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基督徒的身份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身份是联接个体与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处位置的认知,身份建构要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历史上曾有“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的说法,中国基督徒也曾存在身份认同的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原地区Y县基督徒生活的展示,探究在当今社会,基督徒的身份认同状况和身份建构模式。
     基督徒皈信耶稣的路径主要有家庭信仰传统、疾病、遭遇生活困境和平安信主。基督教是制度型宗教,基督徒有明确的群体身份认同,表现在语言、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受洗”是获得基督徒身份的标志,“信与不信耶稣”是基督徒区分我群和他群的标准。在群际比较中,基督徒明显地给与我群高评价,促进了基督徒的身份认同。
     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包括礼拜聚会、团契活动和祷告,增强了基督徒的群体身份认同。宗教仪式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督徒身份的一种标识和外在表现。基督徒通过这些宗教仪式和活动,加深了对基督教的理解,增强了对基督教群体的归属感。
     基督教的本土化过程,是基督教与地方传统文化的互动过程。灵歌是基督徒的地方性信仰形式,采用当地流行的说唱艺术形式,配以基督教信仰的内容。基督徒对包括春节风俗在内的地方性传统文化的改造,使基督徒身份的表达具有地方性特征。
     祭祖问题是基督教与中国传统的一个冲突焦点,丧葬礼仪是祭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葬礼保留了传统葬礼的基本框架,对其进行了基督教化的改造。基督教葬礼还没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但已经打出了基督教的名声,成为基督教会进入社区公共生活的有效途径,也为基督徒提供了彰显其宗教身份的舞台。
     基督徒的宗教身份是其多重身份的组成部分,基督徒身份是否居于核心位置,或因人而异,或视乎当时的情境而定。随着当地基督教会的发展,基督徒的身份表达有从个体性、群体性到社会性表达的趋势。基督徒的身份建构是一种群体化建构模式,基督教的有组织性是基督徒身份建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which can connect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 Identity is the knowledge for individual of his/her location within the society and its formation could be influenced by many social powers. For various reasons, there was a saying in Chinese history, going like that "A more Christian, a Chinese fewer". And the Chinese Christians had difficulties on their identifications of Christian identity. Basing on the case study on the Christians living in Y County of the central area in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ore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formation of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main paths for the Christians to convert to the Christianity including the followings: the family believing tradition, diseases, difficulties in life and converting in safety. Christianity is an institutional religion, and Christian has definit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group identity, which can be discovered in their language, their thinking style, the relations with others and their life style. Receiving baptism is the symbol to be a Christian, and believing in the Jesus or not is the standard for the Christian to distinguish "we" group from "they" group. The Christian evaluate "we" group higher in comparing, thus promoting their identification.
     The religious life of Christian, including keeping chapels, fellowship activity and prayers enforced their group identity of being Christian. Religious ritual is the main part of religious activity, is a symbol and an outsid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ristian identity. Through these religious ritual and activity, the Christian understand Christianity deeper and enhance their belonging to the Christian group.
     The loc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s an inter-active process between Christianity and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piritual songs (Ling ge) are the Christian local belief pattern, which had adopted the local arts of saying and singing but added Christian content into the local arts. Reconstructing 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made the expression of Christian identity has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cestors worship is the focu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tradition. Death ritual is the main part of ancestors worship. The Christian death ritual kept the basic frame of traditional one, but changed some parts according to the Christian teachings. Although the Christian death ritual has not formed its system, it has been an effectual way for the Church to go into public life, and been a stage for the Christian to express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For the Christian,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is one of their kinds of identities. The Christian identity can be the main identity or not, is dif ferent for different people, or depending on the situation. With the developing of local Church, the expression of Christian identity has a tendency from individuality to sociality. The forming of Christian identity is a kind of group pattern.
引文
1 本文中基督教特指基督新教,基督宗教包括基督教和天主教。
    2 梁家麟:“从华人教会看作主门徒的意义”,《今日华人教会》,1988年第7期,第23页,转引自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第80页.
    3 参见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第80-106页.
    4 参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9-21页。
    5 参中国基督教网站的(中国基督教概况)(http://www.chineseprotestantchurch.org/other/gajkuang.htm)。
    6 为保护被研究者的利益,本文涉及到的地名、人名均经过技术处理。
    7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61-162页
    8 Charles Tilly.2005.Identities.Boundaries.and Social Ties.Boulder:Paradigm Publishers.p8.
    9 目前关于认同、身份有两种洋法:一种是将identity译为“身份”,将identification译作“认同”:另一种是将identity译作“认同”,将identification译作“认同感”。除非特别需要,本文不着意区 分,因为身份和认同本来就是紧密相关的,
    10 参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1 参[英]齐格蒙特·鲍曼著:《个体化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43-44页。
    12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3 An drew J.Weigert,J.Smith Teitge,Dennis W.Teitge.1986.Society and Identity: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he preface..
