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凉山彝族社会发展到今天,能够留下博大深厚而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凉山彝族人能够形成与其它民族迥然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和言行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的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家支制度及其文化和等级制度的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缘故。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包括家支观念、家支意识、父子连名谱系、亲属称谓、组织形态、婚姻缔结、祭祀祖先、神灵信仰、冤家战争、团结互助、立身处世、人伦道德教育以及传递神话故事、格言家训和科技人文知识等等,涉及凉山彝族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婚姻模式、战争缘起等各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论文就是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系统分析、研究和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及其传承和教育选择的问题。本论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
     论文在绪论部分阐释选题的缘起、理由和研究的意义,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综述和分析,阐明本论文主要采用的一些文化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研究实施的步骤和一些术语概念。
     第一章,凉山彝族及其社会分结构。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彝族的分布、起源、族称、语言和文字的基本内容,探讨凉山彝族和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社会结构分层情况。
     第二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源流。释读了一些凉山彝族家支的概念及其与家族、宗族、氏族等概念的异同并界定了凉山彝族家支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凉山彝族家支的繁衍图示、亲属称谓、父子连名谱系、各个不同家支之间的关系和凉山彝族家支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及其文化。
     第三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内容、特性和功能分析。详细论述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即凉山彝族家支的组织形态、军事战争、宗教信仰、婚姻模式、团结互助、集会议事、伦理道德、人生礼仪、头人、习惯法、禁忌和尔普的内容;具体分析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八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即自然性、包容性、非性(婚)性、权威性、延续性、广泛性、封闭性、复杂性;系统阐释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五个方面的文化功能,即明确家支成员维护家支利益、调解家支内外各种矛盾、调节家支内外人伦关系、传递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家支成员。
     第四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及其对人的影响。简要探讨文化传承的概念、传承机制、传承对象和传承模式,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过程中对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以及获得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影响。
     第五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和分析。采取发放问卷、个案深度访谈、深入田野参与观察、入户访问等方式,以云南省宁蒗县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以凉山彝族地区和彝族人为考察对象,对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是凉山彝族人和凉山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之一,是凉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指出应当理性认识和看待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即发扬精华,舍弃糟粕。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凉山彝族家支文化进行调适、整合和发展,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取舍。简要分析文化传承中进行的教育,认为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至今依然在凉山彝族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成为“活着”的文化抑或还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结果。阐释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及其模式和评价;分析现代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和交融的状况以及凉山彝族学生文化信息获得和交流的内容,阐释一些凉山彝族学生文化适应与文化迷惘的现实,反思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情况,指出现代学校教育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教育有些相互脱节和现代学校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盲点,提出在现代凉山彝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考虑凉山彝族学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实施和实践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调适整合的发展思路。
     论文的结束语部分简述本论文写作的思路脉络和几点再次强调的内容。
LIANGSHANYI nationality develops to now days and leaves broad, deep and unique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Meanwhile, LIANGSHANYI people could form completely different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character and behavior model compared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The main reason lies in the long existen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unique JIAZHI System and cultural and the hierarchy during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ousands of years of LIANGSHANYI nationality. The LIANGSHANYI JIAZHI culture includes JIAZHI concept, JIAZHI consciousness, pedigree of special name arrangement between son and father, relatives titles, organization form, marriage settlement, ancestor sacrifice, sprit belief, enemy war, unification and mutual help, living principles, human mor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ransmitting fairy tales, maxims and family instructions, scientific and humanity knowledge, etc, involving social organization, religious belief, ethnical morality, marriage model, cause of war, every kind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IANGSHANYI nationality. This paper analyzed, studied and explored systematically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JIAZHI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choice from the view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explained about the cause, reason and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doing introduction, summariz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explaining about the theory, method, steps of the study and some terminologies used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nd its social sub-vision structure. This chapter outlined systematically some basic contents, 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rigin, the name of the nationality,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In addition, it explored about the LIANGSHANYI nationalit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s of LIANGSHANYI nationality before the democratic reform.
    Chapter two: The origi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Explaining about the conception of the LIANGSHAN YI JIAZHI and th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family, patriarchal clan and clan system. Focusing on analyzing the origin, 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and the graph of multiply, relatives titles, pedigree of special name arrangement between son and father, the relat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JIAZHI of LIANGSHAN YI JIAZHI and its material foundation and culture, which assure its exist.
    Chapter three: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character and the functio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Firstly, this part analyzed in detail on the contents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from twelve aspects, which are the organization shape of LIANGSHAN YI JIAZHI, military fighting, religious belief, marriage model, unification and mutual help, gathering for meeting, ethnics and morality, rituals for human beings, the leader, the custom regulations, taboos and the content of ERPU. Secondly, this chapter illustrated in detail on the eight aspects of th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namely, natural, forgivable, non-sexual, authority, continuous, extensive, closing, and complication. Finally, it explained systematically about five aspects on culture function towards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namely, clearing JIAZHI family members, safeguarding JIAZHI benefit; adjusting various kinds of contradictory in and out of JIAZHI; adjusting ethnical relationships in and out of JIAZHI; transmitting traditional cultural knowledge; educating JIAZHI members.
    Chapter four: The transmissio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human being. On the one hand, this part explored briefly on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ransmission, the mechanism of the transmission, the object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model of the transmiss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discussed about the effect towards human being's intelligence and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during its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gain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human knowledge, living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Chapter five: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transmissio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This study adopt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deep inquiring and interviewing, joining in observation in the field, visiting indoors, etc, taking the JINGUREN JIAZHI in NINGLANG YI autonomous County in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aking the LIANGSHAN YI areas and the YI nationality people as the object, doing an overall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study towards the situation for the time being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in LIANGSHAN YI areas, declaring that the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is the cornerstone for the exis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IANGSHAN YI JIAZHI society. It is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IANGSHAN YI. Moreover, this chapter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should recognize and regard the positive and passive factors of LIANGSHANYI JIAZHI culture in a rational way, that is to say, people should carry on the essence and dispose the waste. Meanwhile, people should do some adjustment, rearrangement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LIANGSHAN JIAZHI culture,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and making it play more important role.
