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今”、“复古”之间的文化穿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章太炎与鲁迅是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巨人。在广泛汲取西学的基础上,章太炎为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作了一个光荣的结束;同时,在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鲁迅则为中国现代文学作了一个伟大的开端。他们二人之间不但存在着事实上的师弟关系,同时他们之间在文化思想上也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因此,在中国近代与现代的交接与转化过程中,他们之间的文化传统关系不但具有突出的象征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他们的思想涵盖了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在许多方面即有传承,又有交叉,更有变异和发展,因此对于二者思想脉络的研究,可以使政治与文学、历史与文学、哲学与文学、文化与文学等多种复杂关系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青年时期的章太炎不但接受了系统的古文经学训练,而且广泛地涉猎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知识,并利用西方的学术和思想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方法。因此,章太炎的学问虽然以古文经学为基础,但又绝不囿于古文经学的藩篱。他自觉地将自己的学问服膺于民族民主革命的需要,不但运用“华夷之辩”、“九世复仇”等传统经义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提供合法性论证,而且运用西学和诸子学的有关知识批判作为中国正统意识形态支柱的孔子及儒学。同时,章太炎也以自己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深刻了解为背景,对西方的民主政体及相关哲学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在对东西文化双重批判的基础上,章太炎汲取古今中外各种哲学流派的精髓,努力建构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由于身处中国社会古今更替、中西交会的大转折时期,章太炎的思想和学术具备了过渡性时代的全部复杂性,不但是一个博大、复杂甚至矛盾的理论体系,而且与中国20世纪流行的民族主义、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之间有着种种复杂的纠葛。
     炽热的民族主义感情是章太炎与鲁迅之间产生思想共鸣的文化基础。正是出于对章太炎革命意志和品德的钦佩,东京时期的鲁迅才自觉地摹仿与学习章太炎的文章风格,并投到章太炎门下问学。章太炎的学问和道德,对青年鲁迅的审美趣味、精神气质、文化思路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章太炎的影响下,鲁迅不但和“全盘西化”论者彻底划清了界线,而且接受了“文学复古”的主张。从章太炎的诸子学研究中,鲁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在中国的非主流文化传统中,蕴藏着能够与儒学相抗衡的思想资源,而这些思想资源能够为民族文化的重构提供动力。《破恶声论》这篇文章,是青年鲁迅接受章太炎“文学复古”主张的标志。在这篇文章中,鲁迅一反在《文化偏至论》与《摩罗诗力说》中激烈批判传统文化的态度,开始为传统文化的历史合理性进行辩护。这意味着,传统资源的发掘在在鲁迅的文化思路上被提升到首要的位置。
     鲁迅从日本归国后,在教育部做了十多年的普通职员。在看似平庸的政府职员生活中,鲁迅不但完成了向专业作家转型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而且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居住于“S会馆”期间,鲁迅认真地服膺并实践章太炎的“文学复古”主张,“辑故书”、“读佛经”、“钞古碑”,经历了一次探源民族文化的漫长精神旅程。这一活动虽然不断受到谋生求职与公务活动的干扰,但却始终没有中止。在“文学复古”过程中,章太炎一直是鲁迅不断进行对照、反思、挑战和超越的精神对象。鲁迅的“文学复古”,既是一个对传统文化不断深入和展开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偏离、质疑、否定和超越的过程。鲁迅服膺“文学复古”的目的,就是要从传统文化的源头采撷能够点燃现代文明的火种。然而,在“文学复古”的过程中,鲁迅深刻认识了民族文化原创力丧失和种文化残缺状态生成的历史原因。同时,也使他认识到“汉唐气魄”是造就历史上文化繁荣局面的重要原因。鲁迅虽然于20世纪20年代放弃了“文学复古”主张,并转向对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激烈批判,但“文学复古”却在他的文学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Zhang Taiyan and Lu Xun are two giants in the realm of thought who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ese neoteric and modern cultural history.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in a wide range of western theories, Zhang made a glorious e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by an in-depth stud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Lu made a great start for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etween them, there are not only a virtual mentoring relationship, but also a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in the cultural ideology.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neoteric and modern China, the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has both prominent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t cultural value. Their thoughts cover politics, history,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other aspects, furthermore, the thoughts passed down, crossed, even varied and developed in many aspects. Thus, through studying the thoughts of Zhang and Lu, we can make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s between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plain and vivid.
     Young Zhang Taiyan accepted systemic Chinese classics training, dabbled the knowledge of western politics science, sociology, philosophy, moreover, took advantage of western academic and ideology to transform his own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critical methods. Therefore, Zhang's knowledge, although based on the Chinese classics, is not limited by them. He consciously applied his learning to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 not only utiliz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scriptures, such as "Hua Yi Debate", "Nine times revenge" to provide legitimacy for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but also put to use the knowledge of the West and Zhuzi to criticize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which serve as the Chinese orthodox ideology. At the same time, being set in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culture, Zhang criticized western democracy and relevant philosophy and cultural theories systematically. On a basis of criticism to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Zhang learned the essences of various schools of philosophy in modern and ancient times, in China and elsewhere, and strived to establish his own philosophy. Living in the period whe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was replaced by the modem one, meanwhile China and the West were converging, the thought and academic of Zhang possesses the complexity of a transitional time, which is a broad, complex and even contradictory theoretical system, and is related to the popular nationalism, cultural radicalism and cultural conservatism in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
     Fiery nationalist feelings is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resonance in thought between Zhang Taiyan and Lu Xun. As a result of admiring Zhang's revolutionary will and morality, Lu consciously copied and studied Zhang's style of writing, and took Zhang as his teacher when Lu was in Tokyo. Zhang's knowledge and morality influenced young Lu greatly in his aesthetic, spiritual temperament, and cultural ideas. Under the impact of Zhang, Lu circumscribed with those who approve of the theory of " wholesale westernization" and accepte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 idea. From Zhang's study of Zhuzi, Lu realized that at Chinese non-mainstream cultural traditions, there are som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which are able to counterbalance the Confucianism, and these resources can power the national culture regeneration. The article "Breaking the sound of evil" is the symbol that Lu accepted Zhang's "Chinese Renaissance" idea. In this article, Lu changed his tune which drastically criticize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as obviously embodied in the articles of "The literary strength of the Devil poets" and "The deflected culture", he began to plead for the rationality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refore, exploring traditional resources became priori status in Lu's ideational sense of culture.
