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对话系统核心要素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系统论和跨文化语用学为理论基础,以两岸对话系统的核心要素分析为主线,从系统论宏观视角和语用学微观视角,兼顾两岸官方与民间两个维度和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方法,对两岸对话进行跨学科研究。主要研究发现和创新点涵盖系统论、跨文化语用学和咨政对策三个层面:
     1)首次从系统论角度系统研究两岸对话,提出两岸对话系统论,部分推翻了前人有关系统环境、系统结构和系统行为关系的论断;
     2)遴选出两岸对话系统的14个核心要素,通过典型例证和直观图示详尽分析其交互作用和运行规律;
     3)指出两岸对话是一种介于“文化内”和“跨文化”范畴的独特交流形态,不能生搬硬套现有的“文化内”或“跨文化”话语分析模式;
     4)指出官方话语不仅应关注如何“发声”,还应关注受众需求、体验与回应,让官方话语也能从单声道走向双声道甚至多声道。强调软实力能产生硬效果,应注重国家叙事修辞,提升国家软实力水平;
     5)提出两岸语言文字的抓大放小、渠成水到、扬长补短和系统研究四条求同路径,并发现对台政策的话语构建途径之一是通过对不同词汇的选择和协作使用来完成的;
     6)指出对台传播应打通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可遵循传统媒体数字化、团队打造本土化、拓宽思路多元化三个思路;
     7)提出防范非传统安全因素威胁、建立两岸互信和两岸认同、构建两岸共同利益平台的系列务实对策。
     本研究贴近当前话语研究的跨学科趋势,吻合加快海西建设的时局,可为两岸文宣策略提供建设性参考,也有望为话语研究中国化增添新视角。
Based on system theory and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this dissertation carries out a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by adopting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o analyze the core factors of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at both official and people-to-people levels. Its main findings draw up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disciplines:system theor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 and policy consultation strategy as summarized below:
     1)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is the first attempt at the analysis of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theory. Subjecting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to the examination of system theory, this study partly repudiates the conclusions made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system environment, system structure and system behaviour.
     2)14core factors of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are proposed and then are cross-examined in terms of their interacting and operating patterns with typical examples and revealing charts.
     3)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is viewed as a unique communication form in between intra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domains; therefore it is far from adequate to confine relevant research to either intracultural or intercultural discourse analysis alone.
     4)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o officially speak up" should not be our only concern and that du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needs, experience and reaction of the targeted audience, thus turning a mono-channel into a two-way channel or even multi-channels to produce "the effects of hard power" by way of soft power and enhance our national soft power by way of our national narrative rhetoric.
     5) Four approaches are suggested to seeking a common ground in cross-Straits discourse, namely, focusing on major tasks and leaving out minor ones,"building a ditch to bring in water", making up for weak links with strengths and rendering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subject under investigation. Furthermore, the Taiwan-directed policy in terms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hoice and coordination of diverse expressions.
     6) The Taiwan-directed communication should open up both official and people-to-people channels, maximizing and optimizing such approaches as digitalizing traditional media, incorporating local research teams and taping varying ways of thinking.
     7) A series of practical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guard against non-traditional threats to security, to build and increase mutual trust and identification, and to construct a cross-Straits platform serving common interests.
     The research reflects the multidisciplinary trend in discourse study and coincide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ing the west of the Straits; therefore it has constructive reference value to the cross-Straits propaganda and expects to provide a new angle in localizing discourse studies.
     In agreement with the multidisciplinary trend in discourse study today,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coincides with the current mission of developing the west of the Straits; therefore it is of constructive value to the cross-Straits dialogue and a new light can be expected to shed on discourse studies from China's perspective.
引文
① 李家泉:国民党当局应面对的几个现实问题——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前夕[J],《统一论坛》2011年第2期,第22页。
    ① [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全集[M],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18页。
    ① 李家泉,郭相枝:回顾与展望——论海峡两岸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总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③ 刘国奋:大陆两岸关系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47页。
    ④ 李义虎、海龙、张植荣:海峡两岸关系调研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
    ⑤ 刘国奋:大陆两岸关系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48-49页。
    ⑥ 余克礼、贾耀斌:海峡两岸关系60年画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寄语第4页。
    ①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A],《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第12页。
    ① 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A],《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第12页。
    ② 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页。
    ① 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Fuyong Li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ystem Theory[J].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0, 27 (6).
    ③ Fuyong Lin, T. C. Edwin Cheng. The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 Kybernet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 Cybernetics,1999,28(1).
    ① Ludwig von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8.
    ① Ervin Laszl6. The Systmes View of the World[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② Ludwig von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8.
    ③ Ludwig von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8.
    ④ Forrester W. Industrial Dynamics--A Major Break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58(36),4, pp.37-66.
    ⑤ Forrester W. Urban Dynamics[M]. Riverside:Pegasus Communications,1969.
    ① Blum-Kulka S., House, J & Kasper, G.(ed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M]. Norwood, N.J. Ablex Pub. Corp 1989.
    ②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①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Peter Cole, Jerry L. Morgan.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Speech A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1-58.
    ② Brown, P., S. C. 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 [A]. E. Goody.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10.
    ③ Blum-Kulka, S., J. House, G Kasper.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M]. Norwood, NJ:Ablex, 1989.
