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评书,俗称“说书”,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归入“曲艺”门类,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说唱艺术,其雏形说、唱两种表演形式兼有,后发展成为一种以“讲故事”为主的口头表演艺术。
     本选题以当代北京评书的书场为研究对象,以位于北京后海康龄轩茶馆为调查点,对北京评书艺人马岐师徒的说书活动进行观察,对书场中的艺人、观众进行访谈,意在呈现一个不同于大众传统观念中的评书表演。通过这样一个呈现,希望引起学界对于民间说唱的关注,能够纠正当下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中以文本为中心的偏向,将评书文本置于茶馆的现场语境中,力图从生动活泼的现场表演中寻找对民间文化的一种新的理解视角,同时,对这样一个曾经在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曲艺门类的生存规律进行积极的探索,思考在电子化、数字化的新媒介时代,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如何吸纳新的时代话语、借用新的技术手段,实现它与现代生活的有效衔接,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让这种传统的草根艺术向现代化顺利过渡,延续都市文化的生命力。
     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第一至五章为正文部分。
     第一章概述北京评书的文化生态,在对北京评书的历史进行简短梳理和界定之后,着重介绍了北京的城市文化品格与曲艺文化之间的渊源,以及当下北京的曲艺生存现状反映出评书所面临的困境。
     第二章是从历时的角度,反应各个历史时期评书表演在时空设置上的差异,分析其时空设置不断变化的原因。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艺人和观众高度一致地要求包括评书在内的各种曲艺表演形式“回归现场”,其背后隐含着民间艺术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最终实现对自身规律的一种遵循。
     第三章回到书场中来,说书作为一种表演,它的完整性体现在对艺人和书座两个方面,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演出场景。因此,本章主要从艺人和观众两个方面重点关注他们在书场内外的生活形态、人生经历对个性化的说书者、懂行的听书者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除此之外,也将书场的经营者、同行以及多种角色的“我”置于书场之中来观察。
     第四章阐述了评书书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即传承。书场不仅是艺人展示自己表演能力的时空,是书座精神享受的场所,也是评书得以传承延续的最佳文化空间。对于说书艺术而言,虽然已经职业化,但其民间传承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通过长时间在书场的熏陶、体验、实践和师傅的点拨,艺人才能够继承评书的表演技艺。书场提供了观摩学习、实践锻炼的平台。但是目前对于书场传承的研究还过于粗糙。
     第五章开始转入对评书表演过程的分析。由于书场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场域,完全把握全场演出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制定了一套调查研究方案,力图突破对评书现场进行调查的困局。在这一方案的指引下,对于书场的场景以及其情境化过程进行了分类和介绍。在这样的情境化语境下,我们将说书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放置到具体的情境中,结合艺人的个性特征,来分析表演的完成、文本的生成、观众的反应、艺人的操控等各个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
     论文最后在结语部分,一方面,对理查德·鲍曼提出的表演理论进一步的反思和补充,认为表演理论中存在将“表演”的外延宽泛化的倾向,表演性并非民俗学、民间文学的一个基本属性,同时,作为一种交流性阐释框架,需要表演者和观众两个基本要素作为支点,表演理论虽然赋予了观众品评的职能,但是在实际的研究中以表演者为核心,缺少“观众”维度。表演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表演者和观众共享的过程。另一方面,对民间说唱的生存发展规律进行了思考,放归民间,激发民间说唱的活力,走平民化道路,在说书的现场恢复传统评书的生命力将是传统说书继续生存的必由之路。
Storytell-commenting is called Shuoshu conventionally.After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unded,it is also called Chinese Folk Art by a joint name.Storytell-commenting is a long-standing folk art,whose embryonic form includes telling and singing,gradually develops into oral performing art mainly as telling form.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focuses on contemporary live demonstration of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mainly observing an old storyteller Ma Qi and his apprentice's performance basing on Kanglingxuan Teahouse in Houhai distract.Meanwhile,visiting and asking the folk artist and audience at present is the important job for our study.The aim is to present a performing oral art and make a distinction between textual storytelling and oral performing storytelling.By this way, we hope that folk art c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and work for rectifying a deviation about textual tendency. We put the storytell-commenting into performing context,and attempt to find a new point of view to further understand folk art form its live and vigorous demonstration.As Chinese folk art hav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ass' daily life,we also positively probe into its law of development,pondering on how the traditional folk art absorb new fashion words and utiliz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lectrical and digital medium times.At the same time,we also consider how to join the traditional folk art with modern life,and explore how to help it suit to modern society,and prolong city culture's life.
