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正确处理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民族关系问题,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城市民族关系,是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民族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分析新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关系。本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 作者对前人的归纳和总结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对城市民族和民族关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2. 呼和浩特市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3. 呼和浩特市民族关系面临的形势及其对策。
    分析和研究新世纪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民族关系,到目前为止,本文可能是首次。在文中,作者寻根溯源,对城市少数民族成员内心世界进行剖析,提出其对城市生活的心理不适应问题。还关注一个“弱势群体”——呼和浩特市的蒙古族农民工。由此引发的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深思和重视。作者建议:建立健全呼和浩特市城市工作法律法规体系,如制定符合本市情况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等;认真做好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提出管理和服务并重的原则;建立“呼和浩特市民族工作信息网”和“呼和浩特市民族宗教网”;搞好民族工作机构建设和民族干部培养,呼吁城市民族工作者加强同民族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和沟通;建立畅通的、公开的反映渠道,使相关领导和干部及时了解民情、民意;通过社区做好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开展争创“民族团结示范社区”、“民族团结楼院”、“民族团结单元”和“民族团结户”的竞赛评比活动;
Urbanization is the essential tendenc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the quicke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opportunity of our country propelling urbanization is maturing. The course of China’s urbanization will quicken further. Handling correctly the urban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and forming the harmonious social relations of urban ethnic groups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and nation’s ethnic work in social modernization. As viewed from Hohhot mainl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urban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is paper contains three aspects. 1. After trimming the existing generalization and conclus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urban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relations. 2.The achievement and experience obtained in handling Hohhot’s ethnic relations. 3. Current status of Hohhot’s ethnic relations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o far, the paper is probably the first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urban ethnic relations of Hohhot, the capital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the Western Part.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inquires deeply into the internal heart of urban minor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that they can’t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urban life in psychology. The author is concerned about “a weak group in power”------the Meng nationality workers from rural places in Hohhot. Thi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reflected by the whole society. The author suggests to build and perfect the ordinance system about urban work, for example, to enact 《Regularities of urban ethnic work 》、《Regularities of rights guarantee of the minorities living dispersedly》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Hohhot. The author suggests managing the urban ethnic floating population well and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that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is the same important. The author advises to set up “Hohhot’s ethnic work information network”and “Hohhot’s ethnic and religion network”. The author suggests to construct the ethnic work institute and cultivate ethnic cadres seriously and appeals that urban ethnic workers should enhance communication with researcher of ethnic theory. The author suggests to build an open and expedite channel to let leaders know people’s status and advice. The author suggests to manage and serve the minorities trough communities, and to compete for “the excellent community of ethnic comity”“the yard of ethnic comity”“the unit of ethnic comity”and “the family of ethnic comity”. The author suggest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d handling the problems of the Meng nationality multitude and the Hui nationality multitude. Especially,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minoritie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ountry’help and ethnic development. They mustn’t go out of the way to make troubles because the country supports them. They can’t exaggerate “ethnic problems”since the ethnic problems are sensit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whole autonomous region and the status of urban ethnic minorities converges on Hohhot , which was the first capital of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Studying the urban ethnic relations of Hohhot is a great reference to cities in other autonomous regions and ones even all over the country when handling urban ethnic relations.
引文
[1]《呼和浩特市经济统计年鉴——2004》[Z],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04 年
    [2]《马克思恩格斯》第三卷,第57 页
    [3]蒙世军,《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年9 月,第27 页
    [4]同上。
    [5]李忠斌,《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与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2 期, 第30-35
    [6]蒋荣,《少数民族人口:各地分布今如何?》[J],中国民族,2003 年,9 期
    [7]沈林等著,《散杂居少数民族统计与分析》[M],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27 页、39 页
    [8]高广,《城市民族工作要紧紧围绕和突出团结这个主题》[J],今日民族
    [9]金春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J],中国民族,2002 年,第3 期,第12 页
    [10]蒲晓贞,《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当前需要重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7 年,第5 期
    [11]杨建平,《我国城市民族状况及发展发展趋势》[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 年,9 期,第26 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872,第1 卷. 第603 页
    1. 刘祖云,《从传统到现代——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 罗康隆,《族际关系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年
    3.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4. 张继焦,《都市人类学的两种分析维度:宏观论和微观论》[A] [C],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 年
    5. 杨建新,《民族学论集:兰州2001 民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年
    6. 李德洙,《都市人类学与边疆城市理论研究》[C],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 年
    7.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
