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俄汉语料的论辩性对话的语用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属于语用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性对话。论辩性对话是论辩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对话类型,属于阿鲁丘诺娃所划分的第三种对话类型(旨在做出决定或者辨明是非曲直的交换意见型对话)。
     论辩性对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语言学界对该对话类型的语用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本文将对论辩性对话进行语用分析,探讨其在言语行为、话轮结构、合情推理、语用评估标准和语用策略等多方面的语用特征。
     全文由绪论、五章主要内容和结论组成。
     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界定论文中的基本概念;第一章简述关于论辩和论辩性对话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运用最小论辩性对话的理论,分析论辩性对话中的话轮结构特征;第四章分析论辩性对话中的推理的语用特点,借用语用学理论,分析被传统形式逻辑视为“谬误”的推理形式——合情推理;第五章总结论辩性对话中经常使用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语用策略;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1、俄罗斯语言学家巴兰诺夫(A.H.(?))创立的最小论辩性对话理论具有普适性和概括性。该理论中的最小论辩对话意向结构分析模式为研究汉语论辩性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2、论辩双方的话轮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意向互动关系。依据意向结构的不同,在俄汉论辩性对话中可划分出平行型、连续型、回指型和离散型四种最小论辩性对话,这些意向结构模型准确直观地刻画了论辩双方的意向互动关系及其论辩的动态发展过程。
     3、合情推理虽然被传统形式逻辑视为“谬误”,但其在论辩性对话中被广泛使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评估标准,论辩性对话中推理的评估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标准,亦称为语用评估标准。它包括可接受性、相关性、充分性、义务性和明晰性五个方面的内容。
     4、依据语言表达手段的不同,最小论辩性对话中的宏观语用策略可分为步步为营策略、迂回策略和让步策略,微观语用策略分为预设策略、模糊策略、指代策略、称呼策略等类型。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用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日常交际中的论辩性对话,首次全面地揭示了论辩性对话中的合情推理的重要作用和推理的语用评估标准,系统地总结出论辩性对话中的宏观语用策略和微观语用策略。
     本文是基于我国论辩方面的语用整合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而进行的一次尝试。本文的研究使论辩性对话这个日常交际中随时随处都在使用的语言现象从语用维度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在应用层面上,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引文
[76]Austin, J.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77]Bach, K. Default reasoning:jumping to conclusions and knowing when to think twice[J]. Pacific philosophy quarterly 65,1984.
    [78]Brown, P, Levinson, S. 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79]Collins, A, Michalski. R. The logic of plausible reasoning:a core theory[J]. Cognitive science 13.1989.
    [80]Goffman, E. 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1967.
    [81]Grice, H. Logic and conversation[J]. Syntax and semantics 3:Speech acts.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5.
    [82]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and New York:Longman,1983.
    [83]Levinson, S. Pragmatic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84]Reiter, J. A logic for default reasoning[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3.1980.
    [85]Rescher, N. Plausible reasoning[M]. The Netherland, Assen:Van Gorcum & Company,1976.
    [86]Vershueren, J. Understangding pragmatics[M]. Beijing:Be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87]Walton, D. Fundamental of critical argumentation[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88]Wilson, D, Sperber,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86.
    [89]Wilson, D, Sperber, 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5.
    [90]奥斯丁·吉·弗里莱著,李建强译.辩论与论辩[T].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
    [91]陈旻.辩论中礼貌补救策略研究[J].《社科纵横》,2011(6)
    [92]陈文玲.法庭论辩中的礼貌策略与劝说[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
    [93]陈准,周建设.实用论辩艺术[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94]崔国鑫.语用视野下的会话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
    [95]崔卫.俄语对话统一体研究[J].《外语学刊》,1995(4)
    [96]道格拉斯·沃尔顿著,梁庆寅,熊明辉译.法律论证与论据[T].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97]樊明明.修辞论辩的机制[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98]樊明明.修辞论辩与非形式论辩[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99]樊明亚.形式逻辑(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0]方军霞.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
    [101]冯必扬.通往雄辩家之路——辩论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02]冯双.辩论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3]弗朗斯·凡·埃默伦,弗兰西斯卡·斯·汉克曼斯著,熊明辉,赵艺译.论辩巧智:有理说得清的技术[T].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104]弗朗斯·凡·埃默伦,罗布·荷罗顿道斯特著,施旭译.论辩交际谬误[T].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05]弗朗斯·凡·埃默伦,罗布·荷罗顿道斯特著,张树学译.批评性论辩——论辩的语用辩证法[T].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6]郭春燕.对话语篇的整合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107]何向东,袁正校.逻辑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8]何向东.逻辑学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9]何向东.新逻辑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1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1]贺寿南.法庭论辩的对话框架分析[J].《时代法学》,2011(6)
    [112]胡海娟.法庭话语研究综论综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1)
    [113]黄中建.论辩中的投其所好[J].《现代交际》,1997(6)
    [114]姜燕.实用论辩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115]蒋彰明.试论《大学语文》部分篇章的论辩艺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版)》,1989(1)
    [116]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17]李丽艳.沃尔顿谬误理论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3)
    [118]李鹏.辩论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119]李天道.中国论辩词名篇快读[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5.
