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干扰与行为偏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关注社会世界中多身份行为体的行为偏失现象。本文首先根据性质的不同将身份分为权力型身份、收益型身份和情感型身份,并相应地将行为分为与权力型身份关联的行为、与收益型身份关联的行为和与情感型身份关联的行为。本文认为,由于场景渗透的缘故,具有多重身份的行为体在以某种身份行为时该身份可能会受到自我或他者其他身份存在的影响,以致与该身份关联的行为本身失去原有量度或偏离原有向度。即,身份干扰导致行为偏失。本文认为,理性主义和建构主义主要涉及与身份关联行为性质的研究,多在体系层次上进行,可归入身份研究的纵向理论;而本文提出的身份干扰理论则属于横向身份研究理论,主要涉及与身份关联行为程度的研究,多在单元层次上进行。
     本文分析了身份干扰的几个特点,认为干扰能否发生主要与行为体是否具有多重身份、身份的性质和层次以及相关场景是否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有关,干扰的具体发生则包含干扰源的客观存在、对干扰源的主观认知、干扰出现的路径等几个阶段要素。其中,干扰发生的起点、方向、动机与结果构成了判断干扰是否正当的衡量标准。而行为之所以能够发生偏失,是由于行为本身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和强度范围中变化而不对关联身份的性质产生影响的缘故。其中,行为向度和行为量度是衡量行为偏失的两个重要指标,主体、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互动发生的场景是影响行为偏失程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行为偏失就其本身是消极的现象,大多产生消极的后果,然若行为偏离的应然状态自身是不当的,那么行为偏失就可能是正当的,也因此能够产生积极的后果。
     最后,本文通过“日本对美贸易摩擦处理”、“日本对外援助政治考量”以及“近代泰国维护主权独立”对相关子假设分别予以检验。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ehaviour deviation of social actor which has multipleidentities. The paper divides identity into three basic types, namely power identity,benefit identity and emotion identity, with behaviour related to the above three types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 context infiltration, behaviour related to some identitywill have deviation on magnitude or direction when the identity of actor with multipleidentities is interfered by other identity owned by actor itself or the others, i.e. identityinterference leads to behaviour devi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vertical identity theorysuch as Rationalism and Social Constructivism which usually is on the systemic leveland have to do wit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quality of behaviour that related to identity,the identity interference belongs to the horizontal identity theory which always is onthe unit level and have to do with the research about the quantity of the behaviour thatrelated to identity.
     The paper analyzes some features of the identity interference, and reckons whetherthe interference could occur depends on whether the actor has multiple identities, thequality and level of identity and whether the different contexts have the same area nomatter the size.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ference includes the existence of theinterfering object, the subjective perception of the interfering object and the path thatinterference takes place. The start point, the direction, the motive and the outcome ofthe interference will be the criteria to judge whether the interference is justified. Andthe precondition of the behaviour deviation is that behaviour can be change in certainspace or spectrum without any affect on the quality of related identity. The directionand magnitude of behaviour are the two important barometers to mark the behaviourdeviation, the actor, the interacting process between actors and the context holding theinteraction are the three major facts that affect the degree of behaviour deviation.Though the deviation often has negative outcomes but also can have positive result ifthe start point is unjustified.
     And finally, the paper tests the three sub-hypotheses via the cases of the Japan-UStrade friction, the ODA of Japan, and Thailand’ independence in19th century.
引文
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2有关身份间干扰发生的条件具体参见本文第四章“身份干扰的前提”中“身份因素”部分内容;有关身份干扰的分类具体参见本文第四章“身份干扰的类型”部分内容;有关行为的分类具体参见本文第二章“行为的类别”部分内容。
    1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2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3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4元场景、元身份和元行为构成了本文的元叙述(meta-narratives)。本文认为,瞬时下元场景、元身份和元行为相对稳定存在,历时下则由于处在过程中实际三者变动不居。
    5自然界中的蜂房结构由诸多六面体组成。其中,六面体是最小的蜂房单元,每个蜂房单元中仅有一只蜂蛹。类似地,本文中的元场景可理解为六面体蜂房单元,元身份则类似蜂房单元中唯一的蜂蛹。图一中,行为体a可以活动在1至n个元场景中,具有1至n个对应的元身份,行使1至n个对应的元行为。而存在的场景并非一成不变:新身份的获得可以导致活动场景的增加,旧身份的丧失也可以导致活动场景的减少。
    1参见Smith, Steve,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 Positivism and Beyon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p.11-38。
    1参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81页。
    2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核心问题的生成将是中国学派产生的必要条件。参见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175页。
    1[加]伊曼纽尔·阿德勒:《欧洲文明:实践共同体视角》,载[美]彼得·卡赞斯坦著、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文明:多元多维的视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页。另见该书第35页相关论述。
    1[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4-26页。
    2[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前言第22页。
    3“……从目的理性的立场出发,价值理性总是非理性的,而且,价值理性越是把当作行为指南的价值提升到绝对的高度,它就越是非理性的”。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4有关身份干扰与角色冲突的具体区别可参见本文第二章“身份与行为”中“研究议程完善”部分内容。
    1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p.18-32.
    2身份、地位和角色(role)是三个内涵丰富的社会学概念,不同学者对它们的界定可能不同。关于身份和地位,有学者认为身份等同于地位,参见[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
    1比如,在美国社会中非洲裔和女性身份将妨碍和限制个体的最终成就。参见Robert H. Lauer and Jeanette C.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 Society, Los 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1998, p.121。另见Peter J.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6。这也是一种身份干扰。
    2如性别身份。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p.177。
    3Anthony Giddens, Mitchell Duneier and Richard P. Appelbaum,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sixth edition), NewYork: W. W. Norton&Company,2007, pp.100-101.