    14 有关身份概念的发展主要参见Andrew J.Weigert,J.Smith Teitge.Dennis W.Teitge.1986.Society and Identity: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5-29.
    15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16 社会心理学上多翻译为“自我同一性”。通常,就心理学意义上来说,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社会心理学把这种自我同一性过程看作是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个体的主体方面与被动方面的同一。参见世瑾著:《宗教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17[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1999年,第151页。
    18 Hans J.Mol.1976.Identity and the Sacred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 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89-108.
    20 Dominic Abrams and Michael A.Hogg(1990)(ed.).Social Identity Theory: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P2.
    21 同上,第28页.
    22 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1998,"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J.Francisco Morales,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p5.
    23 Hogg,M.A.2004,Social Identity,Self-eategorization,and CommunicationinSmallGroups.InSh.Ng,C.Candlin&C-y.Chiu(ed..),LanguageMatters:Communication,Culture,andSocialldentity.HongKong:CityUniversityofHongKong Press.p221-243.转引自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4 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1998,"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J.Francisco Morales,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pp1-6
    25 Michael A.Hogg and Dominic Abrams.1998.Social Identif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pp17-19.
    26(英)泰弗尔(Henri Wajfer)方文、李康乐译,《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社会心理研究》,2004年第2期
    27 Hogg,M.A.&D.Abrams.1988,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Routledge.转引自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8 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9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7页。
    30 刘家峰;“编者前言”,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1 参孙尚扬:“略论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对其信仰的本土化诠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32 参李天纲:“严谟的困惑:18世纪儒家天主教徒的认同危机”,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10页。
    33 参田海华:“身份的重构:儒生天主教徒对‘十诫'的诠释”,《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4 参邢福增著:《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香港建道神学院,1995年,第80-106页。
    35 相关研究参: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香港建道神学院,1995年;李炽昌主编:《文本实践与身份辨识: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中文著述(1583-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6 李猛:“代序——探寻他们是谁”,载吴飞著:《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第2页。
    37 吴飞著:《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第7页。
    38 张敏:“基督徒身份认同——浙江温州案例”,载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5-146页。
    39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25-59页。
    40 社会行动者是方文首先在社会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社会行为的负荷者。作为整体的不可解析的社会存在,社会行动者是生物行动者、文化行动者和社会能动者的三位一体。社会行动者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建构者。参见方文著:《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1 参李向平:“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教徒的伦理生活”,《天风》,2007年第7期、第9期。
    42 参高师宁:《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第239-278页。
    43 Fenggang Yang.1999.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Conversion,Assimilation,and Adhesive Identities.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44 以上相关出处分别为:《诗·小雅·何人斯》:“我闻其声,不见其身”(人身);《尔雅·释诂·下》:“朕、余、躬,身也”(自己、自身);《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事君能致其身”(品行);《尔雅》“身,亲也”(亲自);《论语·微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身份、地位)
    45 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5585页;许伟建编撰:《上古汉语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第313页;《辞源》,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011页;王同亿主编:《语言大典》(下),海口:三环出版社,1999年,第3020-3021页;《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2400页;《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08页.
    46 朱岑楼主编,彭怀真等译:《社会学辞典》,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年,第868页。
    47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48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64-65页。
    49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27页。
    50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77-80页。
    51 参罗威廉(William T.Rowe):“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黄宗智(Philip C.C.Huang):“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载邓正来、[英]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2 参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33页。
    53 参李向平:“信仰认同与宗教模式——儒耶两教的信仰认同比较”,[http://lxp0711.blog.hexun.com/9355194_d.html]
    54 参李向平:“信仰认同与宗教模式——儒耶两教的信仰认同比较”,[http://lxp0711.blog.hexun.com/9355194_d.html]
    55 韩彼得编:《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江苏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江苏基督教协会印制,1988年,第1页。
    56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57 Julien Freund.《宗教与世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载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14页。
    59 Y县志编纂委员会编:《Y县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16页。
    60 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页。
    61 参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第44-46页。
    62 同上,第63-67页
    63[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页,268-276页。
    64 同上,第77页。
    65 这些崇拜场所中有新建的,也有历史上曾是佛、道教场所的,但恢复之后不再有僧道主持,不遵守佛、道教教义,亦不是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供奉的各种神像、佛像均有,故而这里将这些崇拜场所都归入民间信仰。
    66 基督徒拒绝参与有宗教意义的社区活动由来已久,相关研究可参看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85-93页。
    67 W olf,Arthur P.1974."Gods,Ghosts,and Ancestors".In Arthur P.Wolf 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179-150.