     Lu Xun worked as a general staff in various sections at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fter returning from Japan. During this time, Lu completed his transition to a professional writer not only by the vast stores of knowledge, but also for a wealth of lif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for his literary works. Living in "S Hall", Lu seriously subscribed to and practiced of Zhang's "Chinese Renaissance" proposition, "editing antiquarian works", "reading Buddhist Scriptures", "copying epigraph", he went on a spiritual long journey of exploring national culture. Although this activity has been interfered by his job-seeking and official activities, it has not been suspended.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naissance", Zhang was considered as a object to be contrasted, reflected, challenged and surpassed by Lu. The proposition of "Chinese Renaissance" raised by Lu was consisted of two aspects: on the one hand, it is a process of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deviated, questioned, repudiated and surpassed process. Lu's purpose of approving "Chinese Renaissance" is to develop modern civilization from the sour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from the scenario building of "Death of Nuwa",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naissance", Lu profoundly realised the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loss of original creativity and the incomplete state of na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realized that "verve of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cultural prosperity in our history. Although Lu gave up his proposition of "Chinese Renaissance" and changed his direction to criticize traditional thought and culture drastically in the twen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proposition of "Chinese Renaissance" left a deep mark in his literary career.
引文
[1]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参见[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叙述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和美国费正清为代表的“挑战——回应”模式,另一种则是日本京都学派的“东洋的近世”假说。前一种现代性叙述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出发,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后一种则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角度出发,是对前一种现代叙事批判后的产物。尽管“在中国发现历史”的历史叙述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得到许多中国学者的赞同,并有多种基于此种历史叙述模式的著作产生;不过,却始终无法突破中国历史内部的“现代性因素”为什么没有能够最终产生欧洲式的资本主义这一瓶颈问题。因此,在本文的历史文化背景描述上,仍采用“挑战——回应”的叙述模式,同时也对本土文化内部自我生成的革命性因素给予相当的重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两种叙述模式,详见汪晖的相关论述(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页2-23.)。
    [3]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5),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44.
    [4]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饮冰室合集》(5),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45。
    [1]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页82。
    [1]以上章太炎生平部分,参考《章太炎评传》(姜义华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章太炎年谱长编》(汤志钧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两书的相关内容写成。
    [2]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6。
    [1]参见许寿裳:《章炳麟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2]金岳霖:《中国哲学》,见金岳霖著、刘培育编,王路等译:《道、自然与人:金岳霖英文论著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页59。
    [1]宋恕:《又上俞师书》,《宋恕集》(上),胡珠生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596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0-271。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2。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6-280。
    [1]论康有为:“治公羊学,不逮戴望甚远,延其诸说,以成新学伪经之论。”论梁启超:“文不足以自华,乃以帖括之声音节奏,参合倭人文体,而以文界革命自豪。”论严复:“学文桐城,粗通小学,能译欧西先哲之书,而节奏未离帖括,其理虽至浅薄,务为华妙之辞。”俱见章氏《诛政党》,原刊1911年10月26日、28日、31日槟榔屿《光华日报》。
    [2]章太炎:《狱中自记》,见姚奠中、董国炎著:《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页83。
    [1]侯外庐著,黄宜民校订:《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页148。
    [2]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88,页488。
    [1]转引自[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录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页94。
    [1]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57-458。
    [2]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31。
    [3]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6。
    [1]章太炎:《代议然否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01。
    [1]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793。
    [2]汤炳正:《忆太炎先生》,见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页459。
    [1]可以参见各种鲁迅年谱及许寿裳、周作人、周建人等人的回忆录。
    [2]《鲁迅年谱》对1902年2月2日鲁迅活动的记载如下:“偕周作人游南京城中央的鼓楼。晚饭后又往水师学堂访周作人,携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一本。晚上又同阅《苏报》等,到十二点钟才睡。”[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85。1可见这时,章太炎主编的《苏报》已经成为周氏兄弟的案头读物。
    [3]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118。
    [4]在鲁迅是否加入“光复会”的问题上,周作人虽然持否定态度,但他的回忆也显示出鲁迅与陶成章等“光复会”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大概因为这里比较公寓方便,来的客也比以前多了,虽然本来也无非那几个人,不是亡命者,便是懒得去上学的人。……这里主要是陶焕卿,龚未生,陈子英,陶望潮这些人”。[周作人:《鲁迅在东京》,《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17。1
    [5]详见鲁迅所著《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和《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两文。《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5-547;页556-559。
    [1]周作人:《鲁迅在东京》,《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21。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4-57。
    [1]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2]鲁迅:《<集外集>序言》,《鲁迅全集》(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
    [1]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6。
    [2]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9-40。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3。
    [2]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见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页396。
    [1]鲁迅:《致曹聚仁》,《鲁迅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84。
    [2]《鲁迅全集》中,对《汉文学史纲要》的成书经过有简略介绍:“本书系鲁迅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题为《中国文学史略》: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讲授同一课程时又曾使用,改题《古代汉文学史纲要》。在作者生前未正式出版,一九三八年编入《鲁迅全集》时改用此名。”[《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21。
    [1]章太炎:《菿汉微言》,虞云国标点整理:《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页61。
    [2]国内研究章太炎的学者,如汤志钧、姜义华、唐文权、罗福惠等人撰写的各种传记著作,基本上都按照这样的分期法来安排章节。
    [1]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77。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2。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2。
    [1]章太炎:《说林上》,《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17。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孙中山:《五族国民合进会启》,黄彦、李伯新编:《孙中山藏档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页400。
    [2]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页54。
    [1]钱穆:《师友杂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页34。
    [2]章太炎:《光复军志序》,《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681。
    [3]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4。
    [1]章太炎:《论学会有大益于黄人亟宜保护》,《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13。
    [2]章太炎:《解辫发说》,《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149。