    4如Peter J. Burke、Marilynn B. Brewer以及Bhikhu Parekh等。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p.112-129; Marilynn B. Brewer,“The Many Faces of Social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 Psycholog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2001, pp.117-119; BhikhuParekh, A New Politics of Identity: Political Principles for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New York: PalgraveMacmillan,2008, pp.9-30。
    5[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6版/英文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页。
    6行为体还可能遭遇身份丧失(loss of identity)的情况,如失忆症(amnesia)患者。参见James Wilfrid VanderZanden, 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Toronto: John Wiley&Sons,1979, p.124。
    1因此,同性恋政治家会通过对涉及同性恋权益的各种法案持更为激进的否定态度来掩饰其同性恋身份。参见[美]第默尔·库兰著,丁振寰、欧阳武译:《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吉林: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第8-10页。同性恋身份干扰了政治家行为。
    2[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228页。类似分类标准较为常见。
    3比如,“所有脚穿8码鞋的人通常并不会因为鞋码相同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然而“……如果8码鞋的消费者们发现,由于某种难以理解的官僚主义原因,……他们对该码鞋的需求无法满足,而这就可能成为他们彼此团结和认同的充分理由。他们可以成立社会俱乐部,……以交换哪里有8码鞋卖的信息。”参见[印度]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等译:《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版,第23页。
    4以及霸权国(hegemon)、制衡国(balancer)、自由主义国家(liberal)、共产主义国家(communist)和修正主义国家(revisionist)等。参见Alexander Wendt,“Ident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 Yosef Lapid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s.,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 p.47。
    1性质相同的身份若层次也相同则彼此之间不会形成干扰,因此权力型身份层次不同则是权力型身份间可能发生干扰的前提。同样,收益型身份层次不同和情感型身份层次不同也分别是收益型身份之间和情感型身份之间可能发生干扰的前提。有关身份间干扰发生的条件具体参见本文第四章“身份干扰的前提”中“身份因素”部分内容。
    2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38。
    3恐惧、喜爱和怯懦等非理性情感动机的存在使得社会世界的组织形式大为不同。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6。
    4“一个具体身份的重要性将取决于社会环境。比如,当一个人去赴宴的时候,他作为素食主义者的身份
    1如伯克认为,对位置意义(meaning)的共有认知构成了对位置占有者行为的期望的基础。参见Peter J. Burke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6。
    2理论上,当个体拥有特定身份时对关联行为的期望事先已经存在的事实将导致行为的绝对标准化,因此具有相同身份的人会表现出完全相同的行为。而实际中,行为不会完全地被限定,社会期望更多地只是划出大致范围而并非列出详细规制,因此个体是有灵活性的。例如,如果一位青年希望成为一位女士的丈夫,那么他可以通过很多方式传递爱意。尽管追求者身份包含表明爱意的预期,但也决没有规定爱意应该如何被表达。此外,个体还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身份中可行的灵活性制造出戈夫曼(Goffman)所说的角色距离
    (role distance),即社会期望与实际行为出现差距的情形。其目的是让他者知道个体并非完全由某个身份定义,或传达出“这不是真正的我”等含义。因此,和队员一起旅行时阅读经典书籍的棒球手可能希望房间中的其他人知道运动员身份没有包括他的全部。对个体来说,角色距离的存在使得生活较之预期更为丰富和复杂。参见Robert H. Lauer and Jeanette C. 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 Society, LosAngeles: RoxburyPublishing Company,1998, pp.123-124。
    3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4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5页。另
    见[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8-10页。
    4较之韦伯侧重理性行为研究,社会学家帕雷托主要研究非理性行为,并力图对这种非理性行为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帕雷托将合理的行为称为逻辑行为,其外的所有行为则归入非逻辑行为。他认为,信仰体系
    1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4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4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页。
    4[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9页。年版,第45页。
    1韦伯、帕雷托和帕森斯是社会行为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其观点虽不足以概括全部的行为理论,但影响却是“全局的”。参见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4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101页。
    2[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为确定本文的行为类别,本章首先借鉴了马克斯·韦伯有关社会行为基本类型划分和各类别之间关系的相关观点。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5页。另见[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54页。
    1“所有非理性的、受感情支配的意向关系都指导行为”。[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日]青井和夫著、刘振英译:《社会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3[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5页。另见[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1-54页。
    1而当服从权力作为规范内化后,与权力型身份关联的行为还可能落在价值理性式行为甚至情感式行为里。这种情况在军营中可能发生。
    2同时,行为也在其所建构的社会场景中生成并受到这种场景的影响。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p.3-4。
    1行为改造和建构世界,但行为改造和建构世界的过程不是任意的,而是与关联的身份规范有关。如果一个官员每天在固定时间内上班,那么,这不仅仅是(但也可能是)由于他养成的习惯(风俗),也不仅仅是(但也可能是)由于可以或不可以由他随意决定的自身利害关系,而且是(一般地也是)由于作为指南的秩序(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这种秩序的有效性也蕴含在身份里。
    2伯克认为,这些小的行为上的改变使得未来类似的行为更易于出现,“当这些缓慢的、微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时间,于是五年或十年后待回过头来我们就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改变了。”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85。
    3[印度]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等译:《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版,引言第2页。
    4[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2-23页。
    1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第17页。
    2[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2页。
    3如温特和德斯勒(Dessler)等学者认为,沃尔兹理论中的国家单元是本体优先的(ontologically prior)。参见Colin Wight, Agents,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as Ont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6, p.92。
    4[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10页。
    5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页。
    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152页。
    7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6页。
    1参见Alastair Iain Johnsto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Peter J. Katzenstein,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2参见[美]玛莎·费丽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页。
    4[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译者前言第22页。
    5此处“行为不变”指的是行为的性质不变。由于理性主义研究中行为体身份预先设定且不发生变化,因此关联行为的性质不变,始终表现为自私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其行为目的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自身利益,因此行为的程度也不变;而最终可能发生变化的是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如冲突与战争或者合作与和平等。
    1伯克认为,显著性(salience)越高的身份在场景中越容易被激活。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33。
    2Anthony Giddens, Mitchell Duneier and Richard P. Appelbaum,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sixth edition), NewYork: W. W. Norton&Company,2007, p.101; 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 p.130.
    3与大人相比,孩童的身份相对较少。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 p.145。
    1外貌也属于先赋身份。参见Robert H. Lauer and Jeanette C. 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 Society, Los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1998, p.12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2如果一个父亲领着儿子在看戏,剧院突然失火,人们争先恐后地逃往出口,这时,做父亲的是不会加入这批恐慌之众的行列的,因为他不希望让小儿子看到自己失去控制。参见[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45页。
    3参见:《上海一餐厅备双份菜单专宰外国人》,网易网,2012-02-07,http://v.163.com/zixun/V7LLTPAUR/V7ONBMICT.html,登录日期:2012-02-12;《上海朱家角景区曝出“鸳鸯菜单”专宰“老外”》,人民网,2012-02-09,http://shipin.people.com.cn/GB/17063997.htm,登录日期:2012-02-12。
    1谢志均:《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双重标准”的研究》,暨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0、24页。
    2[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3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3.
    4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32。伯克进而认为,由于个体身份的增多和互动形式的复杂,现代社会中多个身份同时被激活的可能性高于前现代社会。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145。
    5与本文不同的是,伯克主要探讨多重身份的运行机制,即被同时激活的多个身份彼此如何联系而又是如何各自维系的。伯克也提到了角色(身份)冲突现象,但仍是从运行机制的角度予以分析,未将身份的影响与行为变化联系起来,因此与本文的因果式关系是不同的。
    1[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2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与身份关联的行为短期程度上的量变其长期的累积效应是可以导致自身性质的质变的,与行为关联的身份性质在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而行为程度上的量变实际已为实践活动带来足够可能,因此社会世界即使短期中也将受到影响。
    3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4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7页。
    3参见[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7页;George J. McCall and J. L. Simmons, Social Psychology: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New York: The FreePress,1982, p.22; Anthony Giddens, Mitchell Duneier and Richard P. Appelbaum,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sixth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Company,2007, p.100。不同社会学家对角色概念的界定可能不同。参见James Wilfrid Vander Zanden, 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Toronto: John Wiley&Sons,1979, p.114。而戈夫曼认为,角色由这样一种活动来构成:如果任职者纯粹根据处于他这样地位的人所应遵守的规范来行事的话,那他就会置身于这一活动之中。而角色扮演则是指一个特定的个体在履行职责时所表现出的实际行为。参见[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1页。
    1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seven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1999, p.149.
    2图1-5中有关身份集、角色集概念参见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seven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1999, p.148-151。
    3通过重新定义角色性质、隔离限定角色互动(compartmentalization)以及切断相关角色联系可以缓解角色冲突,否则行为体的角色行为将受到影响。参见Robert H. Lauer and Jeanette C. 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Society, Los 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1998, p.127。另见James Wilfrid Vander Zanden, 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Toronto: John Wiley&Sons,1979, p.132-134。
    4参见John J. Macionis, Sociology (seven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1999, p.151。
    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6David M. Newman, Sociology: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Life (fifth edition), Thousand Oaks: PineForge Press,2004, p.26.