    Chapter six: The culture transmission and the education choice-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and the adoption as well as the elimination of the modern schools. This part illustrated briefly on the education carried out during the culture transmission, insisting that the reason why LIANGSHAN JIAZHI culture passes to now days and be still alive culture in the living practice of LIANGSHANYI people, or we may say it still play an significant role owns to the culture transmission and culture education. It explained about the cultural educatio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and its model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Analyzing about the situation of the co-exist and mixture of multi-culture in modern LIANGSHAN YI areas as well as the culture information contents of LIANGSHAN YI people receive and the realities of culture adaptation and culture puzzle. This chapter also thought back about the national culture transmission and the educational situation of modern schools, pointing out that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blind spot during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It put forward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background of LIANGSHANYI students should be considered during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the modem LIANGSHANYI areas. People should carry out and practice th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LIANGSHANYI culture and the way of education with multi-culture style, exploring about the thought to combine the education of LIANGSHAN YI JIAZHI culture with the modern school education.
    Accounting briefly about the thinking clues of the form and several contents to be emphasized again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引文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页。
    ②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4页。
    ③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39页。
    ④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48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49页.
    ②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79-380页.
    ③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84页.
    ① 参见《辞海》,上海籍书出版社出版,1979年出版,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第1357页。
    ② 转引自[美]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等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
    ③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25页。
    ④ 参见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53页
    ⑤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27页。
    ① 参见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42页。
    ② 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 著 瞿铁鹏 张钰 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464页。
    ① 参见 哈经雄 腾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4-6页
    ②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1993年7月,第572页.
    ③ 参见 冯增俊选编:《教育人类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① 参见 冯增俊主编,《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4页。
    ② 参见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89页。
    ③ 参见[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261-262
    ① 参见《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第224页。
    ② 参见《中国彝族》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1页。
    ① 参见 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第3页。
    ② 参见 江应梁《凉山彝族社会的历史发展》载云南大学学报,1958年第1期。
    ③ 参见 方国瑜《彝族史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④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26页。
    ⑤ 参见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2页.
    ⑥ 参见 陇贤君《中国彝族通史纲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5月,第1页“绪论”。
    ⑦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① 参见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页。转引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110页。
    ② 参见 方国瑜《彝族史族》,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页。
    ①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1页。
    ② 参见 张纯德《彝族德布德施源流及谱系考》载《彝族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年3月,第403-404页。
    ① 参见 张纯德《彝族德布德施源流及谱系考》载《彝族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年3月第2-3页。
    ② 参见 张纯德《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11月,第4页
    ① 参见 纪建华 主编《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28页。
    ① 依据云南省路南县文史组编《彝汉简明词典》。
    ① 参见 果吉.尼哈《统一规范川滇黔桂彝族文字》,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第423页.
    ② 参见 丁文江《爨文丛刻》自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③ 参见 [法]亨利科尔迪埃《倮族的现实形态问题》,《通报》第二集第八卷第五册,1907。
    ④ 参见 易谋远《彝族史要》(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①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第75页。
    ① 参见《彝族》1-4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29-130页。
    ② 参见《西南彝志》3-4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第142-143页。
    ③ 参见《物始纪略》第三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第203-205页。
    ① 参见冯元蔚译《勒俄特依》,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
    ② 参见安伍合《凉山彝族父子氏族奴隶制的基本特征》,载于《彝族文化研究》第152页, 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
    ③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77-78页、第99页,
    ① 参见 马学良 等《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40-143页.
    ② 参见《西安半坡》,文物出版社,1963年。
    ③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94页
    ④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71-72页。
    ① 参见 (法)保尔.维亚尔《倮族——历史、宗教、习俗、语言和文字》,上海天主教会印刷厂, 1898
    ② 参见 陈士林《彝文研究的基础和前景》,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278页。
    ③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72页。
    ④ 参见 张建华《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32-134页。
    ① 参见 张建华《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38页。
    ② 参见 陈国光、欧木几《彝族“灵姆撮毕”与《指路经》研究》——凉山彝族的近祖崇拜及其历史渊源《中国彝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50页。
    ① 参见 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第138-139页。
    ②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35页。
    ①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34页。
    ② 参见 王成有《彝族方言比较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24-25页。
    ① 参见 [美]威廉· A·哈维兰 著,翟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332-333页。
    ② 参见 [美]威廉· A·哈维兰 著,翟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332页。
    ①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36页。
    ② 参见《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编,《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 第68页。
    ① 参见 胡庆钧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型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95页。
    ② 参见 胡庆钧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型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95页。
    ③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36页。
    ① 参见 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型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95页.
    ② 参见 胡庆钧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型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95页.
    ① 参见 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型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第95页。
    ① 参见 朱建新《彝语“家支”(vi)一词探源》《西南民族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月,第1页.
    ②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80页。
    ③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2页.
    ④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2页.
    ⑤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46页.
    ⑥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80页。
    ①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81页。
    ②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91页。
    ③ 参见 徐铭《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家支问题探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四期, 第22页。
    ④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2页。
    ⑤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11-12页。
    ⑥ 参见 (台湾)郑伟强《彝族谱牒之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2页。
    ⑦ 参见 增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13页。
    ① 参见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第1523页。
    ② 参见 四川民族研究会编,《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第80页。
    ③ 参见 陈宗祥《试论<<牧誓>>11国与黑、白族系》一文第85-86页。
    ④ 参见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第1028页.
    ⑤ 参见 中国现代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第539页.
    ⑥ 参见《新华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2年9月第1317页。
    ⑦ 参见中国现代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539页。
    ① 转引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9-10页。
    ① 参见《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3月,第419页。
    ① 参见 四川省彝学会、西南民族大学彝学研究中心编,《四川彝学研究》(2),四川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第167页。
    ① 参见张涌《现代汉语辞海》(全新版),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8月,第492页。
    ② 参见庄孔韶等《小凉山彝族“虞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3页。
    ③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2004年第2页(前言)。
    ① 参见 金古忍石家谱编写委员会编《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1页。
    ② 参见 巴且克迪记录,巴且乌撒口述,《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本人系谦表”,第5页。
    ① 参见 曲木约质《四川凉山彝族土司岭邦正的世系》,载于《凉山民族研究》,第112页。
    ① 转引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4-8页。
    ① 转引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9-10页
    ② 参见 黄勇《我国少数民族人命“父子连名”制的语言文化分析》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③ 参见 刘达成《独龙族》,民族出版社,1998年,第21-22页.
