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模式中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法学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固体废物在传统经济发展的理念下就是污染源,是发展的包袱。现有的有关固体废物的法律都是以防治为主,是一种被动的承受,人们只能忍受废物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不利,被动的防治。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关注还是不够,现行法律只体现了末端治理理念,这种陈旧落后的理念已经不能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要加以改变。
     而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固体废物就是资源,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法律应当以固体废物资源化为重点,从而才能够体现源头治理、全过程控制的思想。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是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污染控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用综合性指标看待经济的发展问题,重视节约资源和能源,污染预防和废弃物循环利用,这是一种善待自然,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融为一体的可持续的物质闭循环流动经济发展模式。
     现今只有靠法律的规定来有效的推动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制定和完善我们的循环经济立法,确立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并且将这种科学先进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立法工作中和制定的法律中,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规范和控制生产和生活当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并根据具体的法律规范来有效的将其资源化,进一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
     本文在确立了固体废物就是资源的理念基础之上,从固体废物对我们生产生活的污染情况入手,阐述和分析了产生这种污染状况的多方面原因;接着指出了固体废物资源化的路径选择,指明了要通过技术进步来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化,通过政策法规来规范监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通过国家推动及市场经济来引导固体废物资源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推动和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
     其次本文着力研究了循环经济的相关问题。从最基本的循环经济内涵和原则入手,分析比较了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要又好又快的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就得依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再次本文研究了我国固体废物资源化立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入手,阐述了固废法的沿革及其主要内容和特点,修订固废法的重大意义以及修订案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制度的突破,最后提出了固废法的缺陷和不足。
     最后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循环经济立法模式以及对我国的启示。阐述了德国、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现状,从中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得出了其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一些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勇敢的承认我们的不足,大胆的实践,才能发展,才能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结论是固体废物就是资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是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最佳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需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和推动。固废法是我国固体废物防治的基本法,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我国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Solid waste in tradi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pol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rden. Of the existing solid waste control laws are mainly a passive affordable, One can only waste brought us all kinds of unfavorable bear the silence, the passive control. Of solid waste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oncern is not enough, the only manifestation of the legal end management philosophy, such obsolete concept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need to be changed.
     In a cyclical economic philosophy, solid waste is a resource, is putting the wrong position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valuable resources. The law should solid waste into resources, so as to reflect its source,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inking.
     Recycling economy is a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based on the efficient use of resources and the recycling of the core, "reduce, reuse, recycle" principle,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consumption, low emission, High efficiency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paradigm, its essence is to use as few resources as possible consumption and minimal environmental cost of th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maximum efficiency; it is people-oriented and implementing a new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ssential requirement, is from the end of treatment to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control. Cycl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s a guide, with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economic indicators of development issues, importanc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waste recycling, which is a kind of natural, put cleaner production and waste utilization of the integrated sustainable material flows closed cycl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present, only relying 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la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a recycling economy development. Develop and improve our cycle of economic legislation, establishing sources of governance and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cept, and such 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 into our legisla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laws, be at a higher altitude to regulate and control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the solid wast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laws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use of its resources, and further production of human life service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solid waste resources is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Solid waste from the production of our lives start of the pollution,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such pollution have many reasons for the situation; then pointed out the solid waste resources of the path chosen, identified through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o promote the solid waste of resources, adoption of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standardize the supervision of solid waste resources, through promoting the market economy and to guide the solid waste resource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to promote and achieve solid waste resource.
     Secondly paper devoted to studying the economic cycle related issues. From the most basic economic cycle meaning and principles, the analysis compared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growth model and cycle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come to the realization of what the quickest solid waste resources must rely on the cycl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mportant conclusions.
