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往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文化交往论》主要研究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各民族或者国家发生在文化领域的交往实践活动的是否可能以及何以可能的问题,其核心议题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主要包含着“跨文化交往的现实何以可能?”、“不同文化是否可以被相互理解或可通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能否在现代性和全球化不断推进的21世纪获得新生与发展以及如何能够积极自觉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换和其转换的现实难题何在?”等具体问题,其特殊视角是解除人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所带给他们的观念阈限,主旨在于寻求以文化交往实现机制为基础的对存在于全球普遍交往实践中的中国文化顺应世界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合理建构。
     本文以为,文化交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作为交往主体的人自身的实践所致,表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方面的交互作用,它既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对文化交往的关注就是人类自从社会产生以来探索社会之谜、自我之谜的冰山一角。文化交往研究将回返到主体作为一定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存在而获得的真正区别于自然世界的特殊规定性这一深度,通过对它的合法性前提、现实困境及其实现机制等进一系列问题的梳理,来提升人类对于包括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认识和反思,这一课题的研究既以社会认识论的基本方法为前提,也必将对社会认识论的论域、对象和方法加以拓展和深化。
     本文共计六章。导言首先提出了文化交往作为问题得以提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得以展开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第一章,开篇致力于对论题“文化交往”的本质和内涵的界定。主要以学术界已经出现的相关提法和范畴为比照,在辨析文化与文明、文化与哲学、文化交往与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军事交往、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以及文明交往等区别的基础之上,提出笔者对于文化交往本质界定的解读,明确划定出研究对象的界限和范围。
     第二章,从历时态的角度系统梳理文化交往的历史进程,并在对文化交往的史实判断的基础之上提炼出文化交往的一般规定。本章立足于世界文化史,集中考察世界范围内人类文化交往的悠久历史,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古代农业时代(从远古到15世纪之前)、近代工业时代(从15世纪到19世纪)和现代信息时代(从19世纪至今天)这三个不同历史阶段文化交往概貌的勾勒与分析,找寻文化交往的基本形式、具体特征、主要规律以及社会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对贯穿于文化交往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即文化交往的自然局限、思想误区及其观念阈限等三个层面做基本的论述和阐释。
     第三章,着力从哲学本体论层面分析并试图挖掘文化交往存在的基本前提。本章首先从发生学意义上挖掘文化交往发生的历史原因、现实条件等问题,然后就文化交往实践中应当涉及到的社会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提出文化交往作为社会现象和生命现象而存在的现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就其作为人类努力寻求更加美好的生存生活之道的现实存在方式之一得以继续存在及其发生发展的可能性做了进一步的追问和探索。
     第四章,从共时态的角度指出并剖析了文化交往的几个理论难题和现实困境,即文化主体合法性问题及文化主体间沟通与理解可否通约的问题等。本章首先从文化主体确定的条件、自我意识及文化主体的现实建构等方面对文化体系代表者即文化交往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做出解答;接着在指出文化交往从可能到实现之间以及从理想到现实之间存在的难以逾越但又必须厘清和跨越的实践过程之基础上催生出对文化主体间沟通与理解可否通约的深层解读;最后在本章尾声将不同类型的文化交往实践所凸显的深度、广度及其复杂程度各异的现实难题清晰地展示给读者。
     第五章,在第三章对文化交往的本体论探源的前提下,再从认识论的视角就文化交往的现实困境进行哲学反思。文化交往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相互理解和认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主体的认识活动本身就存在着以主体——客体的方式进行的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以主体——主体的方式进行的对他者的认识等两种不同的形式,在包括物和同样具有主体性的他者这双重认识对象的认识活动中,文化交往实践的现实复杂性便由此清晰地凸显出来,尤其是不同文化的主体对于他者的认识如何转化成一种平等的理解和有效的交往。为了揭开这类复杂性问题之谜,本章就从文化交往实践过程中涉及到的交互主体性问题、文化交往的哲学解释学层面的问题定位以及文化交往实践中的几个主要关系在内的三个层面展开分析,努力挖掘文化交往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困境的认识论视角下的可能性根源。
     第六章,对全球普遍交往实践中的中国与外域文化交往的概貌、问题和建议等问题进行一种“回归”中国现实的反思和观照。和世界其他任何一个努力追求进步繁荣的民族、国家一样,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灿烂文化的中国面对的是一个与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承载着不同文化理念的各文化体系进行交往的现实与未来,这绝非易事。上述基于历史分析之上的关于文化交往的现实困境和实践机制的认识虽然远远没有展开,也一定还存在着许多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但是,它的确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及其现实具在的文化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巩固、发展与繁荣需要在势不可挡的与外域文化交往的实践进程中找到生长的活力与空间,本章紧承前文,期望仅具阶段性的思考和尚不充分的论述能够为开启和深化“文化交往的中国之路”这一极具变动性的复杂研究有些许启发,而这也恰恰是本文立论的根本落脚点。
     最后在结语部分,展望未来,指出人类文化交往应当在逐步文明化的进程中走向最终成熟。文化交往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全人类的自由与和谐,而这也恰是它走向最终成熟的标志。人类文化交往的文明化理当是全人类智慧、善良和爱心的持续不断积累的共同结晶,和睦与和谐是人类的理想境界,自尊和尊他是人类的文明愿望。尽管在人类文化日益普遍交往的现实境遇中,不和睦与不和谐、自卑与排他始终是人类这种理想境界与文明愿望的伴随者,但是,文化交往的逻辑是文化主体间在疏远与亲近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的前提下每一方都在抱着对异己文化尊重宽容的广阔胸怀和对异己文化充满智慧的合理判断、成熟应对基础之上的对人类共同理想的不懈追求。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sets the target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s:Are the ongoing communicational practice among all the nations and countries worldwide possible? And How is this possible? The central topic is "How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construct and understand meaning system?" most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concrete topics:"Is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ssible?", "Is different cultures mutually understandable? Or say, commensurable?", "whether the countries and their cultures gain their new lives in the 21st century when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re taking their way? ". The unique perspective is to remove the conceptual limen brought by the cultural which people come on. The main interest is to construct the Chinese culture proper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izing mechanic to acclimatize to the global modernization progress and to China's characteristic Socialist cause.
     We tak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be one of the human social practices,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he communicating agents' including not only the communication among agents and also communicating among countries and nations. This research will go back to the unique given things acquired by the agent through her idiographic existence and thus known from nature. The legitimacy premise, practical plight, and actualizing mechanic are summariz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world including human world and natural world is promoted.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 basic social epistemological methods, and will widen and deepen the domain, object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epistemology.