    ④ Sperber, D., 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Blackwell,1995.
    ⑤ Levinson, S. C. 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 Cambridge, MA:MIT Press, 2000.
    ⑥ Goddard, C. Ethnopragmatics: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n Cultural Context[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 17.
    ⑦ Goddard, C. Ethnopragmatics: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n Cultural Context[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 18.
    ⑧ Hymes, D. H.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A]. Joshua Fishman. Readings o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The Hague:Mouton,1968:99-138.
    ⑨ Duranti, A.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⑩ Wierzbicka, A.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 2003:20,23.
    ① 李炯英,郑赛芬:基于NSM理论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述评——兼评经典语用学理论的局限性[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76页。
    ② 宋振芹:中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述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86页。
    ① [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全集[M],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② 赵小芒: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动力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J], 《理论视野》1994年第2期。
    ① Bruce J.: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A],黄光国、胡先缙等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① 林妈利:闽客族群85%有原住民血统[N],《自由时报》2007年11月18日。
    ① 王升:“一个中国”的结与解[J],《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第26页。
    ②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关于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一个中国”涵义的文件发展谈话[N],新华社2003年8月27日电。
    ③ 台“陆委会”:台湾两岸关系说明书[N],台湾《中央日报》1994年7月5日。
    ④ 王升:“一个中国”的结与解[J],《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第26-27页。
    ⑤ 台湾77%民众接受马英九连任,超五成对其有信心[N],《东南快报》2012年1月17日。
    ⑥ 民进党败选总检讨,党内提议修正“台独党纲”[OL],东南网2012年1月18日。
    ② 张文生: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第3-5页。
    ① 刘相平:两岸认同之基本要素及其达成路径探析[J],《台湾研究》2011年第1期,第4页。
    ① 台湾《远见》民调:4月份马英九信任度上扬[OL],台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21日电。
    ② “台湾最有影响力品牌及人物”民调[N],台湾《中国时报》2011年7月6日。
    ③ 台湾《远见》民调:马35.1%蔡33.9%宋14%[OL],环球网2011年8月23日。
    ④ 仲伟东:台辩论后民调支持率:马英九领先蔡英文7.3%[N],《环球时报》2011年12月4日。
    ⑤ 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41页。
    ① 李义虎、海龙、张植荣:海峡两岸关系调研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① 王中保: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② 樊锐:地球村——全球化与人类共同利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③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④ 樊锐:地球村——全球化与人类共同利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⑤ 李鹏:海峡两岸的利益冲突及对共同利益的寻求[J],《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第24页。
    ① 李鹏:海峡两岸的利益冲突及对共同利益的寻求[J],《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第26页。
    ② 刘相平:试论两岸共同利益构建过程中的几组关系[A],周志怀主编:《两岸关系:共同利益与和谐发展》,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4页。
    ③ 刘相平:试论两岸共同利益构建过程中的几组关系[A],周志怀主编:《两岸关系:共同利益与和谐发展》,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59页。
    ① Hosmer, L. T. Trust: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 p.379.
    ② Zucker, L. G. 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1840-1920[A], In B.M. Staw & L. L. Cummings(eds.),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Greenwich, CT:JAI Press.1986, pp.53-111.
    ③ 李秘:从人际信任到制度性信任:两岸互信建立机制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第49页。
    ① 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8页。
    ②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7页。
    ③ Walter V. ed., The Idea of Europe, Problems of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Identity[M], Oxford:Berg 1992, p.12.
    ④ 刘相平:两岸认同之基本要素及其达成路径探析[J],《台湾研究》2011年第1期,第3-4页。
    ① 张岂之:“文化”新界说是一种文化自觉[N],《北京日报》2012年4月16日。
    ② [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 胡易容:论文化标出性翻转的成因与机制——对赵毅衡一个观点的扩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35页。
    ④ 胡易容:论文化标出性翻转的成因与机制——对赵毅衡一个观点的扩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35页。
    ⑤ 王蒙:精神需要与文化引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4月6日。
    ①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20页。
    ② 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21页。
    ③ 余克礼等:ECFA之后的两岸政治关系走向[J],《两岸关系》2010年第8期,第8页。
    ④ 萧高彦:民主化与国家认同在台湾:政治理论的反思[A],江宜桦、李强主编《华人世界的现代化国家结构》,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⑤ 杭聪: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与叶文宪教授商榷[J],《学术争鸣》2004年第4期。
    ① 余克礼、贾耀斌:《主编寄语》,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① 陈立旭:周恩来与“一国两制”构想[J],《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第5-7页。
    ② 李家泉: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统一祖国的战略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18页。
    ③ 1996年大陆在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多次举行大规模三军对台联合军事演习,极大地震慑了“台独”势力。
    ④ 李家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台海形势[J],《百年潮》2008年第10期,第43-44页。
    ⑤ 2008年12月31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胡锦涛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简称“胡六点”),分别为: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六点意见”全面、系统阑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前景、架构、途径、动力、条件和内在联系,对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科学回答。
