图268—275,平壤,1990年。
    [2] a:Park Chang su:《发现高句丽马具一式的地境洞墓葬》,《历史科学》1977年第3期;b: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12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211—223页;c:Park Chang su:《平城市地镜洞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4期,42—48页;d:《朝鲜遗迹遗物图鉴》编纂委员会:《朝鲜遗迹遗物图鉴》第4册,图227—240,平壤,1990年。
    [3] 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檀君陵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3年第4期,2—7页;b:朴晋煜:《檀君陵的发掘》,《朝鲜考古研究》1994年第1期,2—6页。
    [1] 1、2号墓1917年发掘,3号墓1927年发掘,4—17号墓1937年发掘,其中1、3号墓为积石墓。参看a:古井济一:《平安南道江东郡晚达面古坟调查报告书》,《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实为大正六年调查),朝鲜总督府,1917年,865—868页;b: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晚达山麓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概要),《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年,43—46页表。
    [2] a:李俊杰:《金玉里高句丽墓地》,《朝鲜考古研究》1995年第3期,20—25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220—231页。另外关于1号墓的具体情况参看Choi Ung seon:《金玉里壁画墓》,《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2期,18—20页。
    [1] a:Rah Meong kwan:《平壤市祥原郡一带高句丽墓葬调查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3期,42—43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244—247页。
    [2] a:Choi Ung seon:《新发现的灵泉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1年第1期,21—22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232—243页。
    [1] 1、2号墓参见Choi Ung 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1),《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4期,45—47页;3—9号墓参见Choi Ung 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2),《朝鲜考古研究》2003年第2期,42—46页,其中4、5号墓为壁画墓(2001年出版的孙寿浩著《高句丽古坟研究》一书中曾记清溪洞1、2号墓为壁画墓,其后出版的一些书籍和图录也沿用了此说法,现据发掘报告予以修正)。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大同郡和盛里双椁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34—37页,图版LⅨ—LⅩⅣ。
    [1]已发表的材料有两批,均称为“高山洞墓群”,且编号重复,故以高山洞A墓群和B墓群加以区分。高山洞A墓群与植物园墓群在分布地域上有重合,且有的壁画墓经过多次发掘,因发掘年限不同,对于同一墓葬的编号亦有不同,为避免混淆,一并在此叙述。高山洞A1号壁画墓参看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26—30页。A2、A3号墓为积石墓。A4—A9号墓参看小场恒吉、泽俊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年,8—20页,其中A7号壁画墓(植物园9号墓)经二次发掘,另参看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9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39—41页。A10号壁画墓(植物园10号墓)参看《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植物园15号墓参看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288—301页,A7、A10号壁画墓在该书中也有收录。A20号壁画墓参看Kim Sa bong:《高山洞20号壁画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2期,24—25页。
    [2] a: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9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29—51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18—128页。其中11—14、16、19号墓发掘报告仅见于b条注释。
    [1]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81—187页。
    [2] a: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270—274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18—128页。
    [1]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 1915年,图四五一~四五八。
    [2]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25—26页。
    [3]安鹤洞1—6、8、10、13—16号墓参看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29—148页,11、12号壁画墓仅在该书中提及,未见详细报道;7、9号壁画墓参看Kim Sa bong、Choi Ung seon:《安鹤洞、鲁山洞一带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4期,40—45页。
    [1]实际上属于安鹤洞墓群,因其和安鹤宫基址有明确的打破关系,故单列出来。参看a: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274—287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18—128页。
    [2]湖南里四神塚参看a: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705—718、723页;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お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绘画》后篇,《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415—418页。湖南里金丝塚、湖南里砾裾塚参看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719—721、723页。湖南里1—3号墓参看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10—11、17—19页。湖南里5号墓参看Kim Jea yong、车达满:《湖南里5号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6年第2期,7—12页。
    [1]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17页。
    [2]土浦里大塚、土浦里南塚(土浦里5号墓)参看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697—704页。土浦里1—3、6号墓参看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6—16页。
    [3]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58—168页。其中的2号墓原报告作4号墓,参看Kim Jea yong:《湖南里佛堂谷4号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5年第4期,37—39页。从该墓的位置看,很有可能是《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土浦里墓葬分布图中的4号墓,故本文采用原报告的编号。实际上,我们认为佛堂谷墓群很可能就是土浦里墓群,定名的不同可能是由于定名的参照不同(行政区划和地理位置)造成的。
    [4]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71—172页。
    [1]内里1号墓参看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年,19—25页;内里2号墓参看关野贞、谷井济一等:《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五册——高句丽时代之遗迹》图版下册,朝鲜总督府,1930年,26—29页;内里西北塚参看关野贞:《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691—695、697页。
    [1]铠马塚参看a:关野贞:《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17年,678—689页;b: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412—416页。鲁山洞1号墓参看Kim Sa bong、Choi Ung seon:《安鹤洞、鲁山洞一带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8年第4期,40—45页;鲁山洞2—5号墓参看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49—156页。
    [2]原报告释读作“原(?)王着铠马之像”,不确。
    [3]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69—170页。
    [4]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73—177页。
    [1]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78—180页。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壤驿前二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17—24页,图版ⅪⅩ—ⅩⅩⅩⅦ。
    [1]朝鲜古迹研究会:《乐浪王光墓》第三章,朝鲜古迹研究会古迹调查报告第二册,1935年。
    [2] a:李淳镇:《乐浪区域一带的高句丽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4期,2—9页;b: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白山资料院,2003年,199—219页。
    
    [1]车达满:《胜利洞99号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7年第2期,27—30页。
    [2]朱荣宪:《长山洞第1号坟与第2号坟》,《文化遗产》1962年第6期,39—47页。
    [1] a:小泉显夫:《朝鲜古代遗迹の遍历——发掘调查三十年の回想》,六兴出版,1986年,353—368页;b:金日成综合大学:《东明王陵及附近的高句丽遗迹》,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年。另有日译本——吕南喆、金洪圭译:《五世纪の高句丽文化》,雄山阁,1985年,6—38页;c:田畴农:《传东明王陵附近的壁画墓》,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71—188页,图版LⅩⅩⅩⅧ—CⅢ。
    [2]我们认为,原报告所认为的“前室”实际上是两重石门之间的甬道间。朝鲜、韩国、日本学界称甬道为“羡道”,故将这一甬道间称为“羡室”。本文在介绍基本情况时仍沿袭原报告的说法,下文中不再说明。
    [1]台城里1、2、17—19号墓参看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5集——《台城里古坟群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台城里3号墓参看《新发现的台城里3号高句丽壁画》,《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1期,37—39页。台城里20-23号墓参看An Seong-kju:《台城里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8年第2期,45—48页。
    [1] a:关野贞:《朝鲜江西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古坟》,《考古学杂志》第3卷第8号,1912年;b: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六〇一~六四八;c: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97—409页。
    [1] a:Kim Young-nam:《新发现的德兴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79年第3期,41—45页;b: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1年。国内对其的报道与研究参看a:云铎、铭学:《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东北历史与考古》1982年第1辑,228—230页;康捷:《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及其相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86年第1期,70—77页。
    [2]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36—152页,图版LⅩⅣ—LⅩⅩⅥ。
    [1]金宗赫:《水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发掘中间报告》,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4集,科学院出版社,1974年,228—236页,图版48—52。
    [2]牛山里1—3号墓参看An Beyung-chan:《新发掘的保山里与牛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学》1978年第2期,46—48页。牛山里4号墓参看Yun Kwang-soo:《牛山里4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2期,44—47页。
