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环境学视阈下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今的时代被冠以各种名目繁多的称号:全球化时代、电子时代、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信息时代、数字化时代等等,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指称当下这个时代,无可否认的是我们都已经认识到这是一个与以前大不相同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化、社会正在经历着全方位的转型和变革,这种变革突出体现在媒介的影响力上,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媒介的时代,媒介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把它强大的作用力辐射到文学活动。任何历史现象的研究都要将其置于整体的宏观视角才能真正了解局部的内涵和价值,因为“只有这个整体,才是一种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研究范围。”对于文学研究来说,这个整体就是指处在媒介多元化转型中的当代社会。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境况已经发生变化,在市场、意识形态、文化建制、学术惯性等众多因素的操控下,文学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样态、原则和秩序等,文学的属性呈现出多样化,文学的价值标准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难有纯粹的文学问题,也很难为媒介时代的文学确定唯一的属性,但是我们可以借助一个切入点来考察文学的时代特征,这就是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归根到底,文学首先是一种基于媒介的艺术,媒介的形态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文学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体面貌。媒介借助自身的特性塑造了特定的传播环境,在特定媒介环境中发生的文学活动自然受到这个环境的影响,同时文学活动又会反作用于它所产生的媒介环境,在这种交互关系中,无论是作者与媒介,文本与媒介,还是读者与媒介的关系,都对文学传播的具体形态和效果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成为文艺传播学的理论焦点和学科支撑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研究文学与媒介的关系既是对文学现实处境的回应,也体现了当下学术融合和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成果值得借鉴,本文选择了一个比较新的角度和方法来探讨文学与媒介的关系,那就是借助一个新兴的传播学研究流派——媒介环境学来探讨文学传播活动与媒介形态特性所构建的媒介环境之间交叉逆反的互动过程和历史演变轨迹。这种新视角既是文学与媒介之关系研究的具体化尝试,也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论文借鉴现象学方法力求回到事物本身的存在方式,以及主体间性的研究模式追问文学与媒介之间互为存在主体的复杂关系,致力于为文学传播学研究贡献一些基础理论。
     论文的主体框架包括六大部分:导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相关背景材料。第一章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及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规范和梳理,以便在随后的论述中保持逻辑上的清晰和连贯。第二章和第三章是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释文学传播活动和媒介环境的互动关系,属于对二者关系的宏观性把握。第四章把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研究引向微观领域,借助媒介环境学的“情境”理论分析文学传播与电子媒介环境的关系。结语部分探索文学和媒介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以及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为什么要研究文学和媒介的关系,用什么理论视角研究,研究什么等基本问题。本文的选题是为了回应时代对文学以及文艺学研究提出的新问题,同时引入传播学的新成果,拓展深化文学传播学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如今的文学传播学已经基本获得了学科自足性,可以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假设。目前国内文学传播学研究存在多种研究维度,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站在文学史或者文学理论的立场上,分析文学受到媒介的什么影响,对于如何把文学和媒介放在一个互动的主体间性的框架中,思考二者的辩证关系的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而且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侧重分析传播者、文本、社会文化等因素的比较多,对文学传播的媒介环境关注不多。因此文学传播学研究在如何还原并真正理解媒介环境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一章对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概念——文学传播和媒介形态,以及论文研究的主要理论工具——媒介环境学进行了简要的界定和规范,并且对媒介环境学的发展概况进行以点带面式的梳理。文学传播是指文学活动中信息传递的结构系统。媒介形态是指在不同历史、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媒介(尤其是社会主导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形式和特性。媒介环境学兴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并立的传播学第三种研究范式。媒介环境学是西方研究媒介形态的主要学术群体,它改变了西方媒介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把媒介所传达的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状况,把关注点放在媒介本身。认为媒介是一种本体性的存在,从长远的社会发展来看,媒介才是真正的信息。这个学派从研究媒介的形态特性出发,考察不同的媒介如何构建了不同的媒介环境,并进而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媒介环境学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对媒介的学术探究: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以及作为社会环境的媒介。无论是把媒介作为抽象的符号环境或者作为外在物化的可感知的环境来研究媒介与人的感知、思维等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作为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环境来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共生关系,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都可以归结到人。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媒介环境学研究的对象是媒介,但其关注的焦点是媒介与人的关系。通过概括梳理芒福德、朗格、伊尼斯、麦克卢汉、波斯曼、翁、梅洛维茨、莱文森等媒介环境学代表人物的理论,以点带面地展示了这种研究范式的具体内涵和风范。在肯定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目的论上有所突破的同时,也指出其不足和缺陷。为避免这些不足和缺陷,我们在借助媒介环境学理论分析文学传播活动时要注重关注人的能动性,辩证地分析二者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作为环境的文学传播媒介的具体特性和结构。论文在人与媒介互动的框架内宏观地把握文学传播媒介的内涵及其塑造的媒介环境,在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阈下对文学传播媒介的本体性存在进行形态和动态分析。从形态分析来看,文学传播媒介表现为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的统一。符号媒介用线性排列的方式表现为时间结构,物质媒介以一定的空间体积表现为空间结构,二者统一起来构成文学传播媒介。符号媒介和物质媒介共同参与了文学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的塑造。文学传播媒介既是作为符号环境的媒介,又是作为感知环境的媒介,作为符号环境的文学媒介的作用倾向于在变动中维持文学观念的同一性,维护文学活动的延续性。作为感知环境的文学媒介虽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保持了相对稳定,但是一旦发生重大变化,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文学媒介所塑造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相互参与对方的建构过程,二者统一于文学传播活动的社会文化环境。从动态分析来看,媒介是文学传播活动中的能动性因素,在文学创作、文学流通、文学接受的环节中都存在着人与媒介之间互为主客体的间性作用,表现为不同层次的多重媒介化。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和传播主体之间基于媒介产生的信息交流和循环互动,使文学传播媒介呈现出多层次交互式的动态结构,同时也塑造了多层次的文学传播媒介环境。