     The whole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cluding introduction,main body and conclusion,in which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s cultural ecology.After introducing the history of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ingshu,Shuoshu and other names.The key part 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s character and Chinese folk art.Especially the embarrassment of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 reflected by Beijing folk art's present situ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s space-time arrangem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and analyses the reason caused its development in space-time arrangement.In the new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 of times, actors and audiences unanimously pursue enjoying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 and other Chinese folk art performance by live demonstration,which means that the mass are continuously exploring the law of Chinese folk art's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follow it after undergoing a long process of fumble.
     In the third chapter,we return to the tea house. As a kind of performance, integrated Shuoshu Art should be studied from angles of actor and audience.If anyone was neglected,the concerned one can not make up of a full performance scene.Therefore, this chapter pays more attentions to their lif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 about actor and audience,and observe how those affluence actor's performance and audience's appreciation in the tea house.Besides them,tea house manager,other Shuoshu actors and many roles that "I" play also should be concerned.
     The forth chapter explains another function of tea house that is succession of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The tea house is not only the place for actor's performance and audience's enjoyment,but also the best culture space for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s succession.Although Shuoshu had been professional for a long time,its folk character is not changed.The way of folk actors learning to perform Shuoshu still depend on traditional master-apprentice relationship.Influenced for a long time in the tea house,the young actor gradually accept many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 knowledge,adding to their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constantly,finally master the skill of Shuoshu.In the process,the tea house provides a good stage for the apprentice observing and practicing performance Shuoshu.But the study about Beijing storytell-commenting's succession is too rough,we need give more concern to it.
     The fifth chapter turns to analyse the process of Shuoshu performance.Because the tea house is a varing space,it is hard to control the whole performance process,we make a plan firstly for our investigation,in order to break through the live demonstration at field work.Leading by the plan,we introduce the performance scene and classify the process of embodying.In the embodying context,we put every important part in detailed context,combining actor's personality with completion of performance,production of new text,response of audience,operation of actor to analyse their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On one side,we think over Richard Bauman's performance theory again and replenish it.Actually,performance theory extend "perform'"s category,"perform" is not a basic character of folklore and folk literature,so this theory is not suitable to any folk items.As a interchanging frame,performance is made up of tow fulcrums:one is actor,another is audience.Although the audience is vested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commenting actor's performance,the study focus on actor's performance,less concern about the audience.Performance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exchanging information,but they share it. On the other side,we also think over about the law of folk art's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above study,we consider that regaining its folk character,serving the mass and performing in the tea house,all of which will be the only way of traditional Shuoshu's existence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谱系.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②同上,第199页.
    ③从目前比较常见的几本民间文学教材来看,基本上都设置了民间说唱的章节,但在具体的论述上大同小异。刘守华、巫端书主编的《民间文学导论》(1997年版)将民间说唱与曲艺作了区分,认为曲艺是“综合性的艺术”,民间说唱只是其中的文学部分,明确指出北方的评书和南方的评话同属于散文的说故事类。在介绍了评=书、评话的艺术特色之后,对于民间说唱的研究现状作了回顾,认为目前的研究多是艺术或者美学的视角,缺乏民间文学的立场,“这是民间文学亟需加强研究的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体系学体系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李惠芳的《中国民间文学》(1999年版)在“民间说唱”一章中专门开出一节论述评书,涉及到对评书艺人的理解和同情尤为难得,关注到受众,“听说书,不是一个静观的审美过程,而是由创作主体与接收主体合作默契,共同对对象客体进行审美评价的过程。”这样的见解虽是立足审美,但在同类的教科书中无疑是极有见地、富有远见的。段宝林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要》(2002年第三版)在评书的论述上篇幅较短,内容上也并无新意,主要介绍了评书的艺术特征。但是该书改变了以往对很多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以“民间说唱”来界定的做法,改用“民间曲艺”一词。黄涛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2004年版)的独到之处在于对“评书”的概念和源流进行了梳理,强调了“评书是一种语言表演艺术”,并没有过分强调其文本的一面。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2006年版)吸收了很多西方理论,对民间文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特别是对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表演属性的关注,而且从“声音”的角度,认为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考察民间文学是可能的,呼唤生活状态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的诞生。
    ①张紫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89页.