    [1]安炳灿:《保山里与牛山里壁画墓的年代》,《朝鲜考古研究》1987年第2期,20—26页。
    [2]安炳灿:《新发掘的保山里与牛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历史科学》1978年第2期,46—48页。
    [3]安炳灿:《保山里与牛山里壁画墓的年代》,《朝鲜考古研究》1987年第2期,20—26页。
    [4]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龙冈郡大安里第1号墓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与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1—10页,图版Ⅲ—ⅩⅩⅢ。
    [5]该墓可能是大安里2号壁画墓,具体情况不明。
    [1] a: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四五九~四七八;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と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78—382页。
    [2] a: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四七九~五〇九;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と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82—388页。
    [3] a: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五一〇~五二六;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と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91—392页。
    [1] a: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五二七~五八一;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と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92—397页。
    [2]田畴农:《江西郡蓄水地内部地带的高句丽墓葬》,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89—205页。
    [1]李俊杰:《龙兴里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3年第1期,19—24页。
    [1] a: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二,1915年,图五八二~六〇〇;b: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と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88—391页。
    [2]松竹里1号墓参看Yun Kwang-soo:《燕滩郡松竹里高句丽壁画墓》,《朝鲜考古研究》2005年第3期,20页;松竹里2、3号墓参看Kim Nam-il:《松竹里2号、3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6年第3期,34—37页。
    [1]在该墓被发现之前,黄海北道沙里院市御水洞壁画墓已有著录(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139页),但我们迄今未见到任何关于该墓的报道。此外,1988年发掘的昌梅里墓也报道有壁画,详见下文。
    [2]学界消息:《燕滩郡文化里封土石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6年第1期,42—43页。
    [3] Choi Ung seon:《昌梅里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92年第4期,21—23页。
    [1] Chang Pyung-heup:《遂安郡山北里高句丽墓葬整理报告》,《考古民俗》1965年第4期,36—38页。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黄海北道银波郡大青里1号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25—27页,图版ⅩⅩⅩⅧ—ⅩLⅢ。
    [1] Shim Cheol:《银川郡亭洞里墓葬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2008年第1期,33—38页。
    [2]田畴农:《黄海南道安岳郡伏狮里壁画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53—161页。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4集——《安岳第一、二号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60年。
    [1]安岳3号墓参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3集——《安岳第三号坟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4号墓参看李淳镇:《新发掘的五局里古坟》,《朝鲜考古研究》1986年第1期,30—32页。
    
    [1] Han In-ho:《坪井里壁画古坟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2期,17—19页。
    [2]韩仁德:《月精里高句丽壁画古坟发掘报告》,《朝鲜考古研究》1989年第4期,41—43页。
    
    [1] Kim Sa-bong:《凤城里壁画墓》,《历史科学》1980年第2期,47—48页。2号壁画墓只见著录,未见报道。
    [1]安炳灿:《关于长寿山一带的高句丽遗迹遗物》,《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1期,7—11页。
    [1]王志高:《百济武宁王陵形制结构的考察》,《东亚考古论坛》创刊号,忠清文化财研究院,2005,157—180页。
    [2]赵俊杰:《再论百济武宁王陵形制与构造的若干问题》,《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249—258页。
    [1]这就涉及到同封异穴墓各墓穴的年代关系问题,详见下章对同封异穴墓的年代探讨。
    [1]吉井秀夫:《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墓制の地域性と被葬者集团》,《考古学研究》第49卷第3号,2002年,37—51页。
    [1]杨泓:《高句丽壁画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12—21页。
    [2]朱荣宪:《高句丽壁画古坟编年研究》,科学院出版社,1961年。日译本请参照有光教一监修,永岛晖臣慎译:《高句丽の壁画古坟》,学生社,1972年。
    [1]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文管所:《1976年集安洞沟高句丽墓清理》,《考古》1984年第1期,69—76页。
    [2]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163—185页,图版壹—肆。
    [3]绪方泉:《高句丽古坟群に関する一试考——中国集安县における发掘调查を中心にして》(上、下),《古代文化》第37卷1册,1—16页;第3册,95—114页,1985年。
    [1]魏存成:《高句丽四耳展沿壶的演变及有关的几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5期,79—84页。
    [2]朱荣宪先生的观点请参照前述朱荣宪先生著《高句丽壁画古坟编年研究》或日译本《高句丽の壁画古坟》第二章。
    [3]东潮:《集安の壁画坟とその变迁》,《好太王碑と集安の壁画古坟》,木耳社,1988年。
    [1]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71—306页。
    [2]东潮先生在多篇论文中均认为平壤驿前二室墓的年代为4世纪后叶,此处将其定为5世纪后叶,存疑。
    [1]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182—183页。
    [2]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四季节出版社,2000年。
    [1]孙寿浩:《高句丽古坟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朝),2001年。
    [1]安岳3号墓有两道墓门,按一般理解,第一道墓门与第二道墓门之间应为甬道,但该墓相当于甬道的部分天井也为平行、抹角叠涩结构,与墓道天井构造不同,因此可将其称为“前室”(朝鲜、韩国、日本学界称甬道为“羡道”,因此这种结构被称为“羡室”)。
    [2]松竹里1号墓仅发表一张照片,从形制上看,属于本文划分的B型二室墓基本没有疑问,但我们无法了解更多细节,因而暂不对其进行更细致的型式划分。
    [1]台城里1号墓后室略呈纵长方形,这种平面形态的墓室天井若为平行抹角叠涩结构,那么长壁上方通常没有平行叠涩,而在短壁上方架设平行叠涩石材,将墓室顶部变为正方形后再架设抹角叠涩石材。进一步观察线图,可知该墓后室东西壁上方没有平行叠涩石材,因此这种平行、抹角叠涩天井是不完善的。
    [2]八清里壁画墓墓顶已塌,原报告根据掉落的天井石认为该墓前、后室均为叠涩顶,我们通过对墓葬线图的观察,结合该墓形制,推测该墓前、后室天井可能均为平行、抹角叠涩结构。
    [3]严格来讲,属于该型Ⅳ式的高山洞9号墓并不能归入二室墓范畴,由于将其归入单室墓容易割裂该墓与二室墓C型墓葬的谱系关系,故将该墓归入二室墓一并讨论,但在二室墓数量的统计中,我们不将该墓计入总数。
    [1]龙岳洞墓从墓室尺寸看,可能属于本文划分的Db型墓,但原报告未发表线图,故暂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型式划分。
    [1] Kim In-cheol:《台城里3号壁画墓的筑造年代与主人公问题》,《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1期,6—13页。
    [1] Song Soon-tak:《台城里3号墓与安岳3号墓主人公再检讨》,《朝鲜考古研究》2005年第3期,10—14页。
    [2]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23—26转71页。
    [3]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24—26页。
    [4]原报告将房身村几座墓的年代笼统定为晋代,而根据墓中出土的金步摇饰的形制,结合出土有同类器型的甜草沟墓的时代,我们认为将“房身晋墓”的年代定在4世纪前叶较为稳妥。
    [5]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125页。
    [1]洪潽植:《乐浪砖筑坟的一考察》,《釜大史学》第十七辑,1993年,21页图7。
    [2] Kim Sa-bong:《高山洞20号壁画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2期,24—25页。
    [3]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5集——《台城里古坟群发掘报告》,科学院出版社,1959年。
    [4]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年,157—158页。
    [1]金瑢俊:《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丛书》第1辑,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58年。
    [2]东潮:《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横穴式石室坟の出现と展开》,《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四七,1993年。
    [3]俞伟超:《跋朝鲜平安南道順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告》,《考古》1960年第1期,59—60页。
    [4]墓主像是墓主单独坐像还是墓主夫妇像,以及采用何种坐姿也是考察墓葬年代的重要参照,遗憾的是这一细节已不可辨。
    [5]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第12期,1—6页,图版壹—肆。
    
    [1]该墓的年代可能约为5世纪后叶晚段,详见下文。
    [2]洪潽植:《乐浪砖筑墓的一考察》,《釜大史学》第十七辑,1993年,31—32页。
    
    [1]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长川二号封土墓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22—27页。
    [2]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座壁画墓》,《考古》1983年第4期,308—314页。
    [3]我们认为该墓的年代可能要更晚一些,约为5世纪后叶。
    [1]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年,150页。
    [2] Kim Jae-yong , Ko Young-nam:《最近发掘的石盖顶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3期,32—37页。
    [1] a: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19—39页;b: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刘俊喜主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第五章,文物出版社,2008年。
    [2]云冈石窟第二期的年代为465—494年,参看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25—38页。
    [1]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报》第21辑,1959年,446页。
    [2]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58年。
    [3]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文物》1980年第2期,1—16页。
    [4]最新研究成果认为邓县学庄墓的年代当不早于公元500年前后,参看韦正:《汉水流域四座南北朝墓葬的时代与归属》,《文物》2006年第2期,33—39页;而发掘报告(注[2])推定丹阳胡桥吴家村、建山金家村墓分别是南齐和帝萧宝融(502年卒)恭安陵、废帝东昏侯萧宝卷(501年卒)墓,已得到多数学者赞同。
    [5] a: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卷下,日满文化协会,1940年;b: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室墓壁画著录补正》,《文物》1981年第3期,123—126转118页。