     Again this paper, the solid waste our resources of the legislative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defect. From th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 start. Expounded the Evolution and the main content and features, revise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mendment to the solid waste pollution prevention system breakthrough Finally, the flaws and shortcoming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st of the foreign economic cycle model legislation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China. Expounded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recycling economy status, gain som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reached its cyclical economy of our legislative some enlightenment. He fact, we can learn a good lesson. Courageous recognition of our shortcomings and bold practice to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conclusion is solid waste is resources, cycl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s solid waste resources of the best mode of development, cycl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ed for the creation of legal means to regulate and promote. is solid waste control of the Basic Law, but also in practice, to continue to improve, proceeding from actual conditions, Construction of the cycle of economic and legal system.
引文
[1] 周珂《环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197 页
    [2]《固体废物鉴别导则(试行)》[S] 国家环保总局 2006 年 3 月 9 日
    [3] 周珂《环境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 197-198 页
    [4] 2006 年中国统计年鉴 [R]
    [5]《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R] 第 9 页
    [6]《人民日报》[N] 2006 年 11 月 23 日 第 6 版
    [7]《2006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R]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8] 孙佑海《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借鉴》[A]
    [9] 田义文《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畜牧业废弃物矫正研究》[C] 《绿色渭北-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第 115 页
    [10] 建设部 2006 年统计资料 [R]
    [11] 何品晶等主编《城市固体废物管理》[M] 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 页。
    [12] 毛如柏,冯之浚主编《论循环经济》[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7 页
    [13] 汪劲、田秦等《绿色正义-环境的法律保护》[M] 广州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08 页
    [14] 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环境立法目的论》[M] 法律出版 2000 年第 140 页
    [15] 张庆卫 张式军《循环经济立法比较研究》[J]《经济师》2006 年 6 期
    [16] 李斌《论我国能源环境问题及其法律规制》[M] 中国人民大学
    [17] 杜世勋《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模式与机制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6)
    [18] 朱铁臻《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N] 中国经济时报 2005-4-19
    [19] 范跃进《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D]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0] 张路《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J] 《东岳论丛》 2005.2
    [21] 张录强《循环经济的宏观路径——三循环理论》[J] 《经济经纬》2005(3):第 24-26 页
    [22] 彭易成,张霞《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研究》[J] 《现代经济探讨》2005(7)
    [23] 陈德敏 黄伦宽《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管理立法刍议》[A]
    [24] 顾向一 成红《国外循环经济立法—以德日为例》[A]
    [25] 邓俊《城市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型管理摸式的探讨》[R] 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
    [2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 年第 33 号)关于发布《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发布导则》的公告 [S]
    [27] 姜松岐《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对策与研究》[R] 哈尔滨市固废辐射管理中心
    [28] 张瑞久 孟峭 逢辰生《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研究》[M]
    [29] 卢炯星《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M] 厦门大学法学院
    [30] 徐海云 刘京媛《全面建设垃圾管理体系 构建循环经济基础》[M]
    [31] 林忠志《我国环境权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M]
    [32] 王玮《我国中小城镇循环经济之路探索》[M]
    [33] 孙锋《中国固体废物再利用——循环型和谐社会法律研究》[A] 华东理工大学
    [34] 张进锋《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和资源化的几个问题》[R]
    [35] 聂永丰《城市垃圾处理及资源化的途径和限制因素》 [M]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6] 马荣《德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概况》[R]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7] 娄性义 张焕云《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M]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
    [38] 杨雪锋《循环经济资源减量化研究述评》[J] 《可持续发展研究》 2005(2)
    [39] 宋雨燕《浅析通过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C]2006 年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循环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
