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研究—以竞业禁止协议为中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业秘密随人才流动在不断的流失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掌握着企业商业秘密的高层管理人才及高级技术人才离职后实施竞业行为的后果更为严重。对于用竞业禁止协议来保护商业秘密,在现阶段,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立法和实践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竞业禁止协议在竞业禁止制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试从近几年发生在国内外的几个经典案例的介绍开始,引申出竞业禁止的定义、存在的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对竞业禁止协议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对保护商业秘密的独特作用进行阐述。通过综合比较国外和我国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的发展历程、立法和司法实践,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目前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的相关立法零零散散,不成体系,内容也过于原则、简单,尤其对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地位在全国性的立法层面上目前还存在着空白。针对此种现状,本人重点以离职人员约定竞业禁止协议为中心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立法层面上建议尽快颁布全国人大级别的《商业秘密法》,将竞业禁止协议作为有名合同进行专项规定,来统一和完善我国竞业禁止协议的相关规定。对影响竞业禁止协议有效性所涉及的内容,从义务主体、保护利益、竞业期限、地域范围、职业种类及经济补偿六个方面来认定,并提出了可借鉴英美的禁令制度,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先予执行等规定,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进行先期救济的设想。希望对我国竞业禁止协议的相关立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The leaking of the trade secrets caused by talents flow, especially the resigned former employees of high-level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 talents who grasped enterprise trade secrets will engage in competition, and the result will be serious. Currently, utilizing the covenant not-to-compete to keep trade secret i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several typical cases happened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y in recent years, explicating the definition of not-to-compete and existing theoretic reasons. Then it sets forth th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 of covenant not-to-compete, as well as the unique function to protect trade secret. By comparing the covenant not-to-compete development,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in Chinese with that of foreign countries, so we clearly see, our country's rules are scattered without a systematical form, the content is also fundamental and simple, and covenant not-to-compete rule is vacant at present. The author makes a in-depth analysis from resigned former employee promissory covenant not-to-compete integrating the detailed ca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from the legislative perspective, China shall enact Trade Secret Law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make special provisions for covenant not-to-compete as nominate contract, thereby to consolidate and consummate current laws. About effects of covenant not-to-compete, it is suggested to make clarification in those aspects as obligation party, protecting interest, not-to-compete terms, regions, occupation and compensate to identify. Finally, the thesis offers the suggestion that an pretrial relief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hrough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concerning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Code of China and, also, a reference to the injunction system of common law.
引文
1 “2006-2007年”中国留才状况调查显示,雇员的任职时间越来越短,换工作跳槽的频率越来越快;员工的离职率从几年前的6%-8%增长到了现在的的14%-20%。这个离职率的背景是薪资每年有9%-14%的增长率,而同期美国每年平均增长率是2%-5%。宋显军:《企业的新挑战:薪酬与离职率齐涨》,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7年第6期。
    2 Nancy R.Lockwood:《寻找和留住人才:在华跨国企业的管理挑战》,http://info.jobems.com/I_165867_166241.htm,访问日期:2008-6-22。
    3 饶卫华:《员工离职涉及商业秘密若干问题研究》,http://www.law-star.com/bbs/cac/50062497-1,htm,访问日期:2008-7-1。
    4 单海玲:《涉外劳动纠纷中竞业禁止协议准据法之研究--以微软与Google纠纷案为视角》,《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5月第3期,第175-176页。
    5 《员工跳槽公司商业秘密不保事前防范充分利用竞业禁止》,http://cho.icxo.com/htmlnews/2005/01/21/557123.htm,访问日期:2008-8-7。
    6 蒋志培(主编):《不正当竞争新型疑难案件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7 刘羽:《离职长城电脑三天吴庆生就任实达电脑总经理》,http://www.erpworld.net/article/2003-04-04/040461152003.shtml,访问日期:2008-8-7。
    8 路透社:《摩托罗拉起诉前高管,加盟苹果违背竞业禁止协议》,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08-07-21/348824.shtml,访问日期:2008-8-7。
    9[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德国民商法导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2页。