    68 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年,第222页、第416页。
    69 参范丽珠:“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社会》,2006年第5期。
    70[美]杨庆垫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71 马僮(音)是当地人对能跟神通话的人的称呼。马童通常在庙中帮人看香查事,即通过观察燃着的香,能够帮人算出所问之事,并可以帮人向神求告。据说这些人身上带“眼”,能够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72[美]杨庆垫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9页。
    73[美]欧大年著,刘心勇等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页。
    74 范丽珠:“现代社会的‘宗教性'阐释”,《社会》,2004年第2期。
    75 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09-314页。
    76 虽然很多时候基督徒也不得不遵从老习惯来做,但信徒之间一般是不讨论选日子的问题的.
    77 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13页。
    78 金耀基、范丽珠:“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社会》,2007年第1期。
    79 杨庆堑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7-58页。
    82 参见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9年,第135-136页;闭伟宁:“改革开放与基督教在我国沿海农村的变迁——基督教在斜侨镇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83 韩彼得编:《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江苏省基督教两会,1988年,第1页。
    84 中国基督教会编印:《基督教要道问答》,金陵协和神学院,1987年,第41页.
    85 韩彼得编:《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江苏省基督教两会,1988年,第14页。
    86 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6页。
    87 同上,第298页。
    88 李峰著:《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秩——华南Y县X镇基督教教会组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5-359页。
    89 摘自访谈记录F-JWH。
    90 摘自访谈记录F-CWH.
    91 摘自访谈记录J-J-HSW.
    92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93页。
    93 当地俗语,意思是村长的妻子是基督教徒。
    94 摘自观察日志2007年3月1日B庄赞美会.
    95 摘自访谈记录F-CWH。
    96 摘自访谈记录J-P-ZJZ-2.
    97 有的地方的教会已经涉及到公益性问题,如我们在上海的调查中就发现,在教会兴办的养老院中,收留有非信徒的孤寡老人,费用由信徒奉献。
    98 摘自访谈记录J-J-MLQ
    99 摘自访谈记录J-P-ZJZ-2.
    100 黄海波:《宗教性非赢利组织的身份建构研究——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为个案》,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1 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6-307页。
    102 参见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3页。
    103 同上,第104-105页、148-149页。
    112 摘自访谈记录J-P-WSL.
    113 此问题的相关讨论得益于向高师宁教授的请教,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114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3-179页。
    115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7-148页。
    116 对城市基督徒群体特征的相关研究参见高师宁:《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第246-250页。
    11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17页。
    118 摘自观察日志:2006年10月4日,白庄基督徒婚礼.
    121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66页。
    122 参见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第95页。
    123 Julien Freund.“宗教与世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载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24页。
    124 摘自访谈记录J-P-ZJZ-2。
    125 参《圣经》罗马书第5章第8-11节、哥林多后书第5章第19-21节。
    127 虽然早已撤销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但在农村很多人还习惯于把乡说成公社。
    128 摘自访谈记录J-J-LJC.
    129[美]斯特伦著,金泽、何其敏译:《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页。
    130[德]马克思·韦伯著,康乐、简美惠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45-146页。
    131 也有的基督徒认为圣经上没有说不能喝酒,应该是少喝酒,不能喝醉。
    132 摘自访谈记录J-P-BX.
    133[英]泰弗尔著,方文、李康乐译:“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社会心理研究》,2004年第2期
    134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35[英]泰弗尔著,方文、李康乐译:“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社会心理研究》,2004年第2期
    136 方文在对北京的基督徒群体的研究中指出,是否受洗是基督徒确定群体边界的标准。但在Y县,人们很少提到受洗,而是把是否“信耶稣”作为群体边界的区分标准。同时也很少区分基督徒和慕道友,而是直接将人分为“信耶稣的人”和“不信耶稣的人”(或称“世人”)。
    137[法]J·谢和耐著,于硕、红涛、东方译:《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1-232页。
    138 摘自访谈记录J-J-JYL。
    139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140 肖安平著:《互爱不仅是友谊——马丁·路德论宗教与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2-70页。
    145 摘自访谈记录F-WL.
    146 中国基督教会编印:《基督教要道问答》,金陵协和神学院,1987年,第50页。
    147 摘自访谈记录J-P-EGN.
    148 摘自访谈记录J-P-JYL。
    149[美]欧大年著,刘心勇等译:《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2页。
    150 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151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0页。
    152 同上,第410页.
    153 Y县绝大部分的教会都是在星期日做礼拜,只有个别教会在安息日(周六)做礼拜。
    161 当时这个信徒所作的见证得到了热烈的掌声,但是狂犬病有很长的潜伏期,我不知道这个信徒后来的情况如何。
    162 有些地方喝葡萄汁,当地是用果汁。
    163 孙锡培:“圣餐的意义”,《天风》,2001年第4期.
    164 汤朴威廉著,张伯怀译:《基督教与社会秩序》,香港圣书公会,1953年,第60页。
    164 “团契”,《天风》,1998年第4期。
    166 中国基督教会编印:《基督教要道问答》,金陵协和神学院,1987年,第49-50页。
    169 当地常见的一种农用机动三轮车,俗称“小奔马”。
    170 中国基督教协会编写:《基督教要道问答》(再版),金陵协和神学院,1987年,第48-49页。
    171 参见《圣经·撒母耳记上》第1章第10-20节经文。
    177 摘自观察日志2007年3月27日Q灯下聚会点聚会.