     There are totally 6 chapters, with a introduction raising the problem,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logic and methodology.
     In the 1st chapter, we take up with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ccording to the already existed suggestions and concepts, via an analysis through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cultural, economical, political, military, communication, and material, spiritual and civilizational communication", we put forward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ras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gives a clearly defined domain of my research.
     In chapter 2, we systematically cards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a diachronical point of view, and on this base, we draw a general definition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chapter is established in the history of world's cultural history, and focus on the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e.,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gricultural age (from the remote antiquity to 15th century), industrial age (15-19th century) and information age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to today). Through a outline and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picture of the three ages, we try to find the basic forms, the concrete figures, the main rules and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ee key pronging problems are elementarily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In chapter 3, we try to analysis and dig the existential bas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a ontological level. Firstly, we mine historical causes, and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the happening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a genetical point of view. Then we briefly analyze the social-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remises, and bring forward the substantial base for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be a social and vital phenomenon. On this base, we launch a further examination and exploration.
     In chapter 4, we identify and analyze sever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light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from a synchronical point of view, i.e., the legitimacy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subject, and the possible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subjects. Firstly, we answer the formal by establishing conditions, self-consciousness and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spokesman, to say,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mmunicating agents. And then, we give a deep explanation of whether the ex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among the agents commensurable. At last, we giv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depth, scope,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that the different communicational practice types illustrate.
     In chapter 5, we give a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practical plight from a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ase of chapter 3, the ontolog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among different agents. From a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 knowing include two different side, knowing of the objective things and knowing of other persons, both in a subject--object mod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practice shows its complexity in this via-objects epistemological function. To uncover this riddle of complexity, in this chapter we try to mine the possible epistemological root of the practical plights of the real communicational practice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layers:inter-subjectivity problem involved in the real communicating process, the identity of some problems in a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 level, and several main relations in the communicating process.
     In chapter 6, a "return analysis" is given as to the re-thinking and re-deeming of China's reality. With a rich cultural heritage, China is fac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ith all cultures through out the world. That is not easy. The abov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light and realizing mechanic, though far from its mature form, can surly make significant suggestions on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volved. Chinese culture was found its vegetal vigor and space to its solidification, development and flourish in the inundate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cultures. In this chapter we meant to begin and deepen "Chinese wa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a highly changeable and complex research program, although my reasoning and discussion is neither conclusive nor sufficient. This is just the standpoint of my dissertation.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8页。
    ①[英]布赖恩·特纳编,李康译,社会学理论指南(第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页。
    ②Williams,R.Culture.London:Fontana.1981:29.
    ③Williams,R.Culture.London:Fontana.1981:11-12.
    ④Williams,R.Culture.London:Fontana.1981:13.
    ①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周玉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Hall,E.T.The Silent Language(1959:191)
    ①托马斯·哈定等,文化与进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①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2-213。
    ② M.J.Herskovits, Cultural Relativism, New York Vintage BKS,1972, p.15.