    7[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77页。
    1[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8页。
    1O点之外的白色区域和白色区间皆是存在抵制却不存在偏失的空间:存在抵制是作为个体的君子和圣人的区别所在,而不存在偏失又是作为个体的君子和常人、小人区别所在。白色区域和白色区间之外的灰色区域和灰色区间则是存在偏失的空间,常人和小人均落入其中。
    2“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参见[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7页。
    3“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参见[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5页。
    4“小人惮于改过,而不惮于自欺,故必文以重其过”。参见[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93页。
    5《红楼梦》第四回中,得知原告诉说冤情贾雨村起初“大怒”,拟“发签差公人立刻将凶犯族中人拿来拷问,令他们实供藏在何处;一面再动海捕文书”,却待门子交待被告出身世族大家并晓以其中利害后,最后“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
    1“和杂货店收银员、医生、好友以及美国总统互动时我们的方式通常不会是相同的”。参见Robert H. Lauerand Jeanette C. 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 Society, Los 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1998, p.120.
    2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71页。
    1据报道,有位领导人夫人在英国旅游期间突然发烧,英国医生为其静滴了葡萄糖盐水,但拒绝注射抗生素,并告知一周之内发热基本可自行消退。领导夫人一气之下立即回国住进国内大医院。“医院刚开完抗生素合理使用会议。上午在会议上做报告的领导和专家,下午来看望这位夫人,立即指示管床医生,给夫人联合使用两种最新一代的抗生素。住院3天后,也就是起病后第6天,夫人热退,”出院前夸赞还是我国医生水平高。参见吴海云:《抗生素:全民之瘾》,载《健康报》2012年2月6日,第8版。
    1戈夫曼认为,由于个体有好几个身份认同,而对这些认同进行管理时所遵循的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又缘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在不同的社会中这些规则也会彼此不同。“……在整个西方社会,有关角色隔离的倾向是很强烈的。”参见[美]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2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拟在自家乡村宅第建造高约1.8米、长约91米的栅栏,英国古迹协会(英国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以该做法企图破坏本地区历史风貌为由致信布莱尔本人及所在地区政府相关部门,称“钢铁栅栏被认定为‘过于功利主义’”,“是否获得许可取决于提供的详细建造材料”。参见:《布莱尔给古宅建栅栏遭警告》,载《环球时报》2012年1月30日,第5版。
    3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4“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参见[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頁。
    5若行为偏失的后果可以是积极的,那么作为行为偏失原因的身份干扰其性质也同样是积极的。这是身份干扰和角色冲突的区别之一。
    1复杂系统中,关系具有非线性因果,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结果是,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小的扰动可能带来大的变化(如蝴蝶效应),行为往往产生非预期后果,结果无法找到生成路径并回溯至最初起点。参见Robert Jervis, System Effects: Complexit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另见杨少华:《探索系统的复杂性——读杰维斯的〈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5期,第143-144页。
    2Robert W. Cox,“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 Beyo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载[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7年版,第208页。
    3李滨:《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第19页。
    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1刘永涛:《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一个基本考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第37页;庄礼伟:《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第43-44页。
    2刘永涛:《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载《欧洲》1998年第5期,第7页。
    3李滨:《批判者的异同:考克斯与后现代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期,第27页。
    4[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5页。
    5长者或成功人士具备的优秀品质往往会被放大,以致当他们和年轻人或普通人士掌握了相同技能或取得相同成绩时,前者通常会受到更多社会关注和褒奖。比如法国总统希拉克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隋、唐历史的了解给江泽民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见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396页。这些现象均类似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描述的情形。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于1968年首次提出“马太效应”,其基本内容是“富者愈将富有,贫者愈将
    1本文绪论部分已承认天气、心情、行为和事件等偶发因素也会造成行为体与某个身份关联的行为偏离原有方向或强度,但实际中由于上述偶发因素具有不稳定特征,受其影响的与行为体某个身份关联的行为无法规律出现以致研究意义不大,本文在提出问题同时已将这些因素排除。
    2图中描述的只是众多身份干扰形式之一。由于干扰形式与身份状态有关,干扰内容则与身份性质有关,因此不同性质的身份均可出现在同一形式的干扰中。本文所有身份按性质分类,故此处只选其一而有意略去其他形式不提。
    1理论上,图3-1干扰形式中最多可有8条虚线,随着场景数量的增加,虚线数量也会增多。如当场景数量为3、身份数量为6时,虚线数量为24;当场景数量为4、身份数量为8时,虚线数量为48;……当场景数量为n、身份数量为2n时,虚线数量为(2n-2)2n。
    2对身份a-2而言,身份a-1和身份b-1既可以同时产生干扰,也可以分别产生干扰;其干扰既可以加强或削弱身份a-2的行为a-2,也可以偏转或矫正身份a-2的行为a-2。
    3基于预期,尽管行为体不能同时活动在两个元场景中,但终将还会返回此刻活动场景之外的场景中,而两个行为体可能还将会在那个场景中相遇。该情况类似于复杂系统中的互系现象,即结构中单元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单元在其他时间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也就是说,此时此处受制于彼时彼处。参见Robert Jervis, System Effects: Complexit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7, p.17。
    1如朋友的朋友可以成为朋友,而敌人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参见Robert Jervis, System Effects: Complexity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p209。与直接干扰不同,本文将这种干扰称之为间接干扰。国际关系中,两国建交过程可能会受到一国与第三国关系的影响。如,朝鲜因素影响下的中韩建交:“……因为中国支持北朝鲜摆脱美国的军事占领,同北朝鲜站在一起,而北朝鲜是同南朝鲜处于对立地位,这就影响到其后的中韩关系。”参见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491-492页。另见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5、140页。
    1“每个人都拥有许多不同而且有时有冲突的身份;有些可能隐含较高的社会位置,而有些则是较低位置。”参见[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7页。温特则是根据行为体对身份的重视程度将身份分为不同的等级。温特认为,有些身份对自我概念来说是根本的,有些则是表层的。参见[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1身份的主导性主要由体系文化的性质决定:霍布斯(Hobbesian)文化中权力型身份占主导,洛克(Lockean)文化中收益型身份占主导,而在康德(Kantian)文化中情感型身份占主导。
    1类似事例还有:2009年12月10日至12日,日本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率团访问中国。随团成员达600人之多,其中国会议员有140多名。据报道,有访问团成员并非为访华而访华,他们不是尾随而来(期望访华过程中与小泽一郎多有接触)就是被“劫持”而来(担心不参加访问团会开罪小泽一郎而不得不来)。因小泽推举当上议员而被媒体称之为小泽宝贝(Ozawa Children)的年轻面孔此次亦随团出访。参见:《小泽一郎下月访华随行议员竟达140人》,朝鲜日报,2009-11-26,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09/11/26/20091126000007.html,登录日期:2011-05-06;另见:《小澤率640人代表團訪華》,文汇报,2009-12-11,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2/11/YO0912110003.htm,登录日期:2011-05-06。在韩国,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的韩国校园暴力组织“一阵会”目前拥有成员20至40万人,只要加入该组织“就被赋予欺负别人的‘特权’”。参见:《韩国反校园暴力新政不被看好》,载《环球时报》2012年2月8日,第4版。而在美国,不少知名学府均有各类学生“俱乐部”。这些学生组织每年从符合条件的候选者中挑选新人,其人脉资源甚至对今后职业生涯也有所裨益。比如,作为耶鲁“SkullBones”成员,“不是意味着求职时可以得到某大公司首席执行官面试的机会,而是意味着可以打电话到白宫、中央情报局、华尔街、联邦最高法院去谋职”。参见:“Skull and Bones”, the Wikipedia,2012-01-04,http://en.wikipedia.org/wiki/Skull_and_Bones,登录时间:2012-01-05。
    1“人对刺激因素的反应是基于他对刺激因素的知觉,而不是基于客观真实的刺激因素本身。所以,如果人的知觉是错误的,他的理解就会是错误的,他的反应也会是错误的”。参见[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前言第13页。“如同将火柴放到温度计附近会让温度计‘认为’温度升高了一样,我们的感知也可能会被‘欺骗’(be fooled)。”参见Peter J. Burke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65。