    178 参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著,杨风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4-135页。
    179 韩彼得编:《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江苏基督教三自爱国会、江苏基督教协会印制,1988年,第15页。
    180 摘自访谈记录J-J-LWJ。
    184 摘自访谈记录J-P-ZJZ-4.
    185 罗伟虹:“对上海女性基督教信教者的分析”,《浙江学刊》,2001年第3期。
    190 曾经有一位信耶稣十几年的基督徒,因为回答不了我有关基督教的问题很着急,她拉着我的手,热切地说:“我是真心想把耶稣给你,但我嘴笨,我有心,口里说不出来,我会祷告叫神给你预备,叫你遇见真正有知识的基督徒,叫你归向主。”
    191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页。
    192 菲奥纳·鲍伊著.金泽、何其敏译:《宗教人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3-176页.
    19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194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195 吴梓明:“中华文化与基督教”,《中华文化》,2001年Z1期。
    196 灵歌与赞美诗相近,都是在基督徒中传唱的歌曲。一般来说,灵歌没有曲谱,歌词多口语化,通俗易懂,句子很短,更贴近生活,多在信徒中手抄传唱;而赞美诗往往配有曲谱,歌词更书面化些,运用了更多圣经里的词语,多是教会经过整理出版。二者没有本质区别,事实上我在信徒那里抄回来的灵歌中后来发现有几首是赞美诗歌集中的。在我所调查的时期。当地通行的是浙江温州基督教协会编辑的《赞美诗歌1218首》,以前还曾有过《迦南诗选》等,老信徒手里会有,但在教会里已经买不到了。在Y 县教堂聚会做礼拜时,一般都唱赞美诗,而基本不再教唱灵歌了。
    197 唐逸:“中国基督信仰本土化之类型”,《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198 李志刚:“九七后香港基督教徒的‘信徒皆祭司'核心观念与生命的诠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会议论文,2006年。
    200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0页。
    202 我在其他地区的乡村教会中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女孩子发烧了,坚持来参加聚会,家里人来拉她去医院也不去,认为上帝会治好她的病。
    203 “文化披戴,,和“文化融入”是卓新平提出的宗教本土化的不同层次,详见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205 摘自观察日志2007年3月2日C教会D灯下聚会点聚会.
    207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208 Fenggang Yang.1999.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Conversion,Assimilation,and Adhesive Identities.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9 高师宁著:《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第254-257页。
    212 摘自访谈记录J-J-HZS。
    213 汤朴威廉著.张伯怀译:《基督教与社会秩序》,香港圣书公会,1953年,第12页。
    214 同上,第37页。
    215[美]J.B.科布:“基督教本色化的必要和困惑”,《金陵神学志》,2005年第4期。
    216 转引自白理明:“丁光训主教神学中的基督教伦理学”,《金陵神学志》,2005年第3期。
    218 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第225页。
    219 同上,第130页。
    220 徐宝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2版),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2年,第6页。
    221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5-226页。
    222 Myron L.Cohen.Souls and Salwation:Conflicting Themes i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In James L.Watson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83.
    223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224 Myron L.Cohen.Souls and Saiwation:Conflicting Themes i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In James L.Watson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 187.
    225 徐吉军、贺云祥著:《中国丧葬礼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82-84页。
    226 参见梁家麟:“基督教与中国祖先崇拜:一个教牧角度的回应”,载邢福增、梁嘉麟:《中国祭祖问题》(第2版),香港建道神学院,2002年,第112页注9。
    227 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8-57页。
    228 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理与传统生死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229 Jam es L.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 12-15.
    235 王治心:“本色教会的婚丧礼刍议”,载张西平、卓新平编:《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482页。
    236 相关历史评述参见邢福增:“基督教与中国祖先崇拜:历史的考察”,载邢福增、梁嘉麟:《中国祭祖问题》(第2版),香港建道神学院,2002年,第55-102页.
    237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第86-88页。
    238 如吴飞即认为乡村天主教的葬礼是中国农村丧葬仪式的一种变体,是结合了民间风俗与宗教信仰的一种新习俗。参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第146-157页。
    239 摘自访谈记录F-LRH。
    241 摘自访谈记录F-LSH。因为我访谈的王主事人母亲是基督徒,父亲不是,父母去世后合葬在一起了。按照基督教的要求是不能烧纸的,而按照传统又必须去烧纸,不信耶稣的儿子只好糊涂处理了,所以才会有最后一段对话。
    242 有研究指出,基督教葬礼的中心是“神”而不是死者,葬礼的气氛是喜乐和欢快的。参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对N省H市山口教堂的研究》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45 参林治平:(中国教会对祭祖问题的反应),教会更新研究发展中心编:《基督徒与敬祖——敬祖研讨会汇编》(第5版),台北:中福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62-63页。
    246 George Minamiki,S.J.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Chicago:Loyola University Press.1985.PP208-210.
