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下链条是不能忽视的: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人才缺乏—经济落后,由此链条产生的积累、循环、因果效应非常明显。我们剖析这一链条,可以发现一个重要事实,教育落后是民族地区经济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真正瓶颈。
     本文以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办学体制、结构体系、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技能实训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之“弱”。从办学体制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政府投资为主,办学体制僵化,融资渠道狭窄,责权利不清晰,限制了职业教育发展;从结构体系而言,中等职业学校布局分散,资源整合存在较大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职教与普教、成教沟通衔接不畅;从办学模式而言,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发展缓慢,目前以“校校联合”办学模式为主体,通过借助经济发达地区合作学校的教学资源完成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输送;从专业设置而言,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多数专业与东部学校相同,现仅有少量特色专业,且发展不充分;从技能训练而言,因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教学方法很难保证、技能实训基地匮乏等因素导致技能训练薄弱。
     职业教育是民族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秘密武器”。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之“弱”已经严重限制了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展不能承受如此之“弱”。本研究呼吁通过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During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areas,the followingchain should not be ignored:economic backwardness-Educational backwardness-theshortage of professionals-economic backwardness.Accumulation,recycling,and theresultant effects generated by the chain is remarkable and an important truth couldbe summarized as follows:educational backwardnes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accounting for long-term economy lagging in minority are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most closelylink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weakness of vocational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ansu,Ningxia and Qinghai mainly from fiveaspects:the school running system,structural system,school running mode,professional settings,skills trainings.From the school running system,theinvestment ent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mainly the government;school systemis rigid and the financing channels are narrow;the duty,rights and benefits arenot clear.All these limit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s far as thestructural system is concerned,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minority areasscatter away and there is a big demand for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The higher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s slowly.The vocational education,general educationand adult education are in poor communication.From the school running model,thecooper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develops slowly,At present,the cooperativeschool-school model is of the main body,which cultures and transports the skilledto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using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helpingschools.From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s,the majority of profession in ethnic areasare the same with the eastern schools.However,there are only a small number ofinadequately developed characteristic professions.From skills training,the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is of weak skills resulting from the lackof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skills training conditions,seldom practice of teachingmethods,and other factors.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secret weapon”of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nddevelopment.The“weakness”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of Gansu,Ningxia and Qinghai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whichare unbearable to the nation.This study calls for efforts to increase vocationaleducation to promote region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引文
①一个自治区指宁夏回族自治区,八个自治州是指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青海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十二个自治县指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②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64页。
    ③古代社会也存在某些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是主要通过学徒制和生产实践的方式进行,一直未形成正规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形式。
    ①何波,刘旭东:《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ll—12页。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6年版,第176—177页。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4条。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14条。
    ①欧阳河:《试论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载《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1期,第25页。
    ②欧阳河:《试论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载《教育与职业》,2003年第1期,第25页。
    ③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2页。
    ①辞海编委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②国家教委职业教育中心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③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①除此之外,笔者对相关领域进行检索,其内容零星涉及“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吴明海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民族教育学通论》(哈经雄、滕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藏族古代教育史略》(谢佐、何波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朱解琳编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甘肃民族教育的回顾与前瞻》(李绍唐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等著作。
    ②《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是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西部地区民族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最终成果,由青海师范大学的何波先生与刘旭东先生完成。
    ③何波,刘旭东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2—99页。
    ④何波,刘旭东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171页。
    ⑤何波,刘旭东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251页。
    ①何波,刘旭东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361页。
    ②何波,刘旭东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419页。
    ③在何波与刘旭东先生所著《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主要阐述了这个问题。
    ④该著作是邹文泰先生主持的“九五”省部级课题《2l世纪:边疆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