    ⑥ 杨立宪:从对立走向和平发展——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3 页。
    ① 秦荣廷: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65页。
    ② 李家泉:台湾政局与海峡两岸关系50年——总结过去、透察现在、把握未来[J],《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第1页。
    ③ “一纲”就是追求“独立的国际人格”。“三目”是:对内,加速“台湾政权台湾化”。
    ④ 李家泉:台湾政局与海峡两岸关系50年——总结过去、透察现在、把握未来[J],《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第2页。
    ① 秦荣廷: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65页。
    ② 王鸿志:从马英九三次元旦讲话看台当局两岸政策[J],《两岸关系》2011年第1期,第29页。
    ③ 林冈、储俊庚: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1期,第59页。
    ④ 亨廷顿认为民主巩固并不能简单地以政党轮替的事实来推定,必须在两次政党轮替过程中都没有出现破坏民主的力量,民主的巩固才得以完成。见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19-324页。
    ⑤ 马英九将加速推动两岸政策[N],《台湾联合报》2012年1月16日。
    ① 马英九:ECFA对台效益大,九二共识是两岸生存之道[OL],中国新闻网2012年1月7日。
    ② 王俊峰: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2期,第24页。
    ③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2009年5月15日。
    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N],《福建日报》2011年4月9日。
    ① 黄绍臻: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西区先行先试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第64页。
    ② 国家发改委发布平潭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N],《海峡都市报》2011年12月17日。
    ⑤ 平潭综合实验区参访座谈会昨在新竹举行,苏树林出席并致辞[N],《福建日报》2012年3月26日。
    ① [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① 狄松:两岸媒体交流历程及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第86-87页。
    ② 乐美真:两岸新闻交流往前迈(寻找两岸的交集之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1日,第3版。
    ① 狄松:两岸媒体交流历程及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第88页。
    ① 沈惠平:试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第17页。
    ② 2005年台湾在野党领导人连战、宋楚瑜、郁慕明先后率团参访大陆,两岸出现了政党交流的热潮。美国政府虽然没有表示反对这一现象,但是提醒中国要重视与台湾当局的接触和对话。5月,陈水扁的妻子吴淑珍访美时在记者会上透露,美国对胡锦涛与连战、宋楚瑜的会晤相当关注,但美国更关心大陆方面何时与陈水扁会晤。5月5日,小布什总统打电话给胡锦涛主席,呼吁中国政府与台湾当局进行对话。美日“2+2”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中表示“鼓励台湾海峡相关问题通过对话和平解决”。
    ③ 据统计,小布什任内对台售武近100亿美元,内容也从更新换代发展到新式前沿,从防御性扩展到进攻性,如F16战机、反潜机和爱国者反导系统等。
    ④ 冈栋俊等:美国对华政策50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4页。
    ⑤ 张智新:奥巴马对台军售咄咄逼人,意在鼓励分裂[N],《环球时报》2010年2月1日。
    ⑥ 美副助卿:严肃看待扁承诺[N],《联合报》2007年2月25日。
    ① 王公龙:马英九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第8页。
    ② 美国不纵容“台独”,马英九心知肚明[N],中评社香港2008年8月3日电。
    ③ 沈惠平:试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第18-19页。
    ④ 刘佳雁、汪曙申: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三十年之省思[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35页。
    ① 赵春山:美国出现“弃台论”,台湾不能掉以轻心[N],台湾《联合报》2011年11月13日。
    ②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③ 张文生:影响两岸关系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分析[J],《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页。
    ④ 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⑤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 孙立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9年5月27日,第1版。
    ② 张文生:影响两岸关系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分析[J],《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第14页。
    ③ 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① 谭长贵:经济运行规则——动态平衡态势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31页。
    ② 谭长贵:动态平衡的网络结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3期,第35页。
    ③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3页。
    ④ 李愿:试论现代系统论对整体与部分范畴的丰富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52页。
    ⑤ 徐博东等: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225页。
    ① 李家泉:“双英辩论”中的四个分歧点[J],《统一论坛》2010年第3期,第14页。
    ①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6页。
    ② Morton A.& Stephen B.:Adjusting to the New Asia [J], Foreign Affairs, Vol.82 Issue 4,2003.
    ③ 谭长贵:社会发展一动态平衡态势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④ 徐博东等: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30-231页。
    ③ Michael D.Swaine, Trouble in Taiwan[J], Foreign Affairs, Vol.83 Issue2,2004.
    ①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7页。
    ②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③ 徐博东等: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3页。
    ④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0页。
    ⑤ 谭宏庆:防范与遏制:美国亚太战略布局与中国[A],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编:《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谭长贵:动态平衡态势的阶段可调控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1页。
    ② 向钢华、王永县:当代西方基于博弈论方法的威慑理论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③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8页。
    ④ 石之瑜:台独与道德[M],台北: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⑤ 石之瑜:台独与道德[M],台北: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⑥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 期,第38页。
    ① 杨洁勉等:世界格局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页。在同一篇讲话中,邓小平还指出,“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台湾。”
    ② 徐博东等: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235页。
    ③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7页。
    ④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7页。
    ① 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Fuyong Li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ystem Theory [J],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0, 27(6).