    247 相关讨论亦可参见梁家麟;“基督教与中国祖先崇拜:一个教牧角度的回应”,载邢福增、梁家麟著:《中国祭祖问题》(第二版),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第135-162页。
    248 参见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249 参见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92页。
    250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251 李向平:《祖宗的神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9页。
    252 参见邢福增:“基督教与中国祖先崇拜:历史的考察”,载邢福增、梁家麟著:《中国祭祖问题》(第二版),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第1-102页。
    253 参见梁家麟:“基督教与中国祖先崇拜:一个教牧角度的回应”,载邢福增、梁家麟著:《中国祭祖问题》(第二版),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第163-196页。
    258 此问题的相关讨论得益于向杨凤岗教授的请教,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259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260 同上,第131页。
    261 李向平著:《死亡与超越》,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262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263 Jam es L.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unce.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3-11.
    264 参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第63-64页.
    265[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
    266 费孝通:“礼治秩序”,载《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70页。
    267 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近现代研究所,1996,第21页。转引自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第223页。
    268 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第110页
    269 James L.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0.
    270[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271 Shahar,Meir& Weller,Robert P.Intruduction:Gods and Society in China.In Shahar,Meir & Weller,Robert P.(ed.) 1996.Unruly Gods: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P21.
    272 C.K.Y ang.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nia.p.276
    273 李向平亦曾提出“镶嵌型公共宗教”的概念。参李向平、陈彬:“镶嵌型公共宗教——传统中国的政教关系之社会学解读”,《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74 Freedman,Maurice.1974.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In Arthur P.Wolf,(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19-41.
    275 Wolf,Arthur P.1974.Introduction.In Arthur P.Wolf,(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pp.8-9.
    276 Shahar,Meir& Weller,Robert P.Intudoction:Gods and Society in China.In Shahar,Meir& Weller,Robert P.(ed.) 1996.Unruly Gods: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l'I Press.P21.
    277 Weller,Robert P.1987,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Houndmills,Basingstoke,Hampshire RG21 2XS and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p.5
    278 同上,第145-172页。
    279 Jam es L.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p.10-11.
    280 相关讨论可参见杜赞奇有关关帝信仰的讨论(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 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7-102页).
    281 Jam es L.Watson.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Elementary Forms,Ritual Sequence,and the Primacy of Performance.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6.
    282 肖安平著:《互爱不仅是友谊——马丁·路德论宗教与人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283 张雅各著:“上山之钥”,基督教内部资料,1996年。
    284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4页。
    285 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香港建道神学院,1995年,第80-106页。
    286 Fenggang Yang.1999.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 Conversion,Assimilation,and Adhesive Identities.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387 丁光训:《论三自与教会建设》,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0年,第 65页、83页、10-11页、64页。
    288 卓新半:“全球化与当代宗教”,《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3期。
    289 卓新平著:《当代基督教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第2-3页。
    290 唐逸:“基督信仰中国本土化的症结”,《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291 唐逸:“中国基督信仰本土化之类型”,《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
    292[美]J.B.科布:“基督教本色化的必要和困惑”,《金陵神学志》,2005年第4期。
    293 吴梓明:“全球地域化: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新视角”,《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294[美]J.B.科布:“基督教本色化的必要和困惑”,《金陵神学志》,2005年第4期。
    295 Richard Madsen.1989.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In Perry Link,Richard Madsen & Paul G Pickowicz (eds)Unofficial China:Popular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Boulder,San Francisco,London:Westview Press.pp 103-120.
    296 丁光训:《论三自与教会建设》,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0年,第20页。
    397 同上,第10页。
    298 同上,第11页。
    298 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年,第428页。
    300同上,第432页。
    301在吴飞所作的天主教的研究中也提到这一点,参见吴飞著《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中的信仰和生活》,香港道风书社,2001年,第370页。
    302 摘自访谈记录J-P-ZJZ-2.
    305 韩彼得编:《怎样做一个基督徒》,江苏省基督教两会,1988年,第20-21页。
    306 特尔慈著,戴盛虞、赵振嵩译:《基督教社会思想史》,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版,第342页。
    307 摘自访谈记录J-J-MLQ-2.
    308 摘自访谈记录J-J-HZS
    309 摘自访谈记录F-SYZ.
    310 李向平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序言。
    311 同上,第396-418页。
    312 托马斯·卢克曼著,覃方明译:《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1-104页。
    313 参唐逸:“基督信仰中国本土化的症结”,《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318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319 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第48页。费孝通则认为是社会结构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宗教观念,但二者都将社会结构与宗教观念作为分析中西社会不同的根本点。
    320 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6期。
    321 刘创楚、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番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65-66页。
    322[美]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页,268-274页。
    323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324 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0-265页.