    ②杨利慧.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1期:第35页.
    ①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8页.
    ②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谱系.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7年.赵世瑜序言第6页.
    ①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①耿瑛.评话话本研究70年概述.见: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5页.
    ①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概况与得失—“书场”缺失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见:陈泳超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关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3页.
    ①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封底内容简介.
    ①[日]井口淳子.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①[丹麦]易德波.扬州评话探讨(米锋易德波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②[俄]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③同上,第365页.
    ④[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谢继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114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①王铭铭.口述史·口承传统·人生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27页.
    ②王铭铭.“人生史”杂谈(之一).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30页.
    ③[日]中野纪和.民俗学研究中个人生活史的课题和意义——从祭礼研究的角度谈起(陈晓晞译).见:王晓葵何彬编.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年.第358—359页.
    ①叶涛主编.演艺妙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57页.
    ①清平客系北京评书名家连丽如的徒弟梁彦,博客将每一场演出的内容记录在网上,供网友分享,也把一些曲艺史料发布在博客里面。
    ②王封臣,青年评书艺人,系著名评书艺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的徒弟。
    ③刘立福系天津著名评书艺人,87岁,博客多由其口述,别人代为传播到网络上。
    ①[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①王决.曲艺漫谈.北京:广播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②同上,第5页.
    ③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附录.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724—728页.
    ④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2页.
    ①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第12页.
    ①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157页.
    ②这一提法是老书座提出来的。受访者:王军,28岁,北京人,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6月26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①“字儿”,是艺人的艺名中代表其在谱系中辈分、排行的那个字。比如连阔如、袁阔成均为“阔”字辈。
    ①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58年.第157页.
    ②张次溪.天桥丛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152页.
    ①张次溪.天桥丛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
    ②马岐.北京城市管理广播《茶余饭后话北京》节目.2007年10月12日下午13点至13点30分的节目.
    ③金受申.老书馆见闻琐记.见:中国曲艺家协会研究部编.曲艺艺术论丛,1984年,第4辑:第124页.
    ④李家瑞.北平俗曲略.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目录页.
    ①王决.曲艺漫谈.北京:广播出版社,1982年.第44页.
    ②张啸涛.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评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②于润琦.文人笔下的旧京风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①受访人:连丽如,68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6月13日下午,地点:北京宣武文化馆。
    ②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3月11日晚,地点:后海康龄 轩茶馆。
    ①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71页.
    ①受访人:赵书,原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访谈时间:2010年4月24日,地点:赵书家中。
    ②刘心武.钟鼓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8页.
    ③李淑兰.京味文化史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3页.
    ①[清]吴振械.养吉斋丛录(卷二十五).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7页.
    ②[清]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5页.
    ③[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94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北京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129页.
    ①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①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48页.
    ②马岐在书场中曾说起此事,“上花篮”是京津地区,特别是天津地区观众欣赏曲艺的一种习俗,以“上花篮”的名义支付票资,每一个花篮票价固定,观众只需报出花篮书目,最后按照花篮数目支付艺人薪酬。
    ①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①吴小如.台下人语.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
    ②张啸涛.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评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①朱爱东.城市民俗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民俗研究,2000年,第4期:第41页.
    ①常人春 高巍.北京民俗史话.北京:现代出版社,2007年.第246页.
    ①转自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134页.
    ②转自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136页.
    ③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第544页.
    ④胡道生.四十年代天桥的文娱场地.见:宣武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宣武文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一集:第38—39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9月3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此表是根据原宣武区文化委员会文化市场科2000年以来登记注册的文艺团体的档案资料整理。
    ②受访人:康国庆,58岁,宣武文化馆馆长,时间:2010年9月10日,地点:宣武文化馆馆长办公室。
    ①受访人:刘禹,30岁,鼓曲艺人,时间:2010年9月16日,地点:西城文化馆。
    ①高丙中.现代化与时空设置的转型:以土族为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第6期:第68页.