     第三章以媒介环境及其历史演变为坐标分析文学传播活动和媒介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传播活动是人与媒介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围绕语言进行的具有修辞意义的互动关系,是在一定的符号环境和感知环境中发生的情感和审美的多层次交互运动。媒介环境构成文学活动的基础和背景,文学四要素作者、读者、世界、作品都是在一定媒介环境中实现自身的意义和存在。同时文学对媒介环境也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传播对媒介形式的选择和对媒介环境的塑造等方面。传播的历史也是集体知识积累和传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信息传播的规模和效率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媒介环境与信息传播的规模和效率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表现在一定的媒介环境决定了人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因此也就决定了传播规模和效率;而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不同的信息传播规模和效率也选择造就了相应的媒介环境。文学作为集体知识的一种,在符合这一基本规律的同时,也在媒介演变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特殊的信息传播的规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媒介环境的演变为坐标,文学传播史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印刷媒介、大众媒介三个阶段,每一种传播媒介都对应着特定的创作方式和接受方式。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在文学史研究中引入媒介环境视阈的主张。认为文学史研究需要从文学属性多样化和文学价值多元化的理论基点出发,改变“唯杰作”传统,重新阐释已有的历史文献,重新发掘整理与媒介演变、编辑出版以及跨文化跨地域的文学传播活动有关的史料,在媒介环境的视阈下重新审视一些习以为常的结论,或者曾被忽视的见解和史实,揭示它们新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章在前两章宏观论述的基础上尝试进行立足于当下电子媒介环境的微观研究。借助麦克卢汉、戈夫曼、梅洛维茨等人的理论,考察文学传播活动在媒介构筑“情境”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将研究引向深入和具体,弥补媒介环境学研究过于空泛的不足。情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与感知场之间信息流动的方式。情境是媒介环境的产物,它把媒介和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其本质是一套行为规则,每套行为规则就像一层“膜”一样包裹着情境,各种情境的膜相互融合交错共同构成社会环境的“皮肤”,是社会得以维持行为合理化和信息流动的保障。电子媒介的视觉听觉再现和传递能力使信息视觉化、即时化,使我们的生活在真实和虚拟之间模糊了界限。从而改变了原有媒介环境建构起来的情境之膜,重构了情境的“前台”和“后台”区域,使后台前台化,前台后台化。文学既是情境的“档案”又是情境产生的来源之一。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学记忆”对情境的塑造发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电子媒介的编码行为产生了两个后果:一个是创造了表征性的视觉媒介,一个是创造了远程通讯媒介。这两个后果虽然创造了新的情境,但是并不意味着改变了人们选择行为范式的方法和原则,人们对待新情境的方式从根本上说是适应而不是断裂。因此,电子媒介环境中的情境依然需要文学记忆,文学与电子媒介环境在塑造情境过程中同样存在互动共生的关系。但是文学记忆的主要来源是文字传播渠道,显然无法完全处理汇聚在电子媒介信息流中呈现多种形式的非线性编码信息,由此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和耗散,增加信息的熵值。
     结语部分对文学传播活动以及媒介环境的演变做了比较乐观的预测。文学是人类观照内心世界的“镜子”,文学的边界会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发生变化,但是文学依然存在。我们要客观地分析“文学消亡论”的言说立场。从文学与媒介互动的视角来看,媒介影响文学的同时,文学也在向媒介进行全方位的渗透和影响,随着文学观念、文学话语、文学叙事等的扩散,文学的深度模式等本质特征会慢慢从其他媒介艺术中体现出来。但是文学观照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其他媒介形式的艺术无法替代的。最后总结了论文的借鉴意义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方向。
The current age has many names:Globalization Age, Electronic Age, Picture Age, Internet Age, Information Age, and Digital Age. No matter what perspective we use to name the current age, we undeniably acknowledge that this is a very different age with the previous ones. The culture and society in this age is undergoing all-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which are largely influenced by medi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his is an age of media, in which media deeply influence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radiate its influence to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study on any historical phenomenon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macro perspective and treat the phenomenon as a whole. Only in this way could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be truly understood. The current society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a will be the whole to study literatur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as changed. Manipulat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market, ideology, culture system and academic conventions, literature shows different patterns, principles and orders. Its property and value standard become diversified. Under this background, it is hard to find a pure literary question and determine the only property of literature in media age. However, we could examine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with the help of breakthrough point, whi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literature. All in all, literature is an art based on media, whos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could influence every link and overall shape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H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becomes the theoretical focus and discipline support for artistic communication.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is needed by the actuality of literature and could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academic integration and interdiscipline. It could expand new field for literature and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and reflect the loc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Study. There have many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aspect. This article chooses a new perspective, i.e. media ecology,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Media ecology 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nvironment. And it is a relatively new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has six parts. Introdu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 to choose this top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s used.