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Jaroslav Prusek,1906—1980),捷克著名汉学家,布拉格汉学派的奠基者,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创始人。普实克上世纪30年代即翻译了鲁迅的作品在布拉格发表。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不仅开始早,而且影响深远。普实克是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历史决定论思想深刻影响了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他强调文学与社会的密切关联,把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联系起来,从中国社会内部寻找源头。普实克也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他早年曾认真研究过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结构主义理论,在这些理论框架下,他细致研究和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语言、风格、叙事策略、类型转换等各方面问题。普实克关于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与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结构主义思想都密不可分,而且这二者在对于普遍规律和客观真理的认识上也有共同倾向。这些都使得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带有鲜明的科学主义精神烙印。虽然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又能与庸俗的马克思主义划清界线,他结构主义的理论背景也给予他独特的研究视角,使他的中国文学研究显示出与中国本土研究不同的科学主义向度,具有重新认识与解读的价值。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科学主义主要体现在其研究观念的科学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上。本文在导言外共分四章,分别对普实克的科学主义文学研究观念和研究实践进行论述。
     导言部分主要总结了普实克关于文学研究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基本看法,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科学主义倾向。普实克认为文学研究的目的应该是发现客观真理,即发现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他把文学视为一种动态的有机存在,与自然科学一样有其变化与消长的规律。因此文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并正确揭示这个规律是什么,是如何表现的。这是隐藏在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现象背后的深刻本质,也是普实克努力要去发现的客观真理。普实克认为文学研究的态度应该力求客观,要努力“克服个人偏见”,这样,文学研究者才能给一般读者提供他们不熟悉的关于文学的科学知识。文学研究者有责任带领读者客观地探索中国文学的真实面目,呈现给读者一种确凿不移的对于中国文学的正确认识,而不是被研究者个人偏见所扭曲的主观论见。关于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普实克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历史视角,一个是系统分析。历史视角,即在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种历史意识,主要表现为文学史视角和社会史视角。文学史视角是把某一独特文学现象或某一时期文学置于文学发展演变的宏观背景中进行考察,从而对其价值与地位进行准确分析与评价;社会史视角是要求文学研究者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历史与文学实践的相互作用。系统分析方法强调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中,而不是在单个事物内寻找事物的实在本质。它是一种与单一的、孤立的、片面的、偶然的批评方法相对立的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系统分析的方式,我们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对被研究对象作出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严肃的而不是随意的、能够经受多方检验的而不是可被任意更改的认识和评价,也就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普遍原则。从普实克关于文学研究的目的、态度、方法的观点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普实克文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
     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普实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科学观念,包括整体性观念、自调性观念、转换性观念。从中国文学的整体性出发,普实克详细论证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中国文学自身传统发展演变的结果,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之间并不是完全断裂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在精神的承续关系。大体而言,这种文学传统又可以分为远近两个层面:远的可以追溯到“中国文人文学的抒情传统”,近的可以寻找到清代小说中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精神。由此,普实克展现了中国文人文学精神传承的发展脉络。从中国文学的自调性观念出发,普实克认为,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发生的根本性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长的时间,要有一系列的自我调节造成的连续变化做铺垫,包括思想文化层面的改变、小说地位的提升、文学艺术手法的创新等方面,这是现代文学发生的必要条件。而当自调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中国古典文学结构的转变,古典文学就转换成为现代文学。这是普实克中国文学转换观念的主要内容。普实克从作家作品、广义的现实生活和文学传统三个方面对中国文学结构的现代转换进行了细致论述。除此之外,普实克还专门论述了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中间”性质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换的轨迹。
     第二章论述了普实克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功能的科学性研究。普实克提倡现实主义,提倡文学为人民服务,重视文学的认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是落实在具体的文学实践上,他并未完全把文学视为政治的传声筒,也并未把文学当作社会生活的机械反映。他并未把作家的世界观或者认识现实世界的一般法则与作家所要表现现实的艺术法则混淆起来,也没有把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混淆起来。在普实克的文学理论体系中,“现实”与“现实的艺术表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文学认识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审美功能的实现。同时,普实克在对文学审美功能的强调又与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强调密不可分,他认为,文学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功能向人们传递关于世界的认识,这实际扩大了现实主义的内涵,使这一概念包容进更多的艺术实践。通过对文学作品认识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论述,普实克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辩证分析。
     第三章论述了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类型研究的科学性。普实克把中国现代文学分为抒情性文学与史诗性文学两种类型,一重主观,一重客观,是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特征的精辟总结,也是其理解与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独创的理论框架。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抒情性文学主要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以及中国古典抒情文学的影响,而史诗性文学则受到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及中国古典文学写实传统的影响。普实克对于中国文学抒情性与史诗性的理解与论述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的。他所指的抒情性文学是一种有着深厚现实底色的抒情主义;他所言的史诗性文学是一种带着浓厚抒情色彩的现实主义。抒情性与史诗性在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二元并置状态。且抒情性与史诗性在普实克的论述中,都不仅仅简单地指向一种文学类型,以及与这种类型相一致的文学主题的概括,而且还指向一种与主题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艺术手法的总结。简而言之,抒情性文学中需要史诗化的现实内容作为情感抒发的依托,才不至于空洞,而史诗性文学需要抒情性内容的融入与贯穿,才能把客观现实整合、提升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普实克对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与史诗性的理解不仅大大拓展了西方文学中原有的抒情文学与史诗文学的概念,而且通过对抒情性与史诗性的论述,普实克发现正是这两种文学结构要素的复杂交错与辩证发展,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内在动力之一,并且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继续塑造着它的形与质。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叙事研究的科学性。普实克从叙事者、叙事角度、情节结构、人物话语几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叙事形式进行研究。但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叙事研究打破了结构主义叙事学原本的封闭结构,他的研究目的不在于对中国现代小说中稳定的叙事结构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说明,而是把叙事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学传统相结合,以一种发展的眼光考察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形式的形成,用比较的方法呈现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形式与现代小说叙事形式的异同。因此,普实克对中国现代文学叙事形式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文学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轨迹,并对其发生动力进行探讨和说明。这种对于叙事形式的研究是从单纯的结构主义共时性研究向历时性研究的转变。普实克着重关注的是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叙事结构的发展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从而把叙事研究从单纯的文本研究向外拓展,对叙事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起到引领作用。
     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这两大思想体系为其支撑,把文学内容研究与形式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显示出在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思想指引下沟通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企图,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美学相融合的历史趋势。同时,普实克对中国现代文学中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发现,对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与史诗性交融的论述,对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交融的趋势。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既充满科学的理性思辨,又不乏研究主体对文学作品的感性理解和认识,既有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又有对审美的体验和感悟,体现出文学研究发展的必然方向。
     本文着重从科学主义角度分析和考察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及其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追溯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思想文化渊源,梳理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脉络体系、理论框架以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发展的深刻影响,由此对普实克在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发展史中的价值与地位进行重新评价。