    ① 张春英:海峡两岸“三通”政策——从博弈到共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123~124页。
    ② 张春英:海峡两岸“三通”政策——从博弈到共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123-124页。
    ① van Dijk: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② van Dijk:Discourse and Power [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③ 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J].《外国语》2009年第5期,第94页。
    ④ 陈平:话语分析说略[A],《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6页。
    ⑤ 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J],《外国语》2009年第5期,第95页。
    ⑥ 陈春燕: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第75-76页。
    ① 林大津:言语交际当代语境观:主客体与静动态的新思考[J],《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1期,第22页。
    ② 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3页。
    ③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N],《人民日报》2005年3月5日。
    ④ 胡公展:两岸关系纵横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① 刁晏斌:两岸语言的离与合[N],《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9日。
    ① 2012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1日第A02版。
    ① 刁晏斌:两岸语言的离与合[N],《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9日。
    ① 刁晏斌:两岸语言的离与合[N],《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9日。
    ② 甘莅豪:从“共变论”到“斜眼论”:网络时代流行语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4日A-08版。
    ① 甘莅豪:从“共变论”到“斜眼论”:网络时代流行语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4日A-08版。
    ② 甘莅豪:从“共变论”到“斜眼论”:网络时代流行语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4日A-08版。
    ①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3-86页。
    ② 刁晏斌:两岸语言的离与合[N],《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9日。
    ① 沈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0-433页。
    ② 王红续:大战略——邓小平与祖国统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3页。
    ③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泽民八项主张问答[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④ 王永钦:中国结——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内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53页。
    ⑤ 齐鹏飞:统一与整合——新时期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13页。
    ⑥ 黄嘉树、王英津:主权构成研究及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J],《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28-36页。
    ⑦ 蔡天新:建国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与两岸关系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7卷第3期,第1-7页。
    ⑧ 孙代尧: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论析[J],《中国党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2-40页。
    ⑨ 李松林: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第40-46页。
    ⑩ 赵书刚: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及成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第85-89页。
    ① 亚贝:打开两岸关系僵局的一个途径[J],《两岸关系》2002年第4期,第10-12页。
    ② 石齐平:两岸关系的再出发[J],《两岸关系》2002年第3期,第15-16页。
    ③ 阎学通:反分裂反‘台独’任重道远[J],《瞭望》2003年第11期。
    ④ 李瑗: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历史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第21-26页。
    ⑤ Fairclough, N.Language and Power [M]. London:Longman Group.1989, P107.
    ⑥ 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⑦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⑧ 纪卫宁、辛斌: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J],《外国语文》2009年版,第25页。
    ⑧ You, Zeshun & Jianping Chen.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as a Site of Harmoniou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 China Media Research,2008.4(4):94.
    ① Van Dijk: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Society[A]. In David Crowley & David Mitchell(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London:Pergamon Press,1993, pp.179-193.
    ① Flowerdew, J. Identity Politics and Hongkong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hty:Analysing the Discourse of Hongkong first Chief Executive[J]. Discourse & society,1997, p.254.
    ② 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③ 尤泽顺、陈建平: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变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④ Flowerdew, J.:Identity Politics and Hongkong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hty:Analysing the Discourse of Hongkong first Chief Executive [J]. Discourse & society,1997, p152.
    ① You, Zeshun. Foreign-oriente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a:Construction of Model and Social Change[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0, p44.
    ① You, Zeshun. Foreign-oriente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a:Construction of Model and Social Change[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0, p.135.
    ① Fairclough, N.& Wodak, 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van Dijk(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udies: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Vol.2),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 p265.
    ② 尤泽顺、陈建平: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变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 何卓恩: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 赵刚:“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64-96页。
    ③ 陈星、相靖:“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
    ④ 彭莉:行政立法的“泛化”与“缺位”——台湾地区有关大陆经贸法律规范构成及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4期。
    ⑤ 胡公展:纠正对台工作中的三种失语状态[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⑥ 康仙鹏:两岸治理——“两岸关系”思维的检视与突破[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
    ⑦ 彭曙光:试论对台湾广播语言选择的语境意义[J],《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⑧ 徐晓凤:两岸媒体对“春节包机”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兼论对台宣传的困境与策略[D],厦门大学2009年新闻学专业硕士论文,第52页。
    ⑨ 杨家勤、毛浩然: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模式及其权威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30-136页。
    ① kennedy, A. G.. Aristotle on Rhetoric[J],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36.
    ② Toulmin, E. S. The Use ofArgumen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pp.89-96.
    ③ Weber, M. Economy and Society[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p.215-216.
    ④ 李克、李淑康:修辞权威视域下的社会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2010年第5期。
    ⑤ 安兴本:海峡无情人有情(上)——历史的叙述与明天的话语[J],《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5期。
    ④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14.
    ① 陈动:中国大陆在涉台立法上不可能这样做[N],台湾《联合早报》2009年9月17日。
    ① 胡公展:纠正对台工作中的三种失语状态[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② van Dijk: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70.
    ① 张璐,吕宁丰:专访高金素梅:两岸民间的情感交流最可贵[N],《南京日报》2010年08月16日。
    ②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p.109-110.
    ③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109.
    ①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109.