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used in the dissertation so as to make the whole article concise and coherent.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makes macro narr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cology. The fourth chapter guilds the research into micro field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media ecology by the Situations Theory. The conclusion probe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Introduction is mainly about the reason to choose this topic, its meanings,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s used and questions to be addressed. This part will provide the theory and background support to this research and explains why to do this research, what perspective used, what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the deficiencies of current researches, and concludes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s of media ecology i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The first chapter explain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used in the dissertation such as the concepts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cology, so as to make the whole article concise and coherent. It also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ecology. Media ecology is a new paradigm of Mass Communication Study originated in1950s and1960s and becomes a major method to study media. For a long time, the matter communicated by media was the target of media research, but gradually the focus of the research became the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by medium itself. Different media construct different media ecology. The media ecology and its changes pose in-depth influence to society and culture. Although the target of media ecology is media, its focuses are the influence of media to peopl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edia. The dissertation generally exhibits and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viewpoints of this paradigm. Las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meaning to analyze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with media ecology theory and problems need to be addressed.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media in the media ecology vision. In a macro way, it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the media ecology that it builds.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media is not the single and fixed signified. It is the integration of symbol media and material media. Symbol media demonstrates time with linear array while material media demonstrates space with material volume.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media is not only the media of symbo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media of perception environment. Both symbol media and material media engage in the building of literary symbol environment and perception enviro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namic analysis, media is the initiative factor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creation, communication and reception, there ar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edia, with one as the subject and the other as object.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cology on the basis of the media ecology and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i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edia. The specialty of this relation is that it is the multi-tiered interaction with rhetoric meaning centered on language. Media ecology constructs the foundation and background for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four elements of literature, which are author, reader, world and works, all realize their meaning in the specific media ecology. Meanwhile, literary works also have initiative effect on media ecology.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has been going through three processes, which are oral media, character-printing media and mass media. Each kind of communication media has its own creation and reception methods.
     The fourth chapter tries to conduct micro study based on electronic media ecology. It adopts the theory of Joshua Meyrowitz and studies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 electronic media ecology. It analyzes the imperceptible influence of "literary memory" formed during socialization on human's perception and acts in this electronic media society.
     The conclusion makes optimistic forecast on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communication and media ecology. Literature is the mirror for human being to know their inner world. The boundary of literature will change while media ecology changes, but the literature is still there. While media is influencing the literature, literature is also infiltrating and influencing media in an all-round way. However, the literature's important role and value in reflecting human's soul cannot be replaced by other arts.