    [40] 尹玮《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C]2006 年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循环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
    [41] 王修川《浅谈循环经济理念下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 年 8 月 第 30卷第 4 期 第 62-65 页
    [42]《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工作》[R] 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国家环保总局推进 循环经济试点经验交流会” 会议总结摘要
    [43] 胡涛《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R]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中心
    [44] 泽田克已 著 [日] 朴春琴译《再生利用与竞争政策》[M] 第 2 卷 北京大学出版 2003
    [45] 王曦《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A]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8
    [46] 赵国清《外国环境法选编》[A]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47] 高家伟《欧洲环境法》[M] 工商出版社 2000
    [48] 童亮《论循环经济的立法必要性》[D]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
    [49] 陈勇《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重庆社会科学》 2004(1)
    [50] 蔡文灿,蔡守秋,胡靓《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模式选择》[J] 《云南环境科学》 2004(4)
    [51] 贾庆军《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M]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 2004(4)
    [52] 中国循环经济网《中外循环经济的比较》2005 年 1 月 20 日
    [53] 中国循环经济网《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思考》2005 年 3 月 24 日
    [54] 中国循环经济网《循环经济的基本内容》2005 年 3 月 14 日
    [55] 田义文《培育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 保障生态渭北的可持续发展》[C]《绿色渭北-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第 94 页
    [56] 王勇《电子垃圾污染的防治对策》[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06 年 24 卷 6 期 62-65
    [57] 余恒《四川省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对策探讨》[J]《四川环境》2006 年 6 期 25 卷 113-118 页
    [58] 国家环保总局《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R]《环境经济》2006 年 B11 期
    [59] 高彩玲《“固体废弃物”与“再生原料”概念辨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 10 期 24 卷 36-39 页
    [60] 信息产业部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S] 《电焊机》2006 10 期 36 卷 4-6 页
    [61]孙汉文《固体废物污染状况分析与废物资源化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6 5 期 26 卷 506-514 页
    [62] 韩涛《循环经济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民航科技》2006 年 4 期 82-86 页
    [63] 石碧清《国内外固体、危险废物概念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 年 31 卷 4 期 55-57
    [64] 张远迎 《小议固体废物处理技术》[J]《科技资讯》2006 年 17 期 77-78 页
    [65] 新军《综合利用固体废物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 年 24 卷 7 期 29-30 页
    [66]成言《关注固体废物排放》[J]《天津人大》2006 年 6 期 11 页
    [67]胡莹《刍议我国的废旧家电管理制度》[J]《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2006 年 5 期 19-20 页
    [68]刘永勋《浅议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06 年 10 期 91-92 页
    [69]汪劲《生理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立法问题》[J]《东南学术》2006 年 3 期 162-164 页
    [70]宋立岩《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及资源化探讨》[J]《云南环境科学》2005 年 24 卷 4 期 35-37 页
    [71]李文增《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5 年 40 卷 11 期 22-23 页
    [72]冯肃伟《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经济学视角》[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5 年 6 期 26-28 页
    [73]王学军《中国的循环经济立法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 年 5 期 37-39 页
    [74]邹成俊《固体废物资源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环保产业》2005 年 11 期 7-11 页
    [75]王海燕《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城市固体废物物流系统优化模型》[J]《物流技术》2005 年 10 期 287-289 页
    [76]耿春梅《用循环经济理念促进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J]《环境科学动态》2005 年 3 期 6-8 页
    [77]吕洪波《完善资源再利用的税收政策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 年 1 期 384 页
    [78]毕娟《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与政府行为》[J]《经济与管理》2007 年 21 卷 1 期 21-25 页
    [79]闫宇豪《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研究》[J]《发展》2007 年 1 期 26-27 页
    [80]马翠玲《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三大作用》[J]《发展》2007 年 1 期 89-90 页
    [81]唐德才《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6 年 12 期 162-165 页
    [82]张钰 刘应宗《我国电子废弃物的管理及发展道路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6 年 32 卷 6 期52-55 页
    [83]王许涛 李刚《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 年 34 卷 24期 6559-6560,6563 页
    [84]吴焕新《发展循环经济与实现我国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J]《攀登》2006 年 25 卷 6 期 92-96 页
    [85]杨志敏《环境法律责任的拓展——兼论循环经济立法》[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 8 卷 4 期 50-53 页
    [86]丁广《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中国工程咨询》2006 年 12 期 34-35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