    ④ 参见 陈兆复《剑川石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7页。
    ① 参见 钟仕民(彝族)、张从荣(苗族)《威宁板底彝乡社会调查》,彝族文化,1987年年刊(内刊)。
    ② 参见 龚庆进《景颇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60-61页。
    ③ 参见 益兴之《云南少数民族父子连名制新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④ 参见 黄勇《我国少数民族人命“父子连名”制的语言文化分析》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① 参见 戴庆厦主编《中国彝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38-339页。
    ① 参见 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57-159页。
    ① 参见 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218页。
    ① 参见 什列伍合尔基《凉山彝族系谱的民族学意义—附什列虎氏族系谱》载于《凉山民族研究》,第167-169页。
    ① 引自 巴且克迪记录,巴且乌撒口述,《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58-61页。
    ①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06页.
    ② 参见 马德清《凉山彝族民俗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92页。
    ① 参见 马德清《凉山彝族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7页。
    ①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410页。
    ② 引自 巴且克迪记录,巴且乌撒口述,《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第56页。
    ① 参见 杨福泉、郑晓云《火塘文化录》,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2-13页。
    ② 参见 伍精忠 《凉山彝族风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40页。
    ① 参见 张建华《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905页。
    ② 参见 张建华《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907-908页。
    ① 参见 马长寿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羅彝考察報告》,四川民族出版社巴蜀书社,2006年6月,第258页。
    ① 参见 李强等译[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78-179页。
    ① 参见张建华《略论彝族社会的军事》载于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8-400页。
    ② 参见 张建华《略论彝族社会的军事》载于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8-400页。
    ① 参见 张建华《略论彝族社会的军事》载于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8-400页。
    ② 参见 张建华《略论彝族社会的军事》载于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8-400页。
    ③ 参见 张建华《略论彝族社会的军事》载于 戴庆厦 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398-400页。
    ④ 参见 罗布合机《解放前凉山彝族战事一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109页。
    ⑤ 参见 罗布合札《解放前凉山彝族战事一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108页。
    ⑥ 参见 贾秀兰《论凉山彝族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75页。
    ① 参见《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下卷),第462页。
    ① 参见[日]樱井龙彦《彝族的家支制度与祖先崇拜》,载于 巴莫阿依、黄建民编《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第116页。
    ② 参见 巴莫阿依著 《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8月,第48页。
    ③ 参见 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8月,第49页。
    ④ 参见 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8月,第49页。
    ① 参加 什列.贾司拉核《凉山彝族的“吉尔”崇拜》载于《凉山彝族研究》第132页.
    ② 参见 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年8月第33-34页.
    ③ 参加 什列.贾司拉核《凉山彝族的“吉尔”崇拜》载于《凉山彝族研究》第134页。
    ④ 参加 什列.贾司拉核《凉山彝族的“吉尔”崇拜》载于《凉山彝族研究》第134页。
    ① 参见 木乃热哈《彝族古代婚姻形态试探》,载于 戴庆厦主编《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294页。
    ① 参见 王济美、宋豫《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制度浅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第82页。
    ① 参见 王学辉《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习惯法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三期第40页。
    ① 参见 四川省美姑县志编纂委员会《美姑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712页。
    ② 参见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5期,第246页。
    ① 参见 海乃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收集编写《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2-199页。
    ② 参见 海乃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5-26页。
    ① 参见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5期,第247页。
    ② 参见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5期,第248页。
    ③ 参见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3月,第6页。
    ④ 参见 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3月,第8页。
    ① 参见 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62页。
    ① 参见 曲木约质《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45页。
    ② 参见 曲木约质《四川凉山彝族土司岭邦正的世系》,载于《凉山民族研究》,第114-115页。
    ① 参见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 参见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5月,第3期,第11页。
    ① 参见 李娟《成人礼文化传承及变迁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 参见 卢家楣等主编《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页。
    ① 参见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1届博士研究生白兴发博士论文《彝族禁忌文化研究》2001年4月第60页。
    ① 参见 叶奕乾等《普遍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424页。
    ② 参见 叶奕乾等《普遍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425页。
    ③ 参见(台湾)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338页。
    ④ 参见(台湾)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338页。
    ① 参见 叶奕乾等《普遍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137页。
    ②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3页。
    ①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41页。
    ②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41页。
    ③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41页。
    ① 参见 卢农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55-266页
    ② 参见 卢农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55-266页
    ①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04页.
    ② 参见 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103页。
    ③ 参见 叶奕乾等《普遍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323页。
    ④ 参见 叶奕乾等《普遍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1月第323页。
    ① 参见 卢家楣等 《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学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23页。
    ② 参见 卢家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学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323页。
    ③ 参见 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美]斯蒂芬。郝瑞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96页。
    ① 参见 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美]斯蒂芬。郝瑞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97页。
    ② 参见 卢家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学应用》(修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439页。
    ③ 参见 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美]斯蒂芬。郝瑞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97页。
    ① 参见 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87页。
    ① 参见 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第237页。
    ①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②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① 参见《玉龙山》旅游地理.民族文化,2006年3月,第6页.