    ①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64页。
    ①何波,刘旭东:《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吴天墀著:《西夏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②吴天墀著:《西夏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③朱解琳著:《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西宁:青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
    ①第斯桑结嘉措著:《藏医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②吴天墀著:《西夏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①吴天墀著:《西夏史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②朱解琳著:《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西宁:青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①谢佐,何波著:《藏族古代教育史略》,西宁:青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4—342。
    ①在我国,中等师范教育开始并不属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中等师范教育是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少数民族教育、成人教育等并列出现。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等师范教育日益被视为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基于此,在甘宁青各省教育年鉴中出现的职业学校、学生人数中并未包括中师的情况,在此说明。
    ②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452页。
    ③宁夏教育年鉴编写组:《宁夏教育年鉴(1949——1985)》,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页。
    ④宁夏教育年鉴编写组:《宁夏教育年鉴(1949——1985)》,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8页。
    ①杜小明主编:《青海教育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4页。
    ②杜小明主编:《青海教育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③马玉麟主编:《青海教育年鉴(1949——1990)》,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④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439页。
    ⑤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编纂委员会:《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439页。
    ①宁夏教育年鉴编写组:《宁夏教育年鉴(1949——1985)》,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②刘少奇1958年5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教育事业的发展,广大青少年要求升学读书,而国家教育经费有限,不少家庭也供不起孩子上学,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规模、高速度地进行,又感到劳动力紧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刘少奇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后一种是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这个设想,反映了刘少奇为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所进行的探索。当时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试验,取得了重要进展,只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才使这一改革中断。
    ③马玉麟主编:《青海教育年鉴(1949——1990)》,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①宁夏教育年鉴编写组:《宁夏教育年鉴(1949——1985)》,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1—42页。
    ②宁夏教育年鉴编写组:《宁夏教育年鉴(1949——1985)》,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③马玉麟主编:《青海教育年鉴(1949——1990)》,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页。
    ④马玉麟主编:《青海教育年鉴(1949——1990)》,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7页。
    ⑤西北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由于专业教师奇缺、技能实训基地匮乏、就业渠道不通畅,故在办学模式上多采用与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联合办学。民族地区的职业学校负责招生和基础课教学,合作学校负责专业课教学与安排就业,这种办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甘宁青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详见:赵翔宇,张洁:《校校联合: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2008年第5期,第19页。
    ①赵翔宇,张沽:《校校联合: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第18页。
    ①数据由临夏州教育局提供。
    ②在德国,职业教育被誉为其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赞誉职业教育在其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本节借用“秘密武器”一词,用意相同。
    ③李忠斌著:《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借鉴了侯佳老师《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争鸣》一文中部分学术成果。
    ①韩克茵等编:《希望之光——关于甘南藏族教育的探索与思考》,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①关春玉:《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48—52页。
    ①在本研究的第五章有详细论述。
    ②《提高劳动者技能扩大就业青海省化隆县职业教育越做越热》网址:http://www.openedu.cn/openpeixun/news/summary/2007-10-18/1 191957862870785.htm.
    ③田刚:《职业教育必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载《职教通讯》1999年第7期,第20页。
    ①李家祥:《少数民族文化与心理特点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载《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第137页。
    ①此部分笔者参考了教育部职成教司刘占山副司长主持的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制问题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②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①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②朱新生,唐以志:《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9期,第29页。
    ③朱新生,唐以志:《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9期,第29页。
    ④朱新生,唐以志:《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9期,第29页。
    ①朱新生,唐以志:《关于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理论思考》,载《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第9期,第30页。
    ②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①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①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徐晓东,邵文其等著:《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①刘占山,孙琳主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②李金初,曲艳霞主编:《学校国有民办制——北京十一学校八年办学体制改革总结报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l页。
    ③李金初,曲艳霞主编:《学校国有民办制——北京十一学校八年办学体制改革总结报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刘春生,徐长发编:《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①马建富主编:《职业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①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其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德国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根据受教育者与企业签订的培训合同,受教育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方面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学生”身份在学校接受职业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双元制”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高水平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②徐涵,高鸿主编:《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①徐涵,高鸿主编:《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211页。
    ②徐涵,高鸿主编:《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③徐涵,高鸿主编:《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7页。
    ④姜大源:《俄罗斯:建立“大职教”体系》,载《中国教育报》2007年5月17日第3版。