    ①[宋]四水潜夫.武林旧事.杭州:西湖书社出版,1981年.第93页.
    ②陶思炎.中国都市民俗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①[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31—32页.
    ②[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6、181页.
    ③[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页.
    ④[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166、181页.
    ⑤倪钟之.民俗曲艺与曲艺民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45—46页.
    ⑥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7月8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王子威.北京的书馆.见:文安主编.清末杂相.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74—75页.
    ②[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下).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第964页.
    ①魏喜奎.天桥话旧.见:宣武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宣武文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二集:第5—6页.
    ②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40页.
    ③同上,第250页.
    ④受访人:马岐,68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1月10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②受访人:连丽如,68岁,满族,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6月15日,地点:宣武文化馆。
    ③受访人:王军,山东济南人,32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4月6日,地点:旧鼓楼大街社区中心。
    ④李智杰.北京的评书.见: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古都艺海撷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第104页.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50-251页.
    ②同上,第248页.
    ③陈荫荣.天桥的评书.见:宣武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宣武文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二集:第81页.
    ①这一数字是根据连阔如对天桥一带茶馆说书的统计。
    ②闻国新.北平的说书.见:于润琦编著.文人笔下的旧京风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48—249页.
    ③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51页.
    ④王子威.北京的书馆.见:文安主编.清末杂相.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 72页.
    ①闻国新.北平的说书.见:于润琦编著.文人笔下的旧京风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第248页.
    ②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③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2月22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魏喜奎.天桥话旧.见:宣武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宣武文史(内部资料),1993年,第二集:第6页.
    ②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2月22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②同上,第248页.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第248页.
    ②“磕出去”是行话,意为说书的艺人在此处不上座,难以维持下去,只好辞馆另寻他处。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2月15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受访人:马岐,68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12月23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部.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514页.
    ①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50页.
    ②同上.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26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②同上.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2月23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第51页.
    ①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部.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附录第724页.
    ②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112页.
    ①转引自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①受访人:马岐,68岁,北京人,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2月22日晚,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①赵树理陶钝.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曲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8—9页.
    ②朱光斗宫钦科.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曲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8月18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杨佩琴.鞍山广播评书四十年.见:戴宏森孙惠弟耿瑛.评书艺术论集.沈阳:春风文 艺出版社,1987年
    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http://www.cnr.cn/china/gdgg/201012/t20101217_507472549.html.
    ①汪景寿 王决 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58页.
    ①骆爽.“批判”北京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第149—150页.
    ②受访人:彭先生,54岁,某机关司机,时间:2010年10月20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③到了今天,传统媒介的范畴进一步扩大,除了文中提到的广播、电视之外,还要涉及到网络。网络对评书的影响超过前两者。它不仅传播评书节目内容,也包括评书的历史资料的搜集、演出信息的发布、评书的研究、书座与艺人的互动、书座之间的交流都通过网络得以实现。
    受访人:王军,男,28岁,北京人,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7月4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11月4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7月2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9月3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同上。
    ②受访人;王军,男,28岁,北京人,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10月9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①受访人:马岐,男,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月13日晚,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倪钟之.曲艺民俗与民俗曲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68页.
    ②“带艺投师”是指在传统社会里,艺人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已经有了一定的艺术功底,但是没有正式拜师,就被认为没有“门户”,不能公开卖艺谋生,必须拜一位师傅,基本上不用跟着师傅学艺。
    ③“代师收徒“情况略微复杂,师傅已经故去,而拜师者一直崇拜故去的师傅,故由本门中师兄代师收徒,或者拜师者年龄较大,艺术水平较高,不宜与某艺人建立师徒关系,就由该艺人以师傅的名义收徒,算作自己的师弟。
    ④“口盟”指艺人在某个公开场合口头承认某人为自己的徒弟。
    ⑤“信盟”指通过写信的方式,在信中任何某人为自己的徒弟。
    ①受访人:空子不空,28岁,天津人,中国气象局下属单位员工,时间:2010年6月23日,地点:107路电车上。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7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拢住黏子”,评书行话,意思是能够吸引住观众不走,继续听艺人的书。
    ③受访人:龚伟军,28岁,某公司职员,资深书座,时间:2010年5月8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①受访人:王军,32岁,山东济南人,年轻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10月9日,地点:旧鼓楼社区服务中心。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129页.