    ③ M.J.Herskovits, Cultural Relativism, New York Vintage BKS,1973, pp.32-33.
    ④ F.Boas,Race,Language and Culture,New York Free Press,1940,p.266.
    ①斯宾格勒:西方的末落[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81页。
    ②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三联书店1988年出版,第206页。
    ③ Bryjak,G.J.and Soroka,M.P(1994), Sociology:Cultural Diversity In a Changing World. Masachusetts:Simon &Schuster,Inc. p.58.
    ④[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①顾建光:文化与行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①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麦克尔·卡里瑟斯:《我们为什么有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②尼古拉斯·布宁和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引自吴传华,《文明交往论》简介[J],西亚季刊(双月刊)2003年第2期,第36页。
    ②胡适文存(二),读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158-177页。
    ③季羡林,学海泛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①季羡林,学海泛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②季羡林,学海泛槎[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页。
    ③费孝通,《费孝通全集》2001年第15卷第284页。
    ④摘自《北大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①汤一介,《学术月刊》2002年第9期,第35页。
    ②衣俊卿,《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的文化境遇》[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总第138期第13页。
    ③衣俊卿,《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哲学研究述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0卷第1期,第72页。
    ①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①欧阳康,西安讨论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动态》1991年第7期,第11页。
    ②欧阳康,文化研究方法的反省与探索——“长安·东亚·环太平洋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拾贝[J],《哲学动态》1989年第8期,第13-14页。
    ①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Jiang Tianji, "The problem of relativism", Cultural and Modernity, Eliot Deutch edi.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p.173.
    ①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范岱年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第V页。
    ②库恩:《必要的张力》,纪树立、范岱年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第332页。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陈序经,《文化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③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④[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M],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①阮炜,文明的表现:对5000年人类文明的评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53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7-48页。
    ③[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7页。
    ④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⑤孙秋云,“文明”:内涵及其变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的探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0卷第2期,第50页。
    ⑥梁漱溟,东西文化与哲学[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0-61页。
    ①[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刚[M],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3页。
    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上)[M],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05-309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6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59年中文新1版,第53页。
    ②冯利、覃光广编,《当代国外文化学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页。
    ③李群山,张朝举,“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理论探索》2005年第5期,第20页。
    ①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①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M],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05页。
    ②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1版,第3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中文1版,第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中文1版,第363页。
    ①《斯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294页。
    ① 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7.
    ② Lewis, Social Anthropology in Perspective:The Relevance of Social Anthropology,2ndedn.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287.
    ③ Miller, David. On Nationality. Oxford:Clarendon.1995:19.
    ①转引自苏国勋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页。
    ② Balakrishnan, Gopal, ed.1996. Mapping the N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96:282.
    ③ Hastings, Adria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hood:Ethnicity,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14-18.
    ①转引自苏国勋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19页。
    ②转引自苏国勋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21页。
    ①www.docin.com/p-13375217.html.
    ②Gellner,Ernest.Nations and Nationalis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140.
    ①转引自苏国勋等著,《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
    ①Gellner, Ernes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3:56.
    ①参见肖恩·麦克布莱德等:《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63-67页。
    ①阿尔君·阿帕杜莱:《全球文化经济中的断裂与差异》,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21-522页。
    ①转引自刘阁春、黄学锋、卢璟,《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①参见刘阁春、黄学锋、卢璟,《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2页。
    ①参见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81-282页。
    ②参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丝绸之路综合考察1988年从西安开始,《光明日报》,1987-12-27.
    ①陈勇,《哥伦布开启的海道大通与世界交往》,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编印,拉美研究通信(武汉),1992(25-26):4
    ①张星娘,《中国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参见:古代中国与欧洲之交通(五),北京华书局1997年版,第373页。
    ②参见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294页。
    ①转引自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②转引自陈佛松,《世界文化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①《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页。
    ①《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
    ①参见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第2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4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5页。
    ②《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③《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5页。
    ①[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9页。
    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近现代科学史研究室编著,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7-258页。
    ②(爱尔兰)肖恩·麦克布赖德主编,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出版公司第二编译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65-166页。
    ③(爱尔兰)肖恩·麦克布赖德主编,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出版公司第二编译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391-393页。
    ①亚非会议文件选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5年版,第55页。
    ②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版,第540-541页。
    ①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2年版,第5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①转引自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0页。
    ①参见姚介厚,《跨文化交往和世界闻名共同进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37卷第4期,第21-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7页。
    ①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8页。
    ①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4月。
    ②阳信生,《曾廉的生平与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卷第6期,第830-833页。
    ①《马克巴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①雨果,《怪面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5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32页。
    ①陈佛松,《世界文化史》(第二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59-660页。
    ②刘阁春、黄学锋、卢璟,《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刘阁春、黄学锋、卢璟,《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①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2页。
    ②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①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①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总序[M],经济报出版社1997年版。
    ①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①转引自陆玉林,东亚的转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5页。
    ①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4卷第02期,第158页。
    ①参见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①[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① Bhikhu Parekh,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 pp.336.