    [6] a:吉林省博物馆:《吉林辑安五盔坟四号与五号墓清理略记》,《考古》1964年第2期,59—66页;b: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五盔坟四号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121—136页。
    [1]崔钟泽等:《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首尔大学校博物馆等,2000年,128页,图18—①。
    [2] a:崔钟泽等:《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首尔大学校博物馆等,2000年,247页;b:崔钟泽:《高句丽土器的编年》,《第27届韩国考古学全国大会论文集——高句丽考古学的诸问题》,韩国考古学会,2003年,27—60页,关于该陶罐的编年参看42页图8。
    [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刘俊喜主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第四章,文物出版社,2008年。
    [2]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文管所:《1976年集安洞沟高句丽墓清理》,《考古》1984年第1期,69—76页,75页图八:4。
    [3]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73页。该文将这件带饰作为5世纪中叶的标准器。
    [4]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9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年,47—48页。安鹤宫址的发掘者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将高山洞10号墓的年代定为4世纪末5世纪初,并将其作为推定安鹤宫址始建年代的依据,得出的结论难以让人信服。实际上,若以文献中高句丽于公元586年“迁都长安”作为安鹤宫使用年代的开始,那么,高山洞10号墓出土的陶盆具有高句丽晚期陶盆的特征,倒恰恰说明高山洞10号墓的年代偏晚,并不具有可以上溯到4世纪末5世纪初的可能性。
    [1]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刘俊喜主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第四章,文物出版社,2008年。
    [2]该墓的发掘报告并未刊布,转引自耿铁华、林至德:《集安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文物》1984年第1期,55—63页,图一:17以及图一二。
    [3]张雪岩:《集安两座高句丽封土墓》,《博物馆研究》1988年第1期,58—60页。
    [4]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第1期,27—32转50页。
    [5]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长川二号封土墓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1期,22—27页。
    [1]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文物》2004年第8期,4—28页。
    [2]王承礼、韩淑华:《吉林辑安通沟第十二号高句丽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2期,67—72页。
    [3]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本溪晋墓》,《考古》1984年第8期,715—720页。
    [4]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第1期,27—32转50页。
    [5] a:小田富士雄:《集安高句丽积石墓遗物と百济·古新罗の遗物》,《古文化谈丛》第6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79年,201—219页;b:崔钟圭:《关于中期古坟的性格的简要考察》,《釜大史学》第7期,1983年,定森秀夫、绪方泉于《古代文化》第36卷12号上发表了日译文;c:申敬澈:《东莱福泉洞古坟群》Ⅰ,釜山,1983年;d: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12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211—223页;e:绪方泉:《高句丽古坟群に関する一试考——中国集安县における发掘调查を中心にして》(上、下),《古代文化》第37卷1册,1—16页;第3册,1985年,95—114页;f: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71—306页。
    [1]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座壁画墓》,《考古》1983年第4期,311—313页。
    [2] a: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12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211—223页;b: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94页。
    [3]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10期,520—528页。
    [4]吉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的两座高句丽墓》,《考古》1977年第2期,123—131页。
    [5]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1990—2003年集安高句丽王陵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图版八八:5。
    [1]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古文化谈丛》第12集,九州古文化研究会,1983年,219页。
    [2]“朱雀”的概念应当对应四神而言,对于这种仅有“朱雀”而缺苍龙、白虎、玄武的情况,我们认为称其为“瑞鸟”可能更为恰当。
    [3]仅发现一只“朱雀”的腿部残片。
    [4]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永和九年在铭砖出土古坟调查报告》,《昭和七年度古迹调查报告》,1933年。
    [1]东潮:《辽东と高句丽壁画——墓主图像の系谱》,《朝鲜学报》第百四十九辑,1993年,35页。
    [2]谷丰信:《四、五世纪の高句丽の瓦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坟墓发见の瓦を中心とし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08,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225—307页。
    [3]姜贤淑:《高句丽古坟出土瓦当的变迁研究》,《韩国考古学报》64辑,2007年,34—73页。
    [4]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将军坟为长寿王陵,但一些日韩学者尚有不同看法,多持将军坟“广开土王陵”说。
    [1]林至德、耿铁华:《集安出土的高句丽瓦当及其年代》,《考古》1985年第7期,644—653页,瓦当拓片参看645页图一:11。
    [2]金日成综合大学编,吕南喆、金洪圭译:《五世纪の高句丽文化》,雄山阁,1985年,130页。
    [1]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高句丽墓葬壁画》英文版,2007年,154页。
    [1]内藤湖南:《关于高句丽古墓的壁画》,《中国绘画史》,中华书局,2008年,183—209页。
    [2]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卷下第四章,日满文化协会,1940年。
    [3]承蒙东京大学早乙女雅博教授赐教。
    [4]杨泓:《高句丽壁画石墓》,《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4期,12—21页。
    [5]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296页。
    [1]王增新:《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37—46页。
    [2]朝鲜总督府:《朝鲜古迹图谱》一,1915年,图三四。
    [3]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85页。
    [4]铜器具有一定的流传时间,以墓葬出土的铜镜的生产年代作为墓葬断代的依据,往往定年偏早。在缺乏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本文暂且以铜镜的年代来进行初步的墓葬断代。
    [5]王增新:《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1期,37—46页。
    [6]德花里3号墓的年代可能约为6世纪,详见下文。
    [1]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10期,520—528页。原报告认为该墓年代与通沟12号墓(马槽墓)相近,约为5世纪,而绪方泉与东潮先生则认为该墓年代为4世纪末,从墓葬形制、壁画、遗物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该墓的年代约为5世纪后叶,此不赘述。
    [2]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吉川弘文馆,1988年,图6。
    [3]崔钟泽等:《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首尔大学校博物馆等,2000年,128页,图19—①。
    [4]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第1期,27—32转50页。
    [1]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60—62页。
    [2]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1956年。
    [3]南京博物院:《昌梨水库汉墓群发掘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12期,29—44页。
    [4]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29—45页。
    [1]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49—58页。
    [2]辽阳博物馆:《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考古》1990年第4期,333—336转374页。
    [3]八木奘三郎:《辽阳发现の壁画古坟》,《东洋学报》一一卷一号,1921年。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关于该墓的年代,原报告定为4世纪末—5世纪中叶的后凉至北凉时期,大致不误。町田章先生则进一步认为该墓属西凉时代(405—421年),参看町田章:《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同朋社,1980年,184页。
    [1]朴容绪:《德兴里壁画古坟についての考察》,《统一评论》1980年5月号。转引自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历》,《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年,311页。
    [2]平行抹角叠涩的天井构造早在山东、江苏北部的东汉画像石墓与4世纪中后叶的安岳3号墓中就已经能够见到,但并未在稍晚时期的墓葬中得到继承。这种天井形态时隔一个世纪后再度在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中出现,当与佛教艺术,特别是石窟造型艺术的东传有密切联系。虽然此时期只有零星的发现,但是这种外来文化因素的本地化趋势应当已经开始。
    [1]《后汉书·东夷列传》濊条:“……至元封三年,灭朝鲜,分置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琳训凼?元五年,罢临屯、真番以并乐浪、玄菟,玄菟复徙居句丽。自单单大岭以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以境土广远,复分岭东七县,置乐浪东部都尉。”《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东沃沮条:“汉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鲜,杀满孙右渠,分其地为四郡,以沃沮城为玄菟郡。后为夷貊所侵,徙郡句丽西北,今所谓玄菟故府是也。沃沮还属乐浪,汉以土地广远,在单单大岭之东,分置东部都尉,治不耐城,别主岭东七县,时沃沮亦皆为县。”
    [2]《汉书·地理志》下,乐浪郡条。
    [1]《后汉书·循吏列传》王景条:“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后汉书·东夷列传》濊条:“建武六年,省都尉官,遂弃岭东地,悉封其渠帅为县侯,皆岁时朝贺??
    [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二》大武神王:“二十年,王袭乐浪灭之……二十七年,秋九月,汉光武帝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以南属汉。”《三国史记·新罗本纪第一》儒理尼师今:“十四年,高句丽王无恤袭乐浪灭之,其国五千来投,分居六部。”
    [3]《后汉书·东夷列传》韩条:“建武二十年,韩人廉斯人苏马諟等诣乐浪贡献。光武封苏马諟为汉廉斯邑君,使属乐浪郡,四时朝谒。”
    [4]《后汉书·东夷列传》高句丽条:“(建武)二十三年冬,句丽蚕支落大加戴升等万余口诣乐浪内属。”
    [5]《后汉书·东夷列传》倭条:“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
    [6]三上次男:《乐浪郡社会の支配构造と土著社会の状态》,《古代东北アジア史の研究》,吉川弘文馆,1966年,70页。
    [7] a:池内宏:《前汉昭帝の四郡废合と后汉诸の记事》,《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15页;b:洼添庆文:《乐浪郡と带方郡の推移》,《东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讲座》3,学生社,1981年,31页。
    [8]《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高句丽条:“顺、桓之间,复犯辽东,寇新安、居乡,又攻西安平,于道上杀带方令,略得乐浪太守妻子。”
    [9]《后汉书·郡国志》第五,乐浪郡条。
    [10]洼添庆文:《乐浪郡と带方郡の推移》,《东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讲座》3,学生社,1981年,36页。
    [1]西本昌弘:《乐浪·带方二郡の兴亡と汉人遗民の行方》,《古代文化》41,1989年,16页。
    [2]本表根据町田章先生《汉代纪年铭漆器聚成》一文的表5为基础完成,数量只包括确实有纪年铭文的器物,参看町田章:《汉代纪年铭漆器聚成》,《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同朋社,1980年,25—49页。