    ②郭德纲张文顺:对口相声《四川二簧》。
    ③叶涛.演艺妙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358页.
    ①受访人:龚伟军,28岁,北京人,某公司职员,资深书座,时间:2010年5月8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①张啸涛.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评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55—56页.
    ①“空子”是行话,是指那些不懂行的观众。
    ②受访人:王军,男,28岁,北京人,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9与25日,地点: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
    ①“现场砸挂”,简称“现挂”,是评书、相声的一种表演手法,即在表演现场,即兴用现场的真实人物来作为笑料的主角,组织包袱。
    ②受访人:勾超,31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12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③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6月17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④受访人:空子不空,28岁,天津人,中国气象局下属单位员工,时间:2010年5月5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勾超,31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1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韩淑英,78岁,北京人,退休教师,时间:2009年5月30日,地点:宣武区文化馆。
    ②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23页.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往事谈.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16页.
    ①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第552页.
    ②“容活”,“捋页子”,“偷买卖”三个词都是评书行话,意思是偷学别人的评书内容和技艺。
    ①“搭桌”,行话,在一场综合演出中,出于面子免费给出面组织的艺人帮场演出。
    ①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②“书胆”,行话,一部书中最核心的人物,且一部书只能有一个书胆,但可以有多个“副书胆”
    ③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6月9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8—69页.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350页.
    ②谭达先.中国评书(评话)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2年.第1页.
    ③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版).第268页.
    ①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29页.
    ②“携家伙”是评书界的行话,意思是如果正在说书的艺人没有师门,其他的同行用一套行话盘问对方,如果正在说书的艺人不能应答,则同行可以将其说书所得拿走,且不许其继续演出。
    ①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谱系.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07年. 赵世瑜序言第5页.
    ①受访人:连丽如,女,68岁,满族,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6月27日,地点:宣武区文化馆。
    ①受访人:马岐,男,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9月10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王军,男,32岁,山东济南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6月20日,地点: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11月17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俄罗斯]李福清.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8页.
    ①受访人:连丽如,68岁,满族,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6月27日,地点:宣武区文化馆。
    ②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9月10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王军,32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8月14日,地点:西城区社区服务中心。
    ②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09年10月2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马岐多次提到这个例子来说明评书艺术的魅力。
    ③受访人:勾超,31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1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335页.
    ①受访人:龚伟军,28岁,北京人,某公司职员,资深书座,时间:2010年6月16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②连阔如.江湖丛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335页.
    ①中国曲艺志北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9年.第55页.
    ①“两门抱”,行话,意为跨两个艺术门类。
    ①杨利慧.民族志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6期:第49—54页.
    ①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概况与得失—“书场”缺失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见:陈泳超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关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55页.
    ②“驳口”,行话,合适的停顿之处,即在这个地方停下来,不仅让听众感觉自然,而且可以留下悬念。
    ③“码前”,行话,加快速度。
    ④“留扣”,行话,制造悬念。
    ⑤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7月7日,地点:康龄轩书茶馆。
    ①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概况与得失—“书场”缺失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见:陈泳超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关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8—349页.
    ①转引自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1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②“求诸传统”和“对表演的否认”所依据的标准仍然是言语上的运用。例如“求诸传统”的方式就是“我自己听来的”、“我从我的父母那里听来的”之类的话语。
    ①王决.曲艺漫谈.北京:广播出版社,1982年.第53页.
    ②“盘道”,行话,同行中人验证从艺者是否师出有门,不允许没有师门者从事此业。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 安德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2—93页.
    ①转引自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8月19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3页.
    ②受访人:勾超,31岁,北京人,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1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15页.