    ② 参见《玉龙山》旅游地理.民族文化,2006年3月,第6页。
    ①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页。
    ② 参见《玉龙山》旅游地理.民族文化,2006年3月,第10页。
    ①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1页。
    ②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3页。
    ③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3页。
    ④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3页。
    ⑤ 参见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44页。
    ⑥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4页。
    ①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5页。
    ②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6页。
    ③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8页。
    ④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0页。
    ⑤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22-23页。
    ⑥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0页。
    ⑦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4页。
    ① 参见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篡委员会编篡《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第34、35、36、37、38页。
    ② 参见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479页。
    ③ 参见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479页。
    ④ 参见 宁蒗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志》,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480-481页。
    ①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②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①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①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① 参见 杨明武《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第3页
    ① 参见 庄孔韶等,《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40页。
    ② 参见 庄孔韶等,《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41页。
    ③ 参见 庄孔韶等,《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第42页。
    ① 参见 李尼波、沙马吉哈《勒俄、玛牧特依释读》(彝文版),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204-224页。
    ① 参见 郑金洲 《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15页。
    ① 转引 吉格阿加 翻译《玛穆特依》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封面1及第10-12页。
    ①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29页。
    ① 参见 冯增俊 《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89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289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69页。
    ②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1页。
    ③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2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2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73页。
    ①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5页。
    ① 参见 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第7-8页。
    ② 参见 庄锡昌等《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 参见[美]威廉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36页。
    ④ 参见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9页。
    ① 参见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384页。
    ②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94页。
    ①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2页。
    ② 参见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173-174页。
    ① 参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469页。
    ② 参见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469-470页。
    ①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290-291页。
    ②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210页。
    ③ 参见 冯俊增《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11页。
    ① 参见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99页。
    ② 参见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99页。
    ③ 参见 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03页。
    ①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499页。
    ①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499页。
    ②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499页。
    ③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500页。
    ④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500页。
    ⑤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500页。
    ①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500页。
    ② 参见《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第2504-2505页。
    ① 参见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39页。
    ① 参见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05页。
    ② 参见 崔延虎《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探讨》,载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月,第二期第70页。
    ①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99页。
    ②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200页。
    ③ 参见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97页。
    [1]、《凉山彝族谱系》编委会编,《凉山彝族谱系》(彝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1月
    [2]、巴且乌撒 口述,巴且克迪笔录著,《凉山黑彝巴且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3]、曲木约质著,《凉山白彝曲木氏族世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4]、金古忍石家谱编写委员会编,《金古忍石家谱》,凉新出图2004第87号
    [5]、张纯德著,《云南彝族氏族谱牒译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11月
    [6]、上海图书馆编著,《中国谱牒研究》,上海古迹出版社,1999年10月
    [7]、杨风江 译注,《彝族氏族部落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8]、杨六金著,《绿春彝族施氏土守备世家》,远方出版社,2002年3月
    [1]、《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
    [2]、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
    [3]、中国彝族通史编委会,《中国彝族通史纲要》,云南民族出版1993年5月
    [4]、杨凤江,《彝族氏族部落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5]、白兴发,《彝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
    [6]、马学良等,《彝族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
    [7]、且萨乌牛,《彝族古代文明史》,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
    [8]、方国瑜,《彝族史稿》,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9]、《中国彝族通史》编委会编篡,《中国彝族通史纲要》,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5月
    [10]、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马长寿,《彝族古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刘尧汉等,《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陈长友,《西南彝志》(第十一、二卷),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3月
    [14]、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资料汇编》1997年
    [15]、龚荫,《中国土司制度》,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
    [16]、莫色毛勇,《西南彝志》(第一、二卷),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1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选编,《清代皇帝御批彝事珍档》,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18]、《彝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1月
    [19]、刘宇,《凉山彝族英雄时代》,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20]、龚庆进,《景颇族》,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1]、刘达成,《独龙族》,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22]、华林,《西南彝族历史档案》,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23]、丁文江,《爨文丛刻》自序,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24]、易谋远,《彝族史要》(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25]、《西南彝志》3-4卷,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26]、陈士林等,《彝族简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1]、海乃拉莫、曲木约质、刘尧汉,《凉山彝族习惯法案例集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2]、刘宇,《凉山彝族土地关系的特色-山租者向承租者服劳役》,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3]、张晓辉等,《彝族法律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
    [1]、巴莫阿依,《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8月
    [2]、孟慧英,《彝族毕摩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
    [3]、王丽珠,《彝族祖先崇拜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4]、马学良等,《彝族原始宗教调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卢央,《彝族星占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刘小幸,《母体崇拜——彝族祖灵葫芦溯源》,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7]、吉克尔达则伙口述,《我在神鬼之间——一个彝族祭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8]、苏学文等,《彝族颂毕祖经通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