引文
①汤恩比:《历史研究》(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页。
    ①王咏梅:《现代文艺学范式的媒介中心论转向》,《理论探索》,2011年3月,第21页。
    ①赵建国:《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131页。
    ①金慧敏:《媒介的后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刘月新:《传播方式与文学活动》,《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39页。
    ③欧阳有权:《数字媒介文学的转型范式与艺术症结》,《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第107页。
    ④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24页。
    ①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第23页。
    ②张邦卫:《“后工具时代”与媒介的诗性诉求——兼论媒介的文学基因与审美质素》,《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1页。
    ③吴玉杰:《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非学理性倾向》,《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页。
    ④肖鹰:《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当前中国主流批评症候》,《中国文学年鉴》,2008年。
    ⑤刘天明:《媒介与文学的双重变奏——以四大名著为例分析媒介在文学传播中的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刘路悦:《受众关注:新闻传播对文学传播形式的影响与启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80页。
    ②张邦卫:《文学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35页。
    ③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15页。
    ④钱中文:《“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笔谈·正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95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①为了更加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在检索相关论文时采取了使用主题词或者关键词的方法,这种检索方法固然有可能会导致—些研究成果会被遗漏,但是笔者认为—般而言论文的主题词和关键词是对文章主要论题和内容的概括。
    ②周利荣:《简论文学的精神生产与现代媒介出版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第63页。
    ③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导师:徐岱,浙江大学,2005年。
    ④胡丹、邱模庆:《媒介与文学》,《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第113页。
    ⑤李素华:《文学的图像化生存》,导师:麦永雄,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①赵保全、王青:《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的嬗变——论文学的困境和出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25页。
    ②田健民:《浅论媒介变迁与文学演进》,导师:任遂虎,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①参见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①David Holmes, Communication Theory: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 Ltd, London,2005, p.5.
    ①Willian Merrin, Implosion, simulation and the pseudo-event:a critique of Mcluhan, Economy and Society, Volume 31,Number 3.August 2002:369-390.
    ②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何道宽之中文版序第3页。
    ③参见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第11页。
    ②“媒介生态”或“媒介环境”的英文对照都是"media ecology",再加上国内对这个学派的名称尚存不同看法,所以,为了避免遗漏,在搜索论文时采用这两个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
    ①焦宝:《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电影评介》,2006年,第10期,第50页。
    ②吴岚冲:《语本: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导师:张进,兰州大学,2011年。
    ③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导师:姜振昌,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①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第2页。
    ②李曦珍、王晓刚:《媒介环境学对技术认识论的争论》,《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44页。
    ③刘建明:《媒介环境学理论范式:局限与突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76页。
    ④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⑤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⑥同上。
    ⑦同上。
    ①梅琼林:《透明的媒介:论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人文杂志》,2008年第5期,第33页。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①李立:《艺术传播与传播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②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页。
    ③佐藤卓已:《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佐藤卓已:《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②Lisa Taylor, Andrew Wills. Media studies: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①媒介环境学会网址:http://www.media-ecology.org.1998年8月4日,媒介环境学会(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在纽约宣告成立。
    ②网站的原文即是如此,这些定义是媒介环境学派从波斯曼的著作或演讲中摘取出来的。
    ①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②同上。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林文刚之中文版序第3页。
    ②同上,林文刚之中文版序第4页。
    ③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第2页。
    ①邵培仁、廖卫民:《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80页。
    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126.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②同上,第31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①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34,p.17.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②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the Nature of Ma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7,1966, No.3,p.308.
    ③“巨大机器”也有学者翻译成“王者机器”,参见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或者翻译成“巨机器”,参见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①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 Harcourt, Brace & World,1967,p.191-192.
    ②同①。
    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①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9页。
    ②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0页。
    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麦克卢汉序言第1页。
    ②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③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①麦克卢汉的研究方法源自文学批评,他在剑桥大学求学时,受教于新批评派奠基人瑞恰兹(I.A.Richards)和利维斯(F.R.Leavis)门下。参见林文刚主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第130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②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8.
    ①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p.19.
    ②同上,p.7.
    ③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①Willian Merrin, Implosion, simulation and the pseudo-event:a critique of Mcluhan, Economy and Society, Volume 31,Number 3.August 2002:369-390.
    ②参见媒介环境学网站:http://www.media-ecology.org
    ③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①尼尔·波斯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同上,第177页。
    ①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年。
    ②参见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①Walter.J.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41.
    ①Walter.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48.
    ①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②梅洛维茨的《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出版于1985年,他所说的电子媒介主要是指电视这种大众媒介。
    ①Joshua Meyrowitz, 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1985, Preface, viii.
