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低碳发展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低碳发展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能效、高效率和高效益(三低三高)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与消费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面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加深加速推进,气候灾难的频繁警告,使得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逐渐上升为国际社会关注的最大焦点。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低碳发展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已越来越多的浸入到经济、政治、贸易和外交等领域,是国际关系和全球化进程中无法绕开的关键量变。因此,研究低碳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危机、能源危机和金融危机叠加的严峻形势下,低碳发展正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然而,目前的学界对低碳发展问题的研究,虽然总结探索了不少经验,但是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特别是指导贫困山区低碳发展的理论著作几乎没有。本文以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的广元市为对象,运用可持续发展、生态足迹等理论,进行深入剖析研究。“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重建资金涌入地震重灾区广元,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面对重大发展机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十分关键。笔者认为,像广元这样的欠发达地区既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又不能原地踏步、缓慢发展,等着国家转移支付度日。广元市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创新思路,大胆尝试,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率先提出并践行了走低碳重建、低碳发展的路子。几年来,广元灾后重建低碳特色彰显,产业结构低碳导向突出,能源体系低碳特征明显,生活方式低碳理念树立,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广元市也因此先后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和全国首批“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实践证明,广元推动低碳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广元的低碳发展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对探索欠发达地区走低碳发展之路具有先行示范意义。本文在梳理广元低碳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保定、成都、重庆等地发展经验,借助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评估低碳城市的标准体系,对广元低碳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出低碳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低碳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a low energy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low-emission and energy-efficient, high-efficiency and high effectiveness (low height) as the main feature of the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greater output with les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mode, is a global revolution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mode of life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value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Frequent warnings of climate disaster, making this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 of climate change gradually rise to the biggest focus of concern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accelerate the face of the deepening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Widespread concern by domestic and foreign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global response to the worsening climate of the times backgrou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The issue of climate change has been more and more immersed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political, trade and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can not be bypassed quantitative.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urrently, under the grim situation in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crisis, the energy crisis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superimposed low-carbon development i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owever, the current academic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although summarizes explore a lot of experience, but on the whole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 is no system theory. Especially little guide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poor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oretical writings. Guangyuan of this article to set the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remote mountainous areas, contiguous poor areas and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 "for the object, the u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depth profiling studies."5·12"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influx of a large number of reconstruction funds quake-hit Guangyuan, for development into a strong kinetic energy. The face of the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it is very crucial to choose what kind of development ideas. I believe that, such as Guangyuan underdeveloped areas both can not take the old path of pollution first, treatment, and not standing still, slow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 payments to get by and waited for the country. Guangyuan standing height to speed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innovative ideas, bold attempt, first propos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practice take low-carbon reconstruction low-carbon development path. The past few years, Guangyuan disaster reconstruction low-carbon characteristics highlight prominent low-carbon-oriented industrial structure,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low-carbon energy system, lifestyle low-carbon concept establish economic strength has increased markedly,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 new look, the infrastructure is improving, social undertakings flourish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Guangyuan has won "China is on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 first batch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City" title.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Guangyuan promote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broad prospects, promising.
     Bold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Guangyuan low carbon development path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underdeveloped areas to explore with the first demonstration of significance.Combing Guangyuan low-carbon development status based on, learn from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Baoding, Chengdu, Chongqing and other places, and assessment of low-carbon cities standard system wit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level of Guangyuan, sum up experiencesproposed low-carbon development proposals, in order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w-carbon development.
引文
1 秦大河,陈振林,罗勇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3月第2期。
    3 胡胡彬:《世界的能源状况与能源战略》[J],学习导报,2005年10月20日。
    4 《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2003年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
    5 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
    6 罗强,王成善:《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页。
    7 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江淮论坛2010年第1期。
    8 徐政华:《英国低碳经济建设经验及借鉴》[J].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9 王帆:《英国低碳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财务与金融,2010第6期。
    10 黄晓蕾:《低碳经济在英国》[J].华东科技,2010年第1期。
    11 欧训民、张希良等:《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国际转移博弈论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12 潘泽勇:《更有效的低碳和安全的英国能源政策》,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7年第9期。
    13 徐政华:《英国低碳经济建设经验及借鉴》[J].《人民论坛》,2011年,第201页。
    14 高建设:《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15 邵冰:《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观察,2010年第4期。
    16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建低碳发展模式成都如何应对》[Z],2010年12月发布。
    17 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西部地区增加碳汇潜力发展农业碳汇经济问题的思考》[z],2007年11月对外发布。
    18 唐燕秋、陈佳、冉涛: 《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环境,2010第2期。
    19 张世斌:《保定城市发展新思维 古城因“低碳”更时尚》[J],工人日报,2010年8月4日第6版。
    20 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21 翟安琪:《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8期。
    22 “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课题组:《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3 “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课题组:《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4 邢继俊、赵刚: 《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第10期。
    25 高长波,张世喜,莫创荣,陈新庚:《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J].生态环境,2005年第1期。
    26 高翀、王京安:《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J],商业时代,2011年第10期。
    27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
    28 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
    29 据《广元市2008年统计年鉴》[Z],内部资料,未刊发。
    30 据《广元抗震救灾部分文稿汇编》[Z],2008年6月编,内部资料,未刊发。
    31 范远江:《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生态经济,2010年第1期。
    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广元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研究》。
    [1]罗强、王成善:《中国的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广元市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研究》[Z](2009年)。
    [3]翟安琪:《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及政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8期。
    [4]潘家华、庄贵阳等:《广元市低碳重建与发展项目报告汇编》[Z](2008年)。
    [5]付允、汪云林等:《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年第2期。
    [6]范远江:《三峡库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生态经济,2010年第1期。
    [7]高种、王京安:《生态足迹理论研究进展及实践综述》[J],商业时代,2011年年第10期。
    [8]高建设:《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
    [9]高长波、张世喜等:《广东省生态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生态足迹时间维动态分析》[J].生态环境,2005年第1期。
    [10]胡胡彬:《世界的能源状况与能源战略》[J],学习导报,2005(10)。
    [11]黄晓蕾:《低碳经济在英国》[J].华东科技,2010年第1期。
    [1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年2月发布。
    [13]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4]欧训民、张希良、王若水:《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国际转移博弈论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3期。
    [15]潘泽勇:《更有效的低碳和安全的英国能源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07年第9期。
    [16]秦大河、陈振林等:《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认知》[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年第2期。
    [17]任福兵、吴青芳、郭强:《低碳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淮论坛2010年第1期。
    [18]邵冰:《日本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观察,2010年第4期。
    [19]唐燕秋、陈佳等:《重庆市碳排放现状及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环境,2010第2期。
    [20]张世斌:《保定城市发展新思维古城因”低碳”更时尚》[J],工人日报,2010年8月第6版。
    [21]徐政华:《英国低碳经济建设经验及借鉴》[J].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2]邢继俊、赵刚:《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第10期。
    [23]钟茂初、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期。
    [2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5]“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课题组:《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J].统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26]广元市统计局:《广元市2008年统计年鉴》[Z],内部资料,未刊发。
    [27]中共广元市委办公室:《广元抗震救灾部分文稿汇编》[Z],2008年6月,内部资料,未刊发。
    [28]英国政府:《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Z],英国2003年能源白皮书。
    [29]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建低碳发展模式成都如何应对》[Z],2010年12月发布。
    [30]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西部地区增加碳汇潜力发展农业碳汇经济问题的思考》[Z],2007年11月对外发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