    [1]转引自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41。
    [2]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3。
    [1]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3。
    [2]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3。
    [3]章太炎:《序种姓》,《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90。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页70。
    [5]章太炎:《序种姓》,《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90。
    [6]清时,所有在旗的人称不在旗的汉人为”民人”。因此,“满汉不通婚”严格意义上,应当是“旗民不结亲”,即旗人不可以与旗外民人结亲,只能在八旗内部通婚。某些学者认为,八旗中的汉军旗也是汉人,因此并不存在所谓的“满汉不通婚”。他们忽略了一点,汉军旗人是高度满化的汉人,满人不再把他们看作汉人。他们自己也不会把自己看作汉人。由于他们的后人只能在八旗内部通婚,几代下来,汉人的血统便越来越少。因此,汉军旗实际是一种逆向的强制性的民族同化,与民族自然同化的普遍规律背道而驰。一直到1902年,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清政权,作为”新政”之一,光绪皂帝才下诏允许“汉满通婚”,以笼络汉族子弟。
    [1]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6。
    [2]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6。
    [3]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6。
    [4]章太炎:《讨满洲檄》,《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90-192。
    [5]章太炎:《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负188。
    [6]章太炎:《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88。
    [7]章太炎:《序种姓》,《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8。
    [1]章太炎:《正仇满论》,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78,页97。
    [2]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78。
    [3]章太炎:《狱中答新闻报》,《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33。
    [1]章太炎:《复仇是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73。
    [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 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页27。
    [3]按:中国“人种西来说”有两说.法国人拉克伯里认为汉族来自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日本的有贺长雄、儿岛昌定认为汉族来自帕米尔-昆仑山。从晚清到民国,这两种观点在中国学术界都有人接受,章太炎与蒋智由等支持巴比伦说,而梁启超、刘师培等则支持帕米尔-昆仑山说。巴比伦说由于有比较多的考古比较研究,因此为章太炎所接受。其实他接受这种说法有着更为强烈的社会背景,即为了驳斥西方白优黄劣的种族主义论调。意即巴比伦文明的扩散,西入欧洲形成西方文明,东入中土形成华夏文明。中国人与欧洲人虽有肤色差异,但文化上却无优劣贵贱之分。
    [1]章太炎:《革命军序》,《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193。
    [2]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文集》(5),页72。
    [1]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57-458。
    [2]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60。
    [3]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62。
    [4]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61。
    [5]关于“群/我”关系对于章太炎国家与社会学说的重要性,及章太炎展开“群/我”关系的哲学基础,详细论述请参见汪晖:《无我之我与公理的解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 第一部),北京:三联书店,2004,页1011-1103。
    [1]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5。
    [2]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61。
    [3]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7。
    [4]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2。
    [1]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30。
    [2]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7-260。
    [3]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6。
    [4]章太炎:《致留日满洲学生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519。
    [1]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61。
    [2]章太炎:《革命军约法问答》,《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430-433。
    [1]章太炎:《中华民国解》,《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62。
    [2]如蔑称满洲贵族为“异种贱种”、”女真遗丑”、“逆胡”、“奴酋”、“索虏”、“索奴”、“惰民”;如指责其最高统治者:“多尔衮以盗嫂为病美谈,玄烨以淫妹为法制”;“载计舌小丑,不辩菽麦”。
    [3]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
    [1]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页406。
    [2]参见《中国近代史争鸣录·历史人物篇》中关于章太炎的争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页570-572。),李泽厚的观点见于他的《章太炎剖析》一文,发表于《历史研究》1978年第3期,后又收入《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一书
    [3]参见周作人的《鲁迅读古书》、《关于鲁迅》等文。[见《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47。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69。
    [2]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宋教仁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页200。
    [3]章太炎:《菿汉微言》,虞云国标点整理:《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页72。
    [1]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16。
    [1]章太炎:《菌说》,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页65。
    [1]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6。
    [2]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7。
    [3]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7。
    [4]章太炎:《人无我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21。
    [5]章太炎:《无政府主义序》,《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7。
    [6]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2。
    [1]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42。
    [2]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87。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4。
    [4]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3。
    [1]章太炎:《无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6。
    [2]章太炎:《无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6。
    [3]章太炎:《无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7。
    [4]章太炎:《无神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8。
    [1]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05。
    [2]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33。
    [3]详细参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50-258。
    [1]《庄子·胠箧》:“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章太炎所说的“圣知之法”,即是《庄子·胠箧》中这段论述的精炼概括。意为,对骨子里信奉暴力原则的国家及其统治者来说,仁义道德仅仅是伪装自己的绝妙好辞。
    [2]章太炎:《菿汉微言》,虞云国标点整理:《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页73。
    [3]章太炎在《国故论衡·原道》中说:“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他所说的“前识”,与康德所说的“经验”、“先验”、“超验”这三组认识论概念有关,即指与经验无关的概念世界,或者说是“先验”或“超验”的绝对真理。
    [1]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45。
    [1]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
    [1]详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08。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6。
    [1]鲁迅:《趋时和复古》,《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36。
    [2]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6。
    [3]章太炎:《致柳翼谋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763。
    [4]唐振常:《章太炎吴虞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页32。
    [1]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53。
    [1]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53。
    [2]章太炎:《订孔》,《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34。
    [3]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60。
    [4]章太炎演讲,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页8。
    [5]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106。
    [1]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105。
    [2]章太炎:《原儒》,《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107。
    [1]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63。
    [2]章太炎:《订孔》,《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34。
    [3]章太炎:《订孔》,《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34。
    [4]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85。
    [5]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2。
    [6]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92。
    [1]章太炎:《哀陆军学生》,《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417。
    [2]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2-273。