    ①Joshua Meyrowitz, Medium Theory:An Alternative to the Dominant Paradigm of Media Effects. The SAGE Handbook of Media Processes and Effects, edited by Robin L. Nabi, Mary Beth Oliver,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9.p.525.
    ②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译者序。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②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③同上。
    ④同上。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②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③同上,第38页。
    ④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同上,第222页。
    ③同上,第201页。
    ①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9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刘建明:《媒介环境学理论范式:局限与突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76页。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44页。
    ①李明伟:《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媒介环境学派》,《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
    ②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9页。
    ①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88页。
    ①刘建明:《媒介环境学理论范式:局限与突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29页。
    ①转引自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①刘月新:《传播方式与文学活动》,《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41页。
    ②参见《媒介》2010年第11期,第22页。终端是网络社会的触角和节点,本质上是人类自身的延伸,从收音机、电视一直到笔记本电脑、ipad等,如今正在走向智能化。终端经历着不断更新、覆盖的跨越式前进,追求人机合一的体验目标。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①这个图示受到霍尔的编码一解码理论的启发。
    ①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8页。
    ①霍尔:《编码/译码》,摘自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页。
    ①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25页。
    ①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②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①Neil Postman 1.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June 16-17,2000.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2000.p.15.
    ①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②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①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伊尼斯的这种分析并不适用于对中国文化语境的分析,但是不能因此否认他至少对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历史做了带有规律性地总结。
    ②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①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②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
    ①卡特琳娜·萨雷斯:《古罗马人的阅读》,张平、韩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①卡特琳娜·萨雷斯:《古罗马人的阅读》,张平、韩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26页。这里所谓的印刷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机器印刷,而是指的抄写复制,书商一般都有一个雇佣专业抄写员和画家的大作坊,来进行书籍的复制传播。
    ②同上,第127页。
    ③参见卡特琳娜·萨雷斯:《古罗马人的阅读》,张平、韩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①转引自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②参见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①譬如荷马史诗,荷马可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搜集整理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使之丰满成型,然后被集歌手和诗人为一身的行吟诗人们传唱、扩散。《奥德赛》中记载了人们寻找神圣的行吟诗人并请他唱诵的情景:“……他领着令人敬爱的行吟诗人回来了,多情的缪斯给了他幸福和痛苦,因为他被剥夺了视力的同时,从她那里获得了优美动听的诗歌。为了把他安置在宴会中心,蓬图努斯搬了一把镶着银色钉头饰的扶手椅,靠着大立柱,在他的头上方有一个小挂钩,上面挂着一把音色清脆悦耳的齐特拉琴,他指点诗人用自己的手取下琴,然后把一张漂亮桌子移到他跟前,上面放着面包和酒,让他尽情享用。……当人们酒足饭饱之后,从缪斯那里获得灵感的行吟诗人站了起来。他在人间英雄史诗中选了闻名遐迩的一个片段:尤利西斯与珀琉斯之子的争吵。”摘自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0页。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②同上。
    ③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2页。
    ①Walter.J.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57.
    ②荷马史诗重复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副词,有相对固定的定语,比如尤利西斯一定是“诡计多端”的,特洛伊军队的首领赫克托耳出场时一般是“头戴耀眼金盔的赫克托耳”。当然这些并不是任意的,每个英雄在享用一些共有的形容词的同时,还会拥有反映自己个性的专属修饰词,比如英雄们大都是“神奇的”,但是只有阿喀琉斯享有“步履轻盈”的特征。这些词语像个记忆库,可以让诗人在掌握主要情节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唱诵的特定情境以及他所需要的音律来即兴创作。
    ③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④古希腊时期的诡辩家是非常善于适应公众的趣味的。苏格拉底困惑于演讲主题的选择,向伊皮亚斯请教,得到的回答是:“系谱学,苏格拉底;英雄和普通人的系谱学;与城邦古老的基础有关的叙述;一般来讲,与古代有关的一切;正是由于他们,我才不得不研究和捉摸所有这些问题。”摘自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①Walter.J.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59.
    ① Walter. J.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7.