    1结构洞图示参见:Stacie E. Goddard,“Brokering change: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Theory, Vol.1, No.2,2009, p.259。
    1[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如洛克比空难后联合国安理会曾多次通过决议对利比亚实施包括空中封锁、武器禁运和外交制裁等一系列制裁。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也通过决议对伊拉克进行经济制裁。
    1[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1页。
    2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4页。
    3[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60页。
    4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页。
    1周泽红:《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及启示——以日美贸易摩擦为例》,载《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1期,第25页。
    2赵春明、何艳:《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回顾与展望》,载《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4期,第1页。
    3胡方:《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其问题》,载《日本研究》1997年第2期,第32页。
    1储玉坤:《日欧贸易不平衡益趋加剧》,载《国际贸易》1992年第4期,第25页。另见郝一生:《日欧贸易摩擦及其根源》,载《国际贸易问题》1982年第1期,第24-25页。
    2郝一生:《日欧贸易摩擦及其根源》,载《国际贸易问题》1982年第1期,第25-26页。
    3胡晓伟:《摩擦不断升级的日欧贸易》,载《现代日本经济》1990年第6期,第57页。
    4[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5[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6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7[日]大隈重信编:《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1页。
    1条约规定:日本开放八个通商口岸;放弃关税自主权;允许条约港口的治外法权。不平等条约置日本于半殖民地地位中,“……日本在政治及经济上均成为外国政府附庸。”参见[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2[日]大隈重信编:《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3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页。
    4“日本今日已伍于列强并驾齐驱而能扬其雄名矣,其开此新纪元者实在五十年前与美国订定通商约章之时。”……美国为“日本开国之首功,故日本亦深亲信之。”参见[日]大隈重信编:《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95、98页。
    5[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等译:《日本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
    6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600页。
    7参见[日]藤原彰著、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1页。
    8[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5页。
    9“统治者运用他们的权力重订法律,改革经济及政治体系,甚至要改变日本之文化及价值观念。”参见[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1日本政府为了使占领军的指令在国内法律体系中“合法化”,往往采取明治宪法体系中具有法律效力的“应急敕令”的形式。参见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607页。
    2[日]藤原彰著、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2页。
    3为保证盟军总司令部和麦克阿瑟指令的实施,日本政府于10月31日制定《阻碍占领目的处罚令》,规定“旨在反对盟国最高司令官对日本政府指令之行动,旨在反对盟国占领军……为实行这一指令所发布的命令的行为,以及违反日本政府为履行这一指令所发布的法令的行为”皆为阻碍占领目的的有害行为,违者严加惩处。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5页。
    4[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2页。
    5麦克阿瑟曾言,“我对日本国民,事实上拥有无限的权力。……我是八千多万日本国民的绝对统治者。”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4页。
    6照片传达出日本一国及其人民屈从地位的信息,对全日本产生了很大震撼,“它可以说是世界史或日本史中最撼动人心的照片之一。”参见[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6页。
    7[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等译:《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4页。
    1参见[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36页。
    2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5页。
    3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
    4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5-796页。
    5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7页。
    6[美]约翰·惠特尼·霍尔著,邓懿等译:《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69页。
    1新宪法是在美军的占领下,从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出发,通过对日本政府施加强大压力而实现的。参见[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
    2此前裕仁天皇曾于1946年1月发表《人的宣言》,自我否定拥有神权。参见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08页。
    3[日]藤原彰著、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0页。
    4日本国驻华大使馆:《日本国宪法》,2006年3月。
    5参见[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4页。
    6“美国长期驻有军事设施及宪法限制日本发展军力,使日本不用负担太高的国防费用”,这也是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别迅速”的原因之一。参见[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6页。
    7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875页。
    8参见[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等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358页。
    9[日]藤原彰著、伊文成等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2页。
    1丁启玉:《财富与权力的交织——对美日贸易摩擦的多重考察》,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25页。
    2贺平:《日美贸易摩擦中的外压与政策协调》,载《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第78页。
    3于永达:《美日贸易摩擦及各自的对策》,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10期,第54页。
    4贺平:《日美贸易摩擦中的外压与政策协调》,载《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第71-72页。
    5丁启玉:《财富与权力的交织——对美日贸易摩擦的多重考察》,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25页。
    6贺平:《日美贸易摩擦中的外压与政策协调》,载《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第73页。
    7张玉棉:《关于日美汽车贸易摩擦问题始末》,载《日本问题研究》1996年第3期,第24页。
    8樊勇明、贺平:《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国内改革的影响》,载《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1期,第26页。
    9本章通过文化认同程度定义情感型身份层次的高低。由于文化传统大体相同,故美国和欧洲对日情感型身份位于相同的层次。
    10参见《日本对美国、欧洲共同体贸易收支》,载[日]矢野恒太纪念会编,司楚等译:《日本100年》,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361页。
    11本章通过贸易收支多少定义收益型身份层次的高低。由于贸易收支大体相当,故美国和欧洲对日收益型身份位于相同的层次。
    1有关对外援助的理论研究可参见邓红英:《国外对外援助理论研究评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
    5期;周弘:《对外援助与现代国际关系》,载《欧洲》2002年第3期;刘丽云:《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严启发、林罡:《世界官方发展援助(ODA)比较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
    2如世界银行(WB),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工业开发机构(UNIDO)等联合国部门,以及亚洲开发银行(ADB)、非洲开发银行(AfDB)和美洲开发银行(IDB)等地区开发银行。
    3刘丽云:《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第83页。“对外援助国的既得利益,包括短期的经济和贸易利益,但更重要的是长期的战略和安全利益,包括在国外‘购买朋友’(被称为国际性的贿赂)”。参见周弘:《对外援助与现代国际关系》,载《欧洲》2002年第3期,第8页。
    4周弘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1沈丹阳:《官方发展援助:作用、意义与目标》,载《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9期,第30页;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日元贷款符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下属的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有关标准,因此具有援助性质;同时,贷款须按期偿还因此又与无偿援助存在本质区别,故具有贷款性质。
    3周永生:《官方发展援助的政策目标》,载《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6-59页。