    [3]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89。
    [1]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89。
    [2]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91。
    [3]章太炎:《论诸子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90。
    [1]“国粹”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汉语名词。关于它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两种看法。郑师渠认为是由梁启超于1901年在借鉴日本国粹主义时引进(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页4);美国学者傅乐诗(arlotte Furth)认为,它于1903年左右传进中国,张之洞将其为重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口号首先使用(傅乐诗著、廖仁义译:《现代中国保守主义的文化与政治》,周阳山、杨肃献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保守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1982,页50)。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周礼》,“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西周时,设于王城及诸侯设于国都之学校,皆称“国学”。不过,自汉武帝将国家最高学府改称太学后,此词便少见于典籍。关于它在近代的使用,以王淄尘的说法最为详备。他认为“国学”是“国粹”一词的概念延伸,与古代的“国学”并无关系。“国学之称,始于清末。首定此名之人,今已无从确知……庚子义和团一役以后,西洋势力益膨胀于中国。士人之研究西学者日益众,翻译西书者亦日益多,而哲学、伦理、政治诸说,皆异于旧有之学术。于是概称此种书籍曰‘新学',而称固有之学术曰‘旧学'矣。另一方面,不屑以旧学之名称我固有之学术,于是有发行杂志,名之曰《国粹学报》,以与西来之学术相抗。‘国粹'之名随之而起。继则有识之,以为中国固有之学术,未必尽为精粹也,于是将‘保存国粹'之称,改为‘整理国故'。研究此项学术者称为‘国故学',简称‘国学'”(王淄尘:《国学讲话》,上海:世界书局,1935,第1-3页)。
    [2]喻大华认为,虽然国学保存会的成立和《国粹学报》的发行,一直被视为是“国粹派”形成的标志;但是否加入该会就是“国粹派”成员却值得怀疑。因为“据其‘简章'可知,凡向该会寄赠著述或在《国粹学报》上发表文章者均为其会员,这一标准显然过于宽泛,而且在当时也未获认同,以至今天已不可能确切搞清楚该会的会员到底都有哪些人”(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页90)。同时,他也指出《国粹学报》的撰稿人在政治立场上差别极大,“不仅有章太炎、刘师培这样的革命者,也有王湘绮、廖平、孙诒让、张謇、郑孝胥等并不反清的旧文人或改良主义者”(同上,页91)。
    [3]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6。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76。
    [2]在关于“‘国粹派'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文化派别”的注释中,已经提到,“国粹派”成员构成、政治立场、文化观点非常复杂,对“国粹”与“国学”的定义并没有形成共识。这种局面的形成,与国学保存会和《国粹学报》的发起者邓实、黄节没有清晰、明确的政治、文化立场有关。在反“欧化”的大前提下,传统文化何者为精华,何者为糟粕,他们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国粹派”后来之所以会被视为“守旧”,与这种“保留一切”的态度有关。邓实、黄节是国学保存会和《国粹学报》的发起者,因此他们的立场是“国粹派”文化立场的典型代表。他们虽然也提出了以“君学”与“国学”来区别传统学术,“国学”就是先秦汉民族学术之类的先进观点,但同时也积极地维护孔子与儒学的主流地位,强调儒学也是“国学”(具体论述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末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2003,页50-72)。因此,他们对“国粹”与“国学”的理解,仅限于与“西学”相对立。
    [3]章太炎:《俱分进化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91。
    [1]章太炎从外祖父朱有虔那里接受了王夫之、顾炎武的观点,“余十一、二岁时,外祖朱左卿授余读经,偶读蒋氏《东华录》曾静案,外祖谓‘夷夏之防,同于君臣之义'。余问:‘前人有谈此语否?'外祖曰:‘王船山、顾亭林已言之,尤以王氏之言为甚,谓历代亡国,无足轻重,惟南宋之亡,则衣冠文物,亦与之俱亡。‘……余之革命思想伏根于此。”[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4。]
    [2]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919。
    [3]宋教仁记述国学讲习会:“其科目分预科、本科。预科讲文法、作文、历史;本科文史学、制度学、宋明理学、内典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宋教仁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页249。)《国学振起社广告》称:“本社为振起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民报》第六号)。现存讲义仅有日本秀光社1906年9月出版的《国学讲习会略说》一册,收录他的三篇讲词:《论语言文字之学》、《论文学》、《论诸子学》(可参见张昭军编:《章太炎讲国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钱玄同、朱祖、鲁迅对章太炎所授国学,都有笔记传世,详略虽有差异,但笔记内容主要以语言、音韵和文法为主,涉及到的文史著作有《说文解字》、《尔雅疏证义疏》、《广雅疏证》、《庄子》和《楚辞》。
    [1]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5050-506。
    [2]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季羡林编:《胡适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699
    [3]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77。
    [4]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中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郭延礼认为,章太炎对‘文学”的界说从文字学的角度出发,含义非常广泛,实际上是“把学术、论说、应用文体和文学作品通称为文学”(郭延礼:《中国文学的变革:由古典走向现代》,济南:齐鲁书社,2007,页209-213)。
    [1]章太炎:《<国粹学报>祝辞》,《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07。
    [2][日]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未山英雄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页209。
    [3]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186。
    [1]薛绥之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页12。
    [2]除刘迺弼、祝风楼、朱谋宣不可考外,张邦华、伍崇实、陈衡恪、钱家治、沈瓞民、许寿裳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与鲁迅合作《中国矿产志》的顾琅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不过,学籍在立教大学的周作人最后也没有完成学业。
    [1]鲁迅在仙台医学第一学年的考试中,只有解剖学一门课程没有及格,平均成绩为65.5分,在全级142名学生中,排在第68位,成绩属于中等。同时,当年不能升级的学生有30多人。相对于日本同学,鲁迅的专业语言能力和自然科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第一个学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的确不容易。
    [2]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6。
    [3]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6-417。
    [4]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7。
    [5]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61-162。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7。
    [2]鲁迅的五篇文化论文按照在《河南》发表的时间顺序如下:《人间之历史》(署名令飞,1907年12月第1号)、《摩罗诗力说》(署名令飞,1908年第2、3号)、《科学史教篇》(署名令飞,1908年第5号)、《文化偏至论》(署名令飞,1908年第7号)、《破恶声论》(署名令飞,1908年第8号)。
    [3]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5。
    [1]以上内容请参见本文“绪论”第四部分的相关论述和注解。
    [2]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05。
    [3]周作人:《鲁迅的国学与西学》,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82。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6。
    [2]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52。
    [1]周作人:《鲁迅在东京》,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21。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6。
    [3]详见卢毅:《关于“章门弟子”的考订》,《鲁迅研究月刊》2005、8,页65-67。
    [4]鲁迅:《致曹聚仁》,《鲁迅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85。
    [1]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04-206。
    [2]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21。
    [3]章太炎:《<社会通铨>商兑》,《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23。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饮冰室合集》(8),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62。
    [2]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52。
    [3]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52。
    [4]鲁迅:《<月界旅行>辨言》,《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52。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页74。
    [1]鲁迅:《致杨霁云》,《鲁迅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03。
    [2]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3]帝太炎:《革命军序》,《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193。
    [1]参见“《民报》复刊和内部纷争”,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96-315。
    [1]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05。
    [2]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7-68。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3。
    [3]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页132-133。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3。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3。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4-65。
    [1]章太炎:《论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85。
    [1]章太炎:《论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84。
    [2]章太炎:《论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85。
    [3]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6。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98-99。
    [1]见《鲁迅全集》(1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0。
    [2]鲁迅:《致台静农》,《鲁迅全集》(1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19。
    [1]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页150。
    [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0。