    ②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①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③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2页。
    ②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①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①朱自清:《诗言志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9页。
    ①参见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古代的商业区域叫“市”,市中卖同类商品的聚集在一处,叫“肆”,书肆就是集中卖书的地方。
    ①玛丽娜·弗拉斯卡-斯帕达、尼克·贾丁:《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苏贤贵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页。
    ②同上,第15页。
    ③正因为书籍的珍贵,书籍的装帧才非常精致、坚韧。印刷书的装订,由手抄书的工匠应用同样的技术来处理,用实木制成硬板作为书的外壳,然后把书脊与封面、封底的硬板一起裹起来。若是为权贵们制作的书会用天鹅绒、丝绸、金帛等名贵织物做书套,一般的书用鞣过的羊皮、牛皮、猪皮等裹覆。然后用滚筒装的模具在上面压上图案,图案的种类非常繁复多样,难以尽数。参见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④玛丽娜·弗拉斯卡-斯帕达、尼克·贾丁:《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苏贤贵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①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1页。
    ②佐藤卓已:《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①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3页。
    ②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Alvin Kernan, The Death of Literature, New Haven &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p.131.
    ①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
    ①影视艺术的主要手法是蒙太奇,也就是画面的剪辑拼接,蒙太奇把生活现象的潜伏的内在联系,变为昭然若揭的鲜明可见的可以直接感受而不必解释的联系。参见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论蒙太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页。
    ②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上)》,《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第67页。
    ①李立:《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1页。
    ①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①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②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林文刚之中文版序言第3页。
    ①参见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①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文革红:《清代前期通俗小说刊刻考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92页。
    ①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5期。
    ②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65页。
    ①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39页。
    ①王汶成:《文艺学的当代境遇与问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页。
    ①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页。
    ①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页。
    ②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23页。
    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②参见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③Willian Merrin, Implosion, simulation and the pseudo-event:a critique of Mcluhan, Economy and Society, Volume 31,Number 3.August 2002:369-390.
    ①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②Walter. J. 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p.133.
    ①电子书、平板电脑等一边在去纸张化,一边在竭尽技术之所能去模拟书的质感、手写的触感,以及翻页的效果。
    ①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4页。这句话中的“媒体”就是指媒介。
    ①黄莉:《文学叙事对电影叙事的影响》,《电影评论》,2007年第12期,第51页。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中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英]A.N.怀特海:《观念的冒险》,周邦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2.[法]雅克·德里达:《文学行动》,赵兴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4.[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15.[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法]鲍德里亚:《仿真与拟像》,汪民安等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法]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9.[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健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英]特里·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4.[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2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法]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7.[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美]诺埃尔·卡罗尔:《超越美学》,李媛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0.[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31.[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34.[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5.[美]尼古拉·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王有亮译,《文化研究》第3辑,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6.[美]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7.[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8.[美]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9.[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行动的合理性和社会合理化》,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40.[以色列]泰玛·利贝斯、[美]艾利休·凯茨:《意义的输出》,刘自雄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1.[荷]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英]约翰·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吴小坤译,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8年版。
    43.[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论自由》,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4.[美]F·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5.[英]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德]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47.[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8.[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9.[法]皮埃尔·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加]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1.[苏]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论蒙太奇》,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52.[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53.[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陈芸芸译,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年版。
    54.[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加]德克霍夫:《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汪冰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加]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沈泽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57.[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6年版。
    58.[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德]奥利弗·格劳:《虚拟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0.[美]苏卡利·詹森:《批判的传播理论》,曹晋主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英]迈克尔·里德帕思:《虚拟现实》,龚祖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
    62.[美]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3.[英]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后现代交锋丛书》,刘千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4.[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5.[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6.[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8.[美]约翰·费斯克:《传播过程导论》,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9.[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70.[日]佐藤卓已:《现代传媒史》,诸葛蔚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特:《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2.[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美]伊莱休·卡茨、约翰·杜伦·彼得斯、泰玛·利比斯、艾薇儿·奥尔洛夫:《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5.[美]沃尔特·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6.[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何朝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8.[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晏可佳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79.[法]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法]卡特琳娜·萨雷斯:《古罗马人的阅读》,张平、韩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1.[法]费夫贺、马尔坦:《印刷书的诞生》,李鸿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媒的四种理论》,戴鑫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李启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翻印。
    8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0年版。
    85.[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6.[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英]汤恩比:《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88.[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89.[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0.[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91.[德]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92.[法]A·J·格雷马斯:《符号学与社会科学》,徐伟民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93.[美]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94.[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5.[美]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刘千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英]玛丽娜·弗拉斯卡-斯帕达、尼克·贾丁:《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苏贤贵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7.Neil Postmanl.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Keynote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Inaugural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Convention. Fordham University, New York, New York June 16-17,2000.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2000.
    98. 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the Nature of Man. Technology and Culture 7,1966, No.3.
    99. 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34.
    100.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01. Alvin Kernan, The Death of Literature, New Haven&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2.Willian Merrin, Implosion, simulation and the pseudo-event:a critique of Mcluhan, Economy and Society, Volume 31,Number 3.August 2002:369-390.