    [9]、朱文旭,《彝族原始宗教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10]、任聘,《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
    [11]、果吉宁哈、岭福祥,《彝文<指路经>译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10月
    [12]、陈长友,《彝族指路丛书(贵州卷一)》,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3月
    [1]、陈英,《陈英彝学研究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2]、黄克学,《贵州彝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3]、马林英,《多维视角中的田野报告—彝区发展与变迁研究》,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6月
    [4]、(美)斯蒂文年郝瑞 著;巴莫阿依 曲木铁西 译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5]、巴莫阿依、黄建明,《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6]、朱文旭,《彝族文化研究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
    [7]、戴庆厦,《中国彝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
    [8]、戴庆厦,《中国彝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
    [9]、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3月
    [10]、中央民族学院彝文文献编译室,《彝文文献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6月
    [11]、云南省彝学会编,《云南彝学研究》(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
    [12]、云南省彝学会编,《云南彝学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
    [13]、云南省彝学会,《云南彝学研究》(第三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
    [14]、云南省彝学会,《云南彝学研究》(第四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3月
    [15]、四川省彝学会编《四川彝学研究》(第二辑)四川民族出版2005年9月
    [16]、楚雄文化研究所编,《彝族文化研究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
    [17]、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编,《彝族文化》1989年年刊,2006年1、2期
    [18]、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编,《凉山民族研究》,1993年、1998年、1999 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年刊
    [19]、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历史文化研究学会编,《彝族文史研究》,1993年、1994年和1995年期刊
    [20]、凉山彝学会编,《凉山彝学》,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期刊
    [21]、四川民族研究会编,《彝族家支问题论文集》,1985年
    [1]、《四川广西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
    [2]、《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3]、《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4]、《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2月
    [5]、刘尧汉,《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8月
    [6]、冷光电,彝族《教育经典》,1982年5月
    [7]、冷光电,彝族《谚语》,1983年7月
    [8]、高发元,《彝族—峨山双江镇高坪村》,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9]、冷光电,《凉山彝族习俗》(征求意见稿,供内部参考),1982年5月
    [10]、马长寿 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羅彝考察报告》,四川民族出版社巴蜀书社,2006年6月
    [1]、王昌富,《彝族妇女学概说》,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
    [2]、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
    [3]、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8月
    [4]、伍精忠,《凉山彝族风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
    [5]、朱文旭,《彝族火把节》,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7月
    [6]、冯元蔚,《勒俄特衣》(彝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7月
    [7]、李尼波、沙马吉哈,《勒俄玛牧特依释读》,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
    [8]、罗家修,《玛牧特衣》(彝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
    [9]、《中国彝族》画册编委会,《中国彝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
    [10]、沈伍己,《彝族尔比词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11]、肖建华、苏学文《云南小凉山彝族尔比》,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10月
    [12]、《彝族格言》(彝文版),四川民族出版社,1981年7月
    [13]、罗家修、罗蓉慧、罗勇等,《彝族历典》,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
    [14]、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商务印书馆,1995年5月
    [15]、龙德华,《凉山大跨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16]、[俄]顾彼得著;和铹宇译,《彝人首领》,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8月
    [17]、陈红光,《宁蒗民俗。彝族风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
    [18]、王成有,《彝语方言比较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
    [19]、冷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20]、朱文旭,《彝语方言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1]、伍精华,《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凉山的变迁》,民族出版社2002年9月
    [22]、陈宗祥、邓文峰,《《白狼歌》研究(一)》,四川人民出版1991年7月
    [23]、宁蒗彝族自治县五十周年县庆筹备委员会编,《小凉山之子》云新出(2006)准印字201号
    [24]、徐康鸿,《一个彝人的足迹》,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25]、张涌,《现代汉语辞海》(全新版),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8月
    [26]、丁椿寿,《彝文论》,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27]、《辞海》,上海古籍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缩印本,1980年8月第一版
    [1]、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3]、章士嵘,《西方思想史》,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10月
    [4]、王天玺、李国文,《先民的智慧—彝族古代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5]、苏克明,《凉山彝族哲学与社会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62年(下卷)
    [1]、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4年11月
    [2]、[美]格里格,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10月
    [3]、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跨文化心理学导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8月
    [4]、章志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4月
    [5]、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4月
    [6]、卢家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7]、柳友荣,《新编心理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1]、[日]绫部恒雄编著,《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88年5月
    [2]、[美]威廉.哈维兰著,瞿铁鹏等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
    [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7月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5]、郝瑞著,张海洋译,《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田野观察,2004年4月
    [6]、石奕龙,《应用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7]、[美]固定国,胡鸿保、周燕译著,《中国人类学逸史——从马林诺林基到毛泽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
    [8]、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1998年4月
    [9]、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10]、戴裔煊,《西方民族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7月
    [1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文军 赵勇 译著,《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7月
    [12]、[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 译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13]、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14]、[英]布赖恩.特纳 主编,李康译著,《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1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著,《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7]、约翰.雷克斯著,顾骏译,《种族与族类》,桂冠出版社,1991年
    [1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19]、[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著,《社会研究方法基础(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4月
    [20]、费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6月
    [2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22]、尚会鹏,《中型与印度教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23]、《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24]、刘尧汉、卢央,《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云南人民出版1986年12月
    [25]、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张建华,《彝族文化大观》,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
    [2]、马林英,《彝族妇女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1月
    [3]、杨继林、申甫廉,《中国彝族虎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4]、PK.博克著,余兴安、彭振云、童奇志译,《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6]、黄卓越,《过渡时期的文化选择》,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版
    [7]、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8]、[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吕万和 熊达云 王智亲 译著,《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商务印书馆,1990年6月
    [9]、[日]手岛佑郎 著;姜乃朋 何力群 才志华 译著,《犹太人为什么优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