    ②张金山、祝兆良均为年轻评书艺人,张金山系快板书艺人王印权的弟子,祝兆良系北京评书国家级传承人连丽如的徒弟。
    ①摘自马岐书场录音2010年11月20日20:00:04——20:02:57。
    ①受访人:王军,28岁,北京人,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9月4日,地点:西城社区服务中心。
    ①摘自马岐书场录音2010年6月24日20:22:31—20:31:47。
    ①书座中那些与艺人建立起、固定的往来关系的观众,又称为“熟座”。
    ①摘自马岐2010年6月16日录音20:52:27——20:57:18。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8月18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概况与得失—“书场”缺失与“案头”的百年分流.见:陈泳 超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关照.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36页.
    ①受访人:马岐,69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7月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王军,自由职业者,时间2010年8月28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受访人:勾超,31岁,评书艺人,时间:2010年5月11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②“压活”,行话,指演出之前的准备。
    ①张德明.半场说书的文化解读.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16辑:第134页.
    ②张啸涛.中国国粹艺术读本:评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③同上,第79页.
    ④此处马岐想要表达的是媒体批评曲艺表演内容低俗的不满,这种声音一直存在,一直到2010年的8月份,相声艺人郭德纲被树为“三俗”(庸俗、低俗、媚俗)的代表,受到主流媒体的批评。
    ①摘自马岐2010年7月8日录音。
    ②京韵大鼓《探晴雯》中的第一段唱词。
    ③摘自马岐2010年8月19日录音。
    ④受访人:空子不空,28岁,天津人,中国气象局下属部门职员,时间:2010年4月29日,地点:后海康龄轩茶馆。
    ①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7月1日录音19:54:10——19:59:05。
    ①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199—200页.
    ②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6月16日19:56:48—19:58:00。
    ①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4月21日20:05:50—20:06:54。
    ②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6月24日20:45:19—20:46:02。
    ③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5月26日20:27:21—20:28:11。
    ④摘自马岐录音2010年8月19日20:33:10—20:34:21。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5页.
    ①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①[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 艺术与社会生活(丰陈宝 杨民望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215页.
    ②受访人:空子不空,28岁,天津人,中国气象局下属部门职员,时间:2010年9月10日地点:康龄轩书茶馆。
    ①[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①受访人:空子不空,28岁,天津人,中国气象局下属部门职员,时间:2010年3月29日,地点:康龄轩书茶馆。
    ①转引自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1、(宋)洪迈著,何卓点校.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
    2、(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4、(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5、(南宋)四水潜夫.武林旧事[M].杭州:西湖书社出版,1981年.
    6、(南宋)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7、(元)陶宗仪著,文灏点校.南村辍耕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8、(清)李虹若.朝市丛载[M].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
    9、(清)曼殊震钧.天咫偶闻[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10、(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
    12、(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M].台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1、陈建森.戏曲与娱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陈平原.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3、陈平原,王德威.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陈勤建.文艺民俗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5、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
    6、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关照[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7、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程刚.中国乞丐大揭秘[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
    9、崔蕴华.书斋与书坊之间——清代子弟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戴宏森,姜昆.中国曲艺概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1、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2、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3、段玉明.中国市井文化与传统曲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董晓萍.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6、董增刚.市井瓦肆与生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
    18、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9、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
    20、傅谨.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2、郭德纲.话说北京[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23、韩世明.辽金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
    24、侯宝林,汪景寿,薛宝琨.曲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25、户晓辉.现代性与民间文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6、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版.
    27、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黄益倩.京味儿话剧的文化生态[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29、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姜德明.梦回北京: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1919—1949)[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1、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2、江金波.客地风物——粤东北客家文化生态系统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焦润明,苏晓轩.晚清生活掠影[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
    34、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35、金克木.文化的解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37、金受申.北京通[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38、老舍.老舍曲艺文选[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2年.
    39、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李景汉,汤静.绝版天桥[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41、林继富.民间叙事传统与故事传承:以湖北长阳都镇湾土家族故事传承人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2、刘海岩.城市史研究(第23辑)[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43、刘守华,巫端书.民间文学导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44、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5、刘勇等.北京历史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46、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47、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48、马也.戏剧人类学论稿[M].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49、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修订版)[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50、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1、倪钟之.中国民俗通志[演艺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52、倪钟之.曲艺民俗与民俗曲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
    53、邱坤良.现代社会的民俗曲艺[M].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72年.
