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运用与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建构主义看来,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是一种社会结构,而不是一种绝对的物质结构。社会结构即观念的分配或国际体系文化,确定了施动者即国家行为体的含义及认同,确定了行为体的身份、利益,确定了其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及文化活动的模式。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国家身份、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话语建构,是本国自我话语描述和他国话语描述相互博弈的结果。。事实上,在国际社会中,物质实力雄厚和国民素质高的国家,国家形象并不一定好;一个国家的客观物质状况或社会体系没有改变,国家形象却发生了变化。国家形象的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国家现实状况和自身努力程度。国家形象是国家间基于社会互动而建构的一种相互身份认同关系。
     作为话语建构的重要载体,文化符号的对外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形象建构的成效。然而,在中国的对外传播中,文化符号误读现象非常普遍,由此给中国国家形象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视角,在分析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认知困境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符号(文化符号)在传播信息、形成共识、建构身份、塑造形象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当前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选择原则和传播策略等。本文认为,中国文化符号在对外传播取向上应符合当前中国“和平发展、求同存异、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的战略目标要求;选择原则上既要注重民族性、普适性,还要注重传统、现代与未来的统一性,融入世界话语体系,采用最大通约性的文化符号,跨越文化交流异质性障碍,克服文化交流认知误差;传播策略上要采取整合策略,积极向国际社会制造和供给“共有观念”,在不断的创新和超越中实现文化符号的现代性重构,进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和平发展、求同存异、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的认同。本文最后以中国黑白艺术为文化符号标示,简析了以中国书法、中国画为代表的中国黑白艺术在建构中国“和平发展、求同存异、负责任大国”国家形象中的符号功能。
In terms of constructivism,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the social structure, but not an absolute material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the distribution of conceptions or cultures with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determines the actor, namely the state actor, whose implication and acknowledgement, and determines its status, nterests, s well as the mode of its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Due to the theories of constructivism, a state image and status refers to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ng in a large proportion, and they are the results of the game between the native and foreign discourses. Actuall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 rich state with enlightened citizens is unnecessary in forming a good state image; even there has not been change in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nor the social system, its state image may have shifted. The image of a state does not depend on whether its own condition is good or not, nor whether it endeavors or not. A state image is a mutual acknowledgement in status, based on the massive interaction among nations.
     Cultural symbols, serving as important..carrier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ng, has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ng of a state's image in the process of external communication. Whereas, it's not uncommon to see misinterpreta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a's cultural symbols overseas, which brings much negative impact on China's image. The very thesis possesses a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displays the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why there is a dilemma in the formation and the acknowledgement of China's image as the basis, explores the indispensable role of symbols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communication, the formation of consensus,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us, the shape of images, and puts forward the value orientation, principle selection, and th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for cultural symbols in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tate image. The very thesis believes that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a's cultural symbols overseas should correspond with the strategic objectives of the state image-peace and development, seeking common ground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being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and it believes that selec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which attach importance to nationality, universality, as well as the consistence of convention,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in order to get involved in the global discourse system, to overcome the substantial impediments in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misunderstanding in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t believes that the usage of integral policy would produce and suppl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th certain common conception, would accomplish the modern reconstruction in the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woul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on of China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well as the acknowledgement in the China's imag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seeking common ground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being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In the last part, the very thesis takes a specific part of Chinese culture:the culture of Black and White, which is embodied in China's calligraphy and China's painting as an example of cultural symbols, and analyzes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symbols in constructing China's image as a stat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seeking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and being a responsible great power.