    ⑤日本在初中开始设“职业科”,分为农业、工业、商业、水产、家政等课程,但其不是专门实施职业教育,并不是学习生产现场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而是以此体验创造性劳动的喜悦,理解有关的现代技术,从而为将来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在社会上谋生奠定基础。
    ①徐涵,高鸿主编:《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②权锦兰:《韩国职业教育政策与发展趋势》,载《现代技能开发》,2001年第8期,第61页。
    ③《青海职业教育陷入“有校无生”尴尬局面》,网址:http://news.sina.com.cn/o/2005-11-28/09157558025s.shtml
    ①古志华,古翠凤:《浅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载《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第14页。
    ①上官子木著:《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②上官子木著:《教育的国际视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③刘合群主编:《职业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①王凌,曹能秀:《边疆民族地区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66页。
    ①回归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欧洲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要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传统教育视学生辍学为消极行为,而回归教育认为可以化作积极行为,即在一定时期内主动离开校园,就业、旅行和进行社会活动,尔后重返学校,这样会提高学习效果。回归教育强调受教育者的平等权利,个人离校和复学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②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①马建富:《职业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2页。
    ①任玉林:《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0期,第48页。
    ②赵翔宇,张洁:《校校联合:临夏回族自治州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第18页。
    ①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②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夏回族自治州教育志》,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439页。
    ③资料由临夏市职教中心提供。
    ④资料由临夏县职业技术学校提供。
    ①马建富:《职业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马建富:《职业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赵翔宇,张洁:《校校联合: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调查分析》,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 年第5期,第18页。
    ①王珍:《民族职教:春天在哪里?》,载《中国民族报》,2007年7月20日,第3版。
    ①林日葵,姜文云著:《藏传艺术珍宝——唐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①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162页。
    ②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③参见《古兰经》第2、3、4、5、6、7、8、9、10、11、17、23、24、25、26、30、35、55、62、72、83章等章节。
    ①(巴基斯坦)赛·菲·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②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8页。
    ③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①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0页。
    ①赵翔宇,张沽:《校校联合:临夏回族自治州办学模式调查与分析》,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5期,第19页。
    ①赵俊杰:《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化隆县为“拉面经济”保驾护航》。载青海新闻网,网址:http://news.sina.conl.cn/o/2008-07-08/08181413 1571s.shtml.
    ②赵俊杰:《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化隆县为“拉面经济”保驾护航》。载青海新闻网,网址:http://news.sina.com.cn/o/2008-07-08/081814131571s.shtml.
    ③赵俊杰:《倾力打造特色品牌化隆县为“拉面经济”保驾护航》。载青海新闻网,网址:http://news.sina.com.cn/o/2008-07-08/081814131571s.shtml.
    ①冯国凡,高小和:《西部职业教育策略》,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②数据由临夏州教育局提供。
    ①赵翔宇:《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薪酬管理研究——以公平理论为视角》,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67页。
    ①张玉玲:《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浅议》,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8期,第155页。
    ①叶俊:《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浅析》,载《湖南农机》,2007年第9期,第53页。
    ①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①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①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2页。
    ①刘合群主编:《职业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②刘合群主编:《职业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③甘南州畜牧学校的前身为尕海畜牧学校,是1959年6月由甘肃省农牧厅批准建立的,校址在今碌曲县尕海草原,故名为尕海畜牧学校。1962年停办。1966年甘南州委决定在夏河县桑科草原重建畜牧学校。1970年西北民族学院撤销,该学院畜牧系教授、讲师三十多人,连同该系部分教学试验仪器、设备下放桑科畜 牧学校,重定校名为甘南州桑科畜牧兽医专科学校。1975年改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学校。1981年学校迁到州首府所在地—合作市。
    ①参见《甘南州畜牧学校情况汇报》材料,由甘南州畜牧学校提供。
    ①数据由宁夏轻纺学校提供。
    ②任玉林:《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0期,第47页。
    ①宁夏机电工程学校毕业生马建国《知识改变命运勤奋铸就精彩》演讲稿。
    ②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宗秋荣:《“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试验”课题研究十五年成果汇报会综述》,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第95页。
    ②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准备特点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1页。
    ③广州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物理研究学会:《中职学生物理课程学业成就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04)。
    ④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一种非法宗教组织。
    ②近代伊斯兰教复古主义派别。亦称瓦哈比派运动。18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半岛纳季德的伊斯兰学者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创立。该派自称“认主独一者”(Tawhid,陶希德)。因其创始人瓦哈卜的名字而得名,是近代伊斯兰教复兴思潮和运动的前驱。瓦哈卜的宗教思想是吸取逊尼派罕百里学派的教法学说和伊本·泰米叶(1263~1328)的复古主义思想,并针对时弊,提出了瓦哈比派的宗教复兴的主张。他所著的《认主独一论》、《信仰基要》、《疑难揭示》等,奠定了该派教义学说的基础。主要传播于阿拉伯半岛,以及埃及、苏丹、利比亚、尼日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并在世界不少地区都有影响。
    ③鲁格曼·康义编著,自哈文丁·志信校:《二十年奋斗的历程临夏中阿学校简史(1977——1997)》,第11页。
    ④马兰:《西部忠魂》,银河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①鲁格曼·康义编著,白哈文丁·志信校:《二十年奋斗的历程临夏中阿学校简史(1977——1997)》,第12页。
    ①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论文,第7页。
    ①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论文,第23页。
    ②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论文,第14页。
    ③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西北民族大学硕士生论文,第14页。
    [1]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3]王希隆:《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4]]黎军:《甘青宁民族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5]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6]洲塔,乔高才让:《甘肃藏族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赵利生:《民族社会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8]李静:《民族心理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9]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0]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孙若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年版;
