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和Internet的发展,医疗资料的数字化和可交流性
    日益受到医疗人士,包括中医师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中医医疗档案的数字化、
    中医“望闻问切”的数字化记录和建立可交流的中医相关数据库。全套系统包括
    笔记本电脑、多功能脉象诊断仪、舌象采集系统和专用的中医辅助诊断软件系统。
    中医脉诊历来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辅助并
    模拟复杂的中医脉诊过程,促进中医药学的现代化发展,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
    医学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针对目前脉象形成机理尚未完全搞清、没有能全面反
    映脉象属性变化的脉诊仪问世的现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重点课题的资助下,我们在原有的MX-II、ZJ-2型脉诊仪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
    了新型的多功能脉象诊断仪,并开发了脉动信号的拾取和分析软件,进行了一定
    量的临床脉象采集工作,初步探讨了脉象的位、数、形、势形成机理与脉图特征
    点的关系。
    新型的多功能脉象诊断仪是采用集电阻应变式、光感式、电阻抗式传感器
    于一身的组合式传感器,可以同步描记脉波压力波、心电图II导联、阻抗容积
    波和指端容积波。与以前的脉诊仪相比,新型脉象诊断仪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其核心部分只有220g重,采用USB供电,无需外接电源,便于医生出诊使用。
    在人机对照探讨脉图参数特征的过程中,根据脉图参数值,运用“位、数、形、
    势”理论,可以初步分析出脉搏的“位、数、形、势”等基本脉搏特征。即使在
    压力脉图中,不同的脉象的脉图特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体现。
    望舌诊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望舌可以了解脏腑气血的盛衰、病邪
    所在的浅深、病情变化的进退,对处方用药和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舌体裸露舌
    象变化迅速而明显,是病情变化最灵敏的外象反应,而且此诊法简便易行,所以
    它已成为临床辨证必不可少的客观依据。客观记录和描述舌的图像,是中医数字
    化和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利用计算机
    来处理舌诊内容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我们研究组在中医舌象真彩色图像系统
    研究的基础上,以RGB色彩分析模型为基础,结合数码技术,在既往的中医数
    字化脉诊研究、中医辅助诊断软件开发的基础上,初步开发了中医彩色舌诊图像
    记录和处理系统。
    中医辅助诊疗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中医师记录病情、参与辨证、
    提示诊断、协助处方以及进行某些远程医疗和教学的计算机辅助系统。我们课题
    组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开发出适用于中医临证及辅助教学的计算机模拟系统
    (TCMCADS生成系统)并获得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随着计算机技术
    的飞速发展,原有的软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的需要,同
    时由于有了更快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更完善的软件开发平台和方兴未艾的国际互
    联网技术,使得以前很难实现的或不可能实现的设想(如实时辅助诊疗和远程医
    疗和教学)逐渐成为可能。我们在TCMCADS生成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了其合
    理的医理设计,重新编写了新的中医辅助诊疗系统软件,进行病历记录、辅助诊
    断和脉象舌象采集。
With the global information-based tide and glob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gital and standard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risen to the schedule, It is
    increasing constantly to carry on the demands of exchanging,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f Chinese medicine by modern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CMCADS which had been developed early. It can make
    digital examination by feeling the pulse and viewing tongue , gather and reappear the
    pulse image of Chinese medicine, as well as tongue pictures. It offers an easy to use
    platform for Chinese medicine doctor's clinical work.
    Pulse-feeling diagnosis method has always been very import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use the up-dated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help and imitate the complicated course of pulse-feeling, promoti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We manufacture a new multi-func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and exploit software independently to acquire and analyze the pulse signals. The new
    multi-func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by using the integrated sensor, which includes
    resistance strain gauge, photohead and impedance sensor, is only 220g in weight and
    is powered by the USB port of the notebook. It is able to collect the pulse pressure,
    input impedance of radialis artery signal, finger-point blood volume signal and
    electrocardiogram II signal at the same time or detect each signal alon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pulse position, rate, shape and force" , we analyzed preliminarily the
    pulse's properties and tried to establish the organic relations among pulse conditions,
    wave graphs, diseases, syndromes and syndromes and symptoms.