    ① 蔡逸儒:国、民两党合作下的两岸关系[N],台湾《联合早报》,2009年6月1日。
    ① 蔡逸儒:国、民两党合作下的两岸关系[N],台湾《联合早报》,2009年6月1日。
    ② 杨家勤、毛浩然: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模式及其权威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30-136页。
    ② 温俊瑜:开放频道解决地下电台问题的迷思[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研讨会论文。
    ③ AC尼尔森:AC尼尔森广播大调查[Z].2000年1月~2004年12月。
    ④ 台湾《动脑》杂志:2005年5月第349辑。
    ⑤ 冬艳:加强针对性是提高对台湾广播收听率的关键[A],韩长江主编:《业精于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5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 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② 王文昌:台湾观众收视心理即收视偏好分析[A],张长明主编:《电视对外宣传优秀论文》,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③ 周建国:从台湾受众的角度探索电视领域的对台宣传工作[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4页。
    ① 曹长安:台湾的网路Vs大陆的互联网[J],《长江》,2008年9月。
    ① 邓涛、陈红梅:微博引发“微”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2日。
    ① 匡文波:微博五弊阻碍创新—扩散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2日。
    ② 王来华、毕宏音:微博改变了什么[N],《光明日报》2012年3月23日。
    ③ 王来华、毕宏音:微博改变了什么[N],《光明日报》2012年3月23日。
    ① 付玉辉:网络时代的全景式观察——2011年新媒体研究概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8日A-08版。
    ② 中国人是不是患上了“坏消息综合症”[N],《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4日。
    ① 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Fuyong Li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ystem Theory [J],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0, 27(6).
    ① 刘国奋:大陆两岸关系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50-51页。
    1. Blum-Kulka S., House, J & Kasper, G(eds).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Requests and Apologies[M]. Norwood, N.J. Ablex Pub. Corp 1989.
    2. Brown, P., S. C. Levinson.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A]. E. Goody.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10.
    3. Duranti, A. Linguistic Anthropolog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4. Ervin Laszlo. The Systmes View of the World[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5.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Longman Group.1989, P107.
    6. Fairclough, N. Languag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7. Fairclough, N.& Wodak, 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In van Dijk(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udies: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 Vol.2),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7, p152, p265.
    8. Flowerdew, J. Identity Politics and Hongkong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hty: Analysing the Discourse of Hongkong first Chief Executive[J]. Discourse & society, 1997,p.254.
    9. Forrester W. Industrial Dynamics--A Major Breakthrough for Decision Maker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58(36),4, pp.37-66.
    10. Forrester W. Urban Dynamics[M]. Riverside:Pegasus Communications,1969.
    11. Fuyong Lin.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neral System Theory [J].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0,27 (6).
    12. Fuyong Lin, T. C. Edwin Cheng. The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J]. Kybernete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s & Cybernetics,1999,28(1).
    13. Goddard, C. Ethnopragmatics:Understanding Discourse in Cultural Context[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6:17-18.
    14.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A]. Peter Cole, Jerry L. Morgan.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Speech A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41-58.
    15. Hoey, M.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6. Hosmer, L. T. Trust: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 p.379.
    17. Hymes, D. H. The Ethnography of Speaking[A]. Joshua Fishman. Readings on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The Hague:Mouton,1968:99-138.
    18. Kennedy, A. G.. Aristotle on Rhetoric[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p36.
    19. Levinson, S. C. Presumptive Meanings:The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M]. Cambridge, MA:MIT Press,2000.
    20. Ludwig von Bertalanffy. General System Theory:Foundation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s[M]. New York:George Braziller,1968.
    21. Michael D.Swaine, Trouble in Taiwan[J], Foreign Affairs, Vol.83 Issue2,2004.
    22. Morton A.& Stephen B.:Adjusting to the New Asia[J], Foreign Affairs, Vol.82 Issue 4,2003.
    23. Sperber, D., 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1995.
    24. Toulmin, E. S. The Use of Argumen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89-96.
    25. You, Zeshun. Foreign-oriente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onstruction of Model and Social Change[M], Beijing:Science Press,2010, p44, p135.
    26. You, Zeshun & Jianping Chen. 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as a Site of Harmoniou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J]. China Media Research,2008.4(4):94.
    27. van Dijk.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in Society[A]. In David Crowley & David Mitchell(eds.),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M]. London:Pergamon Press,1993, pp.179-193.
    28. van Dijk. 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29. van Dijk. Discourse and Power[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8, p14, p70, pp.109-110.
    30. Walter V. ed., The Idea of Europe, Problems of 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Identity[M], Oxford:Berg 1992, p.12.
    31. Weber, M. Economy and Society[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pp.215-216.
    32. Wierzbicka, A. Cross-Cultural Pragmatics:The Semantics of Human Interaction[M]. 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3:20,23.
    33. Zucker, L. G. Production of Trust:Institutional Sourc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1840-1920[A], In B.M. Staw & L. L. Cummings(eds.), Research Organizational Behavior[M]. Greenwich, CT:JAI Press.1986, pp.53-111.