    [3]《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韩条:“桓灵之末,韩濊强盛,郡县不能制,民多流入韩国?ò仓校锟捣?屯有县以南荒地为带方郡,遣公孙模、张敞等收集移民,兴兵伐韩濊,旧民稍出,是后倭韩遂属带方??
    [4]池内宏:《公孙氏の带方郡设置と曹魏の乐浪带方二郡》,《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239页。
    [1]《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濊条:“汉末更属句丽??
    [2]池内宏:《公孙氏の带方郡设置と曹魏の乐浪带方二郡》,《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243页。
    [3]《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韩条:“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
    [4]《晋书·地理志》:“……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
    [5]《三国志·魏书》记载毌丘俭征高句丽有前后两次,第一次为正始五年(244年),文见《魏书·毌丘俭传》与《魏书·东夷列传》高句丽条;第二次为正始六年(245年),文见《魏书·毌丘俭传》、《魏书·三少帝纪》正始七年条与《魏书·东夷列传》沃沮条。王国维先生根据对《毌丘俭纪功碑》碑文的研究,精辟地论证出毌丘俭征高句丽实为一次,正始五年出兵,六年旋师(参看王国维:《丸都山纪功石刻跋》,《观堂集林》卷二十)。金毓黻先生据此得出后续认识,即刘茂、弓遵亦参与此次战役,实为毌丘俭军正始五年破丸都,“刊丸都之山”后,于正始六年兵分两路,北路由玄菟太守王颀率领,追击高句丽王宫至沃沮之地;南路由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率领,征讨臣属高句丽的岭东濊族,“不耐侯等举邑降”,遂“铭不耐之城”,其说甚是(参看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45年版,112—120页)。
    [6]《三国志·魏书·东夷列传》韩条:“景初中,明帝密遣带方太守刘昕、乐浪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诸韩国臣智加赐邑君印绶,其次与邑长。其俗好衣帻,下户诣君朝谒,皆假衣帻,自服衣帻印绶千有余人。部从事吴林以乐浪本统韩国,分割辰韩八国以与乐浪,吏译转有异同,臣智激韩忿,攻带方郡崎离营。时太守弓遵、乐浪太守刘茂兴兵伐之,遵战死,二郡遂灭韩。”
    [7]池内宏:《公孙氏の带方郡设置と曹魏の乐浪带方二郡》,《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246页。
    [1]金毓黻:《东北通史》,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945年版,120页。
    [2]《晋书·地理志》:“……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
    [3]池内宏:《乐浪郡考》,《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55—59页。
    [4]池内宏先生根据旧南部都尉治所昭明县县名的消失认为,带方郡在韩族的侵扰下,已经丧失了昭明这一重要据点,地入辰韩的可能性非常高。从户数看,带方郡也呈衰退趋势。参看池内宏:《公孙氏の带方郡设置と曹魏の乐浪带方二郡》,《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
    [5]洼添庆文:《乐浪郡と带方郡の推移》,《东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讲座》3,学生社,1981年,40页。
    [6]西本昌弘:《乐浪·带方二郡の兴亡と汉人遗民の行方》,《古代文化》41,1989年,20页。
    [1]《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五,美川王:“十四年,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2]较为详细的编年图参看高久健二:《乐浪古坟文化研究》,学研文化社,1995年,173页图15。
    [3]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13页。
    [4]智塔里土城参看a:谷井济一:《黄海道凤山郡、平安南道順川郡及平安北道云山郡古迹调查略报告》,《大正六年度古迹调查报告》,朝鲜总督府,1920年;b:谷井济一:《黄海道凤山郡ニ於ケル汉种族ノ遗迹》,《古迹调查略报告》;c:关野贞等:《朝鲜古迹图谱》一,图一三〇。胎封里1号墓参看关野贞等:《朝鲜古迹图谱》一,图一三四至一五五,1915年。
    [5]持“汉城说”观点的主要学者及论著参看:a:池内宏:《乐浪郡考》,《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47—51页;b:驹井和爱:《乐浪》,中央公论社,1972年,52—56页;c:西本昌弘:《带方郡治の所在地と辰韩廉斯邑》,《朝鲜学报》百三十辑,1988年,37—66页。
    [6]持“唐土城说”的学者又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带方郡原郡治在汉城,西晋后迁至“唐土城”,参看a:谷井济一:《黄海道凤山郡ニ於ケル汉种族ノ遗迹》,《古迹调查略报告》;b:关野贞:《朝鲜美术史》,《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另一派则认为带方郡治自始至终均为“唐土城”,参看梅原末治、藤田亮策编著:《朝鲜古文化综鉴》第二卷《乐浪》乾,1948年,8—9页;青山公亮:《带方郡考》,《朝鲜学报》第四十八辑,1968年,277—286页。
    [1]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66—67页。目前胎封里1号墓“戊申”干支为“348年”说在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1]梅原末治:《乐浪·带方郡时代纪年铭砖集录》,《昭和七年度古迹调查报告》,1933年。
    [2] a:田畴农:《信川发现的带方郡长岑长王卿墓》,《文化遗产》1962年第3期;b:都宥浩:《王险城的位置》,《文化遗产》1962年第5期。
    [1]金毓黻:《东北通史》,1945年版,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127页。
    [2]《晋书·载纪第八》:“时平州刺史崔毖自以为南州士望,意存怀集,而流亡者,莫有赴之,毖意廆拘留,乃阴结高句丽及宇文段国等,谋灭以分其地。三国伐廆,攻棘城,廆闭门不战,遣使送牛酒以犒宇文,于是二国疑宇文通于廆,引兵而归。”而《三国史记》记载的慕容氏与高句丽之间冲突最早的开始时间早于《晋书》,参见《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五,烽上王二年、三年条。
    [3]《晋书·载纪第八》:“明年(太兴三年),高句丽寇辽东,廆遣众击败之。”《资治通鉴》卷九十一:“太兴二年十二月,廆以其子仁镇辽东。高句丽将加奴子据于河城,廆遣将军张统掩袭擒之……高句丽数寇辽东,廆遣慕容翰、慕容仁伐之,高句丽王乙弗利逆来求盟,翰、仁乃还。三年十二月,高句丽寇辽东,慕容仁与战,大破之,自是不敢犯仁境。”《资治通鉴》卷九十六:“咸康四年,赵王虎以船三十艘,运谷三十万斛,诣高句丽以谋击燕。五年,皝击高句丽兵,及新城,高句丽王钊乞盟而退。六年,慕容恪镇平郭,屡破高句丽兵,高句丽畏之,不敢入境。”
    [4]《资治通鉴》卷八十九:“(咸康八年)十一月,皝自将兵四万出南道……高句丽兵大败……遂入丸都,钊单骑走……发钊父乙弗利墓,载其尸,收其府库累世之宝,虏男女五万余口,烧其宫室,毁丸都城而还。”
    
    [1]《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十三年至三十九年条。
    [2]韩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文津出版社,1995年,142页。
    [3]池内宏:《乐浪郡考》,《满鲜史研究》上世编,吉川弘文馆,1951年,46—47页。
    [1] a:小田省吾:《朝鲜史大系》上世史,东京,1927年,25页;b: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62—63页;c:金元龙:《韩国考古学概说》,一志社,1986年,155页。
    [2]也不能排除从山东经由海路抵达的可能性。
    [3]田村晃一:《乐浪北部的砖室墓》,《乐浪と高句丽の考古学》,同成社,2001年,188—189页。
    [1]冬寿的事迹与出逃始末参看《晋书·载纪第九》慕容皝与《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晋纪咸康三年。
    [2]晋咸康二年后,辽东郡属平州,此处仍记为幽州。
    [3]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65页。
    [4]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30—31、84—85页。
    [5]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第三编,《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四册,朝鲜总督府,1925年。
    [6]孔锡龟:《平安·黄海道地方出土纪年铭砖研究》,《震檀学报》六十五号,25页。
    [7]霍承嗣墓墓志铭为:“晋故使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嶲、兴古三□□守,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成都县侯。君讳□,字承嗣。卒是荆州南郡枝江牧,六十六岁薨,先葬蜀郡。太元十□□二月五日改葬朱提越渡。□,余魂来归葬。”参见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63年第12期,1—6页。
    [1]《晋书·职官志》:“郡皆置太守……又置主簿、主记室、门下贼曹议生、门下史、记室史、录事史……”又“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录事史、主记室史、门下书佐、干游檄议生、循行功曹史、小史。”
    [2]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65—66页。
    [3]参见《宋书·东夷传》倭条。
    [1]原报告作“西邑太守”,参看韩仁德:《路岩里石天井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3年第3期,35—40页。
    [2]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史渊》93,1964年,66页。
    [1]田村晃一先生通过对福隅里墓群墓葬布局与出土纪年铭砖的综合考察,认为“建始元季”铭可能为晋赵王伦建始元年(301年),从而揭示了福隅里墓群诸墓葬的年代早晚与布局的关系。由于福隅里墓群没有发表墓葬线图,从目前看,这一结论最为合理。参看田村晃一:《乐浪北部的砖室墓》,《乐浪と高句丽の考古学》,同成社,2001年,191页。
    [2] a:田畴农:《信川发现的带方郡长岑长王卿墓》,《文化遗产》1962年第3期;b:都宥浩:《王险城的位置》,《文化遗产》1962年第5期。
    [3]典型砖室墓指完全用砖构筑墓室的砖室墓。
    [4]安炳灿:《新发现的楸陵里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1990年第1期,43—45页。
    [5]韩仁德:《路岩里石天井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3年第3期,35—40页。
    [6]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永和九年在铭砖出土古坟调查报告》,《昭和七年度古迹调查报告》1,朝鲜总督府,1933年。
    
    [1] Kim Jae-yong , Ko Young-nam:《最近发掘的石盖顶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3期,32—37页。
    [2]车达满:《梨川里1号、2号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3年第3期,30—34页。
    [3] Kim Jae-yong , Ko Young-nam:《最近发掘的石盖顶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2年第3期,32—37页。
    [4]车达满:《梨川里1号、2号砖室墓》,《朝鲜考古研究》2003年第3期,30—34页。
    [1]高久健二:《乐浪砖室墓の研究——砖室墓の分期、编年および诸问题の考察》,《第33回韩国上古史学会学术发表大会——乐浪的考古学》主题发表4,2005年,146页。
    [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条:“二十五年……冬十二月,王遣使诣燕,纳质修贡,以请其母。燕王雋许之,遣殿中将军刁龛送王母周氏归国,以王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封乐浪王、公如故。”
    [3]《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条:“三十九年,秋九月,王以兵二万,南伐百济,战于稚壤,败绩……四十一年,冬十月,百济王率兵三万来攻平壤城,王出师拒之,为流矢所中,是月二十三日薨。”此平壤城为现在的平壤,学界已达成共识。
    [4]《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故国原王条:“四十年,秦王猛伐燕,破之,燕太傅慕容评来奔,王执送于秦。”
    [5]《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小兽林王条:“五年……秋七月,攻百济水古城。六年冬十一月,侵百济北鄙。”
    [1]崔钟泽:《黄州出土百济陶器例》,《韩国上古史学报》第4辑,1990年,334页。
    [2]崔钟泽:《从考古学看高句丽的汉江流域进出与百济》,《百济研究》第28辑,1998年,157页。
    [3]《晋书·简文帝纪》:“咸安二年春正月辛丑,百济、林邑王各遣使贡方物……六月,遣使拜百济王余句为镇东将军,领乐浪太守。”
    [4]韩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文津出版社,1995年,144页。
    [5]今西龙:《大同江南の古坟と乐浪王氏の关系》,《朝鲜古史の研究》,近泽书店,1970年,281页。
    [6]《续日本纪》延历四年六月癸酉条:右卫士督从三位兼下总守坂上大忌寸苅田麻吕等上表言:“臣等本是后汉灵帝之曾孙阿智王之后也。汉祚迁魏,阿智王因神牛教,出行带方,忽得宝带瑞,其像似宫城,爰建国邑,育其人庶。后召父兄告曰:‘吾闻东国有圣主,何不从归乎。若久居此处,恐取覆灭。’即携母第迂兴德及七姓民规划来朝……于是阿智王奏请曰:‘臣旧居在于带方,人民男女皆有才艺,近者寓于百济、高丽之间,心怀犹豫,未知去就。伏愿天恩遣使追召之。’乃敕遣臣八腹氏,分头发遣,其人民男女,举落随使尽来,永为公民。”
    [1]《新撰姓氏录》山城国诸蕃条:“秦忌寸,太秦公宿祢同祖,秦始皇帝之后也。功智王、弓月王,誉田天皇(谥应神)十四年来朝,上表更归国,率百二七县伯姓归化。”参照《日本书纪》应神纪十四年条:“臣,领己国之人夫百廿县而归化,然因新罗人之拒,皆留加罗国”,弓月君当自百济经新罗前往日本。
    [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广开土王条:“(元年),冬十月,攻陷百济关弥城。其城四面峭绝,海水环绕……”