    325 李向平著:《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03页。
    326 参见刘绍云:《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27 虽然佛教、道教界人士逐渐重视宗教的入世倾向,呼吁建立“人间佛教”、“人间道教”,并且也有佛教居士和在家修行的道教徒的相关团体出现,但整体来说,佛、道教仍然注重的是信徒的个人的修行,除了 出家人之外,佛、道教的普通信徒是缺乏组织性的。
    328 瞿海源著:《宗教、术数与社会变迁(一)》(再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62-67页。
    329 李向平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330 同上,第31-33页。
    331 参杨庆堃著,范丽珠等译:《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6-298页相关论述。
    332 李向平著:《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473页。
    333 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334 参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134页。
    335 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9页。
    336 参罗德尼·斯达克和罗杰尔·芬克著,杨凤岗译:《信仰的法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337 高师宁著:《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香港道风书社,2005年,第274页。
    338 赵沛铎:“鲁曼系统理论中的宗教社会功能观”,《东吴社会学报》,1996年第5期。
    339 尼克拉斯·卢曼著,周怡君等译:《社会的宗教》,台北:联经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340 参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471页。
    341 Richard Madsen.1989.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In Perry Link,Richard Madsen & Paul G.Pickowicz (eds) Unofficial China:Popular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Boulder,San Francisco,London:Westview Press.p106.
    [1][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八版)[M].丘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美]托马斯·F·奥戴等.宗教社会学[M].刘润忠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加]白理明.丁光训主教神学中的基督教伦理学[J].金陵神学志,2005(3):68-73.
    [4][美]彼特·贝格尔.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M].高师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美]彼特·贝格尔.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再发现[M].高师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M].范祥涛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7]闭伟宁.改革开放与基督教在我国沿海农村的变迁——基督教在斜侨镇发展状况调查与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2001(5):636-641.
    [8][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陈彬.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对N省H市山口教堂的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陈昌文.道教的政治情结[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23(3):138-144.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邓治文.认同的社会学观[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53-56
    [14]杜景珍.当代农村基督教信仰调查[J].中国宗教.2004(1):54-55.
    [15][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6]范丽珠.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J].社会,2006,26(5):158-170.
    [17]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M].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
    [18]范丽珠.现代社会的‘宗教性'阐释[J].社会,2004(2):1-6.
    [19]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89-108.
    [20]方文.宗教群体资格简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3):106-11
    [21]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5(1):25-59.
    [22]方文.社会行动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费孝通.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25][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6]高师宁.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J].浙江学刊.2005(2):50-55.
    [27]高师宁.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宗教社会学个案研究[M].香港:香港道风书社,2005.
    [28]高师宁.从实证研究看基督教与当代中国社会[J].浙江学刊,2006(4):56-62.
    [29][美]克利福德·格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0][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1]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2]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33]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中国民间丧葬仪理与传统生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34]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35]黄宗智(Philip C.C.Huang).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A].邓正来,[英]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6]侯杰、范丽珠.中国民众宗教意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37][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文化:社会学的视野[M].周小虹、徐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8][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39]吉国秀.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0]金耀基,范丽珠.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J].社会,2007,27(1):1-13.
    [41][美]J.B.科布.基督教本色化的必要和困惑[J].金陵神学志.2005(4):4-17
    [42][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M].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43]李亮.中国基督教现状的考察[J].东方,1995(2):23-26.
    [44]李平晔.信仰与现实之间[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45]李峰.乡村基督教的组织特征及其社会结构性位秩——华南Y县X镇基督教教会组织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6]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7]李天纲.近二十年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问题,2008(1):42-50.
    [48]李天纲.严谟的困惑:18世纪儒家天主教徒的认同危机[A].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9]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0]李向平.佛教信仰与社会变迁[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51]李向平.(上)[J].天风,2007(7):30-35.
    [52]李向平.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教徒的伦理生活(下)[J].天 风,2007 19):26-33.
    [53]李向平.属性与身份的整合——宗教与民族认同资源的社会化路径[A].牟钟鉴、刘宝明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54]李向平,陈彬.镶嵌型公共宗教——传统中国的政教关系之社会学解读[J].上海大学学报,2006,13(4):83-89
    [55]李向平.信仰认同与宗教模式——儒耶两教的信仰认同模式比较[Z].[http://lxp0711.blog.hexun.com/9355194_d.html]
    [56]李向平.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7]李向平.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8]李向平.死亡与超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7
    [59]李向平.祖宗的神灵[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60]李向平,傅敬民译.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C].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61]李炽昌,李天纲,孙尚扬主编.文本实践与身份辨识: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中文著述(1583-1949)[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2]李志刚.九七后香港基督教徒的“信徒皆祭司”核心观念与生命的诠释[Z].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会议论文,2006.
    [63]林本炫编译.宗教与社会变迁[M].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
    [64]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M].香港:香港建道神学院,1996.