    10 孔祥俊:《公司法要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11 参见张立新:《论竞业禁止》,载徐国栋主编:《罗马法-现代民法》(2000年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12 张耕:《商业秘密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13 李永明:《竞业禁止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84页。
    14 王飞:《忠诚义务与竞业禁止》,《法学》2000年第2期,第64页。
    15 黎建飞:《劳动法案例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16 同14,第65页。
    17 巍銘:《论竞业禁止协议在企业劳动合同中的法律作用》,《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第5期,第110页。
    18 纪晓听:《竞业禁止之理论基础及合理性判定》,载蒋志培(主编):《不正当竞争新型疑难案件审判实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19 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20 郭伟如:《福利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1 冯晓青:《试论知识产权扩张与利益平衡》,《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40页。
    22 IL G Industries,Inc.v.Scott,49 Ill 2d 88,93-94,273N.E.2d 393,396(1971),转引自彭学龙:《竞业禁止与利益平衡》,《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140页。
    23 同18,第30页。
    24 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25 同12,第203页。
    26 同12,第203页。
    27 杜杨、石璐:《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初探》,《商场现代化》2006年4月(中旬刊),第31页。
    28 许海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页。
    29 纪晓昕:《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从判例看美国竞业禁止制度的发展动态},http://smbh.suzhou.gov.cn/news/bmj/2007/1/18/bmj-23-03-05-2775.shtml,访问日期:2008-6-8。
    30 唐海滨:《美国是如何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1 限制前雇员为竞争对手工作的权利是无效和不能强行执行的,见http://www.employlaw.com/noncompete.htm,访问日期:2008-6-5。
    32 丁中原等:《营业秘密法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33 Anadarko Etroleum Corp.,v.Billy Don Davis and Geosouthern Energy Corp.,et al.,Civil Action No.H-06-2849.Dec.28,2006。
    34 雇用双方可约定该受雇者以较长期间事先预告终止雇用契约,在这段期间由原雇主给付薪资报酬,而受雇者无须从事工作,此即为“花园休假条款”。意即该受雇者会留在家中整理花园,直到预告期满后才能够自由至竞争对手处工作;一般不长于1年,法院可以接受,但目前英国法院已对此类休假措施采从严认定,以防雇主滥用。
    35 祝磊:《竞业禁止协议法律规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39页。
    36 同24,第182页。
    37 黎建飞、丁广宇:《竞业禁止义务规范研究一以英国法为比较视角》,《法学杂志》2006年第4期,第81-84页。
    38 盛健:《约定竞业禁止的比较法分析》,http://www.sdcourt.gov.cn/art/2005/O8/31/art_4779.html,访问日期:2008-8-30。
    39 孙月蓉:《中外竞业禁止制度之比较》,《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57页。
    40 同上。
    41 同32,第83-84页。
    42 同28,第147页。
    43 第四十二条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他人的商业秘密。企业和员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密条款或者单独签订保密合同。企业员工在职期间或者离职后,对与本企业或者原所在企业有关的商业秘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承担保密义务。
    44 第四十四条知悉或者可能知悉商业秘密的员工应当履行竞业限制合同的约定,在离开企业一定期限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原企业有竞争的业务。企业应当依照竞业限制合同的约定,向负有竞业限制义务的原员工按年度支付一定的补偿费,补偿数额不得少于该员工在企业最后一年年收入的二分之一。
    45 第十七条 禁止下列侵犯技术秘密行为:(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技术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本条第(一)项手段获取的技术秘密;(三)违反技术秘密保密协议、合同约定或者竞业限制协议,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技术秘密:(四)获取、使用或者披露明知因本条第(一)、第(二)或者第(三)项所列违法行为而获取或者披露的他人的技术秘密。
    46 石先广:《劳动合同法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47 郑丽清、王碧英:《禁业禁止制度之完善》,《福建法学》,http://www.86148.com/fjlaw/shownews.asp?id=704,访问日期:2008-8-14。
    48 同28,第1页。
    49 参见本文第5页。
    50 竞业禁止强调公平新规仍有三大争议》,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_page.asp?articleid=135058,访问日期:2008-8-14。
    51 同12,第210页。
    52 同39,第58页。
    53 曾培芳、吴洁:《禁业禁止与职工权益的保护》,《湘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15页。
    54 《不支付竞业补偿金,是否要履行竞业协议》,http://www.mybizchina.com/law/Caseanalysis/200710/9635.html,访问日期:2008-8-13。
    55 《竞业禁止强调公平新规仍有三大争议》,http://www.chinahrd,net/zhi_sk/jt.page.asp?articleid=135058,访问日期:2008-8-14。
    56 彭学龙:《美国商业秘密法中的禁令救济》,《知识产权》2004年第4期,第58页。
    57 王建军:《美国商业秘密的救济制度》,http://old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93416,访问日期:2008-8-25。
    58 第九十三条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第九十四条 财产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冻结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冻结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第九十五条 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第九十六条 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第九十九条 当事人对财产保全或者先子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1]杜杨、石璐.竞业禁止协议问题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6,(中旬刊):31-32.
    [2]方龙华.商业秘密竞业禁止若干问题研讨[J].法商研究,1996,(6):62-65.