    [3]田中俊明先生认为,关弥城即为广开土王碑碑文中永乐八年夺取的五十八城中的“弥邹城”,从该城的地势出发,将其比定为临津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坡州郡炭县面乌头山城较为妥当。参看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平壤迁都》,《朝鲜学报》百九十辑,33页。庆熙大学曾对乌头山城进行过部分发掘,成果参看Huang Young-hoon等:《乌头山城》,庆熙大学校考古·美术史研究所,首尔,1992年12月。
    [4]《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广开土王条:“二年……创九寺于平壤。”
    [5]梅原末治、藤田亮策:《乐浪の墓制》,《乐浪》坤,《朝鲜古文化综鉴》第三卷,养德社,1948年,76页。材料未发表。
    [1]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历》,《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年,299—334页。
    [1]武田幸男先生认为:“国”为高句丽对“国都”的夸示,指代中央政权。参照平安北道泰川笼吾里山城石刻上出现的的“小大使者”铭文,“小大兄”可能也是高句丽官位之一,位阶略低于大兄。注释同[1]。
    [2]堀敏一:《中国と古代东アジア世界》,岩波书店,1993年,143页。
    [3]白种伍:《高句丽南进政策研究》,书景出版社,2006年,40页。
    [1]武田幸男:《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91页。
    [2]康捷(安志敏):《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及其有关问题》,《博物馆研究》1986年第1期,70—77页。
    [3]《汉书·武帝纪》元封三年注。
    [4]《后汉书·郡国志》五幽州条。
    [5]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历》,《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年,325—326页。
    [6]《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小兽林王条:“二年,夏六月,秦王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回谢,以贡方物。立太学,教育子弟。”
    [7]《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小兽林王条:“三年,始颁律令。”
    [1]《梁书·诸夷传》高句丽条:“垂死,子宝立,以句丽王安为平州牧,封辽东、带方二国王。安始置长史、司马、参军官。”
    [2]李成市:《古代东アジアの民族と国家》,岩波书店,1998年,29页。
    [3]孙寿浩:《高句丽古坟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朝),2001年,111—112页。
    [1]《晋书·慕容皝载纪》:“皝自征辽东,克襄平……分徙辽东大姓于棘城”。
    [2]《魏书·太祖纪》:“徙山东六州吏民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余万口,以充京师。”
    [3]《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初,苻坚建元之末,徙江汉之人万余户于敦煌,中州之人有田畴不辟者,亦徙七千余户。”
    
    [1]堀敏一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帝国与东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9—128页。
    [2]参看《三国志·魏书》管宁传、邴原传,《后汉书》独行传王烈条。
    [3]《晋书·慕容廆载纪》:“时二京倾覆,幽冀沦陷,廆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流亡士庶多襁负归之。”
    [4]从目前的材料看,虽然缺乏能准确断代的依据,但松竹里1、2号墓的年代应当不会早于5世纪中叶。
    [5]山城的分布参看东潮、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历史と遗迹》,中央公论社,1995年,331、394、400页图。
    [1]由于404年高句丽攻占辽东,事实上切断了乐浪、带方二郡故地汉人遗民撤退回内地的通道,因此不愿接受高句丽统治的汉人只能选择南逃至百济、新罗及日本。
    [1]高山洞A7号墓(植物园9号墓)、高山洞A10号墓(植物园10号墓)、植物园15号墓也均发现用砖,其中植物园15号墓出土140余枚,多作为墓道(甬道)、通道的垫砖使用,植物园15号墓也有用于砌筑棺台的情况,总体看,砖仅仅是筑墓的辅料。参看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1973年,295页。
    [2]此时新罗臣服于高句丽,详见广开土王碑碑文。
    [3]详见《魏书·高句丽传》的记载。
    [1]二A区同封异穴墓主要分布于普林里大洞、牛洞,后山里内洞、秋洞以及黄山南麓墓群之中,第三章我们根据现有材料对同封异穴墓的年代作了较为保守的推定,实际上从这几个墓群墓葬的整体形态与出土遗物看,其上限年代应当均在6世纪之后。
    [2]由于材料所限,对许多封土石室墓的年代判定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尚不具备进行定量比较与分析的条件,上述结论是在较为宏观的角度下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3] a:池内宏:《通沟》卷上第五章第六节,日满文化协会,1938年;b: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卷下第六章,日满文化协会,1940年。由于对该墓墓志铭释读的不同理解,日本学界称之为“牟头娄”塚。
    [4]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长川一号壁画墓》,《东北考古与历史》第一辑,1982年,154—173页。
    [1]魏存成:《高句丽四耳展沿壶的演变及有关的几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5期,79页。
    [2]集安地区同封异穴墓材料主要请参看a:王承礼、韩淑华:《吉林辑安通沟第十二号高句丽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2期,67—72页;b: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文管所:《1976年集安洞沟高句丽墓清理》,《考古》1984年第1期;c:张雪岩:《集安两座高句丽封土墓》,《博物馆研究》1988年第1期,58—60页;d:林世贤:《吉林省集安洞沟古墓群七星山墓区两座古墓的考察》,《北方文物》1998年第4期,28—29页。
    [3]《魏书·高句丽传》:“世祖时,钊曾孙琏,始遣使者安东奉表贡方物,并请国讳。”《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六》长寿王十三年条曾有“遣使如魏贡”的记载,武田幸男先生结合文句的表述方法与《魏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对该条纪事的真实性提出了怀疑(武田幸男:《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220—222页)。李凭先生认为“请国讳”为高句丽向北魏要求封号(李凭:《魏燕战争前后的北魏和高句丽》,《北朝研究存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77页),此说不确。从该条纪事中后文“世祖嘉其诚款,诏下帝系、名讳于其国”就可以看出,高句丽实际上对于北魏一朝非常陌生,想通过初次遣使了解北魏的“国讳”,与北魏建立外交关系。此外,窥探北魏的实力及其在辽西的军事动向,可能为此次派遣使臣的另一重要目的。
    [1]李凭先生对于北燕灭亡前、后高句丽与北魏关系的变化与背景有详细的解读,参看李凭:《魏燕战争前后的北魏和高句丽》、《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句丽》,《北朝研究存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
    [2]高句丽与刘宋的外交始于宋少帝景平二年(424年),高句丽与北魏断交期间,双方的交往更为频繁。公元439年至462年间,高句丽共遣使八次。关于高句丽对宋外交的背景、经过及意义,参看李成制:《高句丽西方政策研究》第二章,国学资料院,2005年。
    [3]详见《魏书·高句丽传》。
    [4]详见《魏书·高肇传》、《魏书·高崇传》。
    [5]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平壤迁都》,《朝鲜学报》百九十辑,36—37页。
    [1]出于同样的理由,我们认为这三座壁画墓应当也属于汉系石室墓。
    [2]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1956年。
    [3]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60—62页。
    [4]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震檀学报》第21辑,1960年,98页。
    [5]福山敏男:《中国石窟的展望——从西域到华北》,《建筑杂志》1969年第1期。转引自金秉模:《抹角藻井性格的再检讨——中国至韩半岛传播的背景》,《历史学报》第80辑,1978年,1—26页。
    [1]郑岩:《墓主画像研究》,《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459页。
    [2]武田幸男:《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223页。武田先生的论述较为宏观,通过北燕灭亡之际高句丽军队掩护冯弘及民众撤退时,高句丽军似已做好与北魏军一战的准备(参见《资治通鉴》卷一二三《宋纪》元嘉十三年条),以及高句丽不送冯弘的强硬态度可见,高句丽外交政策主导思想转变的开始应以462年重开与北魏的外交较为妥当。
    [3]事件的始末参看《魏书·高句丽传》与《魏书·程骏传》。
    [4]高句丽与北魏互派使臣的统计参看a:李凭:《北朝与高句丽》附表,《北朝研究存稿》,商务印书馆,2006年;b:三崎良章:《北魏の对外政策と高句丽》,《朝鲜学报》百二辑,1981年,129页第三表、131页。
    [5]有关北魏边疆的“藩屏体制论”,参看三崎良章:《北魏の对外政策と高句丽》,《朝鲜学报》百二辑,1981年,101—158页。
    [6]这从北魏政权婉拒百济提出的联合攻打高句丽的要求,以及劝解勿吉攻打高句丽的计划可大略得之。参见《魏书·百济传》与《魏书·勿吉传》的记载。
    [1]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01页。黄先生此说是在考察唐代政治与前朝政治的不同时提出,我们认为,佛教的这一作用同样适用于当时正处于王权强化与官僚机构形成时期的高句丽。
    [1]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年,182—186页。“平壤型石室”指墓道开口于前室中部的墓葬,而“平壤型亚型”则指墓道偏于一侧的墓葬。这一概念已经概括了墓葬形制本身的基本共性,我们则试图通过把握此时期封土石室墓的这种层次分明,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确认高句丽墓葬等级制度的形成。
    
    
    [1]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年,185页。
    [2]一封单穴D型墓墓顶多已垮塌,情况不明。
    
    [1]该项为平均值。
    [2] C型单室墓原有60座,我们推定其中5座的年代早于5世纪后叶。
    
    [1]相比于表4.5,表4.6、4.7中的对比项目将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取舍与增加。
    [1] a: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第七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b:张福有、孙仁杰、迟勇:《高句丽王陵通考》,香港亚洲出版社,2007年,76—79页。以下涉及“回葬说”的引文均出自b条注释,不再注明。
    [1]五盔坟的发掘报告参看a:吉林省博物馆:《吉林辑安五盔四号和五号墓清理略记》,《考古》1964年第2期,59—66页;b: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五盔坟四号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1期,121—136页。
    [2]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下,日满文化协会,1940年。
    [3]冉牟墓志“国罡上圣太王”可能指故国原王,中原高句丽碑碑文“高丽大王(太王)”、“大王(太王)国土”指长寿王,瑞凤塚出土银合杅铭文“太王”指长寿王。另参看a:武田幸男:《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第一〇章,岩波书店,1989年;b:筱原启方:《高句丽的国际秩序认识的成立与展开》,高丽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5页。
    [4]我们认为这两座墓的年代不可能早到5世纪中叶以前。
    [5]筱原启方:《高句丽的国际秩序认识的成立与展开》,高丽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6—17页。
    [1]全虎兑先生对此有深入的探讨,参见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四季节出版社,2000年,300—311页。
    [2]林巳奈夫:《汉代の神神》,临川书店,1989年,转引自东潮:《高句丽の王陵と王权——陵园制·战争·支配形态》,《韩半岛考古学论丛》,すずさわ书店,2002年。
    [1]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
    [2]李丙焘:《韩国古代史研究》,学生社,1980年。
    [3]永岛晖臣慎:《高句丽の都城と建筑》,《难波宫址の研究》七,1981年。
    [4]东潮:《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横穴式石室坟の出现と展开》,《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四十七,1993年。
    [5]魏存成:《高句丽考古》,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668年唐灭高句丽,宝臧王被俘,死后葬于长安。
    [7]东潮:《集安の壁画坟とその变迁》,《好太王碑と集安の壁画古坟》,木耳社,1988年。
    [8]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吉川弘文馆,1997,190—191页。
    [9]魏存成:《高句丽四耳展沿壶的演变及有关的几个问题》,《文物》1985年第5期,79—84页。
    
    
    [1]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文物》2007年第4期,4—9页。
    [2]《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第七》文咨明王条:“……父王子古邹大加助多。”
    