    54、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
    55、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6、盛志梅.清代弹词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8年.
    57、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58、宋德胤.文艺民俗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
    59、孙犁.孙犁全集(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60、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61、孙逊.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62、孙逊,杨剑龙.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都市文化研究》第3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63、孙占国.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4、谭达先.中国评书(评话)研究[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
    65、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66、陶钝.陶钝曲艺文选[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
    67、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汪景寿,王决,曾惠杰.中国评书艺术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
    69、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70、王建民.艺术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71、王列生.文艺人类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72、王勇.京味文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73、王先霈,于可训.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4、王文宝,孟宪堂.中国俗文学家(者)传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75、文安.清末杂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
    76、翁偶虹.北京话旧[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77、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新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78、吴小如.台下人语[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
    79、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80、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七十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七十年暨俗文学学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81、杨庭硕.生态人类学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82、杨庭硕,吕永峰.人类的根基: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水土资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83、叶涛.演艺妙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
    84、叶涛.中国京剧习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85、易中天.艺术人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86、尹绍亭等.民族文化生态村(系列)[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87、于润琦.文人笔下的旧京风情[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88、云游客.江湖丛谈[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8年.
    89、袁熹.近代北京的市民生活[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90、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7年.
    91、张次溪.天桥丛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2、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93、张履谦.相国寺民间娱乐调查[M].出版社,出版时间不详.
    94、张啸涛.评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
    95、张秀艳,王燕琦.当代北京说唱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
    96、张紫晨.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97、张紫晨.民间文学知识讲话[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63年.
    98、张紫晨.民间文学基本知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99、赵连甲,幺树森.舍命王传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
    100、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101、赵树理.赵树理曲艺文选[M].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
    102、赵园.北京:城与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10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4、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5、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06、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上海文艺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07、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08、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北京卷》.中国曲艺志(北京卷)[M].北
    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9年.
    109、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说唱艺术简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110、朱希祥,李晓华.中国文艺民俗审美[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1、[日]井口淳子著,林琦译朱家骏校译.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说唱的书、文本、表演[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美]理查德·鲍曼著,杨利慧,安德明译.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美]尔伯特·C·米勒,内尔·J·萨尔金德著,风笑天等译.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第6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美]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美]韩书瑞,罗有枝著,陈仲丹译.十八世纪中国社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6、[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7、[美]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8、[法]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9、[法]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0、[法]易·加迪等著,郑乐平,胡建平译,顾晓鸣校.文化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俄]莫·卡冈著,凌继尧,金亚娜译.艺术形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2、[英]阿兰·巴纳德著,王建民等译.人类学历史与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1、蒋方才.论评书与小说的区别与联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
    2、马宏武.关于改编《格萨尔王传》为评书之我见[J].青海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3、史艳芳.电视评书的形式拓展[J].中国电视,2000年第8期.
    4、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以辽宁讲述者为对象[J].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5、王亚南.口承文化:文明的渊薮[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第1期.
    6、王晨波.当评书成为往事[J].新闻周刊,2002年11月4日.
    7、朱辉军.有谁能解曲艺味[J].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第3期.
    8、裴军.刘绍棠小说与传统评书[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9、冯建华.书茶馆[J].档案,2003年10月.
    10、高莘梅.论河南曲艺文学民俗语言的艺术特征[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1、田莉.近百年来中国曲艺之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
    12、秦燕春.晚清以来弹词研究的误区与盲点——“书场”缺失及与“案头”的百年分流[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吴文科.论曲艺的本质特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刘锡诚.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的俗文学派——郑振铎、赵景深及其他俗文学派学者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5、王晓红.曲艺语言的思想、情感显现[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6、高莘梅.论民俗生活与曲艺的关系[J].许昌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7、吴虹飞.说书人单田芳[J]. Southern People Weekly,2004年11月3日.
    18、陈平原.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9、冯庆涛.铁嘴钢牙纵横捭阖——从百年风云看单田芳评书艺术[J].剧作家,2005年第1期.