    34.AC尼尔森:AC尼尔森广播大调查[Z].2000年1月~2004年12月。
    35.安兴本:海峡无情人有情(上)——历史的叙述与明天的话语[J],《中国国情国力》1994年第5期。
    36.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521.htm[OL]。
    37. Bruce J.中国政治联盟特殊关系的初步模式:台湾乡镇中的人情和关系[A],黄光国、胡先缙等著:《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38.蔡天新:建国以来大陆对台政策的历史演变与两岸关系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7卷第3期,第1~7页。
    39.蔡逸儒:国、民两党合作下的两岸关系[N],台湾《联合早报》,2009年6月1日。
    40.曹长安:台湾的网路VS大陆的互联网[J],《长江》,2008年9月。
    41.陈斌华:“台独”势力兴风作浪和平稳定来之不易—2007年两岸关系回顾[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7-12/27/content_7326536.htm。
    42.陈春燕:van Dijk新著(话语与语境)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 期,第75-76页。
    43.陈动:中国大陆在涉台立法上不可能这样做[N],台湾《联合早报》2009年9月17日。
    44.陈立旭:周恩来与“一国两制”构想[J],《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第5-7页。
    45.陈平:话语分析说略[A],《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第65-66页。
    46.陈星、相靖:“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
    47.陈星、朱松岭:试论台海局势的动态平衡及其调控[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3,36-38页。
    48.大陆打造“对台特区”,平潭将聘台湾人当领导[OL],台海网2012年3月14日www.taihainet.com。
    49.邓涛、陈红梅:微博引发“微”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2日。
    50.狄松:两岸媒体交流历程及展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第86-88页。
    51.刁晏斌:两岸语言的离与合[N],《中国艺术报》2012年11月9日。
    52.冬艳:加强针对性是提高对台湾广播收听率的关键[A],韩长江主编:《业精于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50周年论文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53.董会峰,郑巧:两岸在南海联合护渔是根本之道[OL],中国新闻网2013年5月13日http://www.hellotw.com/yjpt/thhw/201305/t20130513_838972.htm。
    54.‘对签订经济合作协议看法、民众终极统独观、马总统满意度’民调[0L],台湾《远见》杂志2010年4月号,http://www.gvm.com.tw/gvsrc/201003_GVSRC_others.pdf。
    55.樊锐:地球村——全球化与人类共同利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4页。
    56.付玉辉:网络时代的全景式观察——2011年新媒体研究概述[N],《中国社会科 学报》,2012年1月18日A-08版。
    57.甘莅豪:从“共变论”到“斜眼论”:网络时代流行语的再认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4日A-08版。
    58.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59.冈栋俊等:美国对华政策50年[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4页。
    60.国共两党首度共同确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OL],中国网2012年3月25日,http://news.china.com.cn/txt/2012-03/25/content_24978550.htm。
    61.国家发改委发布平潭总体规划,规划至2020年[N],《海峡都市报》2011年12月17日。
    6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N],《福建日报》2011年4月9日。
    63.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N],《经济日报》2009年5月15日。
    64.国务院台办: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积极务实推进两岸“三通”[N].《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7日。
    65.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负责人就台湾当局关于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一个中国”涵义的文件发展谈话[N],新华社2003年8月27日电。
    66.海峡西岸经济区报道:台湾农民跨海投资有了福地[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jrzg/2009-07/03/content_1355858.htm。
    67.杭聪:不能割裂个人与国家、民族、文化的关系——与叶文宪教授商榷[J],《学术争鸣》2004年第4期。
    68.黄嘉树、王英津:主权构成研究及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J],《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第28-36页。
    69.黄绍臻: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西区先行先试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第64页。
    70.[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71.何卓恩:台湾反蒋民主启蒙的“五四”话语——以殷海光思想言述为例[J],《武 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73.胡公展:两岸关系纵横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74.胡公展:纠正对台工作中的三种失语状态[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75.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四点意见[N],《人民日报》2005年3月5日。
    76.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的讲话[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ldhd/2008-12/31/content_1193074.htm.
    77.胡易容:论文化标出性翻转的成因与机制——对赵毅衡一个观点的扩展[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35页。
    78.纪卫宁、辛斌:费尔克劳夫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论略[J],《外国语文》2009年版,第25页。
    79.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6-04/06/content_4391749.htm。
    80.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1)[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83-86页。
    81.康仙鹏:两岸治理——“两岸关系”思维的检视与突破[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
    82.克林顿:台湾问题如同小孩子的皮肉伤,不要理它自然会解决[OL],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plzhx/yymp/201011/t20101116_1604250.htm.