    [1]参见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92-193。
    [2]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5。
    [1]鲁迅:《伤逝》,《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12。
    [2]章太炎:《明独》,《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53-55。
    [1]章太炎:《明独》,《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53-54。
    [2]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57。
    [3]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444。
    [1]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1。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1。
    [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7。
    [1]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54-57。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5。
    [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7。
    [4]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全集》(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页116。
    [1]章太炎:《菿汉微言》,虞云国标点整理:《菿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页5。
    [2]章太炎:《思乡愿上》,《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30。
    [1]庞俊:《章太炎先生学术述略》,见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88,页23。
    [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页327。
    [3]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8。
    [4]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9。
    [5]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3。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8。
    [2]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5。
    [1]章太炎:《正疆论》,《台湾日日新报》,1900,页14。
    [1]章太炎:《革命道德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277。
    [2]鲁迅;《死》,《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12。
    [3]《多维视野中的鲁迅》一书以“‘一个都不宽恕‘的心理因由”为题对各种原因进行了综述,综合了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等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就其战斗特性来说,——主要源自他强烈的攻击性心理与被虐或受虐以及被迫害妄想等异态心理”;“出于这种攻击性心理,鲁迅投入到各种大大小小的论战中去,并深刻地体验着施虐或受虐,以力图摆脱迫害妄想对他的纠缠”。(冯光廉等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页523。)
    [4]鲁迅:《女吊》,《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19。
    [1]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59。
    [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8。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7。
    [2]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8。
    [3]鲁迅手定出版的作品集,如果前面没有自作的“题辞”、“序言”以做引导的话,往往会引他喜欢的诗句充作篇首题辞,如《彷徨》引屈原《离骚》中的诗句作献辞。
    [4]周作人:《鲁迅在东京》,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28。
    [1]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3。
    [2](德)尼采著,楚图南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页260。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8。
    [2]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2。
    [3]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9-50。
    [4]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6。
    [5]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5。
    [1]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55。
    [1]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59-60。
    [2]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56。
    [3]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50。
    [4]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38。
    [1]章太炎:《小说略说》,《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8-9。
    [2]章太炎:《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37。
    [3]章太炎:《规<新世纪>》,《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51。
    [1]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选集》(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1964,页85。
    [2]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选集》(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1964,页85。
    [3]吴稚晖:《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吴稚晖先生选集》(下),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1964,页85。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5。
    [2]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6。
    [3]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5。
    [1]章太炎:《复吴敬恒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382。
    [2]章太炎:《台湾人与新世纪记者》,《民报合订本》(四),科学出版社,1957,第24号,页43。
    [3]章太炎:《再复吴敬恒书》,《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435。
    [4]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3。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4。
    [2]鲁迅:《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58。
    [3]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4。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7-28。
    [1]鲁迅:《110307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34。
    [2]鲁迅:《不是信》,《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28。
    [3]沈尹默:《鲁迅生活中的一节》,见许广平编著:《鲁迅回忆录》(上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页248。
    [4]鲁迅:《壬子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
    [5]许寿裳:《关于<弟兄>》,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06。
    [6]陈明远:《鲁迅一生挣多少钱》,《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页7-11。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3。
    [2]许寿裳:《鲁迅的生活》,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88。
    [3]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见孙伏园、许钦文等著:《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49。
    [1]吴海勇:《时为公务员的鲁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页76。
    [2]鲁迅:《壬子北行以后书帐》,《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8。
    [3]徐森玉:《和鲁迅在教育部相处的日子》,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82。
    [4]鲁迅:《癸丑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76。
    [5]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8。
    [6]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0。
    [1]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0。
    [2]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0。
    [3]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82。
    [4]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59。
    [5]鲁迅:《101221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28。
    [6]鲁迅:《110102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31。
    [7]鲁迅:《110307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34。
    [8]“绍兴县馆”位于北京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7号,又称“山会邑馆”。清道光六年(1826年),一些浙江籍官 员捐资筹建了“山阴会稽两邑会馆”,为山阴、会稽两县来京应试的举人提供处所。民国元年(1911年),山、会两邑合并为绍兴县,“山会邑馆”随之改名为“绍兴县馆”。
    [1]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19。
    [1]鲁迅:《趋时和复古》,《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36。
    [2]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36。
    [1]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38。
    [2]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238。
    [3]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2。
    [4]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2。
    [5]鲁迅:《<会稽郡故书杂集>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2。
    [1]鲁迅:《虞预<会稽典录>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6。
    [2]鲁迅:《关于汪辑本<谢承后汉书>》,《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9。
    [3]鲁迅:《汪辑本<谢承后汉书>校记》,《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0。
    [1]鲁迅:《谢承<后汉书>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