    4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特别是21世纪初期,日本ODA正在经历由“开发援助”向“战略援助”转型的过程。参见王平:《日本ODA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前瞻》,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第40页。
    5连会新:《70年代日本的常任理事国战略评述》,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42页。
    1钟伟云:《日本对非援助的战略图谋》,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6期,第14页。
    2王平:《日本ODA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前瞻》,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第44页。
    3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第108页。
    4数据来源为2008年日本官方援助白皮书。转引自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第120页。
    5白如纯、吕耀东:《日本对非洲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以“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视点》,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第15-16页。
    6有关日本对非洲的能源外交参见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专业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1页。
    1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2钟伟云:《日本对非援助的战略图谋》,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6期,第15页。
    3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4日本援助对象的调整也与国际趋势契合。从全球范围来看,政府发展援助近年来呈现从亚洲向非洲转移的趋势。如,2001年之前亚洲接受的政府发展援助多于非洲,2001年两者基本持平,2002年非洲地区接受的援助比亚洲多出5%,2003年这一差距达到12%,2004年基本保持这个比例。可以说,全球政府发展援助的重心也在向非洲倾斜。参见丁韶彬:《官方发展援助的新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第25页。
    5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第117页。
    6倪国良、张茂春:《“争常”失败后日本对非战略新态势》,载《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第46页。
    7白如纯、吕耀东:《日本对非洲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以“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视点》,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第18页。另见李安山:《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与日本援助非洲政策》,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5期,第7页。
    8由于最初的对外援助有战争赔偿性质,因此日本奉行“要请主义”,即“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以后者通
    1孙承:《论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8期,第44页。
    2删除敌国条款涉及对联合国宪章进行修改,“其程序极为复杂,不仅需要联合国成员国三分之二的同意,而且必须得到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首肯。”参见连会新:《70年代日本的常任理事国战略评述》,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第45页。
    1泰国在1939年6月以前和1945年9月至1948年8月期间称作暹罗(Siam),本章除引文内容外均以“泰国”指称。
    2[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王士录等译:《剑桥东南亚史》(Ⅱ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74页。
    1[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王士录等译:《剑桥东南亚史》(Ⅱ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78页。
    2富有魄力和远见的国王是泰国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参见John L. S. Girling, Thailand:Society and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p.51。
    3蒙固王“热心学习英语,英语成了他的第二语言;作为国王,他用罗马字签署所有国家文件,他那流利而不拘语法规则的文风,使他的书信读起来津津有味。”[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0页。他“学习英语,以便阅读用英文写的书籍,以满足他的求知欲望。通过阅读从新加坡定期寄来的各种历史书籍和报纸,他就能跟上世界形势。”[泰]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翻译小组译:《泰国与柬埔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162页。蒙固王通过欧洲外交官、商人、传教士和他们带到暹罗来的书籍了解科学的成就,他的屋子里有许多从英国和美国运来的东西。参见John Bowring, the Kingdom and People of Siam: With a Narrative of theMission to that Country in1855, London: John W. Parker and Son,1857, Vol.Ⅰ, pp.410-411;[苏]尼·瓦·烈勃里科娃著、王易今等译:《泰国近代史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版,第203页。
    1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3页。
    2[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4页。
    1“没有固定的法典;没有完整的教育制度;没有对收入和财政的适当控制;没有邮政和电报事业;债务奴隶制没有完全取消;鸦片法执行得很糟糕;没有医疗机构去维护城市人民的健康;没有现代化的军队,根本没有海军;没有铁路,也几乎没有公路;历法与各国也不相吻合。如此种种,不胜枚举。”参见[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5页。
    2[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6页。31871年3月和同年12月至翌年3月,他两度到访新加坡和印尼爪哇,参观考察当地的邮局、监狱、医院、学校、电报局、消防站、灯塔、植物园、博物馆、电影院、商店、孤儿院、铁路和工厂等设施,并参加了这两个殖民地国家政府所安排的各种盛大宴会及招待会。这一切都给年仅19岁的国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直接促使1873年朱拉隆功亲政后立即对泰国进行改革。
    4[苏]尼·瓦·烈勃里科娃著、王易今等译:《泰国近代史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版,第399页。另见陈健民:《评暹罗曼谷王朝拉玛五世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0年第4期,第49页。
    5[美]D.W.怀亚特:《泰国现代教育的开端,1868-1910年》,第255页。转引自马丁:《泰国迈向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略论1851年至1910年泰国拉玛维新》,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3期,第4页。
    1马丁:《泰国迈向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略论1851年至1910年泰国拉玛维新》,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3期,第5页。
    2夏玉清、牛何兰:《论泰国曼谷王朝改革期间的欧洲顾问》,载《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9页。
    3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4夏玉清、牛何兰:《论泰国曼谷王朝改革期间的欧洲顾问》,载《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0页。
    5朱拉隆功认识到,要维护国家独立,就必须按欧洲流行观念把本国治理好,引进西方技术和思想,用西方模式对国家进行改革。当时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从欧洲各国聘请顾问来推行西方模式。参见夏玉清、牛何兰:《论泰国曼谷王朝改革期间的欧洲顾问》,载《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9页。
    6司法行政的改组主要归功于罗兰-雅埃凯曼斯的努力。他请来一大批比利时律师对司法制度提出建议,并模仿西方国家制定各种法律,推行新的制度。泰国希望以此向西方证明它已具有现代司法体系,并为以后废除不平等条约创造条件。参见[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8页。
    1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
    2Alfred Batty, the Military, Government and Society in Siam,1868-191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1974, p.528。转引自梁志明主编:《殖民主义史·东南亚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
    3Wendell Blanchard认为,泰国在追寻自身政治独立目标的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借鉴者。它从欧洲和美国那里学到了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理论以及各种经济手段。这种从古到今一直可见的文化吸纳现象是泰国和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突出特点。见Wendell Blanchard et al., Thailand: Its People, Its Society, Its Culture, NewHaven: HRAF Press,1957, p.231。
    4[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6页。
    1参见《暹罗国民日报五周年纪念刊》,第8页。转引自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泰国历史上曾获“大帝”称号的著名人物,除了拉玛五世外只有素可泰王朝的兰摩甘亨和大城王朝的纳黎萱两位国王。在当今泰国,朱拉隆功的名字被用来命名大学、医院、桥梁和马路等;每年10月23日,泰国民众还会到曼谷新皇宫外阿喃皇殿广场上的朱拉隆功大帝骑马铜像前献花跪拜,以示敬仰。
    2[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3改革同时作用物质和规范。在物质方面,改革改变了物质积累的速度,这是由慢到快的变化;而在规范方面,改革则是制度、规则和观念的习得,这是从无到有的变化。后者更为关键。
    4Wendell Blanchard et al.: Thailand: Its People, Its Society, Its Culture, New Haven: HRAF Press,1957, p.236.