引文
1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7页。
    2 这一点在英国广播公司(BBC)近年来公布的国家形象调查报告中不难发现。
    3 Kenneth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June.1959.Vol.3,No.2,p.122.转引自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载《亚洲传媒研究》(2008),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1 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2 Kenneth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June,1959,Vol.3,No.2,p.122.转引自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载《亚洲传媒研究》(2008),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3 吴一敏:《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定位研究综述》,载《经济师》,2012年第5期。
    4 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5 谢晓娟:《论软权力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造》,载《理论前沿》,2004年第19期。
    1 吕秀娟:《邓小平的国家形象思想及其历史价值》,载《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3期。
    2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55页。
    3 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4 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政治传播及媒体影响力》,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5 罗建波:《构建中国崛起的对外文化战略》,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3期。
    6 周明伟:《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论丛》,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
    7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13页。
    1 吴友富:《战略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4期。
    2 刘艳房:《国家形象战略研究》,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3 程曼丽:《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
    4 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1 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2 转引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85页。
    3 冯聚才:《文化符号与文化软实力》,载《开封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4 宫慧娟:《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符号学解读》,载《青年记者》,2009年第7期(下)。
    1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3th edition, Woa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P.48.
    1 常燕荣:《论跨文化的三种模式》,载《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 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269页。
    1 本章节所论述的“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指西方社会对中国的想象性建构。
    2 李亚菲:《“中国形象”的历史与变更探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 [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异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9页。
    1 李亚菲:《“中国形象”的历史与变更探析》,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 其中,最有影响的著作莫过于西班牙探险家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撰写的《大中华帝国史》和意大利耶稣会会士利玛窦撰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
    1 转引自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2 [法]阿兰·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第32页,转引自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3 [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18—120页。
    4 [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1 [美]雷蒙·道森著,常邵民等译:《中国变色龙》,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2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3 徐怀谦:《“国家形象”是什么?》,载《杂文报》,2000年9月12日。
    4 [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 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1页。
    1 [美]哈里·马丁:《美中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1 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1 此后,在美国形成了多个“中国威胁论”版本,如:莱斯特·布朗(Lester R. Brown)的《谁来养活中国》(1994)一书中的“人口与粮食威胁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威胁论”、“环境威胁论”、“能源威胁论”,以及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1993)一文中关于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联手反对西方文明的“文明威胁论”等。参见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85页。
    1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1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2 同上。
    3 转引自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页。
    4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页。
    1 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3页。
    2 董青岭:《国家形象与国际交往刍议》,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3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4 董青岭:《国家形象与国际交往刍议》,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1 [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2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ter, C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82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96页
    2 [德]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3 张爱凤:《论媒介符号与中国共谋效应主体形象的塑造》,载《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3期。
    1 Michel Fou 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ke:Pantheon Books 1977,p.27.转引自李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2 王馥芳:《话语“威权”主要源自制度的保障》,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2日。
    3 郑礼志:《定位与认同: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主义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
    4 张桂珍:《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5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 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2 李飞:《宣传提升国家形象策略分析》,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2期。
    1 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2 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3 转引自张爱凤:《论媒介符号与中国共谋效应主体形象的塑造》,载《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3期。
    1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225页。
    2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2 同上,“译者前言”,第20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19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2 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93页。