    The tongue examination is based on a digital camera and the RGB color model
    to record the picture of the tongue and can analysis the color of the tongue point by
    point.
    The assistant diagnostic system of TCM consists of the pulse-feeling and tongu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nd case recording software. It can assist doctor to record the
    case and give some diagnosis and prescription advices to him.
引文
[ ] 朱颜 中医对高血压症的认识和治疗 中华医学杂志 1953;(8):605
    [ ] 石山仁 笠原宏 触觉检测脉波计——依手指触觉和压觉的可视化制成的脉
    波计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1;13(1):13~14
    [ ] 钱宗才 “浮、中、沉”压力标定设计的中医脉图信号采集系统 第四
    军医大学学报 1991; (6): 411-414
    [ ] 梁中庆 阮晓声 光闸式桡动脉搏传感器的研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
    志 1996;13(1):55-57
    [ ] 闫述池 胡家宁 刘明岩等 仿中医脉象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医
    学物理学杂志 1996; 13(4): 245-247
    [ ] 郑行一 多维脉象信息检测 医疗器械 1985;9(5):1-5
    [ ] 陈先农 罗致诚 一种区分检测中医脉学脉波信息的新方法 中国生
    物医学工程学报 1984 3(3):170-175
    [ ] 费兆馥 中国脉诊研究.第一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 1991:135-138
    [ ] 傅骢远 脉诊浮、沉、虚、实的客观指标探讨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10): 603-605
    [ ] 王强 脉诊“举、寻、按”三候客观标准的初步研究 中国医药学报
    1993; (2): 15-18
    [ ] 朱德增 用超声多普勒学流检测技术研究脉象的探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11;47-封三
    [ ] 唐金元 高血压病寸口跌阳脉多普勒血流图与辨证关系的研究 辽宁中
    医杂志 1992; (6): 1-3
    [ ] 徐胜民 弦、平、细脉的超声脉冲多普勒测定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1; (6): 49-50
    [ ] 藤田六郎 脉诊的研究第19报:用超声波脉诊仪的六部定位脉诊客观化第1
    报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6; (1): 12-14
    [ ] 傅骢远,牛欣 中医脉象今释 第一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175、191
    [ ] 杨玉星 彭涤芳 孙济民等 微型脉搏波光学传感器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990;(1):18-21
    [ ] Wei.L.Y et al J. Acupuncture 1984;12(3):205
    [ ] 王炳和 杨禺 相敬林 脉搏声信号检测系统实验设计及功率谱特征 中华物
    理医学杂志 1998;20(3):158-161
    [ ] 傅骢远 张晴 姚宝善 脉搏图参数的自动测算 应用生理学杂志
     1986;2(2):153
    [ ] 郭振球 微观辨证与微型电脑──察色辨证微型计算机自动分析系统之
    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1986;11:6-8
    [ ] 张镜人 杨天权 郑秀春等 电子计算机自动诊断中医脉象106例分析 辽
    宁中医杂志 1993;11:13-14
    [ ] 徐黎明 宿明良 刘海涛等 中医全自动脉象诊疗议的脉理分析与设计构思
     中医药研究 1995;3:15-16
    [ ] 王爱民 张维廉 田志芬等 脉象计算机识别和分类研究初探 生物医学
    工程学杂志 1992;9(1):86、90
    [ ] 马援 吴少华 杨易灿等 脉图循环功能自动分析仪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第
    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3;14(2):134-136
    [ ] 李震 赵星 陈小鸥等 脉搏波特征点的自动识别 信息与控制
     1989;1:59-64
    [ ] 赵冠英 王瑞鹏 王翠珍等 643例健康成人左侧脉象的脉搏图形分析 中
    西医结合杂志 1987;7(4):221
    [ ] 费兆馥 金寿山 殷文治等 平人昼夜脉象及“胃、神、根”的观察 上
    海中医药杂志 1981;7:44-47
    [ ] 全国中西医结合第二届四诊研究学术会议纪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8;8(4):254-256