    ② World Commission on Culture and Development,1995, p.54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1998)——文化、创新与市场》,第39页。
    ③转引自斯塔夫里阿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①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1979年版,第124页。
    ①鞠实儿:《逻辑学的问题与未来》,中国社会科学[J],2006(6):54.
    ②江天骥:《相对主义问题》,世界哲学[J],2007(2):33.
    ①姚大志:《现代之后》[M],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55页。
    ② Bernard Williams, Moral Luck[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3.
    ③[英]伯纳德·威廉斯,徐向东译,《道德运气》[M],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李德顺:《人类思维面临变革》,《江苏大学学报》2003年第1辑。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②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2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L·A·怀特:《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沈原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②宾克莱:《理想的冲突》,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页。
    ①王逸舟:《世界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②许知远:《我们为什么落后》,载许知远主编,《后9·11世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①程光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①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与交流》,《读书》1998年第11期,第3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1页。
    ①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2007(4):44-48
    ①Lin Yutang, A History of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36:100
    ①狄尔泰:《精神科学导论》
    ①Andrew Edgar,Habermas:the key concepts,New York,Routledge,2006,74.
    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页。
    ①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03页。
    ②拉里·A·萨默瓦等:《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
    ②[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③转引自[英]特伦斯·霍克斯著:《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①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①[美]戴维·林格:《哲学解释学<编者导言>》,参见《哲学解释学》,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7页。
    ①李鹏《政府工作报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8年3月25日,http://www.people.com.cn/3383/33836/34144/34194/2546989.html
    ①程刚等:《妖魔化报道比例下降,经济类型话题明显增多--中国媒体如何写中国》,《环球时报》,2006年6月28日第1版,转引自崔婷:《全球化下背景下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9月,中国期刊网。
    ①陈立旭:《市场逻辑与文化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①傅腾霄,陈定家:《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危机》[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第205页。
    ①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蔡利民,李成旺:《当代文化哲学建构:何以可能与路径展望--“2008全国文化哲学论坛”学术研讨论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第7期,第104页。
    ①欧阳康:《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与文化心态--21世纪中华文化的战略选择》[J],学术月刊2009年9月,第9-10页。
    ②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参见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zhongguodepinge/1.shtml
    ①杜小安:《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建设》[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11页。
    ②蔡利民,李成旺:《当代文化哲学建构:何以可能与路径展望--“2008全国文化哲学论坛”学术研讨论综述》[J],哲学动态,2008年第7期,第104页。
    ①[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下册,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776页。
    ①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②罗素:《中西文明的对比》[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①吴传华:《文明交往论》简介,《西亚非洲》(双月刊)2003年第2期,第36页。参考彭树智:《文明交往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苏)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12](苏)达夫理扬.技术·文化·人[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13](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自由[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14](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5](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6](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
    [1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0](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1](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2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2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4](德)马克斯·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 1997.
    [25](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26](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7](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8](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9](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0](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1](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32](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4](德)萨克塞.生态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35](德)裴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6](德)奥伊肯.生活的价值与意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7](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8](德)曼弗雷德·弗兰克.个体的不可消逝性[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9](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刁承俊译. 生命直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40](德)哈拉尔德·米勒.郦红等译.文明的共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1](德)理查德-D-刘易斯.关世杰等译.文化的冲突与共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42](德)赖纳·特茨拉夫.吴志成、韦苏等译.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43](德)赫尔穆特·施密特.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4](德)马克斯·舍勒.罗悌伦等译.价值的颠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5](德)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46](德)迪特·森格哈斯.张文武等译.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4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齐世荣等译.西方的没落[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48](奥)弗洛伊德.傅雅芳、郝冬瑾译.文明及其缺憾[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
    [49](奥)弗洛伊德.杨韶刚译.一个幻觉的未来[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50](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1](匈)卢卡奇.理性的毁灭[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2](荷兰)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3](荷兰)佛克马、伯顿斯.王宁等译.走向后现代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4](瑞士)鲍亨斯基.当代思维方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5](比)尼科利斯、普里戈京.探索复杂性[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56](加)查尔斯·泰勒.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根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57](英)C.P.斯诺.纪树立译.两种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58](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9](英)拉尔夫·达仁多夫.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0](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61](英)麦克尔·卡里瑟斯.我们为什么有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
    [62](英)艾森克.[爱尔兰]基恩.认知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3](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方东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4](英)安东尼·吉登斯.李惠斌,杨雪冬译.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65](英)安东尼·吉登斯.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6](英)厄内斯特·盖尔纳.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67](英)吉姆·麦克盖根.桂万先译.文化民粹主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8](英)约翰·汤林森.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9](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司艳译.认同的空间[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0](英)戴维·赫尔德.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72](英)埃蒙德·利奇.郭凡、邹和译.文化与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3](英)基辛.文化·社会·个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74](英)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5](英)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76](英)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77](英)乔治·科林伍德.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8](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9](英)怀特海.韩东辉等译.思想方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0](英)布莱恩·特纳.李康译.社会学理论指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1](英)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2](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与厄本对话录[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
    [83](日)池田大作等.21世纪的警钟[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84](日)池田大作、(英)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85](法)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86](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7](法)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88](法)利柯.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9](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90](法)德波.景观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1](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2](法)阿尔芒·马拉特.陈卫星译.全球传播与文化霸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93](法)阿尔德伯特.蔡鸿滨译.欧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94](法)安田朴.耿昇译.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5][意]佩奇.世界的未来[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96][意]维科.新科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97](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98](美)怀特.文化的科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99](美)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0](美)恩伯等.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01](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2](美)房龙.宽容[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103](美)哈定.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104](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06](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107](美)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8](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9](美)L.J.宾客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10](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1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12](美)米萨诺维奇.人类处在转折点[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11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4](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15](美)爱德华·威尔逊.人类的本性[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
