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已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主要动力。世界各国通过高新技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和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地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和产业化程度成为了衡量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成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园区及各类创业服务中心相继建立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大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成都GDP比重日益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成都经济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及创新能力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人才总量的缺乏、结构的不合理,人才创新环境的不健全成为制约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根本在于创新,而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各类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相比传统产业而言,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各种生产要素中占据了关键的地位,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从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特点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完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增加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总量,调整人才结构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完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宏观创新和微观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意愿、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完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流动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在产业内的合理流动,促使成都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健康发展,正是本文写作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
     第一章绪论。首先,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论文写作意义进行了总结。一方面,对知识密集、知识型员工占主要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对促进成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次,对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概述。首先是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界定。明确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及其相关特点。其次是人力资源开发及其相关界定。明确了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定义、目标与途径。最后是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性概述。第一,明确了本文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的内涵与构成;第二,从知识型员工、非货币激励及人力资源流动三方面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进行阐述。
     第三章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首先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概述。主要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和开发区发展状况两个方面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及在成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结论,凸现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第一,从总量和结构上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队伍构成进行了分析;第二,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是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一,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入手,对其必要性进行分析;第二,从西部大开发和加入WTO两方面带来的机遇入手,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外部机遇进行分析。
     第四章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借鉴。本章主要从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引入、人力资源创新环境建设和人力资源流动体系建设三个角度入手,对世界范围内做的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解和学习,为提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做好准备。首先是美国硅谷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硅谷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好的地区,其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主要从硅谷高新技术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全面薪酬激励机制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环境建设两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其次是印度班加罗尔人力资源开发经验。班加罗尔是世界上软件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和成功的地区,其软件产业化程度很高。主要从班加罗尔在软件产业人才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体系以及促进人才流动的职业中介机构两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再次是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经验。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在台湾省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园区管理机构是创新网络建设的主导力量。这一点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似。因此,主要从新竹以园区管理机构为主导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体系入手,了解和学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在人力资源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应发挥的职能。同时,新竹以跨国团队为主的人才引入机制也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和使用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从三个角度对借鉴经验进行了小结,为后文提出对策和建议做好了准备。
     第五章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与建议。根据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特点,针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得出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首先是针对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以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主体,加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各层次人力资源培育。第一,以成都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加强研发创新型人才培育。研发创新型人才是知识型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研发创新的主体。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注重探索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以及构建研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第二,以成都高职院校为主体,加强实用型技术人才培育。实用技术型人才是高新技术产业操作层面的主要力量,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主力军。高职院校要正确定位,突出以应用为中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育。其次,针对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以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企业为主体,打造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开发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第一,有效地技术扩散平台和信息传递渠道,是人才整合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同时,有效地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新政策,使人才创新意愿的根本保障。因此,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机构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开发宏观环境建设:园区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建设、鼓励创新的人才政策和税收政策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信息网络和组织网络建设。第二,企业是人才创新的微观环境,也是提高人才创新能力的主体。因此,成都高新技术企业要结合知识型员工及其团队的特点,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员工股权激励体系和团队管理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意愿。同时,还要加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建立人才创新的长效机制。最后,针对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以政府为主体,加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流动体系建设。从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流动制度、供需主体市场观念、信息服务功能和市场法制化五方面着手,加强人力资源流动体系建设,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供保障。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有:第一,有侧重点地对硅谷、班加罗尔以及新竹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对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存在问题的解决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第二,将人力资源激励与知识型员工及其团队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员工股权激励体系和知识团队管理体系建设,对推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第三,从多方面提出了成都高新技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对推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economy in the world is based on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has become the power to promote the economy, and high-new-tech has been the lever to advance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new-tech industry depend on the innovation,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who carry the knowledge have the leading roles in the innovation. They are creative and they can contribute their intelligence to development of high-new-tech industry. It is same to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So,it is very important to development the human resources of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This paper does system study about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 some characters of high-tech and high-new-tech industry.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 some basic theories about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motivation、knowledge type staffs,and so on.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 Present situation of 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The fourth part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n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high-new-tech industry of American、India and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theories, especially the theories apply to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type staffs, and the problem on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and the experience on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high-new-tech industry of American、India and Taiwa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system of Chengdu high-new-tech industry is constructed about training、motivation and flowing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paper.
引文
2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23.
    3 吴国存,谢晋宇.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18.