    [2]鲁迅:《癸丑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9。
    [3]鲁迅辑录、校勘《稽康集》,尤见功力,而且对稽康别有一种精神寄托。不过,鲁迅辑录的过程,已在第二章第一节中有所论述,故此处不作赘述。
    [4]郑振铎:《中国小说史家的鲁迅》,《郑振铎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页73。
    [1]鲁迅:《<古小说钩沉>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2]鲁迅:《<古小说钩沉>序》,《鲁迅全集》(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3]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9。
    [4]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9。
    [1]俞芳:《太师母谈鲁迅先生》,见萧红、俞芳等著:《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23。
    [2]鲁迅:《父亲的病》,《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88。
    [3]鲁迅在“《民报》社听讲”时,章太炎讲过《庄子》;其基本思路便是“以佛解庄”,即运用他广博的佛学知识来阐述庄子思想。之后,章太炎在讲义的基础上,完成了《齐物论释》这一著作。1909年春夏之间,章太炎约请了一位梵文教师在智度寺开课,他曾特地写信邀鲁迅、周作人二人前往听课,内容如下:“豫哉(既鲁迅)、启明兄鉴:梵师密史逻已来,择于十六日上午十日开课,此间人数无多,二君望临期来祉。此半月学费弟已垫出,无庸急急也。手肃,即颂撰祉。麟顿首。十四”(原件今藏北京鲁迅博物馆)。由此可见,章太炎与鲁迅在东京期间有过较多的佛学交流。许寿裳也认为,“鲁迅读佛经,当然是受章先生的影响”(见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7)。
    [4]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写道:“他又对我说:‘释伽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见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6)。
    [5]鲁迅:《甲寅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09。
    [6]鲁迅:《甲寅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09。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6。
    [2]鲁迅:《丙辰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12。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0。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0。
    [3]鲁迅:《世故三昧》,《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92。
    [1]鲁迅:《壬子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
    [2]鲁迅:《丁巳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90。
    [3]杨莘士:《六十年间师友的回忆》,见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页328。
    [1]鲁迅:《不懂的音译》,《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98。
    [2]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10-111。
    [3]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0。
    [4]周作人:《鲁迅的故家》,见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0。
    [1]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95。
    [2]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88-91。
    [3]鲁迅:《说胡须》,《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75。
    [4]鲁迅:《看镜有感》,《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97。
    [1]欧阳健在《中国小说史略批判》中,指出了鲁迅排斥与忽略“才子佳人小说”与“晚清小说”的事实,认为鲁迅将晚清小说概括为“谴责小说”,从而删减了晚清小说的丰富性。同时也认为鲁迅对《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长篇白话小说的评价太过简易,缺乏对其文学成就的详细论述(详细论述请参见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2]任鸿隽:《记南京临时及其他》,《辛亥革命回忆录》(1),北京:中华书局,1961,页417。
    [1]蔡元培:《鲁迅先生全集序》,李长之、艾芜等著:《吃人与礼教——论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56。
    [2]参见杨燕丽:《鲁迅编排的文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藏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页329-332。
    [1]章太炎:《原经》,《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页68。
    [1]鲁迅当年为了提携二弟周作人,提高他的知名度,把自己辑录的《古小说钩沉》、《会稽郡故书杂集》两书都归在周作人名下。鲁迅向蔡元培推荐周作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域外小说集》、《古小说钩沉》、《会稽郡故书杂集》这三本著作起了很大作用。东京时期,蔡元培的从弟蔡谷青与周氏兄弟熟识。《域外小说集》出版后,蔡谷青曾寄给蔡冗培一本,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蔡元培在《忆鲁迅先生轶事》中说:“后来国亲又寄给我《域外小说集》一部,这是先生与岂明合译的,大都是北欧的短篇小说,译笔古奥,比林琴南君所译的,还要古奥”(见《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39)。有此三本著作为依凭,周作人的底气十足。1917年,周作人被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授。由于这与教授英语与欧洲文学的预想不同,周作人予以拒绝,准备返回绍兴。蔡元培去信挽留,并改聘周作人为国史编篡处编篡员。国史编纂处附设北大之初,只有很少几位编纂员,处长即由蔡元培兼任。由于尚无实际编史任务,周作人的具体工作是收集、翻译外文资料。他除了日常在图书馆采编资料外,还常常从蔡元培那里接受外文书刊及译稿的翻译、校阅工作。后来,蔡元培任中法大学校长时,鲁迅也曾推荐过三弟周建人;蔡元培虽碍于情面没有直接拒绝,但却始终不予答复。
    [2]周作人回忆说:“豫才对于古小说虽然已有十年的用力,但因为不求名声,不喜欢夸示,平常很少有人知道。那时我在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里当‘票友',马幼渔君正做主任,有一年叫我讲两小时的小说史,我冒失地答应了回来,同豫才说起,或者由他去教更为适宜,他说去试试也好,于是我去找马君换了什么别的功课,请豫才教小说史,后来把讲义印了出来,即是那一部书”(周作人:《关于鲁迅》,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39)。
    [3]请参见齐鲁书社1997年版《中国小说史略》,该书附有鲁迅1920年油印讲义《中国小说史大略》。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6。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7-8。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7-8。
    [2]唐代科举考试时,士子在应试之前,常把先以所作诗文投献名公巨卿,以求荣誉,称为“温卷”。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唐之举人先籍当世显人以姓名达之主司,然后以所业投献。逾数日又投,谓之温卷。”程千帆在《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中说:“温卷的作用主要是再度提醒一下受卷的显人,请他对自己加以关心和注意”。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13。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19。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
    [4]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371。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0。
    [2]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0-31。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8。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0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7。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2。
    [2]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03-304。
    [1]章太炎:《说林下》,《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20。
    [2]章太炎:《订文》,《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页496。
    [3]鲁迅:《儗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9。
    [1]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9-30。
    [2]鲁迅:《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24。
    [1]鲁迅:《略论梅兰芳及其他》,《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79-580。
    [2]鲁迅:《无常》,《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67。
    [3]鲁迅:《无常》,《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71。
    [1]夏济安著、乐黛云译:《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页377。
    [2]夏济安著、乐黛云译:《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页378。
    [3]鲁迅:《<木刻纪程>小引》,《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7。
    [4]鲁迅:《介绍德国作家版画展》,《鲁迅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22。
    [5]鲁迅:《论旧形式的采用》,《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3。
    [1]鲁迅:《<北平笺谱>序》,《鲁迅全集》(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05。
    [2]鲁迅:《331219致何白涛》,《鲁迅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95。
    [1]鲁迅:《药》,《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48。
    [1]鲁迅:《壬子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0。
    [2]鲁迅:《壬子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0。
    [3]鲁迅:《<杀错了人>异议》,《鲁迅全集》(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94。
    [4]鲁迅:《癸丑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75。
    [5]蔡元培就任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后,于1912年1月下令:“小学堂读经科一律废止”。此后,又于1912年5月再次下令:“废止师范、中、小学读经科”。1912年7月,蔡元培辞职以后,教育总长一职如走马灯般变幻,从1912蔡元培辞职年至1926年鲁迅离开教育部,先后有34人充任总长,更迭次数达到42次。因此鲁迅讽刺说:“我身做十多年官僚,目睹了一打以上总长”;“以为他要来办‘教育'。其实不然,大抵是来做‘当局'的”:“学校的会计员,可以做教育总长。教育总长,可以忽而化为内务总长。司法,海军总长,可以兼任教育总长”(《而已集·反“漫谈”》)。对于蔡元培的“废除读经令”。继任的汪大燮、汤化龙、范源濂、章士钊都曾提出废除的动议,但因受到教育部工作人员及学校代表的强烈反对,没有实施。1916年,范源濂第二次担任教育总长时,大力鼓吹“祭孔读经”,杨莘士、鲁迅、许寿裳、钱家治、张燮和、张宗祥六人,联名写信向他抗议,并向教育部下属机构广为散发,惹恼范源濂。为了赶走这些坚持蔡元培教育方针的人员,范源濂采用明升暗降的方法,将他们派到外地担任教育厅长或视学。因鲁迅在社会教育司,没法外派,范源濂想借口工作上的差池,将他解职。不过,还未实施,自己就下台了。
    [6]鲁迅:《丁巳日记》,《鲁迅全集》(1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63。
    [1]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页24。