    [116](美)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17](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18](美)大卫·雷·格里芬.鲍世斌等译.超越解构-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19](美)奈斯比特.90年代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20](美)M.E.斯皮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21](美)弗洛姆.追寻自我[M].台湾:台湾志文出版社,1985.
    [122](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123](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思想无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24](美)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
    [125](美)约瑟夫·阿伽西.邬晓燕译.科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126](美)林恩·桑戴克.陈廷璠译.世界文化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27](美)普洛格等.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28](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29](美)乔治·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0](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3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32](美)弗兰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3](美)约翰·汤姆林森.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4](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胡亚敏等译.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35](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三好将夫.马丁译.全球化的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36](美)约翰·罗尔斯.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7](美)罗纳德·斯考伦、苏珊·斯考伦.施家炜译.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38](美)德伯里.王民等译.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139](美)杜维明.文明的冲突与对话[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140]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41]欧阳康.社会认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42]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43]欧阳康.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144]欧阳康.对话与反思-当代英美哲学、文化及其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5]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46]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47]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48]李德顺.哲学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49]李德顺、马俊峰.价值论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150]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实践价值丛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51]李德顺.家园-文化建设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5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53]韩庆祥.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54]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55]韩庆祥.建构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图景[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156]高清海.哲学与主体自我意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157]邓晓芒.思辨的张力[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58]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5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60]姚介厚、李鹏程、杨深.西欧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61]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162]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3]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阴滞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4]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5]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66]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167]刘奔.当代思潮反思录[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168]陈筠泉、刘奔.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69]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70]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71]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172]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173]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4]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175]王治河.扑朔迷离的后现代游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76]刘晓枫.现代社会性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77]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78]徐有渔.语言与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79]马戎、周星主编.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0]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1]田丰.文化进步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82]刘伟胜.文化霸权论[M].保定: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183]俞可平.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84]俞可平主编.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85]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6]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87]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88]林就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89]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90]陈锐.中西文化的振荡与循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91]司马云杰.文化悖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
    [19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193]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M].北京:人民文艺出版社,2008.
    [194]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195]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96]解光云.世界文化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97]邹广文.文化·历史·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98]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99]邹广文.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00]邹广文.当代文化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01]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的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2]李鹏程.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03]彭树智.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04]任平.交往实践与主体际[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205]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交往实践观的历史视域与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06]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07]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08]费孝通、[法]德里达编.中国文化与全球化:人文讲演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09]方克立、郭少棠等主编.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0]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1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12]张岱年.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9.
    [213]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14]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15]陈佛松.世界文化史概要[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16]裔昭印.世界文化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7]刘阁春、黄学锋、卢璟.文化的交流与文明的进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218]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19]张国刚、吴莉苇.中西文化关系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20]周穗明.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21]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222]王书明、万丹.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23]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24]王才勇.中西语境里的文化述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25]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26]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27]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28]王晓德、张晓芒.历史与现实:世界文化多元化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29]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30]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31]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0.
    [232]严春友.文化全息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2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
    [2]张晓芒.文化交往中的资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3]付秀华、王佳.全球化背景下对跨文化前提的哲学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08(05)
    [4]彭富春.文化危机与文化本性[J].学习月刊,2005(01)
    [5]李群山、张朝举.“文化哲学”与“哲学文化”[J].理论探索,2005(05)
    [6]王元化.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对话[J].文史哲,2002(02)
    [7]何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哲学走向[J].学术月刊,2001(03)
    [8]刘大椿.科技与文化整合的两个问题-对传统文化与西方化的反思[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9]张俊.跨文化交往:多元化模式与普世性价值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10]姚介厚.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4).