Jaroslav Prusek (1906-1980), a famous Czech sinologist, one of the founders of Prague Sinology School. He translated the works of Lu Xun and published them in Prague in1930s. Prusek'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arted early and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Prusek was a Marxist and his historical determinism profoundly influenced hi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e emphasized the close asso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nd looked for the source of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ty. He linked the Chinese literary modernity with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Chinese feudal society. Prusek was also a structuralist. He had carefully studied the theories of Russian formalism and Prague structuralism.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se theories, h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e language, style, narrative strategies, type convers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detail. Prusek'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society was deeply impacted by Marxism and Structuralism, which share a similar understanding about objective truth and universal law. These determine that Prusek'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distinctive scientific spirit. Although Prusek was a Marxist, he was not a vulgar Marxism. He also got a unique research perspective from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structuralism. His scientific perspective research, which distinguishes with the nativ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worth new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scientism of Prusek'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mainly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ncept and methods. This thesis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and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summarizes Prusek's main basic views of purpose, attitudes and methods of his literary studies, as well as the scientism tendency in his research. Prusek holded that the purpose of literary studies should be discovering the objective truth, namely the general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e thought we should strive to "overcome personal bias" in order to provide general readers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literature which is unfamiliar to them. Prusek thought there were two basic methods of literary research:one 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other is system analysis.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cluding literary history perspective and social history perspective, means that we should always have a sense of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ry studies. Systems analysis emphasiz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ings, rather than looking into the nature of a particular one.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usek's scientific concept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integrity, self-adjusting and conversion. From the Chinese literary integrity, Prusek demonstrated in detail that the occurrenc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as th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levels:one is the lyric tradi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 other is subj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spirit in fictions of Qing Dynasty. Thus, Prusek showed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ry spiritual inherit. From the concept of self-adjusting in Chinese literature, Prusek believed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transformation from classical to modern was a long-term revolution. There must be a continuous series of changes caused by self-regulation, 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level, enhancing of the status of fiction, literary artistic innovation, etc. When self-adjusting reaches a certain level, it will change the dominant components of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structure and the classic literature will be converted into the modern literature. Prusek also specifically discussed the transitional literary works produc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o modern literature showing the conversion trajectory.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the Prusek's scientific research about the function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rusek advocated realism and literature serving the people, and put emphasis on cognitive and soc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But in his specific studying practice, literature was not seen as political mouthpiece or mechanical reflection of social life. In Prusek's literary theory system,"reality"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reality " are two distinct concepts. Additionally the achievement of literary cognitive fun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esthetic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he believed that literature was passing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o people through its own unique aesthetic feature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usek's scientific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ypes, including lyrical literature which is subjective and epic literature which is objective. Modern Chinese lyrical literature was affected mainly by European Romanticism and Chinese classical lyrical tradition, nevertheless the epic literature was influenced by Western literary in19th century and Chinese classical realism. Chinese Lyrical literature has realism features and epic literature has lyrical features. They are in a complicated binary juxtaposition. In Prusek's discussion Lyric and epic features are not just literary types nor summaries of literary themes consistents with the specific type, but also arts of expression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mmaries of themes. In short, lyrical literature needs the expression of reality to avoid empty of contents and the epic literature needs to enhance the aesthetic value with the help of lyrical contents. Prusek's understanding of lyrical and epic literatur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are the inherent power of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greatly expanded the Western original concept of lyric and epic literatur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Prusek's scientific studies about the narrativ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narrator, narrative perspective, plot structure, discourse of characters. Prusek's narrativ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roke the closed structure of structuralism narratology. The purpose of his research was not giving a description of stabl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s, but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hinese fic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of narrative form show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concep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Prusek's research let the narrative study transform from a purely structuralism synchronic research into a historical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Prusek found Marxism and structuralism as support for his research o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 study associated the content research with the form research, demonstrating the purpos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ternal research and external research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and Structuralism, reflecting the trend of fusion of Marxism and Structuralism aesthetics. Meanwhile, Prus'ek's discovery of subjective and individu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discuss on the integration of lyricism and epic, emphasis on writers personalities accorded with the trend of fusion scientism and humanism to a certain extent. Prusek's research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es not only scientific analysis, but also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works. It is either a summary of knowledge or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reflecting inevitabl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literary studies.