    20、蔡连卫.“杨家将”故事传播综述[J].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21、崔金生.评书大家连阔如[J].北京档案,2005年11期.
    22、董秀团.少数民族民间口承文艺资源的保护及发展——以白族大本曲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
    23、吴文科.按照文化事象自身的规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曲艺曲种的保护为例[J].2006年第5期.
    24、吴文科.“曲艺”与“说唱”及“说唱艺术”关系考辨[J].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25、邢晓春.田连元:四十年的广播情缘[J].中国广播,2006年第11期.
    26、清平客.理、味、趣、细、技、奇——《评书三国演义》简评[J].曲艺,2007年第1期.
    27、耿波.相声艺术传统与北京城市文明格局的变迁[J].艺术探索,2007年第2期.
    28、张菁.京腔京派展京味文化茶香茶味扬茶韵精神——评书表演艺术家连丽如访谈[J].曲艺,2007年第9期.
    29、彭俐.评书:伟大的艺术[J].曲艺,2007年11期.
    30、李萍.李伯清“散打”评书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1、赵心宪.演艺民俗志研究的开创性成果——略谈《中国民俗志·演艺志》的理论预设[J].消费导刊,2008年第1期.
    32、耿波.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应是一个整体工程[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3期.
    33、燕阔.从“雪村现象”到“音乐评书”[J].黄河之声,2008年第11期.
    34、孔培培.从拉魂腔到柳琴戏:一个剧种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变迁[J].民俗曲艺,2009年第3期.
    35、耿波.旧北京天桥广场及其现代启示[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续英烈传.空谷道人编次,田藻校点.北京:宝文堂书店,1986年.
    2、虎跃徂徕山.赵和琪.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
    3、评书《聊斋志异》——红玉.刘健卿讲述,宋天成整理;嫦娥.刘健卿讲述,脱士明整理;鸦头.齐信英讲述,李作霖整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3年.
    4、江湖奇缘.魏福珍口述,马宝山整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
    5、评书《聊斋志异》——西湖主.刘健卿讲述,冯不异整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1年.
    6、评书《三国演义》.连阔如传本,连丽如口述,吴荻,于嘉,孙瑨 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安公子投亲.陈青远,王莹.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
    8、秦琼卖马.陈青远口述,宫钦科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
    9、西汉.丁建中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兴唐后传.陈荫荣演出本,崔澜波整理,顾雪舟修订.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6年.
    11、曹家将.陈仲山传本,陈青远口述,穆兰记录,宫钦科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
    12、评书《聊斋志异》第一集.陈士和讲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13、评书《聊斋志异》第三集.张健声讲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
    14、呼延庆出世.段少舫口述,传松,会群整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15、十二寡妇出征.郝艳霞,王润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杨七郎打擂.郝艳霞,刘琳,邱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17、金刀杨令公.郝赫编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18、大战黄土坡.郝艳霞,刘琳,邱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薛刚反唐.刘林仙讲述,冯同军,崔祥等改编.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年.
    20、和氏璧.李鑫荃演述,冯不异整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
    21、巧破乾坤楼.袁阔成,王润生,李程编.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86年.
    22、续少西唐演义.黄佩珠,黄佩艳口述.李少岩,范继伟整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年.
    23、杨六郎挂帅.田连元编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
    24、秘密列车.沈永年,杜来,田站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
    25、包公案.单田芳述录,方殿整理.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7年.
    26、明英烈.单田芳述录,王樵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
    27、岳飞传.刘兰芳,王印权编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
    28、西门豹治邺.固桐晟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58年.
    29、燕王演义.黄秉刚口述,王樵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
    30、火烧藏珍楼.程秉权,程淑琴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
    31、兴唐传.陈荫荣讲述,金受申,戴宏森整理.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
    32、金沙滩·潘杨讼.郝赫整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
    1、关永振,陈丽杰.陈青远的评鼓艺术.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2、李微.刘兰芳评传.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3、萨仁图娃.声冠九州田连元.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
    4、蓑笠翁.醒木惊天连阔如.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
    5、张继合.且听下回分解:单田芳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