    [11]姚介厚.“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J].国外社会科学,2001(05)
    [12]黄旭东、杨生平.文化全球化的双重逻辑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09(05)
    [13]丰子义.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理论视野,2009(09)
    [14]马俊峰.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J].理论视野,2009(09)
    [15]邮正.文化发展与研究的创新途径[J].理论视野,2009(09)
    [16]任平.文化矛盾:现状与出路[J].理论视野,2009(09)
    [17]邹广文.重视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竞争力[J].理论视野,2007(11)
    [18]邹广文、蔡利民.从文化哲学视角看中国人的终极关怀[J].天津社会科学,2009(05)
    [19]刘爱真.跨文化认知能力与国际化交往[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20]路宪民.论跨文化交往中的非语言沟通[J].社科纵横,2005(05)
    [21]傅长珍.文化与哲学的整合-论张岱年先生早期的哲学文化观[J].学海,2001(01)
    [22]何中华.原始文化与哲学-一种发生学的考察[J].学术月刊,2002(03)
    [23]蔡德贵.季羡林的多元文化观和文化交流论[J].齐鲁学刊,2003(01)
    [24]陈中立.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来自其特殊性[J].学术研究,2002(09)
    [25]高秉江.中西哲学与文化的主体间性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6(01)
    [26]欧阳康.当代中国文化建构的资源与价值取向-评有关“复兴国学”的争论[J].哲学研究,2007(10)
    [27]欧阳康.文化研究方法的反省与探索[J].哲学动态,1989(08)
    [28]欧阳康.西安讨论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哲学动态,1991(07)
    [29]欧阳康.“文化围城”及其超越[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01)
    [30]欧阳康.跨文化的隔障、误解及其超越[J].哲学动态,1997(02)
    [31]欧阳康.跨文化理解与交往[J].社会科学战线,1997(06)
    [32]欧阳康.现代化的“围城”及其超越-兼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及其启 示[J].求是月刊,2003(01)
    [33]欧阳康.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与文化心态-21世纪中华文化的战略选择[J].学术月刊,2009(09)
    [34]刘奔.交往与文化[J].中国社会科学,1996(02)
    [35]刘奔.文化研究中的哲学历史观问题[J].思想战线,2007(02)
    [36]刘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问题[J].思想战线,2006(01)
    [37]刘奔、李金齐.关于文化安全的几点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5(10)
    [38]刘奔.文化自觉问题探讨主持人言[J].思想战线,2007(02)
    [39]刘景钊、刘奔.文化危机与文化安全-刘奔研究员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6(01)
    [40]张志伟.跨文化的哲学对话如何可能[J].学术月刊,2008(05)
    [41]何一、青萍.文化势差、质差与文化流动的历史诠释[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42]方世南.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多元并存与双向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04)
    [43]刘久清.文化民族主义的困境与出路-一个社会文化的观点[J].世界民族,2001(06)
    [44]李玉林.论文化交流与创新[J].求实,2007(02)
    [45]邱仁富.文化共生与和谐文化探幽[J].学术交流,2007(11)
    [46]李佩环.论文化交往的主体实现机制[J].江淮论坛,2007(05)
    [47]李佩环.文化混合化:全球化时代文化交往的新趋向[J].现代哲学,2008(03).
    [48]李明明.论国际关系中的“文化曲解”[J].现代国际关系,2006(05)
    [49]周文彰.精神交往与认识活动[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02)
    [50]王海洋.虚拟交往反思:延展文化哲学的时代维度[J].河北学刊,2007(02)
    [51]陈玉霞、李学丽.信息技术视域下的“世界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1)
    [52]王才勇.文化间性问题论要[J].江西社会科学刊,2007(04)
    [53]夏莹、靳凤林.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J].浙江学刊,2002(06)
    [54]邹广文、夏莹.文化主体、环境与态度-从中西文化交流看文化交流的主体间性及其原则[J].求是学刊,2003(07)
    [55]张锦智、秦永雄.主体间性问题与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J].理论探索,2002,5(04).