引文
① 转引自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第161页。
    ② 可参见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第162页。及Olga Lomova, Introduction of Paths Toward Modernity, The Karolinu Press,2008,pp.8-12.
    ③ 转引自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第161页
    ④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香港友联出版公司,1981年,第5页。
    ① 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第16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193-194页。
    ②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0页。
    ③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0—231页。
    ① [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译者前言,第1页。
    ② 曹志平,邓丹云:《论科学主义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第11—15页。
    ③ 维柯:《新科学·英译者的引论》,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5页。
    ④ [法]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11页。
    ⑤ 同上,第347页。
    ⑥ 同上,第1页。
    ⑦ 泰纳:《<英国文学史>序言》,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154页。
    ① 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巴赫金文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② 同上,第310页。
    ③ 高尔基:《高尔基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第248页。
    ④ 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7页。
    ⑤ 雅克布逊是形式主义中间人物,但是1920年形式主义宣布解散,雅克布逊从那时起就开始在布拉格工作了,1926年,布拉格学派正式成立,雅克布逊及其他一些原形式主义者继续在其中开展活动,并产生影响。参见[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3页。
    ① 参见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② 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03—104页。
    ③ [英]A.F.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87页。
    ④ [意]维柯:《新科学英译者的引论》,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31页。
    ⑤R. Olson, Science Dfied &Science Dfied: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in Western Culture, Berkeley: U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p.5.
    ① 杨国荣:《科学与科学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第5-6页。
    ② R. Olson, Science Ofied &Science Dfied: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in Western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p.5.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李欧梵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1页。
    ① 同上,第31-32页。
    ② [英]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50页。
    ③ [英]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55页。
    ① 同上,第255—257页。
    ② 巴赫金:《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巴赫金全集》第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06页。
    ③ 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93页。
    ② 同上,第193—1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9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7页。
    ② 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13页。
    ③ 曹志平,邓丹云:《论科学主义的本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第14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01页。
    ⑤ 同上,第196页。
    ⑥ 同上,第196页。
    ⑦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1页。
    ⑧ 夏志清:《中国现代文学史·作者中文版序》,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xlvii页。
    ① 转引自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5—236页。
    ②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9页。
    ③ 罗素:《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3页。
    ④ 艾略特:《批评的功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62—63页。
    ① 参见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99—101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7页
    ③ 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第13页。
    ④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1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01页。
    ② 卡尔·贝克尔:《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③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43页。
    ① 转引自[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1页。
    ② 转引自陈国球:《文学结构与文学演化的过程——布拉格学派的文学史理论》,《结构中国文学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页。
    ③ 同上,第4页。
    ④ 转引自陈国球:《文学‘结构’接受史——伏迪契卡的文学史理论》,《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36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98页。
    ② 同上,第222页。
    ③ 同上,第198-200页。
    ④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22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96页。
    ② 张玉能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96页。
    ①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经常被人所引用的一句话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那句:“艺术永远是独立于现实生活的,它的颜色从不反映飘扬在城堡上空的旗帜的颜色。”这句话被作为形式主义的主要思想。但实际上,几年之后,形式主义阵营中的泰恩雅诺夫、艾亨包姆和其他人都开始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纳入到一个结构或系统中考查了,这一转变既是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持续争论的结果,也是形式主义自身理论思考的必然结果,即探索文学与非文学直接联系的那种必要性。但是这种探索没有形成清晰的轮廓,直到布拉格结构主义的出现,才最终完成了这一任务。
    ② 转引自陈国球:《文学结构与文学演化的过程——布拉格学派的文学史理论》,《结构中国文学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③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9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页。
    ① 罗曼·雅柯布森:《语言中的时间因素》,《雅柯布森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136页。
    ② 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③ 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续),《读书》1985年第3期。
    ④ [比]J.M.布洛克曼:《结构主义: 莫斯科—布拉格—巴黎》,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9页。
    ① 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第5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8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01页。
    ④ 同上,第204页。
    ① 参见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20—176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20页。
    ③ 划线部分出自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08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2页。
    ① 高宣扬:《结构主义概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0年,第81页。
    ② 同上,第82页。
    ① 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② 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页。
    ④ 高宣扬:《结构主义概说》,香港天地图书公司,1990年,第84页。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第8页。
    ②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0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页。
    ③ 李欧梵:《(抒情与史诗>序言》,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页。
    ① 同上,第2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页。
    ③ 同上,第11页。
    ④ 同上,第10页。
    ⑤ 同上,第10页。
    ⑥ 同上,第10页。
    ⑦ 同上,第25页。
    ①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7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页。
    ③ 同上,第13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4-15页。
    ① 同上,第9页。
    ② 同上,第26页。
    ③ 黎锦熙:《代序:致张陈卿、李时、张希贤等书》,见胡适《国语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代序第5页。
    ④ 同上,第17页。
    ①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②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57-58页。
    ③ 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3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00页。
    ②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7页。
    ③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 钱理群、杨庆祥:《“20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见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
    ① 李欧梵:《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序言》,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页。
    ② 如《不怕颠覆只怕误读》,《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三期;《(文学革命论)作者“推倒”“古典文学”之考释》,《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这些文章时间跨度十多年,可见五四全面反传统论的思想是多么根深蒂固,所以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来辨析。