    103.Matthew Fuller, Media Ecologies:Materialist Energies in Art and Technocultur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2005.
    104. Joshua Meyrowitz, No Sense of Place: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Oxford.1985.
    105.David Holmes, Communication Theory: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AGA Publications Ltd.London,2005.
    106.The SAGE Handbook of Media Processes and Effects, edited by Robin L. Nabi, Mary Beth Oliver, SAGE Publications Inc.2009.
    107.John Berger、Marshall McLuham Susan Sontag、Bruno Munari, 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An Inventory of Effects, Penguin Classics,2008.
    108. Walter. J.Ong, Orality and Literacy:The Technology of the World, London, New York:Methuen,2002.
    109.Marshall McLuhan, The Brain and the Media:The "Western" Hemispher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Autumn,1978:54-60.
    110.Dudley Young, Are the Days of McLuhanacy Numbered? The New York Times-breaking news, September 8,1968.
    111.Lisa Taylor, Andrew Wills, Media studies: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世界传播学经典教材英文影印版)。
    11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3.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15.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6.张伟:《尘封的珍书异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17.文革红:《清代前期通俗小说刊刻考论》,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8.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9.张树栋、庞多益、郑如斯:《简明中华印刷通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21.曾繁仁:《文艺美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2.王汶成:《文艺学的当代境遇与问题》,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3.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24.马龙潜:《主客体结构论文艺学的观念与体系构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5.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6.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27.朱自清:《诗言志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8.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9.黄鸣奋:《数码艺术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30.金慧敏:《媒介的后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邵培仁:《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2.单小曦:《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3.孙宜君:《文艺传播学》,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版。
    134.包鹏程、也正毅:《艺术传播概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5.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6.范龙:《媒介的直观:论麦克卢汉传播学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7.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138.吴玉杰:《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9.王一川等:《京味文学第三代-泛媒介场中的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0.钟琛:《当代文学与媒介神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媒介文学事件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141.柏定国:《网络传播与文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
    142.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3.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4.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5.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6.高信成:《中国图书发行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7.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9.李立:《艺术传播与传播艺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0.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2.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3.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4.杜骏飞:《弥漫的传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6.邵培仁:《艺术传播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1992年版。
    157.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8.曾耀农:《艺术与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9.曾耀农:《文艺传播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0.路善全:《中国传媒与文学互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版。
    1.单波、王冰:《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价值与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3期。
    2李曦珍、王晓刚:《媒介环境学对技术认识论的争论》,《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3.刘建明:《媒介环境学理论范式:局限与突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
    4.张邦卫:《“后工具时代”与媒介的诗性诉求——兼论媒介的文学基因与审美质素》,《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5.张邦卫:《泛文学时代与文学的媒介化脉动》,《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6.刘月新:《传播方式与文学活动》,《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7.欧阳有权:《数字媒介文学的转型范式与艺术症结》,《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8.刘路悦:《受众关注:新闻传播对文学传播形式的影响与启迪》,《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9.张邦卫:《文学媒介化与新世纪文学生产方式的变迁》,《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0.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的蔓延》,《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11.钱中文:《“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问题”笔谈·正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2.赵保全、王青:《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的嬗变——论文学的困境和出路》,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3.李明伟:《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媒介环境学派》,《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期。
    14.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期。
    15.何道宽:《媒介革命与学习革命——麦克卢汉媒介理论批评》,《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6.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7.邵培仁、廖卫民:《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8.余丽蓉:《媒介生态视野下的主流媒体建设》《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19.刘嵛:《新媒介环境下文学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4期。