    [65]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6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67]刘创楚,杨庆堃.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
    [68]刘绍云.道教戒律与传统社会秩序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9]刘小枫主编.“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7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71]刘颖.从身份到契约与从契约到身份——中国社会进步的一种模式探讨[J].天津社会科学,2005(4):47-51
    [72][德]托马斯·卢克曼.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M].覃方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3][德]尼科拉斯·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M].刘锋,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4][德]尼克拉斯·卢曼.社会的宗教[M].周怡君等译.台北:联经出版社,2004.
    [75]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6]吕朝阳.苏北农村基督教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41-46.
    [77]罗威廉(William T.Rowe).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A].邓正来,[英]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8]罗伟虹.对上海女性基督教信教者的分析[J].浙江学刊,2001(3):125-128.
    [79]罗竹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80]罗竹风.人·社会·宗教[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81][美]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82][英]麦克斯·缪勒.宗教学导论[M].陈观胜,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3]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下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4][美]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M].刘心勇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5]秦家懿,孔汉思.中国宗教与基督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0.
    [86]瞿海源.宗教、术数与社会变迁(一)、(二)(再版)[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
    [87]世瑾.宗教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
    [88][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M].杨风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9]孙尚扬.略论明末士大夫天主教徒对其信仰的本土化诠释[J].北京行政学院 学报,2006(4):77-81.
    [90]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1]孙锡培.圣餐的意义[J].天风,2001(4):42-44.
    [92][英]泰弗尔.群际行为的社会认同论[J].方文 李康乐译.社会心理研究,2004(2)
    [93]唐逸.基督信仰中国本土化的症结[J].战略与管理.1998(1):111-118.
    [94]唐逸.中国基督信仰本土化之类型[J].世界宗教研究,1999(2):43-50.
    [95]陶飞亚.复原还是趋新:中国农村教会走向的思考[A].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6][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7]田海华.身份的重构:儒生天主教徒对‘十诫'的诠释[J].宗教学研究,2006(2):90-95
    [98][德]特洛尔奇.基督教与社会理论[M].朱雁冰,刘宗坤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1998.
    [99][法]爱米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1][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2][德]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3][德]马克斯·韦伯.宗教社会学[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4][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美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5][英]汤朴·威廉.基督教与社会秩序[M].张伯怀译.香港:香港圣书公会,1953.
    [106]吴飞.麦芒上的圣言:一个乡村天主教群体的信仰和生活[M].香港:道风书 社,2001.
    [107]吴梓明.全球地域化: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新视角[J].历史研究,2007(1):180-188.
    [108]吴梓明.全球地域化的大学教育与基督宗教[A].卓新平等主编.基督宗教研究(第7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C],2004:365-385.
    [109]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0]吴梓明.中华文化与基督教[J].中华文化,2001(Z1):219-224
    [111][德]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M].曹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
    [112][德]西美尔.宗教社会学[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3]肖安平.互爱不仅是友谊——马丁·路德论宗教与人生[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114]萧志恬.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思考[M].上海:上海社科院,1994.
    [115][法]J·谢和耐.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M].于硕,红涛,东方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116]谢遐龄.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6(6):71-80.
    [117]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M].香港:香港建道神学院,1995.
    [118]邢福增,梁嘉麟.中国祭祖问题(第2版)[M],香港:香港建道神学院,2002.
    [119]徐世强.中国西南偏远山区农村基督教的宗教生活素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4(1):387-392.
    [120]徐宝谦.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第2版)[M].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32.
    [121]徐吉军,贺云祥.中国丧葬礼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22]徐以骅.宗教与美国社会(第二辑)[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123]徐以骅,张庆熊.基督教学术(第二辑):宗教、道德与社会关怀[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4]薛恒.县乡基督教发展的量化分析和功能考察——以盐城市为样本和例证[J].世界宗教研究.2003(2):98-106.
    [125]Y县志编纂委员会编.Y县志[Z].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26]晏可佳.中国天主教简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27][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 [M].范丽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8][美]罗纳德L.约翰斯通.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M].尹今黎,张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29]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30]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民族出版社,2006.
    [131]张静主编.身份认同研究[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2]张西平,卓新平.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33]赵沛铎.鲁曼系统理论中的宗教社会功能观[J].东吴社会学报,1996(5):111-146.
    [134]赵志裕,温静,谭俭邦.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J].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7。
    [135]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6]郑宏泰,黄绍伦.身份认同:台、港、澳比较[Z].第五届华人社会社会指标研究研讨会论文,2006.
    [137]卓新平.当代基督教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7.
    [138]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2(3):1-15.
    [139]丁光训.论三自与教会建设[M].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0.
    [140]韩彼得.怎样做一个基督徒[M]南京:江苏省基督教两会,1988.
    [141]李保乐.“三自”50问[M].上海:中国基督教农村教会工作委员会,2000.