    83.匡文波:微博五弊阻碍创新—扩散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2日。
    84.蓝营智库顾问曾复生:大陆对台关系细致与多面[OL],台海网2012年3月15日www.taihainet.com。
    85.乐美真:两岸新闻交流往前迈(寻找两岸的交集之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12月1日,第3版。
    86.李红:两岸新闻交流走过20年[OL], http://news.cctv.com/special/C17274/01/20071101/107540.shtml,2007年11月1日。
    87.李家泉:台湾政局与海峡两岸关系50年——总结过去、透察现在、把握未来[J],《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第1-2页。
    88.李家泉: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统一祖国的战略思考[J],《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18页。
    89.李家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台海形势[J],《百年潮》2008年第10期,第43-44页。
    90.李家泉:“双英辩论”中的四个分歧点[J],《统一论坛》2010年第3期,第14页。
    91.李家泉:国民党当局应面对的几个现实问题——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前夕[J],《统一论坛》2011年第2期,第22页。
    92.李家泉,郭相枝:回顾与展望——论海峡两岸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
    93.李炯英,郑赛芬:基于NSM理论的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述评——兼评经典语用学理论的局限性[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76页。
    94.李克、李淑康:修辞权威视域下的社会指示语研究[J],《外国语》2010年第5期。
    95.李秘:从人际信任到制度性信任:两岸互信建立机制研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第49页。
    96.李鹏:海峡两岸的利益冲突及对共同利益的寻求[J],《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第24-26页。
    97.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30页。
    98.李松林:试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8期,第40-46页。
    99.李愿:试论现代系统论对整体与部分范畴的丰富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第52页。
    100.李义虎、海龙、张植荣:海峡两岸关系调研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101.李瑗: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历史经验研究[J],《理论学刊》2009年第10期,第21-26页。
    102.两岸同胞患难见真情[OL],中国网络电视台http://bugu.cntv.cn/news/china/haixialiangan/classpage/video/20101030/101103.shtm l。
    103.‘两岸完成签订经济合作协议、民众终极统独观、马总统满意度’民调[OL],台湾《远见》杂志2010年8月号,http://www.gvm.com.tw/gvsrc/20100714SOIAPOOPRIR.pdf。
    104.林大津:言语交际当代语境观:主客体与静动态的新思考[J],《当代修辞学》2012年第1期,第22页。
    105.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106.林冈、储俊庚:台湾政党再次轮替的深层原因[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1期,第59页。
    107.林妈利:闽客族群85%有原住民血统[N],《自由时报》2007年11月18日。
    108.凌峰:扎克伯格内心:我们都渴望被喜欢[OL],优质联盟网2013年2月22日,http://www.ugubl.net/zyzy/news_6353.html。
    109.刘国奋:大陆两岸关系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47-51页。
    110.刘国深: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理论思考[A],《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第12页。
    111.刘佳雁、汪曙申: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三十年之省思[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35页。
    112.刘相平:试论两岸共同利益构建过程中的几组关系[A],周志怀主编:《两岸关系:共同利益与和谐发展》,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52-59页。
    113.刘相平:两岸认同之基本要素及其达成路径探析[J],《台湾研究》2011年第1期,第3-4页。
    114.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M],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页。
    115.刘琰:台湾媒体网站的发展[OL],人民网2003年7月10日,http://www.people.com.cn/GB/14677/21963/22062/1961611.html.
    116.陆忠伟:非传统安全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117.马英九:ECFA对台效益大,九二共识是两岸生存之道[OL],中国新闻网2012年1月7日。
    118.马英九称依“中华民国宪法”大陆应为其领土[OL],环球网,http://www.dacheng.com.cn/NewsFolder/200810/200810903737160.html。
    119.马英九将加速推动两岸政策[N],《台湾联合报》2012年1月16日。
    120.毛浩然、徐赳赳: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J],《外国语》2009年第5期,第94-95页。
    121.美副助卿:严肃看待扁承诺[N],《联合报》2007年2月25日。
    122.美国不纵容“台独”,马英九心知肚明[N],中评社香港2008年8月3日电。
    123.[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24.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北:扬智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8页。
    125.民进党败选总检讨,党内提议修正“台独党纲”[OL],东南网2012年1月18日。
    126.彭莉:行政立法的“泛化”与“缺位”——台湾地区有关大陆经贸法律规范构成及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4期。
    127.彭曙光:试论对台湾广播语言选择的语境意义[J],《东南传播》2007年第9期。
    128.平潭综合实验区参访座谈会昨在新竹举行,苏树林出席并致辞[N],《福建日报》2012年3月26日。
    129.齐鹏飞:统一与整合——新时期解决港澳台问题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13页。
    130.秦荣廷:新中国60年来台湾政治领导人物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65页。
    131.全国人大: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OL],中国新闻网,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12/1231_2663_948106.shtml。
    132.沈惠平:试析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双轨政策”[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4期,第18-19页。
    133.沈骏: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400-433页。
    134.石齐平:两岸关系的再出发[J],《两岸关系》2002年第3期,第15-16页。
    135.石之瑜:台独与道德[M],台北:台湾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36.宋振芹:中国跨文化语用学研究述评[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86页。
    137.[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列宁全集[M],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1页。
    138.孙代尧: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变论析[J],《中国党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32-40页。
    139.孙立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N],《人民日报》2009年5月27日,第1版。
    140.台“陆委会”: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11718332796.pdf[OL]。
    141.台“陆委会”:台湾两岸关系说明书[N],台湾《中央日报》1994年7月5日。
    142.台湾当局否认将与大陆合建“一国两制”实验区[OL],台海网2012年3月17日www.taihainet.com。
    143.台湾《动脑》杂志:2005年5月第349辑。
    144.台湾积极评价胡锦涛纪念<告台湾同胞书>的讲话[OL],新华网2009年1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1/01/content_10588895.htm.