    [56](美)乔治F·麦克林.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宽容精神[J].邹诗鹏译.求是学刊,2005(01)
    [57](美)w·麦肯纳.客观性与交互文化的经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01)
    [58]朱鲁子.试论交往方式变迁与思维方式转型[J].哲学动态,2002(04)
    [59]张静、马振清.全球合理交往的根基:文化理解与价值共识[J].学习与探索,2002(04)
    [60]苗春风.全球化时代人类文化交往实践的价值取向[J].社科纵横,2006(02)
    [61]张晓芒.文化交往中的公理问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62]姚燕.跨文化的文本理解与交往[J].哲学动态,2004(05)
    [63]汤一介.“全球伦理”与“文明冲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01)
    [64]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65]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下的文化超越[J].人民论坛,2008(16)
    [66]汤一介.和而不同与文明共存[J].名人传记,2009(02)
    [67]汤一介.论新轴心时代的文化建设[J].探索与争鸣,2004(01)
    [68]汤一介.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进步[J].中国文化研究,2002(03)
    [69]汤一介.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发展[J].中国文化研究,2000(01)
    [70]汤一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J].中国文化研究,2000(04)
    [71]汤一介.略论百年来中国文化上的中西古今之争[J].中国文化研究,2001(02).
    [72]汤一介.和而不同文明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原则[J].文明,2002(10)
    [73]汤一介、傅丽.全球关注的三个人文问题[J].学习月刊,2002(02)
    [74]汤一介.中国文化对21世纪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J].文艺研究,1999(03)
    [75]乐黛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重构[J].文史哲,2008(03)
    [76]乐黛云.中西跨文化研究五十年[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9(04)
    [77]乐黛云.文化自觉与中西文化会通[J].河北学刊,2008(01)
    [78]乐黛云.文化自觉与文明共存[J].社会科学,2003(07)
    [79]乐黛云.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发展年[J].社会科学辑刊,2002(01)
    [80]王南湜.关于新世纪价值趋同与价值多元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1(01).
    [81]王南湜、刘悦笛.交往方式的革命-互联网的社会后果[J].学术研究,2003(05).
    [82]王南湜.文化“精神还乡”的意蕴[J].社会科学辑刊,2002(06)
    [83]王南湜.文化契合、文化融合与文化重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J].理论视野,2009(01)
    [84]王南湜.重建亲切的精神家园[J].求是学刊,1999(06)
    [85]王南湜.论哲学思维的三种范式[J].江海学刊,1999(05)
    [86]邴正.当代文化发展的十大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1994(01)
    [87]任平.在新全球化语境中引领文明对话和思想撞击[J].江海学刊,2004(01)
    [88]任平.论建设一个良序治理的差异性社会[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04)
    [89]任平.迈向21世纪的人类中心视界:交往实践观[J].江海学刊,1996(02)
    [90]任平.交往的困境:模式演变及其趋向[J].开放时代,1996(05)
    [91]任平.论认识交往关系的科学认识论功能[J].江苏社会科学,1993(01)
    [92]任平.交往实践观:全球正义论的哲学视域[J].思想战线,2007(04)
    [93]任平.交往实践辩证法:对立向度与范畴体系[J].哲学动态,1999(05)
    [94]任平.主题、交往与交汇点:生存哲学转向的三重意义[J].哲学研究,2001(12).
    [95]李德顺.中国人的文化觉醒-60年亲历沧桑[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02).
    [96]李德顺.价值观的“主流”与“边缘”[J].人民论坛,2010(05)
    [97]李德顺.价值论研究的现实意义[J].学术探索,2009(04)
    [98]李德顺.超越“两极对立”的文化出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99]李德顺、孙伟平.“文化沙漠化”的预警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急迫[J].河北学刊,2003(04)
    [100]李德顺.21世纪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3(01)
    [101]李德顺.面对全球化的我国文化价值观定位[J].党政干部学刊,2004(03)
    [102]李德顺.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人文精神(笔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06)
    [103]李德顺.全球化与多元化-关于文化普遍主义与文化特殊主义之争的思考[J].求是学刊,2002(02)
    [104]陈先达.“文化热”的唯物史观透视[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105]陈先达.论普世价值与价值共识[J].哲学研究,2009(04)
    [106]陈先达.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01).
    [107]韩庆祥、王勤.从文艺复兴“人的发现”到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思”-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6).
    [108]韩庆祥.韩璞庚等:《全球化与价值冲突》[J].学海,2003(03)
    [109]韩庆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8(11)
    [110]韩庆祥.寻求对人生命运和心灵世界的合理解答[J].郑州大学学报,2001(01).
    [111]衣俊卿.全球化的文化逻辑与中国文化境遇[J].社会科学辑刊,2002(01)
    [112]衣俊卿.双重文化背景中哲学理性的位移[J].开放时代,2001(03)
    [113]王中江.“新旧之辨”的推演与文化选择形态[J].中国社会科学,1999(04)
    [114](英)斯图亚特·霍尔.李庆本译.多元文化问题的三个层面与内在张力[J],2007(03)
    [115]陈刚.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116]吴莉苇.论文化交流中的误读与创造[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117]衣俊卿.论文化危机和文化批判[J].求实,2002(06)
    [118]衣俊卿.论文化转型的机制和途径[J].云南社会科学,2002(05)
    [119]钟淑洁.文化交往和文化主权[J].长自学刊,2003(06)
    [120]裘禾敏.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J].浙江社会科学,2008(03).