    20.赵建国:《文学传播研究现状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1.欧阳有权:《数字媒介文学转型及其学术理路》,《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2.王一川:《论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3.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4.于翠玲:《从媒介历史看书籍的文化价值——兼论媒介环境学派对中国书籍史的启示》,《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5.郭春林:《读图时代的文学处境》,《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26.黄莉:《文学叙事对电影叙事的影响》,《电影评论》,2007年第12期。
    27.周利荣:《简论文学的精神生产与现代媒介出版之关系》,《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年第1期。
    28.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卖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29.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5期。
    30.杜书瀛:《论媒介及其对审美——艺术的意义》,《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31.王咏梅:《现代文艺学范式的媒介中心论转向》,《理论探索》,2011年3月。
    32.魏珂:《新兴的交叉学科:文艺传播学》,《社会科学家》,1986年第1期。
    33.殷满堂:《传播媒介与中国文学变迁之关系》,《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4.李茂叶:《论文学语言的媒介性》,《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5.谭旭东:《媒介环境变迁与新文学的发展》,《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36.胡群慧:《文学史建构中的媒介叙事及其向度》,《长江学术》,2006年第2期。
    37.黄鸣奋:《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38.黄鸣奋:《拥抱电脑:文艺学的转型冲动》,《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39.周海英:《从媒介环境学看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兰州学刊》,2009年第6期。
    40.吴国盛:《芒福德的技术哲学》,《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1.宋姝鹏:《论刘易斯·芒福德的“钟表是工业时代的关键”》,《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42.种海燕:《文学泛化时代的想象力危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3.曹智频:《理解媒介:国内麦克卢汉研究述评》,《东南传媒》,2008年第10期。
    44.梅琼林:《透明的媒介:论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人文杂志》,2008年第5期。
    45.李春媚:《西方媒介批评的四大理论背景》,《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46.李晓云:《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新闻界》,2010年第3期。
    47.肖锦龙:《米勒视野中的传播媒介和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48.李建秋、魏波:《影视媒介建构文学形象的叙事转换》,《新闻界》,2010年第1期。
    49.李静:《影视小说:“读图时代”的文学“宠儿”》,《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50.童庆炳等:《“文学理论与学科泛化”笔谈》,《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51.陆扬:《艺术终结论的三阶段反思》,《艺术百家》,2007年第4期。
    52.丁和根:《大众传媒话语分析的理论、对象与方法》,《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1期.
    53.尹鸿:《反思电视媒介环境》,《中国电视》,1996第8期。
    54.尹鸿:《世纪转型——当代中国的大众化时代》,《电影艺术》,1997年第1期。
    55.朱光烈:《媒介的终结及其对社会的重塑——媒介环境发展趋势》,《学术界》,2003年第1期。
    56.麦永雄:《赛博空间与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
    57.金元浦:《当代文学艺术的边界的移动》,《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
    58.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中华读书报》,2004年2月19日。
    59.欧阳友权:《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0.张咏华:《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
    61.殷晓蓉:《“媒介帝国主义”和“数字鸿沟”》,《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62.梅琼林、沈爱君:《传播学研究方法新向度与新媒介环境》,《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3.吴玉杰:《大众传媒与文学批评的非学理性倾向》,《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4.潘智彪、袁敦卫:《读图时代与文学之维》,《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65.陈浩文:《“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对媒介生态学的一些思考》,《青年记者》,2007年第5期。
    66.焦宝:《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文学与影视的关系》,《电影评介》,2006年第10期。
    67.张芳圆:《媒介环境学视野下的微博碎片化现象》,《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68.熊国荣:《媒介环境学视角中的小说<手机>》,《东南传播》,2011年第4期。
    69.李子路:《试论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偏向”理论》,《新闻世界》,2011年第6期。
    70.王建磊:《警惕新媒介环境下的技术控制——腾讯与360之争的媒介环境学解 读》,《新闻记者》,2010年第12期。
    71.李倩、刘欧:《媒介环境学发展现状初探》,《新闻世界》,2010年第11期。
    72.许苗苗:《新世纪文学与新媒介环境》,《甘肃高师学报》,2010年第6期。
    73.王颖吉:《美丽新世界中的文化危机——尼尔·波斯曼的媒介环境学》,《文艺研究》,2010年第6期。
    74.胡正荣、李继东:《我们离电影强国有多远——兼论新媒介环境下美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策略》,《电影艺术》,2010年第3期。
    75.秦州:《媒介环境学家对“专门化(专家)”问题的警觉性认知》,《国际新闻界》,2009第8期。
    76.毛力群、周伟红:《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语言研究》,《文化学刊》,2009年第3期。
    77.申小雷:《传播媒介对文学的影响与网络文学的发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8.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9.鲁彩苹:《文学媒介革新与传统文学的新发展》,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80.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1.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2.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83.吴岚冲:《语本:媒介环境学视野中的文学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84.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5.方亭:《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86.赵田田:《媒介生态的审美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87.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河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88.周姗姗:《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生存》,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89.陈丽:《对媒介技术主义理论的研究报告》,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90.杨潇潇:《麦克卢汉媒介技术哲学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91.赵玉:《媒介场中“文学事实”的通变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92.金芹芹:《文学传播媒介对于文学活动的意义》,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93.杨晓帆:《保罗·莱文森媒介环境理论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94.熊楚:《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思想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媒介环境学会网址:http://www.media-ecology.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