    5[泰]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翻译小组译:《泰国与柬埔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91页。
    6协议第四条规定:马德望和暹粒两省仍归暹罗王国所有。这两个省以及暹罗其他省份的边界,凡是已经知道跟柬埔寨相连接的,均将在交趾支那政府所指定的法国官员的协助下,由柬埔寨标界委员会毫不迟疑
    1本文承认天气、心情、行为和事件等偶发因素也会造成行为体与某个身份关联的行为出现偏失。然而实际中,由于上述偶发因素具有不稳定特征,受其影响的与行为体某个身份关联的行为无法规律出现以致研究意义不大,本文在提出问题同时已将这些因素略去不究。
    1根据身份干扰的性质也可以将相应的场景渗透予以定性:产生积极身份干扰的场景渗透属于积极的场景渗透,而产生消极身份干扰的场景渗透则属于消极的场景渗透。场景之间的渗透力是不对等的,高层次身份存在的场景具有较高的渗透力,而场景管理的目的在于阻断场景之间的有害渗透和影响,或者加强场景之间的有益渗透和影响,或者保持场景的独立性与建构的无涉性。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空间即是此类场景管理的一种尝试。
    2角色冲突需要道德选择,身份干扰也同样如此。参见[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
    (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第68页。
    3如图3-8所示,场景通过身份最后统一于行为体,行为体通过场景联结在一起。虽然好的制度设计可以阻止干扰的发生,但从短期来看行为体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身份干扰和场景渗透只有在行为体处才能真正被隔断,具体通过君子的道德修养和自律等自我约束实现。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等译:《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版。
    [美]埃德温·赖肖尔著,孟胜德、刘文涛译:《日本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安春英:《非洲的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安德鲁·戈登著、李朝津译:《日本的起起落落:从德川幕府到现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6版/英文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译:《社会学》(第5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日]安冈昭男著,林和生、李心纯译:《日本近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日]坂本太郎著,汪向荣、武寅、韩铁英译:《日本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日]浜野洁、井奥成彦等著,彭曦译:《日本经济史(1600-2000)》,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罗伯特·基欧汉、斯蒂芬·克拉斯纳主编,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卡赞斯坦著、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文明:多元多维的视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蔡亮:《互利与双赢:日本对上海ODA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日]大隈重信编:《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下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戴维·怀亚特著、郭继光译:《泰国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
    [赞比亚]丹比萨·莫约著,王涛、杨惠等译:《援助的死亡》,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英]D.G.E.霍尔著、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译:《东南亚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美]第默尔·库兰著,丁振寰、欧阳武译:《偏好伪装的社会后果》,吉林:长春出版社,2005年版。
    [英]E.H.G.道比著,赵松乔、侯学焘、徐成龙译:《东南亚》,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美]E.L.奥瓦尔编:《经典社会学读本》(第3版/英文影印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冯昭奎编著:《日本经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冯玮:《日本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日]户川猪佐武著、刘春兰译:《战后日本纪实》,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金明善:《现代日本经济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金熙德:《21世纪初的日本政治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金熙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日]井村喜代子著,季爱琴、王建钢译:《现代日本经济论:从战败到步出“经济大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美]肯尼思·W·汤普森著、谢峰译:《国际思想之父:政治理论的遗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肯尼思·沃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英]赖因哈德·德里弗特著,高增杰、魏啸飞、陈月娥译:《愿望与现实——日本争当常任理事国的历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美]理查德·谢弗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与生活》(第11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梁源灵:《泰国对外关系》,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梁志明主编:《殖民主义史·东南亚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林华生著、曾刚译:《日本在亚洲的作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林晓光:《日本政府开发援助与中日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版。
    [日]林直道著、色文等译:《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刘江永主编:《当代日本对外关系》,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刘锦明等主编:《经济外交案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著,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3版/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影印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罗伯特·基欧汉著、苏长和等译:《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罗伯特·杰维斯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玛莎·费丽莫著、袁正清译:《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迈克尔·休斯、卡罗琳·克雷勒著,周杨、邱文平译:《社会学和我们》(第7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日]梅村又次、山本有造编,李星、杨耀录译:《开港与维新》,北京: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米庆余:《日本近现代外交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泰]姆·耳·马尼奇·琼赛著、厦门大学外文系翻译小组译:《泰国与柬埔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新]尼古拉斯塔林主编,王士录、孔建勋等译:《剑桥东南亚史》(Ⅰ/Ⅱ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苏]尼·瓦·烈勃里科娃著,王易今、裘辉、康春林译:《泰国近代史纲》(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著、冯钢译:《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著、徐江敏等译:《日常接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庞树奇、范明林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第4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钱红日编著:《日本概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乔林生:《日本对外政策与东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秦亚青主编:《理性与国际合作: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版。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日]青井和夫著、刘振英译:《社会学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法]让·卡泽纳弗著、杨捷译:《社会学十大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日]升味准之辅著、董果良译:《日本政治史》(第四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日]市村真一著、色文等译:《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经济关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日]矢野恒太纪念会编,司楚、訾瞭祖译:《日本100年》,北京: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著、陈琪译:《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孙景超、张舒英主编:《冷战后的日本经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日]藤原彰著,伊文成、李树藩、南昌龙、赵春元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万峰:《日本近代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王晓林:《证伪之维:重读波普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王新生:《日本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日]五百旗头真主编,吴万虹译:《战后日本外交史(1945-200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吴寄南:《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日]小林义雄著,孙汉超、马君雷译:《战后日本经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台]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经济研究处编:《日本对外贸易》,经济发展政策及制度丛书·日本序列之二,1988年版。
    [台]许介鳞:《日本现代史》,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版。徐万胜:《日本政治与对外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杨栋梁:《日本近现代经济史》,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
    [英]伊·拉卡托斯著、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日]依田憙家著,卞立强、李天工、雷慧英译:《简明日本通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易鑫鼎编著:《梁启超选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
    易益典主编:《社会学教程》(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日]远山茂树著、邹有恒译:《日本近现代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翰·惠特尼·霍尔著,邓懿、周一良译:《日本——从史前到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翟学伟:《中国人的关系原理:时空秩序、生活欲念及其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张光:《日本对外援助政策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健:《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雅丽:《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日本历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彭年:《日本崛起的历史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日]中村政则著,张英莉译:《日本战后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编:《日本概览》,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编:《非洲经济》(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山大学东南亚史研究所编:《泰国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日]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盛继勤译:《战后日本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周弘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启乾:《日本近现代经济简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周永生:《经济外交》,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
    白如纯、吕耀东:《日本对非洲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以“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视点》,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5期。
    白远:《美日贸易摩擦——回顾与展望》,载《国际贸易问题》,1994年第1期。
    陈彩云:《略论日本ODA改革中的政治倾向》,载《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陈健民:《评暹罗曼谷王朝拉玛五世的改革》,载《世界历史》,1980年第4期。
    储玉坤:《日欧贸易不平衡益趋加剧》,载《国际贸易》,1992年第4期。
    邓红英:《国外对外援助理论研究评述》,载《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丁启玉:《财富与权力的交织——对美日贸易摩擦的多重考察》,载《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
    丁韶彬:《官方发展援助的新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5期。
    樊勇明、贺平:《日美贸易摩擦对日本国内改革的影响》,载《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1期。