    4 王忠明.人的暴利——新经济、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的另类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
    5 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51.
     6 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5.
    7 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6.
    8 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6.
    9 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
    10 张毅.去年高新产品进出口首超三千亿美元[N]经济日报.2005-01-13.5.
    11 王昌林.以高新技术引领经济增长[N].经济日报,2005-01-10.9.
    12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 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
    13 李晓元.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J].社会科学辑刊,2003,(01):29.
    14 刘英岩.基于人本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08):218.
    15 杨光、齐胜欣、刘永生.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33.
     16 杨卫. 从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演化看政府与制度创新[J].特区经济,2003,(10):23.
    17 程群,江卫东.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人力资本定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03):151.
    18 樊印龙. 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与激励因素整合[J].集团经济研究,2006,(05):216.
    19 陈云娟.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03):67.
    20 李成江,王春艳.知识型员工价值研究[J].企业活力,2006,(02):68.
    21 张志.知识型员工激励与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4):68.
    22 王焕霞.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20.
    23 李传裕.企业知识型和新员工的激励探讨[J]企业经济,2006,(03):39.
    24 冷钦.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15.
    25 孙成志.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30.
    26 胡宇辰.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66.
    27 韦克难.组织行为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349.
    28 王少军.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结构优化标准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03):83.
    29 陈立颖,张建洲.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初探[J].科技进步管理,2000,(11):93.
    30 戴逸飞.人才流失是高科技企业的一大风险[M].企业活力,2004.42.
    31 齐伟超.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的忠诚管理[J].领导科学,2004,(14):44.
    32 张克俊,张庆.成都高新区与国内先进高新区若干方面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04):69.
    33黄先明、肖 静.2001 年成都中高级人才严重短缺[N].四川日报, 2001-03-07.
     34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EB/OL].(2001-01-01)[2001-07-12].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1-07/12/content_38510.htm.
    35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的通知[EB/OL].(2002-02-10)[2002-02-10]. http://law.lawtime.cn/d657015662109.html/pos=0.
    36 孙红芹.借鉴美国硅谷成功经验 增强科技园区自我创新活力[J].工业技术进步,2000,(6):34.
    37 刘吉.硅谷的本质和五要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6):10.
    38 赵建业.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2006,(03):341.
    39 熊磊,赵光洲,赵立龙.论高新技术园区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3,(07):119.
    40 方卫华.硅谷高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中介组织[J]社会学研究,2001,(01):90.
    41夏海力,廖瑛.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对苏州市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6,(03):44.
    42 崔晓红.成都距班加罗尔有多远[J].新财经,2007,(01):55.
    43 陆履平,杨建梅.硅谷、班加罗尔 IT 产业成功之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5,(01):102.
    44 舒燕.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原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21.
    45 徐传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探讨[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11):46.
    46 嵇立群.政策与法规—新竹园区高科技产业的导向舵[J].特区经济,2006,(02):361.
    47 李志军.新竹科学工业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特色[J].科学与管理,2002,(1):22.
    48 史烽.构建科学园区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09):156.
    49 李晔、王舜.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03):120.
    50 [美]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硅谷和新竹的联系:技术团体和产业升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5):55.
    51 王彬彬.印度高度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63.
    52 黄治国.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6):95.
    53 左家奇.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7):20.
    54 耿明杰.高等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职业技术,2005,(07):52.
    55 陈琦,徐达,陈德棉,黄渝祥.我国十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J].科学技术管理,2000,(02):35.
     56 杨萍.国外科技园区成功经验分析与西部高新区机制创新[J]天府新论,2007,(02):46.
    57 李仕明、杨鸿谟、韩春林.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中的政府“服务”[J]研究和发展管理,1995,(05):16.
    58 张子林. 略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J].工业技术经济,2005,(06):23.
    59 仲崇盛. 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大趋向[J].理论探索,2006,(02):9.
    60 赵玉静. 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J].经济论坛,2006,(05):83.
    61 姜晓萍、侯军帮.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2006,(03):144.
     62 王勇.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6,(12):49.
    [1]许正中.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与发展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张耀辉.产业创新的理论探索:高新产业发展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孙成志.组织行为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韦克难.组织行为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胡宇辰.组织行为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6]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 2 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杨光,齐胜欣,刘永生.组织行为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8]吴国存,谢晋宇.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9]王忠明.人的暴利——新经济、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本的另类思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王金营.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11][美]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2]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3]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4]戴逸飞.人才流失是高科技企业的一大风险[M].企业活力,2004.