    [ ] 钱静庄 殷文治 113例学龄儿童脉图与心血管功能的观察 上海中医
    药杂志 1992;10:46-封三
    [ ] 郑进 王景明 王志红 45例正常青年人脉图的初步研究 云南中医学院
    学报 1994; 17(3): 25-27
    [ ] 郑晓南 袁肇凯 李冰星 从正常人脉图参数分析平脉的性别差异 湖
    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06.25; 17(2): 40-41
    [ ] 宣文虎 郭芝玉 赵玫等 健康青年男女脉象观察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86;3:45-46
    [ ] 张忠惠 滑脉诊断早期妊娠的评价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3; (5): 276-277
    [ ] 尤昭玲 妇科离经脉与正常产程关系的初步研究 天津中医
     1986;3(1):25-29
    [ ] 小川秀树 对脉诊客观指标的探讨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1996;46(6):99
    [ ] 张伯纳 殷文治 费兆馥等 正常人脉象四季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 上海中
    医药杂志 1984;10:42
    [ ] 肖珙 李鲁杨 李光华等 正常人四季脉图1131幅分析 山东医学院
    学报 1984;22(1):13-20
    [ ] 肖一之 王毅波 徐世序等 健康成人脉象的多元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
    学报 1987;8(1):38-41
    [ ] 黄世林 中医脉象研究
    [ ] 周永莹 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弦脉的血液动力学观察 北京医学
    院学报 1984.5; (2): 129-132
    [ ] 李果刚 高血压病寸口六部脉图心功能观察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3;
    (1): 44-47
    [ ] 傅凯宁 陈富裕 徐兰义 动脉硬化患者脉象图参数特征研究 兰州
    医学院学报 1991; (1): 51-53
    [ ] 张镜人 杨天权 郑秀春等 脉象图诊断动脉硬化的判别分析和临床应用
    (一) 辽宁中医杂志 1994;21(8);337-339
    [ ] 徐蓉娟 费兆馥 李文 等 62例慢性胃炎患者寸口六部脉图与中医辩证关
    系的探讨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 (10): 45-47
    [ ] 干国珍 肝癌患者的舌脉初探 河南中医 1987; (增刊): 72-73
    [ ] 王玉茹 周锦程 田树新等 急性无黄疸型乙型病毒性肝炎73例脉象图分析
     中医函授通讯 1992; (1): 19
    [ ] 周锦程 王玉茹 田树新等 对717例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脉象图的
    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1992;2:4-6
    [ ] 陈素云 林院昌 李幼阳等 血液病患者的心功能及其与脉象脉图的关
    系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 (3): 148-150
    [ ] 李筱梅 45例高脂血症舌脉分析 四川中医 1986; (9): 52
    [ ] 唐由君 张素芹 144例“再障”脉诊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1995.03.18; 22(3): 116-117
    [ ] 唐由君 顾振东 李琰等 150例急性白血病脉诊的临床研究 浙江中医
    杂志 1988; (1): 3-4
    [ ] 周丽华 于兰馥 202例妇科手术前后脉舌诊变化的临床观察 云南医
    药 1991; (4): 243-245
    [ ] 刘学民 登革热病的舌脉诊观察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 (2):
    107-108
    [ ] 松多邦夫 应用脉诊计探讨RA的特征(2)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1996;46(6)-178
    [ ] 松多邦雄 脉诊计对RA特征的测定(3) 日本东洋医学杂志
     1997;47(6)-138
    [ ] 李绍芝 对细脉者脉图参数和心输出量的初步观测 辽宁中医杂志
     1988;1:42-43
    [ ] 李绍芝 谭日强 颜文明 细脉者脉图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初步观测 浙
    江中医杂志 1989;8:337-339
    [ ] 李敏 细脉客观化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1992; (11): 1-3
    [ ] 朱德增 对细脉者脉图自动判别血瘀证及其机理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
    1991; (12): 3-5
    [ ] 朱传湘 李冰星 向华林等 迟、数、缓脉脉图参数观测 湖南中医学
    院学报 1994.06.23; 14(2): 42-44
    [ ] 李冰星 李绍芝 余浩 虚证患者脉图参数的观测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7;17(4):30-32