    ③ 严家炎:《史余漫笔》,三联书店,2009年,第132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页。
    ① 转引自JM布洛克曼:《莫斯科-布拉格-巴黎》,第71页。
    ② 同上,第71页。
    ③ 同上,第71页。
    ④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0页。
    ⑤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页。
    ① 同上,第2页。
    ② 同上,第2页。
    ③ 同上,第25页。
    ④ 同上,第14页。
    ⑤ 同上,第13—16页。
    ①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9页。
    ③ 同上,第20页。
    ④ 同上,第20页。
    ⑤ 同上,第26页。
    ⑥ 同上,第21页。
    ① 同上,第25页。
    ② 同上,第25页。
    ③ 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54-155页。
    ① 同上,第147页。
    ② 同上,第147页。
    ③ 同上,第147页。
    ④ 同上,第146—147页。
    ⑤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12页。
    ①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1页。
    ② 同上,第111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页。
    ④ 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9—90页。
    ② 同上,第95页。
    ③ 同上,第96页。
    ① 同上,第97—99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8页。
    ③ 同上,第99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1页。
    ② 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③ 同上,第119页。
    ④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0页。
    ① 雅各布森:《主导》,赵毅衡主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② 雅各布森:《主导》,赵毅衡主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③ 转引自陈国球《结构中国文学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7页。
    ② 同上,第47页。
    ③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7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1-34页。
    ①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1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与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3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4页。
    ④ 同上,第33—34页。
    ⑤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5页。
    ⑥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2页。
    ⑦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0页。
    ⑧ 同上,第88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5—66页。
    ② 同上,第71页。
    ③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0页。
    ① 同上,第76—77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5页。
    ③ 同上,第78页。
    ①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6—77页。
    ② 雅各布森:《主导》,赵毅衡主编:《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1页。
    ④ 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1988年,第5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2—23页。
    ② 同上,第22页。
    68参见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及《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5、114—115页。
    ② 参见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6页。
    ③ 同上,第116页。
    ④ 同上,第118页。
    ⑤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7— 118页。
    ① 同上,第118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4页。
    ① 同上,第41—42页。
    ②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①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此处“新小说”是指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中发起的“新小说”运动,以1902年《新小说》杂志的出现为标志。
    ①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② 高宣扬:《结构主义概说》,第73页。
    ③ 钱理群、杨庆祥:《“20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钱理群访谈录》,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84页。
    ④ 同上,第187页。王瑶的观点后来似乎又发生的转变,见严家炎《史余漫笔》,三联书店,2009年。
    ①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第201页。
    ② 同上,第201页
    ③ 同上,第202页
    ④ 同上,第202页
    ⑤ 同上,第201页
    ⑥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7页。
    ① 高宣扬:《结构主义概说》,第88页。
    ② 钱理群、杨庆祥:《“20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钱理群访谈录》,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
    ①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普实克:《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239页。
    ② 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① 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79—84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196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97页。
    ④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普实克:《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39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31页。
    ② 费·沃季奇卡(伏迪契卡):《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③ 参见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① 穆卡若夫斯基:《现代艺术中的辩证矛盾》,《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② 参见陈国球:《文学·结构·接受史——伏迪契卡的文学史理论》,见《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49页。
    ③ 费·沃季奇卡(伏迪契卡):《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第68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5页。
    ⑤ 同上,第65—66页。
    ⑥ 同上,第39页。
    ⑦ 同上,第65页。
    ① 同上,第71页。
    ② 茅盾:《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实——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6-167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57页。
    ④ 同上,第57页。
    ⑤ 同上,第72页。
    ⑥ 同上,第49页。
    ① 转引自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53页。
    ② 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实——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99页。
    ④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6页。
    ⑤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52页。
    ⑥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52页。
    ⑦ 同上,第50页。
    ① 同上,第51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97页。
    ③ 穆卡若夫斯基:《现代艺术中的辩证矛盾》,《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第9页。
    ④ 费·沃季奇卡(伏迪契卡);《文学作品的接受史》,《布拉格学派及其他》,第59页。
    ⑤ 马大康:《文学功能新论》,《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
    ①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79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6页。
    ③ 《现代汉语词典》,第1480页。
    ④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9页。
    ⑤ 同上,第91页。
    ⑥ 同上,第99页。
    ① 同上,第42页。
    ② 当然,以新历史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是很难如实地再现客观事实的。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8页。
    ④ 同上,第96页。
    ⑤ 同上,第96页。
    ①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71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71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25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70页。
    ⑤ 同上,第86-87页。
    ⑥ 同上,第58-59页。
    ①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实——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2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2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59—63页。
    ④ 同上,第61页。
    ⑤ 同上,第63页。
    ⑥ 参见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6页。
    ① [美]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姜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8页。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9页。
    ①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2页。
    ② 同上,第134、137页。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2页。
    ④ 同上,第92页。
    ⑤ 同上,第94页。
    ⑥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40页。
    ⑦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8页。
    ①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34页。
    ② 同上。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1页。
    ④ 同上,第94页。
    ① 同上,第91页。
    ②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1页。
    ③ 鲁迅:《三闲集·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4页。