    [1]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1990—2003年集安高句丽王陵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4年,364—365页。
    [1]张福有、孙仁杰、迟勇:《高句丽王陵通考》,香港亚洲出版社,2007年,58—64页。
    [2]耿铁华:《高句丽墓上建筑及其性质》,《高句丽研究文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年。
    [3]关野贞:《平壤附近にお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绘画》,《朝鲜の建筑と艺术》,岩波书店,1941年,374—377页。
    [4]谷丰信:《四、五世纪の高句丽瓦に关する若干の考察——坟墓发见の瓦を中心とし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08号,1989年。
    [1] a:张福有:《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瓦当铭文考证与初步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b:《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瓦当铭文释读与考证》,《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3期。
    [2]门田诚一:《高句丽古坟における瓦塼使用の方法とその意味——新出土瓦当铭の检讨から》,《古代文化》第60卷第3号,2008年,56—69页。
    [1]东潮:《高句丽の王陵と王权——陵园制·战争·支配形态》,《韩半岛考古学论丛》,すずさわ书店,2002年,352页。
    [1]依据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378页表11绘制,本文有所改动,表格内虚线为武田先生根据《高丽记》的叙述划定的不同阶层。
    [2]《三国史记·职官志下》外官条纪事:“高句丽人位,神文王六年(686年)以高句丽人授京官,量本国官品授之,一吉湌本主簿,沙湌本大相,级湌本位头大兄、从大相,奈麻本小相、狄相,大舍本小兄,舍知本诸兄,吉次本先人,乌知本自位。”
    [3]《三国志·魏书·高句丽传》:“其官有相加、对卢、沛者、古邹加、主簿、优台、丞、使者、皂衣、先人……其置官,有对卢则不置沛者,有沛者则不置对卢。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称古邹加。涓奴部本国主,今虽不为王,适统大人,得称古邹加……绝奴部世与王婚,加古邹之号。诸大加亦自置使者、皂衣、先人,名皆达于王,如卿大夫之家臣,会同坐起,不得与王家使者、皂衣、先人同列。”
    [1]《三国志·魏书·高句丽传》:“熹平中……伯固遣大加优居、主簿然人等助击富山贼,破之。”
    [2]《三国志·魏书·夫余传》:“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
    [3]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370—372页。
    [4]《魏书·高句丽传》:“其官名有谒奢、太奢、大兄、小兄之号。”
    [5]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岩波书店,1989年,377—379页。
    [6]东潮:《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横穴式石室坟の出现と展开》,《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第47集,1993年,45—51页。
    [1]陈大德:《高丽记》,辑于张楚金所编《翰苑》,《辽海丛书》(影印本),辽沈书社,1985年。《高丽记》中讹误甚多,上述引文原为“以前五官,掌机密,谋改事,征发兵,选授官爵。”现据武田幸男先生的考订加以改正。 165
    [1] a:金元龙:《春城郡芳洞里高句丽式石室坟二基》,《考古美术》149,1981年,1—5页;b:赵由典:《春城郡新梅里高句丽式石室坟一基》,《三佛金元龙教授停年退任纪年论丛》Ⅰ,一志社,1987年,450—466页。
    [2]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第四至六章,吉川弘文馆,1997年。
    1.汉书[M]
    2.后汉书[M]
    3.三国志[M]
    4.晋书[M]
    5.宋书[M]
    6.南齐书[M]
    7.梁书[M]
    8.魏书[M]
    9.资治通鉴[M]
    10.三国史记[M]
    11.日本书纪[M]
    12.新撰姓氏录[M]
    13.高丽记辑本.翰苑.辽海丛书[M]
    1.关野贞.朝鲜江西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古坟[J].考古学杂志,3(8),1912.
    2.古井济一.平安南道江东郡晚达面古坟调查报告书.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实为大正六年调查).朝鲜总督府,1917.
    3.关野贞等.平安南道大同郡顺川郡龙冈郡古迹调查报告.大正五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总督府,1917.
    4.关野贞.平壤附近に於ける高句丽时代の坟墓及壁画[J].国华,327.
    5.谷井济一.黄海道凤山郡、平安南道順川郡及平安北道云山郡古迹调查略报告.大正六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总督府,1920.
    6.八木奘三郎.辽阳发现の壁画古坟[J].东洋学报,11(1).
    7.关野贞、谷井济一等.乐浪郡时代の遗迹.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四册[M].朝鲜总督府,1925.
    8.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永和九年在铭砖出土古坟调查报告.昭和七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总督府,1933.
    9.梅原末治.乐浪·带方郡时代纪年铭砖集录.昭和七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总督府,1933.
    10.南井里119号墓.朝鲜古迹研究会古迹调查报告第二册——乐浪王光墓[M].朝鲜古迹研究会,1935.
    11.小场恒吉、有光教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一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古迹研究会,1937.
    12.小场恒吉、泽俊一.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
    13.野守健、榧本龟次郎.晚达山麓高句丽古坟の调查(概要).昭和十二年度古迹调查报告[M].朝鲜古迹研究会,1938.
    14.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上、下).日满文化协会,1938、1940.
    1.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3集——安岳第三号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4-9.
    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壤驿前二室坟发掘报告.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17-24.
    4.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黄海北道银波郡大青里1号坟发掘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25-27.
    5.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大同郡和盛里双椁坟发掘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1集——大同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8:34-37.
    6.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5集——台城里古坟群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
    7.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龙冈郡大安里第1号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与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1-10.
    8.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平安南道殷山郡南玉里古坟发掘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2集——大同江及载宁江流域古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59:11-16.
    9.蔡熹国.平安南道甑山郡加庄里壁画墓整理概报[J].文化遗产,1959(2):64-66.
    10.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调查报告第4集——安岳第一、二号坟发掘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0.
    11.田畴农.信川发现的带方郡长岑长王卿墓[J].文化遗产,1962(3).
    12.朱荣宪.长山洞第1号坟与第2号坟.文化遗产,1962(6):39-47.
    13.朱荣宪.药水里壁画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136-152.
    14.田畴农.黄海南道安岳郡伏狮里壁画墓[J].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153-161页.
    15.田畴农.大同郡八清里壁画墓[J].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162-170.
    16.田畴农.传东明王陵附近的壁画墓[J].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171-188.
    17.田畴农.江西郡蓄水地内部地带的高句丽墓葬[J].考古学资料集第3集——各地遗迹整理报告[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3年:189-205.
    18.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遗迹发掘报告第9集——大城山一带高句丽遗迹研究[M].平壤: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64.
    19. Chang Pyung-heup.遂安郡山北里高句丽墓葬整理报告[J].考古民俗,1965(4):
    36-38.
    20.金日成综合大学考古学及民俗学讲座.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3.
    21.金宗赫.水山里高句丽壁画墓发掘中间报告[J].考古学资料集第4集[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74:228-236.
    22.金日成综合大学.东明王陵及附近的高句丽遗迹[M].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76.另有日译本——吕南喆、金洪圭译.五世纪の高句丽文化[M].东京:雄山阁,1985.
    23.许明.德花里发现的高句丽壁画墓[J].历史科学,1977(2):45-48.
    24. Park Chang su.发现高句丽马具一式的地境洞墓葬[J].历史科学,1977(3).
    25.安炳灿.新发掘的保山里与牛山里高句丽壁画墓[J].历史科学,1978(2):20-26.
    26. Kim Young-nam.新发现的德兴里壁画墓[J].历史科学,1979(3):41-45.
    27. Kim Sa-bong.凤城里壁画墓[J].历史科学,1980(2):47-48.
    28.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M].平壤:科学、百科辞典出版社,1981.
    29. Lee Il-nam.云龙里壁画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6(2):37-38.
    30. Rah Meong kwan.平壤市祥原郡一带高句丽墓葬调查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6(3):42-43.
    31. Park Chang su.平城市地镜洞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6(4):42-48.
    32. 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8(2):37-46.
    33. Kim Sa bong, Choi Ung seon.安鹤洞、鲁山洞一带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8(4):40-45.
    34. Jung Se-ang.顺川市龙岳洞墓葬[J].朝鲜考古研究,1989(1):46.
    35. Han In-ho.坪井里壁画古坟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9(2):17-19.
    36.韩仁德.月精里高句丽壁画古坟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89(4):41-43.
    37.安炳灿.新发现的楸陵里砖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1990(1):43-45.
    38. Kim Sa bong.高山洞20号壁画墓[J].朝鲜考古研究,1990(2):24-25.
    39.李淳镇.乐浪区域一带的高句丽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1990(4):2-9.
    40. Jung Se-ang.德花里3号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1(1):22-25.
    41. Choi Ung seon.昌梅里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2(4):21-23.
    42.李俊杰.龙兴里高句丽墓葬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3(1):19-24.
    43.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社会科学院.檀君陵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1993(4):2-7.
    44.朴晋煜.檀君陵的发掘[J].朝鲜考古研究,1994(1):2-6.
    45. Choi Ung-seon.石多里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1994(2):18-23.
    46.李俊杰.金玉里高句丽墓地[J].朝鲜考古研究,1995(3):20-25.