    [10]、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11]、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12]、缪家福、张庆和,《世纪之交的民族宗教——云南少数民族宗教形态与社会文化变迁》,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13]、杨福泉、郑晓云,《火塘文化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
    [14]、何明、吴明泽,《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
    [15]、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李亦园,《文化与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17]、马德清,《凉山彝族民俗文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
    [18]、陈兆复,《剑川石窟》,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9]、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四川大凉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5月
    [20]、贾银忠,《中国彝族旅游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2]、汪道俊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
    [3]、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OF 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庄孔韶,《教育人类学》,黑龙江出版社,1989年版
    [6]、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
    [7]、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
    [8]、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
    [9]、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0]、腾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概述》,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
    [1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2]、金东海,《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13]、曲木铁西,《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4月
    [14]、吴晓蓉,《教育,在仪式中进行——摩梭人成年礼的教育人类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15]、腾星、王军,《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理论、政策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
    [16]、哈经雄、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5月
    [17]、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18]、罗明东,《教育地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9]、陶保平、黄河清,《教育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0]、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学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21]、林清华,《观点—2003年教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22]、林清华,《观点——教育2004》,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23]、齐欣、赵田峰,《中国教育调查》,九州出版社,2005年1月
    [24]、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25]、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26]、万明钢,《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发展》,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27]、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上、中、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
    [28]、王英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
    [29]、[加]许美德著,许洁英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
    [30]、[日]大冢丰 著:黄福涛 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31]、芦平生、杨兰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沈烈敏,《人类学习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3]、戈登.德莱顿感、珍妮特年沃斯 著;顾瑞荣、陈标、许静 译,《学习的革命—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8月
    [34]、[美]柯比 著,金粒 编译,《学习力》,南方出版社,2005年1月
    [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6]、张诗亚,《祭坛与讲坛—西南民族宗教教育比较研究》,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
    [37]、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38]、叶澜,《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
    [39]、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
    [40]、杜祥培,《教育与人的发展》,民族出版社,2005年6月
    [4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成果选编《攀登的足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编,2005年7月
    [42]、[美]罗伯特赫钦斯著,汪利兵 译《美国高等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43]、史朝,《现代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1]、《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2]、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凉山彝族自治州志》,方志出版社,2002年9月
    [3]、凉山州教育编辑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志》(复印稿上、下册),1994
    [4]、四川省《雷波县志》编纂委员会,《雷波县志》四川民族出版1997年5月
    [5]、四川省喜德县志编纂委员会《喜德县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1992年11月
    [6]、《盐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盐源县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7]、越西县志编纂委员会《越西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
    [8]、四川省普格县志编篡委员会,《普格县志》,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
    [9]、四川省宁南县志编纂委员会《宁南县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1994年11月
    [10]、德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德昌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11]、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年12月
    [12]、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彝族自治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
    [13]、攀枝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攀枝花市少数民族志》方志出版2004年6月
    [1]、苏静,《论甘孜彝族家支的特点与作用》,《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
    [2]、张德元,《凉山彝族家支制度论要》,《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庄孔韶,杨洪林,富晓星,《小凉山彝族“虎日”民间戒毒行动和人类学的应用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张启仁,《浅谈禄劝彝族家支的族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1月
    [7]、郑成军,《云南小凉山彝族家支制度及其变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
    [8]、朱建新,《彝语“家支”(vi)一词探源——兼论彝族家支及其观念的起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月
    [9]、罗布合机,《积极稳妥地处理彝族家支问题》,《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10]、杨正权,《试论彝族支系繁多的原因》,《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1]、秦和平,《试论凉山彝族(诺合)家支的形成和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 报》(哲学会科学版),1990年第6期
    [12]、徐铭,《社会主义时期凉山彝族家支问题探索》,《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3]、张启红,《浅谈禄劝彝族家支的族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1月,第6期
    [14]、王光荣,《从民族民间文化谈彝族谱牒家支》,《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1年7月,第3期
    [15]、易谋远,《论彝族古代文明的起源》,《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1年4月,第2期
    [16]、易谋远,《对凉山彝族宗族(家支)的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17]、时代,《论“家谱”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文化效应》,《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2月第1期
    [18]、郑伟强,《彝族谱牒六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9]、黄勇《我国少数民族人命“父子连名”制的语言文化分析》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20]、钟仕民(彝族)、张从荣(苗族)《威宁板底彝乡社会调查》,彝族文化,1987年年刊
    [21]、益兴之,《云南少数民族父子连名制新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22]、易谋远,《凉山彝族宗族(家支)制度研究的三个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陈国光,《印度种姓制度与凉山彝族等级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徐铭,《凉山彝族等级观念的考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3]、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姓氏词的词源结构与等级分化 朱文旭
    [4]、李绍明,《论凉山传统社会中“独立白彝”的社会地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1期
    [5]、黄超,《论血缘因素在人类不平等制度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月第1期
    [6]、贾霄峰,《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2月第4期
    [7]、徐铭,《白彝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凉山彝族传统社会的基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学版),2000年1月第1期
    [8]、[美]安·麦克斯伟·希尔著阿嘎佐涛译,《小凉山的俘虏、亲属和奴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第3期
    [9]、彭邦炯,《曲诺:众人比较研究》,《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2期
    [10]、潘蛟,《试论凉山彝族社会等级制度的起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5期
    [11]、贾霄锋,《二十多年来土司制度研究综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12月,第4期,
    [12]、张晓松,《论元明清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土司土官制度与改土归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6月第2期
    [13]、徐铭,《明代凉山黑彝反抗土司的斗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14]、马尔子,《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在人士及“黑彝”、“白彝”的辨析》,《凉山民族研究》,1993年