    [121]周朗生.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及其现代启示[J].广西社会科学,2005(11).
    [122]张震.文化相对主义在当前的诸种面相及其批判[J].学术月刊,2004(04).
    [123]刘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问题-论“文化全球化”的观点和价值趋向[J].哲学研究,2007(05)
    [124]苗伟.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文化环境的本体论维度[J].思想战线,2010(01).
    [125]邴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矛盾及文化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08(02).
    [126]陈菊、李淑梅.全球化时代交往的哲学透视[J].理论与现代化,2004(01).
    [127]彭萍萍.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交往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 义,2007(02).
    [128]林剑.论人的社会交往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04).
    [129]思竹.走向跨文化解释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130]刘士林.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考量与阐释[J].江海学刊,2009(01).
    [131]江天骥.主体性与西方文化[J].学海,2001(04).
    [132]史璞、夏冰.后现代、全球化与多元文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33](美)阿瑞夫·德里克.全球化的现代性、文化及普世主义的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134]杜仕菊.在多元文化碰撞中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J].理论探索,2007(02)
    [135]朱葆伟等.交往·主体间性·客观性[J].哲学研究,1992(01).
    [136]高清海.人类正在走向自觉的“类存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01).
    [137]杨宜音.自我及其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8(06).
    [1]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M].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1.
    [2]Macltindel H.. Democratic, dean and Reality. New York:Norton,1962.
    [3]Anthony Giddens. Runaway world:how globalization is reshaping our lives. London:Profile,2002.
    [4]Burton Gellman. Keeping the U.S, First; Pentagon Would Preclude a Rival Superpower, the Washington Post, March 11,1992.
    [5]Oleg Shchedrov. Russia will counter U.S. mimile shield:Putin,Reuters, April 27, 2007.
    [6]Edward. T. Hal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2.
    [7]Bush offers Putin olive branch over shield-Kremlin, Rtutera, March 28,2007.
    [8]William Bloom. Person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9]G?Simmel.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978.
    [10]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M].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1]Alba, Richard & Victor Nee. "Rethinking Assimilation Theory for A New Era of Immigration."I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Volume 1997,31:4.
    [12]Steve Fuller. Social epistemology Bloomington, Ind.: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c1988.
    [13]Anderson, Kay J.1995, Vancover's Chinatown, Racial Discourse in Canada, Montreal & Kingston:McGill Queer's University Press,1875-1980.
    [14]Castles, Stepen & Mark J. Miller 1993, The Age of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the Modern World, Hound mills:MacMillan Press.
    [15]Gordon, Milton M.1964, 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Huntington, Samuel P.1993,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
    [17]Kallen, Horace. Culture and Democracy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Boni and Liveright,1924.
    [18]Jacobson, David. The Immigration Reader, America in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1998.
    [19]Joppke, Christian. Multiculturalism and Immigration:A Comparison of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Great Britain, in Jacobson (ed.),1998.
    [20]Rex,J.&B.Drury (eds.). Ethnic Mobilisation in a Multi-cultural Europe, London: Ashgate Publishing Ltd,1994.
    [21]Schultze, Gunther. The Importance of Associations and Clubs for the Identities of Young Turks in Germany, in Rex & Drury (eds.),1994.
    [22]Vermeulen, Hans (ed.). Immigrant Policy for A Multicultural Society, Brussels: Migration Policy Group,1997.
    [23]Fred Dallmary. Beyond Orientalism:Essays on Cross-Cultural Encounter [M]. Albany, NY:SUNY Press,1996.
    [24]Juergenhabermas. 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Remarks on Discourse Ethics, trans. Ciaran P. Cronin [M].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5.
    [25]Mark R. Amstutz. The Healing of Nations:The Promise and Limits of Political Forgiveness [M]. Lanham, MD:Row man& Little field,2005.
    [26]Teresa G. Phelps. Shattered Voices:Language, Violence, and the Work of Truth Commissions[M].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4.
    [27]Bishop Desmond Tutu, Douglas Abrams. God Has a Dream:A Vision of Hope for Our Time [M]. New York:Doubleday,2004.
    [28]Salman Rushdie. Terrorism, Intellectual Freedom, and the Patriot Act [J/OL]. Democracy Now, August 10,2004.
    [29]Hegel. Philosophy of Mi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30]Pitirim A. Sorokin. Society, culture, and personality:their structure and dynamics, a system of general sociology. New York, Harper[1947].
    [31]J. Habermas. Toward a Rational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1970.
    [32]Nicholas Maxwell. From Knowledge to Wisdom. 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 UK,1984.
    [33]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1971 by allen Lane The Penguin Press.
    [34]Steven K·White. The recent work of jurgen habermas, Cambridge University,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