    47. Kim Jea yong.湖南里佛堂谷4号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1995(4):37-39.
    48. Choi Ung seon.新发现的灵泉里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1(1):21-22.
    49.新发现的台城里3号高句丽壁画[J].朝鲜考古研究,2002(1):37-39.
    50 Yun Kwang-soo.牛山里4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2(2):44-47.
    51. Choi Ung seon.金玉里壁画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2(2):18-20.
    52. Kim Jae-yong , Ko Young-nam.最近发掘的石盖顶砖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2(3):32-37.
    53. Choi Ung 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1)[J].朝鲜考古研究,2002(4):45-47.
    54. Choi Ung seon.清溪洞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2)[J].朝鲜考古研究,2003(2):42-46.
    55.车达满.梨川里1号、2号砖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3(3):30-34.
    56.韩仁德.路岩里石天井砖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3(3):35-40.
    57.孙寿浩、Choi Ung seon.平壤城、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M].首尔:白山资料院,2003.
    58. Yun Song-hak.黄海南道信川郡Saenal-ri砖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4(4):39-43.
    59. Yun Kwang-soo.燕滩郡松竹里高句丽壁画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5(3):20.
    60.学界消息.燕滩郡文化里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6(1):42-43.
    61. Kim Jea yong,车达满.湖南里5号封土石室墓[J].朝鲜考古研究,2006(2):7-12.
    62. Kim Nam-il.松竹里2号、3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6(3):34-37.
    63. Kim Kuang-cheol.甑山郡一带墓葬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6(4):35-39.
    64.车达满.胜利洞99号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7(2):27-30.
    65.金南一.温泉郡城岘里Kinjaedong12号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7(3):38-41.
    66. Shim Cheol.银川郡亭洞里墓葬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8(1):33-38.
    67. An Seong-kju.台城里高句丽封土石室墓发掘报告[J].朝鲜考古研究,2008(2):45-48.
    1.王增新.辽阳三道壕发现的晋代墓葬[J].文物参考资料,1955(11):37-46.
    2.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5(12):49-58.
    3.曾昭燏,蒋宝庚,黎忠义.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M].1956.
    4.南京博物院.昌梨水库汉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参考资料,1957(12):29-44.
    5.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邓县彩色画像砖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
    6.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59(7):60-62.
    7.陈大为.辽宁北票房身村晋墓发掘简报[J].考古,1960(1):24-26.
    8.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省昭通后海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J].文物,1963(12):1-6.
    9.吉林省博物馆.吉林辑安五盔坟四号与五号墓清理略记[J].考古,1964(2):59-66.
    10.王承礼,韩淑华.吉林辑安通沟第十二号高句丽壁画墓[J].考古,1964(2):67-72.
    11.吉林省博物馆辑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一号壁画墓[J].考古,1964(10):520-528.
    12.吉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的两座高句丽墓[J].考古,1977(2):123-131.
    13.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积石墓的清理[J].考古,1979(1):27-32,50.
    14.南京博物院.江苏丹阳县胡桥、建山两座南朝墓葬[J].文物,1980(2):1-16.
    15.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室墓壁画著录补正[J].文物,1981(3)123-126,118.
    16.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长川一号壁画墓[J].东北考古与历史, 1982(1):154-173.
    17.云铎,铭学.朝鲜德兴里高句丽壁画墓[J].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1):228-230.
    18.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长川二号封土墓发掘纪要[J].考古与文物,1983(1):22-27.
    19.李殿福.集安洞沟三座壁画墓[J].考古,1983(4):308-314.
    20.吉林省文物工作队.吉林集安五盔坟四号墓[J].考古学报,1984(1):121-136.
    21.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文管所.1976年集安洞沟高句丽墓清理[J].考古,1984(1):69-76.
    22.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J].文物,1984(6):9-45.
    23.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6(3):23-26,71.
    24.张雪岩.集安两座高句丽封土墓[J].博物馆研究,1988(1)58-60.
    2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26.辽阳博物馆.辽阳市三道壕西晋墓清理简报[J].考古,1990(4):333-336,374.
    2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J].文物,2001(7):19-39.
    28.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洞沟古墓群1997年调查测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9.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J].文物,2004(8):4-28.
    30.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1990—2003年集安高句丽王陵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31.大同市博物馆.大同北魏方山思远佛寺遗址发掘报告[J].文物,2007(4):4-9.
    32.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刘俊喜主编.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金元龙.春城郡芳洞里高句丽式石室坟二基[J].考古美术149,1981:1-5.
    2.申敬澈.东莱福泉洞古坟群Ⅰ[M].釜山:1983.
    3.赵由典.春城郡新梅里高句丽式石室坟一基[J].三佛金元龙教授停年退任纪年论丛Ⅰ[M].一志社,1987:450-466.
    4. Huang Young-hoon.乌头山城[M].首尔:庆熙大学校考古·美术史研究所,1992.
    5.崔钟泽等.峨嵯山第4堡垒发掘调查综合报告书[M].首尔:首尔大学校博物馆,2000.
    6.南北共同遗迹调查报告书增补版——平壤一带高句丽遗迹[M].首尔:东北亚历史财团,2007.
    7.南北共同学术调查报告书2——高句丽安鹤宫调查报告书2006[M].首尔:高句丽研究财团,2007.
    1.朝鲜古迹图谱[M].朝鲜总督府,1915.
    2.关野贞、谷井济一.古迹调查特别报告第五册——高句丽时代之遗迹图版上、下[M].朝鲜总督府,1930.
    3.梅原末治,藤田亮策编著.朝鲜古文化综鉴第二卷乐浪乾[M]、第三卷乐浪坤[M]、第四卷高句丽[M].奈良:养德社,1948.
    4.高句丽古坟壁画[M].东京:朝鲜画报社,1985.
    1.朝鲜遗迹遗物图鉴编纂委员会.朝鲜遗迹遗物图鉴4—6 [M].平壤:外文综合出版社,1990.
    1.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云冈石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
    1.国立中央博物馆.乐浪[M].首尔:Sol出版社,2001.
    2.高句丽墓葬壁画(英文版)[M].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2007.
    1.小田省吾.朝鲜史大系上世史[M].东京,1927.
    2.关野贞.朝鲜の建筑と艺术[M].东京:岩波书店,1941.
    3.池内宏.满鲜史研究上世编[M].东京:吉川弘文馆,1951.
    4.三上次男.古代东北アジア史の研究[M].东京:吉川弘文馆,1966.
    5.今西龙.朝鲜古史の研究[M].近泽书店,1970.
    6.驹井和爱.乐浪[M].东京:中央公论社,1972.
    7.町田章.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M].京都:同朋社,1980年.
    8.小泉显夫.朝鲜古代遗迹の遍历——发掘调查三十年の回想[M].东京:六兴出版,1986.
    9.武田幸男.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M].东京:岩波书店,1989.
    10.堀敏一.中国と古代东アジア世界[M].东京:岩波书店,1993.
    11.森浩一监修,东潮、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历史と遗迹[M].东京:中央公论社,1995.
    12.高久健二.乐浪古坟文化研究[M].首尔:学研文化社,1995.
    13.东潮.高句丽考古学研究[M].东京:吉川弘文馆,1997.
    14.李成市.古代东アジアの民族と国家[M].东京:岩波书店,1998.
    15.田村晃一.乐浪と高句丽の考古学[M].同成社,2001年
    16.堀敏一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帝国与东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7.纲干善教.壁画古坟の研究[M].东京:学生社,2006.
    18.内藤湖南.中国绘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金瑢俊.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M].科学院考古学与民俗学研究所艺术史研究丛书第1辑.平壤: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58.
    2.朱荣宪.高句丽壁画古坟编年研究[M].平壤:科学院出版社,1961.有光教一监修,永岛晖臣慎译.高句丽の壁画古坟[M].东京:学生社,1972.
    3.孙寿浩.高句丽古坟研究[M].平壤: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金毓黻.东北通史[M].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
    2.李殿福.东北考古研究(二)[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魏存成.高句丽考古[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4.韩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5.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6.梁思成英文原著,费慰梅编、梁从诫译.图像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7.魏存成.高句丽遗迹[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8.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9.李凭.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0.王培新.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张福有,孙仁杰,迟勇.高句丽王陵通考[M].香港:亚洲出版社,2007.
    12.耿铁华.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李丙焘.韩国古代史研究[M].东京:学生社,1980.
    2.金元龙.韩国考古学概说[M].首尔:一志社,1986.
    3.孔锡龟.高句丽领域扩张史研究[M].首尔:书景文化社,1998.
    4.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M].首尔:四季节出版社,2002.
    5.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的世界[M].首尔:首尔大学校出版社,2005.
    6.李成制.高句丽西方政策研究[M].首尔:国学资料院,2005.
    7.白种伍.高句丽南进政策研究[M].首尔:书景文化社,2006.
    8.吴永赞.乐浪郡研究[M].首尔:四季节出版社,2007.论文集
    1.森浩一编.考古学と地域文化[C].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Ⅲ.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刊行会,1987.
    2.编集代表西谷正.韩半岛考古学论丛[C].东京:すずさわ书店,2002.
    1.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2.高句丽研究文集[C].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
    3.边疆考古研究[C].科学出版社,2009.
    1.高句丽古坟壁画——第三回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集[C].高句丽研究会,1997.
    2.清溪史学16、17合辑[C].,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清溪史学会,2002.
    3.第27届韩国考古学全国大会论文集——高句丽考古学的诸问题[C].韩国考古学会,2003.
    4.第33回韩国上古史学会学术发表大会——乐浪的考古学[C].韩国上古史学会,2005.
    5.高句丽古坟壁画——第3回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集[C].高句丽研究会,1997.
    1.全虎兑.高句丽古坟壁画研究——以来世观的表现为中心[D].首尔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1997.
    2.筱原启方.高句丽的国际秩序认识的成立与展开[D].高丽大学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1.青山公亮.带方郡考[J].朝鲜学报第四十八辑,1968:277-286.