    [2]章太炎:《示国学会诸生》,《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695。
    [3]章太炎:《驳建立孔教议》,《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693。
    [4]章太炎:《订孔下》,《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页425-426。
    [1]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3。
    [2]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43-144。
    [3]鲁迅:《180104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5。
    [4]鲁迅:《18031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8。
    [1]戴震:《与某书》,《戴震全书》(卷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页496。
    [1]戴震:《孟子字义琉证·理》,《戴震全书》(卷六),合肥:黄山书社,1995,页154.
    [2]章太炎:《悲先戴》,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页406。
    [1]章太炎:《释戴》,《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页122。
    [2]章太炎:《清儒》,《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页155。
    [3]何震:《道德与权力》,见《天义》(第一卷),页16。
    [1]鲁迅:《春末闲谈》,《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04。
    [2]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7。
    [1]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朝代》,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195-196。
    [2]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29-430。
    [3]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32。
    [4]鲁迅:《180820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53。
    [1]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17。
    [2]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2。
    [1]鲁迅:《补天》,《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53。
    [1]鲁迅:《补天》,《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53。
    [1]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7。
    [2]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2。
    [3]其中包括《唐诗纪事》(计有功)、《唐才子传》(辛文房)、《全上古——隋文》(严可均)、《全上古——隋诗》(丁福保)、《历代名人年谱》(吴荣光)、《秒室山房笔从》(胡应麟)、《四库全书目录》、《世说新语》(刘义庆)、《唐摭言》(王定保)、《抱朴子外传》(葛洪)、《论衡》(王充)、《今世说》(王晫)。这份目录能够反映出鲁迅的幼教主张如下:1、侧重于对“文章”的普泛性了解;2、让孩子对人情、社会状况有较多了解;3、让孩子熟悉索取相关知识的门径;4、不过早对孩子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而让其在对知识的了解中慢慢自我生成。书单详见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55。
    [1]鲁迅:《190116致许寿裳》,《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57。
    [2]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85。
    [3]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5。
    [1]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一),合肥:黄山书社,1996,页533。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存》(一),合肥:黄山书社,1996,页532-533。
    [1]鲁迅:《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67。
    [2]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29。
    [1]鲁迅:《从胡须说到牙齿》,《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47。
    [2]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30。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页255。
    [1]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15。
    [1]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见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214-215。
    [1]梁启超:《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9,页50。
    [2]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页24。
    [1]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见季羡林编:《胡适全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页297。
    [2]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页25。
    [3]濮清泉:《我所知道的陈独秀》,见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第7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页29。
    [4]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见林茂生等编:《陈独秀文章编选》(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页155。
    [1]吴虞:《读<荀子>书后》,《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页110。
    [2]吴虞:《读<荀子>书后》,《吴虞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页97。
    [3]郭湛波:《近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页57。
    [4]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页186。
    [1]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陈平原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页282。
    [2]鲁迅:《古书与白话》,《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214。
    [3]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页24。
    [1]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页878-879。
    [2]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47。
    [3]鲁迅:《七论“文人相轻”——两伤》,《鲁迅全集》(6),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405。
    [4]鲁迅:《北京通信》,《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51。
    [1]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4。
    [1]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页358。
    [1]鲁迅:《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页312。
    [1]唐文权、罗祸惠著:《章太炎思想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页26。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1—6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
    章太炎:《蓟汉三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章太炎著,傅杰校订:《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章太炎演讲,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
    章太炎著:《章太炎先生自定年谱》,上海:上海书店,1986。
    章太炎著,吴承仕藏:《章太炎论学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郭应传:《真俗之境——章太炎佛学思想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何成轩:《章炳麟的哲学思想》,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黄夏年编:《章太炎集·杨度集》(近现代著名学者佛学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姜玢编选:《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姜义华:《章炳麟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姜义华:《章太炎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姜义华:《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姜义华编:《章太炎语萃》,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金宏达:《太炎先生》,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李润苍:《论章太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刘凌、孔繁荣编校:《章太炎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倪伟编选:《章太炎生平与学术自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汤国梨编:《章太炎先生家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汤志钧:《改良与革命的中国情怀——康有为与章太炎》,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0。
    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
    唐文权、罗福惠著:《章太炎思想研究》,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唐振常:《章太炎吴虞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陶绪、史革新著:《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汪荣祖:《康章合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8。
    汪荣祖:《章太炎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91。
    王沉森:《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对儒学传统的冲击(1868-1919)》,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5。
    王有为:《章太炎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谢樱宁:《章太炎年谱摭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熊月之:《章太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许寿裳:《章炳麟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姚奠中、董国炎著:《章太炎学术年谱》,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张兵:《章太炎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张春香:《章太炎主体性道德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张昭君:《儒学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学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张振常编:《先哲精神——章太炎逝世六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杭州出版社,1996。