    [ ] 李冰星 颜文明 杨连初 气虚、阳虚患者脉图参数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湖
    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0; (4): 213-216
    [ ] 张镜人 MX-3型脉象仪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及其对气虚辨证的意义
     辽宁中医杂志 1984.6; (6): 26-29
    [ ] 唐荣德 血瘀脉涩和血虚脉细患者血液流变学观察 湖南中医学院
    学报 1994.03.23; 14(1): 41-43
    [ ] 袁肇凯; 杨运高; 黄献平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证若干指标的观察分析 中
    国中医药科技 1995.07.20; 2(4): 9-11
    [ ] 远藤次郎 三部九候诊的研究(第一报)——脉诊的意义 日本东洋医
    学杂志 1988;39(1):9-15
    [ ] 丘瑞香 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实验研究:正常人左右关脉与肝脾内在联
    系的探讨 中医药研究 1991; (5): 26-28
    [ ] 朱俊奎 寸口脉诊脏腑定位的探讨 辽宁中医杂志
     1981;11:17-20
    [ ] Wei.L.Y. et al Am. J. Acupuncture 1984;12(3):205
    [ ] 龚安特 中医“三部九候”切脉的力学机理 湖南医药杂志 1984;
    (1): 2-6
    [ ] 后桂萍译 脉诊的客观方法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 (3):
    14-15
    [ ] 颜之亨 脉诊“六部脏腑分属定位法”的临床检验 北京中医学院学
    报 1985; (5): 12-15
    [ ] 吴智兵 寸关尺与脏腑对应关系的探讨——附肝胆湿热证六部脉象分析
     北京中医学院1992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 杨昌煜 寸、关、尺脉与桡动脉下段的解剖关系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4.04.10; 16(1): 62-63
    [ ] 陈先农 罗致诚 中医脉波的“掌弓旁路效应”与“取脉压阻效应”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84.6; (2): 95-100
    [ ] 王东生 脉诊中的一些力学现象 国医论坛 1993; (5): 25-28
    [ ] 杨天权 张镜人 柳兆荣等 脉搏波的传播和临床脉诊 国外医学·生物
    医学工程分册 1985; (2): 82-88
    [ ] 傅骢远 中医脉诊研究述评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3; (2): 3-10
    [ ] 孔宪明 池谷敏郎 高泽谦二等 脉象(诊)与加速度脉波的相关性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21(2):120-122
    [ ] 王强 《脉经》二十四脉的雷达图与星座图
    [ ] 吴望一 樊瑜波 是长春 切脉的数学模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1): 66-74
    [ ] 李惜惜 柳兆荣 陈德奎等 非线性弹性腔理论与心血管参数的无创伤
    检测 医疗器械 1981;5(3):;7
    [ ] 柳兆荣 李惜惜 黄荣 非线性弹性腔模型的改进 力学学报
    1986;;18(1):22
    [ ] 张镜人等 脉搏波线化理论对正常人桡动脉脉图和脉象的分析 中国生
    物工程学报 1987;6(3):168
    [ ] 喻方亭 陈素云 吕志平等 应用脉博波的线化理论对70例弦脉脉图的
    分析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10): 603
    [ ] 李果刚 雍丽 徐建国等 虚实辨证的脉图判别式及其特征值参数研究 贵
    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7;19(4):60-61
    [ ] 陈东汉 脉图在高血压病和冠心病的计量诊断中的应用 福建中医药
    1987; (4): 25-26
    [ ] 陈东汉 中医弦脉的计量诊断初步探讨 福建中医药 1986; (4): 33-36
    [ ] 杨天权 郑秀春 孙瑾等 典型相关分析在脉图研究中的应用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01.10; 7(1): 5-6
    [ ] Wang WK, Hsu TL, Chiang Y, et al. Study on Pulse spectrum
    change before deep sleep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 to EEG. Chinese. J.
    Med. Biol. Eng 1992;12:107
    [ ] Wang WK, Wang Lin YY. Th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ba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d prog Thr.Techno 1992;19:1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