    ① 参见南帆:《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6页。
    ③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PptXkaecnbZFopixeAg_JuCLCoevgQzlUoxu--zVITXIszOgu-kq4aU0uXurAjDlf_DkOAImluVWHEFDsH76pVYyCbHEiwyxu2eKzrw3uopXjsFDCdYtk5lcM7CFDd6
    ④ 参见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89—490页。
    ⑤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0页。
    ⑥ 同上,第80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0页。
    ② 同上,第94页。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2页。
    ④ 同上,第93页。
    ① 同上,第92页。
    ② 同上,第91页。
    ③ 同上,第93页。
    ④ 普实克:《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1页。
    ⑤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等:《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5页。
    ② 同上,第97页。
    ① 同上,第97-99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4页。
    ③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0页。
    ① 见李欧梵作《抒情与史诗——现代文学论集》序言,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2-3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文学论集》,第53页。
    ① 同上,第60页。
    ② 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211页。
    ① 弗里德利希·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284页。
    ② 同上,第285页。
    ③ 参见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88页。
    ④ 转引自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0页。
    ⑤ 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一八00年版序言》,曹葆华译,《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⑥ 同上。
    ① 转引自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258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页。
    ③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68页。
    ① 同上,第170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页。
    ③ 同上,第3页。
    ④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70—171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页。
    ② 参见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73—174页。
    ③ 转引自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0页。
    ④ 同上,第61页。
    ① 参见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文存》,第4页。
    ② 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三联书店,2010年,第5页。
    ① 高友工:《文学研究的美学问题(下):经验材料的意义与解释》,《中国美典与文学研究》,台湾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页。
    ③ 同上,第1页。
    ④ 同上,第5页。
    ⑤ 同上,第6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55页。
    ② 同上,第57页。
    ③ 同上,第57页。
    ① 同上,第57页。
    ② 同上,第60—61页。
    ③ 同上,第61页。
    ④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35页。
    ⑤ 同上,第158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0页。
    ② 同上,第71页。
    ③ 李欧梵序言,见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9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0页。
    ①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看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4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5页。
    ③ 同上,第47页。
    ④ 同上,第41页。
    ① 同上,第67页。
    ②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22—123页。
    ③ 同上,第123页。
    ④ 同上,第126页。
    ① 同上,第132—133页。
    ②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68页。
    ③ 同上,第232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0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杂史类》。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2页。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0页。
    ③ 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3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0页。
    ⑤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75—176页。
    ① 转引自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0—61页。
    ② 白居易:《与元九书》。
    ③ 参见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3页。
    ④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32页。
    ① 转引自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0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0—31页。
    ③ 同上,第53页。
    ④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1页。
    ⑤ 同上,第92页。
    ⑥ 同上,第91页。
    ①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
    ②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1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9页。
    ④ 同上,第69页。
    ⑤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12页。
    ①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1页。
    ②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63页。
    ③ 同上,第157页。
    ④ 同上,第157页。
    ⑤ 同上,第153页。
    ⑥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4页。
    ① 同上,第98页。
    ② 同上,第98页。
    ③ 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3页。
    ④ 夏志清:《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科学”研究——答普实克教授》,《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37页。
    ⑤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10页。
    ⑥ 同上,第208页。
    ① 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2页。
    ② 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三联书店,2010年,第70—71页。
    ③ 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4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0页。
    ②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5月第2版,第727页。
    ③ 季进:《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家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6—107页。
    ① 参见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结构中国文学传统》,第62页。
    ① 参见申丹、王亚丽著:《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页。
    ②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3页。
    ③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6页。
    ① [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168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17页。
    ③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10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11页。
    ② 同上。
    ①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0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0页。
    ③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43页
    ④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59页。
    ⑤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43—44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2页。
    ③ 同上,第113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2页。
    ① 同上,第114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4页。
    ③ 同上,第117—118页。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5页。
    ①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4页。
    ②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25页。
    ③ 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①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4—115页。
    ②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7页。
    ③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2页。
    ①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0页。
    ② 同上,第64页。
    ③ 转引自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4页注释3。
    ④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导言》,《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64页。
    ⑤ 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过去集》,开明书店,1927年。转引自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改变》,第82页。
    ① 参见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82-83页。
    ②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根本问题——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213页。
    ③ 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④ 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与艺术》,《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91页。③同上,第91页.