    [1]、贾秀兰,《论凉山彝族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10月
    [2]、刘俊哲,《凉山彝族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月
    [3]、王路平《试论彝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8月
    [4]、吉侯嫫阿华,《彝族传统道德在彝族青年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民族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1]、姜涛,《中国近代婚姻与家庭结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第4期
    [2]、彭逢铭,《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的特点和趋势》,《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科版),,2003年9月,第3期
    [3]、苏静,《论当代甘孜彝族婚姻制度的演变》,《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
    [4]、张海洋、胡英姿,《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5]、蔡华,《论彝族旧婚姻伦理以及对青年教育的影响》,《民族教育研究》,1999第1期
    [6]、彭逢铭,《当代凉山彝族婚姻家庭的特点和趋势》,《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9月第3期
    [7]、颜小华等,《西南彝族传统婚姻形态的宗法性探究》,《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3月第2期
    [8]、蒋育红,《峨边彝族村落未婚女性婚事新办变家庭观的分析》,《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8月第4期
    [9]、周云富,《凉山彝族传统婚俗及改革趋势研究》,《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3期
    [10]、马林英,《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及行为调适的考察》,《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1期
    [11]、王学辉,《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习惯法初探》,《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12]、吉侯嫫阿华,《论彝族的婚姻伦理形成对青年一代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月 增刊
    [13]、王济美等,《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制度浅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4]、朱建军,《氏族内婚禁忌探源》,《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5]、冯敏等,《从居住环境文化透视妇女的健康发展——以凉山彝族的田野考察为全例》,《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16]、罗曲等,《旧话新说——论凉山彝族妇女过去的地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8月
    [1]、罗洪瓦达,《谈彝族尔比的教育思想》,《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6月第2期
    [2]、卢万发,《毕摩文化与彝族教育关系初探——兼论彝族教育发展史》,《民族 教育研究》,1999第1期
    [3]、罗边木果,《四川彝族一类模式教学述评》,《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4]、普忠良,《我国彝族地区彝汉双语教育现状与发展前瞻》,《贵州民族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
    [5]、张传燧 黄立志,《西南少数民族扫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4期
    [6]、朱文旭等,《彝族地区双语教育类型现状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7]、刘诚芳 等,《双语教育两类模式背景下的大学生学业归因倾向的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第2期
    [8]、张余蓉等,《四川彝族地区双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6期
    [9]、木乃热哈,《从米高区的教育状况谈语文与民族基础教育的关系》,《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10]、吉克曲等,《凉山彝族传统数学与凉山彝族的双语教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潘正云等,《凉山彝族女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乌且,《《玛木特依》的教育思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3]、黄晓岚,《从文化教育人类学看中国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4]、邵燕楠,《教育的人类学视角》,《湖北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5]、卢宁,《教育与人类——教育人类学的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6]、崔延虎,《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探讨——教育人类学的认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7]、鲁宁,《论教育的人类学价值》,《齐鲁学刊》,1990年第5期
    [18]、冯增俊,《论教育与人的自我定义》,《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第6期
    [19]、李复新,《“教育人类学”术语辨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4期
    [20]、斯蒂芬郝瑞、马尔子 撰写 曲木铁西翻译《白乌彝族教育的成功之道》,《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21]、彭波,《文化人类学与教育的改革》,《教育评论》,1999年第6期
    [22]、丁月牙,《以教师为主体寻找现象背后的“真实”—凉山彝族一类模式双语教育的个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3期
    [23]、巴莫阿依,《试论彝族毕摩的传承与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1]、郭金云等,《凉山彝族“德古”的特征、现状与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
    [2]、杨玲等,《彝族民间司法官“德古”刍议》,《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年11月第6期
    [3]、刘广安,《对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初步研究》,《比较法研究》,1988年第五辑
    [4]、骆正义,《浅谈彝族奴隶社会的执法》,《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5]、郭金云等,《凉山彝族“德古”的特征、现状与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
    [6]、赵琴,《南诏的习惯法》,《大理文化》,1989年第3期
    [7]、白纸.尔姑阿嘎,《凉山彝族习惯法》,《彝族文化》,1989年年刊
    [8]、田成有,《民族紧急:关于法律起源问题的新思考》,《民族论坛》,1995年第3期
    [9]、田成有,《民族紧急:战争征服与法的起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5期
    [10]、张光显,《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习惯法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1期
    [1]、张含,《简论汉语亲属称谓的文化内涵》,《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巴且日火,《凉山彝族非血缘亲属称谓试析》,《民族语文》,2000年5月
    [3]、瓦尔巫达,《凉山彝族亲属称谓的序数词素及其民族学意义》,《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4]、马宏基,《亲属称谓社会化的类型和机制》,《淄博师专学报》,1995年第1
    [5]、梁福江,《浅析汉英日常称谓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月第4期
    [6]、普忠良,《彝族自称与彝语氏族地名》,《民族语文》,2003年第1期
    [7]、潘正云,《凉山彝族人名命名特点及文化内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9月第9期
    [1]、陈世鹏,《彝族火葬文化管窥》,《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9年10月第4期
    [2]、米正国,《彝族人的死亡观念》,《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6年1月第1期
    [3]、何耀华,《彝族社会中的毕摩》,《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2期
    [4]、李绍明,《西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与现代化问题》,《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3期
    [5]、徐铭,《凉山彝族的鬼神观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6]、赵明,《凉山彝族的两种自然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7]、罗巫研,《彝族血崇拜诌议》,《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8]、卢春樱,《试论彝族传统禁忌文化》,《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9年第4期
    [9]、[日]丸山宏,张泽洪译,《论纳西族东巴和彝族毕摩的仪礼传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12月第4期
    [10]、尼克美且,《试论甘孜彝族毕摩的宗教活动》,《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12月第4期
    [11]、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广西民族研究》 1998年第1期
    [12]、何星亮,《图腾禁忌的类型及其形成与演变》,《云南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13]、杨士杰,《小凉山彝族的鬼魂观与两个文明建设》,《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7年10月第四期
    [14]、吴建萍,《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7月增刊
    [15]、罗洪蓉,《论彝族的自称和图腾及其关系》,《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6]、马学良,《从倮罗氏族名称中所见的图腾制》,《边政公论》1947年第1期
    [17]、东旻,《川滇黔彝族同基督教的冲突与调适》,《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2期
    [1]、朱文旭,《彝为土著说——兼论语言与民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学版)1988年4月第2期
    [2]、李秀清,《凉山彝语的格言谚语》,《民族语文》,1985年第1期
    [3]、谢志礼,苏连科,《谈四音格词语的结构兼及凉山彝族的源流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4[、朱建新,《谈谈彝文的发展历史与未来的改革规范问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6期
    [5]、王继超,《彝族族源初探——兼论彝族文字的历史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6]、王友贵,《浅谈英语姓氏的起源及含义》,《绵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6月第2期
    [7]、华林,《彝族古代文字档案史料研究》,《思想战线》,1995年第3期
    [8]、王继超等,《彝族族源初探——兼论彝族文字的历史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9]、华林,《彝族古代文字档案史料研究》,《思想战绩》,1995年第5期
    [10]、彭书传,《评以“根”为核心的彝族古诗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1]、沙马拉毅,《论彝族谚语》,《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7年10月第4期
    [12]、王友贵,《浅谈英语姓氏的起源及含义》,《绵阳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6月》
    [13]、巴莫曲布嫫,《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14]、赵洪泽等,《《玛木特依》中的心理学赏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5]、戴庆厦等,《“诺苏”为“黑族”义质疑——兼论从语言研究民族的方法论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6]、(法)保尔.维亚尔《倮族——历史、宗教、习俗、语言和文字》,上海天主教会印刷厂,1898
    [1]、纪兰慰,《西南地区氐羌族群民间舞蹈文化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2]、曲比阿果,《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双向调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9期
    [3]、龚荫,《关于濮人问题(上、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4]、杨正苞,《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5]、宋蜀华,《论古代滇人的族属及其演变》,《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4