    3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3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4页-298页。
    2 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1.1995. p.73.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0页。
    2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页。
    1 董青凌、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2 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1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 [美]诺伯特·维纳著,陈步译:《人有人的用处》,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7页。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3 这里的“意义”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含义,也是符号所隐含的精神内涵。
    4 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1 王珏:《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论文,2006年4月。
    2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
    1 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2 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1 渗透着传播媒介自身的思想和观点,体现了一定的立场和政治倾向。
    2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7页。
    2 Armand Mattelart. Entrevue dans Le Monde,1 fevrier 2002 (propoe recueillis par Stephane Mandard)转引自朱振明:《数字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载《亚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2 [德]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3 [德]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4 [美]路德维希贝塔朗菲著,秋同等译:《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5页。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1 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85页。
    2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3 Julia Wood, Communication Mosaics (Belmont, CA:Wadsworth.2001), pp.91-98。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一46页。
    2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574页。
    1 张笑扬:《符号学视阈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载《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2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21页。
    3 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政治传播及传媒影响力》,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1 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
    1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1 柳田,王一川:《中国人需要怎样的文化符号》,载《解放日报》,2011年1月13日第2版。该调查报告显示,最具代表性的前10项中国文化符号分别是:汉语(汉字)、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毛泽东、故宫、邓小平、兵马俑。
    1 刘永涛:《文化与外交:战后美国对外文化战略透视》,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 柳静:《西方对外战略策略资料》(第一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转引自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1 王众一、朴光海:《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外交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2 引自《日本的动漫产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载http://www.doc88.com/p-415724950160.html
    1 王缅:《“韩流”:韩国倾心打造的国家品牌》,载《半月谈》(内部版),2006年第4期。
    2 同上。
    1 王缅:《“韩流”:韩国倾心打造的国家品牌》,载《半月谈》(内部版),2006年第4期。
    2 比如三星手机等电子产品近年来在中国的热销,除了产品质量、营销手段外,与韩国文化在中国大受欢迎也不无关系。
    3 [美]哈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页。转引自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4 张威:《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1 乐黛云:《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普遍性中的误读》,转引自张威:《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2 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版,第269页
    3 贾磊磊:《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表达——论非文字类文化符号的传播效应》,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1 《中国文化的海外流行文化符号》,载《环球时报》,2007年11月30日,转引自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3 张毓强、王鑫方:《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4 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1 马瑞芳:《华夏优雅文化的失语症——也说张艺谋》,载《文艺报》,2000年3月30日,转引自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 [美]乔治·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72页。
    2 [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26页。
    1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v/news/2011-01/23/content 21798532.htm.
    2 Mc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 Washington:Jan19,2011.转引自宁海林,吴国华:《视觉表征ACTE模式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4期。
    3 何平华:《论传播语境、价值取向与国家影像的符号表达——兼谈“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对外传播策略》,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8期。
    1 何平华:《论传播语境、价值取向与国家影像的符号表达——兼谈“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对外传播策略》,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8期。
    2 刘瑜,吴国娟:《从<中国国家形象片>看我国对外宣传的弊端与策略》,载《新闻世界》,2011年第8期
    1 吴友富:《战略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4期。
    2 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1 吴友富:《战略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载《国家观察》,2012年第4期。
    2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页。
    1 《塑造中国经济的国际新形象》,载新浪读书频道http://books.sina.com.en/yinmou/2003-09-02/3/16657.shtml.2003年9月2日。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 《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2页。
    2 [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7页。
    3 [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94页。
    1 刘靖华:《霸权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2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1 《中国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载[法]《欧洲时报》2005年1月7日,转引自叶虎:《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2期。
    2 刘建飞:《“中国责任论”:挑战还是机遇》,载《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23期。
    1 程曼丽:《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1 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1 [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2页。
    1 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2 同上,第11页—35页。