    [15]杨卫.2003:从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演化看政府与制度创新[J].特区经济,(10).
    [16]程群,江卫东.2005: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与人力资本定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03).
    [17]樊印龙.2006: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与激励因素整合[J].集团经济研究,(05).
    [18]陈云娟.2004: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经济与管理研究,(03).
    [19]王少军.2004: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结构优化标准探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03).
    [20]孙红芹.2000:借鉴美国硅谷成功经验 增强科技园区自我创新活力[J]工业技术进步,(6).
    [21]齐伟超.2004:高科技企业知识员工的忠诚管理[J]领导科学,(14).
    [22]张克俊,侯智龙.2003:成都与北京上海深圳高新区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产业,(08).
    [23]刘吉.2005:硅谷的本质和五要素[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06).
    [24]赵建业.2006:论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J].经济师,(03).
    [25]夏海力,廖瑛.2006:印度班加罗尔的经验对苏州市提升科技竞争力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03).
    [26]陆履平,杨建梅.2005:硅谷、班加罗尔 IT 产业成功之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01).
    [27]嵇立群.2006:政策与法规—新竹园区高科技产业的导向舵[J].特区经济,(02).
    [28]李志军.2002:新竹科学工业园的管理体制与管理特色[J].科学与管理,(1).
    [29]史烽.2005:构建科学园区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09).
    [30] [美]安娜李.萨克森尼安.1999:硅谷和新竹的联系:技术团体和产业升级[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
    [31]左家奇.2005: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7).
    [32]耿明杰.2005:高等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职业技术,(07).
    [33]张子林.2005:略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J].工业技术经济,(06).
    [34]仲崇盛.2006:当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大趋向[J].理论探索,(02).
    [35]赵玉静.2006: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与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J].经济论坛,(05).
    [36]姜晓萍,侯军帮.2006:我国人才市场机制构建中的障碍与对策探讨[J].四川大学学报,(03).
    [37]王勇.2006: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的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12).
    [38]陈琦、徐达、陈德棉、黄渝祥. 2000:我国十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J].科学技术管理,(02).
    [39]徐传波. 200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职能的探讨[J].计划与市场探索,(11).
    [40]方卫华. 2001:硅谷高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中介组织[J]社会学研究,(01).
    [41]王彬彬. 2006:印度高度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09).
    [42]黄治国. 2005:印度软件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06).
    [43]杨萍. 2007:国外科技园区成功经验分析与西部高新区机制创新[J]天府新论,(02).
    [44]熊磊、赵光洲、赵立龙. 2003:论高新技术园区内区域创新网络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07).
    [45]李晔、王舜. 2006: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03).
    [46]李仕明、杨鸿谟、韩春林. 1995: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中的政府“服务”[J]研究和发展管理,(05).
    [47]崔晓红. 2007:成都距班加罗尔有多远[J].新财经,(01).
    [48]张克俊、张庆. 2004:成都高新区与国内先进高新区若干方面的比较分析[J].生产力研究,(04).
    [49]李成江、王春艳. 2006:知识型员工价值研究[J].企业活力,(02).
    [50]李传裕. 2006:企业知识型和新员工的激励探讨[J].企业经济,(03).
    [51]张志. 2004:知识型员工激励与管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04).
    [52] 刘英岩.2006:基于人本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08).
    [53]李晓元. 2003:论“人力资源”的第一生产力作用[J].社会科学辑刊,(01).
    [54]陈立颖、张建洲. 2000:知识型人力资源开发初探[J].科技进步管理,(11).
    [55]王焕霞.知识员工的薪酬激励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56]舒燕.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人才流动问题的原因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
    [57]冷钦.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
    [58]王昌林.以高新技术引领经济增长[N].经济日报,2005-01-10.
    [59]张毅.去年高新产品进出口首超三千亿美元[N].经济日报,2005-01-13.
    [60]黄先明、肖 静.2001 年成都中高级人才严重短缺[N].四川日报, 2001-03-07.
    [61]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的通知[EB/OL].(2002-02-10)[2002-02-10].http://law.lawtime.cn/ d65701566 2109.html/pos=0.
    [62] 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2001-01-01)[2001-07-12].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1-07/12/content_38510.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