    ① 什克洛夫斯基等:《故事和小说的结构》,《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第19页。
    ②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01页。
    ③ 巴赫金:《史诗与小说》,《巴赫金全集》第3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35-536页。
    ④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05页。
    ①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03页。
    ② 同上,第107页。
    ③ 同上,第106页。
    ④ 同上,第105页。
    ⑤ 普实克《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05页。
    ⑥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41—142页。
    ① 同上,第130页。
    ② 同上,第127—128页。
    ③ 同上,第129页。
    ④ 同上,第150页。
    ⑤ 同上,第152页。
    ⑥ 同上,第155页。
    ⑦ 同上,第129页。
    ① 同上,第127页。
    ② 同上,第129页。
    ③ 同上,第130页。
    ④ 同上,第137页。
    ⑤ 同上,第152页。
    ⑥ 同上,第157页。
    ⑦ 普实克:《叶圣陶和安东·契诃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79页。
    ⑧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57页。
    ① IO·M·洛特曼:《叙述文本结构》,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43页。
    ② 普实克:《二十世纪初中国小说中叙事者功能的变化》,《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15页。
    ③ 同上,第115页。
    ④ 普实克:《以中国文学革命为背景卡传统东方文学与欧洲现代文学的相遇》,《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83页。
    ⑤ 同上,第83页。
    ① 同上,第83页。
    ②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50—151页。
    ③ 同上,第150页。
    ① 参见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5—150页。
    ② 普实克:《茅盾和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5页。
    ③ 同上,第124页注释2。
    ① 同上,第160页。
    ① 转引自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59—169页。
    ②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62-163页。
    ③ 转引自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5页。
    ④ 参见申丹、王亚丽:《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5页。
    ①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7页。
    ② 同上,第159页。
    ① 普实克《茅盾与郁达夫》,《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第129页。
    ② 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方珊等译,1989年。
    ① 王德威《重读(中国小说史)》,《中国小说史》,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第xvi页。
    ①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6页。
    ① 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①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7页
    ② 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学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 普实克著作及纪念文集:
    1.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2010年,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
    2.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2005年,第1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 Jaroslav Prusek. Chinese statelets and the northern barbarians in the period 1400-300 B.C.,
    Dordrecht-Holland:D. Reidel Publishing Co., 1971.
    4. Jaroslav Prus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 Dordrecht:D. Reidel
    publishing Co., 1970.
    5. Jaroslav Prusek. 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erlin:Akademie Verlag, 1964.
    6.Olga Lomova. Paths toward modernity:congerenc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Jarolave Prusek.
    Prague:Charles University in Prague:Karolinum Press,2008.
    1.阿英:《晚清小说史》,1980年,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2.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1959年,第1版,1989年第4次印刷,何钦译,商务印书馆。
    3.A·N·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辉、李红译,1999年,第1版,华夏出版社。
    4.A·F·查尔莫斯:《科学究竟是什么》,鲁旭东译,2007年,第3版,商务印书馆。
    5.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姜涛译,2001年,第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1998年,第1版,河北教育出版社。
    7.彼得·迪肯斯:《社会达尔文主义》,涂骏译,2005年,第1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8.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布拉格-巴黎》,2003年,第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博尔赫斯等:《波佩的面纱》,朱景冬等译,1999年,第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C.P.斯诺:《两种文化》,2003年,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1.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1999年,第1版,东方出版社。
    12.曹文彪:《科学与人文——关于两种文化的社会学比较研究》,2008年,第1版,学林出版社。
    13.陈世骧:《陈世骧文存》,1998年,第1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14.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2010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5.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2005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6.陈平原:《作为学科的文学史》,2011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7.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2010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8.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2010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陈国球:《结构中国文学传统》,2011年,第1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2004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1.陈雪虎:《中国现代文论新编》,2010年,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2011年,第2版,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3.茨维坦·托多罗夫:《散文诗学叙事研究论文选》,侯应花译,2011年,第1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24.D·W·佛克马、E·易不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1989年,第1版,三联书店。
    25.多斯(Dosse.F.):《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2004年,第1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26.戴燕:《文学史的权力》,2002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27.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于光远等译编,1984年,第1版,人民出版社。
    28.F·R·利维斯:《伟大的传统》,袁伟译,2009年,第2版,三联书店。
    29.弗里德利希·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1996年,第1版,文化艺术出版社。
    30.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结构主义及俄国形式主义述评》,钱佼汝译,1997年,第1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31.高尔基:《文学论文选》,1958年,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32.高宣扬:《结构主义》,1990年,第1版,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北远流出版社。
    33.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雷颐译,2010年,第2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34.H·赖辛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伯尼译,1991年,第2版,商务印书馆。
    35.赫尔曼主编:《新叙事学》,马海良译,2002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6.胡适:《国语文学史》,1999年,第1版,安徽教育出版社。
    37.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1986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38.胡燕春:《英美新批评派研究》,2010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9.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2010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40.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2009年,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41.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等译,2008年,第1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2.卡尔·贝克尔:《启蒙时代哲学家的天城》,何兆武译,2005年,第1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43.科因:《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叶盛译,2009年,第1版,科学出版社。