    [3]冯晓青.试论知识产权扩张与利益平衡[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29(2):35-38.
    [4]桂菊平.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法商研究,2001,(1):11-20.
    [5]黄锡生、林玉成.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完善-商业秘密权与劳动权的冲突和平衡[J].重庆大学学报,2006,12(1):76-80.
    [6]江帆.商业秘密理论与立法探讨[J].现代法学,2004,26(3):148-155.
    [7]李春华、王合新.论我国商业秘密的立法完善[J].河北法学,2004,22(1):34-37.
    [8]黎建飞、丁广宇.竞业禁止义务规范研究-以英国法为比较视角[J].法学杂志,2006,(4):81-84.
    [9]李佳勋.两岸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约定的法律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3(6):144-147.
    [10]彭学龙.竞业禁止与利益平衡[J].武汉大学学报,2006,59(1):138-142.
    [11]单海玲.涉外劳动纠纷中竞业禁止协议准据法之研究-以微软与Google 纠纷案为视角[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6,24(3):175-176.
    [12]孙月蓉.中外竞业禁止制度之比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6(5):56-58.
    [13]王飞.忠诚义务与竞业禁止[J].法学,2000,(2):64-65.
    [14]王怀章、朱晓燕.论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判断[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34(5):34-37.
    [15]徐成文.论约定竞业限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2):69-70.
    [16]许明月、袁文全.离职竞业禁止的理论基础与制度设计[J].法学,2007,(4):72-81.
    [17]杨秋蓉.保密协议和竞争禁止协议[J].财经界,2006,(9):24-25.
    [18]杨少南.论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6):54-57.
    [19]杨秀峰、冯锦卫.雇佣关第中竞业禁止问题初探[J].河北法学,(6):93-96.
    [20]祝磊.竞业禁止协议法律规制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山东社会科学,2008,(1):139-142.
    [21]曾海舰.竞业禁止协议的经济学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2):117-120.
    [22]曾培芳、吴洁.竞业禁止与职工权益的保护[J].湘潭大学学报,2007,31(2):112-115.
    [23]张孟东.竞业禁止的法律缺馅及立法建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5):40-42.
    [24]郑尚元.员工竞业禁止研究[J].现代法学,2007,29(4):76-82.
    [1]丁中原.营业秘密法解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82.
    [2]郭伟如.福利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8.
    [3]蒋志培.不正当竞争新型疑难案件审判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2-44.
    [4]孔祥俊.公司法要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183-198.
    [5]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182.
    [6]黎建飞.劳动法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4.
    [7]刘茂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62.
    [8][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著.楚建译.德国民商法导论[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52.
    [9]石先广.劳动合同法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86-95.
    [10]唐海滨.美国是如何保护商业秘密的[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2.
    [11]许海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9-152.
    [12]张耕.商业秘密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95-203.
    [13]张玉瑞.商业秘密.商业贿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117-130.
    [1]纪晓昕.竞业禁止之理论基础及合理性判定[A].见:蒋志培.不正当竞争新型疑难案件审判实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7-30.
    [2]张立新.论竞业禁止[A].见:徐国栋.罗马法-现代民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29.
    [1]卜燕鸿.初探竞业禁止合同[D].广西:广西大学,2007.
    [2]林婕.我国离职竞业禁止制度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
    [3]梁琴.离职后竞业禁止合同效力判断[D].四川:西南政法大学,2007.
    [4]潘灵霞.科技人才流动中的竞业禁止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7.
    [5]赵鸿生.劳动关系中约定竞业禁止制度探讨[D].江苏:苏州大学,2004.
    [6]赵焕芝.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协议制度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07.
    [1]纪晓昕.美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制度-从判例看美国竞业禁止制度的发展动态[EB/OL].:商业秘密保护网,http://smbh,suzhou.gov.cn/news/bmj/2007/1/18/bmj-23-03-05-2775,shtml,2008-6-8.
    [2]盛健.约定竞业禁止的比较法分析[EB/OL].:山东法院网,http://www.sdcourt.gov.cn/art/2005/08/31/art 4779.html,2008-8-30.
    [3]王建军.美国商业秘密的救济制度[EB/OL].:人民法院报,http://oldfyb.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93416,2008-8-25.
    [4]饶卫华.员工离职涉及商业秘密若干问题研究[EB/OL].:中国法律信息网,http://www.law-star.com/bbs/cac/50062497-1,htm,2008-7-1.
    [5]郑丽清、王碧英.竞业禁止制度之完善[EB/OL].:http://www.86148.com/fjlaw/shownews.asp?id=704,2008-8-3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