    [142]张雅各.上山之钥[M].基督教内部资料,1996.
    [143]中国基督教会.基督教要道问答[M].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1987.
    [144]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45]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6]王同亿主编.语言大典.海口:三环出版社,1999.
    [147]古汉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48]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
    [149]费穗宇,张潘仕主编.社会心理学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150]许伟建编撰.上古汉语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151]朱岑楼主编.社会学辞典.彭怀真等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1.
    [1]Abrams,Dominic and Hogg,Michael A.1990.(ed.).Social Identity Theory:Constructive and Critical Advances.New York:Harvester Wheatsheaf
    [2]Berg,Bruce L.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the 4~(th)edition).Boston,London:Allyn and Bacon
    [3]Brown,G.Thompson.1983.Christianit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Atlanta:John Knox press.
    [4]Cohen,Myron L.Souls and Salwation:Conflicting Themes in Chinese Popular Religion.In James L.Watson & Evelyn S.Rawski.(ed.) 1988.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Davie,Grace.2007.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Los Angeles,London,New Delhi,Singapore:SAGE Publications.
    [6]Deschamps,Jean-Claude and Devos,Thierry.1998.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In Stephen Worchel,J.Francisco Morales,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7]Duquoc,Christian & Floristian,Casiano(eds.).1988.Christian Identity.Edinbuigh:T.&T.Clark Ltd.
    [8]Feuchtwang,Stephan D.R.2001,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the Imperial Metaphor,Richmond,Surrey:Curzon Press.
    [9] Fowler, James W. 1984.Becoming Adult,Becoming Christian.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0]Freedman,Maurice.1974. 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 In Arthur P. Wolf,(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1]George Minamiki,S.J. The 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Chicago: Loyola University Press. 1985
    [12]Haring,Hermann, Junker-Kenny,Maureen & Mieth,Dietmar(ed.) 2002. Creating Identity.London:SCM Press.
    [13]Hogg, Michael A. and Abrams, Dominic. 1998.Social Identifications.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4]Hoge, D. 2002. Core and Periphery in American Catholic Identity. Joural of Contemporary, 17 (3): 293-302
    [15]Holland,w., Lachicotte, J., Skinnwe, D. and Cain, C. Identity and Agency in Cultural Worlds. Co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6]Hunter, Alan and Chan, Kim-kwong.1993.Protastan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Jing,Jun. 1996.The Temple of Memories. Staford ,California: Staford University Press.
    [18]Link,Perry,Madsen ,Richard & Pichowicz, Paul G.(ed.)1989.Unofficial China .Boulder,San Francisco,& London:Westview Press.
    [19]Little,Daniel.1989.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MacInns, Donald E. 1989.Religion in China Today.Maryknoll,New York: Orbis Books.
    [21]Madsen, Richard.2001.Beyond Orthodoxy:Catholicism as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Stephen Uhalley.Jr. & Xiaoxin Wu (eds).China and Christianity: Burdened past, Hopeful Future. Armonk,NY:M.E.Sharpe.
    [22]Madsen, Richard. 1999.China's Catholics: Tragedy and Hope in an Emerging Civil Society,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3]Madsen, Richard. 1989. The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In Perry Link, Richard Madsen & Paul G. Pickowicz (eds)Unofficial China: Popular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People s Republic.Boulder,San Francisco,London: Westview Press.
    [24]Madsen,Richard.1984.Morality and Power in a Chinese Villiage.Berkeley,Los Angeles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5]Mol, Hans J. 1976. Identity and the Sacred. New York:The Free Press.
    [26]Pas,F.Julian(ed.).1989.The Turning of the Tide: Religion in China Today.Hong Kong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27]Sarup,M. Identity.Cultur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Athens, Georgia: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96
    [28]Shahar,Meir&Weller, Robert P.(ed.)1996.Unruly Gods: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9]Sih,Paulk T.1971. Decision for China.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30]Skinner, G.William.(ed.)1979.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Staford .California: Staford University Press.
    [31]Taijfel,H. (ed.) 1978.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
    [32]Tilly,Charles.2005.Identities,Boundaries,and Social Ties. Boulder: Paradigm Publishers.
    [33]Weigert,Andrew J., Teitge.J.Smith, Teitge, Dennis W.1986. Society and Identity: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4]Weller,Robert P. 1987.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RG21 2XS and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35]Watson, James L.& Rawski.Evelyn S. (ed.) 1988.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6]Wolf,Arthur P.(ed.)1974a.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ford .California: Staford University Press.
    
    [37]Wolf ,Arthur P. 1974b.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In Arthur P. Wolf,(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8]Wolf,Arthur P.(ed.),1974.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9]Wuthnow, Robert. 1987. Meaning and Moral Order : Explorations in Cultural Analysis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40] Yang, C.K.1961,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nia.
    [41]Yang,Fenggang. 1999. 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 Conversion, Assimilation, and Adhesive Identities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