    1 沈壮海:《文化:力量与较量》,载《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
    1 涂光晋、宫贺:《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议程建构》,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
    1 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23页。
    2 借鉴了中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方克力先生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文化精神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和价值整合功能。参见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页-399页。
    1 刘继南、何辉等著:《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1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2 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 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1 http://news.artron.net/20060504/n279883.html。
    1 叶宗镐:《傅抱石美术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
    1 《朱天曙教授谈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传播》,载《中国书画》,2011年第3期。
    1 周斌:《论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载《松江报》,2013年10月31日。
    2 “传播文化华人为中国书法在美争话语权”,http://www.chinanews.com/hr/2010/11-02/2628534.shtml。
    3 列勃:《贡布里希论杰作的产生及其验证》,载《新美术》,1985年第4期,转引自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4 [美]巴克桑德尔:《意图的模式》,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页,转引自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1 白鲁恂:《政治发展的诸方面》,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 [瑞]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健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2页-135页。
    2 [美]克洛泰尔拉帕耶著,陈亦楠、李晨译:《文化密码》,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6页。转引自贾磊磊:《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表达——论非文字类文化符号的传播效应》,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1 [英]厄尔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2 [美]杰里米·里夫金著,杨治宜译:《欧洲梦》,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3 Larry Samovar and Richard Por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 p.84.转引自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1 [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6页—37页。
    1 李良荣:《宣传学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2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3 李智:《试论文化外交》,载《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 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5 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1 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2 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1 转引自周斌:《论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载《松江报》,2013年10月31日。
    1 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1 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2 《国家汉办/孔子学院2012年度工作报告》,http://www.hanban.edu.cn/report/pdf/2012.pdf
    3 《守正创新与文化输出——王岳川谈中国文化立场与文化身份》,载《中华读书报》,2010年6月2日
    1 “传播文化华人为中国书法在美争话语权”,http://www.chinanews.com/hr/2010/11-02/2628534.shtml
    1 张晓明等:《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2 比如书法的实践指向——书写已经逐渐为电脑技术所替代。
    3 王岳川:《当代书法间题与艺术生态重建》,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2期。
    4 张捷:《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评述和展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5 同上。
    1 张捷:《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评述和展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1 Joshua Cooper Ramo. "An Image Emergency". Newsweek International. Sept.25.2006.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1 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146页。
    1.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美]彼得·卡赞斯坦等著,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011年版。
    5.秦亚青:《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家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
    8.方长平:《国家利益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9.[美]约瑟夫·S.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俞正樑等:《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法]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胡礼忠等:《晚晴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5.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7.张蕴岭主编:《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8.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9.陈洁华:《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20.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
    22.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23.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4.[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25.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刘明:《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定位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6年版。
    27.管文虎:《国家形象轮》,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张昆:《国家形象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胡晓明:《国家形象》,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0.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
    31.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32.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3.王众一、朴光海:《日本韩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形成》,外交出版社,2007年版。
    34.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5.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6.胡宁生:《中国政府形象战略》,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37.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9.周明伟:《国家形象传播研究论丛》,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
    40.李亚菲:《镜头定格的“真实幻想”——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形象”构造》,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1.王珏:《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论文。