    [120]李文彪.语言的圈套——论辩实战胜术[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121]李永成.论辩理论研究的新视角——沃尔顿新论辩术理论评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11)
    [122]李永成.论辩术当代复兴综述[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7)
    [123]李元授.辩论学(第2版)[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24]廖美珍.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25]廖美珍.法庭语言技巧[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26]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M].唐山:唐山出版社,1997.
    [127]刘建祥.论辩与智慧:能说善辩的诀窍[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128]刘景霞.话语理解的认知基础——意向性[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1(5).
    [129]刘培育.演讲、论辩与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0]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1]刘森林.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外语教学》,2003(3)
    [132]刘文辉.法庭问话中的语用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
    [133]刘运同.辩论赛中的纠错行为[J].《修辞学习》,2004(5)
    [134]卢玉芳.汉语反驳言语行为的缓和策略[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6)
    [135]马永侠.论证的一般规范与谬误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136]穆玉苹,周雪婷.自由辩论中的词汇衔接——谈“反逻辑”连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4)
    [137]潘庆云.跨世纪的中国法律语言[M].上海:华东理工出版社,1997.
    [138]潘庆云.中国法律语言鉴衡[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139]彭榆琴.日常辩论中推理结构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8)
    [140]钱进.论辩论赛自由辩论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141]秦俊红.评价理论与辩论赛话语[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3)
    [142]冉永平,张新红.语用学纵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3]塞尔.心、脑与科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44]施旭.论辩话语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3)
    [145]施旭.论辩计策的甄别[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1)
    [146]苏向荣.三峡决策论辩[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47]隋然.现代俄语语义及语用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8]孙淑芳.取效行为的界定、分类和表达手段[J].《外国问题研究》,2010(1)
    [149]谭明,陈大明.论法庭盘问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2003(5)
    [150]涂家金.当代西方论辩研究的三个视角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12(6).
    [151]王晨.辩论赛自由辩论阶段语用预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52]王国龙.佩雷尔曼新修辞学与法律论辩思想[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08(10)
    [153]王洁.法律语言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154]王少军.对话与论辩——-论孟子的对话言说方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155]王一婷.从话语分析角度看辩论中的重叠现象[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156]王志伟.批评修辞——论意识形态修辞批评模式[J].《新闻爱好者》,2012(14).
    [157]温仁白.论证理论研究:历史和现状[J].《外语教学》,2008(2)
    [158]武瑗华.从语用推理看反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
    [159]武瑗华.透过反驳话语看交际的对抗性[J].《外语学刊》,2008(4)
    [160]武宏志,丁煌.非形式逻辑论[J].《延安大学学报》,1992(3)
    [161]武宏志,刘春杰.“非形式逻辑”的概念及其义理[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a(6)
    [162]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3]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64]武宏志.“非形式逻辑”与“论证逻辑”——兼评刘春杰的论证逻辑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2000(1)
    [165]武宏志.非形式逻辑的核心概念:“论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2).
    [166]武宏志.非形式逻辑或论证逻辑:有效性[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b(3).
    [167]熊明辉,赵艺.语用论辩学派的论证评价理论探析[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4)
    [168]熊明辉.非形式逻辑的对象及其发展趋势[J].《中山大学学报》,2006b(2)
    [169]熊明辉.语用论辩术——一种批判性思维视角[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a(1)
    [170]徐盛桓.含意与合情推理[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171]徐盛桓.论荷恩的等级关系——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系列研究之十[J].《外国语》,1995(1)
    [172]徐世辉.《红楼梦》对话的论辩色彩[J].《红楼梦学刊》,1988(1)
    [173]徐翁宇.俄语对话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74]亚里士多德著,李匡武译.工具论[T].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175]杨路平.仪式性辩论中的礼貌策略[D].暨南大学,2006.
    [176]杨爽.汉语会话中的反驳现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
    [177]杨武金.逻辑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78]于运霞.语用论辩术的谬误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79]余培侠.大辩论——2002全国大专辩论会纪实与评析[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
    [180]袁影.修辞批评新模式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181]云红.西方修辞论辩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182]曾常红.汉语论辩语篇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2.
    [183]曾文雄.语用学的多维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184]张鲁昌.汉语模糊限制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5.
    [185]张树学.关于adhominem论证合理性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a(2).
    [186]张树学.论辩的语用辩证理论研究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b(9).
    [187]张文录.法庭论辩的基础素质[J].《河北法学》,2006(7)
    [188]张玉柱.话轮和对话统一体浅析[J].《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3)
    [189]赵传栋.论辩胜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90]赵传栋.论辩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91]周葆峰.论辩百法妙天下[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192]周建武.逻辑学导论——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193]周金业.论辩的语用思考[J].《阅读与写作》,2004(31)
    [194]周礼全.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95]周礼全.《逻辑百科辞典》[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196]周立英.特定语境与三段论的省略式[J].《齐齐哈尔师范大学学报》,1995(1).
    [197]周强.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和跨文化比较[D].福建师范大学,2011.
    [198]周群强,李晶.会话中的语用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