    [6]、戈隆阿弘,《确立彝族“云贵高原土著说”的依据》,《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
    [7]、朱文旭,《僰人源流考辨新解》,《思想战线》1998年第9期
    [8]、苏静,《甘孜彝族与凉山彝族的关系简介》,《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6月
    [9]、阿卢黑格,《黑彝白彝源流探析》,《历史文化》,2001年第3期
    [10]、王正贤,《试论彝族古代民族部落的形成》,《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8年第2期
    [1]、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2]、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方式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3]、吴端阳 吴绮云,《东南亚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承》,《国家高级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4]、魏美仙,《对民族文化传承主体的几点思考—从云南峨山高平个案说起》,《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
    [6]、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2期
    [7]、李宣林,《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8]、雷鸣强,《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教育科学》,1998年第4期
    [9]、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10]、赵世林,《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传承》,《思想战线》1995年第6期
    [11]、赵世林,《白组的技艺文化传承》,《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2]、李娟,《成人礼文化及变迁探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李绍明,《传统社会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以台湾泰雅人为例》,《思想战线》2003年6期
    [14] (日)王孝廉,《从贺兰山到泸沽湖——论摩梭普米族的民族宗教关系及其文化传承》,《民族研究》2001年1期
    [1]、冯敏,《凉山彝族服饰》,《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9年10月第4期
    [2]、胡新生,《异姓史观与周代文化》,《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李鉴踪,《凉山彝族的酒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
    [4]、潘正云,《凉山彝族酒文化探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8月增刊
    [5]、彭书传,《试论彝族先民以人民尺度的审美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6]、巫达,《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7]、陈国光,《“彝海结盟”的历史功绩及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学版),2005年第6期
    [8]、陈宗国,《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彝族文化》,《毛泽东思想研究》,1998年增刊
    [9]、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科版),1996年第4期
    [10]、刘国龙,《凉山地区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探索》1991年第1期
    [11]、马林英,《凉山毒品问题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8月
    [12]、李平,《宁蒗彝族和摩梭人人口发展问题比较研究》,《云南社会科学》, 1989年第3期
    [13]、徐铭,《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庭的社会功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14]、马林英,《凉山彝族非语言交际习俗》,《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91年10月第4期)
    [15]、朱文旭,《凉山彝族“四十八家”运动始末》,《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5期
    [16]、苏静,《试论甘孜彝族在拉库起义中的地位和作用》,《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6月第2期
    [17]、罗布合机,《解放前凉山彝族战事一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
    [18]、[法]亨利科尔迪埃,《倮族的现实形态问题》,《通报》第二集第八卷第五册,1907年
    [19]、侯宝川,《凉山彝族的三色艺术—试论凉山彝族民间色彩》,《重庆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年8月第4期
    [20]、沙玛拉毅,《彝族文化研究综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中华彝学研究专辑。
    [1]、四川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郑莉,《凉山彝族信仰的表达与颤变——对毕摩意识的经验研究》,2003年4月
    [2]、西南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 廖冬梅,《英语教育对漫水湾彝族的民族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2003年5月
    [3]、中央民族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肖雪,《凉山彝区彝英双语教学调查研究——以西昌市民族中学为个案》,2004年4月
    [4]、中央民族大学2005届硕士毕业生罗艳,《黑彝的故事——凉山布托黑彝的地位变迁与身份重建》,2005年5月
    [5]、西南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杨梅,《川西彝族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个案研究》,2003年6月
    [6]、云南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毕业生杨兆华,《论古代彝族的人学思想》,2005年6月
    [7]、中央民族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胡迪雅,《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凉山大学彝族文化资源管理专业为个案》,2004年4月
    [8]、西南师范大学2003届毕业博士生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的 内涵分析——对炎方苗族生育文化的教育人类学解读》,2003年5月
    [9]、四川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 肖敏,《试论藏缅语族的父子连名制》,2004年5月
    [10]、西南政法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 张明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意蕴——理论与个案的透视——以彝区解纷为例》,2003年4月
    [11]、四川大学2004届硕士毕业生 徐睿,《凉山毕摩教和彝族女性——宗教对性别角色的塑造》,2004年5月
    [12]、四川大学2003届博士毕业生 蔡华,《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研究》,2003年3月
    [13]、四川大学2001届博士毕业生 白兴发,《彝族禁忌文化研究》2001年4月
    [14]、北京大学2003届博士毕业生 孙伶伶,《彝族法文化研究》,2003年5月
    [15]、中央民族大学2005届博士毕业生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2005年4月
    [16]、中央民族大学2005届博士毕业生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2005年5月。
    [1]、 Jim Goodman (1998), The Naxi of Li jiang and their Mountain Neigbors the Yi Chieng Mai:Teak House.
    [2]、 G.Wissler (1923), Man and Culture.
    [3]、 P.Linton (1955), The Tree Of Culture.
    [4]、 Stevan Harrell (2000), Ays of being Ethnic in Southwest China. Seattie:Universty of Washington Press.
    [5]、 Stevan Harrell and Bamo Ayi, (1998), Combining Ethnic Heritage and National Unity: A Paradox of Nousu(Yi) Language Texbooks in China Bulletin of the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6]、 Stevan Harrell, (1995), "The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Yi" .In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7]、 Benoit Vermander , (1997), "The Yis of Liangshan Prefecture-Beyond and Behind Ethnicity" , The Ricci Bulletin' 97, Taipei Ricci Institute, Taipei.
    [8]、 David Bradley n, d. (1991), "Language Policy for the Yi. " In Stevan Harrell, ed. ,Yi Society and Culture ,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o
    [9]、 Bamo Ayi , (1997), "On the Education of the Bimo. " In Stevan Harrell, ed., Yi Society and Culture ,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9]、 Ritual for expelling ghosts, (1998), A Religious Classic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Prefecture, Sichuan. Taibei : Taipei Ricci Institute.
    [10]、 Yang, Shi jie, (1995), Ethnic Flavor in a Multi-cultural World : the Yis Kunming : Yunnan Education Pub. House.
    
    [11]、 Bradiey, David, (1979), Proto loloish. London and Malmo:Curzon Press.
    [12]、 Mueggler,Colin, (1996), Specters of power:ritual and politics in an Yi Community.ph. d. dis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3]、 See Brameld, t., (1957),Culture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Exploration.
    
    [14]、 Spdler, G. d. (ed)., (1974),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15]、 Hernandez, H.,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 Teacher's Guide to Concept and Process.
    [16] Lunenburg, F.C. and Ornstein, A.C.,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C oncepts and Practices.
    [17]、Hewett, E.L., (1904),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18]、Spindler, G.D., (1963),Education and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York.
    [1]、原骢介、宫寺晃夫等,《教育教育观》,文教书院,1990年(日文)
    [2]、梅棹忠夫,《文明生态史观》,中央公论社,昭和42年(日文)
    [3]、绫部恒雄,文化人類学15理论,中央公论社,1992年(日文)
    [4]、樊秀丽 藤川信夫《中国彝族葬送仪礼人间形成技能观考察》载左野贤治《中国西南纳西族、彝族民俗文》,勉诚社,1999。
    [5]、樊秀丽,《大凉山彝族葬送仪礼霊魂観通帰属集団意识形成》东京勉诚出版,2004.2.
    [1]、http://www.seac.gov.cn
    [2]、http://www.yizuren.com
    [3]、http://www.56mz.com
    [4]、http://www.lsyzgaara.ngo.cn
    [5]、http://www.chinese56.com
    [6]、http://info.sc.cei.gov.cn
    [7]、http://www.bimoculture.org
    [8]、http://www.chinaculture.org
    [9]、http://www.ynhh.gov.cn
    [10]、http://www.615000.net
    [11]、http://www.5171sly.com
    [12]、http://www.ls666.com
    [13]、http://www.lstv.net.cn
    [14]、http://www.lsyzdcwc.ngo.cn
    [15]、http://www.elchina.org
    [16]、http://www.cun.edu.cn
    [17]、http://www.swun.edu.cn
    [18]、http://www.scuec.edu.cn
    [19]、http://www.nlc.gov.cn
    [20]、http://www.cnki.net
    [21]、http://www.75111.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