    42.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李良荣:《宣传学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6.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张桂珍:《国际关系中的传媒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何道宽译:《传播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0.[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家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53.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4.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55.[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英]桑德拉·奥利弗著,李志宏译:《战略公关》,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年版。
    57.[德]恩斯特·卡希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58.[法]罗兰巴尔特著,李幼蒸译:《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0.余志鸿:《传播符号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赵毅衡:《符号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2.李岗:《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四川出版集团,2011年版。
    63.俞新天:《“和谐世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4.王公龙:《和谐世界:国际秩序的新构想和新范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美]塞谬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66.[瑞]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健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7.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8.龙小农:《从形象到认同:社会传播与国家认同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9.[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等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70.[德]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71.夏瑞春编:《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2.[美]雷蒙·道森著,常邵民等译:《中国变色龙》,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
    73.[美]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74.[美]哈里·马丁:《美中关系的现状与前景》,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75.[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76.李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思潮》,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77.[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78.[美]哈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79.[美]乔治·马尔库斯等:《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0.《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1.[美]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等译:《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2.张岂之主编:《中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3.张岱年、方克力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4.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版。
    85.朱熹:《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7.叶宗镐:《傅抱石美术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88.[美]克洛泰尔拉帕耶著,陈亦楠、李晨译:《文化密码》,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版。
    89.[英]厄尔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90.[美]杰里米·里夫金著,杨治宜译:《欧洲梦》,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91.张晓明等:《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92.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93.崔婷:《全球化与当代中国跨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5.吴友富等:《新编整合营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6.赵可金:《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97.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8.何云波:《黑白之旅》,书海出版社,2008年版。
    99.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00.孟建:《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1.易思羽:《中国符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秦亚青:《国家身份、战略文化和安全利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1期。
    2.袁正清:《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9期。
    3.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功能》,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4.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政治传播及传媒影响力》,载《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5.徐怀谦:《“国家形象”是什么?》,载《杂文报》,2000年9月12日。
    6.董青岭:《国家形象与国际交往刍议》,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7.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载《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8.居黎东:《文化与国家形象、国际影响力》,载《当代世界》,2005年第12期。
    9.刘艳房:《国家形象战略研究》,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0.李正国:《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载《宁夏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1.吴一敏:《中国国家形象及其定位研究综述》,载《经济师》2012年第5期。
    12.夏炎:《国家形象认知差异的传播学解读——以转型期中国为例》,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
    13.吴励生:《在他者的意象关联中重新建构主体性中国形象》(上)(下),分载《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11期、12期。
    14.周宁:《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西方中国观的知识状况》,载《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15.周宁:《在西方现代想象中研究中国形象》,载《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16.周宁:《跨文化形象学:当下中国文化自觉的三组问题》,载《厦门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17.朱爱莲:《利玛窦中国札记中的中国形象》,载《河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6期。
    18.葛桂录:《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载《福建师大学报》,2005年第5期。
    19.江和平:《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载《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2期。
    20.冉继军:《中国在西方的形象研究综述》(上)(下),分别载于《新闻知识》,2010年第7期、第8期。
    21.董青凌、李爱华:《和平发展合作——关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几点思考》,载《理论学刊》,2006年第4期。
    22.李智:《论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国家形象建构》,载《阴山学刊》,2009年第2期。
    23.李君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与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载《国际问题论坛》,2006年夏季号。
    24.胡道明:《论中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兼析“和谐世界”外交理念》,载《上海市社会科学届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年度)
    25.汤伟:《和谐中国国家形象:原则与政策》,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6.刘建飞:《“中国责任论”:挑战还是机遇》,载《瞭望新闻周刊》,2007年第23期。
    27.《中国体现了负责任的大国风范》,载[法]《欧洲时报》2005年1月7日。
    28.叶虎:《海外华文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2期。