    8. 王春光、孙晖,《中国城市化之路》[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年
    9. 李膺、高永久、马方,《当代甘肃民族社会问题》[C], 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年
    10. 《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3》[Z]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国家民族之务委员社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局编
    11. 王俊敏,《青城民族——一个边疆城市民族关系的历史演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
    12.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13. 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秘书处,《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
    14. 沈林、张继焦、杜宇、金春子,《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10 月
    15. 天津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新时期城市民族工作政策法规选编》[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6. 高永久,《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年6 月
    17.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Z],2001 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年8 月
    18.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Z],2002 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8 月
    19.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Z],2003 年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8 月
    20. 《呼和浩特市经济统计年鉴——2002》[Z],呼和浩特市,呼和浩特市统计局,2002 年
    1. 杨健吾,《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年,第7 期,第245-276 页
    2. 杨在军、王晓霞,《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J],西北民族研究,2002 年,第4 期,第118-125 页
    3. 杜红,《“现代化的伊斯兰模式”刍议与构想》[J], 甘肃民族研究,1997 年,第3 期
    4. 《全国城市民族工作座谈会纪要》[J] 中国都市人类学通讯,2000 年,第3 期
    5. 聂健全,《试论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8 年,第3 期
    6. 吕盛东,《中国城市多民族化与城市民族工作》[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2 期
    7. 黄定嵩,《试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J],广西民族研究,2002 年,第4 期,第91-95 页
    8. 周毅,《城市化释义》[J], 理论与现代化,2004年,第1期,第24-31页
    9. 李梁,赵清华,《城市化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第14卷,第4期, 第110-111页
    10. 林钧昌,《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4年,第4期,第103-107页
    11. 赵宗博,刘朝辉,《略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J],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第4期, 第42-44页
    12. 杨宜勇,《全面推进中国城市化》[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年增刊,第89-90页
    13. 任玉岭,《推进城市化进程》[J],建设科技,2004年,第13期,第14-15页
    14. 黄胜红,《关于湖南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J],民族论坛,2003年,第9期
    15. 彭林绪,孔刚,《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庆回族土家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20卷(第3期),第70-73页
    16. 林琨,《城市化进程中的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措施》[J],理论月刊,2004年,第2期,第72-74页
    17. 周光大、周劲松,《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民族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第10-14页
    18. 罗木生,《对做好珠三角城市民族工作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 第1期,第21-26页
    19. 李晓林、李云昌,《服务服务还是服务——威海市民族工作扫描》[J],
    20. 周全德、魏晶平,《欠发达地区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2期,第7-8页
    21. 王琛、周大鸣,《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以深圳市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第37-42页
    22. 安顺爱、金海燕,《分析研究城市民族工作新情况,探索新思路》[J],满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9-17页
    23. 王俊敏,《呼和浩特市区民族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第13-23页
    24. 江家福,《全面开创城市民族工作的新局面》[J],民族团结,2000年,第2期,第25页
    25. 哈尔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努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1期,第18-20页
    26. 郑信哲、周竞红,《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52-59页
    27. 杨建平,《我国城市民族状况及发展趋势》[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25-27页
    28. 沈民,《城市民族工作可以这样做》[J],民族团结,2000年,第12期,第24-25页`
    29. 吕盛东,《中国城市多民族化与城市民族工作》[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9卷(第2期),第25-30页
    30. 汤夺先,《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4卷(第3期),第28-32页
    31. 王洁,《试论城市民族关系到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2期,第116-119页
    32. 温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2年,第29卷(第2期),第66-73页
    33. 晓宁、宏文,《城市民族工作看太原怎样做》[J],民族团结,1998年,第10期,第29页
    34. 张金玲,《城市民族工作者的素质及其培训》[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155-159
    35. 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变化与调整》[J],中央民族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 第28卷(第6期),第10-15页
    36. 杨健吾,《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7期, 第245-277页
    37. 徐合平,《对城市民族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1卷(第5期),第45-48页
    38. 王有星,《对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若干思考》[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第89-92页
    39. 萨特,《全国城市民族民族工作座谈会侧记》[J],民族团结,2000年,第2期,第27-28页
    40. 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关于武汉市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J],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第29-38页
    41. 洪英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开创全省民族工作新局面》[J],黑龙江民 族丛刊,2002年,第1期,第1-7页
    42. 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及其影响》[J],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第3-12页
    43. 李忠斌,《论城市民族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第53-57页
    44. 肖俊,《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法律保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3卷(第7期),第203-205页
    45. 雷海,《浅谈城市民族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第21-第26
    46. 邢淑芳,《西部大开发与中东部城市民族工作》[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1卷(第5期),第41-44页
    47. 齐齐哈尔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依法管理狠抓落实开拓城市民族工作新局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 年,第1 期,第15-第17
    48. 广西区民委城市民族工作调研组,《广西城市民族工作调研报告》[J],桂海论丛,2002 年,第18 卷(第1 期),第65-68 页
    49. 赵文科、王琪,《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现状及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 年, 第1 期,第54-55 页
    50. 胡令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新情况、新问题》[J],民族论坛,2001 年,第4 期, 第37-38 页
    51. 额尔敦其其格,《内蒙古开发应走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的道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第31 卷(第2 期),第25-31 页
    52. 孙懿,《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城市和散杂居地区民族关系的影响》[J],满族研究, 2002 年,第2 期,第18-25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