    [14]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6]冯增俊,万明钢:《教育人类学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7]何波,刘旭东:《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18]杜生一:《甘青藏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9]夏铸,李文璞:《藏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王力生:《甘肃民族教育发展概况》,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1]谢佐,何波:《藏族古代教育史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朱解琳:《甘宁青民族教育史简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李绍唐:《甘肃民族教育的回顾与前瞻》,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4]林日葵,姜文云:《藏传艺术珍宝——唐卡》,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版;
    [25]李忠斌:《民族教育投资与民族地区经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6]黄育云:《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马玉麟:《青海教育年鉴》,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8]王振岭:《青海牧区教育发展研究》,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9]杜小明:《青海教育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张学强:《西北回族教育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吴明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2]钱明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3]王鸣皋:《职业教育实践与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高永久:《西域古代伊斯兰教综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35]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走向辉煌的中国民族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6]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7]吴德刚:《西部教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38]马建富:《职业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彭民璋:《西部职业教育改革与教育均衡发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0]于伟:《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3]中国职教协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4]刘合群:《职业教育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5]赵兴碧:《职业教育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徐涵,高鸿:《中外职业教育体系比较研究》,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杨欣斌:《高等职业教育方法论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9]姜军:《中国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50]刘占山,孙琳:《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1]徐晓东,邵文其:《社会转型与办学体制创新》,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李金初,曲艳霞:《学校国有民办制——北京十一学校八年办学体制改革总结报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3]扎洛:《藏传佛教文化圈》,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4]巴登尼玛:《文明的困惑:藏族教育之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55]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西北民族 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
    [2]杨秀军:《湖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董春:《文化变迁中的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四川省茂县职业教育调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聂春霞:《西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杨眉:《西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供求分析——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个案分析》(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李家祥:《少数民族文化与心理特点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载《教育探索》2007年第11期;
    [7]任玉林:《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20期;
    [8]古志华,古翠凤:《浅论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载《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
    [9]关春玉:《宁夏产业结构演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0]田刚:《职业教育必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载《职教通讯》,1999年第7期;
    [11]杨秀军:《21世纪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载《民族论坛》,2004年第11期;
    [12]赵鹏程:《阿坝州民族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13]王凌,曹能秀:《边疆民族地区实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载《云南师范大学学院》,2000年第3期;
    [14]林琼芳:《不同民族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比较及教育建议》,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5]王爱华:《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途径》,载《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6]罗康隆:《关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思考——贵州民族职业教育调查报告》,载《民族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17]阎立新:《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探索》,载《满族研究》,2002 年第3期;
    [18]李枚:《论建立和完善贵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载《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9]张守平:《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20]马永涛:《论民族高等院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1]詹先友:《论制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6期;
    [22]杨秀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载《中国民族教育》,2006年第1期;
    [23]李尔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改革初探》,载《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24]丁子平:《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调查与分析》,载《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5]唐志军:《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开发》,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6]周宏:《努力发展西部山区少数民族的职业教育》,载《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第1期;
    [27]于丽亚:《浅谈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载《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28]于鸣:《浅谈民族贫困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9]周梁云:《浅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若干法律问题》,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0]蒋国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载《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31]陈静:《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构想》,《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6期;
    [32]赵秋娥:《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对策》,载《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33]韩珍:《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加快民族职业教育发展》,载《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4]钱文卿:《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努力开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新局面》,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28期;
    [35]欧阳建良:《转变教育观念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学工作回顾》,载《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36]王振岭:《青海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对策》,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37]刘琴成:《发展青海职业教育的一点思考》,载《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