    章念驰:《沪上春秋:章太炎与上海》,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95。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88。
    章太炎纪念馆编:《先驱的踪迹——章太炎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文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章太炎著作编注组编注:《章太炎诗文选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朱维铮、姜义华编注:《章太炎选集》(注释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鲁迅:《鲁迅全集》(1-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辑录:《鲁迅辑录录古籍丛编》(1—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鲁迅研究室编:《鲁迅藏书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
    曹聚仁:《鲁迅评传》,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陈方竞:《鲁迅与浙东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
    冯光廉等编:《多维视野中的鲁迅》,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冯雪峰:《冯雪峰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胡风、萧军等著:《如果现代他还活着——后期弟子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黄健:《反省与选择——鲁迅文化观的多维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金宏达:《鲁迅文化思想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瞿秋白等著:《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李长之等著:《吃人与礼教——论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李城希:《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偏离、回归》,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李欧梵著、尹慧珉译:《铁屋中的呐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梁实秋等著:《围剿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廖师忠:《回归经典——鲁迅与先秦文化的深层关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林非:《鲁迅和中国文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柳亚子等著:《高山仰止——社会名流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陆文蔚:《鲁迅作品的修辞艺术》,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闵开德、吴同瑞著:《鲁迅文艺思想概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牛仰山:《中国近代文学与鲁迅》,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欧阳健:《中国小说史略批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史沫莱特等著:《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孙昌熙:《鲁迅“小说史学”初探》,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孙伏园、许钦文等著:《鲁迅先生二三事——前期弟子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孙伏园等著:《无限沧桑怀遗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田刚:《鲁迅与中国士人传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汪晖、钱理群等著:《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汪毅夫:《鲁迅与新思潮——论鲁迅留日时期的思想》,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王士菁:《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8。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王瑶:《鲁迅与中国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吴海勇:《时为公务员的鲁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吴俊:《暗夜里的过客:一个你所不知道的鲁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萧红、俞芳等著:《我记忆中的鲁迅先——女性笔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许广平:《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许广平编著:《鲁迅回忆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许怀中:《鲁迅与中国古典小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许寿裳著、马会芹编:《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一平等编:《二十一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下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张梦阳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990。
    张芸:《别求新声于异邦:鲁迅与西方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赵家壁等著:《编辑生涯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赵英:《籍海探珍——鲁迅整理祖国文化遗产撷华》,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郑欣淼:《鲁迅与宗教文化》,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郑欣淼:《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钟敬文、林语堂等著:《永在的温情——文化名人忆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周国伟编著:《鲁迅著译研究版本研究编目》,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周作人、周建人著:《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朱奇志:《龚自珍鲁迅比较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4。
    朱晓进:《鲁迅文学观综论》,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朱正、陈漱渝等著:《鲁迅史料考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日]伊藤虎丸著,李冬木译:《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日]伊藤虎丸著,孙猛、徐江、李冬木译:《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蔡尚思:《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陈来:《陈来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明远:《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陈平原:《陈平原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平原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少明:《儒学的现代转折》,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高俊林:《现代文人与“魏晋风度”:以章太炎与周氏兄弟为个案之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龚鹏程:《近代思潮与人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
    龚书铎:《近代中国与文化抉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延礼:《中国文学的变革:由古典走向现代》,济南:齐鲁书社,2007。
    郭延礼:《自西徂东:先哲的文化之旅》,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郭湛波:《近五十年来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何炳松:《淅东学派溯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何金彝、马洪林著:《康有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
    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
    胡维革:《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胡伟希编:《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宋教仁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长沙:岳麓书社,2005。
    黄彦、李伯新编:《孙中山藏档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季羡林编:《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姜义华、吴根梁、马学新编:《港台及海外学者论近代中国文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金冲及、胡绳武著:《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李华兴:《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
    林茂生等编:《陈独秀文章编选》,北京:三联书店,1984。
    凌宇编:《现代文学与民族文化的重构》,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刘勇:《中国现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结》,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三联书店, 2003。
    裴效维:《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彭晓丰、舒建华著:《“S会馆”与五四新文化的起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钱穆:《师友杂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
    任访秋:《中国近代文学作家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宋士堂、侯宜杰编:《近代中国人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北京:中华书局,1993。
    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78。
    魏义霞:《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
    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吴宏聪编:《中国现代文学与民族文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张岱年主编:《戴震全书》,合肥:黄山书社,1995。
    张光芒:《启蒙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张恒寿:《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张熙武编:《现代性中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
    张昭军:《传统的张力——儒学思想与近代文化变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绎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编:《吴稚晖先生选集》,台北,19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
    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德]尼采著,楚图南译:《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像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林毓生:《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
    [美]林毓生著,穆善培译:《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美]孙隆基:《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文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日]木山英雄著,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