    44.江晓源主编:《看,科学主义》,2007年,第1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5.拉曼·塞尔登、彼得·威德森、彼得·布鲁克:《当代文学理论导读》,2006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46.罗曼·雅柯布森:《雅柯布森文集》,2012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47.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刘豫译,1988年,第1版,三联书店。
    48.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论文选》,李幼蒸译,1988年,第1版,三联书店。
    49.罗钢:《叙事学导论》,1994年,第1版,云南人民出版社。
    50.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2010年,第1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51.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1987年,第1版,三联书店。
    52.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2008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53.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2009年,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
    54.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2010年,第2版,新星出版社。
    55.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2000年,第1版,三联书店。
    56.李陀:《昨天的故事:关于重写文学史》,2011年,第1版,三联书店。
    57.李建中:《中国古代文论》,2007年,第1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8.刘富华、孙维张:《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2003年,第1版,吉林大学出版社。
    59.鲁尔斯托夫,等:《布拉格学派1945-1990》,2004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0.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2005年,第1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61.李丽:《科学主义在中国》,2012年,第1版,人民出版社。
    62.林庚:《中国文学简史》,1995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3.马立安·高利克:《捷克与斯洛伐克汉学研究》,2009年,第1版,学苑出版社。
    64.马立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1997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5.马立安·高利克:《中西文学关系的里程碑》,2008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6.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1989年,第1版,三联书店。
    67.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2003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8.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1991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69.诺斯洛普·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2002年,第1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70.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2002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7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辨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1999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72.迈尔:《很长的论点:达尔文与现代进化思想的产生》,田洺译,2003年,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73.南帆、刘小新、练暑生:《文学理论》,2008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74.欧阳哲生主编:《胡适文集》,1998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75.皮亚杰:《结构主义》,1984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76.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1981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77.彭松:《欧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向度和张力》,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78,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现当代文学》,2009年,第1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9.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98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80.钱军:《结构功能语言学》,1998年,第1版,学林出版社。
    81.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盛宁译,1991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2.S.E.斯通普夫、J.菲泽:《西方哲学史》,匡宏、邓晓芒等译,2009年,第8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83.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韩广忠译,2013年,第1版,译林出版社。
    8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2004年,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85.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方珊等译,1989年,第1版,三联书店。
    8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1980年,第1版,香港昭明出版社。
    87.[法]泰纳:《艺术哲学》,傅雷译,1963年,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88.童庆炳:《文学审美论的自觉——文学特征问题新探索》,2011年,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9.童庆炳主编:《20世纪中国马克斯主义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90.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2005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91.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2007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92.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2012年,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93.王恩衷编译:《艾略特诗学文集》,1989年,第1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9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1982年,第1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95.王瑶:《中国文学:古代与现代》,2008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96.王瑶:《王瑶文论选》,2009年,第1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97.王薇生:《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2005年,第1版,郑州大学出版社。
    98.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2003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99.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2010年,第1版,三联书店。
    100.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1998年,第1版,三联书店。
    10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2005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02.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2003年,第1版,河北人民出版社。
    103.[意]维柯:《新科学》,1989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104.伍范甫主编:《西方古今文论选》,1984年,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0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2001年,第1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06.夏志清:《中国新文学的传统》,2010年,第2版,新星出版社。
    107.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2003年,第1版,江西人民出版社。
    108.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2007年,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09.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2012年,第1版,重庆出版社。
    110.徐岱:《小说叙事学》,1992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11.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1996年,第1版,商务印书馆。
    112.叶书宗、刘明华:《回眸“布拉格之春”》,2001年,第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2009年,第1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114.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2003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15.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导论》,2010年,第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16.杨联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期刊与思潮》,2006年,第1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17.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2009年,第1版,三联书店。