    2.东潮.高句丽文物に関する编年学的一考察[J].橿原考古学研究所论集10[C].吉川弘文馆,1988年:271-306.
    3.东潮.集安の壁画坟とその变迁[J].好太王碑と集安の壁画古坟[M].木耳社,1988.
    4.东潮.辽东と高句丽壁画——墓主图像の谱系[J].朝鲜学报第百四十九辑,1993年:1-46.
    5.东潮.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横穴式石室坟の出现と展开[J].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研究报告》四七,1993.
    6.东潮.高句丽の王陵と王权——陵园制·战争·支配形态[J].韩半岛考古学论丛[C].すずさわ书店,2002.
    7.池内宏.前汉昭帝の四郡废合と后汉诸の记事[J].满鲜史研究上世编[M].吉川弘文馆,1951.
    8.池内宏.乐浪郡考[J].满鲜史研究上世编[M].吉川弘文馆,1951年.
    9.池内宏.公孙氏の带方郡设置と曹魏の乐浪带方二郡[J].满鲜史研究上世编[M].吉川弘文馆,1951.
    10.上原和.德兴里壁画墓の墓志铭と壁画[J].艺术新潮,1979(2).
    11.今西龙.大同江南の古坟と乐浪王氏の关系[J].朝鲜古史の研究[M].近泽书店,1970.
    12.绪方泉.高句丽古坟群に関する一试考——中国集安县における发掘调查を中心にして(上、下)[J].古代文化第37卷1册,1—16;第3册,95—114,1985.
    13.冈崎敬.安岳三号坟(冬寿墓)の研究——その壁画と墓志铭を中心として[J].史渊93,1964:37-81.
    14.小田富士雄.集安高句丽积石墓遗物と百济·古新罗の遗物[J].古文化谈丛第6集, 1979:201-219.
    15.谷井济一.高句丽时代双楹塚——□绘解说[J].考古学杂志第4卷第10号,1915.
    16.关野贞[J].高句丽时代の壁画(三)[M].国华298,1915.
    17.高久健二.乐浪砖室墓の研究——砖室墓の分期、编年および诸问题の考察[J].第33回韩国上古史学会学术发表大会——乐浪的考古学主题发表4,2005.
    18.谷丰信.四、五世纪の高句丽の瓦に関する若干の考察—坟墓发见の瓦を中心として—[J].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08,1989:225-307.
    19.田中俊明.高句丽の平壤迁都[J].朝鲜学报》百九十辑,2004:21-60.
    20.田村晃一.乐浪北部的砖室墓[J].乐浪と高句丽の考古学[M].东京:同成社,2001.
    21.武田幸男.德兴里壁画古坟被葬者の出自と经历[J].朝鲜学报第百三十辑,1988:
    299-334.
    22.武田幸男.高句丽官位制の史的展开[J].高句丽史と东アジア[M].岩波书店,1989.
    23.内藤湖南.关于高句丽古墓的壁画[J].中国绘画史[M].中华书局,2008:183-209.
    24.永岛晖臣慎.高句丽の都城と建筑[J].难波宫址の研究(七)[C].1981.
    25.中村润子.高句丽壁画古坟と乐浪の故地[J].考古学と地域文化[M].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Ⅲ,同志社大学考古系列丛书刊行会,1987:513-527.
    26.中山清隆,大谷猛.高句丽·地境洞古坟とその遗物——马具类を中心として[J].古文化谈丛第12集,1983:211-223.
    27.西本昌弘.乐浪·带方二郡の兴亡と汉人遗民の行方[J].古代文化41,1989:14-27.
    28.西本昌弘.带方郡治の所在地と辰韩廉斯邑[J].朝鲜学报百三十辑,1988:37-66.
    29.町田章[J].汉代纪年铭漆器聚成[J].古代东アジアの装饰墓[M].京都:同朋社,1980:25-49.
    30.三上次男.乐浪郡社会の支配构造と土著社会の状态[J].古代东北アジア史の研究[M].吉川弘文馆,1966.
    31.三崎良章.北魏の对外政策と高句丽[J].朝鲜学报百二辑,1981年:101-158.
    32.门田诚一.高句丽古坟における瓦塼使用の方法とその意味——新出土瓦当铭の检讨から[J].古代文化第60卷第3号,2008年:56-69.
    33.吉井秀夫.朝鲜三国时代における墓制の地域性と被葬者集团[J].考古学研究第
    49卷第3号,2002年:37-51.
    34.洼添庆文.乐浪郡と带方郡の推移[J].东アジア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讲座3 [M].东京:学生社,1981年:21-55.
    1.金瑢俊.安岳3号墓的年代与主人公[J].文化遗产,1957(3).
    2. Kim In-cheol.台城里3号壁画墓的筑造年代与主人公问题[J].朝鲜考古研究,2002(1):6-13.
    3.都宥浩.王险城的位置[J].文化遗产,1962(5).
    4.朴时亨.安岳第三号坟の主人公について[J].迷の五世纪を探る[M].读卖新闻社,1992.
    5. Park Yun-weon.安岳第3号墓为高句丽美川王陵[J].考古民俗,1963(2).
    6.朴晋煜.关于高句丽的幽州[J].历史科学,1980(10).
    7.朴晋煜.高句丽壁画墓的类型变迁与编年研究[J].高句丽古坟壁画——第3回高句丽国际学术大会发表论集[C].高句丽研究会,1997.
    8.孙永钟.关于德兴里壁画古坟的主人公国籍问题[J].历史科学,1987(1)。
    9.安炳灿.保山里与牛山里壁画墓的年代[J].朝鲜考古研究,1987(2):20-26.
    10. Lee Young-sik.关于安鹤宫址及周边高句丽墓群的年代[J].南北共同学术调查报告书2——高句丽安鹤宫调查报告书2006[M].高句丽研究财团,2007.
    11. Lee Chang-yeon.东岩里壁画墓的年代[J].朝鲜考古研究,1989(3):21-23
    12.田畴农.关于安岳下墓的第3号墓[J].文化遗产,1959(5).
    13.田畴农.再论安岳王陵[J].考古民俗,1963(12).
    14.朱荣宪.关于安岳第3号墓的被葬者[J].考古民俗,1963(2)
    15.台城里3号墓与安岳3号墓主人公再检讨[J].朝鲜考古研究,2005(3):10-14.
    16.讨论.安岳3号墓的年代与被葬者学术讨论会[J].文化遗产,1957(2).
    1.耿铁华.高句丽墓上建筑及其性质[J].高句丽研究文集[C].延边大学出版社,1993.
    2.耿铁华,林至德.集安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J].文物,1984(1):55-63.
    3.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与研究[J].考古,1959(1):27-35.
    4.康捷.朝鲜德兴里壁画墓及其相关问题[J].博物馆研究,1986(1):70-77.
    5.李殿福.集安高句丽墓研究[J].考古学报,1980(2):163-185.
    6.李凭.魏燕战争前后的北魏和高句丽[J].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李凭.魏燕战争以后的北魏与高句丽[J].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8.李凭.北朝与高句丽[J].北朝研究存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林世贤.吉林省集安洞沟古墓群七星山墓区两座古墓的考察[J].北方文物,1998(4):28-29.
    10.刘智永.幽州刺史墓考略[J].历史研究,1983(2).
    11.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2(1):101-104.
    12.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J].考古学报,1978(1):25-38.
    13.王志高.百济武宁王陵形制结构的考察[J].东亚考古论坛创刊号[C].,忠清文化财研究院,2005:157-180。
    14.魏存成.高句丽四耳展沿壶的演变及有关的几个问题[J].文物,1985(5):79-84.
    15.韦正.汉水流域四座南北朝墓葬的时代与归属[J].文物,2006(2):33-39.
    16.杨泓.高句丽壁画石墓[J].文物参考资料,1958(4):12-21.
    17.俞伟超.跋朝鲜平安南道順川郡龙凤里辽东城塚调查报告[J].考古,1960(1):59-60.
    18.张福有.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瓦当铭文考证与初步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4(3).
    19.张福有.集安禹山3319号墓卷云瓦当铭文释读与考证[J].中国历史文物,2005(3).
    20.赵俊杰.再论百济武宁王陵形制与构造的若干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C].科学出版社,2009年:249-258.
    21.郑岩.墓主画像研究[J].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C].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
    1.姜贤淑.高句丽石室封土壁画坟的渊源[J].韩国考古学报第40辑,1999.
    2.姜贤淑.高句丽古坟出土瓦当的变迁研究[J].韩国考古学报64辑,2007:34-73.
    3.孔锡龟.平安·黄海道地方出土纪年铭砖研究[J].震檀学报六十五号,1988:1-28.
    4.金秉模.抹角藻井性格的再检讨——中国至韩半岛传播的背景[J].历史学报第80辑,1978:1-26.
    5.金元龙.高句丽古坟壁画起源研究[M].震檀学报第21辑,1959:425-488.
    6.金希宣.高句丽封土石室坟的展开与乐浪、带方故地的支配样相[J].清溪史学16、
    17合辑,2002.
    7. Lee Yo-seong.最近安岳发现的高句丽古坟的壁画年代[J].历史文化财9,1949.
    8.林起焕.4世纪高句丽的乐浪、带方地域经营——以对安岳3号墓、德兴里古坟墨书铭的检讨为中心[J].历史学报第147辑,1995:1-45.
    9.崔钟圭.关于中期古坟的性格的简要考察[J].釜大史学第7期,1983.
    10.崔钟泽.黄州出土百济陶器例[J].韩国上古史学报第4辑,1990.
    11.崔钟泽.从考古学看高句丽的汉江流域进出与百济[J].百济研究第28辑,1998.
    12.崔钟泽.高句丽土器的编年[J].第27届韩国考古学全国大会论文集——高句丽考古学的诸问题[C].2003:27-60.
    13.洪潽植.乐浪砖筑坟的一考察[J].釜大史学第十七辑,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