    29.白鲁恂:《政治发展的诸方面》,载《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30.吴友富:《战略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载《国际观察》,2012年第4期。
    31.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32.李飞:《宣传提升国家形象策略分析》,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2期。
    33.朱振明:《数字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载《亚洲传媒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34.程曼丽:《大众传媒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3期。
    35.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6.程曼丽:《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载《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
    37.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4期。
    38.常燕荣:《论跨文化的三种模式》,载自《湖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39.刘燕南:《跨文化传播的差异分析及因应探讨》,载《现代传播》,1995年第3期。
    40.罗纪宁、赵宇飞:《国家形象与国家文化营销》,载《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年第4期。
    41.刘小燕:《论国家对外传播的通道及其利用》,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
    42.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43.李正国:《危机公关、媒体角色与国家形象的修复》,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3期。
    44.崔圣、田田叶:《文化因素对中国对外传播的影响与原因》,载《今传播》,2012年第1期。
    45.欧阳云玲:《对外传播的文化障碍与文化诉求》,载《对外传播》,2010年第4期。
    46.陈启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载《理论参考》,2005年第7期。
    47.王馥芳:《话语“威权”主要源自制度的保障》,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2日。
    48.王亿本、罗宝勇:《大众传媒利用视觉符号塑造国家形象研究》,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49.贾磊磊:《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载《东岳论丛》,2012年第1期。
    50.肖永明、张天杰:《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中的对外文化传播》,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51.张笑扬:《符号学视阈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载《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
    52.许静:《浅轮政治传播中的符号化过程》,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
    53.张爱凤:《论媒介符号与中国共谋效应主体形象的塑造》,载《社会科学评论》,2009年第3期。
    54.李彬:《传播符号的分类及功能》,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5.冯聚才:《文化符号与文化软实力》,载《开封大学学报》,2012年第9期。
    56.张威:《文化误读与比较新闻学》,载《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
    57.宋铁军:《商业冲突,还是文明冲突——中国人形象被妖魔化的背后》,载《经济导刊》,2007年第6期。
    58.孙溯源:《集体认同与国际政治——一种文化视角》,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59.刘国强:《以传统符号建构国家认同的悖论》,载《浙江学刊》,2009年第6期。
    60.吴玉军:《符号、话语与国家认同》,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2期。
    61.宫慧娟:《我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符号学解读》,载《青年记者》,2009年第7期(下)。
    62.《功夫、中餐、京剧:中国还没用好文化符号》,载《环球时报》,2007年12月4日。
    63.柳田,王一川:《中国人需要怎样的文化符号》,载《解放日报》,2011年1月13日。
    64.《中国文化的海外流行文化符号》,载《环球时报》,2007年11月30
    65.贾磊磊:《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表达——论非文字类文化符号的传播效应》,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66.周瑾:《中国文化元素在对外传播中的运用》,载《对外传播》,2008年第8期。
    67.杨赛:《中国符号的困境与突围——对中国古代符号理论的整体考察》,载《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68.张毓强、王鑫方:《从中国电影国际获奖看新时期中国电影外宣》,载《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9.马瑞芳:《华夏优雅文化的失语症——也说张艺谋》,载《文艺报》,2000年3月30日。
    70.宁海林,吴国华:《视觉表征ACTE模式视域中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4期。
    71.刘瑜,吴国娟:《从<中国国家形象片>看我国对外宣传的弊端与策略》,载《新闻世界》,2011年第8期。
    72.全燕:《解读<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跨问哈传播的视角》,载《现代视听》,2011年第9期。
    73.何平华:《论传播语境、价值取向与国家影像的符号表达——兼谈“国家形象公关时代”的对外传播策略》,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8期。
    74.王缅:《“韩流”:韩国倾心打造的国家品牌》,载《半月谈》(内部版),2006年第4期。
    75.谢良鸿:《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载《新闻战线》,1999年第10期。
    76.杨玉玲:《“汉语热”背后的思考》,载《光明日报》,2010年12月9日。
    77.路怀中:《简论黑白的艺术精神》,载《科教文汇》,2005年第8期。
    78.仪平策:《“中和”范式·“阴阳两仪”·“一两”思维——中国美学精神的思维文化探源》,载《周易研究》,2004年第1期。
    79.《朱天曙教授谈中国书法的民族特色与国际传播》,载《中国书画》,2011年第3期。
    80.王岳川:《当代书法问题与艺术生态重建》,载《中国书法》,2004年第2期。
    81.张捷:《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关于中国书法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的评述和展望》,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82.张捷:《书法本质属性的多学科分析》,载《书法报》,2005年第44期。
    83.周斌:《论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载《松江报》,2013年10月31日。
    84.刘伟冬;《文化“走出去”与国家形象塑造》,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85.康晓光:《文化民族主义论纲》,载《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86.李智:《试论文化外交》,载《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7.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
    88.赵可金:《美国公共外交的兴起》,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89.关世杰:《国际文化交流与外交》,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3期。
    90.姜源:《异国形象研究中的文化意义》,载《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91.唐小松:《公共外交:信息时代的国家战略工具》,载《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6期。
    1. Alexander Wendt,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1,1995。
    2. Bennett, W. Lance, News: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New Yoke:Longman,2005.
    3. Blackley, Johanna, Propaganda, Pop Culture and Public Diplomacy, October 2003, www.learcenter.org/pdf/WWBlakley.pdf.
    4. Cohen, Warren I., America's Response to China:A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 4th edition, New York:Holt, Tinehart & Winston,1985.
    5. Chong, Dennis & Druckman N. James,"Framing Theory", Ann.Rev. Polit. Sci.2007.10
    6. Hofstede, Geert, Culture's Con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Thousand Oaks, CA:Sage,2001.
    7. Julia Wood, Communication Mosaics (Belmont, CA:Wadsworth,2001).
    8. Larry A. 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and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3th edition, Woa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9. Michel Fou 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New Yoke:Pantheon Book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