    118.杨庆祥:《“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2011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19.杨义:《中国现代文学流派》,1998年,第1版,人民出版社。
    120.杨义:《中国叙事学》,1997年,第1版,人民出版社。
    121.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2011年,第1版,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122.约翰·斯特罗克编:《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斯特劳斯到德里达》,渠东等译,1998年,第1版,辽宁教育出版社。
    123.曾欢:《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历史轨迹》,2009年,第1版,世界知识出版社。
    124.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1986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5.赵毅衡:《重访新批评》,2009年,第1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126.赵毅衡编选:《符号学文学论文集》,2004年,第1版,百花文艺出版社。
    127.赵一凡:《从胡塞尔到德里达:西方文论讲稿》,2007年,第1版,三联书店。
    128.张德明:《西方文学与现代性的展开》,2009年,第1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9.邹纯之:《想象力世界——浪漫主义文学》,1993年,第1版,海南出版社。
    13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1979年,第2版,人民文学出版社。
    131.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2007年,第1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32.朱雯等编选:《文学中的自然主义》,1992年,第1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133.庄锡华:《中国现代文论家论》,2006年,第1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1.白雪晖、李冬青:《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人学”之争》,《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白艳霞:《从激情的想象到疏离的感伤》,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曹志平、邓丹云:《论科学主义的本质》,《自然辨证法研究》,2001年第4期。
    4.陈本益:《雅各布森对结构主义文论的两个贡献》,《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陈红旗:《文艺与革命:中国左翼文学发生的审美之维》,《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4期。
    6.陈建涛:《关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认识论思考》,《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7.陈传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悖立与互补》,《文艺研究》1996年第1期。
    8.陈其荣:《科学主义: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德怀特·李,罗伯特·贝克:《“历史主义”的五种含义及其评价》,焦佩锋译,《当地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9年12月。
    10.邓宏艺、赵艳敏:《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11.董德刚:《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概要》,《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
    12.方汉泉、何广铿:《布拉格学派对现代文体学发展的贡献》,《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3.冯毓云:《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现代科学基础上走向融合》,《文艺研究》1998年第3期。
    14.高玉:《“异化”与“归化”——论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影响及其限度》,《江汉论坛》2001年第1期。
    15.高玉:《鲁迅的语言观与创作及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关系》,《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4期。
    16.龚鹏程:《不存在的传统:论陈世骧的抒情传统》,《美育学刊》2013年第3期。
    17.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18.黄学军:《质疑欧洲浪漫主义》,《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9.胡润森:《文学机构与社会—文化结构之整合关系》,《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 第4期。
    20.胡存之:《超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悖论的入学批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1.侯宗肇:《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唯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国内哲学动态》1984年第11期。
    22.侯彪锋:《科学主义的多态性及其本质》,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23.赖大仁:《当代文论变革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问题》,《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
    24.李丽:《科学主义的价值之维》,《北方论丛》2007年第2期。
    25.李侠、刑润川:《论科学主义与现代性认同的危机》,《东南学术》2003年第4期。
    26.李侠:《简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断裂与整合》,《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27.贾玉树、陈北宁:《在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论科学史编史纲领的理论思维空间》,《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8期。
    28.金雅:《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29.江琼:《关于“科学主义”思潮的辨析——从“科学与玄学论战”说起》,《东南学术》2003年第4期。
    30.李杨:《“抒情”如何“现代”,“现代”怎样“中国”》,《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31.刘万勇:《论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的科学化努力》,《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32.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续),《读书》1985年第3期。
    33.罗宏:《关于文学发生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广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4期。
    34.马家骏:《关于欧洲浪漫主义的几点思考》,《外国文学研究》1990年第4期。
    35.南帆:《文学批评:科学主义与个性主义》,《文艺理论》1989年第2期。
    36.沈卫威:《从<新青年>到<新潮>——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历史背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
    37.沈铭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当代的发展趋势——兼谈几个有争议的问题》,《哲学研究》1992年第6期。
    38.石敏敏:《库恩的“范式”和解释学的“前结构”——论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共同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3期。
    39.汤伟丽:《启蒙与述学之间:胡适科学主义思想书评》,《求索》2008年第2期
    40.汤拥华:《“抒情传统说”应该缓行——由王德威(抒情传统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文艺研究》2011年第11期。
    41.唐晓丹:《科学主义思潮与近代西方文论》,《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2.田晓文:《论当代西方科学主义历史哲学》,《历史教学》1992年第5期。
    43.田星:《论雅各布森功能观对索绪尔“对立”原则的继承与发展》,《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4.王骏:《科学主义与索绪尔的语言学研究》,《中国外语2006年第1期。
    45.吴怀东:《历史现实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安徽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6.严绍璗:《“文化语境”与“变异体”以及文学的发生学》,《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3期。
    47.杨兵、昌成亮:《再探科学大战——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差异》2008年第6期。
    48.杨国荣:《科学与科学主义》,《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年第2期。
    49.俞兆平:《<新青年)中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50.俞兆平:《科学主义与茅盾早期的文学选择》,《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1.曾欢:《科学主义在17世纪的萌生》,《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5期。
    52.张惠辛:《对文学功能的再认识》,《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53.张艳华:《试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的散文语言》,《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54.张毅:《赛先生与中国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5.张今杰:《论科学主义的兴衰》,《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第5期。
    56.张民:《科学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兴起》,《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7.张学广:《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演进与生存危机》,《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58.朱霖:《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兴与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
    59.朱涛:《从“诗性功能”到“审美功能”——布拉格学派与俄罗斯形式论学派文学功能观之比较》,《国外文学》201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