    冯剑:《国际比较框架中的日本ODA全球战略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
    冯昭奎:《美日贸易摩擦新动向》,载《亚非纵横》,1994年第2期。
    [日]高内俊一:《日美贸易摩擦的激化与日本的对策》,载《世界经济文汇》,1988年第4期。
    宫玉涛:《国际反恐斗争须摒弃“双重标准”》,载《当代世界》,2008年第10期。
    关冬宇:《日本谋求常任理事国进程中的ODA外交》,载《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韩天新:《由日本“走入非洲”看其“政治大国”路线》,载《日本研究》,2001年第3期。
    郝一生:《日欧贸易摩擦及其根源》,载《国际贸易问题》,1982年第1期。
    贺平:《日美贸易摩擦中的外压与政策协调》,载《日本学刊》,2011年第3期。
    贺圣达:《朱拉隆功改革与泰国的现代化过程》,载《世界历史》,1989年第4期。
    何英莺:《从日本ODA政策的调整看日本外交战略的变化》,载《太平洋学报》,2004年第12期。
    何永芳:《日本高调举办日非峰会的战略意图》,载《国际资料信息》,2008年第7期。
    胡方:《日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及其问题》,载《日本研究》,1997年第2期。
    胡晓伟:《摩擦不断升级的日欧贸易》,载《现代日本经济》,1990年第6期。
    胡月晓:《关于官方发展援助》,载《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1期。
    黄焕宗:《试论泰国免于沦为殖民地的原因》,载《南洋问题研究》,1985年第3期。
    江帆、刘波:《浅析日本经济外交之ODA》,载《理论界》,2007年第5期。
    江翔:《日本与黑非洲关系初探》,载《西亚非洲》,1995年第3期。
    晋林波:《试论战后日美贸易摩擦》,载《外交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金熙德:《日本联合国外交的定位与演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
    冷滔:《一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试评美日贸易摩擦》,载《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3期。
    李安山:《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与日本援助非洲政策》,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5期。
    李滨:《考克斯的批判理论:渊源与特色》,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
    李滨:《批判者的异同:考克斯与后现代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期。
    连会新:《70年代日本的常任理事国战略评述》,载《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
    练玉春:《论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避让但不逃离》,载《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林梦叶、陶勇:《日本想拉非盟支持“入常”》,载《环球时报》,2011年1月26日,第2版。
    林晓光:《日本官方发展援助政策探析》,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2期。
    林晓光:《战后日本的经济外交与ODA》,载《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第6期。
    刘丽云:《国际政治学理论视角下的对外援助》,载《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0期。
    刘莲芬:《试论暹罗近代外交的特点》,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刘永涛:《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载《欧洲》,1998年第5期。
    刘永涛:《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一个基本考察》,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
    卢国学:《战略文化与日本“争常”》,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9期。
    罗建波:《论冷战后日本对非洲的外交政策》,载《国际观察》,2003年第1期。
    罗建波:《日本对非洲外交及其发展趋向》,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11期。
    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马丁:《泰国迈向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略论1851年至1910年泰国拉玛维新》,载《历史教学》,1995年第3期。
    倪国良、张茂春:《“争常”失败后日本对非战略新态势》,载《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4期。
    [美]帕特里克·撒迪厄斯·杰克孙:《如何进行文明研究》,载[美]彼得·卡赞斯坦著、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文明:多元多维的视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彭敬:《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日美贸易摩擦及其现实意义》,载《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乔卫兵:《认同理论与国家行为》,载《欧洲》,2001年第3期。
    乔印伟:《再论泰国免于沦为殖民地的原因》,载《安徽史学》,2004年第4期。
    秦亚青:《关系本位与过程建构:将中国理念植入国际关系理论》,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秦亚青:《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史春林:《国外的公务员回避制度》,载《秘书》,2007年第1期。
    沈丹阳:《官方发展援助:作用、意义与目标》,载《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9期。
    宋叶萍:《后冷战时期日本经济外交的特点及其战略转型》,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孙承:《论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8期。
    孙叶青:《试析日本缓和日欧贸易摩擦的举措》,载《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0期。
    田野:《联大激辩“增常”,日本“讨好非洲”》,载《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7月13日,第5版。
    王丽娟、刘杰:《新世纪日本对非政策及其战略意图》,载《国际论坛》,2008年第5期。
    王民同:《试论近代泰国未沦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载《思想战线》,1991年第5期。
    王平:《日本ODA政策的形成、演变及前瞻》,载《日本学刊》,2008年第3期。
    王媛:《美日贸易摩擦及其发展趋势》,载《外国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
    吴波:《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战略》,载《西亚非洲》,2004年第5期。
    武长海:《美日欧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比较》,载《国际商报》,2008年2月4日,第A02版。
    夏瑜芳:《评美国人权“双重标准”》,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夏玉清、牛何兰:《论泰国曼谷王朝改革期间的欧洲顾问》,载《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邢玉春:《西方国家援助非洲新动向及其对非洲发展的影响》,载《西亚非洲》,2006年第5期。
    徐世刚、肖小月:《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载《东北亚论坛》,2000年第1期。
    严启发、林罡:《世界官方发展援助(ODA)比较研究》,载《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阳大胜:《日美贸易摩擦的轨迹与成因》,载《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6期。
    杨少华:《探索系统的复杂性——读杰维斯的〈系统效应: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载《欧洲研究》,2006年第5期。
    杨恕、张茂春:《“争常”失败后日本与印度的非洲政策比较》,载《西亚非洲》,2008年第11期。
    [加]伊曼纽尔·阿德勒:《欧洲文明:实践共同体视角》,载[美]彼得·卡赞斯坦著、
    秦亚青等译:《世界政治中的文明:多元多维的视角》,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于民:《日本“走入非洲”的石油能源战略》,载《日本学论坛》,2008年第3期。
    于永达:《美日贸易摩擦及各自的对策》,载《当代亚太》,1999年第10期。
    曾强:《日本对非战略的调整》,载《亚非纵横》,2008年第3期。
    张海冰:《21世纪初日本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政策评析》,载《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张京:《浅析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载《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5期。
    张深溪:《泰国拉玛五世改革述略》,载《洛阳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1期。
    张永蓬:《欧盟对非洲援助评析》,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6期。
    张玉棉:《关于日美汽车贸易摩擦问题始末》,载《日本问题研究》,1996年第3期。
    赵春明:《对日美贸易摩擦的思考》,载《国际贸易问题》,1994年第12期。
    赵春明、何艳:《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回顾与展望》,载《现代日本经济》,2001年第4期。
    赵春元:《试论日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载《外国问题研究》,1982年第3期。
    赵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经济全球化下的特点》,载《世界经济》,2002年第2期。
    郑安光:《民主和平论及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影响》,载《美国研究》,1999年第2期。
    钟伟云:《日本对非援助的战略图谋》,载《西亚非洲》,2001年第6期。
    周弘:《对外援助与现代国际关系》,载《欧洲》,2002年第3期。
    周永生:《浮躁日本难成真正大国》,载《环球时报》,2010年10月5日,第14版。
    周永生:《官方发展援助的政策目标》,载《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周永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日本政府对外开发援助初探》,载《日本学刊》,1996年第4期。
    周玉渊:《从东南亚到非洲:日本对外援助的政治经济学》,载《当代亚太》,2010年第3期。
    周泽红:《日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及启示——以日美贸易摩擦为例》,载《现代日本经济》,2006年第1期。
    朱海燕:《试论日本的经济外交与大国追求》,载《现代日本经济》,2003年第1期。
    朱耀辉:《后冷战时代日本ODA政策析论》,载《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庄礼伟:《后现代主义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
    关冬宇:《冷战后日本ODA外交研究——以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为中心》,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贺光辉:《美日对外援助之比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蒋茹霞:《战后美日贸易摩擦分析》,吉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姜伟:《美国对日本贸易政策演变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辽宁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建华:《日本入常外交战略研究》,湖南大学政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刘巧瑜:《日本经济援助外交与大国诉求》,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刘世萍:《日本联合国外交的演变、动因及影响因素》,山东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马文秀:《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河北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毛锦梅:《战后美日贸易摩擦研究》,苏州大学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庞中鹏:《日本能源外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单斌:《日本对非洲援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司艾华:《日本对非洲的政府开发援助初探》,苏州科技学院世界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苏轶颖:《论日本“争常”的背景、路径和前景——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变化和日本的国家战略角度考察》,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谭佳:《21世纪初日本对非洲政策的调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王锦红:《贸易摩擦对战后日本崛起的影响研究:效应与机理》,辽宁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祎:《日本对非援助政策的演变与特点——以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例》,复旦大学外交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肖刚:《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冷战后的日本联合国外交研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谢志均:《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政策“双重标准”的研究》,暨南大学国际政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利巧:《冷战后日本对非洲的政策研究》,青岛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赵瑾:《全球化与经济摩擦:日美贸易摩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贸易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Abdelal, Rawi, Yoshiko M. Herrera,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se McDermott,Measuring Identity: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Arase, David ed., Japan’s Foreign Aid: Old Continuities and New Directions, London:Routledge,2005.