    145.台湾77%民众接受马英九连任,超五成对其有信心[J],《东南快报》2012年1月17日。
    146.台湾“新闻局”:台湾广播年鉴2003-2004年[M],2005年版,第16页。
    147.台湾网络信息中心(TWNIC):2010台湾宽带网络使用调查报告[0L],2010年3月30日,http://stat.twnic.net.tw。
    148.台湾网络资讯中心(TWNIC):2011台湾人无线上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OL],2011年3月31日,http://www.twnic.net.tw。
    149.台湾《远见》民调:4月份马英九信任度上扬[OL],台湾《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网2011年4月21日电。
    150.台湾《远见》民调:马35.1%蔡33.9%宋14%[OL],环球网2011年8月23日。
    151.“台湾最有影响力品牌及人物”民调[N],台湾《中国时报》2011年7月6日。
    152.谭长贵:动态平衡态势的阶段可调控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1页。
    153.谭长贵:社会发展一动态平衡态势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54.谭长贵:经济运行规则——动态平衡态势论[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第31页。
    155.谭长贵:动态平衡的网络结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3期,第35页。
    156.谭宏庆:防范与遏制:美国亚太战略布局与中国[A],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欧研究中心编:《反恐背景下美国全球战略》,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157.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58.王公龙:马英九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背景分析[J],《台湾研究集刊》2009年第4期,第8页。
    159.王红续:大战略——邓小平与祖国统一[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3页。
    160.王鸿志:从马英九三次元旦讲话看台当局两岸政策[J],《两岸关系》2011年第1期,第29页。
    161.王俊峰:ECFA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2期,第24页。
    162.王来华、毕宏音:微博改变了什么[N],《光明日报》2012年3月23日。
    163.王蒙:精神需要与文化引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4月6日。
    164.王升:“一个中国”的结与解[J],《台湾研究》1998年第1期,第26~27页。
    165.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年第6期,第17,20-21页。
    166.王文昌:台湾观众收视心理即收视偏好分析[A],张长明主编:《电视对外宣传优秀论文》,北京:海洋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167.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页。
    168.王永钦:中国结——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内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53页。
    169.王中保: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利益关系的变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170.维基百科:台湾媒体[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171.温俊瑜:开放频道解决地下电台问题的迷思[C],中华传播学会2002年研讨会论文。
    172.向钢华、王永县:当代西方基于博弈论方法的威慑理论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73.萧高彦:民主化与国家认同在台湾:政治理论的反思[A],江宜桦、李强主编《华人世界的现代化国家结构》,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174.徐博东等:大国格局变动中的两岸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224~225,230-235页。
    175.徐晓凤:两岸媒体对“春节包机”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兼论对台宣传的困境与策略[D],厦门大学2009年新闻学专业硕士论文,第52页。
    176.亚贝:打开两岸关系僵局的一个途径[J],《两岸关系》2002年第4期,第10-12页。
    177.阎学通:反分裂反‘台独’任重道远[J],《瞭望》2003年第11期。
    178.杨洁勉等:世界格局中的台湾问题:变化与挑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页。在同一篇讲话中,邓小平还指出,“我们采取‘一国两制’的方针统一台湾。”
    179.杨家勤、毛浩然:大陆官方媒体涉台话语模式及其权威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130-136页。
    180.杨立宪:从对立走向和平发展——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J],《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第3页。
    181.尤泽顺、陈建平: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变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82.余克礼等:ECFA之后的两岸政治关系走向[J],《两岸关系》2010年第8期,第8页。
    183.余克礼、贾耀斌:《主编寄语》,海峡两岸关系60年图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184.余克礼、贾耀斌:海峡两岸关系60年画鉴[M],武汉:长江出版社2010年版,主编寄语第4页。
    185.远见民调:台民众支持统一比例明显增加[OL],台海网2012年3月16日www.taihainet.com。
    186.张春英:海峡两岸“三通”政策——从博弈到共识[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0期,第120-121,123-124页。
    187.张久营:党的十七大以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十大成果[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41页。
    188.张岂之:“文化”新界说是一种文化自觉[N],《北京日报》2012年4月16日。
    189.张璐,吕宁丰:专访高金素梅:两岸民间的情感交流最可贵[N],《南京日报》2010年08月16日。
    190.张文生:两岸政治互信与台湾民众的政治认同[J],《台湾研究集刊》2010年第6期,第3-5页。
    191.张文生:影响两岸关系的非传统安全因素分析[J],《台湾研究》2010年第2期,第10页。
    192.张智新:奥巴马对台军售咄咄逼人,意在鼓励分裂[N],《环球时报》2010年2月1日。
    193.赵春山:美国出现“弃台论”,台湾不能掉以轻心[N],台湾《联合报》2011年11月13日。
    194.赵刚:“多元文化”的修辞、政治和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64~96页。
    195.赵书刚: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理论创新及成效[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85~89页。
    196.赵小芒: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动力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J],《理论视野》1994年第2期。
    19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页。
    19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5页。
    199.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江泽民八项主张问答[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200.中国人是不是患上了“坏消息综合症”[N],《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4日。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201.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台湾总览[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1年版。
    20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K],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18页。
    203.仲伟东:台辩论后民调支持率:马英九领先蔡英文7.3%[N],《环球时报》2011年12月4日。
    204.周建国:从台湾受众的角度探索电视领域的对台宣传工作[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4页。
    205.邹志伟,洪蕾:增强对台广播可听性的策略性分析[OL],人民网2010年10月20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52789/205663/13005850.html。
    206.朱锋:“非传统安全”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207.2012媒体关注度十大榜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11日第A02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