    Blanchard, Wendell et al., Thailand: Its People, Its Society, Its Culture, New Haven:HRAF Press,1957.
    Bowring, John, the Kingdom and People of Siam: With a Narrative of the Mission tothat Country in1855, London: John W. Parker and Son,1857, Vol.Ⅰ.Burke, Peter J. and Jan E. Stets, Identity The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Carlsnaes, Walter, Thomas Risse and Beth A. Simmons eds., Handbook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2002.
    Carr, Edward H., The Twenty Years’ Crisis:1919-193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1946.
    Delanty, Gerard, Inventing Europe: Idea, Identity, Reality, London: Macmillan,1995.Dore, Ronald, Japan,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UM, London: Routledge,1997.
    Drifte, Reinhard, Japan’s Foreign Policy, London: Routledge,1990.
    Fukushima, Akiko,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the Emerging Logic of Multilateralism,London: Macmillan Press Ltd.,1999.
    George, Alexander L. and Andrew Bennett, Case Studies and Theory Developmentin the Social Sciences, Cambridge: MIT Press,2005.
    Giddens, Anthony, Mitchell Duneier and Richard P. Appelbaum, Introduction toSociology (sixth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Company,2007.
    Girling, John L. S., Thailand: Society and Polit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Goldstein, Judith and Robert O. Keohane eds., Ideas and Foreign Policy: Beliefs,Institutions and Political Chang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Hook, Glenn D., Julie Gilson, Christopher W. Hughes and Hugo Dobson, Japan’s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ecurity, London: Routledge,2001.
    Jervis, Robert, System Effects: Complexit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ultural Realism: 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Chinese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Katzenstein, Peter J. ed.,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Koppel, Bruce M. and Robert M. Orr, Jr. eds., Japan’s Foreign Aid: Power andPolicy in a New Era,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3.
    Lapid, Yosef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s.,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IR Theor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
    Lauer, Robert H. and Jeanette C. Lauer, Sociology: Contours of Society, Los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1998.
    Lehman, Howard P. ed., Japan and Africa: Globalization and Foreign Aid in the21st Century, London: Routledge,2010.
    Macionis, John J., Sociology (seven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Prentice Hall,1999.
    Mayaram, Shail, Resisting Regimes: Myth, Memory and the Shaping of a Muslim Identit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McCall, George J. and J. L. Simmons, Social Psychology: A Sociological Approach,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82.
    McDermott, Rose, Political Psycholog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n Arbor: th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4.
    Morgenthau, Hans Joachim,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Peace (sixth edition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85.
    Morikawa, Jun, Japan and Africa: Big Business and Diplomacy, London: C. Hurst&Co. Ltd.,1997.
    Nagesh, Narayana, Japan’s Economic Diplomacy in South Ease Asia, New Delhi:Lancers Books,1996.
    Newman, David M., Sociology: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Life (fifthedition),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2004.
    Ojo, Olatunde J. C. B., D. K. Orwa and C. M. B. Utete, Africa InternationalRelations, New York: Longman,1985.
    Parekh, Bhikhu, A New Politics of Identity: Political Principles for anInterdependent Worl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2008.
    Risse, Thomas, A Community of Europeans?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and PublicSpher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10.
    Schlossstein, Steven, Trade War: Greed, Power, and Industrial Policy on OppositeSides of the Pacific, New York: Congdon&Weed, Inc,1984.
    Sen, Amartya, Identity and Violence: the Illusion of Destiny, New York: W.W.Norton,2006.
    Smith, Steve, Ken Booth and Marysia Zalewski eds., International Theory:Positiv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Vander Zanden, James Wilfrid, Sociology (fourth edition), Toronto: John Wiley&Sons,1979.
    Viotti, Paul R. and Mark V. Kauppi,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Pluralism, Globalism (second editon),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Wight, Colin, Agents, Structure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olitics as Ontology,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Zehfuss, Maja, Constructivis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2.
    Adler, Emanuel,“Constructivism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Yosef Lapid andFriedrich Kratochwil eds.,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 Theory,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
    Brewer, Marilynn B. and Wendi Gardner,“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71, No.1,1996.
    Brewer, Marilynn B.,“The Many Faces of Social Ident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ticalPsycholog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2001.
    Burke, Peter J. and Jan E. Stets,“Trust and Commitment through Self-Verification”,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2, No.4,1999.
    Burke, Peter J.,“Identity Chang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9, No.1,2006.
    Cerulo, Karen A.,“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s, New Directions”, AnnualReview of Sociology, Vol.23,1997.
    Checkel, Jeffrey T.,“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ization in Europe:Introduction and Framework”,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9, No.4, Autumn,2005.
    Checkel, Jeffrey T.,“Norms, Institution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Europe”,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3, No.1,2002.
    Checkel, Jeffrey T.,“The Constructivist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Review Essay”, World Politics, Vol.50, No.2,1998.
    Checkel, Jeffrey T.,“Why Comply? Social Learning and European IdentityChang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5, No.3,2001.
    Cox, Robert W.,“Social Forces, States and World Order: Beyond InternationalRelations Theory”,载[美]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7年版。
    Fierke, K. M.,“Links across the Abyss: Language and Logic in International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6, No.3,2002.
    Gheciu, Alexandra,“Security Institutions as Agents of Socialization? NATO and theNew Europ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59, No.4, Autumn,2005.
    Goddard, Stacie E.,“Brokering Change: Networks and Entrepreneurs in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Theory, Vol.1, No.2,2009.
    Haas, Mark L.,“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Reactions to Shiftsin Soviet Power, Policies, or Domestic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61, Winter,2007.
    Hogg, Michael A., Deborah J. Terry and Katherine M. White,“A Tale of TwoTheories: 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8, No.4,1995.
    Howard, Judith A.,“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26,2000.
    Huddy, Leonie,“Social to Political Identity: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cialIdentity Theory”, Political Psychology, Vol.22, No.1,2001.
    Keene, Edward,“A Cas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Hierarchy:British Treaty-Making against the Slave Trade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1, Spring,2007.
    Kornprobst, Markus,“Argumentation and Compromise: Ireland's Selection of theTerritorial Status Quo Nor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61, Winter,2007.
    Mercer, Jonathan,“Anarchy and identi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9, No.2,1995.
    Owens, Timothy J., Dawn T. Robinson and Lynn Smith-Lovin,“Three Faces of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36,2010.
    Percy, Sarah V.,“Mercenaries: Strong Norm, Weak Law”,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61, Spring,2007.
    Qin yaqing,“International Society as a Process: Institutions, Identities, and China’sPeaceful Rise”,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3, No.2,2010.
    Serpe, Richard T.,“Stability and Change in Self: A Structural SymbolicInteractionist Explanatio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0, No.1,1987.
    Shambaugh, David and Ren Xiao,“China’s Identities as an International Power”,paper for conference on Worldviews of Rising Powers, China Foreign AffairsUniversity, May17,2010.
    Wendt, Alexander,“Anarchy is What State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6, No.2,1992.
    Wendt, Alexander,“Ident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Yosef Lapid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 eds., The Return of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IRTheor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1996.
    Womack, Brantly,“How Size Matters: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Asymmetry”,Strategic Studies, Vol.24, No.4, December,2001.
    世界知识、南都周刊、瞭望新闻周刊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文汇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朝鲜日报、健康报
    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新浪网、网易网、百度百科、the Wikipedia、the New York Time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